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区分
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标准
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标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剪力墙结构因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分隔能力而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剪力墙,又称为抗震墙,是一种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它通过自身的刚度和强度来抵抗水平力,将其传递到基础,从而保证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二、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设计应确保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和作用,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且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适用性原则结构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如空间布局、净空高度等,同时要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
3、耐久性原则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抵抗环境因素(如腐蚀、风化等)的影响,长期保持其性能。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适用和耐久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结构的性价比。
三、剪力墙结构的布置1、平面布置剪力墙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方向布置,尽量做到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
同时,应避免出现局部薄弱部位,使水平荷载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各个墙体。
2、竖向布置剪力墙应沿建筑物的高度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在建筑物的底部和顶部,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剪力墙的数量和厚度,以满足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
四、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1、墙厚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等级、风荷载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底层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 200mm,随着高度的增加,墙厚可逐渐减小,但不应小于 160mm。
2、墙长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剪力墙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过短的剪力墙则刚度不足。
一般墙长宜为 8 倍墙厚以上,且不宜小于15m。
3、配筋剪力墙的配筋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包括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
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一、剪力墙的构造剪力墙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力的结构墙,通常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墙体的刚性来抵抗侧向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剪力墙一般呈竖向布置,通常位于建筑物的纵向和横向主要结构体系的中部位置,如外立面墙体、内隔墙等。
剪力墙的构造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的宽度和高度:墙体宽度一般取决于墙体本身的受力状况,墙体高度则需要满足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和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2.墙体的开洞:在剪力墙上通常需要开设门窗等洞口,这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配筋和加强措施。
3. 砂浆缝:在剪力墙的砌筑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砂浆缝宽度,一般为10mm-15mm,以保证砂浆充实度和有效的传力面积。
4.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中最不利的位置,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二、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约束边缘构件是指在剪力墙的两侧或四周设置的构件,它们的作用是对剪力墙施加约束,防止其侧移和破坏。
约束边缘构件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构件或预制构件等,其计算一般包括约束墙的长度、截面尺寸和加强措施等。
约束边缘构件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和布置方式:一般约束边缘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预埋连接等方式。
2.根据设计荷载和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和截面尺寸:根据结构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规范,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弯矩和剪力,并选择适当的截面形式和尺寸。
3.设计约束边缘构件的加强措施:根据约束边缘构件的受力特点,需要设计相应的加强措施,如加设剪刀撑、加宽截面、配置纵向和横向加固钢筋等。
4.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约束边缘构件的详细计算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验证、构建图纸绘制等。
总之,剪力墙构造和约束边缘构件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结构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荷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构造边缘构件与约束边缘构件的区别
构造边缘构件与约束边缘构件的区别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见03G101-1中的第3页2.约束边缘构件的抗震性能要高于构造边缘构件。
从03G101-1的18、49、50页可以看出,如构造边缘构件的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而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3. 构造边缘暗柱是按构造配置,而约束边缘暗柱是按计算配置。
4.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约束边缘暗柱。
定义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
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暗柱和约束边缘暗柱区别剪力墙柱编号剪力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柱)约束边缘转角墙(柱)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YAZYDZYYZYJZ GAZ GDZXXXXXXXXXXXX构造边缘翼墙(柱)构造边缘转角墙(柱)非边缘暗柱扶壁柱GYZGJZAZFBZXXXXXXXX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 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剪力墙的平法表示识读
剪力墙的平法表示识读剪力墙的平法表示识读剪力墙的组成,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三类构件。
剪力墙柱类型: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边缘构件GBZ非边缘暗柱AZ扶壁柱FBZ墙梁类型连梁LL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C)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DX)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LLk暗梁AL边框梁BKL剪力墙结构墙柱包括端柱\暗柱(构造型/约束型)墙身包括水平筋\竖向筋\拉筋墙梁包括连梁\暗梁\边框梁剪力墙柱的分类: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边缘构件GBZ,非边缘暗柱AZ,扶壁柱FBZ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
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四种。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按设规定,在其底部加强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应按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一般部位剪力墙以及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应按设计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楼层结构标高及层高表楼层结构标高层高6 16.100 2.800(6层以上省略)5 13.300 2.8004 10.500 2.8003 7.700 2.8002 3.800 3.9001 -0.100 3.900B1 -3.350 3.250B2 基础顶3.050B2~4层为建筑底部由于受力大,为底部加强区,B2~5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层设构造边缘构件。
墙身的平法表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的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如:Qxx ( xx排)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条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时可不注。
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当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 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各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宜保持一致。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计要点
安徽建筑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作者简介:苏文(1965-),男,浙江象山人,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摘要: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是剪力墙延性设计的重要措施。
文章通过梳理几本规范、技术措施及规范背景材料,全面总结了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及特殊边缘构件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特殊边缘构件中图分类号:TU398+.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7359(2019)09-0121-03DOI :10.16330/ki.1007-7359.2019.09.048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对提高墙肢的承载能力、增强墙肢的延性性能和加大墙肢的塑性耗能能力有着非常明显作用。
有资料显示,有边缘构件约束的矩形截面剪力墙与无边缘的相比,极限承载力约提高40%,极限层间位移角约增加一倍,耗震能的能力增大20%。
因此,自2001年抗规及高规开始,首次提出设置边缘构件的要求,2010年版抗规及高规则进一步加强及完善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
剪力墙边缘构件通常分为三种: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及特殊边缘构件,分别应按照下列要求设置。
1约束边缘构件①一~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嵌固层上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指不考虑地震作用工况下的轴压比)大于限值(一级9度0.1、一级6~8度0.2、二级和三级0.3)时。
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
以上情况均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应注意当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墙厚或混凝土强度等级有改变,宜取该区域该墙肢的最大轴压比数值而不是仅根据底层来确定是否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③框筒结构的核心筒角部墙体全高均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④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取转换层以上第3层及以下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⑤超限高层建筑,当剪力墙轴压比不小于0.25时,均须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⑥结构受力的复杂部位、重要部位、关键部位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2构造边缘构件①一~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嵌固层上墙肢)的轴压比(不考虑地震作用工况下的轴压比)大于限值(一级9度0.1、一级6~8度0.2、二级和三级0.3)的底部加强区相邻上一层以上部位。
常见连梁、边框梁、边缘构件、框架梁
连梁编辑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
在11G101图集中,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 (DX)。
参见下图。
2梁暗撑做法编辑梁暗撑一般用于剪力墙的连梁中。
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一般要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
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附:具体做法见平法图集11G101-1第76页。
11G101跨高比跨高比是简支梁计算跨度与其梁截面高度之比值。
这个比值通常影响梁的稳定性,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高规》6.3.1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需要掌握的设计要点1)钢筋混凝土梁的跨高比对它的结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墙柱区别理解(框架柱、异形柱、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
2、关于墙肢概念的理解3、关于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和剪力墙概念的理解4、异形柱概念5、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区别6、关于框架柱、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轴压比及抗震7、剪力墙结构设计必备经验边缘构件有一字形、L 形、T形、端柱、Z形、W形、F形。
边缘构件,剪力墙身端部存在,钢筋加多部位,形成约束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这就是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见11G101-1第13页、14页:约束边缘构件是由三部分组成:、和剪力墙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之间有过度的补强区域即。
结构边缘构件是由二部分组成: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组成;暗柱与剪力墙直接相连,无过度区域。
2、墙肢墙肢分别有T形、L形、十字形、Z形、W形、一字形。
11G101-1第15页3.2.3(1)注:。
肢长就是墙长,包括了暗柱截面中与墙长轴平行的截面边长度。
“肢长”即L 形剪力墙长肢长度,该剪力墙短肢长度测量或计算方法与之相同。
定额要求,如果该L形剪力墙长肢长度(即图一中的“肢长”)小于且等于4倍墙宽,则长肢与短肢合并在一起按“异形柱”套做法。
大于4倍墙宽时,则其长肢与短肢分开,但都套剪力墙定额。
3、小墙肢、短肢剪力墙、剪力墙小墙肢:11G101-1第62页注3中规定: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的剪力墙。
(对于肢高肢厚比≤4的一字形墙或柱子,当厚度≤300mm时,按照框架柱设计,但是箍筋按小墙肢处理,箍筋全高加密)短肢剪力墙:高规:4倍<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短肢墙剪力墙:墙肢长度比墙厚度>8倍,为剪力墙4、异形柱====有关异形柱=======================================定义: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不含Z形),且各肢最小截面宽度小于300mm的柱。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幸免剪力墙结构成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做法为:保证一样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8的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数超过剪力墙总面积的50%,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使X向和Y向的一样剪力墙面积均超过相应方向剪力墙总面积的50%;(2)某方向的剪力墙,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时,按一样剪力墙运算;当长度与厚度之比在5~8之间,或为小于5的独立墙肢,或为小于5的非独立墙肢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宽比也小于5时,按短肢剪力墙运算;当非独立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5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5时,可将该墙肢看作是属于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的翼缘,不按剪力墙运算面积。
但应注意,当剪力墙满足《补充规定》第3.2.3条规定,即“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样剪力墙。
2、操纵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某楼层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我们那个地点定义为: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这是反映剪力墙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剪力墙折算厚度在一个合适的范畴时,只要我们将剪力墙的配筋率在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操纵在一个合理的数值,那么我们就能够差不多保证该剪力墙结构造价是经济的。
依照我司以往设计的若干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统计体会,当建筑为12层左右的小高层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操纵在90~100mm左右;当为18层左右时,操纵在120~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操纵在140~150mm左右,则该工程会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
若剪力墙折算厚度偏大较多,则说明该工程布置的剪力墙数量或面积过多了,运算结果的具体表现为:轴压比普遍较小,层间位移角比规范限制有较大富余(即侧向刚度较大),这时应考虑对剪力墙的布置或截面进行优化,以操纵结构成本。
3、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1)标准层:一样住宅标准层剪力墙的厚度取为200mm则差不多可满足稳固性和轴压比的要求,这时,除提高刚度需要或建筑构造需要或减少梁跨需要等情形外,剪力墙截面高度可取1650mm,即可满足成为一样剪力墙,我们可称之为200厚剪力墙的经济长度。
(整理)约束边缘构件
1::关于约束边缘沿构件的长度lc是设计图籍的规定详见03G101-1 P49页(附图1),具体数值和抗震等级有关。
具体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这个LC长度范围内钢筋配筋的增加2:bw表示剪力墙的厚度,bf表示二相交剪力墙的另一边墙的厚度,hc和bc分别为约束边缘端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尺寸。
这些符号详见附图2举报6.4.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6.4.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小应小于0.20%;钢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 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4.4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6.4.5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6.4.6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墙结构,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本章第6.4.7条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表6.4.6的规定值时可按本章第6.4.8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一、二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基本概况:
“边缘构件”是11G101图集中暗柱和端柱的统称,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
YDZ、YAZ是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暗柱,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剪力墙边缘构件基本类别:
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有GAZ(构造边缘暗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YZ(构造边缘翼缘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等。
约束边缘构件有YAZ(约束边缘暗柱)、YDZ(约束边缘端柱)、YYZ(约束边缘翼缘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等。
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分:
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第71-73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11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
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11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说明]常见连梁、边框梁、边缘构件、框架梁
连梁编辑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
在11G101图集中,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 (DX)。
参见下图。
2梁暗撑做法编辑梁暗撑一般用于剪力墙的连梁中。
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一般要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
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附:具体做法见平法图集11G101-1第76页。
跨高比跨高比是简支梁计算跨度与其梁截面高度之比值。
这个比值通常影响梁的稳定性,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高规》6.3.1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需要掌握的设计要点1)钢筋混凝土梁的跨高比对它的结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区别
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等,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
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
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
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设置边缘构件是剪力墙
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见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5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抗震墙结构,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不大于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及四级抗震墙,墙肢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 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以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
(以上的“抗震墙”就是‘混规’和‘高规’上叫的剪力墙)。
1_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要求
1_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要求1.1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要求高规的7.2.15条规定:抗震设计时,一、二级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的墙肢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剪力墙的其它部位以及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对于这两类边缘构件,程序都可以通过自动搜索确定。
边缘构件的一些特征尺寸、主筋面积、箍筋面积或者配箍率,用户都可以在边缘构件简图中看到。
新规范程序对于剪力墙配筋结果的表示提供两张图,一张是配筋简图中对于各个直线剪力墙段的配筋结果,另一张是边缘构件配筋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直线剪力墙段的暗柱主筋给出的是计算值,如果计算值小于零则取零,并不考虑构造要求;而边缘构件简图中的配筋结果则同时考虑了钢筋计算值和构造值,也即二者当中取大。
简言之,剪力墙的配筋结果以边缘构件简图为准,直线剪力墙段的配筋图仅供校核之用。
2 程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剪力墙配筋存在的问题由于一般采取直线段配筋模式,所以产生以下问题:对超长直线段墙,采用平截面假定配筋,截面刚度估计偏大,配筋偏小。
尤其是地下室外墙的配筋问题。
而把长墙分段配筋也是没有依据的。
对有面外墙相连的直线段墙,没有考虑面外墙的翼缘作用,如果考虑翼缘作用,则配筋将减少。
对弧墙的配筋,目前没有好的办法。
当有边框柱与墙相连时,没有考虑边框柱与墙的共同工作,使得边框柱和与之相连的剪力墙配筋都偏大。
>>边缘构件配筋存在的问题L形边缘构件的配筋,是两个墙肢配筋的叠加,这样L形边缘构件的配筋将偏大。
带边框柱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柱配筋与墙配筋的叠加,则这样的边缘构件配筋也偏大。
弧墙的边缘构件配筋,有时生成得不对,要注意察看、复核。
超长墙产生的边缘构件,由于受到配筋合理性的影响,也需要复核。
对于多肢斜交墙肢的端部,是多个墙肢配筋的叠加,造成这个边缘构件配筋很大,须注意。
3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计>>加强区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加强区及约束边缘构件的确定:加强区按要求取1/8~1/10的结构总高度,并不小于2层。
在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
在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03G101图集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边缘构件”,又把它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那么如何区分呢?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第49.50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03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03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
约束边缘、拉筋加强区及Lc段如何处理?
约束边缘、拉筋加强区及Lc段如何处理?一、什么是约束边缘构件?大家在图纸上找到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基本上就是约束边缘构件了,后面就要找图纸说明,大样来处理其做法。
先来看看图纸上的约束边缘构件的样子。
不同图纸绘制表现方式可能不同,但后面学明白了都是大同小异。
再来看看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约束边缘边缘构件: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底层墙肢截面轴压比大于高规7.2.14所规定的限值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其他的部位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这里应该有的同学对于约束边缘构件就更糊涂了,没有关系,我们换成普通话从后往前慢慢整理。
约束边缘构件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就是让整个建筑更加牢固稳定了。
那么是如何加固的呢?我们看普通剪力墙结构端部构造情况,是暗柱+剪力墙的配置。
而约束边缘构件端部构造是:暗柱+加强区+剪力墙的构造。
暗柱和加强区合在一起统称为Lc段。
约束边缘看似复杂其实就是多了一段加强区。
这个加强区就是暗柱和剪力墙中间段的一个结构强度的缓存区。
普通剪力墙的拉筋间距通常是600mm,而在加强区的拉筋(也可能是箍筋),布置的间距更密集,有的图纸规定是100mm,有的图纸规定是200mm,有的图纸钢筋等级也会提升,从而提升了这个区段的钢筋强度。
约束边缘构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加强区是拉筋。
可以通过三维图看到,暗柱旁边是拉筋的加强区。
还有一种形式是,加强区还有环形的箍筋伸入到暗柱内。
通过三维图可以看到暗柱内有箍筋,加强区也有环形箍筋伸入其中,形成更稳固的结构。
对于Lc段的长度,拉筋的间距等图集没有规定,实际由图纸的设计人员确定。
碰到YBZ这样的构件一定要去图纸上找大样。
二、如何处理约束边缘构件?下面来讲在图纸上碰到了,如何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处理2021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处理2021摘要:1.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和作用2.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定义及区别3.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4.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正文:一、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定义和作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是指在剪力墙结构中,约束墙体边缘部分,使之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构件。
它主要由暗柱、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组成。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在房屋或构筑物中起到防止结构剪切破坏的作用,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
二、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定义及区别阴影区是指约束边缘构件中暗柱的部分,它主要承受墙体的竖向荷载。
非阴影区是指暗柱约束边缘的部分,它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纵筋及箍筋都要按照大样图来进行设置。
阴影部分的纵筋是墙的纵筋,但箍筋要按照大样图进行设置;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三、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相关要求,非阴影区的箍筋及拉筋配置原则如下:1.非阴影区的箍筋应根据墙的高度、厚度和设计烈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取为两排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墙的厚度的1/2;2.非阴影区的拉筋应根据墙的高度、厚度和设计烈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取为纵横交错的拉筋,拉筋间距不应大于墙的厚度的1/2;3.非阴影区的箍筋和拉筋的配置应满足规范中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间距等要求。
四、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处理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来进行。
设计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工程结构,确保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构件配置合理,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准确定位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界限;2.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配置箍筋和拉筋;3.保证箍筋和拉筋的质量和间距,确保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4.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处理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怎么区分
03G101图集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边缘构件”,又把它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那么如何区分呢?
1、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从图集上体会,第49.50页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从03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03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详见03G101图集的49-50页
在加强层内的边缘构件为约束边缘构件,其他层的边缘构件为构造边缘构件。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体积配筋率不同,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筋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