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高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冲重本建议收藏
![高中政治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冲重本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19796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1.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冲重本建议收藏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必背23个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常考方式】选择题2.钱的意义、本质和作用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的职能。
【常考方式】选择题3、汇率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本币升值的影响: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2)本币贬值的影响: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也有材料题涉及,结合解析型主观题进行考查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常考方式】选择题5、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常考方式】选择题6、恩格尔系数反映什么?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和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常考方式】选择题7、扩大内需的措施是?①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⑤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⑥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常考方式】选择题与材料题均有涉及,以材料题为主,需着重背诵8、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cb8b78d4b73f242326c5f6f.png)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温习提纲必修2?《政治生活》温习提纲第1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体:公民)(知识提纲: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1课人民民主专政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x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同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份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保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注意区分两个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1)人民民主最广泛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但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戴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戴祖国统1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最真实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资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趋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获得的成绩,充分反应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我国建立1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4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保护国家统1和民族团结、遵照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85003dcfc789eb172dc898.png)
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总结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内涵(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内涵:①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②专政:依靠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两者是辩证(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和对立,民主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对于敌对分子和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③监督权。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③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新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遵守宪法和法律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以及行使监督权的要求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b35114336c1eb91b375d13.png)
《政治生活》必背考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国家及国家性质1、国家(1)含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社会属性、主权属性、阶级性。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1)是什么: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2)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3)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第一、广泛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第二、真实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物质的保障,而且表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①从其地位来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②从其作用来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复习提示:民主与专政:*①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它是与专制根本对立的国家制度)。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②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有专政职能)。
专政适应于被统治阶级。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两者相互区别、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fce19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b.png)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1.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国家和社会中,围绕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进行的活动。
2. 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政治生活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 政治制度- 宪法和法律框架- 政府结构和职能- 选举制度和政治参与2. 政治文化- 政治价值观- 政治意识形态- 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3. 政治行为- 政治决策过程- 政治活动和运动- 政治沟通和表达三、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2. 民主原则-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3. 公平原则-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机会的均等性- 结果的公正性四、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1. 公民- 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2. 政府-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政府与公民的关系3. 政治组织- 政党的角色和功能- 利益集团的影响五、政治生活的实践与发展1.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政治体制的适应性-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措施2. 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 提高公民政治意识- 丰富公民参与渠道3. 政治生活的现代化- 科技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 政治生活的国际化趋势六、结语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
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权利。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生活的本质,更有效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以上内容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总结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扩充和深化。
每个部分都应该包含具体的知识点、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等,以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在撰写时,应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1673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f.png)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1.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作用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意义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素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2.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必要性①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②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范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具体内容平等原则①内涵:民事主体不论职位高低、社会状况如何,在民法面前,所有个体一律平等。
②表现: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享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平等;自由平等地协商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地受到保护自愿原则①内涵:保障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不被国家权力、其他民事主体非法干涉,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
②表现: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没有强制力影响,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违背自愿原则的,受欺诈方或者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予以撤销公平原则①内涵: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②要求:对利益或损害的分配在主观心理上应持公平的态度;反对暴力,要求民事活动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否则就应以公平为尺度加以平衡;要求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诚信原则①内涵:是道德标准的法律化,对于民事活动的公平进行具有普遍的控制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137fc2a0116c175e0e481c.png)
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整理一、公民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⑴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⑵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环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⑵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5、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
6、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⑴有助于政府改进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能,体现政府的原则和宗旨。
⑵公民能够更准确的表达意愿,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提高主人翁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⑶体现我国国体,人民当家作主。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⑴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⑵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⑶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⑷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政府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宗旨为人民服务4、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为人民负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5、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7、权力行使,需要监督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8、树立政府权威三、政党1、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是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5、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6、指导思想M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四、国家制度或政策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⑵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7b8ee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2.png)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人民推行民主,对很少量仇视和损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推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拥有哪些特点?宽泛性(表此刻:民主主体和民主权益的宽泛性);真切性(表此刻: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趋充足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益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益,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记)政治权益( 2)政治自由(人民履行当家作主权益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详细表现)( 3)督查权(包含责备权、建议权、举报权、申述权、指控权)政治性义务( 1)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2)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恪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加政治生活(或许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益和义务)应该按照哪些原则?A 、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的原则B、坚持权益与义务一致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联合的原则EG 、网络民主一方面促使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致使网络谣言四起,说说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踊跃: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表现了政府在踊跃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益于促使决议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督查;③表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督查权。
悲观:①公民履行权益的同时要执行恪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益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③在履行权益的同时不得扰乱正常公事活动;④有序参加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加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纳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联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何以及如何履行选举权、被选举权为何: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益机关构成人员,代表人民民众直接履行国家权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e4a0ec76a20029bd642da6.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及重点整理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国家第一节国家一、国家的含义1.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的管理1.民主与专政①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性质。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③关系:辩证统一区别:适用范围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中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①含义: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2.中国的国家性质⑴内容:①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
③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⑵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多数人的民主和少数人的专政)②人民主的特点:真实性:民主主体广泛性和民主权利广泛性;真实性;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⑶中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①公民与人民公民: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及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公民与国家在本质利益上是一致的。
③具体表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一、享有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权;3.监督权。
二、应尽的义务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三、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2)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2)](https://img.taocdn.com/s3/m/82fe82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2.png)
政治与政治生活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1. 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国家性质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显著特点在于: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对者实施专政。
3. 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包括:- 广泛性:民主主体和权利的广泛性。
- 真实性:体现在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及人民利益的逐步实现上。
4.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
2.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 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民主权利。
- (2)政治自由是公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
- (3)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2.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 (2)保障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 (3)遵守宪法和法律。
- (4)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以下原则:-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C. 个人利益与集体及国家利益结合。
3.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我国采用直接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 为何及如何行使选举权:- 原因:-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成员,直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
- 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标志。
- 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 如何:- 公民需提升参与政治的素质与能力。
- 政府应关注人民利益,积极转变职能。
3. 民主决策机制:-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及社会听证会制度,确保决策反映民意和科学性。
4. 民主管理:我国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特性。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cef2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是必修二课本的内容,高中政治的复习需要掌握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一)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必须超越一国界限。
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并不一定不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各国若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高考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https://img.taocdn.com/s3/m/a28b7e1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b.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点拨: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并且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主权属性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点拨:社会主义民主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它不是全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点拨: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点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等方面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点拨: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可非法剥夺的,但自身享有的权利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不容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点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e3fcb15ef7ba0d4a733bcb.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就是从来就有的,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与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就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在尊重与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就是属于统治阶级,这就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就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专政就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c233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a.png)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新高中政治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生活》答题模板-【口袋书】2021年高考政治背诵手册
![新高中政治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生活》答题模板-【口袋书】2021年高考政治背诵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c2ab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0.png)
2021届高考政治人教版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答题模板一、公民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答题要素】必要性+重要性【答题模板】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答题要素】内容+要求【答题模板】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地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3.推进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措施【答题要素】国家+中国共产党+公民【答题模板】(1)国家①完善法律、规则、程序,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②加强管理和服务,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2)中国共产党①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引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导广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3)公民①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二、政府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答题要素】性质+宗旨、原则+职能+意义【答题模板】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1dcfa7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9.png)
中学政治必修2学问点总结归纳中学政治必修2学问点总结篇一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效劳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保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立。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立。
(4) 供应社会公共效劳。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踊跃因素,让一切缔造社会财产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供应的效劳。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坚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效劳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视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表达。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为人民效劳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那么。
2、原那么:(1) 坚持为人民效劳的工作看法。
(必需深化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敬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 树立求真务实的佛年工作作风。
(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探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效劳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开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良工作。
中学政治必修2学问点总结篇二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执政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见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就是表达对人民负责的原那么。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立,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加政府的权威。
高考政治必修二核心知识清单
![高考政治必修二核心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e37b5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8.png)
高考政治必修二核心知识清单一、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内容。
2.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途径和方式。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概念、内容。
2.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3. 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三、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2.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运作机制。
3.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4.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选举程序。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组织和职权。
3. 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
4.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五、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划分。
六、国际社会的成员和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1. 国际社会的成员和主权国家的概念、特点和关系。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条约的效力。
3. 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的形式和作用。
4.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自卫权、管辖权等。
5. 国际责任的概念和承担方式。
6.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七、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1. 联合国宪章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209ec89eb172ded63b7f1.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记忆第 一 单 元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876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域1. 政治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 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体和国体- 政治体制的类型- 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 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 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 政府机构和行政体系二、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的权威和公正2. 民主原则-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参与3. 平等原则- 政治权利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 反对歧视三、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 选举- 选举制度的类型- 选举程序和规则-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2. 公共决策- 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社会听证和民意调查- 公共参与的渠道和方法3.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的形式和特点 - 社会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 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实施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 政治价值观- 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识形态 -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变迁2.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五、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1.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深化- 政治文明的进步2.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的条件和因素- 政治冲突的解决与调解- 政治秩序的维护六、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 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 国际政治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机制和机构- 全球问题的合作与应对- 全球治理的挑战和前景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发展批判性思维,并为将来的政治参与打下基础。
在复习时,学生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历史背景,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关注时事政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cda52eaf1ffc4fff47ac3e.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政治复习全套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主与专政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履行义务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崇尚民主与法制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等额选举或差额选举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活【国家】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国家性质叫国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叫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总称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6、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公民】1、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意义: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
意义: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监督权。
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2、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①民主选举:方式:直接、间接、等额、差额意义:是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 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政治素养, 增强公民意识。
②民主决策: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有利于推动决策实施, 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③民主管理:方式: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④民主监督:途径: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坚持有序参与的原则。
(遵守法律、规则、程序;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 5、以公民为主体回答“依据、原因、为什么”①回答公民做某事的经济生活依据时,要把公民看做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然后根据不同身份特点寻找依据。
②要求回答公民做某事的政治生活依据时,可以考虑如下知识点:A 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B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D 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③要求回答公民做某事的哲学依据时,可以考虑如下知识点:A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贡献与索取是统一的关系;B 尊重规律;C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D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6、以公民为主体回答“如何做、措施、建议类”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政府】1、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宗旨:为人民服务3、原则: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政府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A 经济调节(宏观调控,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B 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原则,保障市场秩序C 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生产安全,处理突发性、群众性事件,解决社会纠纷D 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保障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A 基础设施建设B 健全保障体系C 控制人口D 保护环境5、政府职能履行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政治依据:①从国家性质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从政府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们的政府, 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坚持对人民负责为工作原则。
政府职能的履行是由政府性质决定的,是政府性质的体现。
③从政府的地位看:政府是国家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它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6、我国政府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①政府与人民: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原则,政府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②政府与人大: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③政府与党:我国政府是人民和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接受党的领导。
④政府与政协:我刚政府接受政协的监督,听取政协的意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7、政府权力正确运行的环节:①科学决策、审慎用权②依法行政③自觉接受监督8、政府权力阳光下运行的意义①从人民角度分析:A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B 、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从政府自身角度分析:A 、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治工作失误B 、有利于防止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C 、有利于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到权为民所用③从社会角度分析 ;A 、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带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B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9、以政府为主体回答“依据、原因、为什么”①经济生活:A 、社会主义本质; B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C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E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F 、宏观调控的手段; G 、落实科学发展观;H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②政治生活:A 、国家性质; B 、政府职能; C 、宗旨、原则; D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E 、自觉接受监督; F 、树立政府权威; G 、国家这样做的政治意义注意:政府在经济生活里面的行为是进行宏观调控, 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政治生活里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中国共产党】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小分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6、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回答“如何做、措施、建议类”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9、回答党做某事的“依据、原因、为什么”①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②党的宗旨和指导思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④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⑤加强党的建设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⑦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⑧我国的政党制度⑨党这样做的意义【民主政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A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B 、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C 、产生:直接选举(县级一下 ,间接选举(县级以上②人大:A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人民当家作主⑤优越性:(意义A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B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C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政党制度:①内容:A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C 、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 、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E 、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优越性:(意义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C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3、民族宗教:①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 、自治权(核心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C 、优越性:(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A 、根本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B 、政治环境: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C 、贯彻和落实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 、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 、合理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部资料请勿外传①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②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现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③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6、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措施)①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④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2、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形式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4、我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 5、如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措施)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