生物分析检测技术
生物学中的生理生化检测技术
生物学中的生理生化检测技术生物学是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基础的科学,涉及生命的各个层面,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到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
生物学中的生理生化检测技术是衡量这些生命层面的关键工具,它们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和特性,为研究生命体系提供重要信息。
1.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生物学中的基础技术之一,它是通过高通量测序仪等设备对DNA序列进行测定的过程。
在深度测序下,其精度可以达到单个碱基,从而将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学差异和相似性进行比较。
DNA测序技术有助于确定物种遗传信息、疾病基因、病原体和环境细菌的序列信息,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基础。
2.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通过将大量的DNA或RNA等生物分子固定在一个固体表面上,并与目标分子进行杂交反应,以便检测它们是否存在的一种高通量检测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有助于检测普通和癌症等疾病的基因表达水平、鉴定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研究蛋白质功能和互作等。
3. 蛋白质电泳和质谱技术蛋白质电泳是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蛋白质通常以其分子量大小为基础进行分离,从而通过观察不同蛋白质片段的分布来确定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质谱技术则是通过将蛋白质分离出来并将其分子量大小及其化学特性和结构进行鉴定,从而提供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组成和功能的生理化学性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蛋白质分子如何运作,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受到不同环境和生理刺激的影响。
4. 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检测生物体中特定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的方法。
它们是以生物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为基础,通过发现和识别特定的抗原,从而提供了别的分子的度量。
免疫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化验、药物检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目前最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等。
5.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特定地识别生物共生物分子的设备,它们能够帮助医学科学家,研究分子交换和细胞信号传递,一些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监测生物系统和环境中的化学和物理变化。
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
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生物分析化学指利用化学方法分析生物样本,以了解生物过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检验检测技术则是将技术手段应用于检测和诊断等方面,用于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安全。
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相互关联,可以应用于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医学领域是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医学方面,从临床检验、病毒检测、药物研发到基因测序等方面都离不开这两项技术。
例如,在临床检验中,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样本的生化分析,可以判断人体内各种指标的正常水平,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
在病毒检测方面,生物分析化学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钱氏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发就采用了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
此外,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基因测序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食品安全也是一个重要领域,因为食品与人们的健康直接相关。
在食品领域,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主要用于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例如,在食品中添加的消息素等成分,通过生物分析化学的检测,可以确保食品中这些成分的含量不会过高。
此外,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也为食品鉴定和溯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确保食品的来源和出产过程真实可靠。
环境保护也是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
现代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强,使环境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采用生物分析化学和检验检测技术的相关方法来检测环境污染解决方案的质量。
例如,环境水样的分析测试,通过使用生物分析化学技术,可以检测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此外,利用检验检测技术检测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保障我们的环境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总结生物分析化学与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覆盖了医学、食品、环境等多个领域。
现代生物分析技术
生态毒理学研究
利用生物分析技术研究污染物对生物 体的毒性作用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环境污染治理
应用生物分析技术筛选高效降解污染 物的微生物菌株,为环境污染治理提 供技术支持。
05 现代生物分析技术挑战与 展望
技术挑战与问题
样本处理与制备
生物样本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和异质性给样本处理和制备带来挑 战。
02 现代生物分析技术基础
分子生物学基础
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
阐述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分子组成、双螺旋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存 储和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基因表达的调控
介绍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差异 。
重组DNA技术
详述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DNA连接酶的作用以及载体 系统的选择等。
免疫监测
监测免疫细胞的功能和 数量,评估患者免疫状
态,指导免疫治疗。
病原体检测
利用生物分析技术快速、 准确地检测病原体,为疫 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药物研发与生产
01
02
03
04
药物靶点筛选
利用生物分析技术筛选药物作 用靶点,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
成功率。
药物代谢研究
研究生物体内药物代谢过程, 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
详述细胞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细胞器的种类 和功能等。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阶段划分以及真核生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
阐述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和细胞对信号的应 答反应等。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概述
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 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等。
临床分析中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临床分析中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临床分析中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和分析微生物的存在、种类和数量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的鉴定、耐药性分析和感染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在临床分析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准确鉴定是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
微生物学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培养、观察和鉴定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快速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常见的细菌培养和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生长特征和代谢产物等来确定感染源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原学依据。
二、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微生物学检测技术能够通过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医生提供选择合适抗菌药物的依据。
例如,药敏试验可以通过培养和比较微生物在不同抗生素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确定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而指导医生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医疗问题,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空气、水源、医疗器械和患者等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可以迅速发现和控制潜在的传染源,减少感染的传播和发生。
例如,通过对医疗器械表面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潜在的病原菌,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总结起来,临床分析中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耐药性分析和感染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和可靠的检测结果,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因此,加强对微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检测检验的生物分析技术
检测检验的生物分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分析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物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检验医药、环境、食品等领域中的生物样本,以便于精准、快速、准确地获取样本的信息。
生物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生物成像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多种技术。
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
分子生物学技术指的是通过对样本中的分子进行特定的检测,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目标分子。
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等微小生物,而酶联免疫法则可以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
这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领域。
生物传感技术则是通过建立生物传感器,对样本中的生物分子和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利用核酸、蛋白质、抗体、酶等作为生物识别分子,并将其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上,以便于对样本中的生物成分进行检测。
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检测等。
生物成像技术则是通过对样本进行成像,来获取目标物质的分布信息。
生物成像技术可以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并对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例如,MRI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等病变,而PET技术则可以用于研究大脑功能等生物学过程。
质谱分析技术是通过大型分子的质量、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以确定样本中存在的成分。
质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分析、材料科学等领域,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利用质谱技术可以在肿瘤样本中检测到特定的肿瘤标志物,以便于对肿瘤进行早期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是通过制造芯片,将不同的生物分子固定在芯片上,并对样本进行反应,来确定样本中存在的成分。
生物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快速筛选药物、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数百种病原体,以便于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总的来说,生物分析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生物检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易操作等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成为了分析和检测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生物检测技术的意义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
其中,在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医疗上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针对人体内的生化参数、蛋白质、DNA等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生物检测技术也可以用于食品检测,检查食物中的毒素、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
此外,在环保领域,生物检测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检测大气、水源和土壤等中的有害元素和物质,以及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测。
二、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生物化学家发现,各种微生物、细胞和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物质,从而产生非常高的分析灵敏度,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生物检测技术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化学家克莱蒙特•浪费尔发现了酶可作为传感器对特定物质进行探测,从而推动了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克莱蒙特在研究中发现了主动和被动元素的交互作用,并研制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传感器,由此,第一代生物检测技术开始走向可操作性化和商业化。
1986年以后,一些具有更高精度和选择性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发展,如流动注射分析法、光学生化传感器、电阻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生物检测技术。
三、生物检测技术的现状目前,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目标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
同时,由于生物检测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快速检测、口感测评、质量监测等领域。
生物光谱分析技术原理及应用
生物光谱分析技术原理及应用简介生物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它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收、散射、荧光或拉曼散射等光谱信息,获得有关物质的结构、组成和特性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常见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生物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1. 吸收光谱法:吸收光谱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光谱分析技术。
它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现象,通过测量样品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的吸收强度来推测物质的存在或浓度。
该技术常用于酶活性测定、药物浓度监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领域。
2. 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利用物质在激发光下产生荧光的特性,探测样品中的荧光信号以获取有关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折叠、细胞成像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3. 拉曼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光谱分析技术,能够提供物质的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
拉曼光谱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中的拉曼散射信号,揭示了物质的分子结构、晶格特性和构象变化等重要信息。
该技术在肿瘤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散射光谱法:散射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散射光的性质,如散射角度、极化态和相对强度等来分析样品的特性。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纳米颗粒分析、蛋白质聚集研究和生物体内组织结构表征等领域。
二、生物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1.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光谱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技术,可以揭示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以及折叠和解离过程,进而深入理解蛋白质的功能机制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2. 生物传感器开发:生物光谱分析技术常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通过利用荧光光谱或吸收光谱等技术监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或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病原体和药物等的快速检测。
这在环境监测、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有许多常用的技术,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糖类、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
另外,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光谱分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常用于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基于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其中,电位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例如,在pH 测定中,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根据测量的电位值计算溶液的 pH 值。
此外,电导分析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质分析和电解质浓度的测定。
三、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有效方法。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合物。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脂肪酸组成等。
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分析热不稳定、不易挥发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药物分析、激素测定等领域。
四、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分析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光学测定等手段,对人体内生化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技术。
其应用广泛,包括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1.1 代谢疾病的检测与诊断代谢疾病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
它是由于人体内代谢物质的合成、降解、运送等方面出现异常导致的疾病。
代谢性疾病常常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高血糖、高胆固醇、肝功能异常等。
因此,对人体内代谢产物的检测与定量分析,成为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现代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代谢疾病检测技术是质谱分析技术。
1.2 肿瘤检测与治疗肿瘤是现代医学中最为严重和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日益重视的领域。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来判断是否患有肿瘤。
常用的肿瘤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1.3 感染疾病的检测与诊断感染疾病是指由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组织损伤,发生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疾病。
在疾病检测和治疗方面,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二、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治中的未来发展2.1 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化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2.2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将生物分子和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
生物分析技术
生物分析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了生物分析技术的应用。
生物分析技术是一种涉及生物体特定成分和其他生命过程的工具和技术,这些成分能够在生物系统中被检测到,从而加深我们对于生物体的认识。
生物分析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在医学、农业、食品、环境等多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一、生物分析技术的种类生物分析技术包括了很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光学、电化学或旋转式的技术。
生物信息学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技术:1. 基于光学方法的基于光学方法的生物分析技术主要是采用光电测量方法,通过检测分子发生的光学性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包括吸收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旋转光度仪分析等等。
吸收光谱分析主要是通过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强度来确定分子特征,例如他们的结构和浓度。
荧光光谱分析是通过荧光剂的体积来确定分子的一些性质,例如浓度、最大荧光值和激发峰等等。
旋转光度仪是通过测量样品旋转时发生的光学性质来确定其结构和有关方面的信息。
2.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基于电化学的生物分析技术主要是采用电素分析、电导率分析和氧化还原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分子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来确定分子结构和性质。
电素分析是通过测量电子的流动和绝缘涂层的传递产生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化合物的浓度。
电导率分析是通过检测电子流的速度来测定化合物的浓度。
氧化还原分析是通过测量分子里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分子特征。
3. 旋转式旋转式生物分析技术与前两类不同,其主要是采用离心机、以及一些其他的设备来进行分析,利用离心机的离心性,通过测试分子的旋转,来检测分子的结构和特征。
4. 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体系统中都有其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生物体系信息学的研究,从而推动了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生物信息学技术广泛运用于基因的克隆、基因编码和变异的研究、生物大分子高通量分析、基因差异分析、生物体系功率测量、蛋白质分析、孔径分析等等。
生物大分子的测量和检测技术
生物大分子的测量和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生物分子的测量和检测技术越来越高效和精准,这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也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治疗和诊断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大分子的测量和检测技术,包括各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
1. 蛋白质测量和检测技术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内大部分结构和代谢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对其的测量和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蛋白质检测方法包括SDS-PAGE等凝胶电泳技术,但这些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科研和临床的需要。
现代蛋白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谱检测技术质谱检测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速度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针对蛋白质的独特质量、电荷等性质进行检测。
质谱技术的出现,使得蛋白质检测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它成为了目前蛋白质检测的首选技术,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分析和定量等方面。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蛋白质互作的动力学参数。
SPR技术是一种非标记性检测技术,具有对样品不带任何标记的优势,因此减少了潜在的污染和误差。
(3) 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是一种依据抗原-抗体互作原理的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检测蛋白质、细胞、激素、病毒等生物分子。
FIA技术的优点在于: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种样品,数据准确性高等。
2. 核酸测量和检测技术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分子,测量和检测核酸既能够为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1) PCR技术PCR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基于体外DNA扩增的技术,可以将少量的DNA扩增并在短时间内得到数百万的复制产物。
生物分析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与方法
生物分析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分析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与方法不断涌现,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和诊断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在生物分析仪器设备中应用的新技术与方法,包括质谱法、光谱法、生物传感器等。
1. 质谱法质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分子通过质谱仪进行离子化,并根据质量-荷电比进行定量和鉴定。
近年来,质谱仪在药物代谢研究、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出现,使得对生物样品中细微成分的检测变得更加精确和灵敏。
2. 光谱法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透射等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生物分析仪器设备中,光谱法常常用于生物分子的定量和结构分析。
例如,近红外光谱法(NIR)能够通过探测样品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来快速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这种非破坏性的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体内成分分析等领域。
3.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识别元件与传感器相结合的装置,能够将生物学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或光学信号。
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仪器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血糖仪、血压计等。
最近,生物传感器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如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纳米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在分析生物标志物、监测生命体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将化学反应和电学过程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生物分析仪器设备中,电化学分析常用于测量生物体系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和电荷转移过程。
例如,电化学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生物样品中的电位、电流等参数来实现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
此外,电化学分析还在DNA测序、蛋白质测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生物分析仪器设备的新技术与方法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和诊断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临床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临床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临床生物样品分析方法是医学研究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甚至预测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并探讨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的质量-电荷比(m/z)来鉴定和定量样品中的化合物。
在临床生物样品分析中,质谱分析法被广泛用于检测代谢产物、药物以及生物标志物。
其中,质谱-质谱(MS/MS)技术的应用更为常见。
通过多级质谱扫描,可以提高分析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从而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的成分。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基于溶液相互作用的分离技术。
相比传统的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更高的分析速度和分离效率。
在临床生物样品分析中,HPLC常被用于测定药物浓度、生化分析以及代谢产物的检测。
此外,HPLC还可以与质谱联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三、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利用样品中原子核的特有性质来进行分析。
NMR在临床生物样品分析中主要用于结构鉴定和代谢组学研究。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从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免疫检测法免疫检测法是临床生物样品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抗体的特异性与抗原的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成分。
免疫检测法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病原体以及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常见的免疫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
五、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通过测定DNA或RNA中的碱基顺序,可以确定样品的基因信息,从而为疾病的遗传性状分析提供重要数据。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还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推动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在医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检验技术
(3) 选用不同的封闭试剂:如Denhardt's试剂、肝素或一种由5%脱脂奶粉组成的BLOTTO, 这些试剂中需加入断裂的鲑鱼精子DNA或酵母DNA,并和SDS一起使用。与Denhardt's试剂相比, BLOTTO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同样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它不能用于RNA杂交。一般而言,尼龙膜用Denhardt's试剂比用BLOTTO能得到更高的信噪比。对硝酸纤维素滤膜而言,通常在预杂交溶液和杂交溶液中都含有封闭剂。但是对尼龙膜,经常从杂交溶液中省去封闭剂,因为高浓度的蛋白质会干扰探针和目的基因的退火。
3、 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答: (1)细胞密度不高时,或未能达到覆盖整个瓶底时不能传代:(2)原代培养的细胞多混杂细胞,形态各异,用胰蛋白酶消化是要掌握好消化时间;(3)吹打已消化的细胞时,既不能听到明显的吹打声,也不能有大量悬浮泡沫在悬液中形成,以尽量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4)首次传代细胞接种量要多些,以利于细胞的生存和繁殖,如果消化分离的细胞悬液中有组织块,也一并传入培养瓶,尽量减少细胞损失;(5)首次传代培养时PH不能高,宁可偏低一点,此外,小牛血清浓度可适量加大。
对策:(1)、操作时应小心轻柔,防止将靶序列吸入加样枪内或溅出离心管外;
(2)、除酶及不能耐高温的物质外,所有试剂或器材均应高压消毒。所用离心管及加样枪头等均应一次性使用。
(3)、各种试剂最好先进行分装,然后低温贮存。
2、 流式细胞原理、应用?
答: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单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快速定量分析,同时对特定群体加以分选的现代细胞分析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细胞免疫学于一体,同时具有分析和分选细胞功能。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它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分子,如蛋白质、抗体等。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待检测分子结合,然后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或荧光标记的底物来检测结合事件。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抗体和荧光标记物,以及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实际应用中,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核酸等。
其中,蛋白质检测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可以用该技术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病毒抗体等,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该技术检测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蛋白质相互作用等,以揭示生物分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与传统的免疫学方法相比,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技术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即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和多个分子。
其次,该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定量检测,即可以精确测量待检测分子的浓度,而不仅仅是判断其是否存在。
然而,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技术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标记等步骤,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时间。
其次,该技术对抗体的选择和荧光标记物的选择也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进行优化和验证。
此外,该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
在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该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检测技术3篇
生物检测技术第一篇:生物检测技术简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对生物体内的分子或组织进行检测、分析、诊断、治疗等。
生物检测技术多用于医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物材料等领域,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学领域:生物检测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如DNA测序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等。
2. 环境保护: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监测,如重金属、污水、化学药品等。
3. 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检测,保证食品安全,如快速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等。
4. 生物材料:生物检测技术可用于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如纳米材料、仿生材料等。
目前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1. 分子检测技术:如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2. 细胞检测技术:如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检测技术等。
3. 生化分析技术:如质谱技术、色谱技术、ELISA技术等。
生物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变革,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生物检测公司和生物科技企业,这些企业致力于将生物检测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生物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生物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一种将DNA序列快速、精准地测定的技术,可用于基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借助DNA测序技术,可以对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疾病的早期预测、预防和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2. 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多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并发现与不同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与应用
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与应用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物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保、农业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生物检测技术是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识别和检测的技术。
其中,生物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等。
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互补配对原理互补配对原理是生物检测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原理。
生物分子之间的互补配对能够形成稳定的结合,并导致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DNA的A-T、G-C互补配对。
在生物检测技术中,互补配对原理被广泛运用于核酸检测中。
例如,常用的PCR技术就是基于DNA的互补配对原理来进行扩增操作的。
此外,在某些特定的检测场景中,也可以将互补配对原理转化为蛋白质之间的匹配原理,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2.酶标记原理酶标记原理是生物检测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原理。
在酶标记原理中,检测物和检测物的配体之间会被配上一种酶,酶和检测物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有极强的亲和力,从而实现对检测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酶标记实验中,常用的酶有碱性磷酸酶(AP)、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等。
在酶标记实验中,酶和检测物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同,可能是共价键、离子键或者范德华力等,但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通过辅助物质的加入,例如酶底物或酶探针,可以对检测物的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和扩散。
3.单克隆抗体识别原理单克隆抗体识别原理是生物检测技术中一种重要的基础原理。
在单克隆抗体识别原理中,通过对检测样本中的目标物进行免疫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在检测样本中特异性识别目标物。
常用的单克隆抗体包括IgG、IgM、IgA等。
在单克隆抗体识别原理中,通过不同类型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对不同的目标物进行特异性识别。
通过对样本中目标物的采集和预处理,可以在检测样本中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
生物标记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生物标记物的分析检测技术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是指生物体内特定的分子或物质,可以反映生物体内生理、代谢、疾病的状态和过程。
它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公共卫生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标记物的分析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
一、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及应用:1. DNA/RNA:DNA/RNA是生物标记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以用于疾病预测、诊断、治疗和预防。
例如,通过分析某种癌症患者的基因突变信息,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和药物研发。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可以反映细胞内代谢情况、疾病状态等信息。
通过测定某些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类型,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代谢物:代谢物是指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等。
通过检测某些代谢物的含量和种类,可以了解人体代谢状态和疾病风险,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4.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它在神经系统的传递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定某些神经递质的含量和种类,可以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5. 细胞表面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是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分子,可以反映细胞的功能和状态。
通过检测某些特定的表面分子,可以诊断和治疗细胞相关的疾病如肿瘤等。
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检测技术:1. 光学技术:光学技术是最经典的一种生物标记物检测技术,包括荧光法、吸收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通过测定标记物和探针之间的荧光强度、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物理量,可以检测对应的生物标记物。
2. 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分析技术,可以测定生物标记物的质量、结构和浓度等信息。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气相质谱法、液相质谱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等。
3. 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通过测定反应中产生的电流、电压等信息实现生物标记物的检测。
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荧光法、电化学阻抗法和电化学发光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速离心机原理: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使得需要分离的不同物料得到加速分离的机器。
其主要分为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两大类。
过滤式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转鼓产生的离心力(配合适当的滤材),将固液混合液中的液相加速甩出转鼓,而将固相留在转鼓内,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效果,或者俗称脱水的效果。
沉降式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混合液中不同比重成分(固相或液相)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
高速冷冻离心机一般最大转速为10000~30000rpm,最大相对离心力为90000×g左右,最大容量可达3升,分离形式也是固液沉降分离,转头配有各种角式转头、荡平式转头、区带转头、垂直转头和大容量连续流动式转头、一般都有制冷系统,以消除高速旋转时转头与空气之间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离心室的温度可以调节和维持在0~40℃,转速、温度和时间都可以严格准确地控制,并有指针或数字显示使用方法:一、离心机的准备:在离心操作前必需首先准备好离心机。
备机包括:1.机型的选择:即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水平式离心机或斜角式离心机。
2.离心套筒的准备:检查离心套筒内是否有橡皮缓冲胶垫,胶垫上若附着碎玻璃等杂物应清除。
3. 离心机检查:检查离心机安放是否平稳,转轴是否牢固,润滑是否良好,离心腔内有无异物,缸盖能否锁紧等。
二、电源的准备电源应选择与离心机使用说明书相吻合的电源,电原插座必须有地线以保证离心安全。
若实验室没有合适的电源,则应重新安装电源线,电源插座应靠近离心机以方便操作。
三、平衡附件的准备平衡附件包括:1.天平:普通离心机用1/1000的台秤进行离心平衡,台平上固定两个等重的烧杯,以备平衡之用。
2.离心管和配平管:离心管用于装离心液,配平管用于装配乎液 (注意:配平管的长度一般不宜超过离心管的长度,以避免水平离心时被转轴打碎)。
3.烧杯与皮头吸管:烧瓶用来盛配平液,皮头吸管用来吸配平液进行配平。
四、离心液的准备离心液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准备。
五、试机在以上准备完成以后,应先让离心机进行空载运转,密切观察空载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在无异常时方可进行离心。
二、实验操作:1.取离心管装上离心液放于一对重量相近的离心套筒的橡胶孔中,离心液面距离心管口至少应留2cm的距离,以免离心时离心液溅出。
2.调平称量天平,将置于离心机对称位置上的离心套筒、离心管及内盛物配平,相差不超过0.05克,将平衡好的离心套筒放于离心机支架对称位置的吊环中,上离心机缸盖,锁牢。
3.检查离心机是否安放平稳,电源开关及调速杆。
4.设置离心机的操作参数(速度、时间、温度)。
5.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门开关。
6.按Start键,离心机运行。
离心完毕,将调速杆缓慢退回到‘零位”,关掉电门,拔下电源插头,任离心机自停(切记:不能用手助停,以免沉淀物泛起、损坏离心转轴、碰伤人的肢体)。
7.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后,打开缸盖取出离心套筒及离心管。
8.清洁离心套筒、离心管及离心腔。
9. 纪录离心机的使用情况。
注意事项:1.离心前必需将放置于对称位置上的离心套筒、离心管及离心液进行精确平衡,重量差不超过0.05克。
对于高速和超速离心机,不仅要求重量平衡,而且要求配平液的密度与离心液的密度相等,以达到力矩平衡。
2.离心机安放要求水平、稳固,转轴上的支架要牢固,转轴润滑良好,吊栏应活动自如,保证离心机的正常运转。
3.离心管盛液不宜过满,避免腐蚀性液体溅出腐蚀离心机,同时造成离心不平衡。
4.离心开始前应检查转头是否拧紧。
放入离心套筒后应紧盖、锁牢,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离心完毕应关电门、拔掉电源插头任机自停,严禁用手助停,以免伤人损机,使沉淀泛起。
5.注意离心机的保养和“四防”。
离心机使用完毕,要及时清除离心机内水滴、污物及碎玻璃渣,擦净离心腔、转轴、吊环、套筒及机座。
经常做好离心机的防潮、防过冷、防过热、防腐蚀药品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6.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Stop键,然后,再进行检查。
如听到碎玻璃渣声响,可能是试管被打碎,应重新更换试管。
若整个离心机座转动起来,则是严重不平衡所至。
若离心机不转动,则可能是保险丝烧断,应重新更换保险丝。
若发生机械或电机故障,应报告指导教师请专门维修人员检修。
生物学应用: 通常用于微生物菌体、细胞碎片、大细胞器、硫酸铵沉淀物和免疫沉淀物等的分离与纯化工作,但不能有效地沉降病毒、小细胞器(如核蛋白体)或单个分子。
二、流式细胞仪原理:参数测量原理流式细胞仪可同时进行多参数测量,信息主要来自特异性荧光信号及非荧光散射信号。
测量是在测量区进行的,所谓测量区就是照射激光束和喷出喷孔的液流束垂直相交点。
液流中央的单个细胞通过测量区时,受到激光照射会向立体角为2π的整个空间散射光线,散射光的波长和入射光的波长相同。
散射光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布与细胞的大小、形态、质膜和细胞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因为这些生物学参数又和细胞对光线的反射、折射等光学特性有关。
未遭受任何损坏的细胞对光线都具有特征性的散射,因此可利用不同的散射光信号对不经染色活细胞进行分析和分选。
经过固定的和染色处理的细胞由于光学性质的改变,其散射光信号当然不同于活细胞。
散射光不仅与作为散射中心的细胞的参数相关,还跟散射角、及收集散射光线的立体角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在流式细胞术测量中,常用的是两种散射方向的散射光测量:①前向角(即0角)散射(FSC);②侧向散射(SSC),又称90角散射。
这时所说的角度指的是激光束照射方向与收集散射光信号的光电倍增管轴向方向之间大致所成的角度。
一般说来,前向角散射光的强度与细胞的大小有关,对同种细胞群体随着细胞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对球形活细胞经实验表明在小立体角范围内基本上和截面积大小成线性关系;对于形状复杂具有取向性的细胞则可能差异很大,尤其需要注意。
侧向散射光的测量主要用来获取有关细胞内部精细结构的颗粒性质的有关信息。
侧向散射光虽然也与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但它对细胞膜、胞质、核膜的折射率更为敏感,也能对细胞质内较大颗粒给出灵敏反映。
在实际使用中,仪器首先要对光散射信号进行测量。
当光散射分析与荧光探针联合使用时,可鉴别出样品中被染色和未被染色细胞。
光散射测量最有效的用途是从非均一的群体中鉴别出某些亚群。
荧光信号主要包括两部分:①自发荧光,即不经荧光染色细胞内部的荧光分子经光照射后所发出的荧光;②特征荧光,即由细胞经染色结合上的荧光染料受光照而发出的荧光,其荧光强度较弱,波长也与照射激光不同。
自发荧光信号为噪声信号,在多数情况下会干扰对特异荧光信号的分辨和测量。
在免疫细胞化学等测量中,对于结合水平不高的荧光抗体来说,如何提高信噪比是个关键。
一般说来,细胞成分中能够产生的自发荧光的分子(例核黄素、细胞色素等)的含量越高,自发荧光越强;培养细胞中死细胞/活细胞比例越高,自发荧光越强;细胞样品中所含亮细胞的比例越高,自发荧光越强。
减少自发荧光干扰、提高信噪比的主要措施是:①尽量选用较亮的荧光染料;②选用适宜的激光和滤片光学系统;③采用电子补偿电路,将自发荧光的本底贡献予以补偿。
样品分选原理流式细胞仪的分选功能是由细胞分选器来完成的。
总的过程是:由喷嘴射出的液柱被分割成一连串的小水滴,根据选定的某个参数由逻辑电路判明是否将被分选,而后由充电电路对选定细胞液滴充电,带电液滴携带细胞通过静电场而发生偏转,落入收集器中;其它液体被当作废液抽吸掉,某些类型的仪器也有采用捕获管来进行分选的。
稳定的小液滴是由流动室上的压电晶体在几十KHz的电信号作用下发生振动而迫使液流均匀断裂而形成的。
一般液滴间距约距约数百μm。
实验经验公式f=v/4.5d给出形成稳定水滴的振荡信号频率。
其中v是液流速度,d为喷孔直径。
由此可知使用不同孔径的喷孔及改变液流速度,可能会改变分选效果。
使分选的含细胞液滴在静电场中的偏转是由充电电路和偏转板共同完成的。
充电电压一般选+150V,或-150V;偏转板间的电位差为数千伏。
充电电路中的充电脉冲发生器是由逻辑电路控制的,因此从参数测定经逻辑选择再到脉冲充电需要一段延迟时间,一般为数十ms。
精确测定延迟时间是决定分选质量的关键,仪器多采用移位寄存器数字电路来产生延迟。
可根据具体要求予以适当调整。
(50)数据处理原理:FCM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显示和分析,至于对仪器给出的结果如何解释则随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定。
数据显示:FCM的数据显示方式包括单参数直方图、二维点图、二维等高图、假三维图和列表模式等。
直方图是一维数据用作最多的图形显示形式,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又可用于定量分析,形同一般X—Y平面描图仪给出的曲线。
根据选择放大器类型不同,坐标可以是线性标度或对数标度,用“道数”来表示,实质上是所测的荧光或散射光的强度。
坐标一般表示的是细胞的相对数。
图10-2给出的是直方图形式。
只能显示一个参数与细胞之间的关系是它的局限性。
二维点图能够显示两个独立参数与细胞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坐标和坐标分别为与细胞有关的两个独立参数,平面上每一个点表示同时具有相应坐标植的细胞存在(图10-3)。
可以由二维点图得到两个一维直方图,但是由于兼并现象存在,二维点图的信息量要大于二个一维直方图的信息量。
所谓兼并就是说多个细胞具有相同的二维坐标在图上只表现为一个点,这样对细胞点密集的地方就难于显示它的精细结构。
二维等高图类似于地图上的等高线表示法。
它是为了克服二维点图的不足而设置的显示方法。
等高图上每一条连续曲线上具有相同的细胞相对或绝对数,即“等高”。
曲线层次越高所代表的细胞数愈多。
一般层次所表示的细胞数间隔是相等的,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则表示变化率越大,等高线越疏则表示变化平衡。
图10-4给出了二维等高图的样式。
假三维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二维等高图的一种视觉直观的表现方法。
它把原二维图中的隐坐标—细胞数同时显现,但参数维图可以通过旋转、倾斜等操作,以便多方位的观察“山峰”和“谷地”的结构和细节,这无疑是有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的。
列表模式其实只是多参数数据文件的一种计算机存贮方式,三个以上的参数数据显示是用多个直方图、二维图和假三维图来完成的。
可用ListMode中的特殊技术,开窗或用游标调出相关部分再改变维数进行显示。
例如,“一调二”就是在一维图上调出二维图来;“二调一”就是从二维图中调出一维图来。
图10-6给出了从二维图等高图中调出相应窗口的直方图的示意图。
上面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数据显示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匹配,以便了解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方法总的可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
当被检测的生物学系统能够用某种数学模型技术时则多使用参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