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和睦相处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性与社会》全册教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性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册课文,培养学生正确的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
2. 通过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促进团队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课文内容本册课文主要涉及品性与社会相关的内容,如友爱、诚实、勇敢、责任等。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并体会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课文的主题和重点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品性与社会价值观念。
-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通过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游戏与活动: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
3.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故事或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2. 研究课文:逐段进行课文讲解,重点突出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4. 总结反思:课程结束前,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反思,鼓励学生表达对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认识和体悟。
四、教学评价1. 基于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进行评价。
2. 书面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或其他方式表达对品性和社会价值观念的理解和体悟。
3. 观察评估:教师在平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包括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的表现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品性培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品性与社会》课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包含了丰富的课文和活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和睦相处 4教案 浙教版

师述事例:
李先生与张女士同住在某小区。住在401室的李先生与妻子养了一只宠物狗。每天早晨和晚上,只要一听到居民上楼下楼的脚步声,小狗便会“汪汪”大叫。住在501室的张女士由于常深夜下班,狗叫声让十分怕狗的她常常不敢上楼。每天早上,一些早起的居民起床锻炼和上班,也常能听到狗叫声,将睡梦中的张女士吵醒。张女士与丈夫多次找到对方协商,但效果并不明显。
2.争当“五好家庭”:
A.现在许多社区都在评“五好家庭”,你们认为,怎样的家庭可称作为 “五好”?
(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
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
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
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
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B.你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否符合“五好家庭”的标准?如果不符合,应该怎么做?
四人小组讨论:写给家人的真心话语。
C.小结:让我们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三、拓展
课后采访社区里的“五好家庭”。看看在他们身上有什么先进的事迹或优秀的品质。
把采访到的内容写成 社区新闻。
板书设计
和睦相处
遇矛盾 心平气和
求助 居委会
教学反思
交流: 明明是一件小事,却因为大家的各不相让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局面。其实,我们应该要学会心中有他人,当邻里间出现了矛盾要心平和气地进行沟通。
C.作为社区小公民,你觉得社区人的哪些行为也会影响到大家的和睦相处?遇想法进行归类、补充。引导学生明白还可以请社区居委会调节帮忙)
第一单元 这是我们的社区
2. 和睦相处(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和睦相处》不但让学生知道知道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更要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辨析角”选用了生活中普通事例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二、和睦相处【教学目标】一、明白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了解社区成员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社区居委会的作用。
二、学会正确处置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3、体会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带来的欢乐与温馨。
【重点难点】重点:明白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正确处置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教学时刻】 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社区,是许多人一起生活在一路的地址。
在那个大伙儿庭中,必然发生过许多情形。
今天,让咱们一路来讲说你们看到或经历过的,社区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社区故事会:一、师生谈身旁发生的故事。
体会:欢乐的难忘的……二、通过大伙儿的故事,你感受到什么?你感觉如何的社区关系是你希望的?出示课题:和睦相处3、畅想:和睦相处的社区大伙儿庭应该是如何的,社区邻里相处你们有什么绝招?分小组讨论,至少想出三个绝招。
师生互动,交流——友好关系关键词:相互帮忙主动问候谦让宽容分享欢乐走亲探友……小结:是啊,社区是咱们一起的家园,咱们在那个地址欢乐地生活,你帮忙我,我关切你,就会让那个大伙儿庭充满欢乐和温馨。
三、我是社区和谐天使:一、欢乐的家庭老是让人流连忘返,你感觉,咱们小朋友应该如何做社区的和谐天使呢?二、咱们的行动:分四人小组情景演出。
课堂展现。
表现的是友好交往的哪个关键词。
3、咱们看到,这些和谐天使尽管做的并非一样,但都有相同点。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起制造和谐大伙儿庭!四、课堂小结:让咱们一起为制造和谐家园而尽力!第二课时:一、课前谈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明白,充满欢乐和温馨的社区家园是咱们一起喜爱的。
但咱们也明白,人与人之间仍是会产生矛盾。
二、主题讨论:一、例举课文案例。
晾衣服事件。
小组讨论,交流。
“不警惕”——宽容待人“泼脏水”——错误做法,估量可能会产生阻碍他人,阻碍社区风貌的不能做。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
(2)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
(3)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品德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合作互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友善礼貌的行为习惯。
3.学科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勤动手、勇表现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科学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2.学生的合作和社交能力发展。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或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好的品德?你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好的品德?2.讲授(20分钟)教师通过课文、故事和实例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好的品德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并向学生介绍本学期将学习的品德主题、课文和内容。
3.活动(3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品德主题,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展示出自己对品德的理解。
(2)角色扮演:学生根据所学的品德故事或课文内容,自由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展示出故事中的品德形象和对应的行为。
4.总结(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品德与社交教育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课外拓展(15分钟)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或事,写一篇关于品德与社会交往的经历和感想。
六、教学辅助1.图片教具:用于辅助讲解品德与社会交往的概念和实例。
2.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七、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合作和社交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
2.书面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外拓展任务中的参与度和作文质量。
八、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品质和社交交往能力。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教学计划

4服务在身边
2课时
第九周
1、认识和自己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几个机构,知道这些机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2、懂得敬老院、福利院、妇联等机构的工作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关怀。
3、知道个人在享受社会提供的福利和便利的同时,应该奉献社会、奉献家乡,使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族建筑”“云南民族节日”和“云南民族村”为关键词语搜集有关资料。
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1世界之窗
2课时
第十四周
1、知道地球上黄、白、黑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区域。
2、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
重点:1、认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社会结构和敬老院等福利机构。2、体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难点:知道家乡的机构为我们提供了那些服务。
走访家乡的部分机构,知道他们怎样为人们提供服务。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
156个民族是一家
3课时
第十、十一周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我国各民族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知道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了解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重点:1、了解家乡主要行业以及它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系。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难点:1、分析家乡的主要行业与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2、知道家乡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和睦相处

二、和睦相处教学目标:⒈明白邻里和睦对每一个社区成员都超级重要,明白社区居委会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
⒉学会正确处置邻里矛盾。
⒊体会社区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愿意为之付出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正确处置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教学时刻: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⒈了解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体会“远亲不如近邻”的意思。
⒉当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学会正确处置。
⒊感受邻里之间彼此帮忙的快乐。
教学进程:一、导入1. 故事引入师:同窗们,让咱们先来听一个好久以前的故事。
(教师点击录音故事“六尺巷的故事”)⒉谈谈感受师:听了那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
⒊小结揭题师:同窗们,社区是咱们的家园,邻里和睦相处对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超级重要。
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第二课《和睦相处》。
齐读课题。
二、学习1.发觉和睦⑴师:有一句话是如此说的:“远亲不如近邻”,你能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吗?(教师点击图片“邻里之间”)学生看图后自由发言。
⑵邻居节师:你们明白有个邻居节吗?(教师点击录像“邻居节”)看了这则报导,你有什么感想?2.真情体验⑴师: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忙,热心帮忙他人,不仅能够使有困难的人走出窘境,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下面就让咱们看看图中的邻里之间又是怎么做的?(教师点击录音+图片“社区里的平常事”)师:这些都是社区里的平常事,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交流感受。
⑵师:你,或你的家人和邻居之间有无过彼此帮忙的事呢?能不能把你和邻居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讲给大家听呢?⑶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3.辨析导行⑴师:邻居之间相处不免会有磕磕绊绊,你瞧——(教师点击动画“邻居纠纷”)⑵讨论:你有什么金点子能够化解这场纠纷?分组写写你的想法,交流。
⑶教师小结:为了和邻居友好相处,大家都要彼此谦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邻居利益,如此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师:看来弄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咱们每一家都离不开左邻右舍,有困难找邻居更易、更方便,同窗们搜集到所在社区的小新闻了吗?老师搜集了一些社区新闻。
《和睦相处》教学设计

《和睦相处》教学设计
《和睦相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睦相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要求:
1、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知道一些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
2、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3、体会社区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与温馨。
教学重点:
知道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
教学难点:
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社区故事、邻里和睦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
学生谈谈对邻里和睦的初步感受
二、感受邻里和睦的温馨画面
说说画面的主要意思,谈谈邻里和睦需要我们做到什么。
教师板书: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我为人人遵守规则
三、结合课本插图辨析:邻里发生纠分怎么办?
教师板书:互相体谅
四、听故事《六尺巷的故事》
说说:六尺巷是怎么来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六尺巷改名,可以改什么?
教师板书:谦让礼让
五、社区里的平常事
看图听录音,说说社区里的人们遵守哪些邻里相处的原则?教师板书:知错就改互相沟通
六、说说发生在自己社区发生的平常事
教师板书:防盗防偷
七、教师小结,拓展
教师结语并板书:远亲不如近邻
学生板写关于邻里和睦的俗语
八、板书
2和睦相处
邻里和睦礼让
互相帮助谦让
我为人人体谅
遵守规则沟通。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社区的公共设施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2.明白社区成员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公共设施。
课前准备教师:了解附近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
学生:了解自己社区的公共设施,调查自己所在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了解了社区的有关内容,这节课,就再让我们走进社区,去了解一下社区的公共设施。
师: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看看社区里边都有哪些公共设施。
二、学习1.介绍社区设施〔1〕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对自己社区里的公共设施作了了解,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大家所在社区的公共设施情况,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2〕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的社区的设施挺齐全的,有的设施还很现代化,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2.交流调查发现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只是粗略地“扫视”了一下社区的公共设施。
社区的公共设施我们天天见到,它们也天天为我们服务,可谓是我们的老朋友。
其实,这些老朋友身上可研究的东西还多着呢!课前,同学们对自己所在的社区里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进行了调查,大家一定有许多发现,许多收获。
如果认真去做,认真去思考的话,你也许会有许多疑问甚至困难。
咱们来交流交流,并一起研究一下吧。
〔1〕小组讨论调查结果〔2〕小组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教师予以评价。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
〔3〕按照讨论的结果,学生完善自己的调查表。
3.描绘“社区的一天”〔1〕社区的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每天,我们都能看到老年人、中年人、青年、小孩在社区活动的身影。
现在,我们来看看老人是怎样描述他的社区生活的。
〔点击动画“社区老人的一天”〕〔2〕你自己在一天中,又分别使用过哪些公共设施呢,谁来介绍一下?〔3〕填课文中的表格。
〔4〕从刚刚的交流中,你觉得不同人群对社区公共设施的需求相同吗?三、拓展1.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2.拓展以“这是我所在的社区”为主题,为自己的社区描绘一张美丽的图景,办个班级小展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和睦相处》教案PPT 课件教学设计2、和睦相处【教学目标】1、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了解社区成员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社区居委会的作用。
2、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3、体会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与温馨。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社区,是许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地方。
在这个大家庭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你们看到或经历过的,社区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社区故事会:1、师生谈身边发生的故事。
体会:快乐的难忘的……2、通过大家的故事,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怎样的社区关系是你希望的?出示课题:和睦相处3、畅想:和睦相处的社区大家庭应该是怎样的,社区邻里相处你们有什么绝招?分小组讨论,至少想出三个绝招。
师生互动,交流——友好关系关键词:互相帮助主动问候谦让宽容分享快乐走亲访友……小结:是啊,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这里快乐地生活,你帮助我,我关心你,就会让这个大家庭充满欢乐和温馨。
三、我是社区和谐天使:1、快乐的家庭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你觉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社区的和谐天使呢?2、我们的行动:分四人小组情景表演。
课堂展示。
体现的是友好交往的哪个关键词。
3、我们看到,这些和谐天使尽管做的并不一样,但都有相同点。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创造和谐大家庭!四、课堂小结:让我们共同为创造和谐家园而努力!第二课时:一、课前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充满欢乐和温馨的社区家园是我们共同喜欢的。
但我们也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是会产生矛盾。
二、主题讨论:1、例举课文案例。
晾衣服事件。
小组讨论,交流。
“不小心”——宽容待人“泼脏水”——错误做法,预计可能会产生影响他人,影响社区风貌的不能做。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和睦相处》

答:①努力为社区成员提供(娱乐、学习)场 所; ②为(孤寡老人)和(特困户)送钱、送物、 送粮; ③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 ④组织治保调解人员(调解邻里纠纷); ⑤想方设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6、社区成员又是怎样关心社区的?
(6)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7)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居民家庭、邻里团结和 睦。 (8)协助人民政府和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 益有关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拥军优属、社会 救济、青少年教育、公共卫生等工作。 (9)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 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
“五好家庭”的标准是什么?
答:①社区成员自觉维护社区的(公共设 施); ②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③注意社区的(公共安全); ④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劳动和活动),邻 里之间互相帮助; ⑤打造和谐的社区家园。
社区的和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作为小学生,你做了些什么?
• 1、陪老人读书、看报、讲故事。 • 2、利用课余时间陪他们聊天。 • 3、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 • 4、爱护社区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 答:①爱国守法,热心公益; • ②学习进取,爱岗敬业; • ③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 ④勤俭持家; • ⑤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什么是社区居委会?
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政府 的领导下,社区实行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由哪些成员组成?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 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多 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 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 成员。每届任期五年。
居民委员会职责: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2)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组织居民 落实居民会议的决定。 (3)发展居民经济,依法管理本居民委员会 的财产。 (4)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居民 和驻地单位在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方 便。 (5)组织居民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2011 年3月5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四个班都是四十多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上课能积极动脑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
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浓厚,基本上能做到言行一致。
学期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要求及教材重点和难点)1、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量。
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2、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和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
3、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要从小勤奋学习,热爱科学。
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4、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保护的,小学生要学法守法。
5、懂得社会财富、幸福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能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6、乐意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本册教材共13篇课文,内容可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教育。
第二部分,爱党、爱集体的教育。
第四部分,守法教育。
第五部分,热爱劳动的教育。
第六部分,良好心理、道德品质的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打算备课方面的措施1.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认真备课,争取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2.多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等,让学生从生动的事例和故事中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上课方面的措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录音、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课外活动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从社会中获得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科课题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一始业教育 1 二1、社区的公共设施 2 三2、和睦相处 2 四3、精彩的社区生活 2 五4、城乡巨变 2 六5、腾飞的翅膀 2 七6、交通连四方 2 八7、服务在身边 2 九8、56个民族是一家 2 十9、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2 十一10、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2 十二五一节休假 2 十三11、世界之窗 2 十四12节日大观 2 十五13、多彩服饰 2十六总复习 2 十七十八期末行为评定 2 十九期末测试 1课时教学计划年月日星期课题一、社区的公共设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2. 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方法。
行为和习惯:与邻里和睦相处,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态度和情感:体会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和温馨。
过程和方法:在搜集邻里和睦相处事例的过程中,学习与邻居和谐相处的方法。
教学准备:
准备邻里和睦相处事例
教学过程:
一、说说谚语的意思,揭示课题:
1. 出示谚语:远亲不如近邻。
说说这条谚语的意思?
2. 揭示课题。
二、夸夸邻里和睦相处的事例,学习导行:
1. 画一画你的社区邻居。
2. 说一说你的社区邻居。
(可以从姓名、工作单位、学校、特点等方面来介绍。
)
3. 夸一夸你和邻居和睦相处的事例,并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4. 教师参与交流,讲述杭州去年11月开展邻居节的活动,邻里共同包水饺、共同参加运动会等的事例。
5. 小结:和社区邻里和睦相处,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乐。
(设计说明:在画画、说说、夸夸的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回忆、交流和邻居和睦相处事例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和温馨,愿意与邻里和谐生活。
)
三、创设情景,辨析明理:
(一)看来,同学们都和邻居相处得很好。
有个小朋友叫小方,他在和邻居相处时,遇到了一些事情,你觉得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1. 小方的邻居玲玲妈妈上玩夜班正在房间里睡觉。
小方放假在家,把电视机打开声音很响地看动画片。
2. 放学回家,住在五楼的小方看到邻居王爷爷拎着一袋米上楼,他管自己上楼去了。
3. 小方倒垃圾时,顺便帮邻居王爷爷放在家门口的垃圾带下楼倒掉。
4. 小方在楼道或社区碰到邻居王爷爷,见面就礼貌地招呼“张爷爷”。
5. 邻居家的小孩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来问小方,小方热情地帮助他。
(二)和邻居该如何和睦相处呢?小组讨论归纳成:
对邻居家的长辈,要__________________。
对邻居家的小朋友,要_________________。
当邻居家遇到困难时,要_________________。
过年过节时,可以为邻居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悟到和邻居和睦相处的办法,对他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
四、制作邻里感谢卡,导行延伸。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体悟到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和温馨之后,学会感谢邻居,使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更助于今后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
五、分发贺卡,课后实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懂得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懂得邻里相处要多体谅、宽容他人。
2. 懂得要尊敬和孝敬长辈,当长辈有不是之处时,做晚辈的应委婉地加以帮助。
态度和情感:树立维护家人间、邻里间和睦关系的责任感。
行为和习惯:初步学会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
过程和方法: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讨论解决道德两难问题。
教学准备:
1. 摄制短剧《胳膊往哪弯》(分四组镜头呈现)。
2. 搜集反映社区居民和睦相处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AB剧场景,揭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对待邻居家的长辈,要尊敬尊重。
对待邻居家的小朋友,要关心爱
护。
当邻居家遇到困难时,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
过年过节时,可以为邻居送上祝福的话。
那么,与邻居家发生矛盾了呢?
二、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讨论
(一)当家人与邻居之间产生矛盾时,你应该如何化解矛盾?
1. 观看录象片断一:小鹏在家中听到了门口妈妈和邻居的吵架声。
他出去一看,原来是自己家新空调安装出水口时出了差错,弄湿楼下张阿姨晒在阳台上的衣物。
张阿姨一见到小鹏,就连忙“逮”住他要他评理。
2. 出示问题:张阿姨要小鹏评理,你认为小鹏应该A. 帮妈妈与张阿姨吵架。
B. 帮张阿姨,替妈妈向她道歉。
3. 学生走位A区、B区选择立场,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4. 那小鹏的胳膊会朝哪儿弯呢?观看录象片断二:小鹏诚恳地向张阿姨道歉。
张阿姨表扬小鹏懂事明理。
5.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刚才小鹏的胳膊往里弯——站在妈妈一边,那情形又将是怎样呢?
6. 学生归纳出:小鹏的态度决定着事情朝哪个方向发展。
邻里相处要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宽容,邻里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融洽。
(二)当你帮着家人与邻居解决矛盾时,家人对你的做法不理解应该怎么办?
1. 观看录象片断三:妈妈不理解小鹏,还在张阿姨面前大声训斥他。
小鹏十分难过。
2. 出示问题:面对妈妈的训斥,小鹏该怎么做?A. 据理力争B. 默默承受
3. 学生走位A区、B区选择立场,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4. 面对妈妈的训斥,小鹏怎么做?观看录象片断四:小鹏没有当场和妈妈辩斗,更没有指责妈妈有过错。
而是事后主动邀请妈妈去打乒乓球,母子说说笑笑,尽释前嫌,其乐融融。
5. 如果刚才小鹏与妈妈据理力争,那情形会怎样?
6. 学生归纳:当你帮着家人与邻居解决矛盾时,家人对你的做法不理解时,你应该忍耐一下,找合适的机会化解家人对你的误会。
(设计说明:课堂借鉴“人生AB剧”现场节目的形式,运用了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以身边真实事件为背景,即当“邻里和睦”与“孝敬亲长”两种道德价值(或者说美德)发生冲突时,当家人不理解自己“胳膊往外弯”的做法时,大胆地自主抉择,表明自我立场、阐述自我观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学会委婉指出家人错误,学会正确处
理邻里矛盾,提高道德判断和抉择能力。
)
三、总结:
1. 通过这次话题交流,大家对邻里相处有什么看法?
2. 展示一组反映居民和睦相处的图片。
3. 在喧闹的都市中,社区中的邻居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我们大家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