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八年级化学 5.3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考点精突破】【例题】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出该溶液51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溶液、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题,基本思路是:51 g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MnO2后产生氧气,题目中依据图像分析出产生O2的总质量(0.48 g),进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H2O2的质量,再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求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48 g(2)解: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68 32x 0.48 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课时速达标】一、选择题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比【解析】选C。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值且成正比例的关系。
2.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4【解析】选B。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假设碳的质量为1 g,设生成CO时消耗O2的质量为x,生成CO2时消耗O2的质量为y。
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9∶8∶19B.27∶32∶102C.27∶32∶80D.27∶24∶51【解析】选D。
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4Al + 3O22Al2O34×27 ∶3×16×2 ∶2×(27×2+16×3)27 ∶ 24 ∶ 514.现将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燃料与燃烧》典型例题
鲁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1)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它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三)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四)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爆炸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就越危险。
2.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典型例题】例1: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 可以降低着火点B. 散热的速率快C. 木柴是可燃物D.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解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燃烧。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
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要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可以把可燃物粉碎或使其变为气体,也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比如铝块很难燃烧,铝箔或铝粉可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但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特性,一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散热的速率过快反而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不能继续,如单块的煤炭不易燃烧,而多块煤炭集中在火炉中则可燃烧得很旺,故B错;架空木柴可使空气易于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D正确。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学习化学的许多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关注物质的性质B.关注物质的变化C.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现象D.关注探究活动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格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探究的内容。
【解答】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研究了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和现象等信息,但不是研究探究活动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格式的。
选D。
2.【答题】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过程的实验现象,分清楚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实验现象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形态变化、颜色、气味等。
火焰分为三层、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蜡烛逐渐变短都是可以看到的,而“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
故选D。
3.【答题】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
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进行验证。
“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A.作出猜想B.进行实验C.设计方案D.得出结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答】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进行验证。
“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进行实验。
故选B。
4.【答题】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蜡烛燃烧放出热量;②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③蜡烛燃烧有水生成;④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分析】本题是由实验现象推出实验结论,找到对应的现象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素养检测(含解析)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素养检测(含解析)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2022山东菏泽中考改编)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B.雨水过滤可得到纯水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D.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2022山东庆云期中)下列关于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白色B.导热性C.熔点高D.易锈蚀3.【跨学科·语文】(2023山东莱西期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枝梅的暗香属于梅花的物理性质B.梅花开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判断是梅而不是雪的依据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D.暗香来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4.【主题教育·二十四节气】(2022山西中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5.(2023山东莱州期末)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6.(2022山东高青期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用滤纸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明矾能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有颜色或有气味的杂质7.(2023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移走蒸发皿C.滴加液体D.检查气密性8.(2022山东龙口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9.【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山东阳谷期中)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关系。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单元巩固训练题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 水结成冰B. 木材加工成课桌C. 镁片生锈D. 石蜡熔化2.(2021•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 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D. 木炭用于吸附色素、异味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木炭的吸附作用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D. 植物的光合作用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燃放烟花C. 蜡烛燃烧D. 灯泡发光5.“人间仙境,醉美黄石”下列与黄石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阳新石榴榨汁B. 铁山槐花飘香C. 大冶铁矿炼铁D. 园林博览会花展6.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相同,这种变化是()A. 蒸发B. 燃烧C. 凝固D. 变形7.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葡萄酿成酒B. 木炭燃烧变成灰烬C. 轮胎爆炸D. 爆竹爆炸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B.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将量筒用作反应容器C. 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D. 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1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 逻辑推理B. 大气探测C. 化学实验D. 精确运算12.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 向老师请教B.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C. 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1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14.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B. 石墨用作干电池的电极C.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D.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中的异味二、填空题15.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A.棉纱织布B.粮食酿酒C.指南针应用D.________16.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氯化钠、B.小苏打、C.稀盐酸、D.活性炭、E.熟石灰、F.石灰石。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同步习题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 小题,共30.0 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棉线织成衣物B. 木材制成筷子C. 铜能导电D. 酒精做燃料2.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C.向一定量的生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D.向接近饱和的NaCl 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 用金刚石裁玻璃D. 用铜铝制导线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B. 食盐用作冬天融雪剂C. 干冰应用于人工降雨D. 镁粉用作制造照明弹5.把碳纳米管浸入水中,加热,水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科学家把它称之为“冰”。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B.这种“冰”属于纯净物C.这种“冰”的水分子不再运动D.这种“冰”具有可燃性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C.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7.如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分子的运动B.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C.探究水的组成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8.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难溶于水B. 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B.一氧化碳是无色气体D. 金刚石硬度大9.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明矾软化硬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4.56g 氯化钠固体C.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10.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 氧气用于病人急救C. 铜用于导线D.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11.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白色的固体是()A.氧化铜B. 碳酸氢铵C. 木炭粉D. 铜1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氨水易挥发B. 木炭具有吸附性C. 酒精易溶于水D.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天然气做燃料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 金刚石用来做钻探机钻头14.“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这句话描述了氧气的()A. 物理性质B. 物理变化C. 化学性质D. 化学变化15.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基础知识训练题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无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单选题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成冰B. 木薯酿酒C. 干冰升华D. 矿石粉碎2.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大米酿酒B. 菜刀生锈C. 湿衣服晾干D. 食物腐败3.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A. 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B. 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C. 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4. 下列各项中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进行描述是( )A.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 氧气无色无味C. 氧气能助燃D. 酒精能挥发5.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 人体的呼吸作用C. 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 水在冰箱里结成冰6.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氧气液化B. 铸铁成锅C. 石墨制钻石D. 石油炼制7. 以下化学仪器能加热,但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A. 烧杯B. 集气瓶C. 试管D. 量筒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味B. 震荡试管C. 贮存气体D. 倾倒液体9. 如图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10.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裁玻璃B. 氮气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酒精可燃﹣﹣作消毒剂D.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1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铅笔芯粉末打开生锈的锁头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 用冰保鲜食物D.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液体体积B. 倾倒液体C. 给液体加热D. 滴加液体1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需要加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不需要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 颜色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颜色没有改变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 发光、放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不发光、不放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D.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的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14. 下列现象中,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 五颜六色的节日焰火B. 蜡烛燃烧发出白光C.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D. 稀盐酸与石灰石混合产生气泡15. 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A. 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B. 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C. 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D. 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二、填空题16.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 及其________ 的自然科学.17. 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全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巩固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全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巩固练习题一、选择题1. “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 B.C.D.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铁生锈B.酿酒C.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使木柴燃烧得更旺要架空些。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多木材的用量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纸火锅”(如下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可不能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说明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可不能燃烧5.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 D.6.公共场所的环境要靠我们一起来爱护.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B.C. D.7.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8.全球的进展面临严肃的能源问题,日前美国的科研人员领先突破了页岩气的开采技术。
页岩气和天然气有着相同的要紧成分。
页岩气中的要紧含有的是()A.H2B.COC.乙醇D.CH49.欲使燃着的酒精灯熄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使酒精灯隔绝空气B.只要把温度减低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C.必须使酒精灯隔绝空气同时降温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D.使酒精灯隔绝空气或者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赶忙开窗通风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赶忙开灯检查 D.久末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11.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有毒气体B.不能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小D.二氧化碳水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13.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取二氧化碳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4.将一条纯棉的手帕用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浸透后轻拧,用坩埚夹持并点燃,轻轻抖动手帕,燃后手帕安稳无恙,缘故是()A.水作为反应物参与了化学反应B.手帕的温度没有达到纯棉着火点C.纯棉的手帕不可燃D.坩埚钳有导热作用,手帕的温度较低二、填空题15.通常情形下,二氧化碳是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共21套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共21套鲁教版八年级化学 1.1化学真奇妙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化B. 酒精燃烧时释放出能量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光能D. 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钢铁生锈C. 酸雨侵蚀D. 冰山融化3.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衣:棉布制成衣服B. 食:大豆制成豆浆C. 住:石块砌成房屋D. 行:燃油驱动汽车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钢铁生锈B. 轮胎漏气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5.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B. 酒精挥发C. 玻璃破碎D. 冰雪融化6.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B.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7.实验室里几种物体的叙述中有关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B. 蜡烛:受热我就会熔化C. 灯泡:通电后我发光,带来光明D. 铁钉:我生锈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A. 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B. 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C. 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D. 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果汁压榨B. 酒精挥发C. 木炭燃烧D. 冰雪融化10.家庭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面包发霉B. 榨取果汁C. 油脂变质D. 菜刀生锈11.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C. 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燃烧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2.根据生活经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 运动出汗之后,可适当饮用食盐水C. 做馒头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纯碱D.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煤气灶是否漏气1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矿石粉碎B. 冰雪消融C. 石油分馏D. 葡萄酿酒二、填空题14.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3)高锰酸钾: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 ;(6)干冰:________ .15.根据下列叙述,选择适当的内容的序号填空.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②木炭可以燃烧;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④水受热变成水蒸汽;⑤木炭是灰黑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现象的是________.16.妈妈为小志的十六岁生日聚会准备了很多物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1)奶油蛋糕的配料表如图1,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种);(2)点燃生日蜡烛,发出光和热,实现了能量转化: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能燃烧是因为石蜡这种可燃物满足了: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的条件。
八年级化学 3.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考点精突破】【例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解析】选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以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A错;溶液加水稀释前后质量有变化的是溶剂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B正确;溶液导电是溶液中的离子自由移动的结果,C正确;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故D正确。
【例2】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解析】选A。
汽油洗去油污属溶解,溶解和乳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颗粒的大小不同,溶解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而乳化则是以细小液滴的形式比较均匀地分散。
故选A。
【课时速达标】一、选择题1.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蔗糖C.芝麻糊D.植物油【解析】选B。
题目选项物质中,只有蔗糖溶于水能形成溶液。
2.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为()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解析】选A。
溶液具有均一性,均一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包括密度。
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清洗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砂纸清除铁锈【解析】选C。
用自来水洗手是借助水的冲力和溶解作用将手上的脏东西去掉,汽油能溶解油污,用砂纸清除铁锈是利用摩擦力将铁锈从铁器上打磨下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B.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仍然是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D.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解析】选B。
物质组成的表示同步练习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全一册
鲁鲁鲁鲁鲁鲁鲁鲁鲁鲁鲁3.3鲁鲁鲁鲁鲁鲁鲁鲁鲁一、单选题1.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0C. +1D. +7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OB. ZnC. 2ND. CO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则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 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4.下列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 Cl2B. Ca(ClO)2C. KClO3D. AlCl35.电子产品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铟(In2O3)。
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②NH3③H2SO4④Fe3+⑤A.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②③B. ②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 ③中数字“4”表示硫酸中有4个氧原子D. 表示阳离子的有④⑤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8.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 Cl2B. 2Cl2C. 2ClD. 2Cl−9.亚硒酸钠有钠、硒、氧三种元素组成,具有抗衰老作用。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习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 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同⑥Na+比Na稳定A. ①④⑤B. ①③⑤⑥C. ①④⑥D. ②③④2.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
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 101B. 157C. 258D. 3593.“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B. 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②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D. 若③中x值为8,则该粒子为阴离子4.根据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5.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为原子,Y为离子B. 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X、Y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2个电子D. 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6.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再次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宜春作为“亚洲锂都”也正在大力开发锂电产业,下列关于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B. 锂原子中有3个质子C.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 锂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符号是LiO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C.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D.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矿泉水、氧化镁、空气B. 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C. 木炭、水银、牛奶D. 金刚石、冰水、牛奶9.参考如图,下列对于元素或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①F ③S④ArA. ②和③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B. 如图代表的元素与③元素化学性质相似C. ①③两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都在第二周期D. 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头,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10.一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 一定是一种单质C. 一定是混合物D. 可能是混合物11.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同步练习2
第三节化学反响中的有关计算
一、填空题
1.克KClO3跟克MnO2共热,反响完全后剩余物的质量为克。
那么其中MnO2是____,KClO3分解的质量为____克,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克。
2.一样质量的Mg、Zn、Fe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产生氢气的速度最快的是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_。
3.电解10克水,能得到氢气___克,氧气___克。
4.一样质量的锌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响,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为_____。
5.在高温下用H2复原m克氧化铁,得到n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铁的原子量是_____。
二、选择题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A.6克B.3克
C.克D.8克
3.化学反响:A+2B=C+D,克A跟克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克C。
现要制得D,那么所需A的质量为〔〕
A.克B.克
C.克D.无法计算
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响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
5.用氢气复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那么该金属的原子量是〔〕
A.16b/〔a-b〕B.4〔a-b〕/ b
C.4b/〔a-b〕D.b/16〔a-b〕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3.1《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2
第一节原子的构造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2.A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7个电子,第三层上没有电子,那么A元素属于A.金属元素B.非金属元素3.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设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局部4.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它获得两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6.核外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8.某离子构造示意图为假设要表示阳离子,可表示的种数为9.某金属原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m个,在化学反响中,该金属原子最多能失去电子数目为m mm m10.A元素原子电子层数为3,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A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m,那么A的核电荷数为A.mB.m-2C.m+2二、填空题1.某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请答复:〔1〕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表示的含义是;〔3〕该元素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4〕该元素在化学反响中是容易〔得或失〕电子。
〔1〕A~E共表示种元素;〔2〕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3〕表示阴离子的是;〔4〕表示相对稳定构造的粒子是;〔5〕在化学反响中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
3.某粒子构造示意图为按以下要求答复各问题:〔1〕假设该粒子为中性原子,那么x = ;〔2〕假设该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那么x = ,假设带2个单位负电荷,那么x = 。
4.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分子外,还有。
离子是由于原子形成的。
如果要使硫离子变成硫原子,每个硫离子需要失去个电子。
〔1〕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一样;〔2〕核外有10个电子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3〕相对原子质量为31,中子数为16的原子;〔4〕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稳定构造的原子;〔5〕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6〕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一个原子核的离子。
7.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那么其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篇一:2014-201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测试题鲁教版五四制运动的水分子1、(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A.气体分子很小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C.气体分子可分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2、(2014年山东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3、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鼓起来。
其原因是()A、球内气体中分子体积增大B、球内气体中分子质量增大C、球内气体中分子间隔增大D、球内气体中分子不运动了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的体积很小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冰---分子发生了变化C、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6、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1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化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10、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11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关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升高,运动减慢B、能量升高,运动加快C、能量降低,运动加快D、能量降低,运动减慢12.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能量,运动速度,分子间隔;水结成冰,水分子能量,运动速度,分子间隔13.将分子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的快,说明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给车胎打气,气体被压缩,说明花香四溢,说明20毫升酒精和20毫升的水混合体积小于40毫升,说明。
2参考答案1—10、BBCCB、BCBAC 11D12、获得、加快、变大、失去、减慢、变大13、(1)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2)相互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3)相互之间有间隔(4)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5)相互之间有间隔3篇二:八年级化学_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鲁教版五四制——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题初三化学试题C —12H —1 O —16 S —32N —14Ca —40)()B.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过滤净化黄泥水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 ().161 C.272 D.111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试用Na2Se0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0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4 C.+6 D.-2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25m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7. 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mg/100g)如下:铁:4.4 ~ 5;镁;90 ~ 100;锌;3 ~ 4 钙:280 ~ 300,上述中的“铁、镁、锌、钙”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用心爱心专心133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氯酸钾洁净的空气B、液氧加碘食盐C、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D、蒸馏水氮气9.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10. 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A. CO2B. NaClC. N2D. H2O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
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莽草酸属于化合物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13.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
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用心爱心专心2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只显示一种化合价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会改变1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据图示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表示的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D、该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用心爱心专心3。
419.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甲,乙,丙。
(2)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②;③;20、大蒜有增味、杀菌的作用,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
大蒜中的两种有效成分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
大蒜辣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O,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臭味,难溶于水。
蒜氨酸的化学式为C6H10NO3S ,是无色针状晶体,无气味,易溶于水。
(1)大蒜辣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蒜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上述信息中提供的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从宏观和微角度分析它们属于不同物质的原因:宏观;微观。
三、实验与探究21.小红用如下图所示的A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木炭:5篇三:2014-201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测试卷鲁教版五四制化学真奇妙1、(2014?菏泽)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2、(2014?青岛)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葡萄酿酒C.食品发霉D.瓷盘摔碎3、(2014泰安)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4、(2014潍坊)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铜表面生成铜绿C.活性炭吸附有色气D.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5、(2014.滨州)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条燃烧B.铁锅生锈C.稀饭变酸D.开水沸腾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燃放烟花D、切割玻璃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发生霉变B、冰融化成水C、木材转变成木炭D、葡萄酿成美酒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轮胎爆炸B.高粱酿酒、白磷燃烧C.蒸汽锅炉爆炸、煤气燃烧D.蜡烛燃烧、食物腐败变质9、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木器B、青铜器C、铁器D、塑料器具10、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1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B.木已成舟C.积土成山D.死灰复燃13、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14、汽车排气管上装上催化转换器,可以使:(1)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上述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C.均为物理变化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1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等现象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16、下列现象可能是化学变化的现象的是( )①发光②放热③产生沉淀④产生气泡⑤变色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7、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铝箔变小B.放出大量的热,C.发出耀眼的强光D.生成白色固体18、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8、下列两组变化:A组:①冰化成水②铁变成磁铁③木棒折断B组:①火药爆炸②木柴燃烧③铁生锈A组的特征是,这类变化叫;B组的特征是,这类变化叫。
常伴随的现象有参考答案1—5、CDBCD 6—10、CBCAB11—15、DDDBB16—18、DDA8、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能量、、、、等,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