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构件的静力分析ppt
机械基础——静力分析基础PPT课件
将物体间各种复杂的连接方式抽象化为如下几种典 型的约束类型。
2021
14
1.柔索约束
用柔软的皮带、绳索、
链条阻碍物体运动而构成的
约束叫柔体约束。约束反力
T
一定通过接触点,沿着柔体
绳
中心线背离被约束物体的方
向的拉力,如右图中的力。
取出分离体后,单独画出简图,然后将其他物体对
它作用的所有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全部表示出来,这样的 图称为受力图或分离体图。
2021
20
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去掉周围物体及全部约束,单 独画出研究对象(脱离体)的简图;
(2)画主动力。根据外加载荷在分离体上画出主动力 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3)画约束反力。根据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效果, 在分离体上画出约束反力,能确定方向的按实际方向画 出,不能确定的可用水平和垂直两个分力表示。
沿着接触点的公法线(沿半径202,1 过球心),指向小球。 22
例2-2 图2-15(a)所示为活塞连杆机构,试画出活塞B
的受力图。
解:(1)取活塞为研究对象,画出分离体。
(2)在分离体上画出主动力F;
(3)画约束反力。
缸筒壁对活塞B 的约束
视为光滑面,约束反力FN 沿法线指向活塞B。连杆
AB在A、B两点受铰链约束
称为力F对点O之矩,简称力矩,记作
MO(F)=± Fd
式中,d 称为力臂;O点称为
矩心。式中正负号表示力矩的
转向。在平面内规定:力使物
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力矩为正;力使物体作顺时针
方向转动时,力矩为负。
构件的静力分析课件
任务一画构件的受力图分析:受力分析在初中简单的接触,但未作矢量处理,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可从生活中一些带方向的现象进行矢量分析,从而让学生接受矢量概念、及计算方法。
例:思考生活中速度:既存在大小又存在方向、两人同时向前、向右拉一个小车对比向后向右拉同一辆小车。
以此让学生接受力是存在方向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表达。
(2课时)任务目标:1、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及其基本性质2、通过现象分析,能独立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3、了解约束的概念,对生活中常见的约束现象能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生活中力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开车时,发动机要给车一个牵引力,骑自行车时,地面给予自行车的摩擦力等。
在初中我们也接触过力,那么力应该如何下定义呢?一、力的定义及三要素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对受力分析时我们应该把握哪些要素呢?收集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大小、方向、位置,并要求学生多举一些案例,加深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并思考这些受力现象,引起物体哪方面的变化?最终予以总结: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力的基本性质好,让我们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受力分析,比如,我们站到地面上我们受到几个力?地面受到什么样的力?教师绘制受力图,并按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类,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的: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和作用力及反作用力)提取学生所说有关语言,并让学生对悬挂的吊灯、桌面的物体、拔河、两个人向外拉一根杆、两人同时向内压缩一个杆。
让学生对力进行分组,并予以指导。
得出二力平衡公理,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理。
1)二力平衡: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两者区别:二力平衡两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思考:当一辆汽车受平衡力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结论:匀速或者静止状态(目的为下面引出刚体的概念做准备)思考:当我们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什么变化?结论:引出刚体的概念,因此二力平衡强调刚体思考:如果我们施加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会如何运动呢?例:1)我们同时向前、向右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拉一辆小车2)如果同时向后、向右呢?思考:我们能用一个力去代替吗?它和上述施加的两个力有什么联系?结论:他们应对物体产生同样的效果在此直接给出平行四边形定理,并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受力图形,同时给出几种练习题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构件的静力分析PPT文档共33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构件的静力分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汽车机械基础:模块二工程构件的静力分析课件
教学目标
一、目标和要求
(1)掌握力矩定义,理解合力矩定理。
(2)理解力偶的定义及四大性质,进行相应的判断。
(3)掌握力偶的平移定理及应用,利用力偶系平衡条件解决相应问题。
平衡公理只适用于刚体,对于变形体此条件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例如,对于绳
子而言,在受到等值、反向、共线的一对拉力作用时,绳子处于平衡状态,如下图(a)所
示;但当受到等值、反向、共线的一对压力作用时,绳子必将不能平衡,如图(b)所示。
图(a)
图(b)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只受二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工程中大部分二力构件都是杆件,因此
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
力的可传性原理如下图所示,某刚体在A点受力F作用,在B点加一对平衡力F1,F2,且F1 =
F2 ,则F与F1组成一对平衡力,将它们减去后,刚体上只剩F2,推论得证。
力的可传性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机 械 基 础
模块二
工程构件的静力分析
单元一
工程构件的静力分析
案例导入
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汽车、机床及起重机等机械在工作时,都会受到复杂的外力作用。因此,对机械
的设计、制造及使用大部分都是以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如下图所示车载起重机的最大起吊重量如何确
定?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受力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工程力学的知识进行解答,但首先应
静力学基础
目录
01 第一节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02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目录
01 第一节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机械基础》构件静力分析课件ppt
03
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定义
轴向拉伸和压缩是指杆件沿着轴线方向受到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状态。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特点
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两个横截面沿轴线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变形前后杆件 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会发生变化。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分析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特点
拉伸和压缩时,杆件受到的力和横截面积垂直,力的方向沿着轴线方向。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应力集中
构件的局部区域出现应力集中 ,是导致疲劳断裂的薄弱环节
。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韧性、硬度、抗拉强度等 力学性能对疲劳强度有不同程度 的影响。
加载频率
加载频率越高,材料的疲劳强度越 低。
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
01
优化结构设计
避免应力集中,尽量使结构均匀受力。
02
采用高强度材料
选用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
组合变形的受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如重力、弹性力、摩擦力等。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是组合变形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可以确定 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包括弯曲强度计算、剪切强度计算、 扭转变形强度计算和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等。
08
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的概念
疲劳强度是指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没有发生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交变载荷是指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的载荷。
03
表面处理
对构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如喷丸强化、渗碳、氮化等,提高表面残
余压应力,降低表面粗糙度。
09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总结
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衡条件、摩擦力、弹力等。
《机械基础》构件静力分析课件
解平衡方程
求解平衡方程,得出未知 量的大小和方向。
构件的变形与内力
变形与内力的概念
了解变形和内力的定义,以及 它们与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变形与内力的分类
根据变形的特点和性质,将变形分 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根据内力 的性质,将内力分为拉伸、压缩、 弯曲、剪切等。
变形与内力的关系
分析变形与内力之间的关系,掌握 变形与内力之间的变化规律。
课程难点
针对课程中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总结,例如力矩平衡的条 件、复杂受力分析等。
实例解析
通过典型实例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解题 方法。
研究展望
01
前沿技术
介绍了与《机械基础》构件静力分析相关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例如
有限元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等。
02
研究热点
探讨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例如复杂结构件的静力分析、多
场耦合问题等。
03
学生发展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做出贡献。同时
,介绍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方向,例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研究
方向和导师选择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构件的强度分析
强度准则
最大应力准则
构件在工作过程中,最大应力不 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最大应变准则
构件在工作过程中,最大应变不 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变。
弹性失效准则
构件在工作过程中,若出现弹性 失效,则应立即停止工作。
构件的强度计算
静力平衡方程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建立求解未知力的方程。
应力分析
根据材料力学知识,计算出各截面上的应力。
分离受力元素
将构件所受的外力分为已 知力、约束反力和惯性力 。
《机械基础》构件静力分析课件
3.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确定力的必要因素
4. 力的表示法 ——力是一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记号 来表示,如图。
FB
A
5. 力的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1 N= 1公斤•米/秒2 (kg •m/s2 )。
二、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2所示。
——————————————————
1.3
一、柔性体约束 (柔索约束)
约 束 与 约 束 反
力
约束反力为拉力,方向确定,作用线沿柔索
背离物体。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二、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
限制:1.方向确定
束
2. a)接触点已知
与
1.3
2、可动铰支座约束
约
束
与
约
Y
束
反
力
辊轴支座约束。
方向假设
§2-4 约束与约束力
1.光滑接触表面约束 两物体以点、线、面接触,略去接
触处的摩擦,所形成的约束称为光滑接 触表面约束,这类约束不能限制物体沿 约束表面切线的位移,只能阻碍物体沿 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向约束内部的位移。 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接触表面 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物体。如图2-15所 示表,示这。种约束反力称为法向反力,用FN
图2-15 光滑接触表面约束
2.柔性约束 由柔软的绳索、链条等构成的约束
(假设其不可伸长)称为柔性约束。 其约束力为拉力,作用在接触点,方 向沿绳索背离物体。链条对物体的约 束反力,如图2-16所示。
云天课件-中职《机械基础》第二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栾学钢、赵玉奇、陈少斌)
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小
M (F1,F2 ) M Fd
(3)力偶作用面的方位(略)
单位与力矩相同
(2)力偶的转向 在作用面内,顺时针、逆时针(为正)
第二节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三、 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
P.39
作用在刚体上A点处的力F,可以平移到刚体内任意点O,但必须同时附 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O的矩。这就是力的平移定
第一节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二、 力的基本性质
观察与思考
P.36
如图所示,两人抬水桶时,两人手臂之间的夹角α大一些还是小一些更省 力?
第一节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巩固练习
1. 力的三要素是 大小
机械作用。
P.36
、 方向
和 作用点 。
2. 力是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 变形 的物体间的相互
3.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
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 ,两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 相反 , 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 两个 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5. 只受 两个 力的作用并处于 平衡 状态的物体称为二力构件 。
第二节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一、 力矩
P.35
解:根据题意要求,将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按平行四边形 法则进行分解。 沿斜面的分力 F1 = G sin α = 20
╳sin
30° = 10 KN
╳cos
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F2 = G cos α = 20
30° = 17.32 KN
讨论:F1 具有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的作用,F2 具有压向斜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分析物体B、球A和滑轮C的受力情况,并分别画出平衡时各物体的受力图。
解: 1. 物体B受力图。
2. 球A受力图。
3. 滑轮C的受力图。
FD
D
B
W2 FE
E AF
W1 FF
HG
E
C
AF
D B
W1
I
H
FH
G
C
FC
FG
课 堂练习
A
60
D
B
例1–2 如图所示,重物重G = 20 kN, 用钢丝绳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钢 丝绳的另一端绕在铰车D上。杆AB
—顺时针反向转动为负。
3、力矩为零(M=0)
M=r·F
力矩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等于零
①力等于零。
②力臂等于零— 力的作用线通过 矩心。
课 堂练习
例:如下图所示,试计算力F对点O的力矩大小。
解:根据题意可得,做如图所示辅助线
Mo(F)= r x F
因为 r=cosa x R
ar
所以 Mo(F)= cosa x R x F
主动力 —— 约束力以外的力。
2-1
力的基本性质 (1)光滑接触面约束
2.常见的约束类型
F
F
F
(参照运动趋势)
约束反力: 方向—沿公法线方向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点——接触表面
2-1
力的基本性质
光滑接触面约束实例
课 堂练习
例:如下图所示,画出杆AB的受力图。
AF
AF FA
B B
FB
2-1
力的基本性质 (2)柔绳、链条、带构成的约束
2-1
力的基本性质 4. 力的图示法 ——力是一矢量,用数学上的矢量记号 来表示,如图。
F
5. 力的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1 N= 1公斤•米/秒2 (kg •m/s2 )。
2-1
力的基本性质
二、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 衡状态,必须也只须这两个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
课 堂练习
如图所示,问力P能否从AB杆的中点移到BC杆上的中 点?
2-1
力的基本性质 1. 基本概念
三、约束和约束反力
自由体 —— 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非自由体 —— 运动(位移)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约束 ——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位移的条件或物体。
约束反力 —— 约束物体对被约束体的作用力,与限制其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M正负:规定逆时针转向的力偶矩为正,顺时针转为负。
☉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力偶作用面称为力偶三要素。
☉力、力偶为静力学两个基本物理量。
课 堂练习
例:分别计算下图所示的力偶矩大小。
2-2
力矩和力偶
四、力偶性质
☉性质(1):力偶无矩心 同平面 两个力偶矩的大小和方向、作用面相同,
☉性质(2):力偶无合力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F2
FR
矢量表达式:FR= F1+F2
A
F1
课 堂练习
例:分析下列哪种表达式正确?
FR F1 F2
( √)
FR F1 F2
( ×)
标量,只表明大小,无方向。
2-1
力的基本性质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二力平衡公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里推导
当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 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如图2-4所示, F1、F2汇交于一点A,则F3通过A点。
Y X
Y
2个— 平衡方程 不需要移动,无力
偶矩,只与两个方
Fx 0 向的力有关
X
Fy 0
2-3
平衡方程及应用
例:电灯重G=5N,用绳拉近墙壁,求电线和绳对灯的反力。
60 (Sin60°=0.866,Cos60°=0.5)
电线
绳子
2-3平衡方ຫໍສະໝຸດ 及应用(2)平面平行力系 在同一平面内,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相互平行。例如起重机、桥梁等。
与BC铰接,并以铰链A,C与墙连
30
接。如两杆与滑轮的自重不计并忽
G
略摩擦和滑轮的大小,试画出杆AB
C
和BC以及滑轮B的受力图。
课 堂练习
A
60
D
30
C
解: 1.杆AB的受力图。
FAB
A B
2.杆BC 的受力图。
FBC
B G
FCB C
B
FBA
课 堂练习
A
60
D
30
C
3. 滑轮B ( 不带销钉)的受力图。 B
F2'
平面力偶系处于平衡,即物体无转动效果,合力偶
矩代数和为零。
n
M(F,F ' )合=0
FBy
F2
D
G
FBx
F1
课 堂练习
练习题
A
例5: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A
B
C
C
C
A C
B
C F
2-1
力的基本性质
小结
1、理解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等重要概念 2、理解静力学公理及力的基本性质 3、明确各类约束对应的约束力的特征 4、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第2章 构件的静力分析
2-2 力矩和力偶
Y
需要移动,与力偶
Y
矩有关;
垂直于一个坐标轴,
X 一个方向的力为零;
X
Fx 0 2个— 平衡方程
Fy 0 Mo 0
或者
Fx 0 FFyx 00 MFyo 00 M 0
2-3
平衡方程及应用
(3)平面力偶系
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内的许多力偶,称为平面力偶系。
F1 F2
F3
M2
M1
F1'
F3'
F
F
约束反力= 光滑接触表面约束
活动铰链支座
2-1
力的基本性质
(4)插入(固定)端约束
FAy
F
MA
A FAx
B
约束反力:
F F 限制移动的约束反力 AX Ay
M 限制转动的约束反力矩 A
2-1
力的基本性质
四、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 取分离体(研究对象)
(2) 画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主动力(使物体产 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 (3) 按约束类型画出约束反力(研究对象与周围 物体的连接关系)
2-2
力矩和力偶
二、合力矩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力对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F1 F2
Mo(F1)=0 Mo(F2)= F2 x R
a
a
F2= Cosa x F
Mo(F2)= Cosa x F x R
Mo(F)= cosa x R x F
Mo(F2)+ Mo(F1)= 0+Cosa x F x R
课 堂练习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只有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2-1
力的基本性质
公理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则等效。
☉性质(3):等效力偶可以互换
课 堂练习
讨论:
力偶等效只要满足( ) A、只满足力偶矩大小相等 B、只满足力偶矩转向相同 C、只满足力偶作用面相同 D、力偶矩大小、转向、作用面均相等
课 堂练习
讨论:图中力的单位是N,长度单位是cm。试分析图示四个力偶, 哪些是等效的?
2-2
力矩和力偶
五、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及应用
课 堂练习
例:如图所示,已知力F的作用点A的坐标为(20.25),试计算力 F对坐标原点O的矩。
2-2
力矩和力偶
1.力偶、力偶矩的定义
三、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平行力,称为力偶。记作(F,F`)
2-2
力矩和力偶 力偶矩定义: 力偶使物体转动,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通常用力偶矩来度量。 力偶矩大小:是两个等大、反向的平行力所产生的的力矩之和。记作:M(F,F`)。
2-2
力矩和力偶
1.力矩
一、力矩
力矩定义:力矩是力对一点的矩,度量力使物体的转动效果。
力矩大小:记作M= ±r·F, r为F到轴心线O的垂直距离,F为作用力,O点位 矩心。力矩的单位,记作N·m。
2-2
力矩和力偶
2、力矩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由下面两个因素决定:
①力矩大小— 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②力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方向。 这两个因素可用一代数量来表示:±r·F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方向转动为正。
二力构件—不计自重只在两点受力而处 于平衡的构件。与构件形状无关。
刚体、两个力、平衡状态
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
课 堂练习 例:能不能在曲杆的A、B两点上施加二力,使曲杆处于平衡状态。
F1
F2
2-1
力的基本性质
公理2(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 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d
F
O
F`
M(F,F`)= Mo(F)+ Mo(F`) Mo(F)= +F x d/2 Mo(F`)= +F` x d/2 M(F,F`)= F x d/2 + F` x d/2 = +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