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合集下载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我们身边的基层民主
2、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课外作业
1、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2、预习第七课
3、完成书面作业
课后简要分析
由于中职生的学生性质,本身对我国政治制度了解的薄弱性,本来两个课时的课,改为了三个课时,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为下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节课,对学生来说,要多加强记忆部分。比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党的宗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认真记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我们身边的基层民主
2、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7、布置作业:(书面作业)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怎样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6、板书设计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谈起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8分钟)(含旧知识提问)
2、进入新课:(50分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 1 页共 8 页第 2 页共 8 页第 3 页共 8 页第 4 页共 8 页第 5 页共 8 页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标研读: 1、知道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3、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本政治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关系是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i相关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叫做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按照法律程序,采取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由选民或代表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体也称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素质,用实际行动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教学重点
难点
我国的政党制度
教法
案例教学法
学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案例:20XX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政治素质,用实际行动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教学重点
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法
案例教学法
学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能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那么这些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
【提出问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师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建立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发言。
【教师活动】: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98年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1931年发生洪灾时,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98年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你还能举出一些对比鲜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变化吗?
【教师活动】:什么是国体?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活动】:所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教师活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是随意的享有或履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必须坚持什么基本方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教师归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教师活动】: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次使占统治地位的人数成为社会的多数,而且是绝大多数,这与前面所有的国家政权有了根本的区别,那么这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它是什么呢?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备课人:吴婷课题: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一、清点人数:班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迟到人数缺席人数及姓名四、讲授新课:(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1、想想:事例中说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样的国家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它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全国代表大会拥有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务的权力。

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选举、任免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的权力。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权力。

6、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7、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组成。

8、人民代表人民选9、人民代表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会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国体决定政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制度。

3、我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保障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 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如经济制度、选举 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 教育制度、婚姻制度等。《物权法》《新 婚姻法》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称(简称)
成立时 组成人员 间(年)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民革)1948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 士为主 1941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文教和科技的高、中级知 识分子 1945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1945 1930 1925 1945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 分子为主 医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为主 归侨和侨眷为主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为主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 作主 国家性质(国体)决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必然反 映国家性质。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必然实行人民当家作主 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问:我国的政体是什么呢?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可以 得出我国的“政体”。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利 包括: 立法权 最高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国务院 各部、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
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行使立法权、监 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各级人大代表都由各级人大选举产生,每 届任期都是五年。 地方各级人大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初三思想政治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教时课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由于这一政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教学方法图示法、例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几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讲授新课: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问: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民主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目标:领导——中国共产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自治协商年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依法治国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员组成:人民选举代表机构性质:权力机关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国务院——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说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2、人民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人民代表产生——选举——直接、间接观看录象3、坚持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确保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参与国家管理、既保证中央集中领导,又发挥地方积极性。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件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件

2011-10-20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p 63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系,这一政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基本内容:
2011-10-20
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 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 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 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011-10-20 1
教学目标
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认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11-10-20
2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 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 信念。
2011-10-20 17
我国的政党制度 P62
我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 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10-20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民族问题, 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 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选 择, 他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第七课_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件

第七课_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件

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
立法自治权
材料1.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 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 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 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 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材料2.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 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 收各种税费; 材料3.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 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2自治权的内容: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权、其他自治权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 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 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 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 “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镜头三: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积极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十 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集各界民众智慧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规划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蓝图,必须经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之后才 具有了法律效力。这说明了什么? 人民政协不同于国家机关,它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 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能 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
才能
互相监督
长期共存
肝胆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 执政党 参政党 组织上:互相独立
两者不存在上下级的 领导关系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活动探索
• 观看视频:《开国大典》 • 思考:新中国国名的含义是 什么?
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国体
新中国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充分 显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又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形式。 兼及“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 ”政体,准确地表达了新中国的国家属性。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 国家性质(国体)决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反映或体现国家性质 • 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它必然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 权组织形式。
名实相符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活动探索
• 观看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相关视频
• 倾听会议的相关介绍,进行分 析与思考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 哪些职权?
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P72
• 我国已经建立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事 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 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 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项基本服务。 • 自主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 管理的主要途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最高 地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常设机关。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书行使。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起 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完整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整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七课)课题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用时 2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情感体验: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激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抵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教材分析难点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分钟)1.从国名看我国政体引入: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断(5分钟)提问: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请你说说新中国国名的含义是什么?讲解: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政体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2)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0分钟)(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包括: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要求学生看教材的四幅图片,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看“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图”教学过程提问:分别说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司法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名称?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10分钟)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25分钟)引入介绍: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被统称为民主党派的八个政党: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中国民主同盟、3、中国民主建国会、4、中国民主促进会、5、中国农工民主党、6、中国致公党、7、九三学社、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用目标: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三权分立”情感态度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信心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制度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复习】[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73页[2]我国有多少个经济特区?[3]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有哪些?78页【导入】一起观看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展示那庄肃、壮观的场面,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本话题的状态。

【讲授新课】一、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每个人民都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决定国家大事,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我国我将近14亿人口,不可行,所以,就是采取人民选出一些自己的代表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代会一样。

像这种人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让代表代表自己行使自己当家作主权力的制度称之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看第二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人代会,然后在人代会上代表们又去选出政府官员,然后由官员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三)归纳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所有这些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让他们代表人民去选举产生国家机构人员,组成各级人民政府来管理国家。

最新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最新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1、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 治的有机结合; •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得以实现; •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 4、有利于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 体利益协调起来。
第四节 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1)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 政治制度,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 基本内容,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4)理解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一、从国名看我国国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2)、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 级基础 • (考题)
总结
• 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
• 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城市居民委员会
• 1)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2)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 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居民参于社会生 活、调节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居民 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3、职工代表大会
• 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使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8、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9、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 员。 10、各级人大代表都有选举产生,每届任期都 是五年。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七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七课

课时计划孙小渝课题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用时2节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情感 :认同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自己政治素质。

能力: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政治现象,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教材分析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区别重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办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用时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从国名看我国政体A. 简单回顾新中国成立历史,从我国国名引人我国政治体制B. 国家属性1.国体2. 政体 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国体决定政体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1).人大确立(2).人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人大具有强大生命力B. 人大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本质C. 人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D. 人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区别第一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第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第三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1.从党外人土座谈会看我国政党制度以及关于我国8个民主党派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B.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和活动准则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A. 党的领导是历史选择B.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C. 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d.党的领导是“三个代表”的体现4.正确看待党内的腐败现象A.正确分析产生原因B.要看待腐败现象与党的性质宗旨不相容的C.坚信党能标本兼治反腐败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成立谈起(实行制度的依据)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A.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B. 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C.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政治认同4.实践效果四.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们身边的基层群众自治(重要地位)2.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3. 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A. 增强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意识B.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C. 提高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板书设计板书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从国名看我国政体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 我国的政党制度1. 从党外人土座谈看我国政党关系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谈起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适合我国国情四. 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 我们身边的基层群众自治2. 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能力布 1.选择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A.基层政协组织置作业B.基层自治组织C.基层经济组织D.基层民间组织2. 回答问题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怎样的?教学后记教研组长签名。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第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能够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能够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讲解(30分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3.讨论(20分钟)(1)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涵盖的方面进行讨论,包括:领导体制、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法律体系等。

(2)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4.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学生需要了解和思考的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业布置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2两会
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推进节能减排
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2012两会
教育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12两会
改善民生
切实保障和改善 民生
2012两会
文化发展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
2012两会
重点领域改革
深深 入化 开财 展税 反金 腐融 斗体 争制 改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执政党是: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党制度。 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 派是参政党 • 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合作的16字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 • 民主党派的作用:是我国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参政议政,团结协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 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祖国统一。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

基本内容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 政党 • B.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 • C.遵守宪法和法律(根本准则) • 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要机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 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活动】: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由中国共产党 领导。你觉得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齐声朗诵教材内容 第一,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 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 第三,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共 同奋斗,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挑战也需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资料:
天通苑居民找到人大代表任某反映天 通苑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市人大代表 任某深入实地考察,对市政府提出建议 ,要求尽快拓宽立水桥至天通苑地区的 道路,接到该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 安排实施立汤路天通苑段改建工程。改 建后的道路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 设计通行能力可达8万辆/天,工程计划 投资8060万元。
1.从国名看我国的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思: A.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B.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 高监督权
• 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
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 法律、行 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须报全国人大常 委会备。 • 【实例分析】: • 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2006年国防预算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 亿美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懂得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讲解、质疑、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教学难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我国的国家制度(1)性质:人民民主专政(2)首要标志工人阶级领导的:我国领导阶级,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的同盟军,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3)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特点:①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广泛性a、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享有政、经、文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民主自由权利。

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工、农、知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③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5)人民代表大会①含义: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②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③性质:国家权力机关④产生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 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规章制度教案设计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规章制度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人大代表有什么义务?
【教师归纳】: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活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呢?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合作的基础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外,还享有提案权、质询权和发言、表决无责权。提案权 ,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发言、表决无责权, 是指人民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等。
(2)合作的方针
【教师活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寓言故事】: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指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各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相互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共产党。要“长期共存”必须“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起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民族盛衰兴旺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用目标: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三权分立”情感态度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信心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制度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复习】[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73页[2]我国有多少个经济特区?[3]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有哪些?78页【导入】一起观看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展示那庄肃、壮观的场面,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本话题的状态。

【讲授新课】一、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每个人民都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决定国家大事,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我国我将近14亿人口,不可行,所以,就是采取人民选出一些自己的代表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代会一样。

像这种人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让代表代表自己行使自己当家作主权力的制度称之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看第二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人代会,然后在人代会上代表们又去选出政府官员,然后由官员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三)归纳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所有这些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让他们代表人民去选举产生国家机构人员,组成各级人民政府来管理国家。

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对人民负责,也要爱难民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享有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不可能天天开,各个代表开完会后要回家种田做工,只能留下一部分在机关,组成常务委员会,由常务委员会代表其余代表来监督和处理有关事务。

3.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代表会负责,受人代会监督。

政府首脑、法院院长、检察长都由选举产生,不是任何的,他们要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4.中央和地方机构各司其职,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比如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对外宣战,决定三峡工程建设等)、任免权(如任免命某人为部长)和监督权(监督政府工作,防止政府胡作非为)。

地方人代会选举地方机构组成人员,同时也有监督地方政府的权力。

(四)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最高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执行预算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最高任免权:(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3)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4)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5)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最高监督权:即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的工作。

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本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有他讨论决定,并由他监督实施。

(五)人大代表1、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在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直接选举,即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根据选举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一种是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根据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和设区市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同时要说明,我国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都是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也都属于间接选举。

有的同志因村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就误认为我国乡镇级国家政权机关也是直接选举产生,这是一种误解。

应当明确,第一,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国家政权机关,而是村民的自治组织;第二,我国的政权机关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都是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任期: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5年。

3、权利:提案权:第七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分别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质询权:第七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豁免权:第七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免责权:第七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原因: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主的前途命运4、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和民族团结三、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成立:1921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执政地位: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二)多党合作1、八大民主党派:中国有八大民主党派: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盟(中国民主同盟)、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农工党(中国农工民主党)、致公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中国九三学社)、台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主席:周铁农(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1947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

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民革历任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

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81000多人。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席:蒋树声(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盟历届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

民盟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盟员181000多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主席:陈昌智(经济界人士)1945年12月16日,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

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民建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成思危。

目前,民建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108000多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主席:严隽琪(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进历届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

民进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会员103000多人。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主席:桑国卫(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30年8月9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10日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3日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农工党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

目前,农工民主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成员99000多人。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 主席:万钢(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党。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致公党历任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罗豪才。

目前,致公党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党员28000多人。

九三学社>> 主席:韩启德(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