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导学案(排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激情投入,自信人生。 [自主学习]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绝对高度(海拔):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________。 2.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练习】
图中,A 点的海拔是 ,B 点的海拔是 ,AB 两点的相对高度 ,BC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AC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 二、 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 。
2.同一幅图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 。 3.等高线是 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例外)。
5.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 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 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1、山顶与盆地
闭合曲线中间 四周 ,示坡线向 闭合曲线中间 四周
,
示坡线向
2
、山脊与山谷
凸低为 (中间高两侧低) 凸高为 (中间低两侧高)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4、陡崖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合作探究]
1.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读: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F 线的海拔和河流的位置(字母)和大致流向。
总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的关系: 2.坡度大小的判断:
(1)坡度计算=高差/水平距离
即tana=H/D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2)坡度大小
A.同一幅等高线图:“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
F
山
缓 坡
陡坡
B.不同等高线图:
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大---坡度大,比例尺小---坡度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大---坡度大,等高距小---坡度小。 (3)凸坡与凹坡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凸坡:等高线 凹坡:等高线
练习: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 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3)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3.海拔范围的计算:
1、 a>b ,有关M 、N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 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 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 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 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若b 海拔高度为200m,a 海拔高度为300m ,则M 、N 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b ,则M 、N 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4.陡崖高度的计算: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为: (2)陡崖底部的海拔可能为: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范围之间? [达标检测] 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现的是哪种地形( ) A 、火山锥 B 、高原 C 、山地的鞍部 D 、盆地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42~43题。 4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 .东北—西南向 B .东西向 C .西北—东南向 D .南北向 4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 .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1.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1)R 、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800米 B .900米 C .1000米 D . 1100米 (2)M 、N 、P 、Q 四点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 .M 、N B .M 、P C .M 、Q D .P 、Q (3)若在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 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 .风沙 B .洪涝 C .滑坡 D .寒冻 2.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22 A 28 20 D 26 20 C 24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