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同步练习 20 曹刿论战

合集下载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运用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ān)小惠未编.(biàn)B.牺牲玉帛.(bó)视其辙.乱(zhé)C.望其旗靡.(mǐ)肉食者鄙.(bǐ)D.登轼.(shì)而望曹刿.(gui)2.下列古今异义有误的一项是()A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B必以情.古义: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今义:感情C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D虽.不能察古义:虽然今义:即使3.下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神弗福也B.小惠未编C.公将鼓之D.狼洞其中4.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翻译:(曹刿)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了。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译:(齐是)大国,难以测量国土大小,怕的是有埋伏。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小石潭记》B.弗敢加.也大王加.惠《唐睢不辱使命》C.公问其故.故.逐之《曹刿论战》D.公将驰之.故逐之.《曹刿论战》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跟现代杂文相似。

C“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慈母等。

D.《孟子》一书有着极强的思想性与哲学性,与《论语》《春秋》《大学》合称为“四书”。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ān)小惠未遍.(biàn)B.民弗.从也(fú)小信未孚.(fú)C.齐师败绩.(jī)下视其辙.(zhé)D.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í)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3.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4.下列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两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B.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C.第一次击鼓能让士兵生气,第二次(击鼓)士兵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就竭尽了。

D.一次击鼓能振作土气,两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三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

二、情景默写5.(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6.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

你所在的学校将举行“迎七一·爱祖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氛围,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统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0课曹刿论战素养提升练习一、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辙(zhé)登轼(shì)肉食者鄙(bǐ)B.弗(fú)玉帛(bó)小信未孚(fú)C.竭(jié)败绩(jì)望其旗靡(mǐ)D.驰(chí)远谋(móu)又何间焉(jiān)2.下面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攻打) 小信未孚(使信服)B.必以信(诚信) 战则请从(跟随)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彼竭我盈(穷尽)D.小惠未遍(遍及,普遍) 望其旗靡(倒下)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B.神弗福也C.下视其辙D.公将鼓之4.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入见乃不知有汉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战于长勺所欲有甚于生者D.登轼而望之长跪而谢之5.下列句式与“战于长勺”相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可以一战C.何以战D.乃入见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应翻译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秉承着诚心来处理。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应翻译为:衣食和安全方面,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D.“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自《曹刿论战》。

做任何事情,在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

能力提升全练二、阅读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guì) 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B.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遂.逐齐师(suí)C.肉食者鄙.(bǐ) 登轼.而望之(shì) 望其旗靡.(mí)D.夫.战,勇气也(fú) 下视其辙.(zhé) 弗.敢专也(f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3)神弗福.也 (4)衣食所安.(5)弗敢专.也 (6)必以信.(7)小信未孚. (8)虽不能察.(9)望其旗靡. (10)彼竭.我盈(11)齐师.伐我 (12)牺牲..玉帛(13)公将鼓.之 (14)忠之属.也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填空。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利用了作战中“,, ”的特点,趁敌军士气衰竭之际一举战胜了敌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20课 曹刿论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20课 曹刿论战

第20课曹刿论战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遂逐齐师(suí)下视其辙(zhé)C.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óu)D.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3.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C.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文:(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以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担心会有埋伏。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曹刿论战(课时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曹刿论战(课时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1)参与中间(2)目光短浅卑鄙(3)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事业而死
(4)案件监狱
2、D
3、A
4、D
5、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
2、(1)徧同“遍”,遍及(2)动词赐福(3)请求
(4)请让我
3、(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4、……乃入见。

‖问:“何以战?”……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

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

5、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二)课外阅读
1、C(“进”向上,指在朝廷。


2、A(“食”,音sì,给……吃。


3、D
4 、B(都是指代齐景公送的财物。


5、(1)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2)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
会有失误。

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九年级下册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小信未孚.()下视其辙.()夫.战()望其旗靡.()肉食者鄙.()2.重点实词解释。

(1)齐师伐我师:(2)又何间焉间:(3)肉食者鄙鄙:(4)小惠未遍遍:(5)弗敢加也加:(6)必以信信:(7)小信未孚孚:(8)虽不能察察:(9)战则请从从:(10)公将驰之驰:(11)既克既:(12)一鼓作气作:(13)三而竭竭:(14)彼竭我盈盈:(15)难测也测:(16)惧有伏焉伏:(17)望其旗靡靡:3.解释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故克之()(2)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情()(3)从战则请从()民弗从也()4.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今义:古义:参与(2)小大之狱.今义:监狱古义:(3)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5.指出加点词的用法并释义。

(1)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2)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6.重点句子翻译(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课内探究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身为一介草民,却能冲破阻挠,坚持拜见鲁庄公去进谏的原因是“,”,这正印证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2)曹刿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取信于民。

鲁庄公“,,”的回答则表明他终于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9.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部编版河南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周清答案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注解1、齐师伐我师:军队2、又何间焉间:参与3、肉食者鄙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4、何以战以:用、凭5、衣食所安安:有“养”的意思6、弗敢专也弗:不专:独占7、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普遍8、牺牲玉帛牺牲:指祭祀用的渚、牛、羊等9、弗敢加也加:虚夸。

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0、必以信信:言语真实11、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12、神弗福福:赐福,保佑13、小大之狱狱:案件14、虽不能察察:弄清楚15、必以情情:实情16、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17、既克克:战胜18、一鼓作气,再而衰作:振作再:第二次19、彼竭我盈竭:衰竭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0、惧有伏焉伏:埋伏21、望其旗靡靡:倒下二、翻译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 曹刿论战

20 曹刿论战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拙.劣zhuó遐.想xiá公与之乘.chéngB.酝酿.liàng 鞭笞.c.hī尽态极妍.yánC.埋.怨mái 恻.隐cè锲.而不舍qièD.静谧.mì狡黠.xiá分.外妖娆fè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日其.一犬坐于前B.乃.入见乃.不知有汉C.何以.战以.中有足乐者D.小大之.狱能以径寸之.木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未能远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指目光短浅)B.衣食所安.(安全)C.忠之属.也(类)D.彼竭我盈.(指士气正旺盛)5.对文章《曹刿论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曹刿论战》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叙述了历史事件。

C.题目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必以情.古义:今义:(5)再.而衰古义:今义:(6)可以..一战古义:今义:7.《曹刿论战》选自《》,这是我国著名的史书,叙述的是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边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⑴牺牲..玉帛()⑵小大之狱.()作出牺牲..()越狱.逃跑()⑶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忠.之属也()以情.动人()忠.于人民()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如有省略,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

⑴何以()战?___________ ⑵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⑶必以()情。

___________ ⑷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3、用课文原句填空:⑴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国以弱胜强,打败齐国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三、比较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2.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 遂逐齐师(suí)下视其辙(zhé)C. 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óu)D. 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弗敢加也加:虚夸,夸大B. 肉食者鄙鄙:地位低C. 战则请从从:跟随D. 小信未孚孚:使信服3.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神情与苏、黄不属B.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 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 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 文章语言十分精练,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倚仗数量上的优势急于取胜的心理。

D. 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6.《曹刿论战》(1)文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曹刿对其乡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成语都出自古代诗文,如“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带答案)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1)请说出三例古代以少胜多或以弱胜强的战争。

(2)《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所编。

后人又称《左传》为()。

2.读读写写,注意字音字形。

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小惠未遍()牺牲玉帛()小信未孚()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3.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齐师伐我。

古义:今义:又何间焉。

古义:今义:肉食者鄙。

古义:今义:牺牲玉帛。

古义:今义:弗敢加也。

古义:今义:必以信。

古义:今义:小大之狱。

古义:今义:虽不能察。

古义:今义:4.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下视其辙。

5.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公将鼓之。

6.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必以()分()人。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可以()一战。

(5)()乃入见()。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翻译句子,并分析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

何以战?二、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次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是什么?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鄙”、“远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肯定了哪个条件?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4.在第二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5.庄公的“将鼓”“将驰”,曹刿的“未可”“可矣”分别表现出两个人怎样的特点?6.曹刿战后总结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如何评价曹刿?7.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8.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为什么这样安排?三、中考链接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的理由是:2.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3.曹刿坚持见鲁庄公的原因是:《曹刿论战》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左传》相传是时期所作,《左传》原名或,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与、合称《春秋》三传。

2、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弗敢加也:古义:今义:(4)必以信:古义:今义:(5)牺牲玉帛:古义:今义:(6)肉食者鄙,古义:今义: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 神情与苏、黄不属C.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D. 属予作文以记之二、阅读训练(一)《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4、这段文字写的重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描写人物的方法是()A.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侧而描写6、读完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又何间.焉立有间.B. 公问其故.并驱如故.C. 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 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4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课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课练

20 曹刿论战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鄙.(2)弗敢加.也(3)战则请从.(4)惧有伏.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战(怎么)B.必以信.(实情)C.小大之狱.(监狱)D.虽.不能察(虽然)3.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虽/不能察B.弗敢/加也C.公问其/故D.肉食者/谋之4.用课文原文填空。

(1)《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 ”两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2)《曹刿论战》中写到,当齐军败退时,曹刿先是阻止鲁庄公贸然追击,然后经过“, ”,最后才确定追击敌人。

(3)《曹刿论战》中曹刿总结齐鲁两国之间的这场战争,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抓住时机,这两句是“, ”。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提出作战要选择时机,谨防敌人埋伏,还以“, ”两句说明确定追击敌人的原因。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

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

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二、综合性学习6.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修复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曹刿论战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2)弗敢加.也()(3)战则请从.()(4)惧有伏.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战(怎么) B.必以信.(实情)C.小大之狱.(监狱)D.虽.不能察(虽然)3.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虽/不能察B.弗敢/加也C.公问其/故D.肉食者/谋之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

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

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和“”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和“”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2)与《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曹刿论战》中的句子是“,,。

,”。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4)《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5)《曹刿论战》中曹刿先下车察看齐军车印,再登高望齐军队形的原因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既克,公问其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孔子云:何陋之.有()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曹刿在作战中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请结合相关文段,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两次战机。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济。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⑨,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排成战斗队列。

③既:尽,完了,终了。

④司马:官名,指子鱼。

⑤陈:同“阵”,列阵。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ɡ):重复,再次。

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⑨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神弗福.也()(2)公伤股.,门官歼焉()10.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1.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13.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表达交流14.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对于自断后路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材料一背水一战。

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

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入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体验中考15.(2018·广西北部湾)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该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答案:知能演练·活用1.(1)浅陋。

文中指目光短浅(2)虚夸,夸大(3)跟随(4)埋伏2.B A项,“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凭什么”;C项,“狱”指诉讼事件;D项,“虽”在句中的意思是“即使”。

3.C C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公/问其故。

4.C文章简略叙述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较详细。

5.(1)(1)公将鼓之公将驰之齐师败绩遂逐齐师(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3)公将战曹刿请见(4)夫战勇气也(5)惧有伏焉6.(1)原因,缘故旧的,原来的(2)他,指曹刿宾语前置的标志7.(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

8.彼竭我盈辙乱旗靡9.(1)赐福,保佑。

(2)大腿。

10.解析根据语意划分朗读节奏。

答案(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1.解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如“谋”“间”“既”“济”“请”等。

参考答案(1)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敌人多我方人少,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2.(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济13.解析此题的实质是探究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和泓水之战宋国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中宋襄公没有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14.示例我觉得这种自断后路设绝境的做法能够激发人的潜力,让人做出平时不敢做出的事情来,从而走出人生绝境,迎来人生佳境。

15.示例(1)①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担当家庭重担的人,可以演绎精彩人生;担当国家重担的人,必将流芳千古。

新时代需要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②责任感,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责任意识淡薄,意味着缺乏必要的担当;责任意识强,则会高标履职,尽心尽责,积极作为。

让我们挺起胸膛,勇于担责。

(2)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攻打鲁国。

曹刿请见献策,庄公察纳雅言,取信于民;曹刿请战,助庄公择天时地利战机,在长勺打败齐国。

(3)①敢说敢做有担当②曹刿论战无愧匹夫担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