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为载体的图形平移与旋转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简单的图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简单的图案设计

探究新知
方法总结 图案形成过程的分析方法
解这类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形,找出构成该图形的基本 图案,这些基本图案一般都会重复多次出现,然后结合几 种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性质看这些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 变换才能最终得到所给图形.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如图,甲、乙、丙、丁四个图中的图2是由图1经过轴对称、平移、 旋转这三种运动变换而得到的,请分别分析出它们是如何运动变 换的.图中每个方格的单位长度为1.
探究新知
方法总结
设计图案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把设计的图案当作一个整体,即整体构思; 二是作图的过程中可以把图案中几个相邻的基本图案当作 一个新的基本图案,要明确图案设计及作图的要求,图案作 完后,一定要检验图形是否符合题意.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下列四个图形中,若以其中一部分作为基本图案,无论用旋转
还是平移都不能得到的图形是(
)
C
探究新知
知识点 4
图案设计欣赏
运动美
探究新知
运动美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
★★★
★★★★★ ★★★★★
★★★★★★★★★★★
★★★★★★★★★
★★★★★★★
★★★★★
★★★
组合美

连接中考
(2020·枣庄)如图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 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 B )
正方形组成.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1.为了美化环境,需在一块正方形的空地上分别种植四种不同的 花草.现要将这块空地分割成4块全等图形,且分割后整个图形成 中心对称图形.现给出一种画法(如图①),请按上述要求,再画出3 种不同的画法.
课堂检测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_课件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_课件

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不 能
因为 90°×3 + 120°×1 ≠360°
或 90°×2 + 120°×2
<归纳 > 用边长相等的两种正多边形平面镶嵌的条件 是 这两种正多边形内角度数的整数倍的和等于 360°
探究5:只用一种形状、大小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能镶嵌成一个 平面图案吗?
<分析> 能,如图
我们试着用前面的方法研 究<分析> 如图
因为任意三角形都有 ∠所1以+有∠2+∠3=180° 2任(∠意1三+∠角2形+∠能3镶)=嵌36成0平° 面图案 。
平面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个顶点处的多边形的 内角之和等于360°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进 阶
O
A
B
C
提高练习
1.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运动,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 ⑴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图形B? ⑵图形B如何运动得到图形C? ⑶你还有什么办法将图形A运动得到图形C?
A
B
C
提高练习
请你用图(1)的四块拼板,在图(2)中评出图(3),并 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
拓展练习
O
O
A

B
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 吗请?尝试用一定的方式将“还原”的过程记录下来,与同伴交 流用。卡片按你的思考过程摆一摆,看一看“还原”到原来的图 片了吗?
精品 课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5 图形的运动(三)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人教版
特级教师优秀课件精选
教学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 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 观念。 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 交流反馈。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 法的理解。 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道中考网格作图题多样性解法的探究与思考

一道中考网格作图题多样性解法的探究与思考

一道中考网格作图题多样性解法的探究与思考作者:许柱周斌来源:《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22年第06期【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之一,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明确提出了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文章通过对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第27题网格作图题多样性解法的探究,谈谈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的思考.【关键词】网格作图;多样性;数学素养网格是义务教育阶段研究“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的工具.教学从能用直尺或三角板在网格中画平行线、垂线,到借助网格探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特征以及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为此,以网格作图为背景的考试命题成为了近几年的新方向.网格作图的要求是:只使用无刻度直尺,利用格点来作图.本文通过对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第27题网格作图题多样性解法的探究,谈谈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的思考.1 试题呈现(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第27题)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C,D,M均为格点.【操作探究】在数学活动课上,佳佳同学在如图1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了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AB,CD,相交于点P,并给出部分说理过程.请你补充完整:解:在网格中取格点E,构建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BC和△CDE.在Rt△ABC中,tan∠BAC=BCAC=12,在Rt△CDE中,,所以tan∠BAC=tan∠DCE,所以∠BAC=∠DCE.因为∠ACP+∠DCE=∠ACB=90°,所以∠ACP+∠BAC=90°,所以∠APC=90°,即AB⊥CD.【拓展应用】(1)如图2是以格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圆,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BM上找出一点P,使PM=AM,写出作法,并给出证明;(2)如图3是以格点O为圆心的圆,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弦AB上找出一点P,使AM2=AP·AB,写出作法,不用证明.2 解法探究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的结论往往是‘看’出来的.”[1]“看”需要凭借良好的直觉,而直觉需要活动经验的积累.网格作图是通过直接找格点或通过格点找间接的点,即借助无刻度的直尺作直线(线段)或直线(线段)与直线(线段)的交点来完成,故写作法时,要体现出网格中所取的格点.2.1 正确作法赏析对于【操作探究】:tan∠DCE=DECE=12.对于【拓展应用】(1):方法一构造垂线弗莱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再创造’.”“再创造”是将“操作探究”中所隐藏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数学方法等内容,通过阅读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拓展应用”中“在BM 上找出一点P,使PM=AM”,所用到的知识是垂径定理(过点A作半径OM的垂线);方法是从“操作探究”中的体验获得的“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知识技能迁移得出较为直接的(1)问思路1.思路1:如图4,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AC并延长交圆O于点P(也可取格点G,连接AG或CG交圆O于点P).方法二构造平行线网格中线段之间存在特殊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过由若干个相邻方格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所作的直线(线段),与按相同的方式作出的另一条直线(线段)互为平行线,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进而得出(1)问思路2.思路2:如图5,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BC并延长交圆O于点P(也可取网格右下角格点H,连接HB或HC并延长交圆O于点P).方法三构造垂直平分线网格中亦可以作出特殊的四边形(菱形、正方形),因此,可以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推得角相等,进而得出(1)问的思路3,4,5等.思路3:如图6,在网格中取格点F,E,Q,连接MQ,作射线EF交MQ于点N,作射线ON交圆O于点P.思路4:如图7,在网格中取格点N,C,E,连接EN,MB相交于点Q,連接CQ并延长交圆O于点P.思路5:如图8,在网格中取格点G,N,C,E,F,连接EF,GN相交于点D,作射线OD交圆O于点P.方法四构造相似三角形题目条件中所给的点A,B,M均为格点,因此△ABM为格点三角形.因为AB为直径,则△ABM是边长之比为1∶2∶5的格点直角三角形.为此,我们可以构造两直角边比为1∶2的直角三角形得出(1)问中的思路6,7,8,9,10等.思路6:如图9,在网格中取格点E,F,连接EF并延长交圆O于点P.思路7:如图10,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AC并延长交圆O于点P(类似思路1,证明方法不同).思路8:如图11,在网格中取格点F,C,连接CF交圆O于点P(也可以取D,E,连接CD,CE,DE,DF,EF或延长可得点P),这里通过两点控制变量,有6种方法得出点P.思路9:如图12,在网格中取格点D,C,连接CD交圆O于点P.思路10:(间接法)如图13,在网格中取格点E,N,C,D,连接BC交圆O于点Q,连接QO并延长交圆O于点P.方法五利用三角函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对于三角函数知识要求为,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由于学生提前了解高中相关三角函数的知识,故得出(1)中的思路11,12等.思路11:如图14,在网格中取格点E,F,C,连接MC,EF并延长交于点H,连接OH 交圆O于点P.简证:利用高中三角函数知識,求出∠AOM与∠MOP正切值都等于43,得出点P就是所求的点.思路12:如图15,在网格中取格点N,E,连接EN交MO于点Q,连接AQ并延长交圆O于点P.简证:这种作法需要利用高中知识作图,但证明既可以利用高中知识,也可以利用初中知识.由图直接得出tan∠AEN=43,用高中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可得tan∠AOM=tan(∠EOM-∠EOA)=43.故∠AOM=∠AEN.由“同底同侧顶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四点共圆”,得A,E,O,Q四点共圆,再利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得出∠AQO=∠AEO=90°,根据垂径定理,可证明PM=AM.若利用初中知识证明,须以点O为坐标原点,以OE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E(-3,0)、N(1,3)、M(-1,3)、A(-3,1),可先求出直线yEN=34x+94,yOM=-3x,得点Q(-35,95),根据点A(-3,1),可求得yAQ=13x+2,所以kOM·kAQ=-1,所以OM⊥AQ,根据垂径定理可得PM=AM.对于【拓展应用】(2):思路1:如图16,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MD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简证:连接OA,类比操作探究,可证OA⊥MD,求得∠AMP=∠ABM.)思路2:如图17,连接MO并延长交圆O于点E,在网格中取格点F,连接EF并延长交圆O于点Q,连接MQ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类似还可以在网格中取格点G,连接EG交圆O于点Q,连接MQ交AB于点P.)思路3:如图18,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BD并延长交圆O于点E,连接EM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可证格点△AMB≌△ADB,推出∠EBA=∠MBA,证得∠AME=∠MBA.)思路4:如图19,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MD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简证:证得两个阴影三角形相似,得∠AMD=∠MBA,类似(2)问思路1,证法不同.)思路5:如图20,在网格中取格点C,N,连接CN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也可以在网格中取格点C1,C2,C3,N1,连接任意两点(或延长)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2.2 典型错误剖析错解1:审题不清.拓展应用题(1)误作PM与PB相等.如图21,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OC并延长交圆O于点P.错解2:作近似点.如图22,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OC交圆O于点P.通过计算不难得出,点P是非常接近所求作的点.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可以求得tan∠AOM=3-131+3×13=43,tan∠MOC=tan(∠MON+∠EOC)=tan∠MON+tan∠EOC1-tan∠MON·tan∠EOC=13+341-13×34=139.因为tan∠AOM≠tan∠MOC,所以PM≠AM.错解3:增加网格.如图23,由于条件中所给定的网格不能够完成6×2矩形的构造,在自行添加的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BC交圆O于点P(简证:连接AC,根据OM∥BC,得∠MOA=∠CBA).尽管点P就是所求的点,但在自行添加网格的条件下找出的格点是“不守规矩”的作法.因题目所限定的作图工具为无刻度的直尺,故可以通过原图的格点构造网格外新的点,作出点P(如图24,利用格点M,C,E,D,作射线MC,ED).3 素养表现课标(2022年版)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2](以下简称“三会”).2022年宿迁中考第27题考查学生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借助网格中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着重考查以下五个素养:(1)几何直观.拓展应用(1),在BM上找出一点P,使PM=AM,由于题目属于网格作图,只有利用网格中的格点才可以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根据题目结论可知,若PM等于AM,必定有OM⊥AP.利用直尺可以直观的找到符合OM⊥AP且经过格点的点(思路1中的C,G).试题的命制也充分考虑评价公平性,为防止学生答题过程中的无意识操作,利用“投机取巧”也可以做对,故题目要求写出作法,并给出证明.提出明确的答题指令,杜绝“无意识的操作”也能做对的现象,变为“有目标的思考”并表达.(2)模型观念.模型观念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从“操作探究”到“拓展应用”,由指定任务出发,通过阅读理解、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最后,利用“操作探究”所获得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拓展应用”这一类问题,模型观念重点考查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及数学应用的能力.(3)推理能力.一方面,中考试题命制要有区分度,在“操作探究”环节,因tan∠BAC=tan∠DCE且tan∠BAC=BCAC=12,故推理得出在Rt△CDE中,tan∠DCE=DECE=12.另一方面,网格作图和尺规作图类似,多运用逆向逻辑推理.如拓展应用(1),先把结论PM=AM看作条件,推理得出应该有的结论(OM⊥AP),进而利用“操作探究”中的思想、方法找出BM上符合条件的点P.(4)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三会”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操作探究环节,借助格点的特性,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观察,计算相关三角函数值得出结论.特别是在拓展应用环节1,考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思路12),通过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证明格点P就是所求作的格点,尽管繁琐,但考查了学生用代数的方法推出几何结论的能力.拓展应用环节2,学生通过严谨的计算,若满足AM2=AP·AB,则AP=22.先算出数值,后定位置,故直接连接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确定点P位置.思路11:如图14,在网格中取格点E,F,C,连接MC,EF并延长交于点H,连接OH 交圆O于点P.简证:利用高中三角函数知识,求出∠AOM与∠MOP正切值都等于43,得出点P就是所求的点.思路12:如图15,在网格中取格点N,E,连接EN交MO于点Q,连接AQ并延长交圆O于点P.简证:这种作法需要利用高中知识作图,但证明既可以利用高中知识,也可以利用初中知识.由图直接得出tan∠AEN=43,用高中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可得tan∠AOM=tan(∠EOM-∠EOA)=43.故∠AOM=∠AEN.由“同底同侧顶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四点共圆”,得A,E,O,Q四点共圆,再利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得出∠AQO=∠AEO=90°,根据垂径定理,可证明PM=AM.若利用初中知识证明,须以点O为坐标原点,以OE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E(-3,0)、N(1,3)、M(-1,3)、A(-3,1),可先求出直线yEN=34x+94,yOM=-3x,得点Q(-35,95),根据点A(-3,1),可求得yAQ=13x+2,所以kOM·kAQ=-1,所以OM⊥AQ,根据垂径定理可得PM=AM.对于【拓展应用】(2):思路1:如图16,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MD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简证:连接OA,类比操作探究,可证OA⊥MD,求得∠AMP=∠ABM.)思路2:如图17,连接MO并延长交圆O于点E,在网格中取格点F,连接EF并延长交圆O于点Q,连接MQ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类似还可以在网格中取格點G,连接EG交圆O于点Q,连接MQ交AB于点P.)思路3:如图18,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BD并延长交圆O于点E,连接EM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可证格点△AMB≌△ADB,推出∠EBA=∠MBA,证得∠AME=∠MBA.)思路4:如图19,在网格中取格点D,连接MD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简证:证得两个阴影三角形相似,得∠AMD=∠MBA,类似(2)问思路1,证法不同.)思路5:如图20,在网格中取格点C,N,连接CN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也可以在网格中取格点C1,C2,C3,N1,连接任意两点(或延长)交AB于点P,则满足AM2=AP·AB.2.2 典型错误剖析错解1:审题不清.拓展应用题(1)误作PM与PB相等.如图21,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OC并延长交圆O于点P.错解2:作近似点.如图22,在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OC交圆O于点P.通过计算不难得出,点P是非常接近所求作的点.使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可以求得tan∠AOM=3-131+3×13=43,tan∠MOC=tan(∠MON+∠EOC)=tan∠MON+tan∠EOC1-tan∠MON·tan∠EOC=13+341-13×34=139.因为tan∠AOM≠tan∠MOC,所以PM≠AM.错解3:增加网格.如图23,由于条件中所给定的网格不能够完成6×2矩形的构造,在自行添加的网格中取格点C,连接BC交圆O于点P(简证:连接AC,根据OM∥BC,得∠MOA=∠CBA).尽管点P就是所求的点,但在自行添加网格的条件下找出的格点是“不守规矩”的作法.因题目所限定的作图工具为无刻度的直尺,故可以通过原图的格点构造网格外新的点,作出点P(如图24,利用格点M,C,E,D,作射线MC,ED).3 素养表现课标(2022年版)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2](以下简称“三会”).2022年宿迁中考第27题考查学生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借助网格中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着重考查以下五个素养:(1)几何直观.拓展应用(1),在BM上找出一点P,使PM=AM,由于题目属于网格作图,只有利用网格中的格点才可以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根据题目结论可知,若PM等于AM,必定有OM⊥AP.利用直尺可以直观的找到符合OM⊥AP且经过格点的点(思路1中的C,G).试题的命制也充分考虑评价公平性,为防止学生答题过程中的无意识操作,利用“投机取巧”也可以做对,故题目要求写出作法,并给出证明.提出明确的答题指令,杜绝“无意识的操作”也能做对的现象,变为“有目标的思考”并表达.(2)模型观念.模型观念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从“操作探究”到“拓展应用”,由指定任务出发,通过阅读理解、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最后,利用“操作探究”所获得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拓展应用”这一类问题,模型观念重点考查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及数学应用的能力.(3)推理能力.一方面,中考试题命制要有区分度,在“操作探究”环节,因tan∠BAC=tan∠DCE且tan∠BAC=BCAC=12,故推理得出在Rt△CDE中,tan∠DCE=DECE=12.另一方面,网格作图和尺规作图类似,多运用逆向逻辑推理.如拓展应用(1),先把结论PM=AM看作条件,推理得出应该有的结论(OM⊥AP),进而利用“操作探究”中的思想、方法找出BM上符合条件的点P.(4)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三会”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操作探究环节,借助格点的特性,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观察,计算相关三角函数值得出结论.特别是在拓展应用环节1,考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思路12),通过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证明格点P就是所求作的格点,尽管繁琐,但考查了学生用代数的方法推出几何结论的能力.拓展应用环节2,学生通过严谨的计算,若满足AM2=AP·AB,则AP=22.先算出数值,后定位置,故直接连接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确定点P位置.。

方格图在简单图形的平移中的应用

方格图在简单图形的平移中的应用

方格图在《简单图形的平移》中的应用邯郸市邯郸县明珠实验小学郝淑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方格图这个数学工具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下面我结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5-7页《简单图形的平移》这节课来谈一谈方格图的使用价值及策略。

一、使用方格图,充分动手操作,加强直观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出示教材第5页情境图1、师:把一个长方形纸片A放在方格纸上,向右平移到B的位置,平移了几个方格?学生拿出方格纸自己操作,小组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师:现在,把图形移回原来的位置。

说一说现在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移动了几个方格。

生:图形向左平移了5个方格。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生1:刚才向右平移了5个方格,现在平移到原来的位置,方向相反,向左平移,距离是一样。

生2:按长方形左边的一条边数的。

2、师:把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的位置,平移了几个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指名学生投影演示。

然后再将图形平移回到A,再说出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三年级儿童对空间的想象还需要依附一定直观物体的支持,方格图正为学生认识平移现象提供了实物支持。

这两次活动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物,实际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平移特征的直观体验。

二、基于对方格图的操作经验,发挥丰富相像,训练空间思维能力师:同学们,请你你们认真想一想,如果把纸片A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平移了几个方格?让学生先说一说。

师:同学们自己动手移一移,你想的和做的一样吗?这次活动学生首先进行猜想,依据方格图实物模型抽象出平移的特征;然后动手操作、比较结果,在主观上逐步形成有关平移的空间表象,空间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努力去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数学工具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的追求。

CAD中利用偏移网格进行图形平移与旋转

CAD中利用偏移网格进行图形平移与旋转

CAD中利用偏移网格进行图形平移与旋转在CAD设计中,偏移网格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用来实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它能够使得设计师在制作复杂的图形时更加高效和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在CAD中运用偏移网格进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吧。

首先,打开CAD软件并新建一个文件。

选择适合你工作的单位和比例,然后绘制一个基本图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矩形或者任何你想测试的形状。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偏移网格实现图形的平移。

首先,选择要平移的图形,然后进入编辑模式。

在编辑工具栏中,找到偏移网格工具并点击。

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网格的平移选项。

现在,你可以选择平移的距离和方向。

点击图形的某个点作为参考点,然后向任意方向拖动鼠标,即可实现图形的平移。

CAD会自动绘制出一个网格,以参考点为中心,帮助你完成平移操作。

在完成平移后,按下Enter键退出编辑模式,你的图形就成功平移了。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偏移网格实现图形的旋转。

同样,选择要旋转的图形并进入编辑模式。

找到偏移网格工具并点击,然后选择网格的旋转选项。

在旋转操作中,同样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点。

点击图形的某个点作为参考点,然后向外画一条线,即可确定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CAD会自动绘制出一个旋转网格,以参考点为中心,帮助你进行旋转操作。

在完成旋转后,按下Enter键退出编辑模式,你的图形就成功旋转了。

总结一下,通过使用CAD中的偏移网格功能,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操作。

只需要选择要操作的图形,并选择适当的参考点,然后按照需要进行平移或旋转操作,即可获得想要的效果。

这种方法非常简便和高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形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偏移网格进行平移或旋转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参考点,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网格的大小和密度,来适应不同的设计需求。

希望以上的教程对于你在CAD设计中的平移与旋转操作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和实践,相信你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偏移网格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并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设计作品。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P′位置,则点P′的坐标为( C ) A.(3,4) B.(-4,3) C.(-3,4) D.(4,-3)
解 如图,OA=3,PA=4,
∵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P′位置,
∴OA 旋转到 x 轴负半轴 OA′ 的位置, ∠P′A′O =
∠PAO=90°,OA′=OA=3,P′A′=PA=4,
A.把△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把△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2.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
形ABFD的周长为( C )
∵PB= 22+32= 13, 90π· 13 13 ∴点 B 运动的最短路径长= 180 = 2 π.
【变式4】 (2017· 盐城)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将△ABC 13 π 绕某点旋转到△A′B′C′的位置,则点B运动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__. 2

答案
解题要领
旋转变换是几何证明题中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技巧,在同一平
剖析
正确解答
分析与反思
错误答案展示 解:在AM、MN、NB中,MN是一个定值,因此AM+MN +NB的最小值就是求AM+NB的最小值.如图,连接AB交河岸边为M, 过M作MN垂直于河岸的另一边,则MN为最佳的造桥位置.
剖析
正确解答
分析与反思
剖析 虽然A、B两点在河两侧,但连接AB的线段不垂直于河岸,由于 MN是一个定值,要求出AM+MN+NB最短,关键在于使AM+BN最 短,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此,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把它们移 到一起讨论,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正确解答 解:如图,作BB′垂直于河岸GH,使BB′等于河宽,连接 AB′,与河岸EF交于点M,作MN⊥GH, 则MN∥BB′,MN=BB′, ∵MNBB′为平行四边形,∴NB=M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最短,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专题07网格(坐标系)中的旋转作图及旋转证明(典题精析)

初三年级上册数学专题07网格(坐标系)中的旋转作图及旋转证明(典题精析)

微专题七__网格(坐标系)中的旋转作图及旋转证明__[学生用书A30]一网格(坐标系)中的旋转作图(教材P62习题23.1第4题)如图1,分别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和180°后的图形.图1解:如答图,△A1B1C1是△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2B2C2是旋转180°后的图形.教材母题答图【思想方法】网格(坐标系)中旋转作图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原图形中的关键点;②确定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方向;③根据旋转的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关键点连接顺序连接作出的所有点,并标上相应字母.[2018·青岛]如图2,将线段AB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B′,则A′点的坐标是(D)图2A.(-1,3)B.(4,0)C.(3,-3)D.(5,-1)[2017·威海]如图3,A点的坐标为(-1,5),B点的坐标为(3,3),C 点的坐标为(5,3),D点的坐标为(3,-1).小明发现线段AB与线段CD存在一种特殊关系,即其中一条线段绕着某点旋转一个角度可以得到另一条线段,你认为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是__(1,1)或(4,4)__.图3【解析】先根据点A,B的坐标建立坐标系,当A和C,B和D为对应点时,如答图①,旋转中心是(1,1);当A和D,B和C为对应点时,如答图②,旋转中心是(4,4).变形2答图[2017·齐齐哈尔]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5,2),C(-2,1).(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画出将△ABC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图4变形3答图解:(1)如答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答图,△A2B2C2即为所求.二旋转证明(教材P63习题23.1第10题)如图5,△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BE与DC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旋转的性质说明上述关系成立的理由吗?图5解:BE=DC.理由:∵△ABD是等边三角形,∴AB=AD,∠BAD=60°,同理得AE=AC,∠EAC=60°,∴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E顺时针旋转60°就得到△ADC,∴△ABE≌△ADC,∴BE=DC.【思想方法】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借此可以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发现等量(或全等)关系,或通过旋转(割补)图形,把分散的已知量聚合起来,便于找到解题突破口,疏通解题思路.[2017·舟山改编]如图6,一副含30°和45°角的三角板ABC和DEF叠合在一起,边BC与EF重合,BC=EF=12cm(如图①),点G为边BC(EF)的中点,边FD与AB相交于点H,此时线段BH的长是__12(3-1)cm__.现将三角板DEF绕点G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如图②),则点H的初位置与旋转后的末位置间的距离是__(12-63)cm__.(结果保留根号)图6变形1答图【解析】如答图,作HM⊥BC于M,设HM=x,则MC=x,BM=3x,∴x+3x=12,解得x=6(3-1),BH=2x=12(3-1)cm;当三角板DEF绕点G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时,点F恰好落在AB上的点H1处,△CGH1为等边三角形,作H1N⊥BC于N,则GH1=6cm,NH1=33cm,BH1=63cm,HH1=BH1-BH=63-12(3-1)=(12-63)cm.如图7,将一个钝角三角形ABC(其中∠ABC=120°)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A1BC1,使得C点落在AB边延长线上的点C1处,连接AA1.图7(1)写出旋转角的度数;(2)求证:∠A1AC=∠C1.解:(1)旋转角的度数为60°;(2)证明:∵∠ABC=∠A1BC1=120°,∴∠ABA1=∠CBC1=60°,∴∠A1BC=60°.∵AB=A1B,∴△ABA1是等边三角形,∴∠AA1B=∠A1BC=60°,∴AA1∥BC,∴∠A1AC=∠C.∵△ABC≌△A1BC1,∴∠C=∠C1,∴∠A1AC=∠C1.[2018·绍兴]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8①,点P,Q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BC,CD上,∠P AQ=∠B,求证:AP=AQ.图8(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P,Q的位置特殊化:把∠P AQ绕点A旋转得到∠EAF,使AE⊥BC,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如图②,此时她证明了AE=AF.请你证明.(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③,作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AB=4,∠B=60°,如图①.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解:(1)证明:在菱形ABCD中,∠B+∠C=180°,∠B=∠D,AB=AD,∵∠EAF=∠B,∴∠C+∠EAF=180°,∴∠AEC+∠AFC=180°,∵AE⊥BC,∴∠AEB=∠AEC=90°,∴∠AFC=∠AFD=90°,∴△AEB≌△AFD,∴AE=AF.(2)证明:∵∠PAQ=∠B,∴∠C+∠P AQ=180°,∴∠APC+∠AQF=180°,∵∠APC+∠APE=180°,∴∠AQF=∠APE,又∵∠AEP=∠AFQ=90°,AE=AF,∴△AEP≌△AFQ,∴AP=AQ.(3)不唯一,举例如下:层次1:①求∠D的度数.答案:∠D=60°.②分别求∠BAD,∠BCD的度数.答案:∠BAD=∠BCD=120°.③求菱形ABCD的周长.答案:16.④分别求BC,CD,AD的长.答案:4,4,4.层次2:①求PC+CQ的值.答案:4.②求BP+QD的值.答案:4.③求∠APC+∠AQC的值.答案:180°.层次3:①求四边形APCQ的面积.答案:4 3.②求△ABP与△AQD的面积和.答案:4 3.③求四边形APCQ周长的最小值.答案:4+4 3.[2018·烟台]【问题解决】一节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9①,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PA=1,PB=2,PC=3,你能求出∠APB的度数吗?小明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形成了如下思路:思路一: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A,连接PP′,求出∠APB 的度数;思路二:将△AP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CP′B,连接PP′,求出∠APB 的度数.(1)请参考小明的思路,任选一种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类比探究】(2)如图②,若点P是6正方形ABCD外一点,P A=3,PB=1,PC=11,求∠APB 的度数.图9解:(1)选思路一:如答图①,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A,连接PP′,∵PB=P′B=2,∠P′BP=90°,∴PP′=22,∠BPP′=45°.又∵AP′=CP=3,AP=1,∴AP2+P′P2=1+8=9=P′A2,∴∠APP′=90°,∴∠APB=45°+90°=135°.变形4答图(2)如答图②,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A,连接PP′,∵PB=P′B=1,∠P′BP=90°,∴PP′=2,∠BPP′=45°.又∵AP′=CP=11,AP=3,∴AP2+P′P2=9+2=11=P′A2,∴∠APP′=90°,∴∠APB=90°-45°=45°.观察可知每2次变换,A点向左平移1个单位,故A2018为A向左平移1009个单位,即A2-20172,。

网格中的图形变换专题

网格中的图形变换专题

网格中的图形变换专题1.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 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2.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 .12B.2C.2D.33、在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文形的边长都是1,若一个三角形的 每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称这个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请你在方格纸中任意画出两个全等的格点钝角三角形。

4.2008年奥运火炬将在我省传递(传递路线为: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某校学生小明在我省地图上设定的临沧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0),火炬传递起点昆明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1).如图,请帮助小明确定出火炬传递终点香格里拉位置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5.如图4,在12×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 的半径为1,⊙B 的半径为2,要使⊙A 与静止的⊙B 相切,那么⊙A 由图示位置需向右平移 个单位.6.一青蛙在如图88⨯网格的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跳跃,青蛙每次所跳的 A 开始连续跳六次正好跳回到点A ,则所构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7.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sin α的值是A. 43 B. 34 C. 53 D. 54(图4)CA E H8.(8分)如图7,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 的坐标为(41) ,. ①把ABC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111A B C △,画出111A B C △,并写出1C 的坐标;②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画出ABC △与关于原点O 对称的222A B C △,并写出点2C 的坐标.③以原点O 为旋转中心,画出把ABC △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A 3B 3C 3,并写出C 3的坐标.2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3,4),将OP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P ′,(1)在图中画出线段OP ′;(2)求P ′的坐标和PP ′的长度.9.(本小题7分)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l , △ABC 与△A 1B 1C 1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l )画出此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O ; (2)画出将△A 1B 1C 1,沿直线DE 方向向上平移5格得到的△A 2B 2C 2;(3)要使△A 2B 2C 2与△CC 1C 2垂合,则△A 2B 2C 2绕点C 2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少要旋转多少度?(不要求证明)25题图(第18题)18.(6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画出将铅笔图形ABCDE 向上平移9格得到的铅笔图形11111A B C D E ; (2)将铅笔图形11111A B C D E 绕点1A 逆时针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铅笔图形12222A B C D E .26.(8分)在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O 、A 、B 三点均为格点. (1)直接写出线段OB 的长;(2)将△OAB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OA ′B ′.请你画出△OA ′B ′,并求 在旋转过程中,点B 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19.如图,在Rt OAB △中,90OAB ∠=,且点①画出OAB △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111O A B △;②画出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22OA B △,并求点A 旋转到点2A 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π).24.(8分)在如图11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 画出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111A B C △; (2)求点A 旋转到1A 所经过的路线长.BAC DEA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5)A -,, (10)B -,,(43)C -,. (1)求出ABC △的面积.(4分) (2)在图5中作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3分) (3)写出点111A B C ,,的坐标.(3分)22.(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1)平移已知直角三角形,使直角顶点与点O 重合,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在方格纸中任作一条直线作为对称轴,画出(1)和(2)所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29.如图6,先将Δ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111A B C ∆,再以直线l 为对称轴将111A B C ∆作轴反射得到222A B C ∆,请在所给的方格纸中依次作出111A B C ∆和222A B C ∆.(图5)lCBA图6OCB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在格点上,点B 的坐标为(5,-4),请你作出A B C '''∆,使A B C '''∆与∆ABC 关于y 轴对称,并写出B '的坐标. 21、(6分)如上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1)作ABC △关于点P 的对称图形A B C '''△。

一级奥数教案第讲精英班教师版网格上的平移

一级奥数教案第讲精英班教师版网格上的平移

第八讲网格上的平移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图形的平移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上、下、左、右平移的操作,使学生能找到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或是找到图形移动的路线.在让学生找最优线路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记录数据,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案点为各位老师提供了本节课挂图.第八讲网格上的平移小朋友,缆车在缆绳上上下移动,电梯楼上楼下来回移动,窗户左右拉动,这些现象都是平移.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的现象?【教案思路】开课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跟学生介绍哪些现象是平移.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物体上下左右移动,本身的方法不改变就可以看成是平移.把可以平移到红色小鱼位置上的鱼也涂上红色.【教案思路】答案如右上图.在初步认识平移现象以后,让学生通过这个题,进一步来巩固什么是平移.要注意强调在移动的时候小鱼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就不是平移了.在下图的网格中,小山羊在A点,它想摘到分别放在B、C、D、E这四个点上的蔬菜,他怎样走才能更快的摘到蔬菜?【教案思路】在这里安排这道题,除了应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外,更重要是是让学生用符号的形式来记录方法,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用符号记录的时候,老师要强调走的方向一般用上下左右的箭头,移动的格数一般写在箭头的右边.当小山羊从A 点出发,沿网格向右移动到C 点时,我们用符号“→”表示它的方向.它移动了2格,就用数字“2”表示走的格数.这样小山羊从A 点出发向右移动2格到C 点,用符号记录就是.用符号记录的方法比文字更简便.小山羊从A 点出发移动到B 点,用符号表示是(). 小山羊从A 点出发移动到D 点,用符号表示是(). 小山羊从A 点出发移动到E 点,用符号表示是().四只蚂蚁兄弟都从A点出发去寻找食物,你能根据下面的平移符号,找到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找到了食物吗?(画出线路图,并用☆标出到达的地点.)【教案思路】在画线路图的时候,先要根据符号判断先从哪个方向开始走,走了几个点.然后又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几个点.最后一步到达的哪个点就是终点,标上记号.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看符号来观察方向的变化.汽车从A点出发,你能根据下面的平移符号,画出它所走的路线吗?并标出目的地B点.【教案思路】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楚走的方向和各走了几个点,然后再按要求画一画.答案如下:小朋友们画一画,从月亮到星星怎样走最近,从心形到月亮又应该怎样走?这两条路线,哪条更短?【教案思路】先让学生来设计最短的路线,一般走的步数越少,方向变化的越少,线路就是最佳路线,先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再用符号记录.最后通过数步数来比较这两条路线,哪条最短.一只小海龟沿格线从A点爬到B点,沿途还要去探访住在三个洞中的朋友.请为它设计一条最佳路线,画出路线图,并用符号表示出来.【教案思路】小海龟可先向下爬2格,再向右爬1格到第一洞;然后向右爬3格到第二洞;再向右爬3格,向下爬2格到第三洞;最后再向下爬1格到B点.这样它即见到了三个洞里的朋友,又最快到达B点.学生还可能出现的答案:方法二:这道题方法较多,我们发现这几种方法走的步数都是一样的,但是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方向改变的次数较少,在设计线路的时候,选择第一种方法更好.方法三:哈哈!变个小魔术,网格变成平行四边形了.可怜的蜘蛛找不到回家的路,你能根据下面的符号,帮小蜘蛛找到家吗?请画出线路图.【教案思路】网格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但是符号所指的方向不变.只是走的时候线路变成了斜线,方法和正方形网格找线路的方法相同.【教案思路】在这个故事中,兔妈妈把萝卜6个6个地数,数了7次,可知一共数了6×7=42(个)萝卜,把这42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然后又7个7个地数,数了6次,可知一共数了7×6=42(个)萝卜,又把这42个萝卜分给了小灰兔.最后自己还剩下36个萝卜.小白兔和小灰兔发现自己的萝卜比妈妈多,于是各给了妈妈2个萝卜,这时他们的萝卜都有40个,就一样多了.深秋的一天,兔妈妈和小白兔、小灰兔一起到菜地里 拔萝卜.不一会儿,他们拔了一筐.兔妈妈先数萝卜,再把萝卜分给两个孩子.她6个6个地数,数了7次,把这些萝卜分给小白兔;又7个7个地数,数了6次,把这些萝卜分给小灰兔.这时筐里还剩下36个萝卜,兔妈妈就留给了自己.小白兔和小灰兔发现妈妈的萝卜少,就各拿出一样多的萝卜给妈妈.这样,三人的萝卜就一样多了.兔妈妈很高兴,说两个孩子都爱妈妈.小朋友.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拿出几个萝卜给妈妈?你知道吗?蘑菇要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各要平移几格?【教案思路】格子里面物体的移动,要比点上的移动更难以理解.在这里通过让学生动手移动蘑菇来,让学生理解平移到指定位置需要移动几格.在处理这道题时,可利用挂图老师引导学生来动手尝试.一起唱首歌吧!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葡萄树上的葡萄块要熟了,蜗牛又要准备去摘葡萄了.你能根据下面的符号,找到葡萄树种在哪个格子里吗?请小朋友们画一画.【教案思路】老师引导学生边看符号边画图,弄清楚蜗牛走的顺序.蜗牛走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向左走3格,再向上走2格,再向左走1格,最后向上走1格,这一格就是葡萄树的位置.如下图:小鸭子要想一次吃到这三种水果,怎样走最近?请大家帮它设计一条最合理的路线.【教案思路】小鸭子要吃到这三种水果,而且走的线路还不能故意绕远.那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种水果先吃哪种,再吃哪种,最后吃哪种.要使走的路线最短,我们发现可以先吃葡萄,再吃梨,最后吃草莓.先让学生画出线路图,最后再用符号记录答案.方法一:先向右平移4格吃到葡萄;再向右平移2格,向下平移3格,吃到梨;然后再向下平移4格,向右平移1格吃到草莓.方法二:先向右平移4格吃到葡萄;再向下平移3格,向右平移2格,吃到梨;然后再向右平移1格,向下平移4格吃到草莓.拓展与提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游戏.请从右上方的“蛋”开始,按“蛋—雏鸡一小鸡一大鸡”的顺序,走一条不重复、不交叉的路线,最后从下方箭头走出来.走完后,用符号表示你所走的路线.【教案思路】在这道题中,首先按照要求完成迷宫图,找到从入口到出口的路,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所有的路用符号记录下来.答案如下:(老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进度灵活处理讲义内容,附加题仅供老师参考使用.)根据下列记录的符号画出路线图,然后仔细观察它像什么?【教案思路】根据代码画出的线路围线的图形如下,一个是字母I或者是“工”,另一个是字母“E”.正方形ABCD平移到A B C D′′′′的位置,向右平移了几格?【教案思路】要知道正方形ABCD平移到A B C D′′′′的位置,向右平移了几格,可以数从B点到B′点有几格,一共是6格,正方形ABCD平移到′′′′的位置,向右平移了6格.A B C D下图是一个展览馆,共有24个展览室,参观者从A室入口.从B室出口.中间相邻的展室都有门相通,现在有一位参观者必须参观C、D两个展室,其余的展室可参观也可不参观.请你为他设计一条最合理的参观路线,并用符号表示出来.【教案思路】方法一:先向下走3格,向右走1格参观C展室;再继续往右走3格,往上走1格参观D展室;最后向右走1格,从B室出来.方法二:先向右13格,向下走3格参观C展室;再继续往右走3格,往上走1格参观D展室;最后向右走1格,从B室出来.1.按所给的平移符号画出A点走过的路线,并标出终点B.【答案】答案如下:2.用符号表示从A到B的最佳线路(必须经过C、D、E三点),并画出来.【答案】3.填一填.【答案】向上平移5格;向右平移7格;向下平移5格;向左平移6格.4.小狗想把鲜花送给小猫,你能根据下面的符号,找到小猫的家吗?画一画.【答案】答案如下:5.在下图中A点按下面的符号移动,最后落在什么地方?请画一画【答案】答案如下:瓶底的部分呢?却不会被水淹,为什么?小华已经把英语背得很熟了,为什么第二天考什么东西越擦越小?试还是不及格呢?什么东西洗好了却不能吃?一只红螃蟹和一只黑螃蟹比赛赛跑,你说谁会赢呢?【答案】(1)用吸管;(2)洗澡;(3)第二天不考英语;(4)橡皮;(5)衣服;(6)黑螃蟹会赢,红螃蟹是死的.排球是一位名叫威廉·基·摩根的体育干事于1895年在美国发明的。

关于网格图形问题

关于网格图形问题

关于网格图形问题我们知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请你把下面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沿着虚线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

〖解〗:分割方法如下:〖反思〗:1、还有其它分割方法吗?2、从上面的分割方法中,你能发现分割的规律吗?题目: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与点G,一等腰三角尺按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图1)(2)、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一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交BC边于点D,过点D作DE⊥BA交BA于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 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D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图2)(3)、当三角尺在(2)、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移到图3所示的位置(点F在线段AC上,且点F与点C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图3)〖点评〗:本题以图形的平移为素材,要求学生发现并证明自己所得的结论,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融为一体,突出对数学思考的考察。

本题选自《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数学试题样卷,仅题目文字就超过300字,又出现动点和平移问题,实在可以称之为一个“庞然大物”,如果你是一位初中生,千万不要被它吓到。

仔细审题,你会发现实际考察平时学习的两个小问题: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应用三角形的全等或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证明);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和等于腰上的高(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全等、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或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证明)。

所以,在第一轮数学复习时,要注意概念复习和基础题的复习,不要脱离课本,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复习。

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中考的需要。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以网格为载体的图形平移与旋转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以网格为载体的图形平移与旋转

以网格为载体的图形平移与旋转以网格为背景的平移与旋转问题更是近年来不断涌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新题型,下面以近年来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网格中的平移例1: 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 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解析:图形平移的方向可通过比较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确定,观察图①、图②可发现图形N 既向下平移又向左平移.图形平移的距离可通过图形上的一点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格数确定,观察图①、图②上的一点(如N 最左上方的顶点),可知图形N 向下平移了2格,向左平移了1格.选C.例2: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为平移,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的方向(水平或垂直)平移后组成一个首位依次相接的三角形,至少需要移动( ).A.12格B.11格C.9格D.8格图1A B图2解析:由题意可知,将三条线段都移到网格的中央时格数最少,如图1,将最上方的线段(记为线段AB)向下平移2格.将最左边的线段向右平移3格,使它的一个端点与点B 重合.将最右边的线段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使它的一个端点与A 点重合,此时三条线段恰好能依次相接成三角形.所以共移动2+3+2+2=9格.选C. 二、网格中的旋转例3: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②、③是由三角形①依次旋转后所得的图形.(1)在图中标出旋转中心P 的位置,并写出它的坐标; (2)在图上画出再次旋转后的三角形④.解析:(1)本题是要确定旋转中心的,根据“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这一特征,可推断出旋转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样旋转中心就可确定了;(2)由①②③可知旋转的内角,加上(1)找到的旋转中心,问题迎刃而解.(1)旋转中心点P 位置如图所示,点P 的坐标为(0,1);(2)旋转后的三角形④如图4所示.例4: 如图5,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900,1800,270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 ,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依次为A 1、A 2、A 3,求四边形AA 1A 2A 3的面积;(3)这个美丽图案能够说明一个著名结论的正确性,请写出这个结论.图3图4图5图6解析:(1)根据旋转作图的步骤进行画图;(2)由条件可知四边形321A A AA 的面积应为四边形321B B BB 的面积与三角形3BAA 的面积的差;(3)可推出勾股定理. (1)如图6,正确画出图案.(2)如图,123AA A A S 四边形=123AB B B S 四边形-43BAA S #=(3+5)2-4×12×3×5=34, 故四边形似AA 1A 2A 3的面积为34.(3)结论:AB 2+BC 2=AC 2或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三、计算网袼中的图形面积例5:如图,这是我们常见的“中国结”,试解决该图案的形成过程.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和分析整个图案,找准 里面的“基本图案”,再加以适当分析.该图案可以看作是以整个图案的二分之一,(上下 平分的一半或左右平分的一半)绕着图案的中心, 按照同一方向连续旋转1800后共同组成的图形;也可以 看作是图形的一半通过轴对称得到另一半所共同形成的.点评:通过以上两例,我们可以发现:对图案形成过程的分析,是探索图形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可以发展同学们的审美意识,在分析的时候,要注意认真观察整个图案,从中找出“基本图案”,再从其形状、大小、位置、距离等方面加以深入分析,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学会对同一个图案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要掌握好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各自的特征.四、网袼中的图案设计例6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该图形绕点0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并画出它旋转后的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立图形,你试一试吧!但是涂阴影时要注意利用旋转变换的特点,不要涂错了位置,否则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

专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原卷版)

专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原卷版)

A.9B.8C.6D.4上移加,下移减.)则a+b的值为()C.4D.5【变式2-1】(江岸区期中)已知AABC内任意一点P(a,b)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1(c,d), 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2,-3+m).则a+b-c-d的值为()已知A(-1,2+m)章末重难点题型专题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考点1平移的性质】【方法点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例1】(济宁校级期末)如图,把周长为10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ADEF,贝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4B.12C.10D.8【变式1-1】(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沿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ADEF 的位置,AB=10,DH=4,BC=15,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A.40B.42C.45D.48【变式1-2】(江西校级期末)如图,将A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ABDE的位置,连接CD、CE,若A ACD 的面积为10,则ABCE的面积为()A.5B.6C.10D.4【变式1-3】(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点I为A ABC角平分线交点,AB=8,AC=6,BC=4,将ZACB平移使其顶点C与I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考点2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方法点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例2】(武汉校级期末)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A.8+mB.-8+mC.2D.-2【变式2-2】(江岸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5,0),C(0,3),平移线段AC至线段BD,点P在四边形OBDC内,满足S^PCD=S^PBD,S“POB:S^POC=5:6,则点P的坐标为()【变式2-3】(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4),B(6,0),C(0,-10),平移线段AB至线段CD,点Q在四边形OCDB内,满足S“QOC:S^QOB=5:6,S^QCD=S^QBD,则点Q的坐标为()A.(2,-4)B.(3,-5)C.(3,-6)D.(4,-8)【考点3旋转的性质】【方法点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收稿日期:2021-01-16作者简介:曹自由(1979—),男,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研究.“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曹自由摘要:图形的变化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内容抓手,也是研究图形的基本方法,是发现和构造不变量和不变关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新授课阶段分别学习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中考第二轮复习中需要建立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整体复习.通过四个课时的复习教学,分别引导学生感受运动变化、理解运动变化、运用运动变化、整合运动变化,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文章将第1课时设计整理成文,以供研讨.关键词:图形的变化;中考复习;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2.内容解析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何图形的变化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和相似(位似)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图形的全等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全等变换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刚体运动,用全等变换的思想研究图形的性质和关系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全等,全等可以用图形重合的方式直观获得,而“图形重合”需要通过图形的运动来实现,这种运动就是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变化是理解图形空间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空间观念的核心要素.抽象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用逻辑的方法理解图形的全等变换是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图形的变化的桥梁.从小学直观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到初中的逻辑研究、坐标表示再到后续的矩阵表示,是图形的全等变换的定性到定量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三种图形的变化相关知识的逻辑体系,并用图形变化的观点认识几何图形.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运动变化的认识,落实画图和识图的能力,渗透几何直观能力.(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用图形的变化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渗透图形变化思想.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能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描述两个已知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图形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概念和性质画出运动变化后的图形,通过梳理建立三种变化相关知识的逻辑体系.达成目标(2)的标志:能够以运动的视角观察图形,用变化的思想分析图形特征.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近几年北京中考试卷中的几何综合题都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的相关内容,并且不是单一的,而是从一种变化到另一种变化的综合考查.但是学生学习时,知识是零散的、分割开的,先学习了平移,然后是轴对称和旋转,没有形成三种变化相关知识的逻辑体系.同时,图形的变化是一种观察图形的视角,培养这种“视角”与培养“知识与技能”同样重要.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三种图形的变化之间的转化.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学习题目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 可以看作是△OCD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OCD得到△AOB 的过程:.图1思考问题:什么是轴对称、平移、旋转?它们各有什么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设计意图】此题为2017年中考北京卷第15题,学生在课前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应用中不断深化认识.通过解决中考试题回顾思考涉及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进一步提升能力.2.交流梳理环节1:交流课前学习成果.(1)平移:如图2,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从图形形状、大小关系来看);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两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共线)且相等(从图形位置变化来看).图2CC′BAA′B′(2)轴对称:如图3,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从图形形状、大小关系来看);对应线段相等,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从图形位置变化来看).图3B′A′ABCNMC′(3)旋转:如图4,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从图形形状、大小关系来看);每两对对应点连线所形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从图形位置变化来看);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从图形位置变化来看).BCAA′C′(1)OB′ABCC′A′(2)图4(4)轴对称、平移、旋转三者的关系:如图5,两条对称轴平行的轴对称复合⇔一次平移;两条对称轴相交的轴对称复合⇔一次旋转.2(3)2(1)2(2)图5轴对称在三种变化中起到桥梁作用,轴对称与另外两种全等变换在地位上是有区别的,它是更加基础的一种变化,所有平移、旋转都可以用轴对称变化来解释.【设计意图】学生先回答思考问题,借此梳理三种变化的性质,明确各自的画图方法及依据,明确三种变化之间的关系.环节2:问题引导深入思考.思考:只用一种变化可不可以操作?如何操作?用两种变化如何操作?哪种方法容易快速想到?为什么?【设计意图】课上让学生先交流自己的结果.而学生在交流结果时一定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问题1:对于题目,只用两种变化有哪些方法?学生活动:交流使用两种变化的情况.(1)旋转+平移.思路1:将△CO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得到△AOB.思路2:将△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得到△AOB.思路3:将△COD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后,再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思路4:将△COD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后,再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2)旋转+轴对称.思路5:将△COD先关于x轴对称,再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再作关于直线x=1的对称得到△AOB.追问:采用“平移+轴对称”的方式可以吗?归纳:对应顶点排列的顺序一致——旋转;与目标图形的方向一致——平移.问题2:用一种变化有哪些方法?追问: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某种运动方式一定能重合吗?若能重合,如何运动?归纳:对应顶点排列顺序一致,经过一次旋转能重合.学生活动:对于题目,展示只通过旋转或只通过轴对称完成任务的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画图方法和画图依据.方法1:(旋转)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思路6:将△COD绕点()1,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OB.思路7:将△COD先绕点()1,-1逆时针旋转90°后,再绕点O旋转180°得到△AOB.方法2:(轴对称)两条对称轴相交的轴对称复合⇔一次旋转.思路8:先将△COD沿直线x=1对称后,再沿直线y=x对称得到△AOB.思路9:先将△COD沿直线y=1对称后,再沿直线y=-x+2对称得到△AOB.【设计意图】题目难度不大,且学生具备直接识别运动变化的能力,但是学生自己描述运动变化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而且运动的方式是不唯一的,给出运动前后的图形,描述运动变化要素,这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高了很多的.因此,要关注这三种运动变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个过程深化学生对于运动变化的认识.3.变式练习变式1:如图6,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试类比上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说出△ABE经过怎样的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BCF?图6B E CFDA图7B E CDA变式2:如图7,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BE,试类比上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说出△ABE经过怎样的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CAD?学生活动:展示所画图形的变化过程,并用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学生可能想到如下情况.(1)旋转+平移(如图8和图9).D图8图9(2)两次轴对称(如图10).图10(3)一次旋转(如图11).图11【设计意图】将任务探究的思维过程结构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同时渗透用运动变化的眼光观察图形的思想方法.满足特定条件下的图形的变化可能有多种情况,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多样性.4.归纳与提升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图12所示.运动的眼光,变换的思想ìíîï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图12【设计意图】归纳方法、提升能力,形成用运动的眼光、变换的思想看待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渗透运动变换思想.5.布置作业(1)如图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A′B′可以看作是△OAB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OAB得到△O′A′B′的过程:.图13(2)如图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4,1,B()-1,3,经过两次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对应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3,则由线段AB得到线段A′B′的过程是:,由线段A′B′得到线段A″B″的过程是:.图14(3)如图15,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可以看作是线段AB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线段AB得到线段A′B′的过程:.图16图15ABA′B′(4)如图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可以看作△DEF是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DEF得到△ABC的过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课,内容属于“图形的变化”.希望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图形变换思想进行相应的概括和应用.同时,在落实“四基”、培养“四能”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1.感受运动变化,建立逻辑体系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课前的数学操作活动后,体验的水平停留在“感觉”阶段,还没有对活动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刻认识到三种全等变换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及反思性观察将获得的体验进行抽象,梳理三种全等变换各自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图形的变化是一种观察图形的视角,培养这种“视角”与培养“知识与技能”同样重要.在关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归纳梳理,并能够主动利用经验的迁移去研究其他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运动变化,学会以运动变化的视角分析图形,也为后续进一步主动运用图形变化视角认识几何图形,运用图形变换思想解决综合性问题奠定基础. 2.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多样性满足特定条件下的图形的变化可能有多种情况,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与此同时,通过增加限定条件,从两种图形变化的组合,到只用一种图形变化,将任务探究的思维过程结构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同时,渗透用运动变化的眼光观察图形的思想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落实画图和识图能力,渗透几何直观能力,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运动变化的认识;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用图形的变化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渗透图形变化思想.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落实得比较到位,而思想性体现不够充分,还需要深入研究,在思想性上多做文章.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章建跃.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4]任华中,傅海伦,邵亚娜.初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目标层次划分[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8(6):30-32.。

初二数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1,分别得到对应点A2、B2、C2,画出△A2B2C2,则△ABC和△A2B2C2关于对称;(3)将△ABC在网格中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B3坐标为(-6,1),画出△A3B3C3.【答案】(1) 5,﹣3; (2)画图见解析,原点;(3)画图见解析.【解析】(1)根据题意得出各对应点坐标进而求出即可;(2)利用已知得出各对应点坐标进而求出即可;(3)利用平移规律得出各对应点平移距离,进而求出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点C1的坐标为;(5,﹣3);(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ABC和△A2B2C2关于原点对称;(3)如图所示:△A3B3C3即为所求.【考点】1.作图-旋转变换;2.作图-轴对称变换;3.作图-平移变换.2.如图,有四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直角边长分别是1,2,请利用这四块纸片按下列要求在6×6方格纸中各拼一个图形(四块纸片都要用上,无缝隙且无重叠部分),直角顶点在格点上.(1)图甲中作出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图乙中作出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3)图丙中作出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答案】【解析】理解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根据其特征画出相应图形即可.【考点】1.轴对称;2.中心对称3.在图中,画出△ABC关于轴对称的△A1B1C1,写出△ABC关于轴对称的△A2B2C2的各点坐标.【答案】画图见解析,A2(-3,-2),B2(-4,3),C2(-1,1).【解析】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各点,即得到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各点,即得到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然后根据图形写出坐标即可.试题解析:△ABC的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2),B(-4,-3),C(-1,-1);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A2B2C2的各点坐标分别为:A2(-3,-2),B2(-4,3),C2(-1,1).【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4.如图所示,已知O是∠APB内的一点,点M,N分别是O点关于PA,PB的对称点,MN与P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5cm,则△OEF的周长为 .【答案】5cm.【解析】∵O是∠APB内的一点,点M,N分别是O点关于PA,PB的对称点,∴OE=ME,OF=NF,∵MN=5cm,∴△OEF的周长为:OE+EF+OF=ME+EF+NF=MN=5(cm).故答案为:5cm.【考点】轴对称的性质.5.在图示的方格纸中(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答案】(1)作图见试题解析;(2)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MN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解答.试题解析:(1)△A1B1C1如图所示;(2)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考点】1.作图-轴对称变换;2.作图-平移变换.6.下列图形是四家电信公司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选项A、B、D中的图形无论怎么折叠,都不能使左右两部重合,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C可左右对折或上下对折都能使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故选C.【考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7.一个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牌照号码___________.【答案】【解析】本题是轴对称中的镜面对称问题,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因为镜面对称的性质是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网格内的旋转平移作图

网格内的旋转平移作图

網格中の平移與旋轉作圖練習1.如圖,正方形網格中の每一個小正方形の邊長都是1,四邊形ABCDの四個頂點都在格點上,O為AD邊の中點,若把四邊形ABCD繞著點O順時針旋轉,試解決下列問題:(1)畫出四邊形ABCD旋轉後の圖形;(2)求點C旋轉過程事所經過の路徑長;2. 如圖所示,在邊長為1の網格中作出△ABC 繞點A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º,再向下平移2格後の圖形△A¹B¹C¹.第1題圖第2題圖3.在圖中,選取其中の三條線段,通過平移使其構成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並證明你の結論。

4.如圖,在邊長為1の小正方形組成の網格中,△ABCの頂點均在格點上:(1)以直線BC為對稱軸作△ABCの軸對稱圖形,得到△A1BC,再將△A1BC繞著點B逆時針旋轉90°,得到△A2BC1,請依此畫出△A1BC、△A2BC1;(2)求線段BC旋轉到BC1過程中所掃過の面積(計算結果用π表示).第3題圖 第4題圖5.畫△ABC 繞O 點順時針方向旋轉90°後得到△'''C B A6.把四邊形ABCD 繞O 點逆時針方向旋轉90°後得四邊形''''D C B A第5題圖 第6題圖7.如圖,在1010⨯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の邊長均為1個單位.將ABC △向下平移4個單位,得到A B C '''△,再把A B C '''△繞點C '順時針旋轉90,得到A B C '''''△,請你畫出A B C '''△和A B C '''''△.A BCABC8.圖中格點△A′B′C′是由格點△ABC通過怎樣變換得到の?。

网格内的旋转平移作图

网格内的旋转平移作图

网格中的平移与旋转作图练习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O 为AD 边的中点,若把四边形ABCD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试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四边形ABCD 旋转后的图形;(2)求点C 旋转过程事所经过的路径长;2.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网格中作出 △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A ¹B ¹C ¹.第1题图 第2题图3.在图中,选取其中的三条线段,通过平移使其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4.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以直线BC 为对称轴作△ABC 的轴对称图形,得到△A 1BC ,再将△A 1BC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2BC 1,请依此画出△A 1BC 、△A 2BC 1;(2)求线段BC 旋转到BC 1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计算结果用π表示).第3题图 第4题图A BC5.画△ABC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BA6.把四边形ABCD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四边形''''DCBA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再把A B 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请你画出A B C'''△和A B C'''''△.8.图中格点△A′B′C′是由格点△ABC通过怎样变换得到的?AB C。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网格中各有不同的图案,不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结合各选项所给的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符合题意;D、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属于基础题,要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2.在Rt△ABC中,∠BAC=90°,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使点C落在C′的位置,C′D交AB于点Q,则BQAQ的值为()A2B3C 2D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折叠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得出AD=DC=BD,AC=AC′,∠ADC=∠ADC′=45°,CD=C′D,进而求出∠C、∠B的度数,求出其他角的度数,可得AQ=AC,将BQAQ转化为BQAC,再由相似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A作AE⊥BC,垂足为E,∵∠ADC=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E=DE=22AD,在Rt△ABC中,∵∠BAC=90°,AD是△ABC的中线,∴AD=CD=BD,由折叠得:AC=AC′,∠ADC=∠ADC′=45°,CD=C′D,∴∠CDC′=45°+45°=90°,∴∠DAC=∠DCA=(180°﹣45°)÷2=67.5°=∠C′AD,∴∠B=90°﹣∠C=∠CAE=22.5°,∠BQD=90°﹣∠B=∠C′QA=67.5°,∴AC′=AQ=AC,由△AEC∽△BDQ得:BQAC=BDAE,∴BQAQ=BQAC=ADAE=2AEAE=2.故选:A.【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轴对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合理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四种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矩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关键是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4.如图,已知△A 1B 1C 1的顶点C 1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重合,顶点A 1、B 1分别位于x 轴与y 轴上,且C 1A 1=1,∠C 1A 1B 1=60°,将△A 1B 1C 1沿着x 轴做翻转运动,依次可得到△A 2B 2C 2,△A 3B 3C 3等等,则C 2019的坐标为( )A .(2018+6723,0)B .(2019+6733,0)C .(40352+6723,3)D .(2020+6743,0)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又因为20193673÷=,那么2019C 相当于第一个循环体的3673C 个即可算出.【详解】由题意知,111C A =,11160C A B ︒∠=,则11130C B A ︒∠=,11222A B A B ==,1122333C B C B C B ===,结合图形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Q 20193673÷=,∴2019673(123)20196733OC =++=+,∴2019C (20196733,0)+,故选B .【点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结合找规律.理解题目中每三次是一个循环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则其旋转中心是( )A .(1,0)B .(0,0)C .(-1,2)D .(-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绕着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那么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找出这个点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只有(-1,2)点到三角形的三顶点距离相等,故(-1,2)是图形的旋转中心,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O 是AC 的中点,将面积为216cm 的菱形ABCD 沿AC 方向平移AO 长度得到菱形O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28cmB .26cmC .24cmD .22cm【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得,▱ABCD ∽▱OECF ,且AO=OC=12AC ,故四边形OECF 的面积是▱ABCD 面积的14【详解】解:如图,由平移的性质得,▱ABCD ∽▱OECF ,且AO=OC=12AC故四边形OECF的面积是▱ABCD面积1 4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cm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性质和平移性质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应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答问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加2D.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图形的平移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详解】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也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故此选项错误;B、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此选项正确;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横坐标加2,故此选项错误;D、在平移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旋转则对应线段有可能不平行,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8.下面是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的知识设计的一些美丽的图案,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9.下列四个交通标志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合.10.直角坐标系内,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的坐标为()A.(2,-3)B.(2,3)C.(-2,3)D.(-2,-3)【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是(2,-3).故选A.点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11.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A.等腰三角形 B.角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A.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B.角也只有一条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C.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D.锐角三角形的对称轴数量不确定.故选:C12.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可知,上述图形中,A 、C 、D 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B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13.如图,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以下面的“姿态”从直线l 的左侧水平平移至右侧(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线),其中,平移的距离是( )A .1B .2C .3D .22【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如图连接A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如图,平移的距离AA '=的长度1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移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平移的性质求解.14.如图,已知点P(0,3) ,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BC=2,BC边在x轴上滑动时,PA+PB的最小值是()A.102+B.26C.5 D.26【答案】B【解析】【分析】过点P作PD∥x轴,做点A关于直线PD的对称点A´,延长A´ A交x轴于点E,则当A´、P、B三点共线时,PA+PB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 B'的长即可.【详解】如图,过点P作PD∥x轴,做点A关于直线PD的对称点A´,延长A´ A交x轴于点E,则当A´、P、B三点共线时,PA+PB的值最小,∵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BC=2,∴AE=BE=1,∵P(0,3) ,∴A A´=4, ∴A´E=5, ∴22221526A B BE A E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点A 关于直线PD 的对称点,找出PA +PB 的值最小时三角形ABC 的位置.15.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DC 上一点,把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ABF ∆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 的面积为20,DE=2,则AE 的长为( )A .4B .25C .6D .26【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四边形 AECF 的面积等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进而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ADE ∆Q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ABF ∆的位置.∴四边形AECF 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 的面积等于20,25AD DC ∴==,2DE =Q ,Rt ADE ∴∆中,2226AE AD DE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正确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 边关系是解题关键.16.下列所给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 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 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C. 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D. 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选项正确;故选D.1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线段长相等②角是轴对称图形③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解:①叙述不清,正确的应该是“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正确,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③错误,线段本身也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④正确,非正方形的矩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故选C.19.斐波那契螺旋线也称为“黄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画出来的螺旋曲线,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斐波那契螺旋线图案.下列斐波那契螺旋线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只有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其他不是.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轴对称图形.理解定义是关键.20.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网格的图形平移与旋转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为平移,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的方向(水平或垂直)平移后组成一个首位依次相接的三角形,至少需要移动( ). A.12格 B.11格 C.9格 D.8格
2.如图3,在平面中,三角形②、③是由三角形①依次旋转后所得的图形. (1)在图中标出旋转中心P 的位置; (2)在图上画出再次旋转后的三角形④.
图1
A B

2
图3
3.如图5,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
(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0,1800,270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
(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依次为A1、A2、A3,求四边形AA1A2A3的面积;
4.如图是某设计师设计的方桌布图案的一部分,请你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该图形绕点0顺时针依次旋转90°,180°,270°,并画出它旋转后的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立图形,你试一试吧!但是涂阴影时要注意利用旋转变换的特点,不要涂错了位置,否则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

5.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ABC △与111A B C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
(1)画出将111A B C △沿直线DE 方向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222A B C △; (2)画出将222A B 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得到333A B C △; (3)求出四边形312CC C C 的面积.
6.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
(1)平移已知直角三角形,使直角顶点与点O 重合,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在方格纸中任作一条直线作为对称轴,画出(1)和(2)所画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
(第22题)
7.顶点在网格交点的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在一个9×9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 ,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在网格中画出△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 1B 1C 1. (2)在网格中画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B 2C 2. (3)在(1)中△ABC 向上平移过程中,求边AC 所扫过区域的面积.
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 (1)画出四边形A 1B 1C 1D 1,使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成轴对称;
(2)画出四边形A 2B 2C 2D 2.,使四边形A 2B 2C 2D 2与四边形ABCD 关于点O 中心对称.
(3)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是否对称,.若对称请在图中画出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O N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