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讲述唐代历史的书籍

讲述唐代历史的书籍

讲述唐代历史的书籍
以下是几本关于唐代历史的书籍:
1.《旧唐书》:编写于唐代中期,是唐代最早的正史之一。

全书共100卷,详细记载了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2.《新唐书》:作者刘恕,是对《旧唐书》进行补充和修订的正史。

全书共225卷,对唐代历史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述。

3.《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跨越多个朝代的通史,其中包括了唐代的历史。

全书从周代开始,一直到五代十国结束,共294卷,对唐代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4.《全唐文》:这是一部整理了唐代文学作品的文集,共分为24卷,收录了唐代众多文人的诗、赋、曲等文学作品。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色。

5.《唐史笔谈》:作者杜佑,是一本以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唐代各个领域的杂志。

这本书通过一些琐碎的历史事件和小故事,展示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6.《唐官虽小实录》:作者刘知几,是一部以唐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为主题的正史。

书中记载了唐代百姓的生活状况、官吏的作为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

这些书籍对于研究唐代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它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介绍唐朝的书

介绍唐朝的书

介绍唐朝的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其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唐朝的书籍也是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代表性的唐朝书籍,让我们一起了解唐朝的文化瑰宝。

1.《全唐文》《全唐文》是一部收录了唐代文人的诗文作品的巨著。

这部书籍分为上、下两卷,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文人作品,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著名文人的作品。

《全唐文》的问世,为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了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2.《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是唐代文人玄奘的著作,记载了他的西行求法之旅。

玄奘是一位著名的佛教高僧,他历尽艰险,跋山涉水,最终到达了印度,取得了大量佛经。

《大唐西域记》详细描述了他的旅途经历、见闻和所获佛经的内容,成为了研究唐代佛教和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

3.《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的巨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该书以中国历史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从夏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以其翔实的史料和客观的叙述方式,成为了后世史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了解唐代及其前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唐才子传》《唐才子传》是唐代文学批评家刘义庆的作品,该书记载了唐代一些才子佳人的生平和作品。

这些才子佳人包括了王之涣、王昌龄、杜牧等许多著名文人。

《唐才子传》通过深入的文学评论和传记形式,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风采和特点,对于研究唐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开元天宝遗事》《开元天宝遗事》是唐代官修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收录了唐玄宗开元和天宝年间的重要事件和政绩。

该书以史料详实、叙述生动的方式,记录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开元天宝遗事》对于了解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介绍的书籍只是唐朝众多优秀书籍的冰山一角。

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涌现出大量的著作,不仅丰富了唐代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介绍唐朝的书籍

介绍唐朝的书籍

介绍唐朝的书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极
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书籍涌现出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唐朝书籍。

《全唐文》是一部收录了唐朝各个时期文人的作品的文集,共有
近五千人的文篇。

这部书包含了各种文体,如诗、赋、骈文、策论等,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宫廷、风俗等方面,是了解唐朝文学和文化的
重要资料。

《文苑英华》是唐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文学类书籍,由闻一多所选编。

该书以作者闻一多的文学态度和文化背景为指导,选汇了六朝至
清代的古代文学作品,内容涵盖了诗、文、论等各个领域。

《文苑英华》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学艺术有着重要
的价值。

《资治通鉴》是唐代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中国历史纪实著作。

该书以纵览五千年中国历史为目标,全面详实地记录了中国历代的政
治事件、经济文化演变等方面内容。

《资治通鉴》以其严谨的史料考
证和客观的叙述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对于了解中
国历史和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初学者》是唐朝思想家韩愈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是韩愈对当
时政治腐败的反思和对社会制度改革的主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观点,对于塑造唐代的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这些书籍代表了唐朝时期文学、历史、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对于我们了解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资料。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唐文》董诰、阮元、徐松编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全唐文补编》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撰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唐诗纪事》计有功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唐代文学概论》朱炳煦著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唐代文学》胡朴安、胡怀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唐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4年版《隋唐五代文学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学史》下册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程蔷、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诗与科举》陈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佛教》毛水清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道教》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音乐》朱易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绘画》陶文鹏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舞蹈》张明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庄园文化》林继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9年8月版《唐代诗学》乔惟德、尚永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唐诗杂论》闻一多著三联书店1956年版《初唐诗》(美)斯蒂芬·欧文著贾晋华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骆临海集笺注》(清)陈熙晋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再版)《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卢照邻集杨炯集》徐敏霞整理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勃诗解》聂文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绩诗注》王国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版《张说年谱》陈祖言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陈子昂评传》韩理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韩理洲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骆宾王评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卢照邻集编笺注》任国绪笺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沈佺期诗集校注》连波、查洪德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绩集编年校注》康金声、夏连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骆宾王研究论文集》杨柳、骆祥发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年谱》张志烈著巴蜀书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研究》骆祥发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9月版《卢照邻集笺注》祝尚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王子安集注》刘汝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卢照邻集校注》李云逸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王维与孟浩然》杨荫深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王维和孟浩然》王从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孟浩然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孟浩然诗集校注》李景白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4月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版《孟浩然集注》赵桂藩注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孟浩然年谱》刘文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王维诗》傅东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王摩诘》(日)梅泽和轩著傅抱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王维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王维》何乐之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王维年谱》张清华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9月版《王维新论》陈铁民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9月版《诗佛王摩诘传》张清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维研究》第一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王维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8月版《唐代的战争文学》胡云翼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9月版《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高适集校注》孙钦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高适传论》左云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高适研究》佘正松巴蜀书社1992年8月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宗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版《岑参评传》廖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11月版《王昌龄诗注》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王昌龄诗集》黄明编校百花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李太白年谱》黄锡珪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版(1906年撰)《李白诗选》高铁郎选注上海新华书局1928年版《李杜研究》汪静之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5月版《李白研究》李守章著上海新宇宙书店1930年版《李白诗》傅东华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4月版《李白诗选》胡云翼选注上海亚细亚书局1932年版《白活注解李白诗选》余研因译注民智书局1934年版《李太白传》汪炳焜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版《音注李太白诗》中华书局1936年版《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长之著香港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李白研究》戚维翰著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5月版《李白诗选》舒芜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8月版《李白》王瑶著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诗人李白》林庚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李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12月版《李白诗论及其他》肖文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李白诗文系年》詹锳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王运熙等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1月版《李白》王运熙、李宝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李白在安徽》常秀峰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杜论略》罗宗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增订李太白年谱》王伯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李白纵横探》安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李白》乔象钟著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李白丛考》郁贤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日)松浦友久著张守惠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李白年谱》安旗、薛天纬著齐鲁书社1983年版《李白诗新笺》安旗笺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李白和他的诗歌》胥树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李诗咀华——李白诗名篇赏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李白在安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白论》乔象钟著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一辑巴蜀书社1987年3月版《李白新论》刘忆萱、管士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李白诗歌赏析集》裴斐主编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李白丛刊》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丛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诗选注》刘开扬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白文选》牛宝彤选注学苑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白选集》郁贤皓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巴蜀书社1990年12月版《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2月版《李白诗选译》詹锳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李白与唐代文化》葛景春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裴斐、刘善良编中华书局1994年7月版《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全唐诗索引·李白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版《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李白思想研究》杨海波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8月版《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李益诗注》范之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李益集注》王亦军、裴豫敏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诗歌集评》郝润华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戴叔伦诗集校注》蒋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上下)储仲君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7月版《刘长卿集编年校注》杨世明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元次山年谱》孙望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元次山集》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3月版《元结评传》孙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元结诗解》聂文郁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顾况诗集》赵昌平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顾况诗注》王启兴、张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张王乐府》徐澄宇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张籍研究》纪作亮著黄山书社1986年版《王建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全唐诗索引·王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绅诗注》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版(初版于1950年)《元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元稹年谱》卞孝萱著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元稹集》冀勤校点中华书局限1982年8月版《元稹传》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元稹论稿》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白居易评传》郭虚中著成都正中书局1936年10月版《人民诗人白居易》王进珊著上海四联出版社1954年版《白居易传论》苏仲翔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4月版《白居易传》万曼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白居易》王拾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白居易诗评述汇编》陈友琴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白居易诗选译》霍松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7月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中华书局1961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白居易选集》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白居易生活系年》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大诗人白居易》陈翔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月版《白居易年谱》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白居易家谱》顾学颉编注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版《白居易传》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白居易诗选》梁鉴江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白居易资料汇编》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白居易集导读》朱金城、朱易安撰巴蜀书社1988年5月版《白居易诗歌赏析集》褚斌杰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白居易》陈敏之、羊达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白居易集综论》谢思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韩诗臆说》程学恂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再版)《韩愈诗选》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止水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注》汤贵仁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全唐诗索引·韩愈卷》陈抗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孟郊诗集校注》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贾岛诗注》陈延杰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长江集新校》李嘉言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姚合诗集校考》刘衍校考岳麓书社1997年版《刘禹锡年谱》卞孝萱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刘禹锡传论》吴汝煜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刘禹锡丛考》卞孝萱著巴蜀书社1988年7月版《刘禹锡诗文系年》高志忠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诗文选注》吴钢、张天池选注三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选集》吴汝煜选注齐鲁书社1989年11月版《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刘禹锡诗论》萧瑞锋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刘禹锡评传》卞孝萱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等笺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长吉评传》王礼锡著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版《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李贺》刘瑞莲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李贺传论》傅经顺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贺研究资料》陈治国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版《李贺诗传》刘衍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贺诗索引》唐文编齐鲁书社1984年版《李贺》吴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李贺研究论集》杨其群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贺诗校笺证异》刘衍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9月版《李贺诗集译注》徐传武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贺资料汇编》吴企明编中华书局1994年10月版《全唐诗索引·李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德裕年谱》傅璇琮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浪漫二诗人》张蓬舟编上海南京书店1933年版《薛涛诗笺》张蓬舟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唐代女诗人三种》陈文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潜选宋晶如注世界书局1937年版(中国书店1987年再版)《韩愈及其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9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1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钱冬父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5月版《韩柳欧苏古文论》陈幼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版《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刘国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吴小林著黄山书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朱世英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唐宋散文》葛晓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吕晴飞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1月版《唐宋八大家汇评》吴小林编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著台湾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唐宋八大家全集》余冠英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2月版《韩柳文研究法》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集四卷》蒋抱玄评注民国上海会文堂书局铅印本《韩愈昌黎文评注读本》王懋注上海大东书局1924年版《韩愈文》庄适和、臧励和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韩愈文读》钱基博选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志》钱基博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研究》黄天明著开明书店1939年版《韩柳宗元文学评价》黄云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韩愈文选》童第德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韩愈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韩愈诗文译释》邹进先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韩愈述评》陈克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韩集校诠》童第德校诠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韩愈散文选注》殷孟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韩愈研究资料汇编》汕头大学中文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韩愈散文艺术论》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版《韩愈诗文选译》黄永年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韩愈诗文评注》张清华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韩愈文集导读》钱伯城撰巴蜀书社1993年版《韩愈选集》孙昌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传》陈新璋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韩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散文选集》顾易生选注三联书店1997年版《柳宗元文》胡怀琛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柳宗元评传》吴文治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柳宗元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柳文指要》章士钊著中华书局1971年版《唐代杰出法家柳宗元》柳州拖拉机厂工人理论小组、柳州市博物馆写作小组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柳宗元》山西大学历史系《柳宗元》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柳宗元》顾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柳宗元集》校点组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柳宗元诗文选注》湖南省柳宗元诗文选注组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柳宗元诗文选》贝远辰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柳宗元传论》孙昌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柳宗元哲学著作注释》范阳选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柳宗元诗文选注》胡士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柳宗元新传》刘光裕、杨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散文艺术》吴文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赏析集》金涛主编巴蜀书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选译》王松龄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太平广记》汪绍楹校点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传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唐人小说研究》刘开荣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11月版《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张长弓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2月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樊川诗集注》(清)冯集梧集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杜牧诗选》缪钺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7月版《杜牧传》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版《杜牧年谱》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9月版《晚唐诗人杜牧》曹中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杜牧评传》王西平、张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杜牧论稿》吴在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杜牧研究丛稿》胡可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杜牧诗美探索》王西平、高云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李义山诗》上海神州国光社1909年石印本《玉溪生诗意》屈复著上海会文堂1917年石印本《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苏雪林著北新书局1928年版《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李商隐评传》杨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商隐研究》吴调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月版《李商隐诗选注》陈伯海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商隐诗传》钟铭钧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7月版《选玉溪生诗补说》(清)姜炳璋选释郝世峰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李商隐传》董乃斌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李商隐诗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玉溪生选醇》王汝弼、聂石樵选注齐鲁书社1987年1月版《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李商隐的心灵世界》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温庭筠诗选》吴循生选注上海商务印馆1930年版《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等笺注王国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温庭筠诗词选》刘斯翰选注香港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韦庄集》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韦庄集校注》李谊校注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月版《皮日休诗文选注》申宝昆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罗隐集》雍文华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版《罗隐诗选》蒋祖怡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许浑研究》李立朴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李群玉诗集》羊春秋辑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郑谷诗集笺注》严寿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傅义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曹邺诗注》梁超然、毛水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唐代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彭志宪等撰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嘏诗注》谭优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花蕊宫词笺注》徐式文笺注巴蜀书社1992年7月版《教坊记笺订》(唐)崔令钦撰任二北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燕乐探微》邱琼荪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施议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王昆吾著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版《敦煌曲子辞集》王重民辑校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敦煌曲初探》任二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

唐宋文学硕士生推荐书目

唐宋文学硕士生推荐书目

唐宋文学硕士生推荐书目包括阅读书目(加粗部分是重点)和参考书目两部分。

(一)阅读书目1、《王子安集注》,(清)蒋清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或《王勃诗解》,聂文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陈子昂诗注》,彭庆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或《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徐鹏点校本。

3、《王维集校注》,陈铁民,中华书局1997年版;或《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版;参看《王维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本。

4、《孟浩然集校注》,徐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或《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参看《孟浩然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5、《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新版;或《岑嘉州诗笺注》,廖立,中华书局2004年;或《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巴蜀书社1995年版6、《高适集校注》,孙钦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或《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1年版。

7、《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或《李太白全集》,(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巴蜀书社2000年新版;参看《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李白选集》,郁贤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或《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参阅林庚《诗人李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新版;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新版;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杜诗镜铨》,(清)杨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再版;或《钱注杜诗》,(清)钱谦益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参看《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或《杜甫诗选注》,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关于唐诗的书籍

关于唐诗的书籍

关于唐诗的书籍
关于唐诗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推荐:
《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是唐诗的入门书籍,收录了唐代最优秀的三百多
首诗,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名句。

《声律启蒙》:这本书是一本国学经典,适合儿童阅读,其中包含了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等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的声律启蒙内容。

《三字经》:这本书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以三字经的形式,简明扼要
地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马茂元《唐诗选》、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程千帆《古诗今选》、刘逸生《唐诗小札》、罗宗强《唐诗小史》、宗白华《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闻一多《唐诗杂论》、林庚《唐诗综论》、《顾随诗词讲记》、瞿兑园《学诗浅说》、沈祖棻《唐人七绝浅释》、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施蛰存《唐诗百话》、废名《废名讲诗》、吴经熊《唐诗四季》、钱钟书《宋诗选注》、周振甫《诗词例话》、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俞陛云《诗境浅说》、许文雨《唐诗集解》、缪钺《诗词散论》、周汝昌《千秋一寸心》《诗词赏会》、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

这些书籍中包括了唐诗的选集、鉴赏、理论等方面,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唐朝的书籍

唐朝的书籍

唐朝的书籍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它的文化与书籍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以下是一些唐朝的书籍:
1.《太平广记》:由李昉所编撰,收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诗歌,是唐代最著名的文学集成之一。

2.《唐书》:记载了唐朝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等内容,被称为“中国历史研究的巨著”。

3.《全唐诗》:收录了唐代各类诗歌22000余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

4.《大唐西域记》:张骞所著,记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和西域各国的风俗、文化等内容,对研究唐代的国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5.《孔雀东南飞》: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集,以“情感深切、语言优美”而闻名世界。

6.《开元天宝遗事》:记述了唐朝皇帝与官员的生活、风俗、事迹等内容,是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

7.《三教指腹》:唐代道教传教士李处敬所著,介绍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的
主要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些书籍都是唐朝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唐朝的书籍

唐朝的书籍

唐朝的书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书籍产出量大的时期,有很多代表性的著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大唐新语》:由唐代文学家韩愈主编,收集了大量唐朝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和古今传闻,对唐代社会风俗和人物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描绘。

2. 《资治通鉴》:唐朝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中国历史书,收录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间的历史事件,是今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3. 《开元印经》:唐朝著名的佛教经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张刻印本藏经,收录了大量佛经和佛教文化内容。

4. 《太上感应篇》:唐朝道家经典,是道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道家的修身养性与炼丹术等内容。

5. 《唐诗三百首》:唐代文化精华之一,收集了300首代表性的唐诗,如《静夜思》、《登高》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篇。

6. 《唐才子传》:唐代文艺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记录了唐代一些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文学作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

7. 《进学解题宝典》:唐代进士考试辅导书,收录了官方的九
经、易经、象数等内容,是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参考书。

8. 《华严经》:唐代佛教经典之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佛教经典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唐代的书籍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学、佛教、道教、科举、考试等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唐诗宋词 书单

唐诗宋词 书单

唐诗宋词书单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思想情感,也描绘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如果你对唐诗宋词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这些经典之作,那么以下的书单将为你提供非常好的参考。

1.《全唐诗》:唐诗的集大成者,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了杜甫、李白、王维等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

这本书是了解唐诗最权威的参考书之一。

2.《全宋词》:宋词的集大成者,收录了宋代各个时期的词作品,包括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本书是了解宋词最权威的参考书之一。

3.《唐宋诗鉴赏辞典》:这本词典通过对唐宋诗的整理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宋诗的艺术之美。

同时,还介绍了唐宋诗的背景、流派和创作风格等重要内容。

4.《唐诗三百首》:这是一本选编精华唐诗的书籍,收录了300首唐代优秀诗歌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之作,读者能够感受到唐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5.《宋词三百首》:这本书与《唐诗三百首》类似,选编了300首宋代优秀词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之作,读者能够领略宋词的婉约之美和情感表达之精妙。

6.《唐宋诗词鉴赏辞典》: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唐宋诗词的参考书,包括了诗词的鉴赏方法、重要的创作流派、著名的诗词评论家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宋诗词。

7.《唐宋诗歌鉴赏大全集》:这本书收录了唐宋诗歌作品,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唐宋诗歌的魅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宋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8.《唐宋诗词欣赏与鉴赏》:这本书是一本辅助学习的教材,通过对唐宋诗词的选读和解析,帮助读者提高对唐宋诗词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以上的书籍都是关于唐诗宋词的重要参考书,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艺术之美。

同时,这些书籍也能够帮助读者提高对唐宋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学术研究者来说,这些书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材料。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哎,说起唐宋文学,那可真是一段让人心生向往的璀璨时光啊!那时候的文人墨客,一个个才华横溢,写的诗词文章,到现在读起来都让人拍案叫绝。

要是你想深入了解这段文学盛世,不妨看看下面这几本参考书,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首先得提《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可是经典中的经典,里面收录了唐代诗人的精华之作。

读起来就像是在和李白、杜甫这些大咖们面对面聊天,感受他们笔下的豪情壮志和细腻情感。

而且啊,这本书还特别适合咱们平时茶余饭后翻阅,每首诗都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那叫一个痛快!再来说说《唐宋八大家文钞》,这可是研究唐宋散文的必读之选。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这些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敬仰。

他们写的文章,不仅文采飞扬,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读这些文章,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有时候读到兴起,你还会忍不住拍大腿,感叹一句:“这文章写得,绝了!”还有一本不得不提的就是《宋词选》,这本书可是宋词爱好者的心头好。

宋词啊,那可真叫一个柔美动人,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首首悠扬的小曲儿。

辛弃疾的豪放不羁,李清照的婉约缠绵,都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读宋词的时候啊,你仿佛能看到那些词人站在江边、桥头,或是月下花前,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情感。

这种感觉,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当然啦,要是你对唐宋文学的历史背景感兴趣,那《唐宋文学史》这本书可不能错过。

它就像是一个时间轴,把唐宋文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你眼前。

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气象,再到中唐新乐府运动,最后是宋代的词坛盛世,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读这本书啊,就像是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和才情的时代。

另外啊,还有一本《唐宋传奇选》,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传奇啊,就是古代的小说,里面讲的都是一些离奇有趣的故事。

这些故事啊,有的充满了奇幻色彩,有的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读这些传奇啊,就像是看了一部部精彩的电影,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啊,这些传奇里的文字也是特别优美,读起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参考阅读书目(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豫衡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国诗学研究》张伯伟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1997年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二)《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三)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叶菊生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陆机集金声涛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潘黄门集校注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四)《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诗品注》[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岳麓书社1986年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王国安巴蜀书社1999年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钱仲联增补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张溥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8年六朝文絜笺注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中华书局1984年宫体诗研究胡大雷中华书局2006年庾子山集注倪璠著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六朝辞赋史王琳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陈庆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颜氏家训译注庄辉明、章义和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五)1、《白话文学史》胡适 东方出版社 1996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4、《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5、《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8、《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1998 9、《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0、《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年)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1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3、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4、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15、殷璠《河岳英灵集》,四部丛刊本16、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7、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明胡震亨《唐音统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81年20、《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唐]王绩撰韩理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21、《王子安集》十六卷 [唐]王勃撰《四部丛刊》本22、《卢照邻集》七卷《杨炯集》十卷 [唐]卢照邻杨炯撰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23、《骆临海集笺注》十卷 [唐]骆宾王撰 [清]陈熙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本修订重印24、《陈子昂集》[唐]陈子昂撰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排印本(六)1、《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2、《孟浩然集》三卷 [唐]孟浩然撰 [明]朱警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蜀刻本3、《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撰刘开扬编注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4、《高适集校注》 [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5、《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6、《王昌龄诗注》[唐]王昌龄撰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王维新论》陈铁民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08、《纵横论王维》王志清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李白:1、《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三十卷[唐]李白撰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排印本3、《李杜诗学》杨义北京出版社 20024、《李白诗歌艺术论》房日晰三秦出版社 19935、《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杜甫:1、《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2、《杜诗镜铨》二十卷[唐]杜甫撰[清]杨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重印3、《杜臆》十卷[清]王嗣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重印4、《钱注杜诗》二十卷 [唐]杜甫撰 [清]钱谦益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5、《读杜心解》二十四卷 [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7年排印本6、《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七)1、《元次山集》十卷《拾遗》一卷[唐]元结撰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据《四部丛刊》本校点排印2、《韦苏州集》十卷 [唐]韦应物撰《四部备要》本3、《刘随州文集》十一卷 [唐]刘长卿撰《畿辅丛书》本4、《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十二卷 [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5、《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 [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6、《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蒋凡等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排印本8、《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 [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9、《柳宗元集笺释》四卷附诸家评论辑要[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排印本10、《刘禹锡集》四十卷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等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排印本11、《刘禹锡集笺证》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2、《长江集新校》十卷[唐]贾岛撰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13、《白居易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14、《白居易集笺校》七十一卷外集三卷[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5、《元稹集》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16、《张籍诗集》八卷 [唐]张籍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7、《王建诗集》十卷 [唐]王建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8、《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19、《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0、《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1、《唐代小说史》 程毅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2、《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程国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23、《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4、《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 200025、《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八)1、《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 [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2、《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据《四部丛刊》校点排印本3、《樊川诗集注》四卷附别集一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杜牧撰 [清]冯集梧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4、《皮子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笃庆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5、《唐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 [唐]陆龟蒙撰《四部丛刊》影印清黃丕烈校明抄本6、《司空表圣集》十三卷 [唐]司空图撰 1914年刊《嘉业堂丛书》本7、《韩内翰别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韩僱撰明汲古阁刻《唐六名家诗》本8、《郑谷诗集笺注》 [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本9、《罗隐集》 [唐]罗隐撰雍文华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10、《韦庄集》十卷附补遗 [唐]韦庄撰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1、《花间集校》 [后蜀]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2、《阳春集》 [南唐]冯延巳撰《百家词》本13、《南唐二主词》 [宋]阙名辑王仲闻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14、《全唐五代词》 王兆鹏主编 中华书局 2000年15、《敦煌歌辞总编》 任二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6、《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

唐宋文学参考书目一,作品类(一)全集类(工具书类)1《全唐诗》,(清)彭定求、季振宜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

(900卷,作者2576人,诗49403首,后人又补佚了6000多首。

)2,《全宋诗》,傅璇琮、孙钦善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共72册,作者9079人,诗247183首。

)3,《全唐五代词》,张璋、黄畲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词作2500多首)4,《全宋词》,唐圭璋编,王仲闻修订,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全五册,词人1330家,词作约2万首。

)5,《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明)茅坤编,高海夫新编,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共164卷,作者8人,文1371篇)6,《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汪绍楹校点,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

(共500卷,分91大类,收从战国至五代志怪,传奇故事近7000则。

)7,《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各录宋元话本小说40篇,共120篇。

)8,《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共录话本小说38篇。

)(二)选集类1,《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收作家77人,作品311首。

分体编排)2,《唐宋诗举要》(民国)高步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诗人84家,作品619首;宋诗人17家,作品197首。

)3,《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0月。

(共20卷,作家270多人,作品1900多首。

分体编排)4,《唐诗合解笺注》〔清〕王尧衢编选,单小青、詹福瑞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共12卷,作者132人,作品625首。

分体编排)5,《宋词三百首》(民国)上疆村民(朱祖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收作者81家,作品283首。

)6,《花间集》(五代)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唐代文学整理版

唐代文学整理版

绪论唐及五代文学概论第一节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唐代的政治与文学贞观之治: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言官制度建议阅读:《剑桥隋唐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二、宗教与文学佛教: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王维)道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儒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三、异域文化与文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音乐,唐时由西方和中国的西域传入新曲、胡乐、燕乐,指西凉、龟兹一带的音乐。

异域的生活方式如胡妆、胡姬、葡萄酒、玻璃、胡床、石榴等即为文学咏歌的对象。

可参见刘航著:《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四、科举与文学唐太宗崇尚南方文化。

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陆机传论》。

平等的进取之道带来有才华者绝对的自信,如李白、杜甫。

“甫夕少年时,早充观国宾。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

”自我感觉都特别好。

能“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韩愈也说:“若世无孔子,愈不当弟子列。

”唐科举的温卷之举,刺激了唐代的传奇创作。

第二节唐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文学创作主体不是贵族,而是庶族的士人。

二、文学风格:唐代诗文强调风骨、刚健、力度,瞧不起六朝人在语言上的争奇斗巧。

三、文学体裁:继承与创新并重。

第三节唐诗的发展历程1.关于唐诗发展历程的几种观念(分期法)2.本课的文学史分期采用:初唐诗歌:武德元年——唐玄宗开元初年(618--713)盛唐诗歌:开元初年——唐代宗大历初年(713--766)中唐诗歌:大历初年——唐文宗开成初年(766—836)晚唐诗歌:开成初年——唐哀帝天佑元年(836—906)第四节唐代其它文体简说词:“敦煌曲子词”至晚唐五代词的两大创作中心:一是西蜀,“花间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二是南唐,“二主一臣”——李璟、李煜与冯延巳。

诗词大会参考书目

诗词大会参考书目

诗词大会参考书目
在参加诗词大会之前,对于诗词的学习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和掌握诗词的知识和技巧。

1.《唐诗三百首》:这是一本经典的诗词选集,收录了唐代一些最优秀的诗歌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你可以了解到唐代诗人的风采和创作技巧。

2.《宋词三百首》: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宋词也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瑰宝之一。

这本书收录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宋词,阅读它们可以让你感受到宋代文人的艺术境界。

3.《古文观止》:这是一本古代文言文的选集,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文言文篇章。

虽然不是直接与诗词相关,但通过阅读这些文言文,你可以提升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也会有帮助。

4.《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包含了一些古代的民歌和宫廷诗歌。

阅读诗经可以让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5.《唐宋诗鉴赏辞典》:这本辞典收录了大量的唐宋诗人的作品,并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通过查阅这本辞典,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唐宋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6.《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流派,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也会有帮助。

以上这些书目只是初步推荐,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选择。

记住,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要保持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出优秀的诗词作品。

关于唐诗宋词的书

关于唐诗宋词的书

关于唐诗宋词的书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自唐宋时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经典作品以其精美的词汇,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每一个阅读者。

以下是推荐的关于唐诗宋词的书籍:
一、《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所作,汇集了唐朝三百首最优美的诗歌。

这本书的文字描写生动、情感深刻,通过描绘唐代社会的人物故事和自然景观,展示了唐朝时期人们的风貌和思想。

二、《全宋词》
《全宋词》是一部汇集了宋代大量文化精华的作品集。

其中,包含了近五千首作者不同的诗歌,涵盖了当时文化上的主题和风格。

《全宋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唐诗鉴赏大辞典》
《唐诗鉴赏大辞典》是一本权威性的唐诗专题书籍。

书中对唐诗的文学特点、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都有详细的描述。

该书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诗歌鉴赏读物。

四、《李清照评传》
《李清照评传》是一本深入了解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书籍。

该书以李
清照词为主要内容,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准确而
全面的描绘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形象。

五、《唐宋诗词全解》
《唐宋诗词全解》是一本云集诸多名家之才,旨在彻底解析唐宋诗词
的文字与艺术魅力。

全书涉及诗歌格式、韵律运用、词汇解释等方面,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唐宋诗人作品全方位的解码书籍。

以上是关于唐诗宋词的推荐书籍,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充分证明
了唐诗宋词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隋書》魏征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舊唐書》劉昫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新唐書》歐陽修、宋祁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舊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新五代史》歐陽修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全唐文》董誥、阮元、徐松編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版《全唐文補編》吳鋼主編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全唐詩》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1999年1月版《全唐詩補編》陳尚君輯校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全唐詩重出誤收考》佟培基撰陝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唐詩紀事》計有功撰中華書局1965年版《唐代文學概論》朱炳煦著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版《唐代文學》胡朴安、胡懷琛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唐代文學史》陳子展著重慶作家書屋1944年版《隋唐五代文學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文學與佛教》孫昌武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璿琮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唐詩學引論》陳伯海著東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唐代幕府與文學》戴偉華著現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隋唐五代文學史》上冊羅宗強、郝世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鄧小軍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隋唐五代文學史》中冊羅宗強、郝世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詩史》許總著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唐代文學史》上冊喬象鍾、陳鐵民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學史》下冊吳庚舜、董乃斌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程薔、董乃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唐詩與科舉》陳飛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佛教》毛水清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道教》黃世中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音樂》朱易安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繪畫》陶文鵬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舞蹈》張明非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莊園文化》林繼中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孫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禪思與詩情》孫昌武著中華書局1997年版《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戴偉華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詩通論》劉開揚著巴蜀書社1998年10月版《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傅璿琮主編遼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羅宗強著中華書局1999年8月版《唐代詩學》喬惟德、尚永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陶敏、李一飛著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隋書》魏征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唐詩雜論》聞一多著三聯書店1956年版《初唐詩》(美)斯蒂芬·歐文著賈晉華譯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八代詩史》葛曉音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杜曉勤著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駱臨海集箋注》(清)陳熙晉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5年9月再版)《陳子昂集》徐鵬點校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盧照鄰集楊炯集》徐敏霞整理中華書局1980年版《王勃詩解》聶文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績詩注》王國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版《張說年譜》陳祖言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曲江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陳子昂評傳》韓理洲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版《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韓理洲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駱賓王評傳》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陳子昂研究》韓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陳子昂研究論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版《盧照鄰集編箋注》任國緒箋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沈佺期詩集校注》連波、查洪德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績集編年校注》康金聲、夏連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駱賓王研究論文集》楊柳、駱祥發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傑年譜》張志烈著巴蜀書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傑研究》駱祥發著東方出版社1993年9月版《盧照鄰集箋注》祝尚書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王子安集注》劉汝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盧照鄰集校注》李雲逸校注中華書局1998年10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杜曉勤著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葛曉音著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版《王維與孟浩然》楊蔭深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王維和孟浩然》王從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孟浩然詩選》陳貽焮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5月版《孟浩然詩集校注》李景白校注巴蜀書社1988年4月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鵬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8月版《孟浩然集注》趙桂藩注旅遊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孟浩然年譜》劉文剛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王維詩》傅東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王摩詰》(日)梅澤和軒著傅抱石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王維詩選》陳貽焮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王維》何樂之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版《王右丞集箋注》(清)趙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王維年譜》張清華著學林出版社1988年9月版《王維新論》陳鐵民著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年9月版《詩佛王摩詰傳》張清華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維研究》第一輯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王維研究》第二輯三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王維集校注》陳鐵民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8月版《唐代的戰爭文學》胡雲翼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9月版《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集》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劉開揚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高適集校注》孫欽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高適傳論》左雲霖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5月版《高適研究》佘正松巴蜀書社1992年8月版《岑參集校注》陳鐵民、侯宗義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版《岑參評傳》廖立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8月版《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劉開揚箋注巴蜀書社1995年11月版《王昌齡詩注》李雲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王昌齡詩集》黃明編校百花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李太白年譜》黃錫珪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版(1906年撰)《李白詩選》高鐵郎選注上海新華書局1928年版《李杜研究》汪靜之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5月版《李白研究》李守章著上海新宇宙書店1930年版《李白詩》傅東華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4月版《李白詩選》胡雲翼選注上海亞細亞書局1932年版《白活注解李白詩選》餘研因譯注民智書局1934年版《李太白傳》汪炳焜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1月版《音注李太白詩》中華書局1936年版《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長之著香港商務印書館1940年8月版《李白研究》戚維翰著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5月版《李白詩選》舒蕪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8月版《李白》王瑤著華東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詩人李白》林庚著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李白詩選》蘇仲翔選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12月版《李白詩論及其他》肖文苑著長江文藝出版社1957年版《李白詩文系年》詹鍈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李白詩選》復旦大學中文系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王運熙等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李白與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11月版《李白》王運熙、李寶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李白在安徽》常秀峰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杜論略》羅宗強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白集校注》瞿蛻園、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增訂李太白年譜》王伯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李白縱橫探》安旗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李白》喬象鐘著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版《李白叢考》鬱賢皓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李白——詩歌及其內在心象》(日)松浦友久著張守惠譯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李白年譜》安旗、薛天緯著齊魯書社1983年版《李白詩新箋》安旗箋注中州書畫社1983年版《李白和他的詩歌》胥樹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李詩咀華——李白詩名篇賞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李白在安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李白論》喬象鐘著齊魯書社1986年4月版《中日李白研究論文集》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李白研究論叢》第一輯巴蜀書社1987年3月版《李白新論》劉憶萱、管士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李白詩歌賞析集》裴斐主編巴蜀書社1988年2月版《李白叢刊》第1輯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李白叢刊》第2輯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李白詩選注》劉開揚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白文選》牛寶彤選注學苑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白選集》鬱賢皓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安旗主編巴蜀書社1990年4月版《李白研究論叢》第二輯巴蜀書社1990年12月版《李白在山東論叢》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2月版《李白詩選譯》詹鍈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版《中國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版《李白與唐代文化》葛景春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裴斐、劉善良編中華書局1994年7月版《李白大辭典》郁賢皓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全唐詩索引·李白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謝眺與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龍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9月版《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詹鍈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2月版《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李白思想研究》楊海波著學林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國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版《大曆詩人研究》蔣寅著中華書局1995年8月版《盧綸詩集校注》劉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李益詩注》範之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李益集注》王亦軍、裴豫敏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詩歌集評》郝潤華輯校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戴叔倫詩集校注》蔣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劉長卿詩編年箋注》(上下)儲仲君箋注中華書局1996年7月版《劉長卿集編年校注》楊世明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元次山年譜》孫望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元次山集》孫望校中華書局1960年3月版《元結評傳》孫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元結詩解》聶文鬱注解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顧況詩集》趙昌平校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顧況詩注》王啟興、張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張王樂府》徐澄宇選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8月版《張籍詩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張籍研究》紀作亮著黃山書社1986年版《王建詩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全唐詩索引·王建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紳詩注》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白詩箋證稿》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版(初版於1950年)《元白詩選》蘇仲翔選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元稹年譜》卞孝萱著齊魯書社1980年6月版《元稹集》冀勤校點中華書局限1982年8月版《元稹傳》王拾遺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元稹論稿》王拾遺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白居易評傳》郭虛中著成都正中書局1936年10月版《人民詩人白居易》王進珊著上海四聯出版社1954年版《白居易傳論》蘇仲翔著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4月版《白居易傳》萬曼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白居易》王拾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白居易評傳》褚斌傑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白居易詩評述彙編》陳友琴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10月版《白居易詩選譯》霍松林選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59年7月版《白居易》陳友琴著中華書局1961年版《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白居易卷》陳友琴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白居易》陳友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白居易集》顧學頡校點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版《白居易選集》王汝弼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白居易生活系年》王拾遺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大詩人白居易》陳翔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月版《白居易年譜》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白居易家譜》顧學頡編注中國旅遊出版社1983年版《白居易傳》王拾遺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白居易詩選》梁鑒江選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白居易資料彙編》陳友琴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白居易集導讀》朱金城、朱易安撰巴蜀書社1988年5月版《白居易詩歌賞析集》褚斌傑主編巴蜀書社1990年4月版《白居易》陳敏之、羊達之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白居易評傳》褚斌傑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白居易集綜論》謝思煒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韓詩臆說》程學恂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11月版《韓昌黎詩系年集釋》錢仲聯撰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11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4年再版)《韓愈詩選》陳邇冬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韓愈詩選》止水選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韓愈詩選注》湯貴仁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全唐詩索引·韓愈卷》陳抗編中華書局1992年版《孟東野詩集》華忱之整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孟郊詩集校注》華忱之、喻學才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賈島詩注》陳延傑注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長江集新校》李嘉言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姚合詩集校考》劉衍校考嶽麓書社1997年版《劉禹錫年譜》卞孝萱著中華書局1963年版《劉禹錫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劉禹錫傳論》吳汝煜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劉禹錫叢考》卞孝萱著巴蜀書社1988年7月版《劉禹錫詩文系年》高志忠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劉禹錫詩文選注》吳鋼、張天池選注三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劉禹錫選集》吳汝煜選注齊魯書社1989年11月版《劉禹錫集箋證》瞿蛻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劉禹錫集》卞孝萱校訂中華書局1990年3月版《劉禹錫詩論》蕭瑞鋒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劉禹錫評傳》卞孝萱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劉禹錫詩集編年箋注》蔣維崧等箋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柳宗元詩箋釋》王國安箋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長吉評傳》王禮錫著神州國光社1930年版《李賀詩集》葉蔥奇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1月版《李賀詩歌集注》(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李賀》劉瑞蓮著中華書局1981年版《李賀傳論》傅經順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賀研究資料》陳治國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3月版《李賀詩傳》劉衍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賀詩索引》唐文編齊魯書社1984年版《李賀》吳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李賀研究論集》楊其群著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賀詩校箋證異》劉衍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9月版《李賀詩集譯注》徐傳武譯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賀資料彙編》吳企明編中華書局1994年10月版《全唐詩索引·李賀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德裕年譜》傅璿琮著齊魯書社1984年版《浪漫二詩人》張蓬舟編上海南京書店1933年版《薛濤詩箋》張蓬舟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唐代女詩人三種》陳文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潛選宋晶如注世界書局1937年版(中國書店1987年再版)《韓愈及其古文運動》龔書熾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3年9月版《唐宋古文運動》龔書熾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1月版《唐宋古文運動》錢冬父著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5月版《韓柳歐蘇古文論》陳幼石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5月版《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孫昌武著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4月版《唐代古文運動論稿》劉國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吳小林著黃山書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朱世英等著長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唐宋散文》葛曉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呂晴飛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月版《唐宋八大家匯評》吳小林編齊魯書社1991年7月版《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辭偶疏舉要》鄭子瑜著臺灣書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唐宋八大家全集》余冠英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2月版《韓柳文研究法》林紓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版《注釋評點韓昌黎文集十卷詩集四卷》蔣抱玄評注民國上海會文堂書局鉛印本《韓愈昌黎文評注讀本》王懋注上海大東書局1924年版《韓愈文》莊適和、臧勵和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韓愈文讀》錢基博選析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韓愈志》錢基博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韓愈研究》黃天明著開明書店1939年版《韓柳宗元文學評價》黃雲眉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韓昌黎文集校注》馬其昶校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韓愈文選》童第德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韓愈資料彙編》吳文治編中華書局1983年版《韓愈詩文譯釋》鄒進先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韓愈述評》陳克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版《韓集校詮》童第德校詮中華書局1985年12月版《韓愈散文選注》殷孟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韓愈研究資料彙編》汕頭大學中文系編汕頭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韓愈散文藝術論》孫昌武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7月版《韓愈詩文選譯》黃永年選譯巴蜀書社1990年版《韓愈詩文評注》張清華評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韓愈文集導讀》錢伯城撰巴蜀書社1993年版《韓愈選集》孫昌武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韓愈傳》陳新璋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韓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韓愈散文選集》顧易生選注三聯書店1997年版《柳宗元文》胡懷琛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版《柳宗元評傳》吳文治著中華書局1962年版《柳宗元資料彙編》吳文治編中華書局1964年版《柳文指要》章士釗著中華書局1971年版《唐代傑出法家柳宗元》柳州拖拉機廠工人理論小組、柳州市博物館寫作小組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柳宗元》山西大學歷史系《柳宗元》編寫組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柳宗元》顧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柳宗元集》中華書局《柳宗元集》校點組中華書局1979年9月版《柳宗元詩文選注》湖南省柳宗元詩文選注組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柳宗元詩文選》貝遠辰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柳宗元傳論》孫昌武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柳宗元哲學著作注釋》范陽選注廣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柳宗元詩文選注》胡士明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柳宗元新傳》劉光裕、楊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散文藝術》吳文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詩文賞析集》金濤主編巴蜀書社1989年版《柳宗元詩文選譯》王松齡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版《國際柳宗元研究擷英》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太平廣記》汪紹楹校點中華書局1961年9月版《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傳奇集》(《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小說舊聞鈔》(《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唐人小說研究》劉開榮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11月版《唐宋傳奇作者暨其時代》張長弓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年2月版《唐宋傳奇選》張友鶴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樊川詩集注》(清)馮集梧集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杜牧詩選》繆鉞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7月版《杜牧傳》繆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12月版《杜牧年譜》繆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9月版《晚唐詩人杜牧》曹中孚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杜牧評傳》王西平、張田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杜牧論稿》吳在慶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版《杜牧研究叢稿》胡可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杜牧詩美探索》王西平、高雲光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李義山詩》上海神州國光社1909年石印本《玉溪生詩意》屈複著上海會文堂1917年石印本《李義山戀愛事蹟考》蘇雪林著北新書局1928年版《李商隱詩選》劉學鍇、餘恕誠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隱》劉學鍇、餘恕誠著中華書局1980年版《李商隱評傳》楊柳著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商隱研究》吳調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月版《李商隱詩選注》陳伯海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商隱詩傳》鐘銘鈞著中州書畫社1982年7月版《選玉溪生詩補說》(清)薑炳璋選釋郝世峰輯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1月版《李商隱傳》董乃斌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隱詩集疏注》葉蔥奇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版《李商隱詩選集》周振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玉溪生選醇》王汝弼、聶石樵選注齊魯書社1987年1月版《李商隱詩歌集解》劉學鍇、餘恕誠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版《李商隱的心靈世界》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溫庭筠詩選》吳循生選注上海商務印館1930年版《溫飛卿詩集箋注》(清)曾益等箋注王國安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溫庭筠詩詞選》劉斯翰選注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12月版《韋莊集》向迪琮校訂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3月版《韋莊集校注》李誼校注四川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1月版《皮日休詩文選注》申寶昆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羅隱集》雍文華整理中華書局1983年版《羅隱詩選》蔣祖怡選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許渾研究》李立樸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李群玉詩集》羊春秋輯注嶽麓書社1987年版《鄭谷詩集箋注》嚴壽炩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鄭穀詩集編年校注》傅義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曹鄴詩注》梁超然、毛水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唐代詩人魚玄機詩編年譯注》彭志憲等撰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趙嘏詩注》譚優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花蕊宮詞箋注》徐式文箋注巴蜀書社1992年7月版《教坊記箋訂》(唐)崔令欽撰任二北箋訂中華書局1962年版《燕樂探微》邱瓊蓀著雲南大學出版社1946年版(雲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詞與音樂關係研究》施議對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版。

介绍唐朝文化的书籍

介绍唐朝文化的书籍

介绍唐朝文化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唐朝文化的书籍推荐:
1. 《唐宋八大家文化讲演》- 许寿裳
该书以讲演的形式,介绍了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

通过对他们的生平、思想、作品等进行剖析,有助于了解唐朝文化的特点。

2. 《唐代文化史》- 韩关宝
该书详细介绍了唐代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

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文化作品的解读,全面还原了唐朝的文化风貌。

3. 《唐诗三百首》- 邓小平编注
这本选本特别经典的唐诗集,收录了300首代表性的唐诗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可以感受到唐朝诗人的思想境界、文化风貌以及对于人生、自然的感悟。

4. 《唐代文化艺术研究》- 李学勤
该书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唐代的艺术文化。

通过对诗词、音乐曲调、绘画作品以及建筑形式等的研究,揭示了唐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5. 《唐人说》- 杜牧
这是一本以文化讲座为形式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唐朝文化名人的事迹和作品进行点评,展示了唐朝文人的风采,并对唐朝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评析。

这些书籍都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宗教到文学、艺术,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唐朝时代的繁荣与辉煌。

讲解唐诗宋词比较好的书

讲解唐诗宋词比较好的书

讲解唐诗宋词比较好的书摘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用于讲解唐诗宋词,包括作者、主题和优点等方面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1.《唐诗三百首》介绍《唐诗三百首》是一本经典的唐诗选集,由文学家杜甫所选编,收录了唐朝时期300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是了解唐代文化和艺术的必读之选。

优点-精选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唐诗,能够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每首诗都有作者简介和注释,方便读者理解诗的背景和意义。

-本书适合初学者,语言简洁易懂。

2.《宋词三百首》介绍《宋词三百首》是一本收录了300首宋代词作的选集,这些词作大多是在宋朝时期创作的,以描写丰富细腻的情感著称,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

优点-精选了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词作,包括苏轼、李清照等词人的经典作品,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每首词都有作者简介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词作的背景和情感表达。

-本书适合初学者,用词简洁,结构清晰,容易理解。

3.《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介绍《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是一本关于唐诗宋词的辞典类书籍。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唐宋两代的诗词创作、发展和流派,通过详细解读各种艺术手法和文学表达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瑰宝。

优点-以正文分析和词目解释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唐宋时期各种文学形式的诗词。

-提供了丰富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诗词。

-适用于中级和高级读者,有趣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使其成为一本很好的研究文集。

4.《纳兰词选注》介绍《纳兰词选注》是一本关于纳兰性德的词作的选集,内容涵盖了纳兰性德的全部创作生涯。

纳兰性德是清代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缠绵之美而著称,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优点-精选了纳兰性德的经典词作,使读者能够深刻了解他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书中注释详尽,帮助读者理解词作中含蓄深情的意境。

-适用于对纳兰性德词作感兴趣的读者,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纳兰性德的词作。

关于唐朝的书

关于唐朝的书

关于唐朝的书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其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因此,关于唐朝的书籍也非常丰富。

以下是一些关于唐朝的书籍推荐:
1.《大唐帝国》:作者——吕思清,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于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有帮助。

2.《唐代诗人传》:作者——孙钦宇,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唐代著
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故事和诗歌,非常适合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

3.《唐朝史话》:作者——陈寅恪,这本书通过讲述唐朝的历史
故事和人物,展示了唐朝的兴盛和衰落,对于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非常有帮助。

4.《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这本小说较为通俗易懂,通过讲述唐朝长安城内一天的故事,展示了唐朝社会、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

这些书籍都是关于唐朝的经典著作,不同的书籍适合不同的读者,希望你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来深入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文学参考书目(本科)
1、《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汀.沃伦著。

2、《二十世纪文学理论》(Theorys of Literature in Twentieth Century),(荷兰)弗克马、易布
思著。

3、《批评的解剖》(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by Northop Frye),(加)诺斯洛普.
弗莱著。

4、《镜与灯》(The Mirror and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Critical Tradition),(美)M.H.艾
布拉姆斯著。

5、《诗词例话》,周振甫著。

6、《隋唐史》,岑仲勉著。

7、《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

8、《唐代的外来文明》(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 A Stady of Tang Exoties),(美)爱德
华.谢弗著。

9、《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

10、《想象力的世界》,葛兆光著。

11、《禅宗与中国文学》,葛兆光著。

12、《道教与中国文化》,葛兆光著。

13、《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by Tu Wei-ming ),(美)杜维明著。

14、《艺海拾贝》,秦牧著。

15、《诗海拾贝》,孙光萱著。

16、《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

17、《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贾文昭著。

18、《诗歌艺术教程》,冯中一著。

19、《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20、《唐诗杂论》,闻一多著。

21、《初唐诗》,斯蒂芬·欧文著。

22、《盛唐诗》,宇文所安著。

23、《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傅庚生著。

2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

25、《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

26、《中国诗学》,(美)叶维廉著。

27、《唐人传奇》,李宗为著。

28、《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

要背诵的课文
第四部分:隋唐五代宋文学史段:
1、《野望》;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滕王阁序及诗》;5、《在狱咏蝉》;6、《从军行》;7、《度大庾岭》;8、《渡汉江》;9、《春江花月夜》;10、《登幽州台歌》;11、《辛夷坞》;12、《终南山》;1
3、《使至塞上》;1
4、《山居秋暝》;1
5、《观猎》;1
6、《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
7、《春晓》;1
8、《宿建德江》;1
9、《过故人庄》;20、《题破山寺后禅院》;21、《长安古意》(熟读);22、《凉州词二首》其一;23、《出塞二首》其一;24、《从军行七首》其
一;25、《从军行七首》其二;26、《从军行七首》其四;27、《从军行七首》其五;28、《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29、《采莲曲二首》其二;30、《黄鹤楼》;31、《逢入京使》;32、《燕歌行》;3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4、《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35、《凉州词二首》其一;36、《峨眉山月歌》;37、《古风》其二十四;38、《将进酒》;39、《行路难》(其一);
40、《饯别校叔叔云》;41、《独坐敬亭山》;42、《劳劳亭》;43、《望庐山瀑布》;44、《望天门山》;45、《早发白帝城》;4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7、《静夜思》;48、《秋浦歌》其十五;49、《望岳》;50、《春望》;51、《兵车行》;52、《丽人行》;53、《石壕吏》;54、《新婚别》;55、《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熟读);5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7、《春夜喜雨》;58、《水槛遣心二首》其一;5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60、《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61、《蜀相》;62、《登岳阳楼》;63、《登高》;64、《滁州西涧》;6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6、《夜上受降城闻笛》;67、《山石》;68、《左迁至兰关示姪孙湘》;69、《游子吟》;70、《李凭箜篌引》;71、《雁门太守行》;72、《金铜仙人辞汉歌》;73、《西塞山怀古》;
7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5、《竹枝二首》其一;7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77、《江雪》;78、《渔翁》;79、《卖炭翁》;80、《赋得古原草送别》81、《长恨歌》;82、《琵琶行》;83、《杂说》“世有伯乐”;84、《师说》;85、《进学解》;86、《送李愿归盘谷序》(熟读);87、《祭十二郎文》(熟读);88、《捕蛇者说》;89、《三戒》(熟读);90、《钴鉧潭西小丘记》;91、《小石潭记》;92、《莺莺传》(熟读);93、《霍小玉传》(熟读);94、《赤壁》;
95、《泊秦淮》;96、《商山早行》;97、《贾生》;98、《安定城楼》;9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00、《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101、《锦瑟》;102、《夜雨寄北》;103、《登乐游原》;104、《隋宫》;105、《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106、《望江南》(莫攀我);107、《渔歌子》(西塞山前);108、《忆江南》(江南好三首);109、《菩萨蛮》(小山重叠);110、《梦江南》(柳流罢);11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112、《虞美人》“春花秋月”;11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114、《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