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放手让学生设计并演示实验,引发思维冲突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来具有好奇心,但并不天生喜欢思考,
除非体验到解决某一问题的愉悦感,才会喜欢思考。我原先准备自己演示在冷、 热水中滴品红这个实验,后来采用学生设计、学生演示、学生汇报结果这种方式, 发现学生完成得很好。在布朗运动实验中,请一名学生观察现象并告诉大家Biblioteka Baidu一 组学生上来点点、连线,学生完成得也很好。这说明学生很乐意参与到其中来, 思维打开了,所以后来也能提出很多高质量的问题。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很 到位。如果直接提问,会显得呆板沉闷。在课题引入上,我采用古诗欣赏,带入 情境,引出扩散现象。既活跃气氛,又增添了人文色彩。在介绍布朗运动实验时, 采用历史重现法:请一名学生上来扮演布朗,观察现象,告诉大家,激发兴趣, 再切换到大屏幕,集体观看。边讲故事边实验。在课题收尾处,我引用了“PM2.5” 这一热门话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线不是轨迹,但可以说明是无规则运动。
五、图表式的板书设计清晰新颖,更能体现知识点间的脉络关系
2.分子的热运动
直接
间接
不停息
扩散现象
温度
布朗运动
无规则
颗粒小,越显著
物理方法:转换法、放大法等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在同组教师甚至相关专家的指点下,在一次次磨课中 不断完善的。我深切的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我是汲取了全组人的智慧去完成终端 显示! 当然,本节课在难点的化解上,我做的还不到位。如布朗运动原因分析, 如何与“水”联系起来,有老师采用“对已经干涸的颜料载玻片和加入水后进行 观察比较”,把注意力从“小颗粒”引到“水分子”上来,这样很自然。在以思 维为基础的问答中,不要急于做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简单:如“好”、“很 好”等,应该评论某人的努力和表现。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站得更高,想 的更深,努力做到学科思考与学生思考的统一。”
三、组织探究活动和合作交流,呈现认识的多样性和思维的个性 本节课重点是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比如放大法、转换法等,并能解决“PM2.5 细颗粒” 等一些实际问题。我采用了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学习的方式进行,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等新理念。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 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不少实验现象,提出很多新问题。
四、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引发思考,使学生思维达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在分析布朗运动中,我引用英语中三个关键词“What”“Why”
“How”,解决小颗粒“做什么运动”、“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激烈程度 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小颗粒“做什么运动”这个问题上,回顾怎样描述一个运
1
动,从位移入手,寻找位置变化,描点找位置,层层推进,更深刻理解连出的折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学反思 一堂课好似一场电影,课堂也需要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体验。如何从问题 情境、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和思维提升这几个方面设计出一节好课,理清一根主 线,踏准节拍带动学生的思维共鸣,需要教师不断去探求。在设计《分子的热运 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除非体验到解决某一问题的愉悦感,才会喜欢思考。我原先准备自己演示在冷、 热水中滴品红这个实验,后来采用学生设计、学生演示、学生汇报结果这种方式, 发现学生完成得很好。在布朗运动实验中,请一名学生观察现象并告诉大家Biblioteka Baidu一 组学生上来点点、连线,学生完成得也很好。这说明学生很乐意参与到其中来, 思维打开了,所以后来也能提出很多高质量的问题。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很 到位。如果直接提问,会显得呆板沉闷。在课题引入上,我采用古诗欣赏,带入 情境,引出扩散现象。既活跃气氛,又增添了人文色彩。在介绍布朗运动实验时, 采用历史重现法:请一名学生上来扮演布朗,观察现象,告诉大家,激发兴趣, 再切换到大屏幕,集体观看。边讲故事边实验。在课题收尾处,我引用了“PM2.5” 这一热门话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线不是轨迹,但可以说明是无规则运动。
五、图表式的板书设计清晰新颖,更能体现知识点间的脉络关系
2.分子的热运动
直接
间接
不停息
扩散现象
温度
布朗运动
无规则
颗粒小,越显著
物理方法:转换法、放大法等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在同组教师甚至相关专家的指点下,在一次次磨课中 不断完善的。我深切的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我是汲取了全组人的智慧去完成终端 显示! 当然,本节课在难点的化解上,我做的还不到位。如布朗运动原因分析, 如何与“水”联系起来,有老师采用“对已经干涸的颜料载玻片和加入水后进行 观察比较”,把注意力从“小颗粒”引到“水分子”上来,这样很自然。在以思 维为基础的问答中,不要急于做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简单:如“好”、“很 好”等,应该评论某人的努力和表现。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站得更高,想 的更深,努力做到学科思考与学生思考的统一。”
三、组织探究活动和合作交流,呈现认识的多样性和思维的个性 本节课重点是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比如放大法、转换法等,并能解决“PM2.5 细颗粒” 等一些实际问题。我采用了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学习的方式进行,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等新理念。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 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不少实验现象,提出很多新问题。
四、通过问题链层层递进引发思考,使学生思维达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在分析布朗运动中,我引用英语中三个关键词“What”“Why”
“How”,解决小颗粒“做什么运动”、“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激烈程度 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小颗粒“做什么运动”这个问题上,回顾怎样描述一个运
1
动,从位移入手,寻找位置变化,描点找位置,层层推进,更深刻理解连出的折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学反思 一堂课好似一场电影,课堂也需要学生的情感、思维的体验。如何从问题 情境、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和思维提升这几个方面设计出一节好课,理清一根主 线,踏准节拍带动学生的思维共鸣,需要教师不断去探求。在设计《分子的热运 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