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356— 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 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2012-9-3 发布 2012-11-3 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1356-2012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9月3日批准,并自2012年11月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继兵(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胡建栋(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马宇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熙(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韩文平(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李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录引言 (III)1 范围 (3)2 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能源计量审查 (2)3.2 用能单位 (2)3.3 重点用能单位 (2)3.4 次级用能单位 (2)3.5 一次能源 (2)3.6 二次能源 (2)3.7 载能工质 (2)3.8 能源计量器具 (2)3.9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3)3.10 能源计量目标 (3)4 能源计量管理 (3)4.1 总则 (3)4.2 组织与管理 (3)4.3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3)4.4 能源计量目标 (4)5 能源计量人员 (4)5.1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4)5.2 人员培训和资质 (4)6 能源计量器具 (5)6.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5)6.2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5)6.3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6)6.4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 (6)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7)7.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 (7)7.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 (8)7.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 (8)8 自查与整改 (8)8.1 自查 (8)8.2 整改 (8)9 能源计量审查 (8)9.1 审查原则 (8)9.2 审查组织 (9)9.3 重点用能单位准备 (9)9.4 资料审查 (10)9.5 现场审查 (10)9.6 编制审查报告 (10)9.7 审查结论确定 (11)9.8 审查结果处理 (11)附录A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12)附录B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 (16)附录C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 (32)附录D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 (59)引言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监督管理,促进重点用能单位有效节能降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有关规定,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D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9月3日批准,并自2012年11月3日起施行。

归 口 单 位: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继兵(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胡建栋(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马宇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熙(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韩文平(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李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录引言 ............................................................................... I V1 范围 (5)2 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6)3.1 能源计量审查 (6)3.2 用能单位 (6)3.3 重点用能单位 (6)3.4 次级用能单位 (6)3.5 一次能源 (6)3.6 二次能源 (6)3.7 载能工质 (6)3.8 能源计量器具 (6)3.9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6)3.10 能源计量目标 (6)4 能源计量管理 (7)4.1 总则 (7)4.2 组织与管理 (7)4.3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7)4.4 能源计量目标 (8)5 能源计量人员 (8)5.1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8)5.2 人员培训和资质 (8)6 能源计量器具 (8)6.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9)6.2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9)6.3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10)6.4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 (10)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11)7.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 (11)7.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 (12)7.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 (12)8 自查与整改 (12)8.1 自查 (12)8.2 整改 (13)9 能源计量审查 (13)9.1 审查原则 (13)9.2 审查组织 (13)9.3 重点用能单位准备 (13)9.4 资料审查 (14)9.5 现场审查 (14)9.6 编制审查报告 (15)9.7 审查结论确定 (15)9.8 审查结果处理 (15)附录A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16)附录B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图(格式) (24)附录C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64附录D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146引言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监督管理,促进重点用能单位有效节能降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有关规定,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企业版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方法及管理程序

企业版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方法及管理程序

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方法及管理程序Q/XXXX 1目的为了直观形象地概括用能部门能源系统、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全貌,描述用能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统计数据来源过程。

反映能源从收入贮存、加工转化、分配输出、最终使用(外销)等方面数量关系用来识别部门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技改方向和途径,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用能部门。

3.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4457.2-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Q/XXX《保留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Q/XXX《能源计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Q/XXX《主要耗能设备管理程序》4职责4.1生产供应中心负责公司总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及管理。

4.2公司各用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的绘制及管理。

5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原则2019-09-01发布 2019-10-01实施5.1公司各用能部门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绘制原则5.1.1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由图形、数据及必要的文字构成。

5.1.2能源消耗、计量网络示意图要求以CAD软件或office办公软件绘制。

CAD 绘制网络图中的字体、图线应符合GB/T4457.2及GB/T4457.4的规定;office 办公软件绘制网络图中字体、图线参照附录A的规定。

5.1.3公司各用能部门及部门内用能设备(单元)符合下述要求的必须在网络图中明确图示能耗量、能源流向及计量器具的配置状况,计量器具名称代码详见附录B。

国网能源控制器(专变)技术规范2022年版

国网能源控制器(专变)技术规范2022年版

能源控制器(专变)通用技术规范2022二〇二二年三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目次1总则 (1)2软硬件架构 (1)2.1 硬件架构 (1)2.2 软件架构 (1)3技术要求 (2)3.1 环境条件 (2)3.2 规格要求 (3)3.3 工作电源 (4)3.4 机械影响 (5)3.5 主控单元主要性能指标 (5)3.6 数据传输信道 (5)3.7 系统及软件要求 (6)3.8 功能要求 (7)3.9 互换性要求 (31)3.10 绝缘性能要求 (31)3.11 温升 (32)3.12 电磁兼容性要求 (32)3.13 连续通电稳定性 (33)3.14 可靠性指标 (33)3.15 包装要求 (33)3.16 贮存要求 (33)4检验规则 (33)4.1 检验分类 (33)4.2 检验方法 (33)4.3 验收检验 (33)4.4 型式试验 (34)4.5 全性能试验 (34)4.6 项目和顺序 (34)附录A(规范性附录)终端外观型式要求 (36)附录B(规范性附录)终端显示要求 (49)I1 总则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能源控制器(专变)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 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

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范围应做到: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水等)的计量;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____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____%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356— 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 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2012-9-3 公布 2012-11-3 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9月3日批准,并自2012年11月3日起施行。

归 口 单 位: 全国法制计量治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要紧起草单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规范托付全国法制计量治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要紧起草人:刘继兵(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胡建栋(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马宇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熙(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韩文平(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李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录引言....................................................... I X1 范围 (10)2 引用文件 (11)3 术语和定义 (11)3.1 能源计量审查 (12)5 / 1523.2 用能单位 (12)3.3 重点用能单位 (12)3.4 次级用能单位 (12)3.5 一次能源 (12)3.6 二次能源 (12)3.7 载能工质 (12)3.8 能源计量器具 (13)3.9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13)3.10 能源计量目标 (13)4 能源计量治理 (13)4.1 总则 (13)4.2 组织与治理 (13)4.3 能源计量治理制度 (14)4.4 能源计量目标 (15)5 能源计量人员 (15)5.1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15)5.2 人员培训和资质 (16)6 能源计量器具 (16)6.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16)6.2 能源计量器具治理 (17)6.3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18)6.4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 (18)7 能源计量数据治理 (20)7.1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 (20)7.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 (21)7.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 (22)8 自查与整改 (22)8.1 自查 (22)8.2 整改 (22)9 能源计量审查 (23)9.1 审查原则 (23)9.2 审查组织 (23)9.3 重点用能单位预备 (24)9.4 资料审查 (25)9.5 现场审查 (25)9.6 编制审查报告 (26)9.7 审查结论确定 (26)9.8 审查结果处理 (27)VII / 152附录A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28)附录B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治理用表/图(格式) (35)附录C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 (67)附录D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 (127)引言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监督治理,促进重点用能单位有效节能降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能源计量监督治理方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有关规定,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电网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技术规范

电网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技术规范

电网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一般要求和设备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电网额定频率为50Hz,电压等级为单相220V和三相380V~500kV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新建、改造和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GB/T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T725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284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GB/T16934电能计量柜GB/T17215.301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GB/T17215.321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17215.322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T17215.32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GB20840.1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20840.5互感器第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T11918.1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1918.2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2部分:带插销和插套的电器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825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Q/GDW1373—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JJF93-2012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JJF93-2012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山东省计量技术规范JJF(鲁)93 —2012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Comm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Measure Network diagram2012―06―发布 2012―06―10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Measure Network diagram本规范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月日批准,并自2012年6月10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淄博市计量测试所潍坊市计量测试所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宁宁(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尹遵义(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陈杰(淄博市计量测试所)王毅(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孙青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姚生江(潍坊市计量测试所)刘玮(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王云红(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李炳福(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王利华(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目录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能源计量网络图的绘制 (2)4.1 总体要求 (2)4.2 绘制原则 (2)4.3 绘制要求 (2)4.4 附表A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的填写要求 (3)5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举例 (4)附录A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格式 (7)引言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是能源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助于用能单位按照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促进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的贯彻落实。

DB37T2731-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文本

DB37T2731-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文本

ICs 27. 10由 DB37山东省地万标少DB37/T 2731一2015规沧建设与运行管三一企业能用E 站管控中仿儿、交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sgement Specification of Enterprise Energy Manasgement and Control Center2015-12-14 发布 2016-01-14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7/T 2731一2015ae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大学、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煤炭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青岛积成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歧强、傅尔权、巩和一、陈祥力、李玉全、李健民、张元福、姬厚华、刘春荣、陈飚、严凤涛、张炳哲、董勇、韩飞舟、赵金洋、郭庆强。

DB37/T 2731一2015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功能要求、运行管理和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改进及其运行管理。

其它用能单位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羊)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7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V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77T 1566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G6B 17167和GB/A7T 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356— 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 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2012-9-3 发布 2012-11-3 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 1356— 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nergy Measuring In Key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9月3日批准,并自2012年11月3日起施行。

归 口 单 位: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继兵(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胡建栋(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马宇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王熙(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韩文平(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李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浙江省地方标准)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浙江省地方标准)

DB××/T ××××—××××ICS 27.010F 01DB3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Requirement for metrology manage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in organization of using energy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6.1、6.3、6.4、7.2、7.3、7.5、7.6、9.1和9.3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统计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绍兴化工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阚江洲、裘越、宁子平、詹志杰、沈才忠、杨景彤、徐晓村、何红波、金慧平、王云鹏。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在能源采购、加工、转换、输送和利用过程中能源计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通则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JJF 1112-200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而持续控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按下式计算:
Mx QP 100% Ml
QP :能源计量率,%;
M x :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计量的能源量;
Ml
: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计量率是指对约定的计量对象,经过计量的某类 能源数量占同类能源总量的百分数。
所谓约定的计量对象是指考核的具有确定边界的用能 体系。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第一章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 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条旨】 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 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说明】 本标准是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 理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只提基本要求而在标准中却不体现更高的、更 具体的要求呢?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3 次 级 用 能 单 位 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条旨】次级用能单位的定义 【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用能单位的规模大 小各异,较大的用能单位又下属了各个部门,而每个 部门又可能下属多个子部门,标准中把用能单位下属 的部门、子部门、子子部门均称为次级用能单位 某一用能单位可以有很多次级用能单位,也可以没有 次级用能单位。
本标准主要引用GB/T 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 求》中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山东省计量技术规范JJF(鲁)93 —2012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Comm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Measure Network diagram2012―06―发布 2012―06―10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Measure Network diagram本规范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月日批准,并自2012年6月10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淄博市计量测试所潍坊市计量测试所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宁宁(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尹遵义(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陈杰(淄博市计量测试所)王毅(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孙青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姚生江(潍坊市计量测试所)刘玮(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王云红(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李炳福(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王利华(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目录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能源计量网络图的绘制 (2)总体要求 (2)绘制原则 (2)绘制要求 (2)附表A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的填写要求 (3)5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举例 (4)附录A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格式 (7)引言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是能源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助于用能单位按照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促进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的贯彻落实。

DB37_T 2205-2012 工业企业能源数据采集规范

DB37_T 2205-2012 工业企业能源数据采集规范

ICS27.010F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2205—2012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管理要求 (2)5 技术要求 (3)6 持续改进 (5)附录A(资料性附录) 能源计量考核指标 (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市计量测试所、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山东)、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生江、孙景斌、张炳真、曹立军、王忠霞、郑振勋、尹遵义、吴爱梅、王宗收、姚瑶、杨精林。

引言能源数据管理是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源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业企业产品能耗定额控制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规范能源数据的采集是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提高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源数据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改进。

工业企业能源数据采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能源数据的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能源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其他用能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6422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DB37/T 810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确认规范DB37/T 811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JJF 100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范围应做到: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水等)的计量;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____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____%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仅供参考)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

(仅供参考)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说明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能源计量网络图即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直观地概括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计量检测系统的全貌。

是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的图形表示,也是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来源过程的表示。

通过能源计量网络图对各用能单元的用能计量分析,可以摸清企业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技改方向,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能源计量网络图要按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绘制。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二、能源计量网络图按企业使用能源品种绘制,用方框图加计量检测点,详细绘出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

三、已配备合格的计量检测点用:表示;待配备计量检测点用:表示。

计量检测点名称符号圆框内,字母A —计量器具类别,用英文的字头表示;B —计量器具序号。

四、计量器具类别用英文的字头表示方法:五、企业某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较简单,可在一张图中绘制出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网络图。

对较复杂的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要分张绘制,但要与上级网络图有衔接,衔接口处应将上级计量检测点所在位置标出后,在按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绘制。

如图二。

六、计量网络图标题栏中,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R p =lsN N ×100%R p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 s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 N l ——能源计量器具应需要量。

在计量网络图计量检测点中,应可以明确得出。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ICS备案号:DB3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Requirement for metrology manage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ganization ofusing energy(报批稿)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6.1、6.3、6.4、7.2、7.3、7.5、7.6、9.1、9.3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统计局共同提出,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绍兴化工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阚江洲、裘越、宁子平、詹志杰、沈才忠、杨景彤、徐晓村、何红波、金慧平、王云鹏。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在能源采购、加工、转换、输送和利用过程中能源计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JJF 1112-200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GB/T 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通则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而持续控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能源消耗限额指标为达到节能目的,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按不同行业,根据管理要求、现有技术水平等现状,经综合平衡后确定的能源消耗单位参考值。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G1028《GB/T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2587《GB/T2587-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2588《GB/T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2589《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3484《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3485《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4272《GB/T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5623《GB/T5623-2008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6422《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6425《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G7119《GB/T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8174《GB/T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8175《GB/T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8222《GB/T8222-200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10201《GB/T10201-2008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12021.3《GB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2206《GB/T12206-2006城镇燃气热值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12452《GB/T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12723《GB/T12723-2008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13234《GB/T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13471《GB/T13471-200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13611《GB/T13611-2006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14909《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G15316《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15318《GB/T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G15320《GB/T15320-2001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15512《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G15587《GB/T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15910《GB/T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5912.1《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15913《GB/T15913-2009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G16614《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16615《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16616《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16618《GB/T16618-1996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16664《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5《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6《GB/T16666-2012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6667《GB/T16667-1996电焊设备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780《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16802《GB16802-1997城镇燃气调压器》G17166《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17167《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17357《GB/T17357-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G17896《GB17896-2012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7981《GB/T17981-2007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18709《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18710《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18820《GB/T18820-201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18870《GB/T18870-2011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18916.1《GB/T18916.1-2012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18916.2《GB/T18916.2-2012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G18916.3《GB/T18916.3-2012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G18916.4《GB/T18916.4-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18916.5《GB/T18916.5-2012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G18916.6《GB/T18916.6-2012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G18916.7《GB/T18916.7-2014取水定额第7部分:酒精制造》G18916.8《GB/T18916.8-2006取水定额第8部分:合成氨》G18916.9《GB/T18916.9-2014取水定额第9部分:味精制造》G18916.10《GB/T18916.10-2006取水定额第10部分:医药产品》G18916.11《GB/T18916.11-2012取水定额第11部分:选煤》G18916.12《GB/T18916.12-2012取水定额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G18916.13《GB/T18916.13-2012取水定额第13部分:乙烯生产》G18916.14《GB/T18916.14-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G18916.15《GB/T18916.15-2014取水定额第15部分:白酒制造》G18916.16《GB/T18916.16-2014取水定额第16部分:电解铝生产》G19573《GB19573-200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9762《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0901《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02《GB/T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43《GB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1056《GB/T21056-2007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21248《GB21248-2014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49《GB21249-2014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0《GB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1《GB21251-2014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2《GB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6《GB21256-2013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7《GB21257-2014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8《GB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39《GB/T21339-2008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40《GB21340-2008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1《GB21341-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2《GB21342-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3《GB21343-2008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4《GB21344-2008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5《GB21345-2008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6《GB21346-2008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7《GB21347-2012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8《GB21348-2014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9《GB21349-2014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0《GB21350-2013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1《GB21351-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67《GB/T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8《GB/T21368-200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9《GB/T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70《GB21370-2008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77《GB21377-2008三轮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78《GB21378-2008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92《GB/T21392-2008船舶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93《GB/T21393-2008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454《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5《GB21455-2008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6《GB21456-2008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518《GB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19《GB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0《GB21520-2008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1《GB21521-2008复印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34《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22336《GB/T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23331《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24489《GB/T24489-2009用能产品能效指标编制通则》G24560《GB/T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G24561《GB/T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G24562《GB/T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G24563《GB/T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G24564《GB/T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G24565《GB/T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G24566《GB/T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G24789《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24848《GB24848-2010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49《GB24849-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51《GB/T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4915《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25323《GB25323-2010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4《GB25324-2010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5《GB25325-2010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6《GB25326-2010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7《GB25327-2010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8《GB/T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G25329《GB/T25329-2010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25957《GB25957-2010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6281《GB/T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26282《GB/T26282-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26657《GB/T26657-2011砂型烘干炉能耗评定》G26719《GB/T26719-2011企业用水统计通则》G26756《GB26756-2011铝及铝合金热挤压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6757《GB/T26757-2011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G26758《GB/T26758-2011铅、锌冶炼企业节能规范》G26916《GB/T26916-2011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G26922《GB/T26922-2011服务业节水型单位评价导则》G26923《GB/T26923-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G26924《GB/T26924-2011节水型企业钢铁行业》G26925《GB/T26925-2011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G26926《GB/T26926-2011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G26927《GB/T26927-2011节水型企业造纸行业》G26928《GB/T26928-2011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G27681《GB/T27681-2011铜及铜合金熔铸冷却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规范》G27705《GB/T27705-2011BCT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6《GB/T27706-2011PRC-AP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7《GB/T27707-2011草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9《GB/T27709-2011带二氧化氯的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1《GB/T27711-2011叠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2《GB/T27712-2011非木浆多效蒸发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3《GB/T27713-2011非木浆碱回收燃烧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4《GB/T27714-2011废纸脱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6《GB/T27716-2011横管式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8《GB/T27718-2011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0《GB/T27720-2011卡米尔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1《GB/T27721-2011磨石磨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2《GB/T27722-2011木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4《GB/T27724-2011普通长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7《GB/T27727-2011筛选、CEHP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2《GB/T27732-2011洗涤筛选、氧脱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6《GB/T27736-2011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方法通则》G27737《GB/T27737-2011制氧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883《GB/T27883-2011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27886《GB/T27886-2011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G27969《GB/T27969-2011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G28284《GB/T28284-201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28377《GB28377-201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8《GB28378-2012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9《GB28379-2012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80《GB28380-2012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381《GB28381-2012离心鼓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8557《GB/T28557-2012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G28714《GB/T28714-2012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28736《GB28736-2012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749《GB/T28749-201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G28750《GB/T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28751《GB/T28751-2012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29052《GB/T29052-2012工业蒸汽锅炉节水降耗技术导则》G29115《GB/T29115-2012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G29116《GB/T29116-2012工业企业原材料消耗计算通则》G29147《GB/T29147-2012钢铁生产余热资源计算方法涂镀》G29149《GB/T29149-201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9435《GB29435-2012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9455《GB/T29455-2012照明设施经济运行》G29456《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29723.1《GB/T29723.1-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1部分:主要通风系统》G29723.2《GB/T29723.2-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2部分:主排水系统》G29723.3《GB/T29723.3-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3部分:空气压缩系统》G29723.4《GB/T29723.4-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4部分:主提升带式输送系统》G29725《GB/T29725-2013节约型企业评价通则》G29749《GB/T29749-2013工业企业水系统集成优化导则》G29870《GB/T29870-2013能源分类与代码》G29871《GB/T29871-2013能源计量仪表通用数据接口技术协议》G29872《GB/T29872-2013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29873《GB/T29873-2013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G30163《GB/T30163-2013高炉用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节能技术规范》G30253《GB30253-2013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4《GB30254-2013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5《GB30255-2013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6《GB/T30256-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泵类液体输送系统》G30257《GB/T30257-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通风机系统》G30258《GB/T30258-2013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59《GB/T30259-2013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60《GB/T30260-2013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G30261《GB/T30261-2013制冷空调用板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262《GB/T30262-2013空冷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715《GB/T30715-2014钢铁生产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实施指南》G30716《GB/T30716-2014能量系统绩效评价通则》G30720《GB30720-2014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721《GB30721-2014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839.1《GB/T30839.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1部分:通用要求》G30839.4《GB/T30839.4-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G30839.41《GB/T30839.4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1部分:推送式电阻加热机组》G31276《GB31276-2014普通照明用卤钨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50627《GB/T50627-2010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RB101《RB/T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RB102《RB/T102-2013能源管理体系纺织企业认证要求》RB103《RB/T103-2013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要求》RB104《RB/T104-2013能源管理体系交通运输企业认证要求》RB105《RB/T105-2013能源管理体系煤炭采选业认证要求》RB106《RB/T106-2013能源管理体系水泥企业认证要求》RB107《RB/T107-2013能源管理体系公共建筑管理组织认证要求》RB108《RB/T108-2013能源管理体系家电企业认证要求》RB109《RB/T109-2013能源管理体系人造板及木制品企业认证要求》J50151《JB/T50151-1999炼钢电弧炉炉座能耗分等》J50152《JB/T50152-1999炼钢平炉能耗分等》J50153《JB/T50153-1999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J50154《JB/T50154-1999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55《JB/T50155-1999冲天炉能耗分等》J50156《JB/T50156-1999电瓷焙烧窑炉能耗分等》J50157《JB/T50157-1999棕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58《JB/T50158-1999工业锅炉房能耗分等》J50159《JB/T50159-1999压缩空气站能耗分等》J50160《JB/T50160-1999氧气站能耗分等》J50161《JB/T50161-1999发生炉煤气站能耗分等》J50162《JB/T50162-1999热处理箱式、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3《JB/T50163-1999热处理井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4《JB/T50164-1999热处理电热浴炉能耗分等》J50165《JB/T50165-1999感应熔铜炉能耗分等》J50166《JB/T50166-1999感应熔铝炉能耗分等》J50167《JB/T50167-1999熔铜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8《JB/T50168-1999熔铝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9《JB/T50169-1999碳化硅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0《JB/T50170-1999白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1《JB/T50171-1999陶瓷磨具烧成窑能耗分等》J50172《JB/T50172-1999树脂磨具硬化炉能耗分等》J50173《JB/T50173-1999火花塞窑炉能耗分等》J50174《JB/T50174-1999电镀工序能耗分等》J50175《JB/T50175-1999电碳焙烧窑和石墨化炉能耗分等》J50176《JB/T50176-1999绝缘材料制品加热工序能耗分等》J50177《JB/T50177-1999铅酸电池化成工序能耗分等》J50178《JB/T50178-1999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工序能耗分等》J50179《JB/T50179-1999木材蒸汽干燥室能耗分等》J50180《JB/T50180-1999蒸-空锻锤车间锤群能耗分等》J50181《JB/T50181-1999供热系统节能分等》J50182《JB/T50182-1999箱式多用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83《JB/T50183-1999热处理连续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84《JB/T50184-1999砂型干燥炉能耗分等》DL686《DL/T686-1999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DL738《DL/T738-2000农村电网节能技术规程》DL890.401《DL/Z890.401-2006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组件接口规范(CIS)框架》DL890.404《DL/T890.404-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高速数据访问(HSDA)》DL890.405《DL/T890.405-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通用事件和订阅(GES)》DL958《DL/T958-2005电力燃料名词术语》DL965《DL/T965-2005热力设备检验机构基本能力要求》DL1051《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1052《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1053《DL/T1053-2007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SL304《SL/Z304—2004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验收规程》CJ260《CJ/T260-2007电子式热分配表》CJ271《CJ/T271-2007蒸发式热分配表》CJJ33《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YB4210《YB/T4210-2010彩色涂层钢带生产线焚烧炉和固化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11《YB/T4211-2010热浸镀锌生产线加热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42《YB/T4242-2011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B4243《YB/T4243-2011钢铁企业冷轧板带热处理线和涂镀线工业炉环保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S101《YS/T101-2002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1《YS/T102.1-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铅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2《YS/T102.2-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3《YS/T103-2008铝土矿生产能源消耗》YS105.1《YS/T105.1-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锡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5.2《YS/T105.2-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19.1《YS/T119.1-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熟料回转窑系统》YS119.3《YS/T119.3-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竖式石灰炉》YS119.4《YS/T119.4-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高压溶出系统》YS119.5《YS/T119.5-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蒸发器》YS119.6《YS/T119.6-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脱硅系统》YS119.7《YS/T119.7-2004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管道化溶出系统》YS119.8《YS/T119.8-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气态悬浮焙烧系统》YS119.9《YS/T119.9-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流态化熔烧炉系统》YS119.10《YS/T119.10-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板式降膜蒸发器系统》YS119.11《YS/T119.11-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单套管预热高压釜熔出系统》YS124.1《YS/T124.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1部分:回转窑》YS124.2《YS/T124.2-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YS124.3《YS/T124.3-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3部分:电气煅烧炉》YS124.4《YS/T124.4-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4部分:焙烧炉》YS124.5《YS/T124.5-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5部分:石墨化电阻炉》YS131《YS/T13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能耗限额》YS663《YS/T663-2007电解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铝液保持炉》YS664《YS/T664-2007铝用炭素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热媒炉》YS693《YS/T693-2009铜精矿生产能源消耗限额》YS748《YS/T748-2010铅锌矿采、选能源消耗限额》JC428《JC/T428-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429《JC/T429-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干燥室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JC431《JC/T431-2012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JC523《JC/T523-2010纸面石膏板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JC713《JC/T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791《JC/T791-2007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2《JC/T792-2007隧道式砖瓦干燥室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3《JC/T793-2007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HG3998《HG/T3998-2008纯碱取水定额》HG3999《HG/T3999-2008合成氨取水定额》HG4000《HG/T4000-2008烧碱取水定额》HG4186《HG/T4186-2011硫酸取水定额》HG4187《HG/T4187-2011尿素取水定额》HG4188《HG/T4188-2011湿法磷酸取水定额》HG4189《HG/T4189-2011聚氯乙烯取水定额》HG4190《HG/T4190-2011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1《HG/T4191-2011石化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2《HG/T4192-2011氯乙烯合成用低汞触媒》SY6422《SY/T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HY045《HY/T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MT1070《MT/T1070-2008煤矿在用主提升带式输送机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MT1071《MT/T1071-2008煤矿在用主通风机装置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JT306《JT/T306-2007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JT379《JT/T379-1998船舶燃料供应行业术语》JT384《JT/T384-1998港务船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711《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限值》JT719《JT/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LY1062《LY/T1062-1992锯材生产综合能耗》LY1451《LY/T1451-2008纤维板生产综合能耗》LY1703《LY/T1703-2007实木地板生产综合能耗》F01002《FZ/T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F01104《FZ/T01104-2010机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F01105《FZ/T01105-2010针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SB10427《SB/T10427-2007大型商场、超市空调制冷的节能要求》JJJF1261.4《JJF1261.4-2012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5《JJF1261.5-2012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6《JJF1261.6-2012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G1261.12《JJF1261.12-2013微型计算机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F1356《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计量技术规范
JJF(鲁)93 —2012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Comm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Measure Network diagram
2012―06―发布 2012―06―10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Measure Network diagram
本规范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月日批准,并自2012年6月10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淄博市计量测试所
潍坊市计量测试所
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
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
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周宁宁(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尹遵义(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陈杰(淄博市计量测试所)
王毅(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孙青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姚生江(潍坊市计量测试所)
刘玮(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
王云红(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周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李炳福(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
王利华(华能济南发电有限公司)
目录
引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能源计量网络图的绘制 (2)
4.1 总体要求 (2)
4.2 绘制原则 (2)
4.3 绘制要求 (2)
4.4 附表A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的填写要求 (3)
5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举例 (4)
附录A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表格式 (7)
引言
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是能源计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助于用能单位按照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促进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的贯彻落实。

用能单位在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时应参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

不同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适用于各自能源计量管理特点的能源计量网络图。

.
能源计量网络图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能源计量网络图的通用要求,适用于山东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网络图的绘制。

2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4689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 17450 技术制图图线
GB/T 20901-2007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3.1 用能单位 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者能够进行独立核算的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

3.2次级用能单位 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3.3 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3.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equipping rate of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3.5 能源计量网络图
能源计量网络图是用能单位描述各种能源流向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