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生课程)(1)

合集下载

胃癌的靶向治疗

胃癌的靶向治疗

胃癌的靶向治疗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展,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胃癌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崭露头角,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靶向治疗是基于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和干预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广谱毒性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可以更精准地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

靶向治疗的关键是确定胃癌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子标靶,通过抑制或阻断这些标靶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胃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抗HER2靶向治疗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

HER2是一种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膜受体,其异常活化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抗HER2靶向药物通过结合HER2受体,抑制信号传导路径的活性,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HER2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和法莫替尼。

另一种常见的靶向治疗方法是抗VEGF靶向治疗。

VEGF是促进新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其过度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和恶性度密切相关。

抗VEGF靶向药物通过结合VEGF或其受体,阻断正常血管和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营养供应和转移能力。

普拉西利(Ramucirumab)是一种常用的抗VEGF靶向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疗并非对所有胃癌患者都适用。

在选择靶向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同时,由于靶向药物的治疗费用较高,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此外,胃癌的靶向治疗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靶向药物主要针对某些特定的分子标靶,胃癌细胞往往会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治疗效果。

因此,如何克服耐药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靶向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晚期胃癌,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选择

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选择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胃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二线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不同靶向药物的适应症、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

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线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已经接受过一线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二、胃癌二线靶向治疗药物1.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帕博利珠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2. 纳武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也是一种PD-1抑制剂,与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相似。

纳武单抗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3.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PD-L1抑制剂包括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和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它们通过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这些药物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同样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

4. 抗VEGF抗体抗VEGF抗体包括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瑞格列珠单抗(Regorafenib)和安罗替尼(Anlotinib)。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抗VEGF抗体在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为晚期胃癌患者,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5. 抗EGFR抗体抗EGFR抗体包括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其疗效往往有限,且伴随着一系列不良的副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崭露头角,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并展望其前景。

一、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1.1 HER2靶向治疗胃癌中的HER2过表达已被广泛研究,HER2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特拉斐福(Trastuzumab)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胃癌。

研究表明,特拉斐福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为胃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1.2 PD-1/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卢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尼伯替尼(Nivolumab),通过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卓越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

1.3 EGF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埃克替尼(Erlotinib)可以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已被用于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

1.4 抗血管生成治疗胃癌的生长和扩散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

这种分子靶向治疗在一些胃癌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二、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景展望2.1 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使得医生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分析,可以确定患者肿瘤的分子特征,从而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

这有望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降低不必要的药物毒性。

2.2 药物组合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单一的分子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疾病的进展。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治疗方法分类
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和增殖,达到治疗目的
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细 胞表面抗原,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 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 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治疗:通过细胞移植或细胞工程, 达到治疗目的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等。 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靶向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结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 药物
靶向药物的选择:根据基 因突变类型选择合适的靶 向药物
治疗效果:靶向药物在结 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副 作用
联合治疗:靶向药物与其 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患者预后:靶向治疗对结 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其他癌症中的应用
来经济压力。
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 物来预测靶向药物的疗效, 导致治疗效果难以预测。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寻找新 的肿瘤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展望:开发新型 免疫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展望:开发新型靶 向药物,提高治疗
效果
研究方向:研究 肿瘤耐药机制,
提高治疗效果
THANK YOU
汇报人:XX
添加 标题
乳腺癌:HER2靶向治疗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东 南大 学 学
J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嚣 ( M ‘ e d 医 S c 学 i E 版 d i ; ) 2 …’ ’ 3 2 一 ( 2 一 ) : ‘ 2 …… 3 5 - 2 3 8
v t Uni
・ 2 3 5 ・
抑 制 剂及蛋 白酶抑制 剂 等 。作 者 收集 国 内外近期 文献 , 就 胃癌 分子靶 向治疗 的现状 与进 展作 一综 述 。 [ 关键 词 ]胃癌 ;分子靶 向治疗 ; 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 ;表 皮生 长 因子 ;文献 综述
[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5 . 2 ; R 4 5 6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1 — 6 2 6 4 ( 2 0 1 3 ) 0 2 — 0 2 3 5 - 0 4
验血液学杂志 , 2 0 0 9 , 1 7 ( 6 ) : 1 6 2 4 — 1 6 2 8 .
[ J ] . 临床血液学杂志 , 2 0 1 1 , 2 4 ( 7 ) : 4 3 8 — 4 4 0 .
[ 4 ]张海燕. 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 的恶性 淋 巴瘤个 案分析 [ J ] . 现代医学 , 2 0 1 0 , 3 8 ( 3 ) : 3 0 2 — 3 0 4 . [ 5 ]杨勇 , 徐 刚. 鼻型 N K / T细胞 淋 巴瘤 临床 及病理 研究 [ J ] . 现代预防医学 , 2 0 0 8 , 3 5 ( 1 3 ) : 2 5 7 7 — 2 5 7 8 , 2 5 8 0 . [ 6 ]齐英杰 , 刘扬 , 任萌. 鼻型N K / T细胞 淋 巴瘤临床 治疗进展 和展望 [ J ]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1 , 9 ( 1 7 ) : 2 0 5 — 2 0 6 .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刘文婷;曹邦伟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胃癌(Gastric cancer,GC)、胃食管连接部恶性肿瘤(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肿瘤性致死原因。

肿瘤的发生率和分布与地域差异密切相关,远端胃腺癌主要发生于东欧、亚洲和南美,而近端胃癌和胃食管连接部肿瘤多发于西欧和北美。

这是由于远端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一些营养和经济危险因素相关;相反的,近端胃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发生则与肥胖、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致使其在西欧、北美发病率较高[1]。

【总页数】3页(P771-773)
【作者】刘文婷;曹邦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R979.1
【相关文献】
1.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J], 胡秋月;余祖江
2.HER2阳性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董科;高海东
3.用于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J], 周晓芳;张彩霞;方青芳
4.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J], 周建美;鲁琪;沈喻
5.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J], 马丹妮;赵春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田磊;肖秀英;叶明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14(0)6
【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下降,但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仍居于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手术切除是胃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缺乏典型早期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过去几十年,大量研究发现一系列涉及胃癌发生发展的驱动基因,以之为基础的分子靶向药物也不断出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胃癌治疗的有效率,对指导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在胃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9页(P773-781)
【关键词】胃癌;驱动基因;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田磊;肖秀英;叶明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J], 张圣林;刘春丽;王淑萍;王雅棣
2.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冉文华;张敬
3.胃癌靶向治疗机制及中西医药物治疗情况的研究进展 [J], 杨巧红;张新江;杜清;李琳琳;蓝华全;吕依扬;黄舒蕾;印明柱;魏小勇
4.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转归的临床研究 [J], 王亮;李伟;高利飞;刘雅刚;张翠;高伟娜
5.整合素在胃癌侵袭转移及靶向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罗登;郑梦瑶;黄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胃癌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胃癌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胃癌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全文)据统计,胃癌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在亚洲胃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我国为胃癌高发国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胃癌的发病例数已超103万,我国占44%;总死亡人数逾78万,约一半为中国人。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社会负担和卫生经济支出负担也随之加重。

手术结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因胃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仍不足20%。

对化疗药物的普遍耐药也是导致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精准医疗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

目前基于基因的靶向治疗应用逐渐增多,致癌、抑癌基因在胃癌的靶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就当前胃癌致癌和抑癌基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便于进一步探索胃癌的有效靶向治疗方法。

01胃癌中关键致癌基因及其靶向治疗1.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HER-2定位于17q21,突变率为6.1%~23.0%。

HER-2的表达升高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再生、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

临床研究显示,HER-2在发生远处转移、Lauren 分型为肠型以及中高分化的胃腺癌患者中阳性率更高,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

HER-2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胃癌个体化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胃癌靶向治疗中潜力较大的靶向基因之一。

曲妥珠单抗是目前针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靶向药物,旨在干扰HER-2调控的信号通路,介导免疫反应,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力。

应用曲妥珠单抗后HER-2表达明显降低,但HER-2阳性细胞不能完全消失,因此不能彻底根除肿瘤。

为提高治疗效果,有学者采用曲妥珠单抗与化疗方案联合的治疗方式,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与伊立替康+顺铂方案联合可降低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和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的水平;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胶囊方案可降低血清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的水平;曲妥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可明显提高行为状态评分,并增强近期化疗的疗效。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胃癌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基于我国的饮食特点、筛查意识的缺乏等原因,许多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

既往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仅能使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延长7~11个月。

近年来,从基因水平寻找影响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并开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酪氨酸蛋白激酶Met(c-MET)信号通路、免疫检查点等相关通路和靶点的药物和研究较多。

现就近年来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进行综述。

1抗HER-2的靶向药物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通过激活RAS-RAF-MRK-MAPK通路、PI3K-AKT等通路,最终加速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及侵袭。

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

ToGA试验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mOS约1.2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期获益仅限于免疫组化(IHC)'3+'及'2+'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者(IHC'2+'~'3+'或FISH'+'者与IHC'-'~'+'或FISH'-'者比较,mOS 16.0个月比11.8个月)。

201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已明确推荐,胃癌患者在确诊时或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前接受HER-2的检测(图1),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JFMC45-1102等Ⅱ期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既往未使用过抗HER-2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或超二线使用曲妥珠单抗也可获益。

HER-FLOT、NEOHX等临床试验显示,曲妥珠单抗在术前转化治疗及新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
晚期胃癌患者主要依靠全身化疗,目 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标准方案,对胃癌治 疗有效的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铂类、蒽环 类、VP-16等;
90年代以后,紫杉类、依立替康及第 三代铂类-草酸铂的出现,为晚期胃癌治疗 提供了新选择,但是新的细胞毒性药物联 合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化疗有效率。
针对erb受体家族的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抑制剂
EGFR单克隆抗体 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
EGFR单克隆抗体
cetuximab Panitumimaband matuzumab
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已经被批准用于晚期结 直肠癌以及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也有研 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化疗加西妥 昔单抗的联合治疗中受益。
针对VEGF 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外 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 和细胞内小分 子TKIs(sunitinib和sorafenib)。
贝伐单抗
多项III期临床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 化疗能够提高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 和乳腺癌患者的ORR和TTP,并延长结 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因此,贝伐单抗已被批准用于这些肿瘤 的治疗。
抗VE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Sunitinib sorafenib
Sunitinib
一项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报告了42例 胃癌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二线接受舒尼 替尼的治疗,结果PR 2例(5%), SD 15例(36%),中位TTP 17.1周, 中位OS 50.7周。3/4毒性反应包括中 性粒细胞减少(31%),血小板减少 (29%),贫血(14%),手足综合 征(10%)。
Matuzumab
马妥昔单抗是一种人化的IgG1型抗体, 对EGFR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临床前研究显示在几种人类肿瘤的移植 瘤动物模型中,EMD72000 能够抑制 肿瘤的生长,这些肿瘤包括胃癌、胰腺 癌和肺癌。

胃癌的靶向治疗方法

胃癌的靶向治疗方法

胃癌的靶向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胃癌的生长和转移,但其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仍然有待提高。

近年来,药物靶向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被认为是胃癌治疗领域的一种有效手段。

胃癌的靶向治疗方法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机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最常见和有效的胃癌靶向治疗方法。

一、HER2靶向治疗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胃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子靶点。

在部分胃癌患者中,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基因扩增,导致癌细胞的高度增殖和侵袭能力。

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HER2单克隆抗体和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种方式。

抗HER2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结合HER2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这些单克隆抗体包括曲妥珠单抗、三妥珠单抗等,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HER2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影响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常用的药物包括拉帕替尼、尼洛替尼等,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二、VEGFR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在胃癌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VEGFR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因此,针对VEGFR的靶向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胃癌治疗方法。

VEGFR靶向治疗主要通过使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或VEGFR激酶抑制剂来干扰血管生成过程,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这些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西罗莫司等,已经在临床上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

三、EGFR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也常见,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关。

因此,EGFR的靶向治疗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胃癌治疗方法。

EGFR靶向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种方式。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多学科治疗-73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多学科治疗-73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730-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多学科治疗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胃癌CT检查及报告规范1、()不属于胃癌腹膜转移的CT表现A、腹膜的异常增厚与强化,污迹征B、腹膜表面的软组织干净无斑块[正确答案]C、肠管异常增厚或扭曲变形D、网膜饼E、腹水2、下列关于胃癌CT分期征象的表述,错误的是()A、T2:胃壁低密度条带层破坏厚度大于50%,未达浆膜层B、T3:强化的胃壁与浆膜层无分界,但浆膜层外表面光滑C、T4a:浆膜层外表面不规则或结节状,或周围脂肪浸润表现D、T2:黏膜层高强化或增厚,胃壁低密度条带层完整[正确答案]E、T1b:胃壁低密度条带层破坏厚度小于50%3、胃癌患者MRI检查前需禁食空腹大于()小时A、1B、2C、12[正确答案]D、6E、244、胃癌患者CT检查前()分钟肌注20mg山莨菪碱A、15[正确答案]B、25C、5D、10E、205、胃癌患者MRI检查时体位为常规仰卧,胃窦癌患者可()A、右侧卧位[正确答案]B、左侧卧位C、仰卧位D、半坐卧位E、端坐位(二)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与CT诊断1、从组织病理上看,GIST主要由两种形态的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和()A、柱状细胞B、纤毛细胞C、表皮样细胞D、上皮样细胞[正确答案]E、浆液性细胞2、若胃肠间质瘤大小为5-10cm,核分裂像<5个/50HPF,那么肿瘤可能为()A、极低危险性B、低危险性C、中等危险性[正确答案]D、高危险性E、无危险性3、食管GIST多发生于食管()A、上1/3B、上2/3C、中段D、下1/3[正确答案]E、全部位4、下述关于胃肠间质瘤的总结描述错误的是()A、偏良性GIST表现为体积较小的圆形、卵圆形的腔内肿块,呈均匀强化,边界清晰B、偏恶性GIST常常表现为体积较大的不规则肿块C、偏恶性GIST肿瘤主体位于腔外,呈不均匀强化,远端伴坏死、囊变D、肿瘤的发生部位是评价良恶性的最主要的征象[正确答案]E、预后与发生部位有关。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胃肠间质瘤(GIST)
指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
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的间叶细胞瘤。
特点:CD117阳性
CD34阳性
2
特异的表达c-kit
3
超过30%是恶性的(即转移性或浸润性)
4
对常规化疗和放疗抗拒
5
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占很小一部分
STI571 produced response rates of 60% PR and 20% SD > 6 mos in metastatic GIST.
01
靶向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标可能是长期带瘤存活。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像学评价:通过18FDG-PET-CT、CT、MRI等检查方法评价疗效。
近几年微观评价疗效:检测癌变分子异常、细胞生长动力学、血管生长因子、肿瘤细胞标记物、基因的改变。应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金标准,不断调整和探索更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Text
Text
01
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及常见药物举例
吉非替尼(Iressa,Gefitinib,易瑞沙)
作用机制: 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是信号传导干预治疗药物(属小分子化合物)。
我科室曾经现在享受靶向治疗患者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分子靶向诊疗基本步骤
结语
01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顾峰;李栋;杨磊;刘喜婷;吴玉强;严琳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
【年(卷),期】2024(43)1
【摘要】以传统化疗为基石对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的治疗方式已陷入瓶颈,目前对胃癌治疗的突破性研究和药物主要集中在新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方案上。

胃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HER2及抗血管的靶向治疗,且败多成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胃癌治疗有很多大的突破,特别是纳武利尤单抗基于相关试验数据,获得胃癌的全线适应证,也为我们带来了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经典研究及突破性的药物治疗及可能的免疫相关标志物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胃癌的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5页(P4-8)
【作者】顾峰;李栋;杨磊;刘喜婷;吴玉强;严琳
【作者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胃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2.胃癌个体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3.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4.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5.进展期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靶向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胃癌靶向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王舟1,汪文杰2,徐伟1,沈亦敏1,李元元1,李伟1,妥进虎1,张乐1,陈晓21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30;2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摘要: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新选择。

目前,针对晚期胃癌仅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个分子靶点,其中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主要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主要有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这些靶向药物能够使晚期胃癌患者获益明显。

但随着这些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患者表现出了耐药性。

这些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涉及药物外排率增加、药物代谢改变、药物靶点突变、凋亡信号通路失活、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和局部肿瘤微环境改变等。

深入了解胃癌靶向治疗现状及其耐药机制,将使更多的晚期胃癌患者从这些靶向治疗中获益。

关键词:胃癌;靶向治疗;耐药性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26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106-05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第四位[1]。

东亚是胃癌的高发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70%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

日本、韩国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胃癌筛查计划,使得更多的胃癌患者在早期被发现,大大降低了胃癌的死亡率[2]。

而我国由于缺乏适合国情的筛查策略,并且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往往较差[3]。

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的不断研究,发现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分子治疗能够使晚期胃癌患者获益明显,但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表现出了耐药性。

胃癌靶向治疗

胃癌靶向治疗

西妥昔单抗用于胃癌的第一个Ⅱ期临床试验由Pinto等 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一线治疗38例进展 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癌(其中胃腺癌34例,胃食管 交界部腺癌4例),RR为44%,中位进展时间 (mTTP)为8个月,mOS为12个月。中性粒细胞减 少(42%)、痤疮样皮疹(21%)和腹泻(8%)是 主要的Ⅲ/Ⅳ级不良反应。该试验显示了西妥昔单抗联 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及胃食管交界部腺癌 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HC检测肿瘤EGFR表 达情况与疗效无关;皮疹与疗效呈正相关,但未达统 计学差异。
西妥昔单抗的人源化成分可与效应细胞如自然杀 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的Fc受体结合,通 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杀伤肿瘤细胞。西妥昔单抗与传统化疗方案结合, 可增强化疗疗效,改变肿瘤的敏感性,并且有逆 转耐药的作用。FDA已批准西妥昔单抗用于转移 性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癌的治疗。
胃癌的靶向治疗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位 居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化疗是转移性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 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较短(8~11个月)。有效的 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蒽环类、铂类、氟尿嘧啶、VP-16等;但 细胞毒性药物的联合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化疗有效率。目前, 国际上还没有胃癌一致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因此,寻找更为有 效的联合化疗方案以及改变现有的用药策略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取得了 许多可喜的研究结果,并已相继获批投入临床使用。胃癌靶向治 疗虽相对滞后,目前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2012年美国临 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 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 章。目前这些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 疗,血管生成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靶点抑制剂, mTOR抑制剂,c-Met抑制剂,IGF-1R抑制剂,HSP 90抑制剂 等。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的分子靶 向治 疗研 究有 望成 为进展 期 胃癌治疗 的新 手 段 [ 。现就进展期 胃癌 的分子靶 向治疗 作一综述 。 2 ]
1 对表皮 生长因子受体 (G R E F )通 道 的 靶 向 治 疗
表 明本 品联 合 F Il1 OYR 方案 治疗进 展期 胃癌有效 。西妥昔单 抗主要不 良反应 是全 身无 力 、不 适 ,皮疹 ,少数 可 出现过 敏 和输液反 应 ,加 化疗药 物后 不 良反应 可加 重。故应 用本
维普资讯
武警医学 院学报

71 ・ 4
第 1 7卷第 8期
Vo .7 N 8 1 1 o.
20 年 8 08 月
A g.0 8 u 20
AcaAc d mie Me ii a t a e a d cn e
_ l l
睦譬誊
品时 ,必须 先予 以抗 组 胺药 物 ,以预 防过 敏 ,必 要时 准备
好抢救药 品 ,以防输液反应 ,只能输注或静 脉泵入 。 】
12 吉 非 替 尼 和 埃 罗替 尼 .
人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家族 由 4 个成 员组成 ,均属 于 I 型
酪氨酸激酶受 体基 因家族 。其蛋 白质 结构可 以分 为 3个 区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分子靶 向治疗
【 文章编号 】 10。 4(080. 1. 【 08 0120)8 74 5 0 0 4 中图分类号 】 R 3. 752
【 文献标识码 】 B
在 我国 胃癌是 一种 常见 的恶性 肿瘤 ,占恶性 肿瘤 的发
展期 胃癌中 ,已经证实 E F G R与肿瘤早期复发有关 ,是 预后
进展期 胃癌分 子靶 向治疗的研究进 展
M o e u a a g td h r p o d a c d g s rc c r i m a lc l r t r ee t e a y f r a v n e a t i a cno

癌症试题及答案解析

癌症试题及答案解析

癌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癌症的发病机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因素?A. 遗传因素B. 病毒感染C. 长期吸烟D. 过度运动答案:D解析:癌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其中,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长期吸烟都是已知的癌症风险因素,而过度运动并不是癌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2. 下列哪种癌症与吸烟关系最为密切?A. 肺癌B. 胃癌C. 结直肠癌D. 乳腺癌答案:A解析: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者。

虽然吸烟也可能与其他类型的癌症有关,但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3. 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以下哪项检查不是癌症筛查的常用方法?A.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B. 结肠镜检查C.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D. 心电图检查答案:D解析: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不是癌症筛查的常用方法。

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都是癌症筛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

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A.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B. 长期接触石棉C. 长期饮酒D. 长期使用染发剂答案:ABCD解析:长期暴露于紫外线、长期接触石棉、长期饮酒和长期使用染发剂都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紫外线暴露与皮肤癌有关,石棉暴露与肺癌和间皮瘤有关,饮酒与多种癌症有关,而某些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2. 癌症治疗的常见方法包括哪些?A. 手术B. 化疗C. 放疗D. 免疫治疗答案:ABCD解析:癌症治疗的常见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是直接切除肿瘤的方法,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放疗使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三、判断题1. 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有癌症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答案:错误解析:虽然遗传因素在某些癌症中起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癌症都是遗传性的。

胃癌靶向治疗-精选文档

胃癌靶向治疗-精选文档

1.Shah et al. J Clin Oncol,2019;24;6201; 2.DL Fabio et al. ESMO,2019,Abstract 1077PD; 3.Pinto et al. Ann Oncol 2019; 4.Lordick et al. Ann Oncol 2019
晚期胃癌药物治疗的优化策略
的患者应有一定的临床反应,对不表达该靶点者,应
无或产生较少临床反应
胃癌的分子靶点寻找

KRAS MT BRAF MT EGFR MT C-met 扩增 HER-2 过表达
<10% <5% <5% <10%(IHC >40%) 10-25%
单药应用疗效有限( Phase 2)
Phase II Study
西妥昔单抗 帕尼单抗 曲妥珠单抗 VEGF 贝伐珠单抗 Figitumumab Hh GDC-0449
Ptch-1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Smo
HER-1
HER-2
VEGFR
PDGF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et
IGF-1R
Ras
拉帕替尼
GSK089
P13K PTEN
Raf MEK ERK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Akt
Gli-1
依维莫司
ToGA in ASCO (Eric Van Cutsem & Bang,2009)
AVAGAST in ASCO (Kang, 2019) GRANIT-1 ((Eric Van Cutsem , 2019)
REAL-3 ( Waddell, 2019)
……
目前正在研究中的胃癌治疗靶点与靶向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 沈琳
精品课件
胃癌靶向治疗多遭遇失败
止于II期 紫杉醇 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
2001 2002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伊沙匹隆……
2003
IF vs. CF 伊立替康1
2004 2005 2006
2007
AVAGAST 安维汀2
2008 2009
行观察
aChosen at investigator’s discretion GEJ,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精品课件
1Bang et al; Abstract 4556, ASCO 2009
OS in IH胃C2癌+/F靶IS向H+治or疗IHC3+
(exploratory analysis)
• 曲妥珠单抗耐药问题
• Beyond Her-2?
• 曲妥珠单抗耐药问题 • 二线TDM-1 • 帕妥珠单抗 • Her-3靶点联合Her-2靶点
V325 多西他赛4
CLASSIC7 XELOX
9. Waddel T, et al. 2012 ESMO Abstract 667PD.
10. Lordick F, et al. 2012 ESMO Abstract LBA3. 11. Bang YJ, et al. 2013 ASCO GI Abstract 11. 12. /ct2/show/NCT00879333.
− advanced vs metastatic − GC vs GEJ − measurabl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non-measurable − ECOG PS 0-1 vs 2 − capecitabine vs 5-FU
(n=294)
• 来自 24个 国家3807 份肿瘤样本 • 中心实验室检测, 3667份肿瘤样本被检 • 810 例 HER2 阳性, 总的 阳性率 22.1% • 584例 HER2 阳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进
ToGA6 曲妥珠单抗
4. Van Cutsem E,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24:4991-4997.
5. Ajani A,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1547-1553.
6. Bang YJ, et al. Lancet 2010; 376:687-697. 7. Bang YJ, et al. Lancet 2012; 28;379(9813):315-321. 8. Fuchs CS, et al. 2013 ASCO GI Abstract LBA5.
2010
GRANITE-112 依维莫司
REAL39 帕尼单抗
EXPAND10 西妥昔单抗
TYTAN11 拉帕替尼
2011 2012
2013
1. Dank M, et al. Ann Oncol 2008; 19:1450-1457.
2. Kang Y, et al. ASCO 2010 Abstract LBA4007. ML17032/REAL2 3. Okine AFC, et al. Ann Oncol 2009; 20:1529-1534卡. 培他滨3
Leiomyosarcoma NSCL
Ovarian SCL
Breast 胃癌
Esophageal Squamous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Pleomorphic Liposarcoma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SPIRIT、SC101
精品课件 FLAGS
S-15
REGARD8 ramucirumab
胃癌是异质性非常高的一类肿瘤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每个瘤种的平均体细胞基因拷贝数变化
扩增
缺失突变
对来自26个组织,3,131例肿瘤标本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精品课件
体基因拷贝数变化CNAs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 Myxoid Liposarcoma
Beroukhim R, et al. Nature 2010; 463:899-905.
ToGA 试验设计
Phase III, randomized, open-label,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开启胃癌靶向治疗!
5-FU or capecitabinea + cisplatin
Event 1.0
0.9 0.8 0.7
0.6 0.5
FC + T FC
Median Events OS HR 95% CI
120 16.0 0.65 0.51, 0.83 136 11.8
0.4
0.3
0.2
0.1
11.8
16.0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Time (months)
No. at risk
228 218 196 170 142 122 100 84 65 51 39 28 20 12 11 5 4 1 0 218 198 170 141 112 96 75 53 39 28 20 13 11 4 3 3 0 0 0
精品课件
后ToGA时代问题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Synovial Sarcoma Medulloblastoma Neuroblastoma Renal GIST Hepatocellular
Non-Hodgkin’s Lymphoma Colorectal Glioma
Mesothelioma All Cancers Thyroid Melanoma Prostate
3807 patients screened1 810 HER2-positive (22.1%)
HER2-positive advanced GC
(n=584)
R
(n=290) 5-FU or capecitabinea
+ cisplatin + trastuzumab
Stratification fact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