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魅力之我见
让数学课更有“魅力”

让数学课更有“魅力”今天欣赏了三位老师的课, 脑海中闪现出“魅力”这个词, 什么样的课堂具有“魅力?我说, 这样的课堂最有魅力。
尤其是三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做到了: 目标明确、准确;教材运用合理、灵活;教学环节清晰、递进;教法学法科学、创新。
下面就我在这三节课中学到的, 和我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想法, 和大家谈谈我的三点体会, 一大家共勉, 请大家指正。
一、数学课堂, 要努力追求“润我无声“的境界。
我们知道, 新课标强调把数学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探索,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 发展, 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我感悟, 从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能力, 总结方法, 渗透思想, 形成数学素养。
因此我们的课堂上, 每一个教学环节一定要“自然流淌”, 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要“水到渠成”, 每一个规律的发现要“突然顿悟”, 每一个思想的渗透要“润物无声”。
打个比方, 就像山间小溪, 没有波涛汹涌, 没有惊涛拍岸, 有的只是涓涓细流, 清澈见底, 却也一路欢腾, 一路滋润, 一路鸟语花香。
偶尔有个落差, 也能溅起一点浪花, 发出清脆声响。
转化策略的重要性和简便性;通过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掌握转化策略;通过复习以前学习新知的方法, 提升转化意识。
从始至终从学生知识水平, 生活经验入手, 从过去已学知识点中找寻策略, 让学生恍然大悟转化策略就在我们身边。
实验学校刘荷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一课也做到了。
每个环节层层相扣, 知识点的呈现都自然生成, 特别是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时, 通过3、4、18、20、36这五个数之间的关系, 引出怎样找36的所有因数, 在找寻过程中自然生出“如何找全?”, “怎样有序?”, “从几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等等一系列问题。
在师生共同探索、交流中总结出思考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索, 积极思考的重要环节。
刘老师的设计是到位的, 效果是成功的。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中 , 合 理 创 设 情 境 、 发诱 导 、 情 激 趣 、 于 举 例 , 发 他 要 启 以 善 诱 们 的学 习 兴 趣 . 就 有 利 于他 们 克 服 学 习数 学 的畏 难 情 绪 . 这 鼓 起 克 服 困难 的 勇 气 , “ 我 学 ” “ 要 学 ” 使 知 识 的 接 受 由 变 要 为 我 , 被 动 转 化 为 主 动 , 而 提 高 教 学效 率 。 从 例 如 : 探 索 一元 二 次方 程 根 的判 别 式 教 学 时 . 了 有 效 在 为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创 设 了下 列 问题 情 境 : 便 取 一 个 一 元 我 随 二 次 方 程 的问 题 , 我不 需 具 体 地 去解 , 能 立 即 知 道 它 的 根 的 就 大致 情 况 , 同学 们 如 果 不 信 ,可 随 便 地 出 两 个 问题 来 考 考 老 师。 时 , 这 同学 们 思 维 活跃 起 来 , 个个 想 来 试 一 试 , 时不 爱 说 平
l
在 数 学 教 学 中有 效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之 我 见
朱 卫 星
( 苏 省 昆 山 市 周庄 中学 , 苏 昆 山 2 52 ) 江 江 13 5
随 着 新课 程 改革 不 断深 入 .教 师 的教 学 观念 也 在 不 断更
新 , 就 要 求教 师 以学 生 发展 为 本 , 同学 们 生 动 活 泼 、 这 让 积极 主 动 地 参 与数 学 学 习 活动 , 学 习 上 得 到充 分 发 展 。 此 , 在 为 我们 在
话 的学 生 王 莉 出 了 两 道题 目 :方 程 :‘ 4 一 1 0 x+ x 2 = 。 x- x 2 = ;。 8 + 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学课堂魅力营造之我见

数学课堂魅力营造之我见概要:让我们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上闪现吧,让教学智慧在我们的课堂上成为常态吧,让我们多一些有效的教学应对吧,让我们也在教学的有效应对中得到成长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越来越具有魅力吧!怎样的数学课堂具有魅力?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是这样描绘具有魅力的数学课堂的:“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从叶澜教授的话语中,我们眼前呈现出了那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的具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要想打造真正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离不开学生精彩的生成,更离不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灵性的互动。
很显然,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学生求知的动态发展过程。
正因为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具有不确定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魅力呢?我认为“教师能否在生成的弹性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有效地应对”尤为重要。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应对有了如下几点思考:一、有效应对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着多姿多彩的变化,教师要作出有效的应对,优化教学进程,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素养,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教师的素养。
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扎实、深厚、广博、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才能吃透教材、融会教材、驾驭教材,讲课时方能做到挥洒自如。
教师还要有敏锐的眼光、灵敏的嗅觉,捕捉新的知识信息,瞄准数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使教学厚积薄发,长袖善舞。
数学魅力教学之我见

或逼 迫学生沉溺于其 中而不知或不能 自拔 。这样 的教学 哪里说得上富有艺术创造 的百花齐放 的教学艺术境界呢? 面对艰辛疲惫且低效 的数学课 堂教学现状 , 数学 “ 魅
力教学” 呼之 欲 出 。
门技术 , 那 么模仿 、 练习、 熟练化势 必会成 为数学课 堂
中的强势 语言 。生活在这 样 的数 学课堂 里 , 学 生如何 去
从深 层分 析 , 魅 力教 学是 一种 融教 学价值 观 、 认 识 论、 知识 观和方法论于一体 的教学理想 , 其意义是为现实
教学产生一种 动力 、 牵引 、 导向作用 。 呼 唤魅力教学 , 追寻“ 文化美 ” 。数 学美是 自然美 的 客观反 映 , 是科学美 的核 心。 徐利治教授说 : “ 作为科学 语 言的数学 , 具 有一般语 言文字与 艺术所共有 的美的特
景下 , 应付 、 被 动地进行讨 论。这种 教学 , 学生只能 获得
化为学生 的智 慧和品质 , 所 以是低效 的教学 。 缺少 艺术 的魅 力 。数 学课堂教 学跟其他 教学一样 , 属于一 门综合性艺术 , 但数学 的理论教学往往是机械 、 呆 少 吸引力 , 情感 缺少感染 力。加上 在应试教育 的浓重 阴 了浓重 的功利主义色彩而缺乏亮丽 的理想 主义光芒 。我
触摸 、 领 略数 学那开阔 、 丰富 、 优美 , 甚至是动人 心魄的一
面?
那么 , 什 么是魅力教学呢 ?我们 不妨 从表层 、 中层 、
深层对魅力教学进行 全面理解。
缺少 激情 的魅 力 。观我们今 E l 之课 堂 , 尽管用 上 了 最先进的教学设备 , 进行 了最优 化的教学设计 , 但热闹背
的数学课应 当是情 趣盎然 、 魅力 四射 的。可是 , 纵观 当下 板 , 枯燥乏味 的, 因此 , 教师 往往语 言缺少鼓动力 , 设计缺 缺 少文化 的魅力 。 由于对 知识 、 技巧 等工具 性价值 影 中 , 我们 的教育 目的长时期被扭 曲以致 变形 , 不幸染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目前我国学者对数学教学现实性的相关研究来看,数学教学现实性的重要性确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从政策性的课标到各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不反映出数学教学现实性正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学生的数学思维、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发展。
然而,目前的研究中,仅仅是将“现实性”与“趣味性”、“情境性”等并列起来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特征来谈,有时候也常常被“生活化”所取代,或是要么从其中一个细微的方面研究(现实性问题解决),很少将“现实性”单独拿出来研究并上升到教学认识层面,也很少独立研究学生的现实性状况。
我们认为,这尚不能足以体现出“现实性”本身的特性,所以本文的出发点,是站在前研究的肩膀上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视野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作专门性的论述。
小学数学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作为学生初始学习数学这一高度抽象的学科,如果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和书本习题的解答。
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枯燥乏味的更是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使数学教学变得较为轻松、有趣和高效。
但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也要突出数学的本质,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所以,一个“适当”和“度”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境化的取向都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我们同时又应当努力防止与纠正各种极端化的主张与片面化的做法。
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努力作好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这不仅有利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定向”——目标设计人类任何实践活动都有赖于既定目标的导引,没有目标或目标模糊,这种实践便是一种盲目的试误行动,无法评价其合理性,也无从检验其有效性。
教学活动亦然,设计教学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设计出准确、全面而清晰的教学活动目标,以此为出发点,通盘考虑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的适合性,以此为尺度来检验教与学的质量。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之我见

学 之 史 ” 实 数 学 文 化 垫
传 授 给学 生 必 要 的 数 学 史 知识 ,
是 学 习 数 学 文 化 的 基 础 。 时 , 能 同 亦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学 生 主 动 学 使
习数 学 。
特 殊 与 一般 等 思 想方 法 , 他 们 从 思 让
例 . 七 年 级 到 九 年 级 的 6本 教 材 中 从
共开设 了 l O个 “ 学 与 文 化 ” 栏 , 数 专 七 年 级 与 九 年 级 每 学 期 两 课 时 , 年 八 级 每学 期 l 时 。这些 栏 目都 是我 的 课 学生的必修课。在上这些课之前 , 我 都 会 布 置 学 生 预 习 。 网查 找 相 关 资 上
而是 要 面 向外 面广 阔 的 现 实 世 界 , 因 为 “ 宙 这 本 书 是 用 数 学 语 言 写 成 宇 的” 。学 习锐 角 三 角 函数 的 时候 , 我带 学生测量学校后面那座 大山的高度 ; 学 习轴 对 称 图形 时 , 带 学 生 参 观 了 我 家 乡 的寺 庙 , 看 那 些 美 丽 的轴 对 称 观 图 形 :学 习 图形 的欣 赏 与操 作 时 , 我 请 来 了大 家 认 识 的 民 间 剪 纸 艺 人 教 大 家 剪 纸 … … 这 一 些 实 践 活 动 让 学
续 科 学 研 究 的 故 事 . 些 故 事 让 学 生 这
用 . 加 了学 生 的数 学 学 习 热 情 和 探 增 索 精 神 ,让 数 学 文 化 深 入 了 学 生 心
灵。
们 感 受 到 数 学 家 们 的 人 格 美 ,精 神
美 , 助 于形 成 的学 生 积 极 地 数 学 情 有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 其 次 , 解 题 过 程 在 中 ,注 重 数 学 思 想 和 数 学 方 法 的 教 学 。 力 培 养 学 生 数 形 结 合 。 数 与 努 函 方程 , 换与转化 数学文化
数学学科的魅力

数学的魅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数学是一种严谨的语言。
与其他的自然语言不同,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能够清晰地表达想法和概念,避免了由于语义模糊而产生的误解和歧义。
2. 数学是一种优美的艺术。
数学中的公式与定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美学价值。
人们被数学的优美形式和规律所吸引,这种审美感受和喜爱程度愈发深入人心。
3. 数学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数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物理学到金融学,从医学到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应用。
数学为现代社会的技术和科学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5aba24b4daa58da0114a80.png)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数学活动激发兴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现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
一、把握教材,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教学时,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要知道,教材不是教条,教师应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像扫马路一样扫过去就是了,把握教参是参考,而不是模式,切忌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
该给学生3分钟思考时间的,只给了2分;该小组讨论的,学生刚进入状态,还没弄出个子丑寅卯,一看时间不允许,马上唤回了学生,这种把思考和讨论当做形式,一带而过的课堂,其结果只会是课讲完了,学生也听完了,但知识点好多同学都有没有掌握和理解,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给孩子一个喜闻乐见的数学课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和研究,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无意中形成创新的内在动力。
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确定位置》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从介绍自己的位置这个孩子最熟知的事物入手,让每位学生都从上课那一刻有感觉,认可自己有表现的机会。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人类社会垮入新世纪,抚今追昔,倍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结合自身的实践形成此文与小学教育工作者探讨。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加之,有些知识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几个学期来完成的。
因此,课堂教学教者一定要讲好导言,有意识地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及时学习铺垫,特别是要抓住新知识的连接点,唤起回忆,形成同化新知识的准备状态和积极学习的心态,以至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情境,这是上好数学课堂教学应高度重视的一环。
例如,教学连续两问应用题之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给应用题补条件的练习,使学生明确了当一道应用题缺少条件的时候,必须把条件补上,才能进行解答,为教学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准备。
在复习中,重点要复习填补第一个条件的应用题。
例如:“——,借走了40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16个羽毛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一共买来多少?”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里已知的一个条件和问题,补上一个合适的条件,这样做会减少新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坡度,同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摒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如教学循环小数意义时,首先让全体学生用竖式计算下列几道除法式题,并指名板演(1÷3.12÷111.7+60)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这几道除法式题和以前做过的除法比较有什么不同?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这几道式题除来除去总是有余数的,而商是不断出现。
教师再次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除法竖式,你们发现这些式题的商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板书要点,引导学生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悟——之我见

李 小 艳 f 贵州 省 贵阳 市 花溪 区 党武 乡 翁 岗小学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中图分 类 号 : G6 2
文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o l 一 0 1 1 6 一 O 1
教师 要善 于 诱 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要 充 分利 用 数 学课 堂 , 把 它 创设成充满活力 、 魅 力 无 穷 的空 间 . 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 让他 们 积 极 地感 受 数学 美 , 去 追求 数 学美 。 所 以, 数学 教 学应 当有 意识 、 有 计 划 地设 计 教学 活 动 . 引 导学 生 体会 数 学 与 现 实社 会 的联 系 , 加 强 学 生 的数 学 应 用意 识 . 不 断 丰富 解 决 问题 的 策 略 . 提高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结 合 有关 的 教学 内 容 . 培养 学生 如 何进 行 初 步 的分析 、 综合 、 比较 、 抽象 、 概括, 对简 单 的 问题 进 行 判 断 、 推理 、 逐 步 学会 有 条 理 、 有 根 据 地思 考 问题 . 同时 注意 培 养思 维 的敏 捷性 和灵 活性 在 日常 学 习 生 活 中能撇 开 事 物 的具 体 形 象 . 抽取 事 物 的本 质 属 性 . 从 而获 取 新 的 知识 在小 学数 学 中进 行探 究 性 学 习是 改 变这 一 现 状 的有 效 途 径 和方 法 以下 是我 多 年来 对 小学 数学 教 学 的感 悟 联 系生 活 , 创设 新 意导 入 数学 知识 与现 实 生 活是 有 密切 联 系 的 .新 教 材 中也 给 出 了许 多例 子 .教 师 要尽 量用 学生 熟 悉 的生 活 情境 或 生 活 经验 人 手 引 出 学 习 内容 . 这样 学 生乐 于 接 受 , 也 可 以让 学 生举 例 数 学知 识 在 生 活 中 的应 用 小 学生 有 着好 奇 心 、 疑问心 、 爱 美 心强 和 活泼 好 动 的特 点 、 数 学 教 师要 从 这些 方 面 多去 思考 . 充 分 地发 挥 小学 生非 智 力 因 素在 学 习 中 的作 用 在 课 堂 中 创设 出 “ 学” 与“ 玩” 融 为 一 体 的 教学 方法, 学生在“ 玩” 中 学 在学中“ 玩” 。 例 如 在教 学 《 退 位 减 法 应用 题》 课 时, 我运 用事 先 创设 这 样 的情 境 , 同 学们 知 道植 树节 吗 ? 因 为 现存 的 空气 污 染越 来 越 严重 了 . 所 以人们 就呼 吁 要保 护 环 境 . 在 每 年 的这 个 时候 种植 树 木 今天 就 是植 树 节 . 有好 多 的小 朋友 都 去 劳 动了, 他们 植树 过 后 特别 高 兴 . 都 在 玩游 戏 呢 , 我 们北 方 天 气寒 冷 , 不 能植 树 . 那 我们 去 去 看看 他 们 在玩 什 么 吧 ?这 样 导入 新 课 . 激 起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同 时达 到 了本 堂课 的 情感 目标 . 二、 巧 妙 内容 . 增 加 内容 趣 昧 为 了把 数 学课 上 得 让学 生 感 兴趣 . 符 合 学 生 的 口味 . 我 经 常利 用 课 间 休 息 与学 生拉 家 常 .走 进 他 们 的 内心 世 界 .了 解他 们 的 喜 好. 看 看 他 们 到 底 喜 欢什 么 样 的 话 题 , 什 么 样 的 剧情 . 什 么 样 的 风 格, 什 么样 的 老师 等 等 然 后 投 其所 好 , 把 课 堂尽 可 能 融人 他 们 感 兴 趣 的 内容 . 让 他们 在不知不 觉 中受 到数学 的感染 和熏 陶 . 自然而 然 地获 得数 学知识 比如 : 在讲解列 方程 解应用题 这节课时 , 我就 编造 了 这样 一个 故事 . 有 一位破 案能 手 叫爱克 斯探长 . 他 其貌不 扬却 智 勇双 全。 为什么我要设 计这样 一个 人物呢 ? ” 。 学生跟着 爱克斯探长 一起 破 案, 潜移 默化 中掌握 了数 学方法 . 培养 了他们的数学思 维 、 学生 每当求 出 了未知 数 X. 就 好 比成 功破 获 了一件 案子 . 那种 思考过 程所 带 来 的 成 就感 和满 足感 是 无法 用 语 言来 形 容 和表 达 的 .无 形 之 中学 生 会 感 觉数 学 是 那 么有 魅力 , 那 么 有趣 味 . 而 其趣 味横 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题方法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也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有时候可能会给学生一种无趣和难以理解的感觉。
在教学中,我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我也鼓励学生多进行探索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还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注重知识的温故与深思。
数学是一门温故而知新的学科,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温故知新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数学思维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以及知识温故与深思的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作为教师,我将持续探索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论文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一、把自己当成学生,孩子就会和你打成一片和班里的孩子相处久了,感情也日渐加深,我常常把这种感情带到课堂上,不自觉的也把自己扮成了学生的角色,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当遇到学生容易错的题时,我不是直接对他们说,这种方法是错的,那种方法是对的,而是先让一些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之后我会说:“我认为咱们大家讨论一下还是比较好的!”讲授新课时,有时我会发现个别学生会紧锁眉头,表情疑惑,这时,我会说:“某某同学,你感觉哪不太理解?有什么问题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当遇到模棱两可的题时,学生把握不准方法,这时我会说:“这可怎么办,我也搞不清哪种方法对了,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吧?”此时学生会高兴的答到:“好吧!”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数学教学,审视数学课堂,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你这样一个“大”学生,自然也会喜欢上数学。
二、通过设置“疑问”来制造悬念,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出示题:小亮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
这种疑问形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我又说: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三、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用课件展示了漂亮的水立方图片,向学生问道:“你们知识这个建筑为什么叫水立方吗?怎样计算它的体积?想知道答案吗?”“想……”学生大声喊道,“学过这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学生就这样充满着好奇带着疑问进入了课堂。
当课堂进行到介绍常见的体积单位后,我向学生娓娓道来:由于水立方的外表图案类似水分子的图案,有着淡蓝色海水的颜色,这个建筑又有它自己的体积,而“立方”这个词则是体积的代表,因而取名为“立方”。
小学生数学课 让我爱上了数学的魅力和挑战

小学生数学课让我爱上了数学的魅力和挑战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课往往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但对我来说,我却发现了数学的魅力和挑战,让我逐渐爱上了这门学科。
首先,数学课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从小学时起,我们就开始接触到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如加减乘除、数字排列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埋藏着各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数学课,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策略。
数学教室成了我们小小脑袋里思考的乐园,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数学课也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毅力。
有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我可能会感到挫折和困惑。
但是,数学课教给我的是去坚持不懈地寻找答案,不轻易放弃的品质。
我会思考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不断进行试错和改正。
这种对于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样适用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挑战。
正是因为数学课的磨练,我变得更加勇敢和坚韧。
另外,数学课提供了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方式。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我们需要根据问题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和推导。
在数学课上,老师常常给我们提供一些问题,要求我们用已知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逻辑性的训练,培养了我分析问题和推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同样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我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最后,数学课还教会了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布置一些小组作业或者竞赛项目,要求我们与同学们一起协作完成。
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互助精神。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克服问题,达到更好的成果。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让我懂得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的来说,小学生数学课让我爱上了数学的魅力和挑战。
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培养各种品质的平台。
上好小学数学课之我见

上好小学数学课之我见【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求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下面本文就此做一下分析!【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在小学诸多学科中,最具理性的学科就是数学。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
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1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1.1 无限爱心唤醒学生。
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
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
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1.2 满腔热情感染学生。
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
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
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 高尚人格吸引学生。
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
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数学课的魅力与挑战 我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

数学课的魅力与挑战我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魅力与挑战。
我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不仅源于它的广泛应用和逻辑严密性,更因为数学课上所带来的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挑战自我,并在其中发现了无尽的乐趣和满足感。
第一次走进数学课堂,我被老师和同学们所展示的各种应用场景所吸引。
数学无处不在,它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一种语言。
无论是在物理学、经济学还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帮助我们解释世界,预测未来,优化决策。
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这让我对它的兴趣更加浓厚。
然而,数学带给我的是远不止实用性的收获。
在数学课上,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进行问题的解决。
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使我能够更加清晰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受个人情绪和主观偏见的干扰。
通过推理和证明,我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这样的思维习惯成为我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基础。
数学课上的挑战并不仅仅体现在逻辑思维的训练上,更体现在问题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上。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推导,去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样的挑战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但也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我有机会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
数学课堂不只是灌输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一种魔力。
数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的逻辑结构和内在美感。
在数学课上,当我们通过推理和演绎,一步步地解决问题,我们仿佛领略到了大自然中的秩序和微妙。
数学是一门深奥而又神秘的学科,它的魅力和挑战远未被完全发掘。
对我而言,数学是一门我愿意探索的宝藏,它随时会给我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
当我解开一个数学难题的时候,无论它有多么困难,我都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激励着我不断追求数学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数学课的魅力与挑战让我对数学充满了热爱与追求。
无论是它的实用性、思维训练还是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数学都给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收获。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我身处农村乡镇基础教育的管理机关,在听课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了使乡村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我与同行们一道备课和探讨教法,对教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提问多不如提问精,教师忙不如学生看,说百遍不如做一遍。
关键词:启发式;自学能力;独立练习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有三条规律:一是教师有一连串精心设计且步步深入的问题;二是学生反应快、举手多、抢着说;三足课堂教与练的形式变换多(分组教学多,学生活动、协作讨论多)。
以上这些做法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但我觉得,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如何,更应该注意教师在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独立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和见解,谈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提问多不如提问精小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差,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如果教师的提问过多,一问即答,既不能反映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又由于学生没有回味与消化的空间,思维欠缺完整性,回答的问题也不会全面且深刻,即使学到的知识也会很快忘记。
我在课堂上提问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简单而又重要且能照顾全体学生的问题,一般由老师直接点名发言(成绩一般或差异生)。
二是关键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举手回答,点名回答要做到以优启差,以差补优的效果。
在有了肯定的答案后,还要用少许时间让学生回味、巩固和自述。
三是具有发散与创造性的问题。
在学生思考与讨论后,教师适当给予引导与点拨,再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在学生似懂非懂的争论中,教师对学生的意见不要只是一味地给予表扬与鼓励,要及时给予肯定性的归纳与小结,让学生在外因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内因的主体作用。
这样小学生意志薄弱、容易冲动的情绪就会受到适当的限制,草率的学习态度就会朝着具有严密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否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是否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关系,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
由此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
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二)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用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这就要求教师反思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包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魅力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1-28T15:49:50.5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赵曙光
[导读] 经常会听到一些数学老师抱怨数学课难教,大部分同学也都认为数学难学。
铜山县大许中心中学赵曙光
经常会听到一些数学老师抱怨数学课难教,大部分同学也都认为数学难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而实际上,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无处不用。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把握数学课的教学技巧,其迷人的美丽就会处处再现。
一、数学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神奇魅力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从而用数学知识去创造美。
我在实际教学中就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比如:在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与数字有关?让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上网搜索等手段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小组进行接力赛,每组背一首与数字有关的诗词,结果活动开展非常成功。
至今还清晰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锤万击出深山……
这项比赛活动既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同时也感受到数字在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二、数学是数与形完美的统一
在高谈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而我们所学的数学就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统一。
在数学学习中,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用几何思想验证代数等式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
比如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一分为二,这样无限的分下去,可以简明的验证等式的正确性,从而为求象等式 …+ =1- 左边结构的求和问题提供了简便的算法。
著名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全世界就有三百多种,几乎每一种证明的方法都是借助图形的面积来完成,几乎每一种证法都那么巧妙,那么的完美,那么的别出心裁,让人折服。
数与形的和谐之美,真的是美不胜收。
三、数学之美更美在其实用的价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都能够提炼出一种数学模型。
我们知道方程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它给我处理应用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列方程时最重要的环节是找出相等关系。
我曾讲解过一道有关圆形跑道的行程类问题,我就当场选了两位同学,一个是我班的巨人孙探,又高又胖,一个是我班的小不点,又矮又小,对比鲜明。
他们围着教室中间的一组赛跑,演示追及的过程。
同学们笑着观察着,课堂沸腾了,问题解决了,每个同学都轻而易举的找出了等量关系,难点迎刃而解。
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当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记忆犹新,神情激动。
数学知识就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美。
还记得我在处理行程类中的会车问题时,再用同学表演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于是我首先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接着辅以线段图帮助分析,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回答在追及类错车与相遇类错车中,两辆车所走的距离与两辆车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攻破了,问题解决了,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成功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这么简单,真有意思。
美哉!数学!
利用三角形余料做一个最大的圆;利用篱笆围成长方形鸡舍,要使面积最大,应该怎样围?如何估计一个鱼塘中有多少条鱼?在讲解用不等式、函数来解决方案设计问题时,我在最后跟学生调侃了几句:上面的几种方案中,最差的方案要比最好的方案多用600元,如果你是一位有知识有头脑的调配科科长,只要脑筋歪一歪,就可以用你的知识不动声色的从老总哪里骗走600元,而你还能自圆其说。
同学们开怀大笑: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
壮哉!数学!
四、数学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利用基本图形,借助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平移、旋转、翻折)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精美别致、美轮美奂的图案。
在许多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丽的剪纸和编织品,象双喜字,中国结,各种各样的窗花,各式各类的会徽,商标,已变为中国社会稀有物品的中国手工印花布…它们之中无不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
五、数感是美好的,课堂上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的知识要靠学生去理解掌握,然后灵活地应用,但是有部分的知识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的记住。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的能力。
熟能生巧,熟能创新。
我在教学平方这节时,就随堂开展了一次记忆竞赛活动,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11到20 的平方结果和1到10 的立方结果记住;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让学生灵活牢记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做到由其中的任何一边口答出其它的两边;在教学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当堂熟记常见的勾股数组;在学习有关等边三角形的知识时,就让学生牢记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它的一边上的高,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与边长的关系…以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看透题目的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打开大门的钥匙,并且也大大减少了做题的出错率。
读书讲究语感,学数学就要讲究数感,当感觉来到时,就像一首老歌唱的那样,跟着感觉走。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大自然偏爱简单,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最简单的。
数字是单调的,期间蕴藏着无尽的奥秘;然而数字又是最美丽的,由它们组成了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