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

合集下载

轨道交通工程地铁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

轨道交通工程地铁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

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抗震专项论证xx站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结构特点及施工方法 (2)1.3 设计依据 (3)1.4 主要设计原则 (4)1.5 主要设计标准 (6)1.6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 (6)1.7 基坑专项论证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 (7)第二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10)2.1 工程地质 (10)2.2 地层特征 (10)2.3 水文地质 (12)2.4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 (14)2.5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 (15)第三章抗震设防基本要求 (16)3.1 抗震设防目标 (16)3.2 抗震设计条件 (16)3.3 抗震设计方法 (17)第四章静力作用下结构计算分析 (19)4.1 荷载分类及组合 (19)4.2 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 (21)4.3 主体结构计算及结果 (22)第五章抗震计算 (24)5.1 静力法计算 (24)5.2 时程分析法计算 (31)5.3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36)第六章抗震构造措施 (39)6.1 主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39)6.2 非结构构件抗震措施 (45)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xx站位于现状下堡路与塔浦路交叉口北侧,沿塔浦路向北方向布设,位于规划园二路下方,现状地面起伏较大、南高北低,站址范围内南北地面高差约1.4m~3.2m。

站址西南角为中国铁建海曦小区,东南角为空地,东西两侧及站址北端为东宅社2~4层民房、临街简易房或厂房。

本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为12m,有效站台长118m,主体结构采用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3个出入口、两组风亭,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DK36+070.447,车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213m,标准段宽21m,车站顶板覆土3~4.5m。

鉴于周边环境,结合本站的地质条件,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含车站两端风道),二期施工出入口。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并投入使用,其结构健康服役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设计寿命为100年,在此期间由于结构性能劣化、服役环境变化、低频循环振动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受力状态会发生变化,性能逐步退化,加之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结构施工质量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且结构损坏后不易或不可更换,给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健康服役状态的判断和预知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亟需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处于固—液—气耦合作用的赋存环境下,加上轨道交通低频周期动载作用下的疲劳效应、复杂渗流边界与循环振动荷载的累加效应、临近施工和运营扰动、结构自身的初始损伤和缺陷等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结构性能不断劣化,受力体系易出现薄弱环节,其演化过程高度非线性、性能演化机理难清,因而第一个科学问题是动态时空环境效应下的地下结构性能演化机理,研究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材料施工期和服役期性能演化机理、初始损伤和缺陷状态下结构性能演变规律、结构的病害形成机理。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为超长线状地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病害,其结构性能随之不断劣化,健康状态极其难知。

为满足结构长期健康服役的需求,在揭示其受力与变形演化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需要采用经济、高效的监测方法,全覆盖智能感知超长地下结构性能,研究结构在单一、多种病害组合状态下的响应机理,确定结构性能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与发展趋势,达到定量化预知结构未来力学行为及其服役性能的目的,因而第二个科学问题是超长线状地下结构的状态智慧感知与评估理论,研究内容为结构状态智慧感知、结构服役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健康诊断理论、缺陷状态下服役性能的预知、局部损伤结构服役可靠度的退化机理与干预机制。

在以上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服役特点,针对地下水赋存环境下的结构性能所处的不同状态开展结构智能自修复与自适应加固理论研究,建立健康服役机制和保障体系,变被动获取结构健康状态为主动控制服役性能,以解决地下结构损坏后极其难修的问题,因而第三个科学问题是地下水环境下的结构自修复机制与自适应控制理论,研究内容为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特点的地下结构智能自修复基础理论、设计方法与服役性能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基于性能退化的自适应加固理论,结构健康服役智能服务机制和数字化保障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分析发表时间:2020-04-14T14:24:51.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作者:叶仲瓞[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受城市空间限制因素的影响,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位于抗震设防区域,对该区域进行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335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受城市空间限制因素的影响,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位于抗震设防区域,对该区域进行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以地下车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结构抗震设计流程,对地下车站进行抗震计算和性能验算,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抗震分析引言:与地面结构相比,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起步较晚,相关抗震设计流程还不够程序。

从地下结构的确定入手,根据地基相关参数选定进行抗震设计,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曲线隧道的实际情况完善抗震设计流程,从而使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释放交通压力,提升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流程对地下车站进行抗震设计时,应确定周围地基条件以及空间分布情况。

了解地层地质条件和相关物理参数,对土地动力特性加以明确,找出基准面。

同时,在抗震设计中还要结合地下车站空间分布情况,了解衬砌、接缝等构造参数,对用于设计的地震动做好二级、三级设防。

选择的地震动应作用于基准面,确定基岩空间与空间土层交界面,通过输入基准面来确定场地覆盖层的大致厚度,经过理论分析与实际认证,明确覆盖层对地震动的强度有着直接影响。

选取位于地下车站结构之下的岩土层,剪切波速不低于500m/s,如果覆盖涂层的厚度低于70m,建议设计地震作用的基准面与地下结构之间的距离应超过地下结构高度的两倍。

如果覆盖涂层厚度超过70m,建议在该处土层位置进行结构抗震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摘要: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型地下结构随之出现,诸如双线或三线换乘车站、与之相连的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等。

鉴于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大型地下结构多数位于高烈度区域,其抗震问题日益受到高度重视。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中,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1工程概况1.1结构概况某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工程主要包括地铁1号线车站、2号线车站、街道下穿隧道以及环岛内的地下空间结构,单层建筑面积为4.8万m2。

整个结构为地下三层结构,其中地下三层作为2号线车站站台层和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作为1号线站台层、街道下穿隧道以及地下停车场,地下一层结构作为1号线站厅层和地下商业开发。

1号线和2号线在平面上呈“T”型换乘。

地下一层顶板上有4处开口设置下沉广场。

车站的覆土平均厚度为3m。

地下空间结构形式采用箱型框架结构,大量的纵横梁和中柱构成庞大的结构体系,基础型式采用桩筏基础。

顶梁的尺寸主要为1300mm×1700mm,底梁的尺寸主要为2200mm×2200mm,中梁的尺寸主要为900mm×900mm,中柱的主要尺寸为Φ1000和Φ1200mm,桩的直径为Φ2000mm,桩长30m。

地下空间顶板厚度为700mm,中楼板厚度为400mm,底板厚度主要为1100mm。

1.2工程地质地下空间结构工程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堆积杂填土(Q4ml)、粉质粘土(Q2al+pl)、全风化泥岩(K)和强风化泥岩(K)组成,如图1所示。

结构底板主要位于强风化泥岩中。

图1 地质剖面图1.3场地地震动参数地下空间结构工程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李圣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CB013300
人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生机电一体化科学基础
朱向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
2011CB013400
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
张洪潮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011CB01350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与安全控制
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719900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精处理和空间信息智能转化的理论与方法
单杰
武汉大学
教育部
2012CB720000
行星表面精确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问题研究
崔平远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CB720100
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陈清焰
天津大学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祝之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517900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基础及其致病的机制研究
夏昆
中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2012CB518000
重大心血管疾病相关GPCR新药物靶点的基础研究
肖瑞平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518100
严重创伤重要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518200
高原低氧环境的快速习服与长期适应机制研究
范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探究

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探究

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探究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轨道交通工程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势,接着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磁悬浮交通四个重点领域出发,探究轨道交通的前沿科技及面临的挑战,为同行业学者开展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科技前沿;技术挑战;分析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城市交通体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轨道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进步,甚至会带来轨道交通反映,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便利,也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动力来源。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在建超过8000公里,运营总里程超过了5000公里。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高速铁路线路跨越了沙漠、高原、冻胀土、软土等区域,经常受到湿热、高寒、大风及多雨等气候的影响,这就给高铁的运行及维护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势近年来,由于轨道交通自身的明显优势,许多城市选择了加强轨道交通建设,达到改善城市道路拥挤现状的目的。

(一)可承载客流量大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等其他道路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运输具有较大的空间,其运输能力强大。

而且,轨道交通也不会遇到堵车的情况,能够保证市民的出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轨道交通的班次多,班次之间的时间间隔较少,而且在车站的停车时间比较短暂。

因此,轨道交通的综合运力比道路交通的综合运力要好得多。

(二)时间控制相对准确轨道交通必须拥有特定的交通线路,这样就会给轨道交通带来优势,即不需要考虑雨雪天气和浓雾天气影响。

轨道交通车辆会严格按照时间开车和停车,使乘客能够较好地把握时间,从而为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时速快,乘客搭乘便利轨道交通基本不受道路交通压力的限制,且运行速度较快,基本不会有不守时的情况,能够节省居民出行的时间。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集约化发展、韧性城市打造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解决城市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城市枢纽相衔接的地下空间开发近年来受到诸多重视,研究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以规划设计为前导,结合枢纽地区的相关特征,以枢纽站域为中心的圈层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城市设计元素特性下的空间要素为具体研究意向,在平面、竖向、规模等层面给予相应的语言范式衔接,将地下空间各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系统整体化处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对枢纽地区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引导,融入城市设计手法,为城市发展作出多元化回应。

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空间设计;空间形态引言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方向有很多,不仅有地下人行通道、机动车地下道路、地铁、还有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仓库、地下变电站,以及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文化娱乐场所等。

虽然地上空间全部的功能几乎都能够在地下实现,但是不提倡人类居住。

地下空间为城市发展开启了更深层次的格局,对缓和城市土地紧张、建设节能低碳宜居型城市,提升城市空间的综合负担容量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使用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应对多元需求的模式创新,那么如何构建城市、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关系?如何让城市地下空间充满活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概述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枢纽大多数都是采用立体布局形式,尤其是土地价值的升高及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交通的立体化进程。

因此,在现代化的轨道交通设计中,应该遵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合理、灵活地利用地下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当地公共交通的支柱,具有节能、省地、承载能力大、全天候型、无污染、安全等特点,是一个环保的交通系统。

其地下空间的活动占据了人们出行的绝大部分时间。

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规模的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已越来越普遍,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为其中之一。

本文以地铁地下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地下结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混凝土损伤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scale of the metro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f more and more general already, it also brings many needs to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way underground seismic performance study for one of them. Based on the subway underground 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seismic research the main methods are summarized, underground structure vibr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Keywords: underground structure, seismic analysis, concrete damage引言在我国,地下结构抗震方面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原因在于地下结构抗震方面基础研究工作开展不够,资料积累不足,对地下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和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摘要:城市地铁已成为中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在管理城市发展和优化城市结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目前,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空间规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内置轨道交通运输站的大部分区域在空间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现象。

文章从地下空间的概念出发建立理论框架,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形态,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功能构造、空间发展类型、内部条件特点等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加以探索,得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有利于地下三维空间的互动关联与人性化空间的形成。

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空间设计;空间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为后盾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安全、快捷、便捷的交通环境,它也是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区域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与换乘枢纽相结合,满足了出行、商业、资源开发,以及商业为主的城市功能扩张,其空间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点线结合的网络形式;其二为散点形式,轨道交通站的区域是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有直接影响的区域。

当前在我国,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狭长区域,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站点与站点间的空间划分有一定的差异性、功能区域划分存在不合理的空间浪费问题,以及出站口的空间规划对车站的选择及出入站口的建设差异性较大等。

城市地铁系统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骨干,具备节约、省地、运力强大、全天候、安全等优点,已成为绿色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并适应于中大型城市。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地下空间设计法则,让地下空间具有实用交通功能。

1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设计的存在问题1.1 缺乏综合性规划引导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开发体制,将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投资方,影响了城市用地的分割,以及公共和地下空间的分布。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

地下铁路是大城市发展的必需,其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能够很好的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地下铁路结构抵抗地震破坏作用的能力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目前地铁建设发展比较迅速,关于地下结构的设计规范逐渐完善,但是对于地下结构抗震方面相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因而对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反应位移法引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地面以上的称之为高架车站,车站具有一般地面建筑的特征和交通建筑的形态。

其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网,承担着城市交通的主要功能,其结构自身荷载大,安全等级高,结构抗震要求严格。

1抗震设防标准(1)对轨道工程中的地下车站结构和相关的地面附属结构比如是交通控制中心建筑,整体设计要大于等于100年;(2)地下车站中支护结构为永久性构建,保证刚度的条件下,要保证有100年的使用年限。

2抗震性能分析方法概述实际工程中,主要通过数值模拟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理论分析。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分为以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为代表的拟静力法,和以反应谱方法、时程分析法为代表的动力分析法两类。

反应位移法根据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得到土层相对位移,由土层变形计算得到内力,并以地基弹簧的形式施加静荷载于结构上,从而获得结构的响应。

反应加速法通过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获得的动力响应,计算得到不同深度处水平有效惯性加速度,并将其按体积力的方式作用与结构上,最终得到结构的响应。

拟静力法缺陷在于静力计算所得内力一般较实际动力值偏大,且对地震波的等效处理往往难以符合其不规则动态传播的实际情况。

反应谱方法相对于拟静力法增加反映了地震的频谱特性,但仍然无法考虑地震力持续作用的影响,其本质上属于一种修正的拟静力分析方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可以全面地表达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三大要素,分析具有过程性,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其缺陷在于计算时有较多的物理参数难以准确设定,且计算成本较大。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结合越来越紧密,主要是利用轨道交通强人流优势服务地下空间商业,起到拉动区域经济,高效利用地下空间的作用。

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商业运行的安全,需加强地下大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并进行数据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大型空间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轨道交通;抗震性能;空间结构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建成两线、三线换乘车站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大型地下建筑形式。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震区的国家,大中型城市大多处于高烈度地区,大型地下结构抗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方面还很少。

1工程概况某市轨道交通工程与周边商业地块合建,形成较大地下空间结构,根据实际环境特点,将车站原有站台、站厅层调整为站台、站厅+商业、停车等地下三层结构,大空间结构主要在站厅+商业区域,地面局部区域设置下沉广场。

2三维的动力学模型2.1模型和参数依据研究工作的主要要求,明确了实体模型规格,即X,Y,Z方位上的相对应长短各自为630m.550m和110m。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8000个实体模型节点,在每一个节点的作用下可以构成相对应的单位,其数量达到510000个。

整个实体模型共设定为4层构造,与此同时选用四面体元模拟的方式。

结构主体部分选用板元模拟的方式,而梁,柱等则选用梁单元模拟的方式。

2.2边界加工因为实体模型界限较为独特,这一区域非常容易发生应力波反射面状况,其同时的影响便是结果畸变,为防止这一问题,选用人工边界的处理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引进粘弹性人力界限的定义,寻找与界限连接点相对性应的正切值和正切值位置。

2.3减振特点将每一组地震数据分别做好处理,尤其是:除X,Y轴外,还需对X轴反方向载入处理,并从而紧紧围绕18个载荷进行工作状况测算。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研究一、引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地下空间。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空间利用与开发,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首先,轨道交通线路需要在地下开挖隧道,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其次,地下站点的建设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地下空间。

此外,轨道交通的管线、电力设备等设施也需要在地下进行布设。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是巨大的。

三、地下空间利用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地下空间有限,而且往往已经被其他用途所占据,如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2.机遇:然而,城市轨道交通也为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带动地下空间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

其次,轨道交通的车站也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形成地下空间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地下空间的利用。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既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的实践与案例1.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往往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因此可以利用车站附近的地下空间开发商业街、购物中心等。

例如,上海的地铁站内就设有许多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2.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周边常常需要大量的停车场,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因此,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北京地铁的很多车站就设有地下停车场,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3.文化设施的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节点,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学习和休闲的场所。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与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与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与施工技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是轨道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着各个区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

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地下结构和施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与施工技术。

地下结构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它主要包括地下通道、地下车站和地下隧道等。

地下通道是连接不同地区的重要通道,它可以分为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车辆通道两种。

地下人行通道一般用于行人通行,而地下车辆通道则主要用于车辆的交通流量,有效缓解地表交通压力。

地下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设施之一,它是乘客进入和离开轨道交通的重要节点。

地下隧道用于轨道线路的穿越,将不同地区有效连接起来。

在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地下结构的施工,需要先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施工前需要进行地下空间的勘测和地质调查,以了解地下结构的地质特征和地下水情况。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包括地下空间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结构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与地下管线等的冲突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严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此外,施工中还需要考虑施工周期和经济效益。

地下结构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需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同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确保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

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和施工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规划和施工地下结构,不仅能够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还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结起来,城市轨道桥梁工程中的地下结构和施工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侯莉娜;文保军【摘要】GB 500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技术标准.如何理解和运用该规范是做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针对该规范,通过与地上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及水准、地震动参数及抗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一般的地铁地下结构可遵循“两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思路;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取应与其设计基准期一致;结构抗震等级应通过结构形式、结构高度、地震烈度等综合考虑确定,并根据不同抗震等级来进行结构抗震措施的调整;应明确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方法,尤其针对地下区间矿山法马蹄形和盾构圆形隧道,应给出更为具体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完善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措施的可操作性.【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9(022)003【总页数】5页(P117-121)【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措施【作者】侯莉娜;文保军【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710021,西安;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710054,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1+1;U2310 引言地铁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破坏,其抗震安全成为目前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技术问题[1-6]。

然而,一直以来我国没有专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地面和地下车站结构、区间隧道结构一般均采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和规范[7]。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GB 50909—2014《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8](以下简为“新抗震规范”),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技术标准。

因此理解和运用好该规范是做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

将新抗震规范与地上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对地下结构的设防目标及水准、地震动参数以及抗震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程混凝⼟结构耐久性设计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程混凝⼟结构耐久性设计摘要:在上海轨道交通⼯程地下混凝⼟结构设计以及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地铁混凝⼟的耐久性设计途径、基本策略及相应措施。

建议选⽤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泥;对盾构管⽚预制构件、车站结构采取抗裂防渗措施;采取混凝⼟附加防腐措施;以及结构⼯程的监测等。

它为上海轨道交通⼯程混凝⼟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等相关⽂件的出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轨道交通;混凝⼟结构;环境条件;耐久性设计1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程的环境条件1.1基本环境状况上海地区潜⽔⽔位埋深0.3~1.5 m;微承压⽔或承压⽔⽔头的埋深分别为地下3.0~8.0 m和3.0~10.0 m,并呈幅度不等的周期性变化;轨道交通1、2号线的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的埋深⼀般为10~20 m,⽽计划建设或者在建的地铁线路的车站和盾构隧道在部分地段的埋深接近30 m或更深。

因此,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外表⾯的⽔压⼒较⼤,从⽽使得地下⽔和⽔中的有害离⼦的渗透速度增⼤。

上海是沿海城市,⽔质情况⽐较复杂,地下⽔中的Cl-(氯离⼦)和SO42-(硫酸根离⼦)含量在靠近长江⼝附近区域有明显增加;沿海或者长江⼝沿线的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的混凝⼟结构存在Cl-和SO42-等化学侵蚀的可能性。

上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候,地表极低温度为-9.4℃,最冷⽉平均温度为4.1℃,⾼于微冻地区的⽓温要求,混凝⼟结构基本不受冻融循环作⽤的影响。

1.2地铁⼯程特殊环境状况上海地铁车站运营期间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40%~80%。

站台及站厅的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较⼤,且CO2(⼆氧化碳)浓度较⾼,运营期间接近0.15%;区间隧道及站台交界处的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较⼩,且CO2浓度较低。

因⽽站台及站厅的混凝⼟结构碳化程度较⼤,以地铁1号线为例,运⾏10 a,碳化为5~10 mm。

钢筋混凝⼟结构物在杂散电流的腐蚀作⽤下易被破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历史演化与技术分析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历史演化与技术分析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历史演化与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此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历史演化及技术分析,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历史演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源起于18世纪末的伦敦地铁。

最开始的铁路系统主要是为了运输货物而建设的,但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扩大,人们开始需要一种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方式。

在19世纪的伦敦,地面上已经出现了大量马车和人力车,加上煤炭火车的拥堵,城市交通形势非常恶劣。

因此,建设地铁就成为了许多城市政府的重要议题。

20世纪初,纽约市建成了地下铁路系统。

此后,世界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日本,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城市的地铁系统已经相对成熟。

而在中国,地铁系统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到昆明、济南等中小城市,地铁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分析近年来,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方面也有了大量的进步。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采用高科技产品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方式实现列车的自动化运行。

这不仅有效提高了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为操作所带来的风险。

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便是使用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调度系统将轨道交通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实时分析、优化各列车的运行速度、让各列车之间的间隙尽量缩小、以此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营。

还有一项尚处于试验阶段但极具前景的技术是神经网络技术,它将列车控制与人的大脑行为模式相融合。

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使列车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下对各种事故做出正确的反应,提高了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更符合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最后,在车辆技术方面,许多地铁系统正在加速使用新能源车辆、高速列车、轻轨车辆等新型交通工具,以此来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行时间,并且使城市交通更加环保、低碳。

三、总结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柱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综述发布时间:2021-06-23T16:09:56.223Z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1期作者:马丽波1 赵雨晨2 宋炜华3 高榕榕4 刘伟杰5[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交通压力、便捷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结构、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其结构健康服役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一方面,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受力状态会发生变化,性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结构施工质量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且结构损坏后不易或不可更换,给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健康服役状态的判断和预知控制带来了极大摘要:针对地下结构性能演化难清、健康状态难知以及地下结构损坏极其难修等工程科学难题,“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系统研究动态服役环境中地下结构材料全寿命期性能演化机制、地下结构性能与环境耦合作用机制、超长线状地下结构状态智慧感知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地下结构服役状态的可知、可控,为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长寿命健康服役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健康服役;混凝土自修复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交通压力、便捷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结构、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其结构健康服役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一方面,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受力状态会发生变化,性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结构施工质量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且结构损坏后不易或不可更换,给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健康服役状态的判断和预知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

1地下结构全寿命期性能演化多尺度模型1.1地下结构材料多尺度本构和性能劣化模型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在空间上具有明显跨尺度属性,在时间上具有显著演化发展特征,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材料组分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体积分数对宏观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微观组分粒径、形状和空间位置的随机分布考虑不足。

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张天成;闫泽霖;弓新洁;欧阳嘉艺【摘要】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查阅和总结资料,从地下工程的起源、地铁的出现、现代地下轨道交通的应用、未来地下轨道交通的设想四方面,探寻和总结了人类地下交通的发展史,将地下轨道交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现出来.【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18【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地下交通;地铁;工业革命;盾构【作者】张天成;闫泽霖;弓新洁;欧阳嘉艺【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9纵观人类发展史,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类都在为获得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科技革命推动城市进步,地下工程也随之飞速发展,从地下洞穴到城市综合地下交通系统。

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地下工程的开发反映不同时代的城市需求,在城市需求的强烈推动下,地下轨道交通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1 原始时期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原始时代,人类开始开发利用地下工程。

民族部落由游牧转向聚居,那时的人类不仅需要应对多变的气候,也需要防御其他野兽的攻击。

此时天然岩洞不能满足需要,而地下洞穴则相对有很多优势,当时的人类开始利用兽骨等工具在较软的土层中开挖洞穴,起始的形状为简单的袋形竖穴,支护措施为树枝、木桩等。

1.2 古代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5世纪,人类为了城市生活更加适宜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也是地下空间技术的基础时代。

那一时期有一大批优秀的地下工程涌现出来。

如公元前2200年,古巴比伦王朝在幼发拉底河底修建了水底隧道,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先用于交通的地下空间;我国东汉年间在今陕西褒城修褒斜道时,凿了一条石门隧洞,这是人类最早人工开凿可通车的地下隧道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研讨会在宁召开
2014-07-03 20:56:26 来源:明德阅读: 330 次
2014年6月27日-6月29日,国家973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项目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2014年6月27日-6月29日,国家973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项目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我校副校长刘伟庆教授、副校长乔旭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朱宏平教授、中南大学彭立敏教授、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吴波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位教师、研究生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副校长刘伟庆教授主持。

副校长乔旭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乔旭副校长向与会专家和师生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对同济大学等兄弟院校长期对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介绍了项目开展两年多以来的主要成果以及项目中期评估情况,并对项目下一阶段的总体安排做了详细部署,并代表973项目组对我校为本次研讨会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

该973项目以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健康服役为目标,紧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的演化、评估预知和控制三个基础科学问题,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开展系统研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机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评估预知与控制的系统科学理论。

该973项目承担单位为同济大学,并根据研究需要设置六个课题,分别由南京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承担。

项目执行时间为:2011.11-2016.10。

副校长刘伟庆教授为课题一“动态服役环境中的地下结构材料全寿命期性能演化机理”的负责人,学术骨干包括土木学院王曙光教授、韩建德博士、徐锋博士,材料学院潘志华教授。

该课题旨在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材料性能的“形成及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地下结构材料在“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期的性能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研讨会期间,六个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各课题的研究进展作了工作汇报,随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集体讨论和各课题组的分会场讨论。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并对下阶段的研究方向和项目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项目组经过研究商定了详细的下一阶段项目实施计划,对六个课题的进度安排和项目总成果的提炼做出了部署,与会专家、老师和研究生对项目的成功推进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