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2009-02-27 11:40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3十五、《常棣》中的动植物:“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19.常棣常棣:木名。

也叫郁李,花或红或白。

果实像李子而较小。

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

诗人以常棣的花比兄弟,或许因其每两三朵彼此相依,所以联想。

此诗是周公(旦,文王之子)所作,反复穷极而求其诚,抑扬渐次而尽人情。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比兴作为句首,看来是周朝时的一种风雅,足可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恰如雅士羽扇纶巾而来。

此句不仅系文学手法,亦关乎人文风度。

不能因为在我们的时代不崇尚辞令的艺术,就能断定当时没有此风俗。

当时之人见面喜好诗词咏唱,以示风流。

比兴有风雅之用。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八字用的雅妙。

这几个字里面有一番幽默和调谑的意味。

如果我请各位描述“常棣之华”,那你们各位如何评价呢。

这只是一个包袱,其实诗人早就准备好了答案,诗人云:“鄂不韡韡”。

又见造语之奇!鄂不:花蒂。

“鄂”字《说文》引作“萼”。

“不”字在甲骨文是花蒂的象形。

《说文》“韡,盛也。

”韡韡(委wěi):光辉灿烂的模样。

日光流布,然不借花影又难知其光辉灿烂且明丽。

非仅物理之反射效果可以答其因,又花在人心中有情感作用倍增其果。

张衡《西京赋》云:“流景曜之韡韡。

”我有诗《思常棣》云:“日借花韡茂,风凭鄂不新。

红泥锁芳尘,所思在远道。

”诗人有一种俗而雅的风流,你看我说的好吗,你能有怎样的奉对?这样态度气质骄而不让人生厌,反而由衷地敬佩赞叹。

正所谓格物谓之力。

所谓格物者能尽物理和物性,科学尽物理,诗歌尽物性。

常棣最美的感觉可以被我表达出来,那就是它的花鄂团蔟而且滟滟。

这种欢乐和豪情也会感染读诗之人,使他们乐而从之、听之。

郁李正是花中公子。

此公子颇有一番“夸夸”模样,纵是夸夸亦风流,所谓“竟自由”也。

然周公旦又是我民族中最坚韧卓越之人。

以其老成之人发此新语,更见一番别样的才情。

白居易《惜郁李花》比之则庸常了不知多少,白诗共十二句,就是最见精神的后四句,也不过是文人老套路,自伤自怜、自说自话。

《诗经》里出现的植物排行榜

《诗经》里出现的植物排行榜

NO。1 荇菜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 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 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 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 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 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 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 【学名】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 www。6park。
【保健食谱】 1.莼菜羹 莼菜 250 克,冬笋 25 克,香菇 20 克,榨菜丝 15 克。将莼菜 去杂物,洗净切段;冬笋、香菇、榨菜分别切丝;锅中放入鲜汤, 烧沸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同煮至沸,再加入莼菜,汤 沸后加盐,出锅后淋上麻油即成。此羹鲜美清淡,味道可口,具 有止呕、止泻痢、消炎解毒的功效,可作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痛、呕吐、高血压以及胃癌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 2.莼菜鲫鱼羹 鲜鲫鱼 4 条(重约 5O0 克),药莱 150 克,葱、姜、蒜末各 10 克。将鲫鱼去腮、内脏、鳞,洗净;莼菜去杂,洗净切小段; 鱼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拆下鱼肉,鱼汤倒出待用;锅 内放猪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煸香,放入鱼肉、莼菜、酱油、 白糖、精盐、鱼汤烧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碗,淋入麻 油即成。此羹质地浓稠细嫩,咸鲜清香,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 养成分,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身体瘦弱,消化不 良,乳汁少,乏力,黄疸,痈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3.西湖莼菜汤 瓶装西湖莼菜 1 瓶,熟笋、西红柿。水发香菇各 50 克,姜末 适量。药莱沥去卤汁,倒入碗中用沸水泡过后,沥干水分;水发 香菇、熟笋切成丝,西红柿洗净切成片条;炒锅放油,烧至五成 热,放人姜末偏炒至油热姜香,加入鲜汤、香菇丝,烧沸后放人 笋丝、莼菜、西红柿,加入味精、料酒,烧至人味,淋上麻油,

诗经中提到的生物

诗经中提到的生物

小雅.鱼藻之什白华1、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菅:禾本科菅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灌丛、草地或林缘向阳处。

白茅:又名茅针、茅根、茅草、茹根、兰根、地筋,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

2、丑恶秃鹙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秃鹙:青苍色,长颈赤目,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鹤: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

绵蛮1、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黄鸟:别名金雀、芦花黄雀、主要属于雀形目、金翅科、金翅属世界性分布。

体型甚小(11.5厘米)的雀鸟。

苕之华1、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古书上指凌霄花。

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瓠叶1、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

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兔: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

俗称兔子。

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何草不黄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狐: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大雅.文王之什棫朴1、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棫: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

朴: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

皇矣1、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

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

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

《诗经》中的植物科普

《诗经》中的植物科普

《诗经》中的植物科普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植物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及其相关的科普知识:
1. 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小巧而呈现心形,多生长在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河流中。

2. 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萝藦,开白色或粉色的花,果实呈纺锤形。

3.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葭即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生长在沼泽、湖泊等水域,可用于造纸、编织等。

4.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木瓜是一种蔷薇科植物,果实可食用,也可用于制药。

5. 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黍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去壳后即为黄米,可煮粥或制作糕点。

6. 芄芄:“芄芄黍苗,阴雨膏之。

”芄芄指的是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黍苗茁壮成长的景象。

《诗经》中的动植物(一)

《诗经》中的动植物(一)

《诗经》中的动植物(一)《诗经》中的动植物(一)诗经在《诗经》的305首诗中,有135首出现植物,多数以植物来赋、比、兴。

但是很多植物我们已经无法辨识,或因植物种类繁多,名称有变化;或因我们在城市居住久矣,五谷尚不能分,谈何百余种植物。

现对《诗经》中植物进行整理,以重拾《诗经》中的美好。

01荇(音xìng)菜亦作莕菜,别名水荷叶,龙胆科莕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

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褐色斑点,节下生根。

性强健,耐寒又耐热,喜静水,适应性很强。

产中国绝大多数省区,世界多地有分布。

作药用时可治发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02葛藤葛为葛藤,其皮可作为纤维织布,为夏布。

覃:延长。

程俊英译《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5页。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03苍耳苍耳:别名:葈耳(本草经),粘头婆,虱马头,苍耳子,老苍子,野茄子,敝子,道人头,刺八裸,苍浪子,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抢子,痴头婆,胡苍子,野茄,猪耳,菜耳。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

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卷耳,今名称为苍耳。

同上注。

程俊英认嫩苗可食用,也可作药用;但现代中医学经过药物独立分析——《中国药物戒》2016年11期《193例苍耳子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可明确苍耳幼苗、苍耳子均涉及多脏器损伤,以消化系统损害为多,且以肝损害最为多见;外用苍耳子所致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以接触性皮炎多见;相对于上述两种植物,北方为常见。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键入文字]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诗经里的植物彩绘
《诗经名物图解》,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細井徇/細井東陽撰绘,其主要内容为《诗经》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

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1848)。

1、荇菜(xìng)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周南.关雎》
2、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

茆(mǎo):莼菜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3、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卫风.伯兮》
4、蒌蒿(芦蒿)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周南.汉广》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5、苹(大萍或白萍)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召南.采苹》
6、白茅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召南.野有死麋》
《诗经》中的植物:你见过几样?
7、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1。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植物的诗篇,以下是部分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名:
1. 榆荚:《国风·氓》中提到榆荚落叶的景象。

2. 椒营:《国风·邶风·静女》中提到了“飘风吹椒楹”的景象,
椒营被认为是指椒树。

3. 萸:《国风·唐风·秋夜之什》中提到了“秋兰烟露,云露霜萸”的景象,萸是指一种疏花植物。

4. 蒹葭:《国风·秦风·君子偕老》中提到了“蒹葭萋萋,白露
为霜”的景象,蒹葭是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5. 薇:《国风·唐风·鸿雁》中提到了“薇硕湓氏,薅则以藐”,
薇是指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

6. 芳草:《国风·王风·采葛》中提到了“芳草绿虹霓”的景象。

7. 稻:《国风·秦风·蒹葭》中提到了“济济多薪,劳心者忧”,
稻指水稻。

8. 苇:《国风·秦风·蒹葭》中提到了“萋兮苇兮”,苇指芦苇。

9. 葵:《国风·秦风·葵丘》中提到了“葵丘之苗”,葵指向日葵。

10. 鬱苌:《国风·周南·桃夭》中提到了“采绿于阡,鬱苌揲之”,鬱苌可能指山茱萸。

这只是部分植物的例子,诗经中还有很多描写植物的诗句,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以下是整理的《诗经⾥的植物》,希望⼤家喜欢!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2卷⽿(苍⽿)采采卷⽿,不盈顷筐。

嗟我怀⼈,寘彼周⾏。

——《诗经•国风•周南•卷⽿》3芣苡( 车前草 )采采芣苡,薄⾔采之。

采采芣苡,薄⾔有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4兰草溱与洧⽅涣涣兮,⼠与⼥⽅秉兰兮。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5荷华、⽔芙蓉、菡萏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诗经•国风•陈风•泽陂》⼭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都,乃见狂且。

⼭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充,乃见狡童。

——《诗经•国风•郑风•⼭有扶苏》6葛藟(野葡萄)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

谓他⼈⽗,亦莫我顾。

——《诗经•国风•王风•葛藟》7蓷(益母草)中⾕有蓷,暵其⼲矣。

有⼥仳离,慨其叹矣。

慨其叹矣,遇⼈之艰难矣。

——《诗经•国风•王风•中⾕有蓷》8芄兰(萝摩)芄兰之⽀,童⼦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9菽(⾖类)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来朝,何锡予之。

虽⽆予之,路车乘马,⼜何予之,⽞衮及黼。

——《诗经•⼩雅•南陔•采菽》10蒹葭(芦苇)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今天,蓝⼭君还要PO⼀张⼗⾥蓝⼭的户型图。

157平⽶,四房两厅两卫。

奢华4.8⽶客厅,真正南北通透。

3.8⽶舒适主卧,双阳台设计。

落座⼗⾥蓝⼭楼王区6、8号楼,全线⽆遮挡,远眺庐⼭,俯瞰⼗⾥河,是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不⼆选择!全系实景现房,即买即住!蓝⼭君的照相技术有待提⾼,没照出6、8号楼的⽆敌景观,现实⽐想象更美!。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的植物名诗经中的植物名《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在一赋一比,一比一兴中穿插了诸多香草花卉。

那么诗经中的植物名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整理了诗经中的植物名,一起来看看!【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为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诗经·王风】第一首诗“黍离”中的一段。

读了这首诗使我想起另一首,唐末诗人刘禹锡写的诗——乌衣巷:乌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

上面两首诗同样都给人一种苍海桑田的感觉,会使你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前者,作者回乡看到原西周宗庙上长满一行行茂盛的黍,稷。

人是物非的情景,不免使之心情沉重,悲伤,“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仰天长叹;后者,作者看到原王,谢府第仍在,但住在里面的人变了,变成寻常百性之家,那种感慨之情不言而喻。

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因帝王之家没落而起兴,触景生情。

诗中的黍稷都是禾本科植物。

稷——【辞源】解析:“古今著录所述形态不同。

汉以后以粟为稷,唐以后又以黍为稷。

谷类中种之最早,古称为百谷之长,故农官为稷,谷神亦为稷。

”(【稷正】条:稷神也,【风俗通】列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蔬果,故立为稷正,周弃亦以为稷正也。

)罗愿《尔雅翼》云:稷,穄,粢皆一物。

语音之轻重耳。

赤者名糜,白者名芑(qi),黑者名秬(ju)。

古今著录,说法不一。

现代多以明【本草纲目】为准。

李时珍在《本草》中说:“稷与黍一类二种也。

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

稷可作饭,黍可酿酒。

犹梗与糯也。

”“稷黍之苗似粟而低小有毛,结子成枝而疏散,其粒如粟而光滑。

三月下种,五月可收,亦有七八月收者。

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

黑者禾稍高,今俗通呼为黍子,不复呼稷矣。

北边地寒,种之有补。

河西出者顆粒尤硬。

稷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

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

《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是啥样的(图片欣赏)

《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是啥样的(图片欣赏)

《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是啥样的(图片欣赏)《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图)华夏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于世,不仅因为拥有至今依然沿用几千年的汉字,这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唯一不曾中断演进而继续广泛使用的文字,不仅维系了中国和全世界华人文化的传承和联接,而且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上千首辑录而成的古代中国最优美的诗篇。

到了春秋时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这些诗歌进行了整理,选编了三百首,这就是后来成书的《诗经》。

下面是《诗经》中提到的所有生物图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姝女,君子好逑。

注:《诗经》首篇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爱情诗句流传千古,其“雎鸠” 经专家考证是指一种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猛禽---鹗(Pandion haliaetus)。

《诗经》把鹗写入爱情作品并非空穴来风,鹗的求偶过程的确非常值得称道,繁殖季节雄鸟经常捕捉大鱼献给雌鸟以示爱意,还会向雌鸟卖弄高超的飞行技术以证明自己的基因质量不错,雌鸟也会相应的随之上下翻飞,成功结合后,“渔夫”和“渔妇”经常比翼双飞,“关关”高唳。

由于鹗的领域意识很强,在面积较小的水塘区域内一般只有一对鹗栖息,所以并不是谁都有幸能够看到这夫唱妇随的一幕,因此象征着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景致对于情侣来说显得格外神圣,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描写爱情的诗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注:蒹,草本植物,长在水边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

葭,初生的芦苇。

蒹葭焉得萲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同,便我心痗。

注:《诗经》里的谖草,指的便是萱草,朱子注的诗经里,解“谖”为忘忧之意,所以萱草又有忘忧草的美名。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茑与女萝,施于松上。

注:女萝,即松萝,攀附植物。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注:此处的绿,即荩草。

诗经中提到的生物

诗经中提到的生物

小雅.鱼藻之什白华1、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菅:禾本科菅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灌丛、草地或林缘向阳处。

白茅:又名茅针、茅根、茅草、茹根、兰根、地筋,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

2、丑恶秃鹙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秃鹙:青苍色,长颈赤目,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鹤: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

绵蛮1、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黄鸟:别名金雀、芦花黄雀、主要属于雀形目、金翅科、金翅属世界性分布。

体型甚小(11.5厘米)的雀鸟。

苕之华1、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古书上指凌霄花。

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瓠叶1、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

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兔: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

俗称兔子。

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何草不黄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狐: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大雅.文王之什棫朴1、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棫: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

朴: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

皇矣1、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

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

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

雅集《诗经》里的植物,全扫盲,赶紧收藏!

雅集《诗经》里的植物,全扫盲,赶紧收藏!

雅集《诗经》里的植物,全扫盲,赶紧收藏!《诗经》是中国的骄傲,里面介绍了许许多多让现代人向往,却又不知为何物的植物。

这不,嘉永元年(1848)一位儒学爱好者兼绘画大师通过潜心研究,找到了部分《诗经》中出现的植物并绘制成莫迪兰色的绘本——《诗经名物图解》。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美了千年的名物究竟长什么样↓▼—荇菜(xìnɡ cài)—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周南·关雎》▼—荏菽(rěn shū)—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大雅·生民》▼—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卫风·木瓜》▼—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国风·周南·桃夭》▼—茆(máo)即莼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颂·泮水》▼—葛—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诗经·唐风·葛生》▼—蒌蒿(芦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周南·汉广》▼—苕(tiáo )即凌霄花—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小雅·苕之华》▼—茯苓(fú líng)—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邶风·简兮》▼—游茏(lóng)即荭草—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郑风·山有扶苏》▼—舜花即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郑风·有女同车》▼—谖(xuān)草即萱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便我心痗。

《卫风·伯兮》▼—荍(qiáo)即锦葵—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陈风·东门之枌》▼—芄兰(wán lán)—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卫风.芄兰》▼—芍药—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前几天, 我就师友的提问, 回答了“《诗经》中的植物、动物有多少”的问题。

回答是笼统的、粗线条的, 只是按照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前后顺序, 进行了归纳性回答, 没有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分类。

现在, 我把植物和动物分成两个部分, 写成了两篇文章。

文章把它们做了进一步的分类, 举出这些植物(动物)在《诗经》中出现时的具体例句, 具体注明它们的出处。

同时, 对它们的词义进行简要的注释, 并把一些生僻字予以注音。

根据这些植物在《诗经》出现的实际情况, 把它们分为花草类(35种)、水草类(9种)、灌木类(13种)、乔木类(40种)、野菜类(6种)、蔬菜类(6种)、中药类(6种)、庄稼类(19种)等八种, 共134种。

当然, 这个统计一定会有遗漏或重复的地方, 请师友们补充、纠正。

一、花草类1.葛之覃(tán)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

葛: 一种多年生蔓草。

——————《国风·周南·葛覃》2.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卷耳: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周南·卷耳》3.翘翘错薪, 言刈其蒌。

蒌: 蒌蒿。

——————《国风·周南·汉广》4.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蘩:白蒿,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召南·采蘩》5.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

白茅: 一种草。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6.彼茁者葭, 壹发五豝(bā), 于嗟乎驺(zōu)虞。

葭(jiā): 芦苇。

——————《国风·召南·驺虞》7、彼茁者蓬, 壹发五豵(zōng), 于嗟乎驺虞。

蓬: 蓬蒿。

——————《国风·召南·驺虞》8、彤管有炜(wěi), 说怿女美。

彤管: 辛夷花。

辛夷树大连合抱。

——————《国风·邶风·静女》9、墙有茨, 不可扫也。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2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2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22009-02-27 11:34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转)2八、《七月》中的动植物:“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12、仓庚又名黄莺或黄鹂。

以声类族辩之,称为仓庚,庚通更,“谓其春鸣,至秋而变更毛也”;以色辩之,称为黄鹂,其雄鸟披金色间黑的羽毛,雌鸟的羽毛黄色隐绿。

若以声记之,黄鹂映色而春鸣,鸣而应节。

《礼记·月令》的句子:“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一声莺鸣中,一个桃花满天的春世界,转眼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有鸣仓庚”是说仓庚知春而鸣,应节而趋时,故所以尤其喜人。

杜甫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

”为黄鹂传神最好写照最好的还有杜牧,唐朝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黄鹂喧出了浓浓的春意。

黄鹂之声,清丽而婉转。

宋代欧阳修《啼鸟》:“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宋无名氏《鱼游春水》:“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啭”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鹂的鸣唱婉转流利动听。

若以色记之,《诗经》中《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黄鹂有一种特殊闪亮的美好的羽毛。

“有鸣仓庚”可以说是春天里的第一声鸣叫,这一声鸣叫似乎唤醒了万物。

春日暖阳,人心转暖,鸣声中透露人喜悦的消息。

我赞之曰:“旧日黄莺在,无柳不新鲜。

”《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写春景最绝妙的句子,非只为其能写出声色。

而且述说处了这繁荣春色的后面的动力,那种万物雀跃、蓬勃的气息。

黄鹂寄托者整个春天的灵性,春日则是春天的“呼吸”。

九、《七月》中的动植物:“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13.桑桑: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mulberry〗。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摘自百度百科)。

桑在中国古代有极崇高的地位。

《诗·小雅·小牟》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

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

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

2014年03⽉20⽇ 18:22来源:凤凰⽹⼭东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诗经》中的植物⼀、草本植物(⼀)粮⾷作物【麦】《鄘风·桑中》、《鄘风·载驰》、《王风·丘中有⿇》、《魏风·硕⿏》、《豳风·七⽉》、《⼤雅·棫朴》、《鲁颂·閟宫》。

【稻】《唐风·鸨⽻》、《豳风·七⽉》、《⼩雅·⽩华》、《鲁颂·閟宫》。

【稌(稻⾕)】《周颂·丰年》。

【重穋(亦作“种稑”两种⾕物)】《豳风·七⽉》。

【梁(⾼梁)】《唐风·鸨⽻》、《⼩雅·黄鸟》。

【⿉】《王风·⿉离》、《魏风······硕⿏》、《唐风·鸨⽻》、《豳风·七⽉》、《⼩雅·黄鸟》、《⼩雅·信南⼭》、《⼩雅·楚茨》、《⼩雅·甫⽥》、《⼩雅·⼤⽥》、《⼩雅·⿉苗》、《周颂·丰年》、《周颂·良耜》、《鲁颂·閟宫》。

【稷(通称为⾕或为粟)】《王风·⿉离》、《唐风·鸨⽻》、《豳风·七⽉》、《⼩雅·楚茨》、《⼩雅·信南⼭》、《⼩雅·甫⽥》、《⼩雅·⼤⽥》、《周颂·良耜》、《鲁颂·閟宫》。

【粟(⼩⽶)】《⼩雅·黄鸟》、《⼩雅·⼩宛》。

【秬(⿊⿉)】《⼤雅·⽣民》、《鲁颂·閟宫》。

【秠(⿉的⼀种)】《⼤雅·⽣民》。

【穈(⾚梁粟)】《⼤雅·⽣民》。

【芑(⽩梁粟)】《⼤雅·⽣民》。

【菽(⼤⾖)】《豳风·七⽉》、《⼩雅·⼩宛》、《⼩雅·⼩明》、《⼩雅·采菽》、《⼤雅·⽣民》、《鲁颂·閟宫》。

诗经里动植物总数

诗经里动植物总数

诗经里动植物总数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许多诗歌描述了丰富的动植物,反映了古代人民与自然的生活和情感。

据统计,整部《诗经》中涉及到的动植物总数超过300种。

其中,植物有桑、柞、榆、杨、松、竹、梧桐、荆芥、菖蒲、芙蓉、牡丹等,涉及了树木、草本、花卉等不同类型的植物。

动物则有鸟类、兽类、鱼类、昆虫等,例如鹿、狐、猴、鳖、蝉、蚕、蜻蜓等。

这些动植物在《诗经》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同时,它们也成为了古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符号和资源,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 1 -。

诗经中的动植物的名字和介绍

诗经中的动植物的名字和介绍

诗经中的动植物的名字和介绍【荇菜】:荇菜、莕菜、驴蹄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荏菽】:大豆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诗经·大雅·生民》【茆】:莼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诗经·鲁颂·泮水》【苕】:凌霄花。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诗经·小雅·苕之华》【葍】:小旋花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莱】:藜,野菜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薇】:大巢菜、野豌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经·小雅·采薇》【蓼蓝】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诗经·小雅.采绿》【芣苢】:车前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诗经·国风·芣苢》【葛藟】:割谷镰藤、野葡萄、栽秧藤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诗经·王风·葛藟》【蕳】:兰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诗经·郑风·溱洧》【菡萏】:荷花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国风·陈风·泽陂》【蒹葭】: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芄兰】:萝藦、浆罐头、婆婆针落线包、奶浆藤芄兰之支,童子佩觿(xi);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诗经·卫风·芄兰》【谖草】:萱草、忘忧草、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焉得萲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同,便我心痗。

——《诗经·卫风.伯兮》【飞蓬】:飞蓬、女菀、野蒿、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诗经》中的动植物

《诗经》中的动植物

《诗经》中的动植物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品,它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其中,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运用在《诗经》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在《诗经》中的应用:
1. 鹿:鹿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动物之一,它代表的是高贵、美丽和自由。

在《关雎》中就有“采绿野之芝,得鹿于中野”的句子。

鹿还是一种重要的猎物,被用来表示男子汉的勇气和猎手的技艺。

2. 草:草是《诗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之一,代表着生命、希望和力量。

在《关雎》中有“萋萋芳草,载我行役”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草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3. 梅花: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花卉之一,也是《诗经》中常见的植物之一。

梅花代表着坚强、不屈和自立,常被用来描述女性的美丽和气质。

在《小雅》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的诗句,形容梅花的清雅和高洁。

4. 鱼:鱼是《诗经》中常用的动物之一,代表着富足和幸福。

在《鱼藻》中就有“鱼在其中,王在其中”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动植物在《诗经》中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们的出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折射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Nanning-水水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诗经美学》选高乾源)一、《关雎》中的动植物:1.东方大黄莺或鱼鹰雎鸠(JuJiu):旧说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

古今注家多解之为鱼鹰。

鱼鹰民间称它为黑老鸨,通体黝黑,俯冲以利抓抓鱼,饱食后成群在船头、礁石上晾翼。

求偶时雄鸟抖动两翼,鸣声粗戾。

如此丑陋的形态,比兴为温文尔雅的人间求爱,如同把狼比兴为人。

为知诗者不取。

把鱼鹰和鱼的关系比喻为爱情,如同流行歌唱的老鼠爱大米。

胡淼先生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求证为东方大苇莺。

诗中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乾源1] 关关、关关,这是雄雎鸠向雌雎鸠歌唱,雌雎鸠对鸣。

就像英俊的男子在姑娘的窗前歌唱一样。

先闻声后见关雎鸟,虚化而入,别有韵味...雎鸠解为鱼鹰不美且丑,然而雌雄能够终生厮守,概说它是有忠贞信念的生命,心美大于形美;若为黄莺、唱时既铿锵又婉。

铿锵是为捍卫领地,婉者又是唱给产卵、育雏的雌鸟听的。

婉又铿锵的声调是爱的不息咏唱。

我曾有诗一首赞颂昆曲名家李佩红的演唱。

亢鸣南雁行,婉爱费精神;含章锁麟囊,独自莫悲伤。

歌唱艺术也象法了爱情的精神。

2.荇菜荇(Xing)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

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植物,茎可供食用。

诗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被清清的河水带动,左右摇摆着。

清情的河水就像我那绵长的思绪。

左右摇摆的荇菜就像我动摇的心。

这位是大胆真情的公子,但是他绝不同现代的花花公子,上去就是一句我爱你。

说完了就想着如何折腾上床,这位公子希望用日夜的想念来打动姑娘。

此处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是空谭,看美之人可见荇菜,但是荇菜实是空物,诗者原意不在此。

看美之人可见流水,但是流水亦复未尝有形。

大概是以空物托情,滋长出浮动的情思,借用这等空物,情思有所寄托。

此便是对空灵的渲染。

一、《鹤鸣》中的动植物:3.鹤鹤属迁徙鸟类。

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

丹顶鹤寿命长达六十至八十年,四岁便进入成年期。

每年四月中旬是其求偶繁殖季节。

每当黎明或黄昏,年轻的鹤群便曲颈向天引吭高歌,以对歌方式寻找伴侣,一旦求偶成功则终生不变。

如有一只不幸夭折,另一只会至死不再择偶,宁可沦为孤鹤。

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鹰都避它三分(摘自百度百科)。

诗中的鹤也有人把它比喻为隐居高山的高士。

鹤在寂静空间中,它的鸣叫可以传播到七、八公里之外。

如果这样解,《鹤鸣》就成为一首纯粹的隐逸诗,寓意高人在野,暗示君王应当提拔幽隐。

2.檀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及香料,又可入药。

檀木后来成为中国名贵家具的主材。

檀,喻意一种名贵的树钟,紫檀树。

《毛诗传》说:园,所以树木也。

《诗经》中有《伐檀》一首,估计在二千年的长江流域一代仍有檀木生长。

鉴木从鉴檀始,下图是一棵1500年前的古檀树。

三、《桃夭》中的动植物:5.桃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博主:应网友要求,加此句以便于理解)。

《桃夭》能穷物理而能穷人事。

明暗掩映,彼此比兴。

灼灼者花貌,也如少女之美艳貌。

灼灼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阳春三月,花艳照人。

三月春阳,日中光艳照人。

灼灼其艳,心花开也。

其艳灼灼,照人亮妹也。

夭夭者,桃之稚者也。

小树弱枝,婀娜妍茂为有加耳。

所谓读桃之夭夭,当不只取其形,而要逼近其神貌。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入桃花林,桃林烧玉面。

此处我们自然可以体会到少女的丰腴,以及她如火的娇羞。

光艳是火的精灵,清影是水的精魂。

灼灼其华的桃花火之艳与水之清的精心。

有蕡其实是果貌,又如妇女怀孕貌。

其叶蓁蓁乃是叶貌,又似人丁兴旺貌。

有花乃有果,有果叶乃盛。

有女乃有家,有家乃有子,有子家族旺。

这是因果变化,所以诗中说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夭夭应是迎风向日,盛展摇动之貌。

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fn)其实。

四、《黍离》中的动植物: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6、黍黍:是北方黄土高原常见的粮食作物,一年生草本。

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作糕。

黍中不粘的近似稷。

黄土高原打谷之后要敬天,祭品是黄米糕。

黍秀即散垂。

李塨曰:离离,散垂之貌。

彼黍离离为全景写貌。

离离:离通丽,是附着、附丽的意思。

如同黍子的颗粒团簇、昭淅地生长,附丽出繁茂的样子。

说得就是清晰明白而且籽粒饱满。

易有离卦。

《文心雕龙》中言:文章昭晰以象离。

白居易诗云:离离原上草。

日中为离。

离离者指黍在烈日骄阳下的光景。

离离又是反复之貌,是指种植的黍连绵不绝。

离离者写出广袤无垠的气息。

7、稷稷:一说是粟(谷子)。

稷即今之小米也。

古以稷为百谷之长。

诗中黍子但见其离离昭淅之貌,而稷则见其苗、其穗、其实,各尽物理。

又说稷就是黍类中的一种,只是颗粒更为坚硬,熟最早,作饭疏爽香美。

为五谷之长而属土,故祠谷神者以稷配社。

五谷不可遍祭,祭其长而该之也。

彼黍离离实是兴,比者在稷。

诗经的比有严格的规范,绝不是随便的比较。

稷是谷子,为百谷之长。

彼稷之苗,垂而不伏,硬而不粘。

就是苗穗虽然下垂,但是主茎挺拨并不随风倒伏,谦虚而有骨气。

以象君子之德如风。

五、《摽有梅》中的动植物: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8、梅杏类也(陆疏),梅树的果实,称酸果,即酸梅子[plum]。

果实将成熟时采摘,其色青绿,称为青梅,古有青梅煮酒的习俗。

青梅经烟熏烤或置笼内蒸后,其色乌黑,称为乌梅。

女子喜食,待孕后则更喜食。

古妻字为敏,同梅一样从每字旁。

所以梅又被看作合媒之果,女子以梅投男,思嫁之意至深。

梅通媒。

摽有梅,其实七兮中的正是梅子。

梅,古代又称报春花,被视为吉祥物、吉庆象征。

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对应了《易经》中的乾,元亨利贞的四德,是中华民族最完美德行的象征。

又说梅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旧时春联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

梅在冬春之交开花,耐寒开放,独天下而春,是传春报喜的象征。

梅发音为去声,轻声吟读,温软含骨,刚柔相济,颇合梅之品味。

《终南》一篇梅花已经开始开始寄托人的情感精神。

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用梅来透露人的精神消息,那是最好不过。

梅清雅俊逸,人可有乎?梅冰肌玉骨,美人可当乎?梅凌寒留香,志士之节气可配之乎?晁补之《咏梅词》诗云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骨香是谦虚者的品质。

我写诗一首赞梅:残雪糙枝影自迷,暗香林中步酥泥。

人说香骨多厥疑,我折寒梅透消息。

若说雪与梅最亲近的还是宋朝的卢梅坡《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文人的雅气,却没有文人的雕琢气,自然美妙。

元朝王冕的两首《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颇有文人雅韵,也是没有脂粉气的。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已是绝绝以上的风骨,然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句只能借上句风神,已与梅品相差。

倒是陆游同题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近梅,然而毕竟境界又寂寞。

六、《芄兰》中的动植物: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9、芄兰芄(wn丸)兰:又名萝藦,俗名婆婆针线包,实如羊角。

多年生草质藤本。

具乳汁,叶腋生有总状花序,内有多数种子。

茎、叶、果实入药。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本身具有一种童谣的趣味。

既然是个童谣,就要是个活泼生动的比喻。

芄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

觿(x西):象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同锥,成人佩饰。

这是一个极贴切的比喻。

芄兰的花蕾也卷曲着,如同钩弦。

韘(sh社):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古玩行称之为拇指儿,清朝时期有玉制的。

这又是巧妙的比喻。

芄兰之所以成为儿歌歌咏的对象,也因为它在乡下田间地头寻常见。

芄兰应该还是乡间女儿的情趣,不能沾染了一个兰字就成了闺阁淑女的专利。

芄兰极为普通,身为下贱,然而因为象觿,命又比天高。

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

《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

乡下的童子都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佩觽佩韘,表明和炫耀自己对外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

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

因而也成为乡下儿童游戏的内容,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以示自己的成熟一样。

您看,这些都是活泼的、有意味的形式,生活的美感从这些游戏式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

七、《伯兮》中的动植物: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10、蓬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散乱,茎干枯易断,随风飞旋。

这里形容头发乱糟糟的样子。

据《埤雅》:其叶散生,末大于本,故遇风辄拔而旋。

虽徙无常,其相遇往往而有,故字从逢。

本诗可贵之处,正是弱女子亦能担当。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自从丈夫远征之后,竟至于不洗不妆的程度,足见为情所伤。

每个头发都倒立起来,今天说人的头发乱也说:炸蓬。

蓬花待成熟时,随风吹之即起,李白诗云:孤蓬万里征。

杜甫《遣兴》诗之二云: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李商隐诗云:走马兰台类蓬,就是用它比喻迁徙不定的人生。

蓬这种居无定所的特质正是暗合此处诗歌悲凉的特性。

宋朝僧志安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中之蓬非蓬草,乃是蓬船。

此诗妙在句式的微妙,沾衣欲湿杏花雨本为杏花雨沾衣欲湿。

吹面不寒杨柳风本为杨柳风吹面不寒,然而经这一折,停留下意象就是杏花雨杨柳风,如同此处首如飞蓬,印象鲜明具体,意象的停顿乃是意象的思考。

中国的语言通过意象停顿来超越理性,停顿的意象穿透情感,永驻记忆,如果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诗歌自然要死的。

词人更知晓这个天机,贺铸《橫塘路》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1.谖草。

谖草:萱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使人忘掉忧愁俗称忘忧草。

萱草的花是黄色的又名黄花菜,形状像针又名金针菜。

可以食用,中医药理论指出忘忧草有促进食物消化,消除胸膈满闷,轻身明目作用。

因而对忧思过重引起的胸闷气短等病症的确有缓解消除的药用作用。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就是所谓有所谓的可以忘忧的草(即萱草),生长在大树背面。

(但我却无心顾及食用,宁肯生出心病。

萱草更成为母亲之花。

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