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3)顺应: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
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 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4)平衡: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11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
开始
皮亚杰的概念
定义
平衡
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
同化 顺应
13
2、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的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 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 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 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 时空观念。
客体永久性: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 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14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 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 构更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 把握),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 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 到嘴时就作吸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 射练习期。
15
第二分阶段(1~4月):最初循环反应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 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 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 体。 循环反应:指婴儿发现一个偶然的反应是有 趣的,于是就重复这个反应,渐渐形成了一 种习惯,例如吮吸手指,还有目光随物体移 动、呀呀学语的动作等等。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说
一、个人简介(1896-1980):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因创建发生
认识论、提出智慧的本质、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及具体阶段 而享誉世界。他在认识论、儿童心理学、心理逻辑学、心理语言 学、学习心理学及教育实践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1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说
7
同化和顺应的关系
同化和顺应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具体 分析如下:
(1)二者之间的对立 ①同化是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
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 式中的过程。它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 或创新。 ②顺应是指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 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 环境变化的过程。它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 调整原有图式。
5
同化和顺应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 构中。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6
《鱼牛》的故事: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 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 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 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 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 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 肚子”。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 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 青草,…… 鱼脑中的牛形象是鱼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 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理解的牛 的形象。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假如有一天,鱼自己看到了牛,那么牛的 真实形象与鱼脑中的牛的形象是不一样,是无法同化的,鱼将会重新构 建一个正确的牛的形象。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3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儿童心理学观
1、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 果。既强调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 这种相互作用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 变化。
4
2、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儿童的心理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主 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2)适应的本质: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3)实现适应的形式:同化、顺应
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 适应新刺激
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
例子 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 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 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
当婴幼儿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 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 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 它取个新名字(或者问这是什 么?),至少在当时他能成功地
通过顺应达到平衡。
什么是认知? 广义: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
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 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 (即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狭义:就是思维记忆。
2
研究轨迹
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知识 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将认识论 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中来,着手通 过实验加以解决。
12
(二)发展阶段的理论
1、基本观点 (1)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但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
儿童图式会发展改变,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形成心理发展的不 同阶段。 (2)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年龄特征,但由于各种因素 的影响,各个阶段的出现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 变。 (3)各个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不能逾越和互换。 (4)前一阶段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 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而是有一定交叉的。 (6)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 系逐步组成的整体。
8
(2)二者之间的联系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 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就产生了皮亚杰所说的不平衡 状态。个体很自然地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这种 不平衡。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 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 实现认知发展的。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 的环境而达到平衡。
9
3、发展的因素
(1)成熟:神经系统的成熟。 (2)物理环境(物理经验):指个体对物体
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3)社会环境(社会经验) (4)平衡——决定因素
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 用。
10
4、发展结构
(1)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2)同化: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