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计算方法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
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引言路基土石方计算是道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确保道路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道路过程中,准确计算土石方数量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
一、平面法平面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道路的平面布置来确定路基的形状和尺寸。
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基本公式是:土石方量 = 积水面积×断面高。
积水面积是测量路面上沉积水的面积,断面高是路堤或路基的高度。
使用平面法计算时,需要考虑道路的曲率和不同路段的形状变化。
二、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方法。
它适用于存在较大高差和曲线路段的情况。
该方法利用三角形的形状和比例关系来计算土石方的数量。
首先,在路基的两个端点上设置测量点,然后利用测量仪器测量这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
通过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得到土石方的数量。
三角测量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计算复杂路段的土石方,缺点是需要专业测量人员和仪器的支持。
三、横断面法横断面法是一种基于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计算土石方数量的方法。
它通过将道路横断面划分成多个小块,计算每个小块土石方的数量,再将其相加得出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道路的横断面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如山区公路等。
横断面法的计算过程相对较复杂,需要仔细测量和计算每个小块的尺寸和形状。
四、数字化计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计算法逐渐应用于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中。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计算软件,将道路的几何参数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以迅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准确的土石方数量。
数字化计算法的优点是高效、准确,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图形。
然而,它也需要专业的软件和操作技能。
总结路基土石方计算是设计和建设道路工程的重要环节。
准确计算土石方数量对于确保道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平面法、三角测量法、横断面法和数字化计算法。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摘要: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土地开发、基础建设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调配原则,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引言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指根据工程规划和设计需求,对工程场地的土壤与石方进行数量计算,并合理安排土壤与石方的调配,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二、土石方计算方法1.面积法面积法是土石方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规整场地的土石方计算。
通过对场地各个区域的面积进行测量,再根据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该区域土石方的数量。
面积法计算简单直观,适用于平整地面,但对于不规则地形的场地计算则不太适用。
2.剖面法剖面法是一种通过对场地剖面进行测量,计算土石方体积的方法。
通过勘测测量得到地面和土石方的高程数据,再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个剖面的土石方体积,并累加得到整个场地土石方的数量。
剖面法计算准确,适用于任何地形的场地,但测量工作较为繁琐。
三、土石方调配原则土石方调配是指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安排土壤与石方的使用和调配,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土石方调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土石方调配应充分考虑现场已有的土石方资源,并合理利用。
在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勘测和调查,了解土壤与石方的分布情况和质量特点,以便合理进行调配。
2.平衡填方和挖方在土石方调配过程中,应力求填方和挖方的平衡。
填方是指将较低的地势填充至较高的地势,而挖方是指将较高的地势挖去,填方和挖方的平衡可以减少土石方运输量,降低施工成本。
3.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在土石方调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石方的运输距离。
选择就近的堆场和倾倒地点,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阶段的土石方调配,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四、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应用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
以道路建设为例,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道路项目的土壤与石方资源情况,优化调配方案,减少土石方的运输成本,并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土石方计算方法
土石方计算方法一、 四方棱柱法1、 方格网的四角均为填或挖,其土方量为: V=42a (h1+h2+h3+h4)V —挖方或填方的体积(m 3)h1、h2、h3、h4—方格网的角点的施工高度,顺时针连续排序,以绝对值代入。
2、 方格的相邻两点为挖,另零点为填,其挖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1,2=)32224112(42h h h h h h a +++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3,4=)41423232(42h h h h h h a +++其中,h1、h2为挖方区,同号,h3、h4为填方区,与h1,h2异号。
3、方格的三个角点为挖,另一个角点为填(或相反),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4=))43)(41(43(62h h h h h a ++挖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1,2,3=62a (2h1+h2+2h3-h4)+V4其中,h4为填方,h1,h2,h3为挖方区,三个同号,与h4异号,后面的公式中V4以绝对值代入。
注意:a 为正方形的边长,h1、h2、h3、h4方格网的四个角点,顺时针连续排序。
二、 三角棱柱法三角棱柱法计算场地土方量,是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的等高线沿对角线划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一三角棱柱(锥)体的土方量。
1、 当三角形为全挖或全填时, V=62a (h1+h2+h3)2、 当三角形有挖有填时,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
其土方量分别为:V 锥=))32)(31(33(62h h h h h a ++ V 楔=)123)32)(31(33(62h h h h h h h h a ++-++其中,a 为四边形的边长,在2中,h1,h2同号,h3异号。
当地形平坦时,采用四方棱柱体并将方格划分的大写,可以减少计算工作量。
当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时,则应将方格网划分的小一些,或采用三角棱柱体法计算,以便结果更准确。
土石方工程算量方法
土石方工程算量方法土石方工程算量其实没那么神秘啦。
咱先说挖方量的计算。
如果是规则的长方体形状的土石方,那就简单得很,直接用长乘以宽乘以高就成。
比如说,要挖一个长10米、宽5米、深2米的坑,那挖方量就是10×5×2 = 100立方米。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的体积加起来嘛。
要是遇到那种梯形的坑呢?这时候就有个小公式啦。
V = [S1 + S2 + √(S1×S2)]×h÷3。
这里的S1和S2是梯形上下底的面积,h是高。
你可别被这个公式吓着,其实就是把梯形分成好几个简单的形状来算体积,然后加起来。
就好比把一个怪形状的蛋糕切成几块规则的,再算总体积。
填方量的计算呢,和挖方量有点类似。
不过要考虑到土的压实系数哦。
比如说,你挖出来100立方米的土,填回去的时候因为要压实,可能就不是100立方米了。
如果压实系数是0.9,那实际需要填方的松散土体积就是100÷0.9≈111.11立方米。
这就像把棉花压实,原本松松的一大团,压实了就变小了,但是你要填回原来的坑,就得准备更多松松的棉花。
还有一种情况是边坡的土石方量计算。
边坡是斜着的,这时候就要用到三角体的体积计算啦。
边坡的坡度不同,计算也会有点小复杂。
但是只要记住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三棱柱的体积公式就好。
想象一下,边坡就像好多三棱柱堆起来的,算出一个三棱柱的体积,再乘以个数就差不多啦。
在实际工程里呀,可不会都是这么规规矩矩的形状。
有时候地形坑坑洼洼的,这时候就可以用方格网法来计算。
把要计算的区域划分成好多小方格,然后分别测量每个方格角点的高程,根据这些高程差来计算每个方格的土石方量,最后把所有方格的量加起来。
这就像是把一大块地分成好多小格子,一格一格算清楚,再汇总。
土石方工程算量虽然有点小麻烦,但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像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一样。
多做几个项目,算量就会越来越熟练啦。
加油哦,。
土木工程土石方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土木工程土石方量计算方法及应用摘要:土石方量计算是土木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准确计算土石方量对土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和费用估算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量计算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引言土石方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项目,其施工过程需要准确计算土石方量。
土石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并且阐述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土石方量计算方法1. 剖面法计算法:该方法通过勾画工程剖面,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剖面,并测量各层土方的面积和高度,从而计算出土石方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土石方工程。
2. 遥感法计算法:遥感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借助于卫星遥感影像识别,通过图像解译等手段来计算土石方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和大范围性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土石方工程。
3. 高程法计算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地面点的高程,然后计算不同高差段的土方体积,从而得出土石方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土石方工程。
4. 数字测图法计算法:该方法通过数字化测图仪器和软件,对地形图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得出土石方量。
这种方法精确度高,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土石方工程。
三、土石方量计算的应用1. 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土石方量计算是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基础。
通过准确计算土石方量,可以确定地基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从而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施工图纸的编制: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是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计算土石方量可以为施工图纸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工程造价的控制:土石方工程常常占据土木工程项目造价的较大比例。
准确计算土石方量可以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供依据,避免因计算不准确而导致的施工材料和费用的浪费。
4. 工程进度的控制:土石方工程施工的进度往往与土石方量有关。
准确计算土石方量可以为工程进度的控制提供依据,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是指通过对工程中土石方的量进行准确计算,从而确定工程的造价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体积法和重量法。
体积法是指通过对土石方变形前后的容积进行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然后再根据土石方的密度和单位重量进行换算,得出土石方的重量。
体积法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底面积×高度,密度=质量÷体积,重量=体积×密度。
重量法是指通过对土石方的重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土石方的体积和数量。
重量法的计算公式为:重量=体积×密度,体积=重量÷密度,数量=体积÷单块体积。
在实际工程中,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与具体情况有关。
一般情况下,体积法适用于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重量法适用于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同时,在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工程中的坡度、砂土含量、土层厚度等因素,以确保计算得出的工程量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计算工作,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石方算量方法
土石方算量方法土石方算量方法土石方是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工程量,正确计算土石方的工程量是建造高水平工程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填方、挖方和抛方。
填方计算方法填方又称填土,是指用各种土类填充建筑物和道路等工程中空隙的工作。
计算填方量,应根据填方体积计算。
填方体积是指填方前与填方后地面之间的总高度差,再乘以填方面积。
填方体积 = (填方前地面高度 - 填方后地面高度) x 填方面积挖方计算方法挖方又称挖土,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将地面上的土垫进行清除,使其符合建筑物构造的完整性,达到建筑质量标准。
计算挖方量时,应根据挖方体积计算。
挖方体积是指挖方前与挖方后地面之间的总高度差,再乘以挖方面积。
挖方体积 = (挖方前地面高度 - 挖方后地面高度) x 挖方面积抛方计算方法抛方是指将挖出的土方顺着一定的方向(一般为离建筑物较远的方向)扔抛在预定位置上的过程,以使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计算抛方量时应根据抛方体积计算。
抛方体积是指抛方后和抛方前的地面高度差乘以抛方面积。
抛方体积 = (抛方后地面高度 - 抛方前地面高度) x 抛方面积无论是填方还是挖方,都需要进行处理。
计算土石方量时需要考虑到施工难度和土体压缩等特殊情况,而抛方则无需考虑压缩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使土石方施工更加规范,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土石方计算方法的优化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和土质,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优化计算。
例如,对于复杂的工程,可以采用3D软件来进行模拟计算;对于特殊的土质,可以采用试验数据来调整计算公式。
总之,土石方算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计算可以避免因工程量不足或者过剩而导致的严重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土石方类型和特殊情况,合理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便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度坡法:通过测量和计算坡面的高度、长度和坡度,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来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2. 放样法:通过在地面上对土石方进行实测,使用标尺、测量仪器等工具来测量地面的高程,然后根据等高线的形态进行放样,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3. 三角测量法: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常用的方法有正背视法、射线测距法等。
4. 成图法:根据地形图或工程平面图的等高线,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土石方的计算。
5. 剖面法:通过绘制土石方剖面图,根据图中的各个剖面的尺寸和形状来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常用的方法有梯形块剖面法、多边形块剖面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借助测量工具、计算机软件等辅助工具进行土石方的计算,以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同时,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土石方的堆积方式、填筑的坍塌系数等因素。
土石方开挖计算方式
土石方开挖计算方式一、土石方开挖计算的基本原理土石方开挖计算是通过测量和计算开挖区域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的体积,从而确定开挖量的大小。
土石方开挖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以工程地质勘探结果或现场勘察结果为依据,通过采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确定开挖的体积和深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石方的资源调配和施工计划的制定。
二、土石方开挖计算的方法1.土方开挖计算土方开挖计算可以按照地面平坦条件、规模、地段等因素使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分为平面面积法、土方表面积法、填挖料比法等。
(1)平面面积法平面面积法是通过测量工程地面的各个平面形状的面积,然后将面积乘以开挖深度即可计算出土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面平坦,且土方开挖的深度较大的情况。
(2)土方表面积法土方表面积法是通过测量土方表面的曲线面积来计算土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方开挖比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的情况。
(3)填挖料比法填挖料比法是根据填方区和挖方区的体积比例来计算土方的开挖量。
填方区是指需要用土方进行填充的区域,而挖方区是指需要开挖土方的区域。
通过计算填方区和挖方区的体积差异,可以确定土方的开挖量。
2.石方开挖计算石方开挖计算主要是通过测量石方的体积和重量来完成。
常用的石方开挖计算方法有直接测量法、测量溜子法和重量法等。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在挖方区域内进行钻探或测量,直接得到石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然后计算石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石方开挖比较规则的情况。
(2)测量溜子法测量溜子法是通过在挖方区域中安装溜子,然后将石方放在溜子上,通过测量溜子的长度和角度等参数来计算石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石方开挖较大,形状复杂的情况。
(3)重量法重量法是通过使用吊机或卡车等设备将石方装载到秤上,测量石方的重量,然后通过密度的插值计算石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石方开挖比较大,形状不规则的情况。
三、土石方开挖计算的注意问题1.勘察精度要求高2.弥补地形起伏的精度误差在进行土石方开挖计算时,由于地形起伏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
土石方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一、背景介绍土石方工程是指在土石体中开挖或填筑,改变地形,以满足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需要的工程。
土石方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开挖、填筑、挖方和填方等。
在土石方工程中,土方和石方的计算和计价是土石方工程的基础。
二、土石方计算方法1. 按照现场测量的斜坡高度计算这种方法是根据现场测量的斜坡高度计算土方或石方的体积。
计算公式如下:挖土方体积= 面积 * 斜坡高度 * 坡度系数填方体积= 面积 * 斜坡高度 * 坡度系数其中,面积是指开挖或填方的横截面积。
2. 按照现场测量的横截面积计算这种方法是根据现场测量的横截面积来计算土方或石方的体积。
计算公式如下:挖土方体积= 面积 * 横截面积填方体积= 面积 * 横截面积其中,面积是指开挖或填方的横截面积。
3. 按照工程设计中的图纸计算这种方法是根据工程设计中的图纸上的标高、等高线和填挖深度计算土方或石方的体积。
计算公式如下:挖土方体积= ∑(开挖深度1+开挖深度2)/2 * 相邻标高高度差 * 面积填方体积= ∑(填方深度1+填方深度2)/2 * 相邻标高高度差 * 面积其中,面积是指开挖或填方横截面积,相邻标高高度差指相邻标高的高度差。
三、土石方计价方法土石方工程的计价分别按挖土、填方、运输和举升等环节进行计算,并根据土方和石方的不同标准进行计价。
土方计价可按标准工作状态、松散状态等进行计算;石方计价则根据石方的类型、规格和位置等进行计算。
四、以上就是土石方工程的计算规则和计价方法。
在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计算土方和石方的体积,然后根据土方和石方的标准进行计价。
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并注意安全施工。
土石方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量计算公式主要有:
土石方量的计算公式是:(顶面积+底面积)÷2*高。
这个公式主要用于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土方工程量=面积×深度,其中,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测绘图纸等;深度为所需开挖或回填的深度。
石方工程量=体积×石方容重,其中,体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测绘图纸等;石方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石方的重量,在不同工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值。
体积法是根据土石方的尺寸和形状来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具体步骤如下:测量土石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得到土石方的尺寸数据;根据土石方的尺寸数据,计算土石方的体积;根据土石方的体积,计算土石方的开挖量或填方量。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里程桩号 挖方面积m2 填方面积 间距m 挖方体积m3 填方体积m3
K500 0.75 25.29
K530 14.71 8.36 30 154.6 481.9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注意:四方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平均中断面的近似公式推导而得的,当方格中地形不平时,误差较大,但计算简单,宜于手工计算。三角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当三角形顺着等高线进行划分时,精确度较高,但计算繁杂,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 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 放坡起点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图纸中154.6和481.9是如何得出的啊?求答
土石方计算可以是用平均断面法,但其精确度较差,只有当A1、A2(A1、A2分别代表相邻两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
土方计算的几种方法
土方量计算方法来源:资源网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1、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渠LL,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A2、A3……Ai等。
断面法的表达式为(1)在(1)式中,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
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
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及实例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及实例1.探土工作:首先需要对工程所在地进行土质探查和勘探,通过取样和测试得到土质参数,包括土壤的密度、含水量、摩擦角等,这些参数将用于后续的土方开挖和填筑计算。
2.土方开挖计算:通过土质参数和开挖区域的设计剖面图,可以计算出需要开挖的土方量。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开挖区域按水平方向划分为若干横断面,再按纵向方向划分多个地块,计算每个地块的土方量,最后将各地块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的土方量。
3.土方填筑计算:对于需要填筑的区域,首先需要确定填筑的土石方类型和填筑方式,根据填筑区域的设计剖面图,按照横断面和地块的方式计算每个地块的填筑体积,最后将各地块的填筑体积相加得到总的填筑体积。
4.土方回填计算:在土方开挖和填筑中,常常需要对部分土方进行回填,回填的目的是平衡场地的高差和改善地基。
回填计算的方法与土方填筑计算相似,主要是根据回填区域的设计剖面图,按照横断面和地块的方式计算每个地块的回填体积,最后将各地块的回填体积相加得到总的回填体积。
下面以一个土石方工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假设有一座道路工程,其横断面图如下所示:```------------------------------------------------------30m------------------------------------------------------^5mV10mV8mV20mV------------------------------------------------------```该道路的设计宽度为10米,包括两条行车道,中间隔离带和人行道。
根据横断面图,可以将土方开挖分为三个地块,分别对每个地块进行土方开挖计算。
1.地块1:宽度为5米,长度为30米,深度为2米。
土方开挖体积=5m×30m×2m=300立方米2.地块2:宽度为10米,长度为10米,深度为2.5米。
土方开挖体积=10m×10m×2.5m=250立方米3.地块3:宽度为8米,长度为20米,深度为1米。
土石方计算方法
DTM法土方计算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法土方计算共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由坐标数据文件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高程点进行计算,第三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前两种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第三种方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
下面分述三种方法的操作过程:1. 根据坐标计算●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DTM法土方计算\根据坐标文件"。
●提示:选择边界线用鼠标点取所画的闭合复合线弹出如图7-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对话框.图7-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区域面积:该值为复合线围成的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
平场标高: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高程。
边界采样间隔:边界插值间隔的设定,默认值为20米。
边坡设置:选中处理边坡复选框后,则坡度设置功能变为可选,选中放坡的方式(向上或向下:指平场高程相对于实际地面高程的高低,平场高程高于地面高程则设置为向下放坡).然后输入坡度值。
●设置好计算参数后屏幕上显示填挖方的提示框,命令行显示:挖方量= XXXX立方米,填方量=XXXX立方米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三角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白色线条).如图7-4所示.计算三角网构成详见dtmtf.log文件。
●关闭对话框后系统提示:请指定表格左下角位置:〈直接回车不绘表格〉用鼠标在图上适当位置点击,CASS 6.0会在该处绘出一个表格,包含平场面积、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平场标高、填方量、挖方量和图形.如图7—5所示。
图7—4 填挖方提示框图7—5 填挖方量计算结果表格。
土石方计算公式
1.3 土石方量计算一、基坑、基槽、管沟和路堤土石方量的计算1、基坑土石方量的计算在平整的场地上开挖基坑的土石方量的计算,可按立体几何中棱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为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19),即)A A 4A (6HV 201++=(1.7)式中:H ——基坑深度,m ;1A 、2A ——基坑上下底面积,2m ;0A ——基坑中截面面积,2m 。
直壁基坑的土方量按下式计算:)H H (A V 02-= (1.9)2、基槽、管沟和路堤土石方量的计算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按下式计算(图1.24):)A A 4A (6L V 20111++=(1.10)式中:1V ——第一段的土方量,3m ;1L ——第一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相加即得总土方量:n 21V V V V +++= 式中:1V 、2V 、 、n V ——各分段的土方量,3m 。
二、场地及边坡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土方量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在场地较为平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图1.19 基坑土石方量计算 图1.24 基槽土石方量计算场地地形比较复杂或挖填深度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
1、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m 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m 居多,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点上,场地设计标高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号表示填方,“-”号表示挖方。
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的填挖土方量,并算得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计算前应先确定“零线”的位置。
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分界线,在该线上的施工高度为零。
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零点的位置(图1-9),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方格中土方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四角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土石方计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一)、人工土石方1、土壤分类:人工挖土方、地槽、地坑定额深度按6m以内考虑的。
2、人工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 1.18。
干湿土的划分,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3、人工挖孔桩定额,适用于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施工。
4、人工挖孔桩,孔内垂直运输方式按人工考虑。
如深度超过12m时,16m以内按12m项目人工用量乘以系数1.3,20m以内乘以系数1.5计算。
同一孔内土壤类别不同时,按定额加权计算,如遇有流砂、淤泥时,另行处理。
加权平均坡度系数:∑=h1/h+h2/h+h3/h挖坡长度:L=2*(L外1+L外2)-0.37*4V=h3*(a+2c+∑*h3)*LV=h2*(a+2c+∑*h3*2+∑*h2)*LV=h1*[(a+∑*h3*2)+∑*h1]*L5、人工挖桩间土方,按实挖体积,扣除桩所占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05。
6、支挡土板定额项目分为密撑和稀撑,密撑是指满支挡土板;稀撑是指间隔支挡土板。
定额中稀撑间隔是按常规考虑的。
7、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20。
8、人工挖沟槽、基坑土方需要排地表水时,按相应定额计算。
9、场地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已考虑了平整场地的工作内容。
(1)定额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的覆盖材料应另行计算;(2)定额是按电雷管导电起爆编制的,如采用火雷管爆破时,雷管应换算,数量不变。
扣除定额中胶质导线,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
(3)定额中的爆破材料是按炮孔中无地下渗水、积水编制的,炮孔中若出现地下渗水、积水时,处理渗水或积水发生的费用另行计算。
定额内未计爆破时所需覆盖的安全网、草袋、架设安全屏障等设施,发生时另行计算。
(4)定额是按一般爆破考虑的,若设计要求光面爆破时,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07计算。
(二)机械土石方1、推土机推土、推石碴,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度区段斜长乘以下表系数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1.土方开挖量计算:
土方开挖量=A*H*N
其中,A为横断面积,H为土层厚度,N为开挖段数。
2.土方填方量计算:
土方填方量=A*H*N
其中,A为横断面积,H为土层厚度,N为填方段数。
3.石方开挖量计算:
石方开挖量=A*H*N
其中,A为横断面积,H为石方层厚度,N为开挖段数。
4.石方填方量计算:
石方填方量=A*H*N
其中,A为横断面积,H为石方层厚度,N为填方段数。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工地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以下是具体计算步骤:
1.土方开挖量计算:
首先根据工地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和地质情况,计算每段横断面的面积A和土层厚度H。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开挖的段数N。
最后,根据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计算土方开挖量。
2.土方填方量计算:
类似于土方开挖量计算,根据工地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和地质情况,计算每段横断面的面积A和土层厚度H。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填方的段数N。
最后,根据土方填方量计算公式,计算土方填方量。
3.石方开挖量和石方填方量计算:
对于石方开挖和填方量计算,步骤和土方开挖和填方量计算类似,只需将土方开挖量和填方量计算公式中的土层厚度H替换为石方层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要准确获取地质资料和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便对几何形状和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
同时,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横断面,可以采用划分为若干简单几何形状,分别计算每个几何形状的体积,最后进行合计。
土方计算公式范文
土方计算公式范文
土方计算是当前建筑施工前的必备工程之一,表示指新建或者拆除旧建筑的时候,从工程角度准备的可行性分析。
它的计算结果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知道施工所需的土方及它的结构,以确定施工的细节、施工时间和费用。
土方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新建和拆除旧建筑所需的土方数量来计算和设计施工平面图。
根据施工图纸的尺寸,及其所受到的施工负荷,我们可以确定土方的类型、数量和结构。
一、土石方量的总体计算公式:
总土石方量=(原地面高程-新地面高程)*全部地块面积
二、土石方量分项计算公式:
1)原地面高程≈原地表面+地下深层基坑挖土量:
原地面高程=原地表面高程+底板深度(若有)
2)新地面高程≈新地表面+装修深层基坑挖土量:
新地面高程=新地表面高程+新地基坑深度
三、土方影响因素
1)新地表面高程:新地表面高程是根据施工图纸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新地表面高程比原地表面要高一些。
2)基坑深度:基坑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基坑深度会相对原地基坑要高一些,因为新建建筑的地基坑要深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石方计算方法
1、按一定的间距(方格)测出原地貌的高程,减去相对应这些点的设计高程,相加后除以点数*
平面面积=土方方量.
2、按一定的间距,测出剖面,算出剖面面积,平均后*剖面间距总长=土方方量
面积的计算方法有:CAD测面积法,求积仪法、方格法、平均高度法、割补法等等
满意答案
好评率:22%
方格网法。
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m居多。
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号表示填方,“-”表示挖方。
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为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计算前应先确定“零线”的位置。
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分界线,在该线上的施工高度为零。
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零点的位置,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
方格中土方时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四角棱柱体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角棱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h4)/4
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绝对值,m;a—方格边长。
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时(或挖方)时,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计算时先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其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6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代入,m。
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锥体部分体积为:
V锥=a2h33/6(h1+h3)(h2+h3)
楔形部分的体积为:
V楔=a2/6[h33/(h1+h3)(h2+h3)-h3+h2+h1]
式中: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
其中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