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与同期434例静止性脑梗死从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颈部血管斑块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静止性脑梗死组比较高粘血症、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患病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粘血症和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与脑梗死急性发病关系密切。
标签: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脑血管病有直接关系,但值得重视的是这些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人群中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以”触目惊心”的速度上升。积极控制和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脑梗死的诊治意义重大。本文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5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急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患者558份脑梗死病例,入院后磁共振影像学证实124例有新发梗死病灶,男性80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9±13.75)岁,静止性脑梗死434例,男性284例女性150例,平均年龄(60±15.62)岁。入院第2 d晨均抽空腹血查血脂、血糖、血流变、凝血四项、同型半胱氨酸、血液系列(叶酸、维生素B12)、肾功,并行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检查。其中:急性脑梗死组高血压病96例,高脂血症42例,2型糖尿病38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6例,叶酸缺乏48例,维生素B12缺乏26例,颈动脉斑块形成56例(其中单纯硬斑8例),高粘血症46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24例,心房颤动8例。静止性脑梗死组高血压病340例,高脂血症130例,2型糖尿病11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296例,叶酸缺乏160例,维生素B12缺乏96例,颈动脉斑块形成294例(其中单纯硬斑113例),高粘血症86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90例,心房颤动20例。
1.2诊断标准
1.2.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颅脑MRI证实有新发脑梗死病灶。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急性脑梗死组高粘血症患病率为37.097%,与静止性脑梗死组的19.8125%比较,χ2=15.9480,P<0.01,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病率45.1613%,与静止
性脑梗死组的67.7420%比较,χ2=16.3585,P<0.01,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但急性组脑梗死组颈动脉易损斑块患病率93.5484%,明显高于静止组的73.9631%,两组比较,χ2=21.7840,P<0.01。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缺乏、维生素缺乏、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心房颤动、吸烟、嗜酒、性别、年龄的比较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干预两种。其中天气、年龄、性别及种族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疾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疗法、口服避孕药物的应用、吸烟、饮食与营养、缺乏体育活动是有充分证据的可干预危险因素[1]。近几年大量研究又逐步认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感染因素、同型半胱氨酸、血粘度、高尿酸血症、纤维蛋白原、叶酸、维生素B12、载脂蛋白、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I、胰岛素受体等基因多态性、卵圆孔未闭、蛋白C/缺乏等[2-7]。还提出了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如:睡眠呼吸障碍、牙周健康状况、阿而且司匹林的使用、康复治疗、情绪及实验室的一些检查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持续升高、慢性炎症、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降低、抗心磷脂抗体出现、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降低、尿蛋白和尿酮体阳性)等[8]。
血管壁异常、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异常是脑梗死形成的3大因素。其中高粘血症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血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中有形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多少以及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能力。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其核心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增高体现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低切粘度增高与红细胞聚集率增高及红细胞压积增高相关。血浆粘度主要与纤维蛋白原的多少相关。血粘度增高增加了脑血流阻力,产生低灌注,导致局部血流减少甚至停止,使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酸中毒,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形成血栓,造成梗死发生。报道显示血流变增高与急性脑梗死有关[9]。
颈动脉斑块分为硬斑和软斑,其中软斑统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的提出和研究是近20年心脑血管领域的一个重点突破。颈部血管解剖位置表浅,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冲击血管壁剪切力高,容易致血管内皮损伤发生涡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而易损斑块或不稳定性斑块,纤维帽薄,脂质核心较大,富含大量炎性细胞,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容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出现斑块内出血、破裂,造成斑块脱落或形成内膜溃疡,形成血栓,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目前有文报脑血管病发生与易损斑块关系密切[10-11]。
综上所述,在诊治脑梗死患者时,积极筛查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血液系列(叶酸、维生素B12)的同时,对高粘血症和颈动脉易损斑块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抗血小板聚集、稀释血液、斑块稳定剂应用等综合治疗,可以从源头上达到降低脑梗死急性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万良,孙海欣.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中一级预防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1,6(9):727-755.
[2]王亮,谢颖桢.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636-1637.
[3]胡磊,冯珊珊.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1):1677-1679.
[4]黄载文.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60-61.
[5]韩英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科学,2011,14(7):57-58.
[6]张峪涵,陈湘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酸的表达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研究,2013,10(26):34-39.
[7]陶雄飞,杨玉莲.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初期血液流变性的研究[J].微循环学,1998,3:17-18.
[8]吴建霞,郭秀君.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29-3832.
[9]郭建英.血流变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研究[J].临床研究,2013,10(1):65-66.
[10]佟丽媛,王田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杂志,2013,33(5):2137-2138.
[11]张玉慧,田禾.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25-126.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