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doc 18页)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的结构、功能、美学以及环境等。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结构原则:建筑的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来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功能原则:建筑物的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舒适和便利的使用环境。

3. 美学原则: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美学价值。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比例、形式、材料等因素,以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

4. 环境原则:建筑物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建筑设计的要素1. 空间布局: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是指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区域的布置和组织。

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以及空间的流通和利用效率。

2. 建筑形式: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风格。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以表达出建筑物的特色和风格。

3.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构成要素,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4.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指用于建造和施工的技术方法和工艺。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建筑技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再生利用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人性化设计: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人们的舒适和健康。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室内环境、采光、通风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居住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从全局观点出发综合考虑预想中建筑物室内室外空间的各种因素,作出总体安排,使建筑物内在功能要求与外界条件彼此协调,有机结合。

建筑群中的单体建筑设计应在总体构思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并受总体布局的制约。

因此,设计构思应遵循“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原则,先从总体布局着手。

根据外界条件,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然后进行单体建筑设计中各种空间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使单体建筑设计在体型、体量、层数、建筑形式、色彩、朝向、日照、交通等方面同总体布局及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并在单体建筑设计趋于成熟时,再行调整和确定总体布局。

在总体设计构想中,既必须考量采用功能、结构、经济和美观等内在因素,也必须考量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规划建议、周围环境、基地条件等外界因素。

例如建筑物的入口方位,内外交通的非政府方式、体型多寡大小的确认、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布局、建筑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协同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都必须考量外界因素。

通常先从体型著手,用来抒发设计者的构想。

体型确认后,再研究内部的平面空间组织。

研究体型就是为了化解内外因素之间的矛盾,化解功能和形式之间关系的问题。

比如设计一个博物馆,主要必须满足用户参观路线、光线和视线的建议,而以参观路线最为关键,应当以参观路线做为确认体型的一个内在依据,再根据外部条件使用最合适的体型。

建筑设计的环境构思建筑的体型、体量、形象、材料、色彩等都应当同周围环境协同。

建筑设计构思要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融合起来。

一方面要分析环境对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分析设想中的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的宽窄曲折,把自然景色组织到建筑物的视野中。

如果建筑物处于自然风景区,应使建筑物同自然环境相协调。

例如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建于波恩的名胜古迹区中,基地地势起伏,古树参天,按波恩市政当局要求,不能砍一棵树。

为了保护环境,将五座四合院分散建在丛林之中,成为建筑与环境结合的良好范例。

第二章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第二章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GB/T 50353-2005)
2005-04-15发布 2005-07-01实施
2.5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 采用“不应”或“不得”。
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在加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3) 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 这种施工方法是一部分构件在现场浇筑或砌筑(大多为竖向构件),一部 分构件为预制吊装(大多为水平构件)。
2.1.4 按施工方法分
2.2 建筑物的等级
2.2.1 耐久等级
2.2.2 耐火等级
2.2.3 民用建筑的设计等级

B
2.4 人体尺度
人是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及其内部物品的使用者,因此人体各部分的 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 门扇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其相间 距离等的最基本依据。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 人体尺度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即: 1)人体静态尺度 2)动态活动范围 3)心理需求范围
2.2.2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它的单位为小 时。
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 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 ℃时所延续的时间。 按材料的燃烧性能把材料分为燃烧材料(木材等)、难燃烧材料(木丝 板等)和非燃烧材料(砖石等)。用上述材料制作的构件分别叫燃烧体、 难燃烧体和非燃烧体。 多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划分方法见表21-3。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

3、不燃烧体:砖、石、混凝土等天然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和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水泥石棉板、板条抹灰。

燃烧体:木材等。

4、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5、设计任务的必要条件:主管部门的批文、城建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

6、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7、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8、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9、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一般是3M。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1、功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房间是组成建筑物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房间的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4、矩形教室的优点:便于家具布置、房间平面利用率较高。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便于构件统一,有利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

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9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6、楼梯的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角楼梯。

7、楼梯间的形式:开敞式、封闭式、防烟楼梯间。

8、建筑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9、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L=H/tanhL-----日照间距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h-----当地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1/tanh-----日照间距系数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1、C值:视线升高值C值与人眼睛到头顶的高度及视觉标准有关,一般为120mm。

住宅设计原理知识点归纳

住宅设计原理知识点归纳

住宅设计原理知识点归纳住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它涉及到室内外空间、功能分区、材料选择、装饰风格等多个方面。

为了创建一个舒适、实用、美观的住宅,设计师需要牢固掌握住宅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对住宅设计的原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一、规划布局住宅的规划布局是一个概念的构建过程,旨在合理分配和配置不同功能区域,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规划布局原则:1. 功能分区:将住宅划分为正式与非正式区域,如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厅等,以便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布局。

2. 流线布局:确保住宅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流畅性和便利性,避免交通阻塞和不便。

3. 高效空间利用: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布局,最大化利用空间,以确保每个区域的使用效益。

二、采光与通风采光与通风是住宅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们不仅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还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的质量。

1. 朝向布局:合理选择住宅朝向,使得主要功能区域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

2. 窗户设计:设计合适尺寸和数量的窗户,以保证室内的光线充足,同时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流。

3. 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如设置天窗、风暖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排除潮湿和异味。

三、材料选择与搭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是住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住宅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1. 建筑材料: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材料,如砖、石、木材等,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2. 室内装饰: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如地板、墙面涂料、家具等,实现室内空间的和谐与美观。

3. 色彩搭配:注意色彩的搭配与搭配,达到舒适、和谐的室内环境。

四、人性化设计与无障碍设施住宅设计需要回应居住者的需求和日常生活习惯。

以下是一些人性化设计原则:1. 功能需求:根据居住者的年龄、职业和家庭状况,确定特定功能需求,如儿童房、办公室、储藏室等。

2. 老年人和残疾人考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如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全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全

1.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通常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

建筑功能通常起主导作用,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是达到建筑目的的手段,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但也不完全是被动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在同样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跟公共建筑两种按层数分类住宅建筑底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1层多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手段4)建筑防火要求5)经济条件4. 建筑的分级:按设计使用年限跟耐火程度可分为不同建筑等级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跟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分四级)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的图纸跟文件: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工程概算书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6.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7.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度是确定房间面积和大小的主要依据8.气象资料包括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是解决建筑物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的重要依据9.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10.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知识总结1.功能性原理2.空间布局原理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居住习惯和生活方式。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同时也需考虑隐私和功能分区等因素。

此外,住宅建筑的布局还要与户型尺寸和建筑形态相协调。

3.比例原理住宅建筑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建筑更加协调和美观。

此外,住宅建筑的比例也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与邻近建筑物形成和谐的比例关系。

4.材料选择原理住宅建筑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火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同时,材料的选择还应该考虑美观性和成本因素。

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5.色彩运用原理色彩是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例如,浅色调可以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和宽敞,而暖色调则可以增加温暖和舒适感。

6.可持续发展原理7.灵活性原理住宅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可调节的隔板和可拆卸的家具可以使房间的功能和布局更加灵活多变。

8.安全性原理住宅建筑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住宅设计应该考虑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等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居住者的安全。

例如,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防火措施可以提高住宅的安全性。

9.基本美学原理住宅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美学原理包括比例美、色彩美、形态美等。

住宅建筑的美学价值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10.人性化原理住宅建筑应该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居住者感到舒适和愉悦。

例如,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人性化的布局可以给居住者带来便利和舒适。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综合了功能性、美学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满足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高品质住宅建筑。

因此,设计师需要全面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平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优秀作品。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3坡屋顶下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2厨卫空间厨房:我国常用厨房面积在3.5~6㎡之间,设备布置方式可分为单排型、双排型、L型和U型;单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500mm,活动空间宽度大于800mm;双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800mm,两排设备的净距大于900mm;带餐室厨房:这种厨房类型将就餐空间纳入厨房之内,其面积需扩大至6~8㎡方能满足功能需要;卫生间:卫生间应满足便溺、洗浴、盥洗最基本的三种和洗衣四种功能;不能布置在下层住户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方;卫生间单独设置时,其净空也要符合要求,当门外开时为900mm1200mm,当门内开时为900mm1400mm;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包括门斗和前室、过道、过厅以及户内楼梯等;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入户处应设置门斗或前室;门斗的设置尺寸其净宽不宜小于1200m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其净宽不宜小于1000mm,通往辅助用房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900mm;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900mm;梯级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200m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250m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室外空间:阳台: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30~150mm;阳台栏杆的净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mm;凸阳台因受结构,施工与经济限制,出挑深度一般控制在1000~1800mm范围;露台是指其顶部无覆盖遮挡的露天平台;户内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分室:生理分室、功能分室;三维空间组合型住宅注意三种形式的区分变层高住宅:变层高住宅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这种住宅相对比较节省空间体积,但室内有高差,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形式;这种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较狭小、拥挤跃层住宅: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SAR住宅体系:SAR是STICHTING ARCHITETEN RESEARCH的缩写,即将住宅的设计和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体;灵活分隔的方式:帷幔、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断、壁柜式隔断;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一般指1~3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可分为一般标准低层住宅,包括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农村、市郊和城市集合性低层住宅例如里院,以及较高标准低层住宅别墅,包括城市型别墅和乡野型别墅;低层住宅特点:1、在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提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自由场所;2、在居住心理方面,较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使居民对住宅以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4、建筑的自重较轻;低层住宅的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增加了地基、底层的通风和防潮以及屋顶的保温与隔热的处理量,从而影响到住宅建筑的经济性;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以及其他设施的利用效率;低层住宅套型设计包括:按住宅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低层住宅的楼梯设计:横向梯的主要优点是能使户内交通路线较为集中,既有利于功能分区,通常也比较节省交通面积,缺点主要是不利于减小面宽和加大进深;较多采用的是设在平面的中部,好处是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楼梯较为方便,功能分区较为清晰;缺点是楼梯的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要穿越起居室;竖向梯总的来说较有利于加大平面的进深,对组织住宅的通风也较有利,但在户内交通路线的处理上,没有横向梯集中;而利用双跑竖向梯做前后错层处理时,楼梯一般设在平面的中部,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低层住宅较多采用坡屋顶,做卧室用途时,在空间的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度不小于2.1m,最低处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并尽量使阁楼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对于面积较小和不封闭的阁楼,垂直交通联系可采用爬梯的形式,爬梯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坡度在45°~ 90°之间;阁楼作为储藏用途时,如不需要上人,阁楼净高不宜低于60cm;低层住宅常见的楼梯形式:双跑平行楼梯、三跑楼梯、三角形三跑楼梯、无中柱螺旋楼梯、中柱螺旋楼梯、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单跑弧形楼梯、双跑弧形楼梯、弧形转角楼梯、转角楼梯、对称转角楼梯、扇形起步楼梯、对称扇形楼梯、反向扇形楼梯见P51图2-6;住宅院落空间:就住宅院落与建筑的空间关系来说,可分为宅院和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在空间位置上围绕在建筑的周围,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宅院的边界通常用低围墙、通栏、绿篱围合,空间效果较为开放;而庭院则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一般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的室外空间,建筑在外,院落在内,空间效果一般较为封闭;低层住宅的水平组合: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另外联排式住宅的主要优点是更节省用地和基础服务设施,但对朝向的要求更高,其居住标准一般也低于独立式住宅和并联式住宅;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我国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如果顶层是跃层式住宅套型则建筑可做到7层;多层住宅特点:多层住宅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适合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但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且楼层住户缺乏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居住环境没有低层住宅优越;单元设计法: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同一结构、构造和施工方便,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被称为单元设计法;单元组合体拼接一栋建筑的设计原则:满足建设规模和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单元组合常见拼接方式:平直组合不宜组合过多,导致长度过长、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根据要点适当进行论述1、套型恰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住宅标准和市场需求,恰当地安排套型,应具有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2、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3、交通便捷:尽可能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并避免公共交通对户内的干扰;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构件类型少,设备布置要注意管线集中;5、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6、通用性强:住宅单元常具有通用型,或作为标准设计在一定地区内大面积推广使用;7、环境优美: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不宜强调其中一点而忽略其他因素,并要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抓住各个阶段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以廊组织各户入口,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多层住宅的楼梯布置: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是双跑楼梯、单跑楼梯和三跑楼梯;住宅楼梯梯段净宽较低层住宅更宽,不小于1100mm,不超过6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不小于1000mm;因为考虑到方便地搬运家具及大型物品,楼梯平台的宽度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之外,且不得小于1200mm;楼梯坡度比低层住宅平缓而较公共建筑为陡,常用的踏步高宽范围是155~175mm260~280mm;当楼梯间垂直于外墙布置时,休息平台下的净高不应低于2000mm;当其不足以供人通行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提高勒脚或降低入口,底层作单跑,底层打通一间房,底层作长短跑,楼梯反向布置;住宅的适应性: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住址的可变性: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进,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从平面扩大模数网来说,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以300mm为级数的系列;我国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采用1M,即100mm的倍数;多数地区按照现行住宅规范采用2.8m层高;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把7~9层的住宅称为中高层住宅有的地方也称为小高层;而把10层以及10层以上并设置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住宅称为高层住宅;由于这两类住宅层数的增加导致容积率提高,因而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地率方面效果显着,并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相比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有以下特点:1、在高层住宅中,电梯取代步行楼梯称成为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3、在给排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以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巨大,居住人数大大超过多层住宅而出现的高密度状况,给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民区的空间组织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5、由于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较大,经常性维修、管理费用多,使其总投资大大高于多层住宅,因而在建造时需要较多考虑经济因素;6、随着结构形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也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处理;7、中高层住宅还有其特殊的问题,涉及节地、经济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问题;在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且其中一台能容纳担架出入;在高层住宅中虽然设置了电梯,但楼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他仍可作为住宅下面几层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作为居民短距离的层间交通;在跃廊式住宅中,作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作为非常情况下如火灾的疏散通道;因此,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也要兼顾安全和方便两个方面;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数字全部需要记住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消防云梯的高度一般在50m以内,相当于住宅18层,其防火要求是一个等级;超过50m即18层以上的住宅又是一个防火等级;如果超过100m高,即相当于36层以上的,防火要求更高;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防火分区的划分:在我国,高级住宅和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属于一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属于二类建筑;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每个防火分区和地下室应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塔式住宅的安全疏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即一个疏散出口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其疏散路线较短且较便捷,能基本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单元式住宅的安全疏散: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10层其,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疏散出口;安全疏散间距: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距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户门距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根据我国现行的防火规范,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楼梯,以解决居民的疏散问题;在组合式的单元内可只设一部楼梯,为保证双向疏散,还需依靠毗邻单元的楼梯作为疏散通道;因此,楼梯必须通向屋顶,且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作为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通道之一;袋形走道末端与楼梯间距离超过规范时,应再增加一部独立的疏散楼梯;所有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和凹廊;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向屋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考虑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布置:消防电梯是专供消防人员携带消防器械迅速从地面到达高层火灾区的专用电梯,一般载重量800kg以上;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塔式住宅应充分满足适用经济与消防疏散的要求;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0~11层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的塔式住宅则应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超过18层的塔式住宅除设两部以上电梯外,还应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此时可设为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灭火设备: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塔式高层住宅特点:面宽小、进深大、用地省、容积率高,套型变化多,公共管道集中,结构合理;能适应地段小、地形起伏而复杂的基地;在住宅群中,与板式高层住宅相比,较少影响其他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和视野;可以与其他类型住宅组合成住宅组团,使街景更为生动;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防火和安全疏散:当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点式中高层住宅与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相似,按防火规范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但如果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以不设;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的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季大风较多;我国东北部属于严寒地区气候;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相对集中;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且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春季少雨雪,多大风和风沙;夏季多雷暴和冰雹,日照比较丰富;我国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节能型住宅:节能型住宅是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在20世纪80年代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北京地区已提出节能65%的要求;住宅规划布局1、避免选址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2、争取日照,其方法有: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内,为争取日照和利用太阳能提供先决条件;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避免周围建筑的严重遮挡;利用住宅楼群的合理布局,争取日照;3、避免季风干扰;4、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体型系数: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考虑地下部分与其包围体积的比值;住宅建筑节能措施1、控制住宅建筑的体型系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型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2、扩大南向得热面的面积3、窗户的节能设计(1)尽量减小开窗洞口的面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中规定,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25,东向和西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0,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5;(2)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3)提高窗户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窗户本身传热量;4、选用高效、节能、经济的外围护体系;5、加强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6、加强住宅楼公共空间的防寒设计;地面的保温措施:建筑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沿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2m范围内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做法是在地面垫层以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状或条板状,且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小的保温层;对不采暖的地下室或底部架空层的地板的保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地板的底面粘贴一定厚度的如聚苯板一类的保温材料;影响炎热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外部因素: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夏季季候风;炎热地区住宅朝向选择以南偏东15°到南偏西15°范围为最好,偏角增大则条件变差,南偏东或南偏西的偏角不宜大于45°,偏东比偏西好,北向次于南向,北偏东尚可,北偏西则西晒严重;就东、西朝向的建筑而言,东向优于西向,西向最差,应尽量避免;遮阳方式:1、水平式,适用于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从地区的角度,更适用于夏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的南方低纬度地区;2、垂直式,适用于东北、西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3、综合式,适用于南向、东南和西南向墙面以及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4、挡板式,一般只用于东、西向墙面;坡地住宅设计原则1、充分掌握建筑环境的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崖层走向、崖层厚度、有无滑坡、有无地下水及溶洞等;2、分析地貌特征,确定可资利用的地形,地物;3、综合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时,当坡度很小,如在10%以下时,仅需提高勒脚高度,对整个地形无需改造;当坡度较大,如在10%以上时,应对坡地进行填挖平整,分层筑台;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可纵向错层布置;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结合环境与景观设计坡地住宅1、建筑组合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2、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一般体型不宜过大,且常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以于山形相得益彰;。

住宅建筑知识点总结

住宅建筑知识点总结

住宅建筑知识点总结一、建筑设计1、风格建筑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建筑风格。

不同的风格代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在选择建筑风格时,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和主人的喜好。

2、户型户型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

一个好的户型设计能够满足居住者的各种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

在户型设计中,需要考虑采光、通风、采暖,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的色彩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因此在选择建筑色彩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使用者的喜好。

4、材料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的质量和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美观度,同时也能减少施工成本和环保压力。

二、材料选择1、墙体材料墙体是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同时也是建筑外观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选择墙体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耐久性、保温性能和施工成本等因素。

2、地板材料地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部分,因此地板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适的地板材料能够提供舒适的脚感和美观的外观,同时也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屋顶材料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保护建筑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还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选择屋顶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防水性能、保温性能和耐久性。

4、窗户材料窗户是室内采光和通风的主要途径,因此窗户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适的窗户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

三、结构形式1、楼层布局楼层布局是指建筑内部各个楼层之间的空间布局和连接方式。

一个好的楼层布局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

2、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的承重结构和支撑系统。

不同的结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如梁柱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等。

3、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指建筑内部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布局和连接方式。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要能够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空间体验。

房屋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房屋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经济原则
建筑设计应遵循节约投资、降低造价的原 则,通过合理的结构选型、材料选用和施 工方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适用原则
建筑设计应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和舒适度 ,创造宜人、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美观原则
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审美价 值,追求形式美、色彩美、质感美等方面 的表现。
建筑设计的流程与步骤
灵活性与可变性
考虑未来使用需求的变化,设 计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变性的
空间布局。
空间尺度与比例关系
人体尺度
空间高度与宽度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确定家具、设备等 的尺寸和布局,确保使用舒适。
根据空间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规划空间 的高度和宽度,营造适宜的空间氛围。
比例与协调
视觉感受
注重空间各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墙面 、地面、顶面的比例,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等,使整体空间协调统一。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心理效应
01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人的情绪和行
为。
空间感
02
色彩可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例如冷色调可以使空间显得更
大,暖色调则相反。
功能性
03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用途,选择适当的色彩可以增强其使用效果。
色彩搭配原则与技巧
对比与调和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可以创造出丰富的 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净化空气,同时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社会作用
绿化和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增 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绿化与景观设计原则与技巧
生态优先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植物 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

住宅建筑设计与原理复习要点一。

住宅的分类1、从材料划分:砖、木、混凝土等2、从结构划分(1)砖混结构(一般在5层、6层以下)“砖”: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混”:钢筋混凝土(2)框架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空间灵活,抗震性能差)(3)剪力墙结构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往往较大,造成建材用量增加,地震力增大)(4)框架—剪力墙结构即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3、从层数划分低层、多层、中高层与高层(1)低层住宅:1~3层(2)多层住宅:4~6层(3)中高层住宅:7~9层(4)高层住宅:10层以上二、住宅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砖混、框架、剪力墙、框剪,每种要能够理解砖混:适用于5—6层以下框架: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轻质板才隔墙分户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空间较灵活抗震性差剪力墙:用钢筋混凝土的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框剪:是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体系的结合,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的剪力墙三、居民形式的种类长江流域,阑干式建筑黄河流域,木骨泥墙房屋木架建筑日趋成熟,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里弄住宅.居住大院。

竹筒屋)四、住宅的开间、进深、层高和净高1。

住宅的宽度(长边方向的面阔尺寸)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称为开间.(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3。

0米、3。

3米、3。

6米、3.9米、4。

2米)2。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
首先,住宅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居住需求。

这包括了室内布局、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等。

一个好的住宅设计应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例如,卧室应该保证一定的隐私性和安静性,起居区域应该宽敞明亮。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结构构件的设计和施工规范。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能耗和环保性能。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住宅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的朝向、窗户和外墙的保温材料等来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新技术来实现能源的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室内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室内设计主要包括室内装饰、家具摆放和配色等。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可以提高住宅的舒适感和美观度,增加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室内设计应该与整个建筑外观和风格相协调,并考虑到住户的个人需求和偏好。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设计师应该了解国家建筑法规和建筑代码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确保住宅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领域,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的居住需求、建筑结构和稳定性、能
耗和环保性能、室内设计、安全性和防火性能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优秀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2.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兼起居的卧室使用面积≥12 m²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②复式住宅
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 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将家具尺度与空间利用结合起来, 优点: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缺点:有些空间较 狭小、拥挤。
③跃层住宅
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 空间。
第三节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确定套型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户型是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
据之一。 二是考虑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地质、 地震、绿化等) 三是可发展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 睡眠、洗盥、便溺、晾晒、储藏等。 2.户内功能分区 ①公私分区(内外分区) 私密性空间:卧室、书房、卫生间等 半私密空间:起居室、家务室等 半公共空间:会客室、餐厅、客用卫生间等 公共空间:室外走道、平台、公共楼梯间等 ②动静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家务室等 静区:卧室、书房等
1/7;楼梯间1/12。 通风: 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
1/10,不得小于0.6 m²) 两个外墙角,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 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 完整墙面。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点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点

住宅建筑设计知识点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住宅建筑设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住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美学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住宅建筑设计的知识点。

1. 空间布局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是设计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住宅的功能需求、家庭成员的人数和其它因素,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通常,住宅的布局可以分为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比如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使得住宅更加舒适和便利。

2. 自然光照自然光照对于住宅建筑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充足的自然光可以给予居住者更好的生活体验。

因此,设计师通常会通过合理布局窗户和采用光线反射的材料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

此外,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以确保室内充足的光线。

3. 通风与采光住宅建筑的通风与采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排除湿气和异味,降低温度和湿度。

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效果,设计师通常会考虑到住宅的朝向、窗户的尺寸和位置,以及采用适当的通风设备。

4. 材料选择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房屋的质量和外观。

设计师应该选择符合安全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的建筑材料。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砖块、混凝土、玻璃和木材等。

在选择建材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其热传导性、保温性、吸音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5. 环境友好性如今,环境友好的住宅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环境友好的设计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能耗,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考虑到节能、水资源回收、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适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考虑到无障碍通道、坡道、扶手和门槛等设施,以便特殊人群能够更加方便和安全地使用住宅。

住宅建筑的知识点总结

住宅建筑的知识点总结

住宅建筑的知识点总结一、住宅建筑设计1. 住宅建筑的功能设计住宅建筑的功能设计是指根据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划分和规划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同时要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使住宅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和舒适。

2.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站位等因素,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

3. 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采光设计、采暖通风设计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性能。

4. 住宅建筑的风水设计风水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朝向、颜色等设计手法,改善和调整居住空间的风水,促进住宅建筑和居住者的健康、财运等方面。

5. 住宅建筑的装修设计装修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的最后一环,通过合理的装饰和装修手法,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提高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二、住宅建筑结构1. 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住宅建筑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不同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住宅建筑的结构材料住宅建筑的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使用环境、成本等因素。

3.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站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计算,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

4. 住宅建筑的结构施工住宅建筑的结构施工是指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木结构搭建等工程施工,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5. 住宅建筑的结构维护住宅建筑的结构维护是指对建筑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居住者的安全。

三、住宅建筑装修1. 住宅建筑的装修材料住宅建筑的装修材料包括涂料、地板、瓷砖、墙纸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施工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使用环境、装修风格等因素。

设计楼房入门知识点总结

设计楼房入门知识点总结

设计楼房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建筑设计1. 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建筑设计是指通过对建筑空间和功能的合理规划和组织,利用各种材料和构件,设计出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的原则包括美学原则、功能原则、经济原则和技术原则。

美学原则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外观和空间形式,能给人以美感;功能原则要求建筑的功能要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经济原则要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技术原则要求建筑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2. 建筑设计的流程建筑设计的流程通常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竣工验收等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指对建筑的功能、空间布局、外观形式等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是在确定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的结构和细部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方案,编制出施工图纸,包括结构图、设备图、装饰图等;竣工验收阶段是指建筑物完工后,对其进行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建筑设计的要素建筑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形式、材料和构件。

空间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形式是建筑的外观和造型,包括建筑的立面和平面形式;材料是建筑的构成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玻璃、瓷砖等;构件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包括柱、梁、墙、地板等。

二、结构设计1. 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分类结构设计是指对建筑的结构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的承重结构、支撑结构和连接结构。

结构设计可以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指由柱、梁和板组成的结构体系;桁架结构是指由斜杆和节点组成的结构体系;壳体结构是指由曲面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悬索结构是指以悬索为主要构件的结构体系。

2. 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承重合理性原则、抗震性原则、抗风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承重合理性原则要求结构的承重要合理分布,不得产生集中荷载;抗震性原则要求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整体稳定;抗风性原则要求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能够在风灾发生时保持整体稳定;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结构的成本。

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

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

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

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doc 18页)住宅建筑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

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

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

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

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设计周期根据有关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周期。

设计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总周期的一部分。

根据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制定设计周期定额。

设计周期定额考虑了各项设计任务一般需要投入的力量。

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重要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周期根据工程特点具体议定。

设计周期定额一般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可在总设计周期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调整。

城市设计 20世纪40年代中期,沙里宁明确地提出城市设计的概念,这个概念在60年代开始广泛地被接受。

例如纽约在1964年大力推行城市设计,作为一项新的政策以改进城市环境。

近10年来,各国都在强调城市设计问题以提高城市的特色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与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城市设计的定义有两种提法: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

另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空间布局、空间设计或各物质要素的空间关系设计。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还有如下的表述方式: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和行政管理手段。

城市设计是造型设计,但不是个体建筑造型,而是把城市的多种要素排列得有秩序,所谓城市设计也就是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使城市达到各种设施功能相互配合和协调,以及空间形式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遵循总体规划所制订的指导精神。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在总体规划指导精神下进行工作,这里包括城市性质的制约、城市规模的制约、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城市经济能力的制约。

2.满足人的生产、生活各项活动要求。

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完善的需求。

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把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

3.保持环境特征。

每一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历史传统方面,地域气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应突出特色,以加强识别性,令人兴奋,用特色促进地区发展。

它包括:(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民俗民习、社会风尚。

4.提供多样性服务的可能。

5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是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

重点应考虑平面布局的清晰,空间展开的序列,以及形体、色彩、质感的处理。

综上五个方面,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可归纳为“协调”、“多样”和“特色”。

城市的形象问题与空间布局问题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

各国都在逐步完善它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

从总的发展看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趋向。

1.从着眼于视觉艺术环境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的研究。

2.从热衷于大规模大尺度的规划到从事“小而活”的规划,更面向人们生活。

3.从热衷于“自觉”设计到重视“不自觉”设计的研究和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自觉”设计是设计师刻求而成。

而“不自觉”设计是从人们的需要出发逐渐发展而加以认定,相对完善,并随时间的推移,长久积淀而成,如徽州民居的形成。

4.从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城市设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其中人是核心,建筑师和规划师都应关注这一问题。

我们应重新认识建筑物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大自然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针对具体地域明确城市设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我们应看到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缺少中间环节,城市设计作为一项中间环节如何开展,如何与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接轨,如何评估,成果如何表达都在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中。

城市设计的发展促进建筑师必须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领域,也促进规划师作城市规划必须有着眼于整体设计的建筑师参加。

城市设计涉及多学科领域,应努力运用各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种工具和多种手段,深化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是城市构成的所有物质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建筑小品、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等。

城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

居住区设计原则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建筑基地也可以称为建筑用地。

它是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划定为建筑使用的土地。

建筑基地应给定四周范围尺寸或坐标。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与道路红线相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

如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

建筑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如果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电影院、剧场、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应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和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容积率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

建筑容积率是建筑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

它可以控制建筑基地内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以便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绿化交通广场用地,也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层数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需要建设的基地应提出建筑容积率指标。

建筑红线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地形图按着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物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图形,是规划和总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资料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