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轮臂教学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6c47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2.png)
《武术》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三单元“基本拳术”,具体包括第二章“长拳”的第二节“基本手法与步法”,详细内容涉及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的练习,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培养其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兴趣,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拳的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的正确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架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垫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对武术的认识和感受。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长拳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
演示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进行基本手法与步法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15分钟)指定一组进行示范,讲解组合动作的步骤和要点。
分析动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示范,独立完成组合动作。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1. 长拳基本姿势、手法、步法2. 组合动作步骤及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一段自己练习长拳的视频,要求动作规范、流畅。
2. 答案:视频提交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提供改进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武术社团或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武术技能。
同时,推荐相关武术视频和书籍,供学生自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长拳的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视频录制和教师评价。
《武术基本手型》(教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武术基本手型》(教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cf80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2.png)
《武术基本手型》(教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武术涵义,并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通过游戏使98%的同学掌握武术基本手型及手法的动作特点,发展学生的灵活性与动作的协调能力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果断、顽强的心理素质,在游戏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
4.通过基本动作的学习,在与同伴合作下创新武术动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快速、准确记忆武术基本动作的特点难点:武术所表现出的精气神教学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
一、准备部分1、教师向学生抱拳礼问好。
2 教师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武打电影明星向学生介绍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让学生知道武术除了锻炼身体还能够防身。
(1)热身游戏:看谁反应快游戏中,我采用指令性和非指令性两种游戏形式。
通过指令性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步型、手刑,为主课学习和突破重点、难点做好准备,非指令性游戏,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我在此安排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为主课学习做好准备。
(2)韵律拳击操利用韵律拳击操可以与课题的主题相关,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为主课学习做好准备二、基本部分1、武术基本三种手型:拳、掌、勾拳要求:双手四指并拢、卷曲紧握,大拇指弯曲扣紧中指第二关节。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习前让学生看老师完整示范,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练习师提问:拳像什么?(石头)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拳的拳面、拳眼、拳心。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复习完整动作通过完整动作练习进行巩固,发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及时纠正。
(4)教师带领学生自喊自练掌握出拳时的节奏,加强出拳力度。
掌要求: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弯曲扣于虎口处。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习前让学生看老师完整示范,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117d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6.png)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武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基本武术动作——拳、掌、勾的教学与练习。
主要包括拳的握法、掌的摆动、勾的运用等基本动作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武术动作——拳、掌、勾的正确姿势和发力方法。
2. 培养学生武术运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拳、掌、勾的发力方法。
教学重点:拳、掌、勾的正确姿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示范器材。
学具:拳套、脚靶、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2. 动作示范与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拳、掌、勾的正确姿势和发力方法。
(2)教师分步骤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细节。
3. 学生练习(10分钟)(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拳、掌、勾在实际运用中的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拳、掌、勾的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学体育武术——基本动作教学2. 内容:(1)拳的正确姿势与发力方法(2)掌的正确姿势与发力方法(3)勾的正确姿势与发力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拳、掌、勾的基本动作,熟练掌握发力方法。
(2)思考如何将拳、掌、勾运用到实际武术比赛中。
2. 答案:(2)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拳、掌、勾在比赛中的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武术比赛,了解不同武术流派的拳、掌、勾特点,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拳、掌、勾的发力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引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2e1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0.png)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三章“基本拳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长拳基本动作”及第四节“长拳组合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并能够组合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体质,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 通过武术教学,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拳组合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拳教学视频、示范动作图解、音响设备。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长拳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讲解动作要领。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长拳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组合动作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6. 情景模拟(15分钟):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体验实战,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拳基本动作:手法、步法、身法2. 长拳组合练习:动作连贯、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长拳基本动作,自编一个长拳组合动作。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基本动作,结合自身特点,创编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长拳组合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拳的基本手法、步法和身法,提高了学生的动作质量。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武术拳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抡臂砸拳教案
![体育抡臂砸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a86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2.png)
体育抡臂砸拳教案教案标题:体育抡臂砸拳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体育抡臂砸拳的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
3. 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增强对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抡臂砸拳的动作要领。
2. 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计时器、音乐设备。
2. 学生准备:运动服、运动鞋。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体育抡臂砸拳的动作。
2.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抡臂砸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讲解动作要领(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抡臂砸拳的动作要领,包括站姿、手臂的运动轨迹和力度控制。
2.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正确的抡臂砸拳动作。
练习与指导(20分钟):1.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观察、指导和纠正。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改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3.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适当调整动作的难度和强度。
活动与游戏(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抡臂砸拳的比赛,设置时间限制,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动作。
2. 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抡臂砸拳,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提醒学生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将抡臂砸拳与其他动作组合,创造自己的动作组合。
2. 学生可以进行抡臂砸拳的自我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教师可以设置小测验或小游戏,检验学生对抡臂砸拳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抡臂砸拳的技巧和力量。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3a9bb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b.png)
2024年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武术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三节“武术基本动作——手法与步法”。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马步、弓步、虚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了解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动作质量。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型、步型的正确性及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拳、掌、勾三种手型的掌握和马步、弓步、虚步三种步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器材。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武术运动员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手型与步法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并讲解拳、掌、勾三种手型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3)教师示范并讲解马步、弓步、虚步三种步型的动作要领。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3.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将手型和步型组合成简单的动作,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动作组合的步骤及要领。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组合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武术基本动作——手法与步法2. 板书内容:(1)基本手型:拳、掌、勾(2)基本步型:马步、弓步、虚步(3)组合动作步骤及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武术基本动作组合,录制视频并至班级群。
2. 答案:正确完成动作组合,动作连贯、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武术社团,深入了解武术文化,提高武术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手型与步法的正确性2. 动作的连贯性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中的视频录制与一、基本手型与步法的正确性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手型与步法的正确性。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4845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1.png)
《武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武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教材,第四章“武术”,具体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套路的变化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武术剑、沙袋、靶子、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学生运动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
2. 基本手型和步型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的基本手型(如拳、掌、爪)和基本步型(如弓步、马步),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如冲拳、踢腿、摔倒),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4. 简单套路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和讲解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套路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5.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武术相关的游戏,如“捉迷藏”、“抢答”等,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本次课程的板书设计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和基本动作。
答案:基本手型有拳、掌、爪;基本步型有弓步、马步;基本动作有冲拳、踢腿、摔倒。
2. 作业题目:请学生练习并背诵简单武术套路。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套路进行练习和背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武术比赛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
抡臂砸拳动作教学教案
![抡臂砸拳动作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8a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1.png)
抡臂砸拳动作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掌握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技术要点。
3.培养学生对抡臂砸拳动作的兴趣,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1.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技术要点。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动作要领。
2.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技术要点。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抡臂砸拳动作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抡臂砸拳动作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2.讲解动作要领。
教师向学生讲解抡臂砸拳动作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站姿、腿部动作、臂部动作等。
3.示范动作。
教师示范抡臂砸拳动作,让学生观摩并模仿。
4.练习。
让学生分组练习抡臂砸拳动作,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练习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5.巩固。
让学生单独练习抡臂砸拳动作,并相互观摩、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6.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抡臂砸拳动作的重要性和练习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抡臂砸拳动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不够深入,练习时动作不够标准等。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同时加强学生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水平。
起势抡臂砸拳教案
![起势抡臂砸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f41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d.png)
起势抡臂砸拳教案起势抡臂砸拳是一种传统的拳法动作,它结合了起势、抡臂和砸拳三个动作,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常见的拳法之一。
这个动作要求练习者在动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力度、节奏和韵律,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起势抡臂砸拳的动作要领,以及练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动作要领:1. 起势,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首先要做的是提起右脚,踮起脚尖,同时双手成抱月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然后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将双手向上提起,右手臂向后伸直,左手臂微微弯曲。
2. 抡臂,在起势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将右手臂向下甩出,同时左手臂向后甩出。
这个动作要求用力而不失节奏,右手臂甩出时要用力发力,左手臂要保持稳定。
3. 砸拳,在抡臂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将右手臂猛力向前砸出,同时左手臂向后甩出。
这个动作要求用力而不失控制,右手臂砸出时要用力发力,左手臂要保持稳定。
练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注意节奏,起势抡臂砸拳是一个要求有力度、节奏和韵律的动作,练习者在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能力来调整节奏和韵律。
2. 保持稳定,在练习起势抡臂砸拳时,练习者要保持身体的稳定,特别是在抡臂和砸拳的动作中,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因为用力过猛而失去平衡。
3. 用力发力,起势抡臂砸拳是一个要求用力发力的动作,练习者在练习时要注重用力发力,但同时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因为用力过猛而造成伤害。
4. 坚持练习,起势抡臂砸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因此练习者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不能半途而废。
总结起来,起势抡臂砸拳是一个需要有力度、节奏和韵律的传统拳法动作,练习者在练习时要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保持身体的稳定,用力发力,坚持不懈地练习。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的练习者掌握起势抡臂砸拳的要领,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
2024年《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2024年《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54e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2024年《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武术》教材第四章“基本拳术与防身术”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拳法、步法、身法及组合拳练习,重点教授弹腿、冲拳、推掌等基本动作,并结合实践情景引入防身术的基本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拳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武术姿势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武德修养,增强身体素质。
3. 使学生了解武术在防身方面的应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腿、冲拳、推掌等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控制。
教学重点:基本拳术动作的规范与防身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架。
学具:拳套、护具、武术鞋、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武术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基本动作教学:a. 教师示范弹腿、冲拳、推掌等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b. 分组练习,互评互纠,教师个别指导。
c. 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在模拟防身情境中运用所学动作。
3. 组合拳练习:a. 教师示范组合拳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b. 分组练习,互评互纠,教师个别指导。
c. 进行组合拳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 防身术教学:a. 教授防身术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武术在防身方面的应用。
b. 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防身术练习,强调动作的实用性。
c. 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在模拟防身情境中运用所学技能。
六、板书设计1. 《武术》第四章基本拳术与防身术2. 内容:a. 弹腿、冲拳、推掌等基本动作要领。
b. 组合拳动作顺序及要点。
c. 防身术基本原理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规范完成所学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提交。
b. 编写一段组合拳,描述动作顺序及要点。
2. 答案:a. 视频中动作规范,符合基本要求。
b. 组合拳动作连贯,描述清晰。
c. 应用实例合理,分析深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武术》教案设计
![《武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9d6f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c.png)
《武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武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三节“武术基本动作”,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手法、身法、眼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手法、身法、眼法,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手法、身法、眼法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以及武术精神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武术器材、音响设备、投影仪。
学具:武术动作图谱、练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段武术表演,引导学生关注武术的动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手法、身法、眼法,并通过图谱和练习卡片帮助学生理解。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武术动作,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练习(10分钟):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武术动作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武术基本动作手型:掌、拳、爪、指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手法:推、拉、扯、刁身法:俯、仰、翻、转眼法:顾、盼、睁、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张武术动作图谱。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武术动作图谱。
2. 作业题目:请用文字描述你所学的武术动作。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文字描述出武术动作的步骤和要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比赛或表演,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武术影片,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武术基本手型:掌、拳、爪、指。
抡臂砸拳教案
![抡臂砸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ab9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7.png)
抡臂砸拳教案
教案:抡臂砸拳训练技巧
教学目标:
1. 了解抡臂砸拳的基本技术和应用。
2. 学习如何正确进行抡臂砸拳的动作。
3. 提高抡臂砸拳的力量和速度。
教学准备:
1. 空旷的训练场地。
2. 抡臂砸拳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3. 训练用的沙袋或护具。
教学步骤:
引入:向学生简单介绍抡臂砸拳的定义和应用,激发他们对这个动作的兴趣。
1. 示范:
a. 展示正确的抡臂砸拳动作,并强调动作的每个细节。
b. 通过示范和解说,讲解抡臂砸拳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练习:
a. 让学生参与跟随练习,引导他们模仿示范的动作。
b. 指导学生注意身体的姿势、力量的发力点和发力部位。
3. 不断练习和改进:
a. 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逐渐熟悉抡臂砸拳的动作。
b.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4. 力量和速度训练:
a. 引导学生进行与抡臂砸拳相关的力量训练,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b. 练习提高快速连续抡臂砸拳的速度,增强肌肉爆发力。
5. 实战演练:
a. 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使用抡臂砸拳攻击沙袋或护具。
b. 指导学生注意出拳的力度和准确性,运用身体的协调和力量优势。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总结抡臂砸拳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搏击训练班或比赛,提高抡臂砸拳技巧的实战能力。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717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8.png)
《武术》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武术》教材第四章“基本拳法”,详细内容包括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组合练习以及拳法在实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2.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尤其是动作的连贯性和发力顺序。
教学重点:基本拳法的动作练习和组合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武术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拳靶、护具、武术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武术比赛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基本拳法的运用。
学生讨论并分享观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强调发力顺序和技巧。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基本拳法动作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基本拳法在实战中的应用。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例题,理解动作组合。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拳法组合练习。
教师观察练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拳法动作要领2. 拳法组合练习3. 拳法实战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基本拳法组合,并描述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2. 答案:示例组合:直拳摆拳勾拳。
实战应用:在对手疏于防守时,迅速发起攻击,打乱对手阵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武术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和发力顺序。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分组练习的组织和指导。
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实战应用。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和发力顺序基本拳法的动作要领是教学的核心,发力顺序是动作质量的关键。
武术套路教学设计
![武术套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93fb20240c844768eaeeef.png)
武术套路教学设计(水平一)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落实并推进体育新课程。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本课将学生的观察、思考融入课堂之中,同时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是本课的指导思想,有自己本课的内容符合的)二、学情分析生理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心理方面: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善于模仿,求知欲强。
教学中将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认知方面: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武术套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初步掌握冲拳、推掌、架掌、轮臂等动作,为本次课学习仆步轮臂拍地接奠定了基础。
(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真实设定课的情况,达到课的目的)三、教材的选择、分析与处理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渊源流长且博大精深,它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追求境界而享誉世界。
将其列为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崇德尚武精神,有效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体能要素,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练习武术套路对四肢、躯干、头、颈及心肺功能均有锻炼作用。
武术套路要求手、眼、身、步协调联动,对调整大脑和中枢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
根据体育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目标和武术运动的特点,本单元以武术运动教材为载体,重点以达成运动技能目标为主线,辅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运动肢体控制感为发展目标,分别在各课时中有侧重的达成。
武术教案教学部分设计模板
![武术教案教学部分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bba9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武术教案教学部分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 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技能目标:- 学会特定武术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武术套路。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动作:- 手型、步型、腿法、身法等。
2. 武术套路:-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套路进行教学。
3. 武术礼仪:- 学习抱拳礼、鞠躬礼等武术礼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介绍武术的起源和特点。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 详细讲解和示范基本动作,如马步、弓步、仆步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 套路教学- 分解套路动作,逐一教学。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与巩固- 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教师纠正动作。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巩固所学。
5. 武术礼仪教学- 讲解武术礼仪的重要性。
- 实践抱拳礼、鞠躬礼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 模仿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武术套路的熟悉程度。
3. 学生在练习中的态度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练习场地。
2. 教学器材:武术服装、武术器械(可选)。
3. 教学资源:武术教学视频、图片等。
---这个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127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7.png)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体育教材《武术》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基本武术步伐、拳法及组合动作的学习。
具体包括:1. 武术基本步伐: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
2. 武术基本拳法:冲拳、劈拳、崩拳、横拳等。
3. 组合动作:结合基本步伐和拳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动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步伐和拳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
教学重点:基本步伐和拳法的正确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示范道具。
2.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基本步伐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基本步伐,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c. 设置趣味游戏,巩固所学步伐。
3. 基本拳法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基本拳法,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c. 设置对练环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组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逐步提高动作连贯性和力度。
c. 设置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b.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初中体育《武术》2. 内容:a. 基本步伐:弓步、马步、仆步、虚步b. 基本拳法:冲拳、劈拳、崩拳、横拳c. 组合动作:结合基本步伐和拳法,进行简单组合动作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步伐、拳法和组合动作,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动作,视频清晰,动作连贯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4年2023最新武术标准教案模板(通用5篇
![2024年2023最新武术标准教案模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08a3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3.png)
2024年2023最新武术标准教案模板(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武术》教材第四章“基本拳术与组合动作”。
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拳法、步法、身法以及简单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拳法、步法、身法;2. 培养学生武术兴趣,提高身体素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律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本拳法、步法、身法正确运用。
难点: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视频、音响设备。
学具:武术服装、拳套、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播放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基本拳法、步法、身法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地方。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要求动作规范、连贯。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动作质量。
4.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将基本拳法、步法、身法进行组合,形成简单套路。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集体练习,培养协调性。
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团队协作。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拳法、步法、身法动作要领;2. 组合动作步骤;3.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基本拳法、步法、身法各10遍,组合动作5遍。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教学方法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比赛,提高自身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是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接着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把握,以及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需要确保所选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
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基本拳法、步法、身法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这些是武术学习基础。
我会详细列出每个动作要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理解。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1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3e3f5f1eefdc8d377ee328f.png)
2武术教材1、少年拳:抡臂砸拳望月平衡2、游戏:《踩气球》场地器材抡臂砸拳:转体、绕环、抡臂的动作要协调田径场重一致。
气球49个、线若干点望月平衡:抖腕、转头、提腿的动作要同时,录音机一台,盒磁平衡要稳并协调一致。
带难动作的亮型要到位,要有武术的“精、气、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点神”。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抡臂砸拳、望月平衡的武术动作。
2、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灵敏、力量和协调的能力。
3、社会适应目标:在练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团结互助的精神,发扬武术的爱国精神。
运动负荷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预测目标时次强间数度▲整队▲师生问好▲整队ÒÒÒÒÒÓÓÓÓÓ1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入▲提问:我国哪▲学生回ÒÒÒÒÒÓÓÓÓÓÒÒÒÒÒÓÓÓÓÓ分钟导下回答出:武术。
项运动加入答:武术ÒÒÒÒÒÓÓÓÓÓ弱第一部分:身▲明确内容、目标▲安排见习生2008北京奥运▲宣布本课内容、要求◆▲快、静、齐▲集中注意力学生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
活动开关节、韧带▲发布口令▲根据口▲成四列横2心▲徒手操(4X8拍)令及时做出动作队,认真听口令做出相分钟1中准1、伸展运动2、体侧运动应动作在激烈的音乐中提高学生对学习备3弓箭步、侧压腿▲教师展示▲学生模▲成四列横2中武术动作的兴趣4、手腕脚踝运动▲武术基本功(音乐)1、直立冲拳仿练习,练习中配以呼号:嗨!队,全身心投入分1钟2、推掌3、马步冲拳第▲抡臂砸拳:▲利用挂图的▲以小组ÒÒÒÒÒÓÓÓÓÓ1以小组为单位的二部分:▲动作方法:由直立抱拳开始,左脚向左跨一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抡臂》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武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中必学内容,《纲要》中指出,对于武术教材的把握不唯技术而技术,而以关注发展学生相关素质为根本。
因此,本科选取武术动作中“抡臂”这一基本动作,借助小红旗这一道具,通过游戏、比赛、分组练习、集体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抡臂动作,体会这一动作在不同套路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体验集体合作表演的成就感。
课堂中坚持“健康第一”的重要理念,注重落实《纲要》中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力求呈现出效、趣、热的武术课堂。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水平二。
共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
抡臂动作是武术套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身法动作之一,多用于竞技套路中长拳、南拳,以及器械套路中,对学生的速度、腰部力量、手脚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高,所以通过学练,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副教材的小游戏,提高学生上下肢力量等综合身体素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身体素质较好,协调性、模仿能力较强。
本次课学习的孩子没有武术基础,在生活中孩子们会通过电影电视对武术的有些简单的认知和了解。
教学中,教师注重鼓励与评价,引导学生大胆展示、积极参与,认真模仿、主动学习、快乐游戏,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流程
安全防范
1.课前对教学场地、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合理控制练习场地,
避免因场地器材的不合适发生碰撞等事故。
2.课前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提醒学生摘除身上的尖锐饰品,课中
注意保持个人空间,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课中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关心自己和同学。
4.课后提醒器材及时回收。
学习内容
1、武术——抡臂。
2、素质小游戏。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在游戏和学练中,知道抡臂动作的动作方法,简单了解其在
武术套路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80%学生能做出直臂立圆抡臂动作,20%学生能在
提示下完成;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是的发声,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在集
体展示练习中,提高学生互相帮助的意识及体验表演的成就感。
学习重点
转体、直臂
学习难点
手臂立圆与转腰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