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浏览发现

转载: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

2007-10-11 09:38:09来自: 少上豆瓣多读书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徐新平何纯原栽:《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对梁启超27年的办报生涯,新闻学界一般将1895年《中外纪闻》的创办到1898年底《清议报》的创办之初称为梁启超新闻活动的前期。而对于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大多认为“去塞求通”是其核心内容。将这种评说验之于梁启超新闻学说的实际,我们认为还不太全面和准确,用“去塞求通”

难以概括梁启超前期新闻思想。

我们认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对报刊功能的认识;二是对“报章体例”的认识。而对报刊功能的认识,其主导思想不是“去塞求通”,而是反复强调办报与强国的关系,即“报馆有益于国事”,以唤起人们对报业的关注与重视。梁氏在他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报馆愈多,其国愈强”的看法。在此后写的几篇有关新闻的文章中,又反反复复强调报纸是强国的利器。他在《萃报叙》中说:“天下识时务知四国之士,其必有增益,而国家亦有所赖。”在《知新报叙例》中说:“报章所关,与国消息”。可以肯定地说,梁启超前期的新闻学文章没有离开一个共同的主题:报馆有益于国事。

众所周知,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的报业还处在非常落后的阶段。在此以前,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只有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1864年陈霭亭在香港创办的《华字日报》,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等几种报纸。从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到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这几年里,虽因维新派报刊到处涌现而被称为“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但从数量上讲,也只有90余种,而全国主要报刊不过30多家。更严重的是,当时从官绅到民众都普遍看不到报刊的作用。尤其是清朝政府对于新闻报刊封禁打压,使得中国幼稚的新闻事业举步维艰。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忆1895年办《万国公报》时的情形说:“当时安敢望有人购阅者,乃托售《京报》人随宫门钞分送诸官宅,酬以薪金,

乃肯代送。办理月余,居然每日发出三千张内外。然谣诼风起,送至各家门者,辄怒以目,驯至送报人惧祸,及悬重赏,亦不肯代送。其年十一月,强学会遂被封禁。鄙人服器书籍皆没收,流浪于萧寺中者数月。”

在这一时期的新闻学文章中,梁启超沉痛地慨叹中国人,特别是守旧的官员和政府“视报馆为蝥贼,目报章为妖言”的落后现状。他指出:“中土嗜报之俗,既远不逮西国。报虽日增,而阅报之人,只有此数,其一人阅数报者,殆不数见。”面对当时报业未振、人们鄙薄报章的情况,梁启超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从民族振兴、国家强大的愿望出发,利用为各种报纸写发刊词的机会,大谈报刊之益,以提高人们对报纸作用与功能的理解。

围绕“报馆有益于国事”的中心,梁启超从多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报刊功能的认识。他认为报刊对国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风气”的作用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这是梁启超23岁时参与创办强学会时对报纸作用的认识。他所说的开“风气”主要是指革除因循守旧的旧风气,开启爱国救亡、变法维新的新风气。他说,“中国向来守旧之徒,自尊自大,鄙夷泰西为夷狄者无论矣,即有一二号称通达时务者,如李鸿章、张之洞之流,亦谓西法之当讲者,仅在兵而已,仅在外交而已。曾无一人以蓄民力、整顿内治为要务者。此所谓不务本而欲齐其末。故虽日日言新法而曾不见新法之效也。”梁启超认为,要倡导新风气,必须变革旧风气,要改变旧风气,必须依靠报刊大造舆论,通过报刊的议论影响人的思想,从而达到开通风气之目的。事实上,《时务报》的创办及其登载的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确收到了开一代社会风气的功效。如《变法通议》《古议院考》《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在当时有“洛阳纸贵”之誉。梁启超曾说:“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若饮狂泉。”《时务报》的影响如此之大,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变革和知识分子心智的开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辛亥革命志士吴玉章说:“当我读到康梁(特别是梁启超)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的兴趣了。”可见《时务报》在当时对读者的影响。梁启超关于用报刊开风气的理论主张和具体的办报实践,说明报纸在影响和变革社会风气方面,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求通达的作用

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开篇就指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漏。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言语不通,故闽粤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是否上下相通,内外相通,通畅则强,闭塞则弱。通上下就是“宣德达情”,皇帝的恩德让老百姓知道,老百姓的情况让朝廷了解。通内外就是知己知彼,既了解外国的情况,也

让外国了解中国。而要达到上下内外相通,收到“宣德达情”、“知己知彼”之功效,靠什么?报纸是最有效的工具。梁启超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从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和沟通朝廷与民众信息的必要性上,说明报馆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殊功能,这种认识是切合新闻之本质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耳目喉舌”与我们今天讲的“耳目喉舌”在内涵上是略有区别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耳目喉舌”功能是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打探传递信息的“耳目”功能,二是反映一定立场和作为特定对象代言人的“喉舌”功能。而梁启超这里所说的“耳目喉舌”则是同一个意思,即都是沟通信息的内容。“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这种只起“告知”作用的“喉舌”理论,与今天说的“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含义显然不一样。梁启超说的“耳目喉舌”与“去塞求通”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而且这种思想认识也不是梁启超的发明创新。早在梁启超之前,郑观应就提出,“民隐悉通,民情悉达”,“则莫如广设日报矣”。王韬也明确地指出:“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必须依靠日报;“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也必须依靠日报。还有与梁启超同时的陈炽、严复、谭嗣同等人也都提出过同样的观点,因此,仅用“去塞求通”概括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似有不妥。梁启超的贡献不在于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观点,而在于集中而不是零散地概括和论述了报刊“去塞求通”的功能,给读者的印象更为全面和深刻。

但是,到1898年底,梁启超在《清议报叙例》中提出的“联合同志,共兴《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则在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认为,《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的“耳目喉舌”功能,内涵都在“通”,所谓“喉舌不通,病及心腹”。而《清议报叙例》中的“耳目喉舌”功能在通信息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宣传维新派维新思想的内涵,即《时务报》《清议报》都是“维新诸君子”的喉舌,明确了维新派是“喉舌”的主体。他说“三年以前,维新诸君子,创设《时务报》于上海,大声疾呼,哀哀长鸣,实为支那更新之萌蘖焉”。现在创办的《清议报》也是“维新之喉舌”。就是说《时务报》与《清议报》都是维新派“大声疾呼”变革主张的“喉舌”。这种明确了主体和立场的喉舌观,才有了通常意义上的“喉舌”内涵。

3、“教愚民”、“振民气”的作用

1897年,梁启超在《〈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一文中,集中阐述了报纸教愚民的功能。他说:“人莫不由少而壮,由愚而知。壮岁者,童孺之积进也;士夫者,愚民之积进也。故远古及泰西之善为教者,教小学急于教大学,教愚民急于教士夫。”意思是说,成人和士大夫都是由少年和愚昧状态进化而来的,教幼童、教愚民尤为迫切。这种人性平等和后天教育学习对人起决定作用的思想,是唯物的、正确的。梁启超尖锐地指出:“今之士大夫,号称知学者,则八股、八韵、大卷、白折之才十八九也,本根已坏,结习已久,从而教之,盖稍难矣。年既二三十,而于古今之故,中外之变,尚寡所识,妻子仕宦衣食,日日扰其胸,其安能教?其安能学?”“故教小学教愚民,实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梁启超说他创办《时务报》,哀号疾呼,就是为了让国人明白这个道理。当时《时务报》针对中国因循守旧的恶习,大力宣传新思想,介绍新学说,的确起到了教愚民开民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