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二章 海洋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地质学复习

第二章海洋自然地理

1.试述标准洋壳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它与陆壳有哪些主要区别?

标准洋壳结构主要指大洋盆地的理想地壳结构,有3层组成:

第一层为沉积层(简称层1),速度与厚度的区域性差别相当大,地震纵波速度(Vp)为1.6~2.5 km/s,厚度为0~2 km,平均厚度约0.4 km;海床表面物质主要由浊流搬运到深海的陆源、生物、自生和火山等成因的未固结沉积物组成。这些深海沉积物经常受到洋内温度和盐度控制的底流和等深流的再搬运。沉积层通常在大洋中脊轴部缺失或极薄,随着远离洋中脊而逐渐增厚,洋盆边缘最厚可达2 km。

第二层为基底层(简称层2),亦叫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并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Vp多为3.4~6.2 km/s。该层表面极不平坦,厚度变化较大,介于1.0-2.5 Km 之间,平均约1.4 km。上部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即大洋拉斑玄武岩),主要是夹杂有深海沉积物的枕状熔岩及玻璃质碎屑岩。越往下沉积层越少,以至消失。下部呈岩脉或岩床形式的辉绿岩;底部为席状岩墙群,单支岩墙只有远离洋中脊的一边具有冷凝边。

第三层为大洋层(简称层3),是海洋型地壳的主体。Vp为6.4~7.0 km/s,由此推测可能是辉长岩、角闪岩及蛇纹石化橄榄岩等。其厚度也有变化,平均厚约5.0 km。

ΓypeBиЧ等(1987)根据太平洋700多处深地震探测资料得出,层3分为3A(Vp=6.5~

6.8 km/s)、3B(Vp=

7.0~7.7 km/s)两个亚层。综合各种研究资料(以地震探测结果和

所采样品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室测量结果为依据推测),层3A由变粗玄武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层3B可能由辉长岩或辉长岩和蛇纹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

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区别:

(1)物质组成:洋壳主要由玄武岩质及超镁铁岩石组成,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层为特点。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明,陆壳比洋壳富Si,K,贫Fe,Mg

和Ca如SiO2的含量,洋壳不足50%,而陆壳在60%以上;再如K2O的含量,洋壳仅为陆壳的1/7。故在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2)厚度:标准洋壳总厚度仅7 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5~40 km。

陆壳不但上覆较厚(15~20 km)的花岗岩质层,而且玄武岩质层也比洋壳厚得多。陆壳厚度变化较大,通常地势越高厚度越大,如青藏高原(>70 km),而裂谷下的只有几公里。然而,在海底,虽然层1的厚度朝大洋边缘逐渐增厚,但洋壳总体相对稳定在7km左右。当然,海洋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也有复杂得多的情况,如贯穿四大洋的洋中脊体系,是世界洋底最突出的相对隆起的地形,其地壳厚度比正常洋盆还小,仅2~5 km;另一类海底山脉—无震海岭(如夏威夷海岭),地壳厚度却可达20 km以上。

(3)地球物理特征:洋壳虽薄,却以正重力异常值为特点,大洋盆地的布格异常值可达+500 mGa1;陆壳虽厚,其重力异常值却主要表现为负值,高山地区布格异

常值一般为—500~-300 mCal。这种情况表明,构成陆壳的岩石密度(比重)较之洋壳为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壳均衡现象。

(4)年龄:洋壳岩石比陆壳年轻,陆壳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或矿物可达39×108~42×l08a;而洋壳岩石一般都小于1.6×108a,最古老的洋壳也没有超过1.8×

108a,而且50%的大洋表面积形成于最近65 Ma,这意味着30%的地球表面是

在地质历史的最近1.5%的时间内形成的。

(5)火山活动:从火山岩成分来看,陆壳和洋壳也有很大差别。

近大陆侧以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而且陆地的大部分地

区很少有火山活动,主要出现在安第斯型造山带一带;而大洋侧则以玄武岩和橄

榄玄武岩等基性玄武岩为主,而且大洋内火山的活动性非常大,以大洋中脊和大

洋边缘的岛弧为火山与侵入活动最盛。以上说明两者在物质成分和火山作用过程

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6)构造活动性:陆壳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很发育,大部分山脉是由花岗岩质岩浆岩或(和)变形变质的变质岩或(和)未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组成;而洋壳构造除大

洋边缘沟—弧体系外,广阔的洋底以断裂构造为主,特别是沿中脊轴分布的中央

裂谷带以及与之垂直的横向大断裂,是地球表面规模最大的两大断裂系统。

(7)结构分层性:陆壳的大尺度分层性难以确定,变化较大,反映了其复杂的演化历史。有些地方也可以以Conrad不连续面分成上下两层,但这不具有全球性。相

反,洋壳垂向上的三分结构在世界各大洋非常明显,然而,这些层,特别是层2

和层3,它们在本质上可能在不同洋区随深度有明显变化,这反映了其母岩浆房

的复杂成因。

2. 什么是低速层与软流圈?什么是岩石圈?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软流圈(低速圈)指地壳岩石圈以下的圈层在地表以下70—100公里至地下1000公里之间,位于地幔上部。地震波的波速在这里明显下降;又称低速带。据推测,这里温度约1300℃左右,压力有3万个大气压,已接近岩石的熔点,因此形成了超铁镁物质的塑性体,在压力的长期作用下,以半粘性状态缓慢流动,故称软流圈。板块构造理论的地幔对流

运动,就是在软流圈中进行的。岩石圈板块就是在软流圈之上漂移的。(摘自百度百科)它的特征:

(1)软流层的厚度与界面特征D3

软流层的深度各地不等、厚度各异。一般洋壳下的软流围厚度比陆壳下的软流层大,在洋壳下软流层底板深度为400 km,厚度约为350 km;而在陆壳之下,顶板深100~150 km,底板深200~300 km,厚100~150 km。但最新研究多将640 Km作为底界,也有人确定为670 Km,相当于过渡层与下地幔的界线。

(2)软流层的力学特性

一般情况下,从地表向地球深处,温度和压力都会随深度的变大而增加。温度升高有助于物质熔融,但压力的增大则使物质的熔点升高,这是一对矛盾。

根据地球热特性,地温梯度随深度减小,故在地球表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比压力随深度的增大更快,到达适宜的深度,温度可增至地幔物质固相线的温度,地幔物质开始熔化。由实验确定的含水橄榄岩熔融温度为1000~1100℃的等温面。因此,可以在物理化学上把软流层上界定义为在相应压力下组成物质熔融温度等温面的深度,即上地幔物质初始熔融的深度就是软流层上界面的深度。再往深处,地温梯度减小,温度升高很慢,压力增加的效应超过温度增高的效应。至某一深度,地幔温度变得低于固相线温度,这一深度可定义为软流层下界面的深度。在此深度以下温度低于固相线温度,地幔物质完全处于固态,变得十分刚硬。

岩石圈:指固体地球最上面的层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最上部,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弹性,地壳和地幔间的莫霍面(M面)夹在岩石圈内部。

它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