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

合集下载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和联系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和联系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和联系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以下几种情况均属于自交的范畴:1.植物为两性花,同一朵花雌雄蕊之间自花授粉或同一植株不同花之间的传粉,如豌豆、桃花等;2.植物为单性花,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如黄瓜、西瓜、南瓜、葫芦等植物;3.动物,由于多为雌雄异体,所以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即为自交,其含意较植物要广泛些。

此外,要注意正确区分“自交”、“自由交配”两个类似的概念:自由交配不同于自交。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而自交在狭义上是指植物的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一般来说,有性别决定的生物不能自交。

可见自由交配与自交的界线分明,切不可混淆。

我们通过以下数学模型构建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如:1.将Dd个体自交,在F1中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交得到F2,在F2中再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交,……,Fn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个体占所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多少?数学模型:X=(2n—1)/(2n+1)2.将Dd个体自交,在F1中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由交配(自交和杂交)得到F2,在F2中再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由交配,……,Fn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个体占所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多少?数学模型:X= n /(n+2)本人认为,需要补充的是:1、确实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这两个概念在试题中的作用,以至于错误理解造成误判。

2、在一个种群中,一般情况下,就对相对性状而言,其个体不外乎(♂♀)AA、(♂♀)Aa、(♂♀)aa三种基因型。

其交配组合列表如下:也就是说,自由交配包含了自交和杂交两类。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2)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2)

浅谈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一中王大姣 844604 在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常将自交和自由交配混为一谈,认为自由交配简称自交的错误认识。

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从概念、交配组合类型、相关概率的计算及后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来阐明,供大家商榷。

一、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在遗传学中,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自交是获得纯系品种的有效方法。

植物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一般用遗传学符号“⊕”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种类不同:若只考虑某群体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种群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可见自由交配比自交的交配组合类型要多,体现种群雌雄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

三、自交与自由交配相关概率的计算结果不同杂合子连续自交,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及变化曲线如图:曲线a:代表纯合子连续自交比例。

曲线c:代表杂合子连续自交比例。

曲线b:代表显性(隐性)纯合子的比例。

1.自花传粉的植物群体中,显性性状AA占1/3,Aa占2/3。

则自交后代产生AA的概率为1/3×1+2/3×1/4=1/2.2.动物群体中,显性性状AA占1/3,Aa占2/3,则自由交配组合为AA×AA、Aa× Aa、AA× Aa;A基因频率为2/3, a基因频率为1/3,则后代AA的概率为2/3×2/3=4/9。

例1.已知豌豆的的高茎(DD)和矮茎(d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1.1 自交自交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之认识较为清晰。

遗传学上,动植物的交配方式主要分为杂交和近交两种,其中近交也就是近亲繁殖,是指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叔父侄女婚配、同胞兄妹婚配等,主要包括自交,回交等。

在各类近交方式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也就是指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当确定一方基因型时,交配另一方的基因型也就对之确定了。

自交在动物和植物中的概念内涵不同,这是学生在做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简单来说,自交就是自身交配,所以主要适用于植物。

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两性花植物如小麦,自交就是自花授粉的过程;而对于黄瓜等单性花植物而言,自交就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对于植物来说就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相对而言,由于大多数动物为雌雄异体,交配方式为异体受精。

所以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广义上的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目前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圆符号表示。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只在必修二第七章出现过一次,而且配套的习题较少,学生不易理解。

自由交配也称为随机交配,强调随机性。

自由交配也就是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这样交配的双方基因型不确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以说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广泛,包括自交、杂交、测交等。

对豌豆、小麦等自花授粉的植物,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自由交配是雌雄个体之间,不管基因型如何,随机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一般×表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决定了两者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例如若某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基因型有AA 、Aa 、aa 三种,则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有三种交配方式,即AA ×AA 、Aa × Aa、aa ×aa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其交配方式比自交要多样,有六种:AA ×AA 、Aa × Aa、aa ×aa 、AA × Aa、AA ×aa 、Aa ×aa 。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1 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 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3 结果不同。

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生物,连续自交n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n,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1/2×(1-1/2n);若自由交配n代产生的后代中,AA:Aa:aa =1:2:1。

例题:1、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D )A. 1/9B. 3/8C. 1/6 6解析:Aa自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 =1:2:1,去掉隐性个体后,AA个体占1/3,Aa占2/3,全部自交,即1/3AA⊕,2/3Aa⊕,子二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2、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B )A. 1/2B. 5/8C. 1/4 4解析:动物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是指雌雄个体间,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题中,理论上雌雄全体比例为1:1,雌或雄中基因型比例Aabb:AAbb=1:1,因此可以用棋盘法解答比较直观易懂。

3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A 1:1B 3:1C 5:1D 8:1解析:F1无论雌雄都为灰身(Aa),F2雌雄都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灰身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 Aa,因此仍然用棋盘法解答此题:1、基因型为Aa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一轮复习自交与自由交配专题ppt课件

一轮复习自交与自由交配专题ppt课件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自交与自由交配辨析
• 1 概念不同:
•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 物指自花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 个体间交配。
•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 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 配。
自 由 交 配 淘 汰 隐 性 个 体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探究二:计算方法不同:
• (1).自交:遗传图解 • (2).自由交配:先求配子,再画棋盘。
1.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交配不改 变后代基因型频率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自由交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 率均不变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为 了 规 范 事 业单位 聘用关 系,建 立和完 善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的事 业单位 工作人 员聘用 制度, 保障用 人单位 和职工 的合法 权益
基因频率计算 A=AA+1/2Aa a=aa+1/2Aa

自交和自由交配

自交和自由交配


10、(10全Ⅱ-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 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 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 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 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 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 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1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 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 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 A.3:1 B.5:3 C.13:3 D . 7: 1

12、(13山东-6,P102-2)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 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 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 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 )
2、推算方法不同: 如基因型为AA(1/3)、Aa(2/3)在群体中自交和 自由交配的方式不同。
3、结果不同:
上述自交和自由交配中出现aa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1/6、1/9 _________ 特别提醒:
(1)不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在没有选择因素发生,
基因频率都不变。
(2)自由交配且无选择因素,既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化。
“自交”和“自由交配”
1、概念不同:
(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情
况只需要统计各自交的结果。 如:豌豆是严格自花、闭花传粉的植物,只能是同一基 因型的豌豆进行自交。 (2)自由交配: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是各个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公式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公式

自交和自由交配是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它们在生物学中有特定的定义和公式。

1. 自交(Self-fertilization):指同一个个体的两个或多个生殖细胞结合,进行交配。

自交可以发生在许多生物中,特别是植物中比较常见。

自交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AA + aa → AA + aa
这里的AA和aa分别代表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两个同源染色体。

自交导致后代中的基因型变得更加纯合,即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数量增加。

2. 自由交配(Outcrossing):指个体之间的交配是随机和自由的,没有特定的选择限制。

这种交配方式通常发生在许多动物和某些植物中,其中个体可以自由选择配偶。

自由交配没有一个特定的公式,因为交配的结果取决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随机选择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自交和自由交配是生物学领域的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交配模式和遗传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复杂的遗传模型和公式,用于研究和预测不同交配方式下的遗传变化。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问题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问题

广东教育·高中2016年第2期理综高参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问题■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邓过房一、自交与自由交配1.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 、Aa 、aa 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 ×AA 、Aa ×Aa 、aa ×aa 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 、AA ×aa 、Aa ×aa ,共六种交配方式。

3.结果不同:含一对等位基因(Aa )的生物,连续自交n 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12n ,而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个体各占12×(1-12n );若自由交配n 代产生的后代中,AA ∶Aa ∶aa =1∶2∶1。

二、典型例题详解【例1】(2013·山东)用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Ⅱ的F 3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B .曲线Ⅲ的F 2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C .曲线Ⅳ的F n 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1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解析:本题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依题意可首先分析出前三代中Aa 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据此可判断曲线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表中的②、④、③、①四种情况。

由图可知,曲线Ⅱ的F 3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与曲线Ⅲ的F 2中Aa 的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4,A 、B 正确;曲线Ⅳ的F n 中纯合体的比例和上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分别为1-12n 和1-12n -1,两者相差12n ,C 错误;曲线Ⅰ和Ⅳ分别代表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两种情况,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淘汰和选择,所以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D 正确。

自交与自由交配辨析

自交与自由交配辨析

⾃交与⾃由交配辨析⾃交与⾃由交配的⽐较辨析宁夏⽯嘴⼭市第三中学1 概念辨析1.1⾃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物个体交配。

⼤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稻、⼩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交;⽽像⽟⽶、黄⽠等单性花植物来说,⾃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交的概念更适⽤于植物,其含义是⾃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是为了防⽌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能进⾏交配。

强调随机性。

对⽔稻、⼩麦、豌⾖等主要进⾏⾃花授粉的植物来说,⾃然状态下⾃由交配的概念不适⽤,⽽主要是⾃交,在⼈为条件下可以进⾏⾃由交配。

在动物种群中,⾃由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2.交配组合种类辨析⽐如在⼀个群体中⼀对等位基因(⽤A、a表⽰)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

⑴⾃交组合有哪些?三种基因型中分别有相应的雌雄个体。

因此,根据⾃交定义有:♂AA ×♀AA ,♂Aa ×♀Aa,♂aa ×♀aa三种组合⽅式。

⑵⾃由交配组合有哪些?⾃由交配组合强调的是随机性,包括⾃交和⾃由交配,除上述三种⾃交组合外,还有④♂AA×♀Aa、⑤♂AA×♀aa、⑥♂Aa×♀aa、⑦♀AA×♂Aa、⑧♀AA×♂aa、⑨♀Aa×♂aa这六种交配组合,共九种交配组合如右表:Array3.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辨析3.1基因频率的变化在⼀个⼤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然选择的影响,那么⽆论是⽣物⾃交还是⾃由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1:在⼀个Aa种群中,A=1/2,a=1/2,则该种群⾃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1/2,a=1/2。

自交与自由交配专题ppt课件

自交与自由交配专题ppt课件
图3。
• (2)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
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 率为_________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 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 4.自由交配与遗传平衡
• 基因p (显性)与基因q (隐形)的基因频率的关
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B )
• A、1/4
B 、 1/6
• C、 1/8
D 、 1/16
• (2013山东卷)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 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 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 Ⅱ 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 n+1 • D.曲线 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 例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 身蝇杂交得F1 ,F1全为灰身。让F1自交得 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让其自交得F3,
F3中灰、黑身蝇的比例为( ) C • A 1 :1 B 3 :1 C 5 :1 D 8 :1
• 变式训练、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 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 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 ,F1全为灰身。让 F1 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 让其自由交配得F3 ,F3中灰、黑身蝇的比 例 为 ( D)
自交与自由交配专题
学习目标
• 1.区分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 • 2.掌握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方法。
探究一:自交与自由交配辨析

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

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

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这是困扰很多师生的问题。

因为在一些遗传题和概率计算题中,经常涉及到这两个概念;而在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也有相应内容的考查,若不能把握二者的区别,答题时就很容易出错,也会在高考中失分。

下面笔者从概念入手,分析二者的区别,并例举常见习题进一步说明。

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在遗传学上,动、植物交配方式有杂交和近交(近亲繁殖),其中近交是指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同胞兄妹交、叔父侄女交、堂表兄妹交等。

在各类近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自交的概念在植物和动物种群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是解题的关键: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分离定律中遗传特例分析(含答案解析)

分离定律中遗传特例分析(含答案解析)

生物专题------分离定律中遗传特例分析一、自交与自由交配1 、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 、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3、结果不同。

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生物,连续自交n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n,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1/2×(1-1/2n);若自由交配n代产生的后代中,AA:Aa:aa =1:2:1。

【例题分析】:1、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A. 1/9B. 3/8C. 1/6D.1/62、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 1/2 B. 5/8 C. 1/4 D.3/4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得F3,F3中灰、黑身蝇的比例为 A 1:1 B 3:1 C 5:1 D 8:14、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必修2 第二单元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 专题大看台

必修2  第二单元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 专题大看台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
子叶深绿不 子叶浅绿 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抗病
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
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 的F2,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解析] 由亲本为BB×Bb,推知F1为1/2BB、1/2Bb。F1随 机交配用配子法:F1的配子B=1/2+1/2×(1/2)=3/4,b =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2:BB=(3/4)2=9/16, Bb=2×(3/4)×(1/4)=3/8,bb=(1/4)2=1/16(死亡)。 所以,在成活个体中有3/5BB、2/5Bb,计算B基因频率= 3/5+2/5×(1/2)=4/5=80%。
[答案] C
[例6]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 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 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 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Hale Waihona Puke 子叶深绿不 一抗病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浅绿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
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组合三
3
0
1
0
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 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
[解析] 组合一(BbDd×BbDd)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基 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1∶2,即1/3BBdd和 2/3Bbdd,发生自由交配。
方法一: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有4种,分析如下表:
交配方式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1/3BBdd×♂1 /3BBdd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来自同一个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个无性繁殖系个体间的交配。

如植物: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传粉或雌雄异花植物同株传粉;动物则是指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规律,也用于验证某个体是否纯合(如果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为纯合;否则为杂合)。

在育种中用此法可很快得到纯合的个体。

自由交配是指某一群体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自交属于自由交配的范畴。

在群体之间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可采用基因频率来计算(因基因频率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不变)。

例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色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让F1随机(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随机(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 1:1B. 2:1C. 3:1D. 8:1解析:假设灰身和黑身分别用A和a表示,由上述题意可知,F2代灰身果蝇中AA占1/3,Aa占2/3,所以在灰身果蝇群体中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A和a,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的基因频率为1-2/3=1/3,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所以:AA的基因频率为2/3×2/3=4/9,Aa=2×2/3×1/3=4/9,aa=1/3×1/3=1/9。

灰身果蝇所占的比率为:8/9,黑身果蝇所占的比率为:1/9。

所以子二代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8:1。

答案:D。

例2 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大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分别用T、t表示)自花传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大穗抗病小麦,有X株为小穗抗病小麦,分析回答:(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够稳定遗传约为株。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1.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 ⎭⎪⎬⎪⎫23AA 13Aa ♂ × ♀⎩⎪⎨⎪⎧ 23AA13Aa1.(2014·南充质检)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 .3∶1B .15∶7C.9∶7 D.15∶92.(2012·安徽高考)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 R 对感病基因 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 rr 占1/9,抗病植株 RR 和 Rr 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 .1/9B .1/16C .4/81D .1/83.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16%,aa 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杂交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分别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4.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F 2植株都能成活,F 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

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 .1/4B .1/6C .1/8D .1/16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 1是(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6.(2013·蚌埠一模)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

自交和自由交配

自交和自由交配

自交和自由交配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2.2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变化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却有不同。

如Aa种群自交多代,AA、aa频率升高,而Aa频率趋进于0;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机率相等,因此自由交配不改变后代基因型频率。

3 遗传平衡定律法在一个理想的种群中个体间自由交配,其遵循遗传平衡定律(p+q)2 =1,若亲本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P,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q,则子代基因型及比值为AA=p2、Aa=2pq、aa=q2。

3 常见习题例析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1.1 自交自交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之认识较为清晰。

遗传学上,动植物的交配方式主要分为杂交和近交两种,其中近交也就是近亲繁殖,是指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叔父侄女婚配、同胞兄妹婚配等,主要包括自交,回交等。

在各类近交方式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也就是指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当确定一方基因型时,交配另一方的基因型也就对之确定了。

自交在动物和植物中的概念内涵不同,这是学生在做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简单来说,自交就是自身交配,所以主要适用于植物。

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两性花植物如小麦,自交就是自花授粉的过程;而对于黄瓜等单性花植物而言,自交就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对于植物来说就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相对而言,由于大多数动物为雌雄异体,交配方式为异体受精。

所以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广义上的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目前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圆符号表示。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只在必修二第七章出现过一次,而且配套的习题较少,学生不易理解。

自由交配也称为随机交配,强调随机性。

自由交配也就是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这样交配的双方基因型不确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以说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广泛,包括自交、杂交、测交等。

对豌豆、小麦等自花授粉的植物,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自由交配是雌雄个体之间,不管基因型如何,随机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一般×表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决定了两者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例如若某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则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有三种交配方式,即AA×AA、Aa× Aa、aa×aa;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其交配方式比自交要多样,有六种:AA×AA、Aa× Aa、aa×aa 、AA× Aa、AA×aa、Aa×aa。

(整理)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整理)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默认分类2009-10-10 21:15:35 阅读129 评论0字号:大中小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1 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 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3 结果不同。

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生物,连续自交n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n,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1/2×(1-1/2n);若自由交配n代产生的后代中,AA:Aa:aa =1:2:1。

例题:1、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D )A. 1/9B. 3/8C. 1/6D.1/6解析:Aa自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 =1:2:1,去掉隐性个体后,AA个体占1/3,Aa占2/3,全部自交,即1/3AA⊕,2/3Aa⊕,子二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2、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B )A. 1/2B. 5/8C. 1/4D.3/4解析:动物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是指雌雄个体间,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题中,理论上雌雄全体比例为1:1,雌或雄中基因型比例Aabb:AAbb=1:1,因此可以用棋盘法解答比较直观易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这是困扰很多师生的问题。

因为在一些遗传题和概率计算题中,经常涉及到这两个概念;而在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也有相应内容的考查,若不能把握二者的区别,答题时就很容易出错,也会在高考中失分。

下面笔者从概念入手,分析二者的区别,并例举常见习题进一步说明。

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在遗传学上,动、植物交配方式有杂交和近交(近亲繁殖),其中近交是指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同胞兄妹交、叔父侄女交、堂表兄妹交等。

在各类近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自交的概念在植物和动物种群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是解题的关键: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2.2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变化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却有不同。

如Aa种群自交多代,AA、aa频率升高,而Aa频率趋进于0;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机率相等,因此自由交配不改变后代基因型频率。

3 常见习题例析例1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灰身。

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得F3,F3中灰、黑身蝇的比例为()A 1:1B 3:1C 5:1D 8:1解析:依据题意,灰身为显性性状,F1中无论雌、雄个体,都为灰身(Aa),F2代灰身蝇中,雌、雄都有AA、Aa、二种基因型,比例为1/3AA、2/3 Aa。

因此让F2中灰身蝇自由交配,交配组合如下表所示:因此可用棋盘法解答此题:答案:D例2 豌豆种子的黄粒和绿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黄粒和绿粒豌豆杂交得F1全为黄粒。

让F1自交得到F2,将F2中黄粒种子取出,种植所得的植株自交得F3,问F3中黄粒、绿粒的比例为()A 1:1B 3:1C 5:1D 8:1解析:这道试题的操作过程与例1完全相同,但因豌豆为自花授粉植物,所以让F2中黄粒植株自交就是自花授粉,交配组合只有两种:1/3(AA×AA)、2/3(Aa×Aa),求得F3中黄粒与绿粒之比为5:1,答案:C。

例3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随机交配(自由交配)的后代,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改变,而自交后代中,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改变。

答案:C。

例4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个体占20%,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别为()A 42.5% 32.5% 55% 45%B 55% 45% 55% 45%C 42.5% 32.5% 45% 55%D 55% 45% 45% 55%解析:首先计算出该植物种群中A%=55%,a%=45%。

该植物种群自交,交配组合有30%(AA×AA)、20%(aa×aa)、50%(Aa×Aa),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频率为:30%×1+50%×1/4=42.5%;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为:20%×1+50%×1/4=32.5%;因为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所以后代中A%=55%,a%=45%。

答案:A。

细胞器的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但分布在各个章节,比较零散,现归纳如下:一、按细胞器的分布特点归纳: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其中,动植物细胞共有,但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解析】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质体(主要是叶绿体)和大型液泡;【解析】质体包括有色体、叶绿体和白色体。

一般认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动物细胞中也有液泡,但无大型液泡。

此外,细胞壁也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但它不是细胞器。

若说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则包括质体(叶绿体)、细胞壁和大型液泡。

3、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中心体;【解析】不能说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即有中心体的细胞并不能确定它就是动物细胞。

若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则基本可以确定是动物细胞。

4、多见于(或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多见于(或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液泡和叶绿体;【解析】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但多见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中也有溶酶体,但多见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也可见液泡,只是小型的,液泡多见于植物细胞;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如根细胞就无叶绿体),所以,只能说叶绿体多见于植物细胞。

5、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解析】核糖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甚至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有分布。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叶绿体和线粒体自身的蛋白质合成有关。

6、原核生物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解析】原核细胞中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无任何其它细胞器。

二、按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归纳:7、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无膜结构(或非膜结构,或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解析】无膜结构(或非膜结构)的细胞器也即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也即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

因而,若考题问及“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实际上也就是指中心体、核糖体。

此外,核膜也具有双层膜,但它不是细胞器。

若说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则应该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8、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解析】实际上细胞壁、细胞核、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也是可见的,但它们不是细胞器。

若说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则有细胞壁、细胞核、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

9、将细胞膜和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是内质网;10、具有较大膜面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很大的膜面积,这是与它们分别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功能相适应的。

但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三、按细胞器的所含成分归纳:11、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其中,具有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解析】线粒体、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只含有RNA;12、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和有色体;【解析】叶绿体中主要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主要是叶片成为绿色;液泡中含有的色素形成除了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

此外,有色体也含有胡萝卜素。

13、都具有基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基质,但两者所含的化学成分、功能以及所含酶(前者是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后者是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都不相同。

此外,细胞质也含有基质,细胞质基质所含的化学成分、功能及所含酶与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也都不相同,但细胞质不是细胞器。

四、按细胞器的功能特点归纳:14、能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半自主遗传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线粒体、叶绿体能复制,且是在自身DNA(遗传物质)的作用下自我复制,因而也能独立遗传。

中心体能复制,但不能自我复制,它的复制是在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完成的,因而不能独立遗传。

此外,染色体也能进行复制和自我复制,但它不是细胞器。

若说能自我复制的结构应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染色体。

15、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解析】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水,产生水的部位在线粒体内膜上,具体是由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传递给O2生成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水,产生水的部位在叶绿体基质中,具体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通过脱水缩合产生水;核糖体包括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两者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只不过游离核糖体参与合成结构蛋白,附着核糖体参与合成分泌蛋白,因而都能产生水;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即参与合成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多糖),因而在由单糖形成多糖过程中产生水。

【补充】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及代谢:①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水;②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③核糖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产生水;④高尔基体上通过合成纤维素产生水;⑤细胞核在DNA复制过程中产生水;⑥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元时产生水;⑦ADP 生成ATP时产生水。

16、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与ATP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因而可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部分能量贮存在ATP分子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光反应阶段,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而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分子和NADPH分子(还原型辅酶Ⅱ)中。

此外,能产生ATP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但它不是细胞器。

1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胞膜上的载体属于蛋白质;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