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全身麻醉78543
静脉全身麻醉课件
10.8;水溶液不稳定,一般可保存24~48小 时。 2、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催眠,大剂量麻醉。 中枢作用部位在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对小 脑、前庭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较弱。静脉注射 后15~30秒钟神志消失,持续睡眠3~5小时 (初醒后),脑电为自然睡眠波。使脑血管 流量减少48%,颅内压力下降50%。
⑶ 肌僵 瑞芬太尼引起的肌僵呈剂量依赖型, 由于起效非常快,所以比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更 容易观察到肌僵的发生
(4)恶心呕吐。
瑞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同它的镇痛作用一样持续 时间较短。
静脉全身麻醉
34
(三)临床应用
1、麻醉诱导:2-4ug/kg,可稀释成10- 20ml静 注,减轻心动过缓反应。
2、麻醉维持:恒速输注 瑞芬太尼 0.05~0.5µg/kg/min。
静脉全身麻醉
21
脂溶性高
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脂溶性高 的药物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也易于通 过血脑屏障重新分布到其它组织,特别是脂 肪和肌肉组织。这一点决定了芬太尼类药物 单次注射作用时间短暂,反复多次注射则可 产生蓄积作用。
静脉全身麻醉
22
封顶效应
药物均有量-效关系,在达到一定剂量之 后药物治疗作用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称为封顶效应。芬太尼的封顶剂量为 75ug/kg。
静脉全身麻醉
28
3、大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
指50ug/kg以上的剂量,是目前心脏 和大血管手术的主要方法。大剂量芬太 尼麻醉术后应在ICU继续呼吸支持治疗 2~6h,以防止延迟性呼吸抑制。
静脉全身麻醉
29
(1)大剂量芬太尼也不能完全阻断应激反 应,例如劈胸骨时血压仍会明显升高;
静脉全身麻醉
新药的研究与应用
开发新的麻醉药物
针对不同的手术需求和患者特点,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 更可控的麻醉药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药物的优化组合
针对不同的手术和患者,将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优化组合, 以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新的给药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靶向给药
通过靶向技术,将麻醉药物直接送达到手术部位,减少对其他部位的影响, 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连续静脉注射
通过连续静脉注射方式,使麻醉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稳定的浓度,提高麻醉的 稳定性和效果。
智能化麻醉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个性化麻醉方案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 麻醉方案。
实时监测和反馈
通过智能化麻醉管理系统,对患者的麻醉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反馈给医 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麻醉方案,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2
镇静药
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用于产生催眠作用, 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
镇痛药
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用于产生镇痛作用, 减轻患者疼痛感觉。
3
肌松药
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用于产生肌肉松弛 作用,方便手术操作。
静脉全身麻醉的给药途径和方式
静脉注射
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达到快速麻醉的效果。
苏醒阶段: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麻醉药物,患 者逐渐苏醒,意识恢复。
维持阶段: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持续输注麻醉药 物来维持麻醉状态,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全身麻醉需要由专业的麻醉 医生来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
03
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和设备
静脉全身麻醉
(三)临床应用 1、麻醉诱导:2-4ug/kg,可稀释成1020ml静注,减轻心动过缓反应。 2、麻醉维持:恒速输注 瑞芬太尼 0.05~0.5µ g/kg/min。 TCI 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4ug∕L 相当恒速输注0.1-0.2ugµ g/kg/min, 7.5ug∕L(0.25µ g/kg/min). 3、门诊短小手术。
【缺点】 1、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 肝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 2、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麻醉状态, 需采取复合给药。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引起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变 化,导致对麻醉效应难预测性增大, 或出现意外效应。 3、存在与剂量相关的呼吸、循环抑制 作用。
二、方法分类 1.基础麻醉 2.诱导麻醉 3.维持麻醉 三、给药方法 1.单次注入 2.分次注入 3.连续静脉输注
靶控输注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Cnfusion,TCI) 【定义】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 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 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 药输注速率的变化,按临床需要调 节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的麻醉方 法。
【TCI系统】 (1)所用药物的药代模式; (2)人群药代参数资料; (3)输液泵和微机硬件; (4)微机程序和模拟药代转换控制系统。 【技术关键】 采用带有TCI程序的电子微量输注泵。给药 的同时可以显示目标血浆药物浓度、效应 室药物浓度、给药时间和累计剂量,使静脉 麻醉的控制变得简便易行。
循环系统 影响小,不 抑制心肌收缩力,不影 响血压。
四大不良反应
①呼吸抑制:反复用药或大剂量用药后 3~4小时出现迟发性呼吸抑制,临床上 应警惕; ②心动过缓:雷米芬太尼较明显,可用 阿托品对抗; ③胸腹肌僵硬:可致影响通气,肌松剂 或阿片受体拮抗药可缓解; ④遗忘呼吸:原因不明,临床上应警惕。
静脉全身麻醉知识点总结
静脉全身麻醉知识点总结静脉全身麻醉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给予患者镇静、疼痛控制和肌肉松弛等效果来实现全身麻醉。
在给予患者药物的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在实施全身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手术类型、药物选择等因素,以确保麻醉效果的最佳化。
而在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清醒状态,同时麻醉医生也需要关注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静脉全身麻醉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作用机制、药物选择、麻醉前评估、术后管理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麻醉方式。
一、静脉全身麻醉的作用机制静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予患者一定药物来实现全身麻醉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镇静作用:通过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2. 疼痛控制作用: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觉。
3. 肌肉松弛作用:在一些手术中,为了方便手术操作,麻醉医生需要给予患者肌肉松弛剂,以使患者的肌肉得到完全松弛。
通过以上作用机制,静脉全身麻醉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无痛、无意识和无记忆的状态,以保证手术安全地进行。
二、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选择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
通常情况下,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手术类型和药物特点来综合考虑,以确保麻醉效果最佳。
常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包括:1.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具有快速起效和短效的特点,可以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血压的影响,可能会引起低血压。
2. 芬太尼:芬太尼是一种非常强效的镇痛药物,可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疼痛感。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
3. 酮米洛尔:酮米洛尔是一种肌肉松弛剂,可以使患者的肌肉得到完全松弛,有利于手术操作。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心血管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和低血压。
(医学课件)静脉全身麻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优缺点及风险
优点
快速起效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后,可在数分钟内迅速分布到全 身各处,进入脑组织后迅速发挥麻醉作用。
便于控制
静脉全身麻醉可以通过调节药物的剂量和速度来控制麻醉深度, 以达到手术所需的肌肉松弛和意识丧失程度。
并发症少
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静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如气道 损伤、误吸等。
静脉全身麻醉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麻醉过程 • 临床应用 • 优缺点及风险 • 总结
01
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静脉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失去意 识、感觉和疼痛的麻醉方式。
分类
根据使用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全身麻醉可分 为多种类型,如异丙酚麻醉、依托咪酯麻醉、丙泊酚麻醉等 。
1
麻醉诱导是静脉全身麻醉过程中,从患者静脉 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逐渐消失的过程。
2
诱导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排除麻醉禁忌症 。
3
诱导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心 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麻醉维持
01
麻醉维持是指患者意识消失后,为保持患者麻醉状态,通过静 脉持续输注麻醉药物的过程。
适用范围和禁忌
适用范围
静脉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特别是短小手术和门诊手术。
禁忌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不宜使用静脉全身麻醉。
麻醉前的准备
了解病史和体检
禁食禁水
在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 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 况和麻醉风险。
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注意事项及优缺点
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注意事项及优缺点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全麻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
全凭静脉麻醉也称作全静脉麻醉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辅助药的麻醉方法。
[1]1.诱导期的注意事项静脉麻醉的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病人的生理病理状况以及麻醉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病人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道梗阻。
呕吐物反流误吸、气管内插管困难、高血压、甚至心脏骤停等。
静脉麻醉的诱导过程时间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如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后果。
因此,必须谨慎行事,尽力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2]应注意以下事项:1.1.做好麻醉前的访视和评估。
这是预防并发症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做好麻醉前病人耐受能力的评估。
1.2.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3.静脉麻醉诱导过程中按操作程序进行。
1.4.静脉麻醉诱导用药应强调个体化用药,按需给药。
药量应以达到诱导需要为标准,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调整全麻用药的种类、药量和给药速度。
对循环影响大的药物,应分次给药,注药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反应。
1.5.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
全麻诱导期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应采用托下颌、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喉罩或气管内插管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用辅助或控制呼吸维持有效通气。
2.静脉全麻的维持及注意事项连续输注(包括连续静滴或泵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靶控输注(TCI)可以快速建立所需的稳定的血药浓度,而麻醉医生也可据此估计药物对病人产生的效果,尤见于t1/2 keo较小的药物;而且可控性好,操作简单,逐渐应用于临床。
全麻维持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麻醉医生所具有的设备条件和手术时间长短。
全麻维持是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维持满足手术需要的麻醉水平,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术中各种情况。
[3]应注意以下事项:2.1.确保麻醉过程平稳:应根据具体情况(手术的大小、刺激的程度及病人的反应等)选择合适的靶浓度,使全麻深度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维持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水平。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应以满足镇痛、唾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辅助麻醉剂;(4)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禁忌证:(1)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严重低血压休克;(5)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注意事项:(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 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哨/1^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内入睡,约可维持30Y5min.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l∕3-l∕2o(3)静注硫喷妥钠速度不可过快(开始5ml可稍快),诱导时应注意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静脉全身麻醉
概述
【技术关键】 采用带有TCI程序的电子微量输注泵。给药的同时可以显示目标血浆药
物浓度、效应室药物浓度、给药时间和累计剂量,使静脉麻醉的控制变得简 便易行 【技术指标 】
依据患者年龄、体质、术中伤害性刺激的变化、病人的反应性变化选定 并及时调整靶浓度,实现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使麻醉深度稳定,可控性 强,苏醒质量好,生命指标平稳 【TCI系统的工作方式】 (1)开环方式—药物固定不变地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给予 (2)闭环方式—将实施监测到的血浆药物浓度或脑电图、心电图、血压及 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反馈回程序模块,并自动作出调整,改变给药速率,以 满足手术过程中对麻醉深度的实时需要
丙泊酚(LCT长链)注射痛的预防
常用药物
【静脉麻醉药】
烷基酚衍生物:异丙酚 (1977) 苯二氮卓类:咪唑安定 (1979) 咪酯类:依托咪酯 (1972) 苯环己哌啶类:氯胺酮 (1962) 羟丁酸盐类:羟丁酸钠(1956) 巴比妥类:硫贲妥钠 (1909)美索比妥 α 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右美托咪定
硫戊比妥
常用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布托绯诺、地佐辛 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曲马多(1970年末) 非甾体类镇痛药:氟比洛酯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特耐)
麻醉深度的评估
轻度镇静 中度镇静 深度镇静* 全身麻醉*
Ramsay评分 2-3分
4分
5-6分
反应
对语言刺 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正
常
对语言或触觉 对非伤害性 对伤害性
(医学课件)静脉全身麻醉
04
静脉全身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
支气管痉挛
由于个体差异或药物过敏,全麻过程中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 等症状,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等紧急处理。
肺不张
全麻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不张,即肺部分或全部不扩张,导致呼吸困难。此时需要鼓 励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医学课件)静脉全身麻醉 》
2023-10-26
目录
• 静脉全身麻醉简介 • 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学原理 • 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 • 静脉全身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 静脉全身麻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静脉全身麻醉简介
定义与背景
静脉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通过静脉注射药物, 使患者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以达到手术或治疗过程 中无痛觉、不知晓和不记忆的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静脉全身麻醉常用于手术、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等医 疗场景,具有起效快、易于控制、安全性高等优点。
麻醉过程与步骤
麻醉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病史、过敏 史等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静脉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给予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 使患者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 。
麻醉维持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手 术需要给予适量的麻醉药物维持。
心肌梗死
极少数患者全麻后可能出现心肌梗死,此时应立即抢救,包括心肺 复苏、溶栓治疗等。
其他并发症与处理
恶性高热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在麻醉后出现,表现为高热、高代谢状态、肌肉强 直、酸中毒等。一旦确诊,需要立即抢救,包括给予丹曲林钠、降温、纠正 酸中毒等措施。
苏醒延迟
静脉全身麻醉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
1.咽部痉挛 2.过敏反应和心搏停止
在麻醉时同时使用其它药物,很难 确定这些反应是否与舒芬有关。
(三)禁忌证
1.对舒芬太尼和其他阿片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实施剖腹产手术期间婴儿剪断脐带之前禁用,
以免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
3.新生儿、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4.在使用舒芬太尼前14天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
定用药方案。 5、不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无燃爆危
险。、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 肝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
2、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麻醉状态, 需采取复合给药。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引起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变 化,导致对麻醉效应难预测性增大, 或出现意外效应。
3、存在与剂量相关的呼吸、循环抑制 作用。
抑制),对痛觉敏感,不能实施手术。 第三期:中枢其它部位直至延髓依次抑制分
为三级,1级可实施体表小手术, 2级可实施外科手术,3级则麻醉过深。 第四期 :延髓完全抑制,呼吸先停止、肌肉
松弛,血压剧降,脉弱直至心跳停止。
三、麻醉方法
单次注入法: 分次注入法: 连续滴入法:
四.适应证
1、全麻诱导; 2、短小手术:有镇痛不全和呼吸抑制的
(一)药理特点 1.瑞芬太尼为纯粹µ受体激动,是一种强
力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 2.分布容积小(0.39L/kg),起效快
清除快(清除率41.2ml/kg/min) 消除半衰期9.5min 、 持续输注半衰期t1/2cs3.7min
适合持续静脉输注 !
3.瑞芬太尼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 性酯酶迅速水解,使其作用时间短、恢 复迅速、无蓄积的原因。
⑵ 呼吸抑制:瑞芬太尼对呼吸的抑制呈剂量依 赖型。
⑶ 肌僵 瑞芬太尼引起的肌僵呈剂量依赖型, 由于起效非常快,所以比芬太尼和舒芬太尼 更容易观察到肌僵的发生
第八章 静脉全身麻醉
(一)麻醉分期
根据病人麻醉后 ①意志 ②循环和呼吸功能 ③对疼痛的反应 ④眼球和瞳孔对光反应的 变化 可将其麻醉状态分为四期
第一期
大脑皮质轻至中度抑制,语言不正确,意识模 糊
Rapid onset and short duration of action Myocardial depression and peripheral
vasodilation may occur-- baroreflex not suppressed Not water soluble-- painful (50%) Minimal nausea and vomiting
的开胸手术或大血管手术。
(三)注意事项
1.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芬太尼兴奋延髓迷 走神经核,可使心率减慢,如出现心动过 缓或病人伴有传导阻滞等疾病,可用阿托 品纠正。 心血管手术中,在芬太尼麻醉下纵劈胸骨 和在主动脉根部操作时以及体外转流开始 时,病人亦常出现高血压。原因是麻醉过 浅或血中芬太尼浓度下降。
舒芬太尼药效学特点
有催眠作用
小剂量使用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协同镇静催眠作用 麻醉诱导更为平稳 可以减少其用量
舒芬太尼药效学特点
安全范围大
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应激反 应均小于芬太尼
有效减少术后心肌缺血,是心脏 手术的理想药物
舒芬太尼药效学特点
▪ 舒芬太尼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比芬太尼强 ▪ 等效剂量时,术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
(二)适应证
1.麻醉诱导。 ➢ 几乎适于各种手术的全麻诱导; ➢ 诱导剂量为1.0~2.5mg/kg; ➢ 注意观察呼吸和循环; ➢ 年老体弱要减量; ➢ 与其他镇静药合用,可减少副作用。
静脉全身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Venous Anesthesia本章重点内容熟悉静脉麻醉的特点。
掌握硫喷妥钠静脉全麻的特点,熟悉其麻醉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掌握氯胺酮麻醉和异丙酚麻醉的特点,熟悉其麻醉方法、常见并发症适应症与禁忌症。
熟悉芬太尼麻醉、咪达唑仑麻醉、依托咪酯麻醉的特点。
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又称全凭静脉麻醉T I V A(t o t a l i n t r a v e n o u sa n e s t h e s i a)。
一、静脉全身麻醉的特点【优点】1、起效快、效能强。
2、病人依从性好。
3、实施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4、药物种类齐全,可根据病人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5、不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无燃爆危险。
6、麻醉效应可以逆转。
幻灯片5【缺点】1、可控性差。
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肝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
2、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麻醉状态,需采取复合给药。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引起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变化,导致对麻醉效应难预测性增大,或出现意外效应。
3、存在与剂量相关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
幻灯片6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静脉麻醉药进入体内后有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暂时失去药理活性;当血中游离药物浓度降低后再与血浆蛋白分开,继续发挥作用。
许多麻醉药在肝脏经药物代谢酶系统进行生物转化,绝大部分经肾脏、少量经胆汁排泄。
有的麻醉药的代谢产物有药理活性,可影响术后苏醒。
幻灯片7药物在血浆内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经4~5个半衰期血浆浓度可下降95%左右,认为药物已基本排除。
大多数当今的CNS药物(如巴比妥类、安定类)没有特异性,除了影响要作用的受体之外,还影响其它受体。
缺乏特异性的结果导致其副作用的增加。
理想的静脉麻醉药的特性:1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应易溶于水,溶液稳定,可长期保存;2对静脉无刺激性,不产生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3漏至皮下不疼痛,对组织无损伤;4误注动脉不引起栓塞、坏死等严重并发症;5.在一个臂-脑循环时间内即产生麻醉作用,即能迅速发挥作用;6.作用时间短,苏醒快;代谢灭活,体内无蓄积,可重复用药或静脉滴注;7.代谢产物无活性亦无毒性;8.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少;9.镇痛明显;10.不引起组胺释放二、方法分类1.基础麻醉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课件
检查操作
适用于无痛胃肠镜、无痛 人流等需要镇静的医疗操 作。
其他
还可用于危重患者的镇静 和生命支持。
02
静脉全身麻醉的原理
药物作用机制
镇静药
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减轻焦虑和恐 惧。
肌松药
使肌肉松弛,便于气管插管和手术操 作。
镇痛药
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或消除疼 痛。
麻醉过程
麻醉诱导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 。
。
循环监测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循
环功能状态。
神经功能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 者的神经功能,防止神
经损伤。
03
静脉全身麻醉的方法
诱导期
麻醉诱导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 意识逐渐消失,进入手术状态。
监测生命体征
诱导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 确保患者安全。
呼吸道梗阻
由于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道肌肉松弛,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如喉 痉挛、舌后坠等。
肺部感染
由于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等操作可能增加肺部感染的风 险。
循环系统并发症
低血压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引起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脏电生理产生影响,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动过 缓、室性早搏等。
苏醒期
麻醉苏醒
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输注,使患者意识逐渐恢复 。
拔除气管导管
当患者意识恢复良好,能够自行呼吸且呼吸道通 畅时,拔除气管导管。
观察和护理
在苏醒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生命 体征平稳,做好护理工作。
04
静脉全身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静脉全身麻醉
芬太尼静脉麻醉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诱导: 三种方法
A 经典模式: 非困难插管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
镇静安定药 + 静脉全麻药 + 麻醉性镇痛药 + 肌松药; ( 芬太尼)
2---6 ug / kg IV 常用剂量: 0.1---0.3mg B 咪芬合剂 + 表面麻醉: 主要用于困难插管
多与麻醉性镇痛药合用
异丙酚静脉麻醉
➢适应症
麻醉诱导 静脉复合麻醉 诊断性检查的麻醉
➢禁忌症
对异丙酚过敏者 严重循环功能不全者:
心功能不良、休克、低血容量、高血压、 冠心病等病人。 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
异丙酚静脉麻醉
➢注意事项
相关性 循环功能抑制主要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静脉麻醉药)
抑制循环系统,比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明显。
(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外周血管---血压下降)
抑制呼吸中枢, 尤其是与芬太尼合用时。 神经外科手术的良好麻药。
(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 预防和治疗作用)
异丙酚静脉麻醉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 经典模式中 成人: 2 mg/kg IV
大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 是目前临床上心脏和大血管
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 多用于体外循环的麻醉维持。 麻醉诱导插管:芬太尼 + 肌松药 芬太尼: 10---20 ug/k 麻醉维持: 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
芬太尼总量可达 50---100 ug/kg
芬太尼静脉麻醉
➢适应症
全麻诱导插管 辅助麻醉 心内直视手术和长时间开胸和大血管手术 休克、危重、衰竭的病人
分次注入法: 在单次注入法的基础上, 根据手术对麻醉的要
静脉全身麻醉课件
静脉全身麻醉
14
三、麻醉方法
• 单次注入法: • 分次注入法: • 连续滴入法:
静脉全身麻醉
15
四.适应证
1、全麻诱导; 2、短小手术:有镇痛不全和呼吸抑制的
缺点; 3、控制痉挛和惊厥:如局麻药中毒等; 4、颅脑手术。
静脉全身麻醉
16
五.禁忌症 1、婴幼儿; 2、孕妇、剖宫产手术; 3、心衰患者; 4、休克和低血容量患者; 5、有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阻塞或狭
静脉全身麻醉
7
靶控输注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Cnfusion,TCI)
【定义】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 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 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 按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的 麻醉方法。
静脉全身麻醉
8
【TCI系统】
(1)所用药物的药代模式;
静脉全身麻醉
21
脂溶性高
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脂溶性高 的药物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也易于通 过血脑屏障重新分布到其它组织,特别是脂 肪和肌肉组织。这一点决定了芬太尼类药物 单次注射作用时间短暂,反复多次注射则可 产生蓄积作用。
静脉全身麻醉
22
封顶效应
药物均有量-效关系,在达到一定剂量之 后药物治疗作用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称为封顶效应。芬太尼的封顶剂量为 75ug/kg。
1.静脉炎; 2.误注入血管外可引起皮肤坏死、脂肪液化、
硬结、红斑; 3.动脉内膜炎:误注入动脉内所致,眼动脉走
行的剧烈烧灼痛,局部皮肤苍白,动脉搏动 消失;【处理】A.即在动脉近端注入生理盐 水以稀释药物,同时注入普鲁卡因、酚苄明 止痛、扩张血管。
静脉全身麻醉
静脉全身麻醉
150 芬太尼
120
90
60
30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0 120 240 360 480 600 输注时间 ( min )
(三)、氯胺酮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1、麻醉方法——单纯氯胺酮麻醉
肌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静脉滴注法
➢ 主要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或者作为其他麻醉方
➢ 首次剂量1~2mg/kg,作 用时间10~15min,追加
(二)、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1、芬太尼
适应证和麻醉方法
➢ 全身麻醉诱导:常用剂量为0.1~0.2mg,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 全身麻醉维持:在全身麻醉中提供镇痛成分 ➢ 大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目前临床上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 ➢ MAC:成年人用量为0.1mg左右,并复合应用丙泊酚或咪达唑仑
✓ 静脉注射1~2mg/kg 作为麻醉诱导,然后
法的基础用药 ➢ 常用剂量为4~6mg/kg ➢ 给药后2~5min起效,
维持30min左右,术中 还可根据情况追加1/3
剂量为首次剂量的1/2 ➢ 适用于小儿不需肌松的短
小手术 ➢ 也可用于对肌肉松弛要求
不高的成人短小手术,如
持续滴入0.1%的氯胺 酮溶液维持
➢ 根据用药的方法分类 单次给药法,分次注入法,连续给药法
三、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概念 麻醉医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供的特别医疗服务
工作内容
➢ 监测重要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评估其功能 ➢ 诊断和处理MAC中的临床问题 ➢ 根据临床情况给予镇静药、镇痛药、麻醉药以及其他合适药物,以确
保病人安全、舒适 ➢ 其他所需医疗服务措施
静脉全身麻醉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