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表

合集下载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计算汇总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计算汇总

1、 t cl实际=(tcl +td K a K ρ(9-5 ; CLq =KF(tcl实际 -t N (9-62、 t cl ——屋顶的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由附录9-8和9-9查取;应用公式(9-5计算,应注意外墙和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来的。

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8.6W/(m2.K;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7W/(m2.K。

所采用的外墙和屋面的吸收系数为ρ=0.90。

房间传递系数 V0=0.681,W1=-0.87。

3、 t d ——地点修正值(℃,见附录9-104、 K a ——外表放热系数修正值,见表9-75、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均采用K ρ=0.9,但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风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

6、 t N ——室内计算温度(℃7、 K ——屋顶的传热系数[W/(m2.K],参见附录9-8和9-98、 F ——屋顶的计算面积(m2南外墙冷负荷说明:1、 t cl实际 =(tcl +td K a K ρ(9-5 ; CLq =KF(tcl实际 -t N (9-62、 t cl ——外墙的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由附录9-8和9-9查取;应用公式(9-5计算,应注意外墙和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来的。

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8.6W/(m2.K;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7W/(m2.K。

所采用的外墙和屋面的吸收系数为ρ=0.90。

房间传递系数 V0=0.681,W1=-0.87。

3、 t d ——地点修正值(℃,见附录9-104、 K a ——外表放热系数修正值,见表9-75、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均采用K ρ=0.9,但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风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

负荷计算表

负荷计算表

0.0009|0.0001 0.0019|0.0001 0.0006|0 0.0017|0.0001 0.0005|0
Hale Waihona Puke 湿负荷(不含新风)|指标 0.0001|0 *小计[1]
热负荷(不含新风)|指标 0|0 热负荷(不含户间)|指标 0|0
室外计算温度:35.70 室外相对湿度:80.00% 房间面积:30.00 房间设计温度:25.00 相对湿度:50.00% 室内人数:21. 总冷负荷|指标 新风冷负荷|指标 3413|114 2289|76 5572|186 1526|51 4046|135 10778|359 2389|80 8388|280 3986|133 1470|49 2516|84 812|27 812|27 0|0 冷负荷(不含新风)|指标 1124|37
系统划分
默认系统[冷(W) 湿(kg/s)]计算时刻 5:00 6:00 7:00 8:00 9:00
室外计算温度:35.70 室外相对湿度:80.00% 房间面积:633.00 房间设计温度:25.00 相对湿度:50.00% 室内人数:44 总冷负荷|指标 新风冷负荷|指标 总湿负荷|指标 1001[层食堂] 新风湿负荷|指标 总热负荷|指标 新风热负荷|指标 户间传热|指标 冬季总湿负荷|指标 75877|120 48296|76 0.0206|0 0.0175|0 14090|22 0|0 0|0 0|0 123704|195 236695|374 95943|152 38324|61 85380|135 0.0043|0 0.0307|0 14090|22 14090|22 0|0 14090|22 0|0 0|0 59702|94 42856|68 176992|280 53086|84 0.0073|0 14090|22 14090|22 0|0 14090|22 0|0 0|0 0.0031|0 14090|22 14090|22 0|0 14090|22 0|0 0|0 32083|51 32083|51 0|0 0.0013|0 0.0013|0 0|0 14090|22 14090|22 0|0 14090|22 0|0 0|0 冷负荷(不含新风)|指标 27581|44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 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送风量计算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送风量计算
k g一 1 5 . 4 6 g / k g )= 2 4 9 8 4 g / h
以国内 B型车为例 , 车体传 热特性 见表 1 , 车体 围护 结构
传热特性 : 表1 车体 围 护 结构 传 热 特 性
位 置 车 顶 左 侧 右 侧 前 端 后 端 地 板 左 侧 右 侧 车 壁 车 壁 吾 氍 吾 矗 窗户 窀
车厢内外 空气参数查 表计算 : 根据 空气 的性质 , 只要 已知 其温度 、 相对湿度 、 含湿量 中任意两个 , 即可查询第 三个参数及 其焓值。 因为室内及室外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均 已确定 , 则查湿空 气 焓 湿 图 得 到 的数 据 见 表 3 。 车 体 内外 空 气 参 数 ( 脚 标 W标 识
热量来 自人体散热 、 设备 发热 、 太 阳辐射 热 、 车体传 热等 , 水分 来 自人体排汗及新 风。为保证处 理后 的空气能 维持车 内舒适 环境 , 空调机组 的制冷过程 沿热湿 比线进行 , 即达到将 多余热 量及水分同时去除。下面对热负荷及湿负荷分别进行计算 。
1 热 湿 负 荷计 算
关键 词 : 轨 道 车 辆 ;空调 机 组 ; 送 风 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8 5 5 4. 2 0 1 4 .
1 . 2 湿 负荷 计 算
随着轨道交通 的发展 , 列 车环境 的舒适性越来越 受到乘客
为室外空气参 数 , 脚 标 n标 识 为 室 内 空 气 参 数 , 脚 标 S标 识 为
此, 合理的送风量的设计值是 空调机组 的重要 参数 , 对乘 客舒
适 性 有 重 要 的影 响 。
参考标 准( ( T B / T 1 8 0 4— 2 0 0 9铁 道客车空调机组》, 当室外 空气参数为温度 3 3 %、 相对湿度 7 0 %时, 车 内空气参 数需 保持

洁净手术室夏季冷负荷、冬季热负荷计算(二次)Ⅰ级

洁净手术室夏季冷负荷、冬季热负荷计算(二次)Ⅰ级

洁净手术室夏季冷负荷计算(二次回风系统)Ⅰ级手术室: 1、送风量:10000m 3/h 2、新风量:1000m 3/h3、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的空气干球温度:t LW =12.7℃焓值:i LW =46.5kJ/kg 含湿量:d LW =11.5g/kg4、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t N =23.5℃焓值:i N =46.5kJ/kg 含湿量:d N =9g/kg5、室内热负荷:8.23kw6、室内湿负荷:12人×158g/h=1.896kg/h7、热湿比: ×3600=15626.58kJ/kg8、送风状态点的确定(0点): G 0×i 0+8.23=G N ×i N 由于G 0=G N =10000m 3/h G N ×(i N -i 0)=8.23i N -i 0= =2.47kJ/kg ∴ i 0= i N -2.47=46.5-2.47=44.03 kJ/kg9、风机温升点的确定:由于风机对空气为等湿加热过程(K 点):8.23kw1.896kg/h 8.23kw ×3600 10000m 3/h ×1.2kg/ m 3风机功率为5.5kw G k ×(i 0-i k )=5.5kw∴ i 0-i k = =1.65kJ/kg∴ i k = i 0-1.65=44.03-1.65=42.38kJ/kg10、求二次回风量G N2:在i-d 图上,连接N ~K 点并延长至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 ,得: i L = 34.5kJ/kg d L =8.5g/kg 求得:G N2×i N + G L ×i L = G k ×i k式中:G L =( G k - G N2)m 3/h G k =10000m 3/h i k =42.38kJ/kg i N =46.5kJ/kg i L =34.5kJ/kg得:G N2= = = 6567 m 3/hG L =10000-6567=3433 m 3/h11、求新风与室内一次回风的混合点(C 点): a.求i c 点:G C ×i C = G LN ×i N + G Lw ×i Lw i C =G c = G L =3433 m 3/h G LW =1000 m 3/h5.5×360010000m 3/h ×1.2kg/ G k ×(i k -i L ) i N -i L 10000×(42.38-34.5) 46.5-34.5 G LN ×i N + G Lw ×i Lw G CG N1= G L - G LW =3433-1000=2433 m 3/h i N =46.5 kJ/kg i LW =46.5 kJ/kg∴ i C = =46.5 kJ/kgb.求d c 点:G C ×d C = G N1×d N + G Lw ×d Lw d C =G c = G L =3433 m 3/h d N =9 g/kgG N1= G L - G LW =3433-1000=2433 m 3/h d LW =111.5 g/kg G LW =1000 m 3/h∴ d C = =9.72 g/kg12、一次混合后所需制冷量:查i-d 图得:G C ×(i C -i L )= =13.73 kwG C =3433 m 3/h i C =46.5 kJ/kg i L =34.5 kJ/kg3433×(46.5-34.5) ×1.23600 2433×46.5+ 1000×46.5 3433 G N1×d N + G Lw ×d LwG C2433×9+ 1000×11.5 343313、一次混合后的除湿量:G C×(d c-d L)=3433×(9.72-8) ×1.2=7.1kg/h14、一次混合后所需加热量为:0洁净手术室冬季热负荷计算(二次回风系统)Ⅰ级手术室: 1、送风量:10000m 3/h 2、新风量:1000m 3/h3、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的空气干球温度:5℃焓值:9.5kJ/kg 含湿量:1.8g/kg4、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23.5℃焓值:46.5kJ/kg 含湿量:9g/kg5、室内热负荷:8.23kw6、室内湿负荷:12人×158g/h=1.896kg/h7、热湿比: =15626.58kJ/kg8、送风状态点的确定(0点): G 0×i 0+8.23=G N ×i N 由于G 0=G N G N ×(i N -i 0)=8.23i N -i 0= =2.47kJ/kg ∴ i 0= i N -2.47=46.5-2.47=44.03 kJ/kg8.23kw1.896kg/h 8.23kw ×3600 10000m 3/h ×1.2kg/ m 39、风机温升点的确定:由于风机对空气为等湿加热过程(K 点): 风机功率为5.5kw G k ×(i 0-i k )=5.5kw∴ i 0-i k = =1.65kJ/kg∴ i k = i 0-1.65=44.03-1.65=42.38kJ/kg10、求二次回风量G N2:在i-d 图上,连接N ~K 点并延长至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L ,得: i L = 34.5kJ/kg d L =8.5g/kg 求得:G N2×i N + G L ×i L = G k ×i k式中:G L =( G k - G N2)m 3/h G k =10000m 3/h i k =42.38kJ/kg i N =46.5kJ/kg i L =34.5kJ/kg得:G N2= = = 6567 m 3/hG L =10000-6567=3433 m 3/h11、求新风与室内一次回风的混合点(C 点): G c =3433 m 3/hG Lw ×i Lw + G N1×i N = G C ×i C∴ i C = = =35.7 kJ/kg12、一次混合后所需制冷量:查i-d 图得:5.5×360010000m 3/h ×1.2kg/ G k ×(i k -i L ) i N -i L 10000×(42.38-34.5) 46.5-34.5 G w1×i w1+ G N1×i N G C 10000×9.5+ 2433×46.53433G C ×(i C -i d )= =5.9 kw13、一次混合后的加湿量:G C ×(d L -d 0)=3433×(8.5-6.8) ×1.2=7kg/h 14、一次混合后所需加热量为:03433×(35.7-30.5) ×1.23600。

新风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新风热负荷和新风湿负荷如何计算
(1)新风冷负荷由夏季室外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外空气的焓值:
tm= 28.7V, /i =22.2kcal/kg (lkcaJ/kg = 4 186.8J/kg)
由室内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内空气的焓值:坤=26尤,4 = 60%,h = 13.9kcal/kg
室内、外空气的焓差:Lh= (22.2-13.9) kcal/kg = 8.3kcal/kg 每lm3/h新风量形成的新风冷负荷:
8.3kcal/kgxl.2kg/m3xl m3/h = 9.96 kca]/h= 11.58W
(2)新风热负荷由冬季室外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外空气的焓值:作=1T,於=75%,/i =2.1kcal/kg
由室内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内空气的焓值:作=23尤,4 = 60%,h = 11.85kcal/kg
室内、外空气的焓差:Ah= (11.85-2.1) kcaJ/kg = 9.75 kcal/kg 每lm3/h新风量形成的新风冷负荷:
9.75kcal/kgx 1.2kg/m3 x 1 m3/h = 11.7kcal/h= 13.60 W
(3)新风湿负荷由冬季室外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外空气含湿量:《T= lt,<f> = 15%, </ = 3.1g/kg
由室内空气状态推算出室内空气含湿量:f干= 23T,4 = 60%,d = 10.5g/kg
室内外空气含湿量差:/W= (10.5-3.1) g/kg = 7.4 g/kg 每lm3/h新风量形成的加湿负荷:
7.4g/kgxl.2kg/m3xl m3/h = 8.88g/h
(参考洁净室:/)。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0.48 0.52 0.51 0.43 0.39 0.28 0.14 0 -0.1 -0.17 -0.23 -0.26
6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两种措施计算成果比较:
空调负荷计算 室外逐时干球温度(°C)
余弦法
日较差法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时间
空调负荷计算
22
1、设计计算参数
在一样旳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旳热 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该采用 平均热感觉指标旳概念。
23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 在一样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旳热感觉会 存在差别,而人与人对热环境旳反应旳差别除 了热感觉旳不同之外,还体现在对环境满意是 否旳差别。所以,Fanger又提出预测不满意百 分数来表达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旳情况,常简 写为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从图中能够看到,重型构造旳蓄热能力比轻型构造旳蓄热 能力大得多,其冷负荷旳峰值比较小,延迟时间也比较长。
图 不同质量围护构造旳蓄热能力对冷负荷旳影响 33
空调负荷计算
2、空调负荷计算
(4)空调冷负荷计算措施
冷负荷系数法友好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基本原理:建立在传递函数法旳 基础上,只与系统本身特征有关,而与输出 量、输入量无关 。
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对热环境不满意旳百分数
21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空调湿负荷计算与分析

空调湿负荷计算与分析

空调湿负荷计算与分析湿量平衡关系示意图新风湿量和排出空气湿量是计算的重点,每人每时散湿量可查表得到,具体不做计算。

2、2新风湿量的计算2、2、1含湿量在湿空气中与1千克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水蒸气量称为含湿量。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d为含湿量,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为相对湿度,B为当地大气压力(西安为95920Pa)。

2、2、2新风质量根据湿空气密度表可查得对应温度下的密度,由此可计算出每小时新风质量。

由于水蒸气在湿空气中的比重很小,在此假设新风中干空气质量的值等于新风质量的值,因此新风湿量=新风质量含湿量2、3排出空气湿量排出空气湿量的计算方法与新风湿量相同。

2、4人体散湿量的计算人体散湿量=每人散湿量人数3、数据计算3、1参考数据3、1、1湿空气密度为计算方便,本报告中室外湿空气的密度以相对湿度为70%的湿空气为基准。

通过查表可得相对湿度为70%的湿空气的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1:表170%相对湿度的湿空气的密度表3、1、2相对湿度查表可得北京xx年逐月的相对湿度,其数据如表2所示:表2全文结束》》年的逐月相对湿度由于要计算夏季的除湿量,在此相对湿度取6、7、8月份的平均值,计算得65、7%。

3、1、3室外温度和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及密度北京地区夏季的室外逐时温度查表可得到,相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可查表然后通过差值法得到,相应温度下的湿空气密度可查表1然后通过差值法得到,现将各项数据列表3如下:表3室外温度和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及密度表时刻温度(℃)湿空气密度(kg/m3)湿空气饱和压力(Pa)626、71、16723509、1728、11、16063804、6829、41、15454106930、51、14944383、21031、61、14424687、11132、61、13954963、31233、31、13655156、71333、61、135152 39、714 33、51、135652 11、915 32、81、138550 18、616 32、51、139949 35、717 31、51、144746 59、51830、31、150342 37、919 29、11、155940 36、420 28、21、16023827、82127、61、1633697、62227、11、16533592、92326、91、166335513、1、4 乘客人数及散湿量乘客人数假定恒为50人,每人每时散湿量通过查资料设为0、194kg/(h.人)。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空调负荷计算表格

空调负荷计算表格

建筑总负荷 W 2039.57276 2370.475 2403.292 2555.5949 2778.424 2805.59 2739.12 2719.899
照明散热负荷 W
N
1252.8
n1
1
n2
0.6
总负荷W5 w 751.68
人体散热 w
qs W
50 qq W
106 m
52 n
0.89
总负荷CL W6
9:00 1.97 19.32 31.5
10:00 1.97 19.32 30.9
11:00 1.97 19.32 30.5
12:00 1.97 19.32 30.4
13:00 1.97 19.32 30.6
14:00 1.97 19.32 31.3
15:00 1.97 19.32 32.3
tn ℃
时间T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外窗面积A m2 Ca w/m2
Dj.max w/m2
22.44 0.85 145.4
22.44 0.85 145.4
22.44 0.85 145.4
22.44 0.85 145.4
22.44 0.85 145.4
tl ℃
26.9
27.9
29
29.9
30.8 31.5 31.9 32.2
tn ℃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td ℃ K w/m2.k
1 5.94
1 5.94
1 5.94
1 5.94
1 5.94
1 5.94

房间湿负荷计算表

房间湿负荷计算表

*03办公室
0.2
52.917
0.89
标 准 层
*04办公室 *05~*08A型酒店式公寓
*09前室 *10C型酒店式公寓
0.2 2
0.05 2
52.917 16.388 26.458 45.915
0.89 0.89 0.89 0.89
*11~*15B型酒店式公寓
2
29.525
0.89
*16~*19办公室
309前室
0.2 2
0.05
52.917 16.388 26.458
0.89 0.89 0.89
310C型酒店式公寓
2
45.915
0.89
311~315B型酒店式公寓
2
29.525
0.89
316~320办公室
0.2
58.694
0.89
*01前室
0.05
18.76
0.89
*02办公室
0.2
26.15
0.89
67.64 69.465479
67.64 67.64 720.879708 49.25438 321.1743 649.926594 649.926594 67.64 69.465479 67.64 67.64 720.879708 935.163762
散湿量
kg/h
0.049254 0.649927 0.649927 0.324957 0.649927 0.048446 0.034145 5.723780 4.612579 4.313291 0.049254 0.649927 0.649927 0.324957 0.649927 0.048446 5.953700 4.612579 4.313291 0.049254 0.321174 0.649927 0.649927 0.067640 0.069465 0.067640 0.067640 0.720880 0.049254 0.321174 0.649927 0.649927 0.067640 0.069465 0.067640 0.067640 0.720880 0.935164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 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r i =109x 20 x 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3 ( Pc?b—Pq) 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B ――蒸发系数,kg/(N ?s) , B按下式确定:―5B = ( a +0.00363v) x10 ;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a——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 °C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 ?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a水温(C)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a kg/(N ?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 人。

贝S Q=10X 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Mv二新风湿负荷[Kg/h] V= 总通风量X1二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空调负荷计算表

空调负荷计算表

照光部分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598.90
阴影部分得热因数
冷负荷放大系数: 1.00
湿负荷放大系数: 1.00
最大冷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16:00点钟; 大冷负荷(不含新风)为: 1401.42 W 面积:9.15 m^2 冷 最
最大湿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8:00点钟; 大湿负荷(不含新风)为: 0.68 kg/h 面积:9.15 m^2 湿负 最 205房间 计算温度 计算温差 西外墙 传热系数 面积 冷负荷 计算温度 照光面积 冷 负 荷 阴影面积 西外窗 日射得热因数 日射冷负荷 传热冷负荷 160.62 13.41 195.04 28.31 25.42 26.90 3.71 0.00 24.35 27.90 3.71 0.00 23.27 29.00 3.71 0.00 206.51 44.70 22.19 29.90 3.71 0.00 217.98 58.11 21.33 30.80 3.71 0.00 229.46 71.52 37.80 11.80 37.30 11.30 36.80 10.80 36.30 10.30 35.90 9.90 35.50 9.50 0.42 5.13 20.47 31.50 3.71 0.00 390.08 81.95
小 计 湿负荷小计(kg/h)(不含新风) 新风湿负荷(kg/h) 湿负荷小计(kg/h)(含新风)
冷负荷小计(W)(含新风)
最大冷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16:00点钟; 大冷负荷(不含新风)为: 2099.45 W 面积:13.50 m^2 冷 最
最大湿负荷(不含新风)出现在: 8:00点钟; 大湿负荷(不含新风)为: 1.02 kg/h 面积:13.50 m^2 湿负 最 203房间 计算温度 计算温差 西外墙 传热系数 面积 冷负荷 计算温度 照光面积 冷 负 荷 阴影面积 西外窗 日射得热因数 日射冷负荷 传热冷负荷 总冷负荷 人体显热负荷 人体潜热负荷 灯光冷负荷 设备冷负荷 湿 负 荷 人体湿负荷 新风湿负荷 其它湿负荷 冷负荷小计(W)(不含新风) 新风冷负荷(W) 冷负荷小计(W)(含新风) 小 计 湿负荷小计(kg/h)(不含新风) 221.30 12.83 234.13 4.86 193.20 39.02 0.01 0.34 0.44 0.34 508.19 451.97 960.16 0.68 268.72 27.08 295.80 63.15 193.20 65.82 0.16 0.34 0.44 0.34 653.53 451.97 1105.50 0.68 36.97 26.90 5.12 0.00 35.41 27.90 5.12 0.00 33.84 29.00 5.12 0.00 284.53 42.76 327.29 74.08 193.20 68.98 0.18 0.34 0.44 0.34 697.56 451.97 1149.53 0.68 32.27 29.90 5.12 0.00 300.33 55.59 355.92 82.58 193.20 71.28 0.20 0.34 0.44 0.34 735.45 451.97 1187.42 0.68 31.02 30.80 5.12 0.00 316.14 68.42 384.56 88.65 0.00 29.91 0.21 0.00 0.00 0.34 534.34 0.00 534.34 0.34 37.80 11.80 37.30 11.30 36.80 10.80 36.30 10.30 35.90 9.90 35.50 9.50 0.42 7.46 29.77 31.50 5.12 0.00 537.44 78.40 615.83 34.00 193.20 57.38 0.06 0.34 0.44 0.34 930.25 451.97 1382.22 0.68

机房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详解

机房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详解

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新风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5.新风冷负荷:新风全冷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iw - in) / 3.6其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 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6.新风湿负荷:新风湿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dw - dn) *0.001 (kg/h)其中: dw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时的含湿量(g/kg)dn -- 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7.渗透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冷负荷8.渗透湿负荷: 计算方法同新风湿负荷9.外墙和屋面冷负荷:冷负荷 CL = F * K( (tl + td) * Ka - tn )其中: 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tl--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d--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单位:度Ka-- 温度的由于外表面放热系数不同引起的温度修正系数, 无因次 tn-- 室内设计温度10.外窗和天窗冷负荷:该冷负荷可分为三部分: 直射冷负荷, 散射冷负荷, 传热冷负荷直射冷负荷 CL = Fz * Cz * Dj, max * Ccl其中:Fz -- 窗玻璃的直射面积Cz --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Dj, max --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Ccl -- 冷负荷系数散射冷负荷 CL = Fs * Cz * Dj, max * Ccl其中:Fs -- 窗玻璃的散射面积传热冷负荷 CL = F * K( tl' - tn )11.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注:内围护结构包括: 内门, 内窗, 内墙, 楼板>冷负荷 CL = F * K * Tls其中 Tls -- 邻室温差。

手术室负荷计算表

手术室负荷计算表

QFJ QFG Q 管道2.810 2.81QRT=n•(q1•CRT+q2)•CRn q1q2CRT CR手术室中的人数每人散发的显热量w 每人散发的潜热量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集群系数810413110.841579.2QRT QZM QSB1.58 5.51 1.698.78n Wr C 人817511400Q 送C 空iL ic9000 1.238.00229.27526.181Q 围护Q 渗透Q 物料Q 加热Q 管道Q 室内00026.1808.7817.4冷负荷计算七、 热负荷的计算Q 热=Q 围护 +Q 渗透 +Q 物料 +Q 加热 –Q 管道 –Q 室内Q 管道 = QFJ + QFGQ 室内 = QRT+ QZM+ QSB1. Q 围护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5. Q 室内 室内得热量的计算2. Q 渗透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3. Q 物料 加热冷物料和运输工具耗热量的计4. Q 管道 风管道得热量的计算4.1 QFJ 风机得热量的计算4.2 QFG 风管得热量的计算5.1 QRT 人体得热量的计算5.2 QZM 照明得热量的计算冷负荷计算5.3 QSB 设备得热量的计算冷负荷计算7. 空气处理过程各状态点的确认室内冷负荷Q 内=8.78KW (项目5计算结果)室内湿负荷W 内=1400 g/h (项目6计算结果)冬季室外状态点W、新风预热点W’,室内状态点N、混合点状态点OQ 室内 = QRT+ QZM+ QSB6. 室内湿负荷W 内 的计算:W 内 = W 人 +W 其他W 人=n•Wr•C 人W 其他=0手术室内人数人体散湿量(g/h )集群系数热湿比为Q 室内/W 室内=-22570.7KJ/Kg8. Q 加热 机组热量的计算Q 加热 =Q 送 /3600•C 空 •(iL –新风量(m³/h )空气比重(Kg/m 加热点焓值混合点焓值9. Q 热 总热负荷的计算Q 热=Q 围护 +Q 渗透 +Q 物料 +Q 加热 –Q 管道 –Q 室内Q 新CW’CW iW’iW Q 预热1000 1.3821.405-17.133-21.424 1.784143Q 送CL dO dL D 1000 1.18 5.732 5.2460.1593八、 新风预热量的计算Q 预热=Q 新 /3600•(CW’ •iW’- CW •iW )新风与热量新风量新风预热点比重冬季室外状态点比重新风预热点焓值冬季室外状态点焓值九、 加湿量的计算D=Q 送/3600•CL •(dO – dL )加湿量加热点比重送风状态点含湿量新风量(m³/h )混合点C、加热点L,送风–Q管道 –Q室内。

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负荷的正确估算与取值注:1 负荷估算时,有两面外墙或三面外墙的空调房间的负荷应适当加大。

2 西向、东向房间的负荷应适当加大(特别是玻璃窗的面积较大时)。

建筑物的热负荷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一.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空气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 j=K f(t n-t w)aQ j---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面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F---该面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t 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 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 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f.g–房高附加修正;βj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工业厂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1)工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 g2)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高度≤4m时,t n=t g;当车间高度>4m时,对地面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 n=(t n+t d)/2;对屋顶 t n=t d=t 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tn分别按照地面、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高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面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m =02.厂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大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入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气窗或排气孔的面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 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 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方案设计)Q N= q N.S S建筑物的冷负荷一. 房间得热量的组成:a.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通过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散热量e.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的散热量f.食物或物料散热量g.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得热量二.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三.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房间湿负荷的组成:a.人体的散湿量b.空气渗入带入的湿量c.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d.潮湿的表面、液面的散湿量e.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湿量f.其他设备的散湿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a.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b.太阳辐射得热量经过围护结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延迟和数量上的衰减所以计算这部分得热量时,应该逐时计算(这与计算热负荷时不同)热负荷计算---稳定传热冷负荷计算---不稳定传热1.围护结构的冷负荷a.外墙、屋面的传热冷负荷计算Qτ=K F tτ-ξ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点钟tτ-ξ—作用时刻下,冷负荷的计算温差℃例: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时房间的热负荷时,应取时刻τ=16,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时,16时外墙内表面。

湿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表

湿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表

计算
522.97 43.58 130.46 10.87 810.21 67.52 444.83 37.07 601.71 50.14 3528.76 294.06 233.07 19.42 2741.60 228.47 404.09 33.67 413.38 34.45 945.11 78.76
器,以减少房间湿负荷,风机盘管负担40﹪的湿负荷。
总送风量计算 房间 房间湿 热湿比 送风状 房间 换气 房间 房间 风量 3 冷负荷 负荷 ε 态点焓 m /h 3 次数 面积 体积 m3/h 量m /h kw *10-6 kJ/kg 值 101办公室 2 16650 48.9 30 60 0.5 19.8 63.36 31.68 1.009 60.6 102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3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4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5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6办公室 2 15660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49 60.6 107办公室 1 19637 30 30 0.5 8.25 26.4 13.2 0.595 30.3 48.9 108办公室 2 7030 30 60 0.5 11.55 36.96 18.48 0.426 60.6 109办公室 2 22294 49.1 30 60 0.5 19.8 63.36 31.68 1.351 60.6 110储藏室 1 13036 47.5 30 30 0.5 15.96 51.07 25.536 0.395 30.3 111门厅 2 32310 49.7 30 60 0.5 49.5 158.4 79.2 1.958 60.6 112值班室 1 41188 48.3 30 30 0.5 8.82 28.22 14.112 1.248 30.3 113办公室 1 46337 50.0 30 30 0.5 8.82 28.22 14.112 1.404 30.3 114餐厅 50 6146 48.9 30 1500 0.7 104.9 335.8 235.07 9.312 1515.1 115值班室 2 10363 48.7 30 60 0.5 10.8 34.56 17.28 0.628 60.6 116门厅 2 113102 49.4 30 60 0.5 76.16 243.7 121.86 6.854 60.6 117餐厅 6 5495 49.5 30 180 0.5 19.8 63.36 31.68 0.999 181.8 118餐厅 6 5495 49.7 30 180 0.5 19.8 63.36 31.68 0.999 181.8 119厨房 5 9650 50.1 30 150 0.5 39.6 126.7 63.36 2.179 225.8 120办公室 2 30 60 60.6 33168 0.5 12.6 40.32 20.16 2.01 注:114至117房间湿量太大,风机盘管的除湿能力有限,须在这些房间内加一除湿器,以减少房间湿负荷,风机盘

负荷计算依据(超全的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依据(超全的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

1.15
1.15.1 1.15.2 1.15.3
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 ..................................................................15
缝隙长度法计算 .................................................................................. 15 换气次数法 ....................................................................................... 15 百分率法 .......................................................................................... 15
1.16
参考文献 ...............................................................................15
版权声明 ............................................................................................ 16 演示 .................................................................................................. 17 附录 浩辰软件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送风 量kg/h 382.36 340.16 340.16 340.16 340.16 348.61 161.43 总送风 新风量 新风量 新风 量10﹪ 3 kg/h 比m﹪ m /h 3 m /h 31.86 28.35 28.35 28.35 28.35 29.05 13.45 60 60 60 60 60 60 32 60 30 79 37 50 1500 60 228 180 180 150 72.0 72.0 72.0 72.0 72.0 72.0 38.0 72.0 36.0 95.0 44.5 60.2 ###### 72.0 274.2 216.0 216.0 180.0 19% 21% 21% 21% 21% 21% 24% 14% 28% 12% 10% 10% 51% 31% 10% 53% 52% 19%
计算
522.97 43.58 130.46 10.87 810.21 67.52 444.83 37.07 601.71 50.14 3528.76 294.06 233.07 19.42 2741.60 228.47 404.09 33.67 413.38 34.45 945.11 78.76
器,以减少房间湿负荷,风机盘管负担40﹪的湿负荷。
附表三
人 数 人均 新风 正压5Pa(按换气次数算) 风量
新风量计算表
总送风量计算 房间 房间湿 热湿比 送风状 房间 换气 房间 房间 风量 3 冷负荷 负荷 ε 态点焓 m /h 3 次数 面积 体积 m3/h 量m /h kw *10-6 kJ/kg 值 101办公室 2 16650 48.9 30 60 0.5 19.8 63.36 31.68 1.009 60.6 102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3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4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5办公室 2 15281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26 60.6 106办公室 2 15660 48.6 30 60 0.5 19.8 63.36 31.68 0.949 60.6 107办公室 1 19637 30 30 0.5 8.25 26.4 13.2 0.595 30.3 48.9 108办公室 2 7030 30 60 0.5 11.55 36.96 18.48 0.426 60.6 109办公室 2 22294 49.1 30 60 0.5 19.8 63.36 31.68 1.351 60.6 110储藏室 1 13036 47.5 30 30 0.5 15.96 51.07 25.536 0.395 30.3 111门厅 2 32310 49.7 30 60 0.5 49.5 158.4 79.2 1.958 60.6 112值班室 1 41188 48.3 30 30 0.5 8.82 28.22 14.112 1.248 30.3 113办公室 1 46337 50.0 30 30 0.5 8.82 28.22 14.112 1.404 30.3 114餐厅 50 6146 48.9 30 1500 0.7 104.9 335.8 235.07 9.312 1515.1 115值班室 2 10363 48.7 30 60 0.5 10.8 34.56 17.28 0.628 60.6 116门厅 2 113102 49.4 30 60 0.5 76.16 243.7 121.86 6.854 60.6 117餐厅 6 5495 49.5 30 180 0.5 19.8 63.36 பைடு நூலகம்1.68 0.999 181.8 118餐厅 6 5495 49.7 30 180 0.5 19.8 63.36 31.68 0.999 181.8 119厨房 5 9650 50.1 30 150 0.5 39.6 126.7 63.36 2.179 225.8 120办公室 2 30 60 60.6 33168 0.5 12.6 40.32 20.16 2.01 注:114至117房间湿量太大,风机盘管的除湿能力有限,须在这些房间内加一除湿器,以减少房间湿负荷,风机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