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60年代的戏剧:概述

合集下载

第四章 5060年代的戏剧PPT课件

第四章 5060年代的戏剧PPT课件
他忠于现实主义,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所熟悉的题 材,写北京城和北京人,写北京的现在和北京的变迁,充满 了对新生活的喜悦。他的剧作被称为“京华风俗戏”。其创 作活动的特点是:勤、多、好。
二、代表剧作欣赏
(一)《龙须沟》简介: 三幕话剧《龙须沟》写于1951年,发表于同年《北京
文艺》创刊号,共三幕六场,1951年在京上演时受到 欢迎和好评,老舍因此赢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这个戏的题材是解放初 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整修天坛附近的一条臭水沟的故事, 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热爱之情(老舍 丰富的生活阅历、朴素的政见等。)。
北京人。他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五四”运动后,在新文 学浪潮的激发下,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早期(1924—1937) 的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以及《猫 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10部长篇小说和3个中、 短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和《月牙儿》。抗日战争 爆发后,老舍进入中年,他怀着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到了重庆, 这时他创作了《残雾》、《面子问题》等9部话剧(其中有3 部与他人合作),并开笔写长篇 小说《四世同堂》(完成于 四十年代末赴美讲学期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火车集》 等。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1949年底,在周恩来总理 的感召下回到祖国。
二是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为当代戏剧舞台增 添了一个新颖感人的曲艺艺人程疯子的艺术形象。老舍说: “假如《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困为它创造 出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和他 (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没有那几个人就没有那出戏。” (老舍《〈龙须沟〉的人物》)
1980年秋,《茶馆》作为我国第一个出国演 出的话剧剧目,应邀去西德、法国、瑞士, 其后又去日本演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西方演出时结束时据说谢幕长达36次。 1982年拍成电影,1983年美国纽约“泛亚剧团” 上演了英语版本的《茶馆》,称誉英语戏 坛。)在西方演出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戏 剧的精华”,“史诗型戏剧的典范”,“远 东戏剧的奇迹”,“它超越了历史的、民族 的界限,而为今天的西方观众理解、接受。” 是可以立于世界戏剧史的典范之作。

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戏剧

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戏剧

第二节 《茶馆》
《茶馆》的写作与演出
《茶馆》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 7月创刊号,是老舍剧作艺术风格和特点发 挥得最充分的一出戏。 《茶馆》先后于1958 年、1963年、1979年和1991年8月由北京人 艺四次演出。1980年秋,《茶馆》作为我国 第一个出国演出的话剧剧目,应邀去西德、 法国、瑞士,其后又去日本演出,都获得极 大的成功。
• (五)1961-1962 短暂的调整 • 周恩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 会议上的讲话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 告 • (六)1962-1966 “社会主义教育剧”繁 盛 • 代表作:《千万不要忘记》、《年青的一 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 代表作:《白毛女》、《草原之歌》、 •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 《红珊瑚》、《江姐》
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戏剧
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概述
•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 (一)1949-1957 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 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
• 家浜》、《智取威虎 山》》、《奇袭白虎团》
• (三)“双百方针”下出现的“第四种剧本” • 代表作: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谷 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赵寻《还 乡记》
• (四)1958-1962 历史剧的高潮 • 代表作: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神 拳》、曹禺《胆剑篇》、朱祖贻《甲午海战》
•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 (一)建国初期 多幕剧兴盛 • 代表作:胡可《战斗里成长》、老舍《方珍 珠》、《龙须沟》、天津码头工人集体创作 《六号门》、陈其通《万水千山》、曹禺 《明朗的天》 • (二)1953-1957 年 独幕剧勃兴 • 代表作:《妇女代表》、《夫妻之间》、 《新局长到来之前》

第26章5060年代戏剧

第26章5060年代戏剧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龙须沟》、《茶馆》等。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第二幕: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茶馆》:北京的“清明上河图”
一、明净的观照:《茶馆》之于老舍的意义
王利发
观察者——叙事功能——知人论世
第三节 《关汉卿》
• 主题:为民请命、铜 豌豆精神 • 结构:戏中戏。《关 汉卿》剧作中穿插着 《窦娥冤》的写作、 演出、遭遇。 • 特点:话剧加唱。 • 缺点:把关汉卿过分 政治化了。
• 成果:第四种剧本 • 突破“人性”“人道主 义”的禁区,描写人的 道德情操与爱情生活, 塑造真实的人物。 • 突破不准“暴露”的禁 区,大胆干预生活,揭 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 重矛盾和冲突。
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
• 《同甘共苦》(岳野)
–1957年1月由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孙维世导演。
• 《洞箫横吹》(海默)
2、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重点:对复杂剧目进行改编甚至是重编。1956年昆曲《十五贯》 (浙江昆剧团)“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开启了“清官戏”的热 潮。《连升三级》(高甲戏)、《百岁挂帅》(扬剧)、《西厢记》、 《牡丹亭》、《桃花扇》等等。 这一时期还开始了新戏的创作。两个方向:一是历史剧创作,如 吴晗的《海瑞罢官》、田汉的《谢瑶环》等,另一个是现代革命戏 (尤其是现代京剧)创作,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 浜》、沪剧《罗汉钱》、《芦荡火种》等等。
贵妃醉酒
梁祝
十五贯
(三)、改编的思路与方法
• 指导方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 思想要求:健康、进步、美丽 • 方法:净化处理 《梁祝》: “远离身体的爱情神话” “十八相送” 《白蛇传》:消除白素贞的妖气,突出美丽 一面。

1950-70年代戏剧

1950-70年代戏剧

1958~1962年,话剧创作出现了一个历史剧 的热潮。代表作主要有:郭沫若《蔡文姬》 《武则天》,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 老舍《神拳》,曹禺《胆剑篇》,朱祖贻等 《甲午海战》。
1963~1966年,左倾思潮泛滥,话剧创作走 向了低谷。出现了两类作品:1、图解阶级斗 争理论的作品。2、来源于生活,却失真的作 品。《霓虹灯下的哨兵》
四、 郭沫若与《蔡文姬》
关于历史剧,郭沫若有自己的见解: 1、“古为今用”、“以古喻今”。“借古人 的骸骨吹嘘些生命进去”,借助古人,反 映现实人生。 2、他一再强调“虚构理论”。历史剧可以虚 构。不是凭空虚构,而是在广泛查阅、研 究古代文献基础上。
《蔡文姬》选择的是“文姬归汉”的故事, 动因主要有两个: 1、为曹操翻案。 2、“文姬归汉”的经历与感情与作家从日本 回国很相似 。
3、独特的喜剧样式 《茶馆》中有不少悲剧性的场面,但是全剧的 基调却是喜剧的,而且即使是悲惨的情节和 细节也往往以幽默的笔法。
三、田汉与《关汉卿》
《关汉卿》的政治主题:“为民请命”。
关汉卿的性格:刚正不阿、坚毅不屈、一 身浩然正气。这个形象洋溢着田汉的思想 与情感,充满了田汉的理解与感受,是以 剧作家写剧作家,以战士写战士。
1950-70年代戏剧
一、话剧发展简况
建国初期(1949~1952):话剧创作出现 一个小高潮。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家 的创作热情高涨。二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
1953~1957,独幕剧创作出现高潮。比较好 的如:孙芋《妇女代表》、崔德志《刘莲 英》、金剑《赵小兰》等。主题:赞美新生 活,褒扬新人新事。
3、内心冲突、矛盾写得细腻、抒情。蔡文姬 祖国故土——丈夫、儿女、自己;报国大 义——儿女私情(肝肠搅碎,人莫我知)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详解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详解

50年代前期
其一,“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置疑的最高
原则,一切“创新”和“争鸣”都是在这个 原则之下进行的; 其二,创作基本上不再是剧作家的个人艺术 行为,而成为集体的行为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50年代前期
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政治取代艺术,完全无视 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另一种倾向是,希望在服 务于政治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多地让戏剧、电影具 有一定的艺术性。 “政治”和“艺术”之间制约与反制约的持久的矛 盾,构成了这时期戏剧、电影生存文化环境的主要 特征 实质:一方面以“主义”、教条的概念强硬地取代人 性的描写,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 源自本能的亲近。

“现在我们的电影事业还在初创时期,如果严
格的程度超过我们事业所允许的水平,是有 害的。其结果将是窒息新的电影事业的生长” “电影剧本的标准,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 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而不是反苏、反共、 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 关系的影片,只要在宣传上无害处,有艺术 上的价值,就可以。” “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 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以极其善良性格 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
《双飞碟》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 子浪迁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红描花叶; 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 满江湖,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呵,读诗书, 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 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 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 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 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 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 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 不言别

20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20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 1、独幕剧形式的群众戏剧高潮 • 在50年代,主要在1953-1957年间,独幕剧创作相当活跃
的艺术,大量群众踊跃参与创演,形成中国戏剧史上独有 的“群众戏剧”高潮。
• 一类是在恋婚、家庭题材,注重表现新时代新社会中女性 的觉醒成长与情感心理,以孙芋 《妇女代表》、崔德志 《刘莲英》为代表;
• “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 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 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 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 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老舍生活与
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声音
• “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 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 强烈憎恨。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 也是他的历史观。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 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 温婉和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 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洪子诚:《中国当
人也是中国人哪!”他的话铿锵有力。 • 4,要面子的松二爷也有着自己卑微的坚守。
.
• “话剧民族化”的典范 • 一,它的典范性首先体现在活的“老北京”,浓浓的“北
京味儿”,地道的中国人,深沉的历史感。 • 二,它也突破了西方话剧的一贯写法,也没有走上戏曲化
的习惯道路,创造出一种独具“中国风”与现代性的话剧 形式。 • 1,“人多事繁”、散点透视的戏剧结构。 • 2,“非冲突化”的戏剧思维。 • 3,“开口就响”的戏剧语言。 • 4,也是最核心的,饱含着悲悯和忧患之情的悲喜剧形态。
• 这些历史剧大都富有饱满的诗情、浓郁的诗意,以及鲜明 的民族化风格。

1950、60年代田汉戏曲演剧述论

1950、60年代田汉戏曲演剧述论

XINRUIZHENGMING华夏艺谭1950、60年代田汉戏曲演剧述论■谢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摘要〕田汉是戏曲编剧,但不是专职编剧,具有独立的品格。

他在1950、60年代创作的《白蛇传》《谢瑶环》被不同剧种、不同剧团、不同演员所演绎,打破民国时期一个戏只属于一个戏班、一位名伶的局面,重建新中国经典剧目流播新模式。

田汉的戏曲剧本注重文戏、武戏的搭配,推崇女扮男装的演剧方式,强调案头、场上皆擅的演剧思维,在文本和舞台之间架构起桥梁,为当代戏曲经典创作树立典范。

田汉的剧本题材大多移植于民间传说、地方戏,演出后,这些戏又被不同剧团的演员、不同地方剧种再次移植、演绎,促进京剧与地方剧种以及地方剧种间的交融与对话,为当代戏曲整体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典传播;独立编剧;演剧新思维;女扮男装1950、60年代,田汉迎来戏曲创作的成熟期和黄金期,创作的《白蛇传》《谢瑶环》《西厢记》等,不仅创造了个人戏曲创作生涯中的代表剧目,也缔造了当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尤其是《白蛇传》,以《金钵记》为基础,重新打磨、提炼,再经李紫贵导演、王瑶卿创腔及诸多名演员的共同努力,打造出具有示范意义的舞台演出样板,至今还在戏曲舞台上传播。

如果说民国时期,一个剧目由一个名艺人演绎后,就成为该艺人、该流派的代表作,那么,1950、60年代,不同剧团、不同剧种、不同演员同时诠释、演出《白蛇传》《谢瑶环》成为普遍现象,它打破了民国时期一个戏只属于一位艺人专演的局面,重建新中国经典剧目传播新模式,为当代经典剧目的确立和流传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本文尝试从剧目演出的角度,从不同演员对《白蛇传》《谢瑶环》的演绎角度切入,探究1950、60年代经典传播新模式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下戏曲创作的启发和影响。

一、具有独立品格的非职业创作田汉是位才子型创作者,创作时天马行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自1911年发表第一个戏剧作品《新教子》始,至1964年改编京剧《红色娘子军》止,他的戏剧创作活动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创作了几十部戏剧作品,创作风格一直在变。

50年代、60年代戏剧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第一幕 :“戊戌变法”失 败后
• 旗兵(二德子)无所事事,四处寻衅打架 • 拉皮条的(刘麻子)帮太监(庞太监)娶老婆 • 穷人卖儿鬻女 • 爱国的旗人发了几句牢骚被捕(常四爷:“我看
这大清国是要完了!”) • 新兴的资本家(秦仲义)企图“实业救国” • 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
意兴隆
• 用光的政治意义
《红色娘子军》(图)
《白毛女》(图)
• 取自王子 与小天鹅 的造型.
• 政治与爱 情的置换。
• 同样的艺 术造型, 表示的意 义完全不 一样。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 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 田汉的创作方法:“六经注我” “铜豌豆”——“铁汉子”
• 主题:1.歌颂关汉卿“为民请命”的精 神 2.歌颂关汉卿的“铜豌豆”精神
• 2、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1)1949~1957: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a.对剧目进行去芜存菁的筛选 b.对思想内容进行抑浊扬清 c.创作队伍与戏剧理论的更新
(2)1958~1976: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内容上:表现现代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形式上:
a.吸收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传统舞 美体制
《茶馆》的艺术构思
• 1.“反描法” • 2.“侧面透露法” • 3.“人像展览式”方法 • 4.“坐标式”结构 • 5. 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
人物塑造方法:
a.使用个性化语言 b.在冲突中塑造人物 c.精心选择人物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
光点,进行简洁地刻画。
• 作业(二选一): • 1、任选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一首,写一篇

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二十六章 眺望历史的话剧创作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 述
一.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二.此期话剧的类型 1.新生活的书写 2.“第四种剧本” 3.“左倾”思潮下的话剧创作 4.“历史剧”的异军突起 三.话剧创作的第二次高峰 现实题材创作的再度繁荣
第二节 旧北京浮世绘:《茶馆》
一、人民艺术家——老舍 发表于1957年《收获》创刊号上的《茶馆》,由北京人民剧 院于1958年、1963年、1979年三次演出,“奇迹” 二、《茶馆》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三个时代

第一幕写的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第二幕写的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第三幕写的是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
3.使一个个独立场景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⑴把所有人物、场面都安排在一个茶馆里
⑵巧妙安排三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王利发


秦仲义 常四爷 ⑶几个次要人物子承父业由一个演员扮演 ⑷幕间又有大傻杨串联,以数来宝形式交代 时代、背景 五、《茶馆》的语言艺术特色 1、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精炼含蓄。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浓郁的京味。
三、《茶馆》性格鲜明的人物描画 王利发 秦二爷 常四爷 二德子 刘麻子 唐铁嘴 庞太监
四、《茶馆》的结构艺术
《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打破了传统话剧的手
法。 1.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图卷戏构架,打破了 “三一律”。通过茶馆小社会, 反映时代大 社会。三幕戏写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全戏 没有一个中心情节,但鲜明、突出的主题把 貌似松散的若干戏剧片断统驭起来,形成了 一个观照社会和人物,关照历史变迁的广角 镜式的画卷; 2.突破了“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传统戏 剧理论,采用了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方式 《茶馆》写了三教九流,但各有侧重,用人 物的命运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6 第二十六章 五十六十年代戏剧汇总

6 第二十六章  五十六十年代戏剧汇总

第三节 《关汉卿》
主题:为民请命、铜 豌豆精神 结构:戏中戏。《关 汉卿》剧作中穿插着 《窦娥冤》的写作、 演出、遭遇。 特点:话剧加唱。 缺点:把关汉卿过分 政治化了。

关于关汉卿

关于关汉卿的生平,史料甚少。但其作 为元杂剧的奠基者的地位却是公认的。 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现存的仅12种。 还有小令35首。但田汉根据关汉卿的剧 作和仅有的史料,判定,“在他留下的 许多杂剧中……几乎无例外地可以听到 他和当时黑势力兵铁相击的声音。他是 蒙古奴隶主贵族统治辛辣的批评者、揭 发者、反抗者!”“是一个沉毅不屈的 人道战士!”这是田汉写《关汉卿》的 基调和准则

剧本刻划了一个爱 吹箫的主人公,农 村贫困,他的箫声 低沉、悲哀,合作 化之后生活好了, 他以箫为笛横着吹, 笛声清脆、嘹亮。 剧中揭示了农村生 活的矛 盾,也勇敢 地揭露了官僚主义。
《洞箫横吹》
《布谷鸟又叫了》剧情

春光明媚的江南田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 的姑娘小伙子们,在青年团支部的号召下,正展开着 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青年突击队有个姑娘名叫童亚 男,她人长得漂亮,劳动好、唱歌好,大家都叫她 “布谷鸟”。在突击队中有两个青年同时爱上了她, 一个是王必好,另一个叫申小甲。王必好经常和“布 谷鸟”一起谈心、聊天,劳动中王必好也处处帮助她。 “布谷鸟”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王必好。申小甲是个 老实厚道的青年,他只会在心里默默地爱着“布谷 鸟”,而姑娘却是全然不知。王必好的内心是个狭隘 自私的人。他嫉妒“布谷鸟”跟大伙在一起唱歌、说 笑,于是他用各种大道理阻止“布谷鸟”跟大家接近。 姑娘为了不使王必好伤心,为了证明自己的爱情,便 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突击队里再也难听到“布谷 鸟”清亮的歌声了。而申小甲知道“布谷鸟”与王必 好相爱,他为了别人的幸福宁愿自己伤心,把爱情深 深地埋在心里,不愿对姑娘表露。后来他离开了突击 队去学开拖拉机了。

第七章50-60年代戏剧创作

第七章50-60年代戏剧创作
第八章 50-60年代戏剧创作
一、创作概述
1、戏曲改革
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京剧《白蛇传》、越剧《梁 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 京剧革命-------京剧现代戏的探索。融合 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传统 的脸谱化被打破;引进歌剧和交响乐的 经验。《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 虎山》《奇袭白虎团》
2、艺术特色
激情充沛,富有浪漫色彩------关与朱的 坚贞爱情。 “戏中戏”的结构-----充分发挥作者的创 作特色,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创作经历。 虚实结合。 话剧加唱------以诗歌和音乐作为抒情手 段,是话剧民族话的一种尝试。
–4、艺术特色பைடு நூலகம்
人像展览式结构-----选取三个时代的“横 截面”,不因事铺排而是随人赋形。 平淡朴素的风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和北京地方色彩。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开口就响,三言 两语就能勾出人物的轮廓。风趣幽默, 富有动作性且蕴涵丰富,话中有话。
三、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
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 改编京剧〈白蛇传〉〈西厢记〉为当代历史剧 的创作作出杰出贡献。 1、〈关〉的内容 以关汉卿创作和演出〈窦娥冤〉的过程为线索, 塑造关汉卿与恶势力斗争决不妥协的“铁汉子” 形象。“为民请命”是作品的主题,“铜碗豆” 精神是关的性格主题。 田汉的一生贯穿对民主、自由、光明的追求,在 作品中表现为强烈的正义感和不可屈服的是非 之心以及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
老舍剧作〈茶馆〉
1、当代话剧史“扛鼎之作” 北京人艺上演,80年在欧洲巡回演出,被 称为“东方来的奇迹” 2、主题:葬送三个时代 借裕泰茶馆的兴衰,展示从戊戌变法、军 阀混战、国民党统治近半个世纪的 社会 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 与黑暗,预示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第四章 50、60年代的戏剧

第四章 50、60年代的戏剧

(二)、《茶馆》分析 )、《茶馆》
1、《茶馆》的写作与演出 茶馆》 茶馆》写于1957年 发表于1957年 收获》 《茶馆》写于1957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7月创 刊号, 刊号,是老舍剧作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得最充分的 一出戏。(最早的写作动机, 。(最早的写作动机 一出戏。(最早的写作动机,起自作者对新中国宪 法的公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新现实的感触。) 法的公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新现实的感触。) 此剧先后于1958年 1963年 1979年和 年和1991年 此剧先后于1958年、1963年、1979年和1991年8月由 北京人艺四次演出,首次演出未引起足够重视; 北京人艺四次演出,首次演出未引起足够重视;63 年遭到冷遇( 慰旧感情”);但历史的灰尘毕竟 年遭到冷遇(“慰旧感情”);但历史的灰尘毕竟 掩盖不住艺术的光辉, 1979年人们重新观看这台 掩盖不住艺术的光辉,当1979年人们重新观看这台 戏时,不得不为之倾倒, 戏时,不得不为之倾倒,不少人伴着笑声洒下了泪 1991年 北京人艺再次演出, 花。1991年8月,北京人艺再次演出,一是作为于是 之等老艺术家们的“告别” 舞台)演出, 之等老艺术家们的“告别”(舞台)演出,二是为 十一届亚运会筹资义演,盛况空前。截止1985年的 十一届亚运会筹资义演,盛况空前。截止1985年的 二十多年里, 茶馆》共由北京人艺演出二百多场。 二十多年里,《茶馆》共由北京人艺演出二百多场。
50、60年代的戏剧 50、6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 概 述
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和电影等。在中国左翼 文学中,是受特别关注的艺术样式。一方面,戏剧等 拥有大阶层的大量观众,尤其是那些不识字识字不多 的大众,所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样式,另一方面与小说, 诗的不同之处是,戏剧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他本 身就是交流。作者导演,演员集体创作并与剧场观众 共同体验一种人生经验,合理构造一个想象的世界, 接受者的参与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强调文艺对政 治的配合和文艺的教诲宣传效用的革命文艺家,总是 十分重视这些样式。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探索阶段(1920年代-1940年代):这个阶段是中国歌剧的探索时期,最初的歌剧受到欧洲歌剧的影响,如《西厢记》(1927年)、《王昭君》(1938年)等。

同时,也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如《白毛女》(1945年)等。

这一阶段的歌剧主要是由音乐家、戏剧家和文学家合作创作,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剧技巧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风格。

2.奠基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1950年代以后,中国歌剧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歌剧界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1953年)、《洪湖赤卫队》(1959年)、《江姐》(1962年)等。

这些作品在吸收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民歌等元素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风格。

同时,中国歌剧的表演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包括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等。

3.多元化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歌剧作品既有传统的民族歌剧,也有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的歌剧,还有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歌剧。

例如,《红楼梦》(1982年)、《原野》(1987年)等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4.创新阶段(199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环境的日益开放,中国歌剧进入了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歌剧作品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更加多样化,还涉及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议题。

例如,《木兰诗篇》(2005年)以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为背景,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长征》(2016年)则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

总的来说,中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探索、奠基、多元化和创新等多个阶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

2、1958~1965年 (1)历史剧:郭沫若《蔡文姬》、 《武则天》、田汉《关汉卿》。 (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千万不 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 姐》、《江姐》等。
第二节:《茶馆》
一、老舍建国以后 的剧作
《方珍珠》 《龙须沟》 《西望长安》 《神拳》等
第五章:50~60年代戏剧
第一节:概述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1、1949~1957年间,主要任务是戏曲的 推陈出新。 2、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 代戏的重大突破。

二、话剧的新变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 《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 彦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 叫了》、海默《洞箫横吹》。

二、陈年老酒味更醇Leabharlann (一)《茶馆》的创作和演出
1957年《收获》创刊号 (二)《茶馆》反映的时代 1、第一幕: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以后 2、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期 3、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独裁统治时期 (三)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1、王利发:精明、干练,富有处世 经验,而又胆小怕事。
2、常四爷:耿直、刚强,有正义感和爱
(二)语言幽默,富有个性化 (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 三节:《关汉卿》
1、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2、戏中戏的结构 3、话剧加唱的手法
思考题:
简述《茶馆》的艺术构思。
国心。 3、秦仲义: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 一心走“实业救国”的路。
三、独特的表现形式
(一)、新颖的艺术构思 1、侧面透露法 (1)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8.1950、60年代的戏剧创作

8.1950、60年代的戏剧创作

京剧现代戏(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加了写实布景。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 “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第二,实行了分场分幕制。随着写实布景的采用,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 曲中施行,使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 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第三,突破了脸谱的限制。依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刻画人物,并突出他们各 不相同的鲜明个性,使生、旦、净、丑等行当不得不打破,脸谱不得不取消。这种 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自然不能不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 或创造,从而使传统的表演体制被彻底突破;
戏剧
话剧
歌剧
歌剧创作发扬兼收并蓄的精神,在民族和西洋 两条道路上,积极地吸收一切艺术营养,培养 了两种歌剧模式(话剧模式和西洋歌剧模式), 创造了一些流传甚广的优美的唱腔唱段。
一、戏曲改革
1、戏曲改革是1950、60年代最重要、最突出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之所 以重要和突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二 是毛泽东亲自提倡,三是为了适应现实生活和思想政治斗争的需要。 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熟悉的文学艺术形式,但传统的戏曲往往存在许多 文化垃圾和精神糟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因此非改革不可。 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就提出过戏曲改革“推陈出新”的问题;1944 年,他在看了杨绍萱、齐燕铭新编的《逼上梁山》之后,又提出了“旧剧 革命”的问题;1951年,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 指导整个戏曲改革工作。 1950年代,是一个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刚刚开始的年代。要想教育农民, 破除农民头脑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就必须从他们熟悉的领域入手,展开教 育活动,而农民比较熟悉传统戏曲,毛泽东看准了这一点,就首先在戏曲 创作中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改革活动。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 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曾明确指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 运动的主要对象。”

1950-70年代戏剧

1950-70年代戏剧
1950-70年代戏剧
一、话剧发展简况
建国初期(1949~1952):话剧创作出现 一个小高潮。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家 的创作热情高涨。二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
1953~1957,独幕剧创作出现高潮。比较好 的如:孙芋《妇女代表》、崔德志《刘莲 英》、金剑《赵小兰》等。主题:赞美新生 活,褒扬新人新事。
作品主题: 深刻描绘清朝未年、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胜利 后这三个历史时期朝廷的腐败、帝国主义的 入侵、军阀的混战、国民党反动统治以及人 民的苦难生活,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 的热切向往。“埋葬旧时代,暗示光明的到 来”,是《茶馆》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王利发形象及其意义: 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一个富有处世经验而 又胆小怕事的旧社会小商人的典型形象。 王利发挣扎了一生都没有发现真理,但是临死 前却能够冲破精神笼牢,实现自我超越,在 人生最后时刻挣脱了奴性,象人一样告别人 生。
《茶馆》的艺术成就: 1、“形散而神不散”的散点式结构 全剧没有贯穿到底的戏剧冲突,是一出以人 物带故事的话剧。它由几乎没有联系的几个 小故事所组成,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三幕之间 的联系是作者揭示的一种深层政治意识。
2、“浮雕式”人像展览 着重刻划人物在时代、阶级、职业和气质上的 特点以及地方色彩,反映出五光十色的社会 面貌。
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成功。曹操、蔡文姬、董祀、周 近、左贤王个性鲜明,色彩纷呈。 曹操:严峻果断、执法如山、胸怀大略、赏识 人才、才华横溢、体贴下级。 蔡文姬:美丽端庄、才华横溢、纯洁高尚、深 明大义、感情丰富、郁郁寡欢。通晓琴棋书 画,饱尝了离别之苦。
2、戏剧冲突设置得好。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周近—左贤王。
四、 郭沫若与《蔡文姬》
关于历史剧,郭沫若有自己的见解: 1、“古为今用”、“以古喻今”。“借古人 的骸骨吹嘘些生命进去”,借助古人,反 映现实人生。 2、他一再强调“虚构理论”。历史剧可以虚 构。不是凭空虚构,而是在广泛查阅、研 究古代文献基础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50、60年代戏剧

中国现当代文学——50、60年代戏剧
50,60年代戏剧
一,老舍
(1899-1966) ) 1950-1966,共写 个剧本,其中多幕话剧十五 个剧本, ,共写23个剧本 个,此外有独幕剧,多幕歌剧,曲剧和改编京剧 此外有独幕剧,多幕歌剧, 等. 1949年五幕话剧《方珍珠》 年五幕话剧《 年五幕话剧 方珍珠》 1950三幕六场话剧《龙须沟》,于1951年被北京 三幕六场话剧《 三幕六场话剧 龙须沟》 年被北京 市人民政府授与"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市人民政府授与"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春华秋实》《女店员》《全家福》 春华秋实》《女店员》《全家福》 》《女店员》《全家福 1957三幕话剧《茶馆》 三幕话剧《 三幕话剧 茶馆》
《茶馆》 茶馆》
1957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茶馆》 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 茶馆》 年发表在 发表,标志着中国戏剧文学高峰的出现. 发表,标志着中国戏剧文学高峰的出现. 1980年,北京人艺访问欧洲,在德国,法 年 北京人艺访问欧洲,在德国, 国等演出,被赞誉为具有" 国等演出,被赞誉为具有"世界水平的不 朽之作" 朽之作". 1983年,美国纽约剧团将它搬上美国舞台, 年 美国纽约剧团将它搬上美国舞台, 被称为"中国的《推销员之死》 被称为"中国的《推销员之死》" 阿瑟密勒
艺术特色
(1)情节结构:戏中戏 )情节结构: (2)戏剧冲突:关汉卿的《窦娥冤》一剧 )戏剧冲突:关汉卿的《窦娥冤》 的写作,演出, 的写作,演出,遭遇 (3)以诗入剧,剧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以诗入剧,剧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4)悲剧结局 ) (5)情节传奇色彩 )

艺术特色:
(1)采用了"图卷戏"(或称"人像展览式") )采用了"图卷戏" 或称"人像展览式" 的结构形式. 的结构形式. (2)笔法简练,含意深刻 )笔法简练, (3)塑造人物上: )塑造人物上: a.主要人物自壮到老,全剧贯穿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b.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 c.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都是与时代发生关系 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 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 的事 d.无关紧要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无关紧要人物一律招之即来, 无关紧要人物一律招之即来 (4)语言上:简洁幽默,精炼含蓄,富有个性化 )语言上:简洁幽默1968) ) 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 《关汉卿》最早发表于《剧本》1958年第 关汉卿》最早发表于《剧本》 年第5 年第 是田汉受"世界和平理事会" 期,是田汉受"世界和平理事会"纪念世 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创作七百年的推动所作. 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创作七百年的推动所作. 有评论者认为田汉是以"一直战斗着的今 有评论者认为田汉是以" 日梨园领袖"的身份来写"战斗在13世纪 日梨园领袖"的身份来写"战斗在 世纪 的梨园领袖的形象" 的梨园领袖的形象". 郭沫若,欧阳予倩,曹禺 郭沫若,欧阳予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国初期:多幕剧的发展
刘沧浪等的《红旗歌》 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 夏衍的《考验》 陈其通《万水千山》 安波《春风吹到诺敏河》
(二)1953—1957,独幕剧的发展
1953年,《剧本》月刊举办独幕剧征稿评奖活动。 重要作家作品:孙芋的《妇女代表》、何求的《新局长 到来之前》、鲁彦周《归来》、陈桂珍的《家务事》等。

3、“京剧”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革命现代京剧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重大突破,不 仅使中国戏曲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戏曲 审美观念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正是京剧革命现代戏、乃至整 个戏曲现代戏能在戏曲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局限:文艺与政治?文学性,艺术性?
二、当代话剧的发展
1950、1960年代戏剧概述
当代戏曲的改革 当代话剧的发展 当代歌剧的发展 “第四种剧本” 中国现代戏剧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李祖德课件,版权所有
戏剧:戏曲、话剧、歌剧,电影剧本 当代戏剧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1949—1957 第二个历史时期:1958—1976 新的历史时期:1977——
(2)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 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第二,随着写实布景的采用,是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剧 中施行,使戏剧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原来以时空不固 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第三,依据“现实主义”原则,刻画人物性格,打破生、旦、净、 末、丑等角色体系,脸谱化不得不取消。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 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自然不能不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 或创造,从而使传统的表演体制被彻底突破; 第四,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感受、情绪和个性,歌剧和交响 乐的经验被引进,于是更具表现力的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 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次序 1 时间 1949-1957 内容 旧戏改革: 改人、改制、 改剧本、 推陈出新 成果 京剧《白蛇传》、 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等
2
1958-1976
京剧现代戏: 写实、分场、 音乐体制
《红灯记》、《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 团》等
(一)1949—1957,旧戏改革 背景资料: 毛泽东对戏曲改革的意见: 1942,“推陈出新”(给延安评剧院的题词); 1944,《逼上梁山》,《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 “旧戏革命划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文代会后,成立了中国戏曲研究院和戏曲改 革委员会,指导全国戏:
一、勇敢地突破“人道主义”、“人性”的禁区,大胆地描 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 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 二、勇敢的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 干预生活,尖锐的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 突。
(四)1958—1962,历史剧的发展:第二次戏剧高潮
(2)“第四种剧本”代表作:
《同甘共苦》(岳野),1957年1月由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 孙维世导演。 《洞箫横吹》(海默),1957年3月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吴坚、杨勤导演。该剧批判了合作化中的虚假典型。 《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1957年4月由上海人民艺术剧 院上演,黄佐临导演。揭露了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的党内生活 中的不良习气。 《还乡记》(赵寻) 《茶馆》(老舍),1957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一、两种艺术倾向 《白毛女》式: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 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草原之歌》式: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 对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二、“左倾”后歌剧的兴盛的原因 “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中苏外交恶化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2、对传统戏曲的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1)主要成就:
首先,在剧目上,进行了筛选。 其次,对上演剧目思想内容的抑浊扬清。 另外,这一时期大批话剧工作者加盟戏剧队伍和现代戏剧理论 在戏曲界的传播,给戏曲融入了新的因素。
(2)代表剧目:
京剧:《白蛇传》;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戏:《天仙配》; 昆曲:《十五贯》(1956):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三)1956—1957,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双百方 针”与“第四种剧本”
1、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双百方针” 反对话剧公式化、概念化的不良倾向,斥之为“违背现 实主义的逆流”。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的方针
2、“第四种剧本”:第一次戏 剧高潮
梅兰芳及我国的传统戏剧特征:
流畅性:它不象话剧那样频繁换幕 换景,而是连续不断的,有速度和 节奏。 伸缩性:非常灵活,不受空间时间 限制,可作任何表现。 可塑性:我国传统戏曲对人物的表 现突出其“意”,有很大的表现空 间。 规范性(通常称“程式化”):意思 是约定俗成,大家公认,这是戏曲 传统最根本的特征。

熊友兰,熊友蕙 冯玉吾,候三姑,锦郎 苏戌娟 过于执,况钟
(二)1958—1976,京剧革命:京剧现代戏的创作
1、1964,首届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 京剧现代戏创作的成果:《红灯记》、《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是这个时期京剧现 代戏的精品。 2、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成就 (1)题材及内容上: 工农兵形象出现于戏曲舞台; “革命历史”成为主要内容; “阶级斗争”成为主要剧情模式
“反右”斗争之后,四类历史剧: 1、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为历史人物翻案的,如郭沫若 的《蔡文姬》、《武则天》。 2、发掘历史精神以鼓励今人的,如曹禺《胆剑篇》。 3、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儆后人的,如朱祖贻等的《甲午海 战》。 4、歌颂历史上某些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的,如田汉的《关 汉卿》、《文成公主》。
背景资料: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分别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话剧工作者,实现了一次大 聚合。 为庆祝这次大会的召开,戏剧界举行了盛大演出,仅话剧演出 就达10余台,其中既有来自解放区的《红旗歌》、《喜相逢》、 《反“翻把”斗争》等,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等因奉此》、 《南下列车》等。 会后,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戏剧家田汉被选举 为主席。
(五)1962—1963,“社会主义教育剧” 《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六)新的戏剧观和话剧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黄佐临与“写意戏剧观”:多元时空观;虚实结合;迅速转换场 景……
相关链接: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陌生化与间离效果;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四堵墙; 梅兰芳:京剧、中国传统戏曲。
1、建国初关于戏曲改革的讨论
(1)国家文艺部门关于戏曲改革的政策 1950,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1951,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1951,《人民日报》,《重视戏曲改革工作》。
(2)戏曲界关于传统戏曲的讨论: 对待传统戏曲遗产的两种态度:反历史主义倾向;“百 花齐放,推陈出新”
3、出现了一批表现现代生活的新剧目 淮剧《王贵与李香香》 评剧《小女婿》等。 4、戏曲改革的意义
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化要求; 思想观念、艺术观念的清理; 文化发掘和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关于昆曲及《十五贯》


宋,话本,《错斩崔宁》; 明,冯梦龙《十五贯戏言成 巧祸》; 清,朱素臣《十五贯传奇》, 《双熊梦》
三、歌剧的特点 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完全不按阶级配方来划 (1)“第四种剧本”的由来: 分先进与落后,也不按照党团员 、群众来贴上各种思想标签…… 作者在这儿并没有首先考虑身份 黎弘(刘川):《第四种剧 ,他考虑的是生活,是生活本身 本》,1957年6月11日《南 的独特形态,是表现风格上的独 京日报》 特性。他发现了生活中的独特形 态,尊重生活本身的规律,他让 三种剧本:工、农、兵 思想服从生活,而不是让思想代 替生活。 ——黎弘(刘川):《第四种剧本 》,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报》
布莱希特体系:陌生化方 法、间离化效果。演员要高 于角色,控制并且支配自己 的情感。布莱希特强调应该 寻求一种理智和感情相结合 的辩证的戏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 “第四堵墙”:要求演员应 该“进入角色”的理论,体 验派。
从自然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 到现实主义,中国现代戏剧
……演员必须表演得好像在家里生 活一样,不要去理会他在观众中所 激起的感情;观众鼓掌也好,反感 也好,都不要管;舞台前面必须有 一面第四堵墙,这堵墙对观众来说 是透明的,对演员是不透明的。 ——法国剧作家让·柔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