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
“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
姓才 论
TH E NORTH ERN F ORUM
No . 2, 2 01 5
( 总第2 5 0期 )
To t a l No .2 5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哲学 基 本 问题 " 的三 重逻辑 内涵
王 云 霞
( 吉林 农业 大学 马克思 主义学 院 ,吉林
e x i s t e n c e .Th e t h r e e a s p e c t s t o g e t h e r c o n s t i t u t e t h e e s s e n c e o f t h e b a s i c q u e s t i o n o f p h i l o s o p h y .
[ 摘
一
长春
1 3 0 0 1 2 )
要] “ 哲 学基本 问题” 是恩格 斯在 《 路德 维希 费 尔巴哈 和德 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 一 文 中提 出的
个重 大问题 。该 问题 是哲学研 究 中绕不 开的核 心问题。长期 以来 学术界对哲 学基本 问题 的研 究形成 了诸
多争论和观点 。但 就西方哲学史的发展逻辑 来看 ,哲学基本 问题主要 包含三 重逻辑 内涵 :一是反 思的 思维 方式何 以可能;二是 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三是 思维与存在 的统一何 以可能。三 个方面共 同构成 了哲学基 本
l o g i c i n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we s t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t h e b a s i c p r o b l e m o f p h i l o s o p h y ma i n l y c o n s i s t s o f t h r e e l o g i c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1,w h y d o e s r e — le f e t i v e t h i n k i n g wa y b e p o s s i b l e;2 . wh y d o e s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 me t a p h y s i c s b e p o s s i b l e; 3 .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un i t y o f t h i n k i n g a n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2.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5.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6.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8.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学科,围绕着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存在是什么?认识是什么?价值是什么?存在是什么?在哲学中,关于存在的问题被称为“本体论”。
本体论探讨着实体(物质、精神或其他形式)的存在和本质。
对于“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回答。
康德认为,存在是一种先验概念,是一种名符其实的认识;黑格尔则认为,存在是绝对精神的表现;而尼采则强调了“永远重返相同”的存在观。
在现代哲学中,存在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还包括了时间、空间、自由等方面。
认识是什么?关于认识的问题被称为“认识论”。
认识论探讨着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
从古希腊时代的古典哲学到现代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始终是哲学家们关注的核心议题。
康德认为认识是主动的;黑格尔认为认识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而康德则认为认识是基于经验的。
认识是什么,如何获得真知?这一问题困扰着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数千年。
价值是什么?价值论是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价值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问题。
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判断标准、价值的体系等都是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的普遍性是价值的根基;而尼采则主张超越道德的个体决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当代伦理学中,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更多的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和对话成为热门话题。
总的来说,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是对人类存在、认识和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哲学家们的研究领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这三大基本问题,人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世界,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深远的认知与智慧的追求。
哲学上的三大规律是什么
哲学上的三大规律是什么哲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常常致力于探讨生活和宇宙中的普遍规律。
在哲学研究中,人们对宇宙的运行和现实世界的本质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哲学上的三大规律成为了研究者们探索的焦点。
这三大规律指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法则、柏拉图的“三重现实”理论以及康德的“必然性的三种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法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在辩证法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努力就变得充满了活力。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法则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互相对立的矛盾冲突推动的。
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例如,热与冷、光与暗等。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动态性和相互联系的本质。
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质量会随着量的增减而发生改变。
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与肯定的过程。
这个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的非线性和持续演变的特点。
柏拉图的“三重现实”理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提出了“三重现实”理论,即存在世界、可见世界和理念世界。
这一哲学观点强调了超越感官世界,追求理念和真理的重要性。
1.存在世界:存在世界是指具体物体的世界,它由感觉可知。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世界,也是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
2.可见世界:可见世界是具体形态的世界,例如物体的外表和表面现象等。
这个世界是对于感官的呈现和表象。
3.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超越感官世界的世界,是理念和真理的源泉。
在理念世界中,真理和永恒性得以体现,是我们认知的最高境界。
康德的“必然性的三种形式”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他提出了“必然性的三种形式”,包括形式的必然性、现象的必然性和物自身的必然性。
这一理论关注认识的限度和方法论。
1.形式的必然性:指认识的形式是思维结构的必然性规定,例如时间和空间的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名词解释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名词解释人们总是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想要去探索它的本质以及背后的玄机。
就此来看,哲学是一种针对宇宙中现象和现实的系统性思考,它许多基本问题是人类进行探讨的重要武器。
一、起源问题起源问题是关于宇宙、社会、文化等出现的具体起源的思考。
起源可以分为客观起源和主观起源。
客观起源是指客观存在的世界,它是现实世界中存在过去及将来的历史现象的总和;主观起源则是指主观存在,它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力,它包括主观意识、精神观念、文化价值等。
二、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一种深化自己思想的对话活动,它是指对具体事物本质的论述与思考,它使我们弄清事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为进一步推测其他相关性提供依据。
三、结构问题结构问题指的是去探究存在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它们所处的关系,可以分为具体结构问题和抽象结构问题。
具体结构问题指的是对存在的客观事物的实际结构特征的探究,如科学实验;抽象结构问题则是对一般知识的构成结构定义的探究。
四、关系问题关系问题指的是探究客观存在事物与其外界互动关系的思考活动,它可以分为形式上的关系问题和实质上的关系问题。
形式上的关系问题是指对事物外形、空间、颜色等特征的探究;实质上的关系问题是指对外界物质条件、客观规律等的系统性的探究。
五、价值问题价值问题是指人们通过系统性的思考而辨析客观事物以及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是人类行为最根本的指导,价值问题是一种把实际事物和理论联系起来的思考过程,它可以分为宏观价值问题和微观价值问题。
宏观价值问题是指社会价值体系,如社会公正、道德良善等,它们关乎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微观价值问题是指当前行为及其结果,如实用主义、乐观主义等,它们关乎个人的短期利益。
总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针对宇宙中存在的客观事物以及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系统性思考,它包括起源问题、本质问题、结构问题、关系问题和价值问题。
通过哲学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命运,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宇宙观问题、人生观问题和方法论问题。
首先,宇宙观问题,其中包括对一切事物起源、构成、性质、目的等问题的探讨。
这些问题反映出哲学对全局、对总体、对根源的关注,对具体事物的统一和差异、静止和运动、有限和无限、必然和偶然等对立统一关系的揭示,是哲学的世
界观的基本内容。
这其中有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斗争,反映着现实的科学和反科学的斗争。
其次,人生观问题是针对个体生命意义、行为准则、生活目标以及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的思考。
这里面涵盖了对人们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自由等等的哲学反思。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
然后,方法论问题是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途径和方法、真理的标准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认识活动本身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对具体认识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在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中,存在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并且反
映出实践和经验、主观和客观、理性和经验的辩证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它跟人们的思想活动、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探索等息息相关。
通过对宇宙观问题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人生观问题的探讨,能够引导我们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而方法论问题的解决,则能为我们的学习、研究和工作提供科学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物质和意识哪个更为根本,以及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和观点。
二、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存在与虚无的问题探讨的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意义。
这个问题主要关注存在的本质,以及虚无在存在中的作用。
对于存在的本质,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实在论、唯心论等。
三、主观与客观的认知主观与客观的认知问题主要探讨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式。
这个问题涉及到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
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有所不同。
四、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问题涉及到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原因。
这个问题主要探讨人类是否有自由意志,以及行为是否由因果关系所决定。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点和伦理观念。
五、因果关系与偶然性因果关系与偶然性的问题主要探讨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原因。
这个问题涉及到因果关系的本质,以及偶然性在事件中的作用。
不同的哲学家对因果关系和偶然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六、经验与理性的辩证经验与理性的辩证问题主要关注人类认识的方式和途径。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哲学流派的观点和争论。
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而理性主义则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主要探讨科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个问题涉及到科学方法和哲学的思考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和哲学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
“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一、引言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为提出三重逻辑内涵做铺垫。
二、传统逻辑与哲学基本问题介绍传统逻辑中存在的局限和其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三、三重逻辑内涵的提出分析哲学基本问题所需的思维方式,引出三重逻辑内涵的提出。
四、三重逻辑内涵的解释阐述三重逻辑内涵,包括“三重思辨”、“三重评价”和“三重视角”。
五、三重逻辑内涵的应用探讨三重逻辑内涵在哲学基本问题中的应用,包括对人的本质、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
六、结论总结论文内容,强调三重逻辑内涵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章:引言哲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存在、思维、价值和世界本质等问题的学科,因此它关注的是一些基本而根本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通常是由一系列对人和世界的彻底质疑组成的,例如人的本质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自由是什么?真理是什么?等等。
那么,如何去回答这些问题是哲学专家和学者们的任务。
本篇论文将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
第二章:传统逻辑与哲学基本问题传统逻辑的发展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引出的,关注逻辑结构和思维理路,这种逻辑从一定程度上能应答问题。
传统逻辑虽然起到了解答一些问题的作用,但它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很大。
这是因为哲学基本问题常常是难以用以二元对立逻辑来回答的。
举例来说,“人是自由的,还是注定的?”这个问题不是二元对立的,不是或者就是,这个问题需要更全面和复杂的思考方式,需要弥补传统逻辑的局限性。
第三章:三重逻辑内涵的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所需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思考路径,这种路径不同于传统的、简单的逻辑思考。
三重逻辑内涵实际上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三种思考方式,即:三重思辨、三重评价和三重视角。
三重思辨三重思辨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深入思考和探究来发现问题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例如,对于“现实是什么?”,多重思辨可以开始于观察世界,然后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最终达到对现实本质的独特认识。
三重评价三重评价意味着评估不同观点和答案的价值和效果。
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来源根基。
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物质能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
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实质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直接现实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实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示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示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最后,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9,新生事物是不成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更了的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较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辩证法的三重意蕴
温
・
权( 1 9 8 7一) , 男, 山西太原人 , 中国人 民大学哲学院博 士。研 究方 向: 文化哲学研究。
l 06 ・
孔 妍 , 温
一
权: 哲学 的基本 问题 与马克思辩证 法的三重意蕴
、
概念 、 实践 、 反思 : 作为理论思维的唯物辩证法
重温并再现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 的巨大影响 , 是能否准确界定唯物辩证法性 质的关键 。因此 , 必须 回到问题 的源头 , 从黑格尔思辨体 系的语境 中 , 找到马克思 主义哲学得 以发轫 的契机 。而作为 精神辩 证法基石 的抽象概念 , 以其特有 的反思 内涵 , 恰好成 为介入黑格尔思 辨逻辑 的必要起 点 。这
此, 以思存关系为切人点 , 凭借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话语互动 , 对 唯物辩证法 的解 读 , 就具有 确证
马克思主义先进性 的奠基意义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9—1 5
作者简介 : 孔
妍( 1 9 8 8一) , 女, 山西 晋 中人 , 吉 林 大 学 哲 学 社 会 学 院博 士。 研 究方 向 : 政治哲学研究。
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 公式 , 不过是可 以用来在 缺乏 思想 和实证知识 的时候及时搪塞 一下 的
词 汇语 录 。 ” ¨ 于是 , 马克思 主义哲 学所蕴 含 的辩证属性 , 就 沦为经验 直观 的附庸 , 从而 丧失积极
的批 判 能 力 。
对此 , 孙正聿 教授一针见血地指 出, “ 必须把辩 证法 同哲学基本 问题统一起 来 , 从‘ 思维 和存在
论 思维 ; 其二 , 从辩证逻辑与本体论 、 认识论 之 间的统 一来看 , 又意 味着辩证法 同逻辑学 、 认识论 之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存在:世界中一切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存在状态)。
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
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
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是划分哲学
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
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体现在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
即谁决定谁?现实世界究竟是由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自在存在着的?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意识能否反映物质。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思考的三个问题
哲学思考的三个问题
哲学思考的三个问题通常被称为"三个基本问题",是哲学探讨的核心。
1.存在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存在的根本性质和意义。
它询问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是谁,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角色是什么。
2.认识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
它探讨我们的思维和知识的本质,如何获得真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了解现实,以及我们的知识的限制是什么。
3.伦理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探讨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是好和坏的,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义务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统一的道德准则。
这些问题在哲学中被广泛探讨和辩论,没有确定的答案。
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然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和世界的本质,并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分何者为第⼀性和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基本问题
第⼀⽅⾯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何者为第⼀性。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唯⼀标准。
第⼆⽅⾯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性的问题。
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它是揭⽰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两种对⽴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指导⼈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它是揭露唯⼼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主义实质,竭⼒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
③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
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的思想路线,关系到⾰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以⽑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动的运⽤和具体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许多重⼤的理论成果,⽐如⽑泽东思想,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P7-P9内容:(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
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下凸显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西方思潮,它对现代性问题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批判。
由于现代性问题渗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也就呈现多层面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
本文首先对“现代性”的概念作一考察,分析比较了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文化范畴,它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事实的;也是价值的;既是确定的,也是流变的,很难从单一的层面加以界定。
总的来说:“现代性”是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基本原则。
从内涵上说,是以启蒙运动为思想标志,以法国大革命为政治标志,以工业化及自由市场为经济标志的社会生存品质和样式。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 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精神。
2 世俗化的“祛魅”过程,3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哲学中的逻辑问题
哲学中的逻辑问题逻辑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思维过程中推理推断的规则、方法和基本原理的研究。
在哲学思考中,逻辑问题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涉及到问题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如真理、知识、存在等等。
因此,逻辑问题是哲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逻辑是众多哲学学派产生的土壤,而不同哲学学派所采用的逻辑方法也不同。
在古代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命题逻辑,对后世哲学逻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是建立在二元性基础上的。
所谓的二元性是指命题逻辑中所有的命题都只存在二元关系,即为真或为假。
但是,二元性却不能涵盖所有的推论方式。
在20世纪初,新逻辑学派提出了更为广义的逻辑研究方法——谓词逻辑,谓词逻辑以一种更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自然语言中的语句,使得推理的形式更加严格和准确。
逻辑问题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指对于事物的一般性描述,是人类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概念的定义上,哲学中存在不同学派的分歧。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概念是物品的名字”,和康德认为“概念是普遍的表象”。
概念的定义方法也有区别,有的认为是定义内涵,有的认为是定义外延,还有的认为是定义的一般特征等等。
判断是指将一个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某件事物上的过程。
判断包括的问题有真理性、联词、量词等等,也是新逻辑学中探讨的问题之一。
推理是建立在概念和判断之上的,是思维过程的重要环节。
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类,演绎推理是根据前提的真假,推出结论的真假,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的例子中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在哲学探讨中,逻辑问题也和其他学科产生了联系和共鸣。
例如,在数学和哲学的讨论中,数学家们也在探讨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数理逻辑等等问题。
在自然科学领域,逻辑学的思维方式也对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逻辑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总之,逻辑问题在哲学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逻辑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不仅能够深化人类对世界的理解,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重逻辑,深刻理解
三重逻辑,深刻理解深刻理解三重逻辑三重逻辑,源于哲学和数学领域,是一种思考问题和理解事物的方法。
它基于三个层面的思考,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深刻理解三重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审视问题,做出准确和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三重逻辑的定义、应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性。
一、三重逻辑的定义三重逻辑是指将问题或事物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三个层面通常被称为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超感性层面。
感性层面关注个人感受和情感,理性层面关注事实和逻辑,超感性层面关注智慧和灵性。
三重逻辑通过将这三个层面综合考虑,以综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三重逻辑的应用1. 模糊问题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些模糊的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重逻辑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思考模式,能够兼顾情感、事实和智慧这三个层面,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
2. 决策的权衡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因素的权衡和取舍。
通过运用三重逻辑,我们可以在感性、理性和超感性的层面上进行全面思考,避免陷入片面或过于理性的思维方式。
这样,我们的决策将更加全面和具有远见。
3. 解决矛盾和冲突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
通过采用三重逻辑,我们可以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情感,理解和处理事实和逻辑,并运用超感性层面的智慧和灵性来调和和解决矛盾。
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三、深刻理解三重逻辑的重要性1. 全面思考问题三重逻辑将情感、事实和智慧三个层面融为一体,使我们能够全面思考问题。
只有全面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才能准确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多维度解决问题人的思维和认知是多维度的,用单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导致片面和偏颇的结论。
采用三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问题,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找到问题的更优解。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和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合实际,谈哲学三大规律的内涵
结合实际,谈哲学三大规律的内涵结合实际,谈哲学三大规律的内涵?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这个三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
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
用逻辑关系图表示,是这样的形式:┌量变质变规律——变化规律:内部变化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核心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发展规律:外部过程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规律内部,属于发展的连续性具有的客观规律。
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一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精神先于自然界而存在的,从而归根到底这样或那样地承认创世说的人,即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源的,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
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三大类:客观唯心主义,其包涵了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比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强调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客观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人的意识(而非神灵的)存在。
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将“认知”与“存在”等价起来,主观唯心主义所讲的“存在”是狭隘的“客体”对于“主体”的被认知;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
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
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唯物主义也分为三大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还有第三个方面
作者: 宫敬才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138-138页
主题词: 哲学基本问题;辩证法;可知论;三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形而上学性;中外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摘要: <正>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只有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似乎早已成定论。
实际并非如此,它的基本含义应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基本问题之所以“基本”,就是因为中外哲学史一切问题的争论和斗争都以此为轴心。
各种哲学派别,不管自觉与否,都是对它的不同回答,想绕开走,是根本不行的。
所以,都归结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可知论或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也贯串于整个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基本问题”的三重逻辑内涵所谓哲学基本问题,应该是哲学所有问题的“灵魂”,正是哲学基本问题统摄着其他全部问题,并使所有的问题都趋向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大体上包括两种观点:不承认有哲学基本问题,承认有哲学基本问题。
其中第二种观点占据主流。
但是,至于究竟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则众说纷纭。
一、作为“反思的思维方式何以可能”的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是“一切科学之女王”,因而只是思维方式提到哲学的命运,有一句最为经典的概括就是“哲学是一切科学之女王”[1]。
仿佛一切学科在人类理性无限地追问下去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与该门学科相关的“哲学问题”。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早就认识到了哲学的这一特征,并因此把哲学称为“一切科学之科学”。
所谓一切科学之科学,这一命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个方面,可以从逻辑上看,或者从内涵上看。
因为一切科学所联盟追问的问题,总是被理性引领到一个“绝对无条件者”上去,只要一个人的理性是健全的,他就自然会追问下去,以至于无穷。
康德曾经把人类理性的这一先天性的特征称为“人的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1]。
也就是说,对事物的绝对无条件者的原因的追问,是人类理性认知活动的天然本性,是不可克服的。
哪怕是遇到了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理性也绝不会罢休。
因此,如果说一切学科的学术探索都是趋向于一个绝对无条件者的,那么,就在逻辑上决定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回溯到哲学,并只有在哲学的意义上才获得了该门学科的绝对的根基。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它能够为一切其他学科给予奠基。
哲学是使一切其他科学成为可能的绝对的条件。
如果没有哲学提供该门学科的绝对条件,那么一切属于该门学科内部的问题都将是没有条件的。
因此,哲学才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2哲学“四海为家”,因而只是思维方式第二个方面,哲学“四海为家”,乃是因为就外延来看,哲学无所不包,即前文所说的,没有任何存在不能够被纳入到哲学的思辨之下,以求获得该事物的概念的解释,亦即该事物的本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哲学看起来如此“悲惨”的命运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哲学无家可归,哲学四海为家”的根本原因了。
举凡我们所知道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等,都有自己的最基础的理论根基,这些根基全部都被冠以哲学之名,比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提出一门科学的哲学的时候,并非是这门科学与哲学之间发生了“交叉”,因而才产生了一门“交叉学科”。
毋宁说以该门具体学科所命名的特殊哲学,实际上正是该门学科的逻辑前提,而非两门外在的学科交叉所产生。
比如,“政治哲学”并不是由“政治学”和“哲学”交叉所产生的。
政治哲学恰好是政治学所以成立的逻辑上的前提。
因此,从上述两个层面看,哲学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外延上看,都是无所不包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哲学看作每一个学科的奠基之作,那么,所有的领地就全部被归属于具体的科学,而把哲学排除在外了。
这样也就导致了哲学无家可归,却四海为家的局面了。
然而,这对于哲学来说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恰好表明了哲学无处不在的绝对本性,因而也就获得了科学上的王冠之称谓,也因此获得了最高的尊严。
3哲学只是抽去质料的“纯形式”,因而只是思维方式现在,如果我们把各门具体科学所提出的基本问题都抽掉,那么,哲学似乎就剩下了一个“空壳”,如果用哲学的术语来说,所有的具体科学都可以看作某种“质料”,而哲学则只是如何认识这些质料的“形式”。
哲学可以思考一切问题,但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抽掉以后,哲学就没有问题了,因而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思维的纯形式,即人类在使用他的思维的时候,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来使用思维的。
通常来说,那些被哲学以外的一切科学所使用的思维,称为是知性思维,而哲学则是它所独有的“反思思维”。
知性思维总是和它所思考的对象直接融为一体的。
因此,在其他一切科学当中,从事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是不必追问:我对对象的认识,是不是对象本身?或者说,我能否具有认识对象的能力?这就是说,在一切其他科学的认识活动中,思维直接指向了该门科学的对象,而认识者从来没有返身出来,去追问我们是否具有认识对象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在一切其他科学的认识活动中,那知性思维的认识全部都是不自觉地被使用的。
即便在人们不能够认识对象的规律的时候,人们也从来没有在根本上去怀疑人们具有认识对象的能力,而只是认为,只是目前还没有认识而已。
因此,一切其他科学认识中,也就是在知性思维当中,认识者总是有一个不是问题的承诺,这就是:我们应当是能够认识对象的。
这便是一切知性思维所服从的“不自觉的无条件的前提”。
现在,哲学的出现,就是要挑战这一不被作为问题的问题,即反思的思维方式是何以可能的?这一问题就被概括为经典的“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只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因此,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被纳入到哲学的思考当中。
这样,哲学就是要实现对反思的思维方式的自觉。
黑格尔把这一反思的思维方式概括为“思维以自身为对象”,实现“思想自觉其为思想”[2]。
在反思的思维方式中,思维就从对象中转身出来,回到思维自身了。
因此,反思是思维回到了精神世界。
人们对感性世界的认识可以通过知性完成,但是,当人们开始对精神本身加以认识的时候,或者对事物的“本质”加以认识的时候,知性思维就无效了。
毋宁说,是思维回到了精神本身来寻找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反思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哲学就是一种反思的活动,这一点把哲学与其他一切科学区别开来。
因此,哲学之谓哲学,就在于它从事的是反思的活动。
反思的思维方式何以可能就构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作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哲学基本问题1“metaphisics”和“philosophia”都只是哲学的消极概念而非积极规定当我们抽掉全部具体问题为载体的反思的思想的时候,哲学还依然会坚持寻找绝对无条件者本身。
从柏拉图开始,哲学被界定为对理念的寻求,并开启了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汇在古希腊哲学当中并没有积极的内涵,只有消极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一部分是研究有形的事物的,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等,这些学问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是作为哲学来看待的,因此,可以被归结为自然哲学。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问是专门研究超感性对象的,比如,神学、实体之学、逻辑之学等,这些学问超出了有形的经验世界。
但后人还没有能准确地概括出这些学问究竟应该被称之为什么。
所以,他的学生们就使用了metaphysics,直接可以翻译为“物理学之后”。
显然,该词汇并不具有什么积极的内涵上的规定,只是说出了该门学问的消极界限,即它们不属于物理学。
但至于这些学问究竟应该称作什么学问,人们不得而知。
但大体上来说,形而上学这一词汇的内涵就相当于哲学。
进一步,在古希腊语言中,哲学这一词汇本身也没有积极的规定,希腊文哲学一词写作philosophia,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爱智慧”。
但是,这仍然没有什么积极的规定,因为对任何事物的思考,只要是不断地对其加以追问,以求获得更加真实的知识的做法,都可以被称作是爱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爱智慧也并没有说出哲学所具有的本质性规定。
显然,把哲学这门学问称作是爱智慧的学问,这并没有说出哲学究竟要研究什么,没有说出哲学的本质性的积极规定。
2形而上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古希腊哲学体系当中,一般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哲学体系。
康德在总结古希腊哲学的时候,区分了这样几个部分:一部分是研究自然物的客观规律的学问,这就是自然哲学。
早起的米利都学派、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始基”的探索,都可以看作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并不关心人的问题。
后来,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发生了一次转向,在哲学史上被概括为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这就是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的追问。
后来,这门学问实际上开启了关于人的本质的追问,构成了伦理学。
伦理学的实质就是追问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的绝对无条件的根据的学问,后来康德也把这门学问称为“道德形而上学”。
但是,当古希腊哲学发展到柏拉图的时候,哲学上出现了明确的唯心论立场。
从最初的从感官世界的表象思维中寻求世界的本源的做法,经过毕达哥拉斯的数是世界的本源,以及巴门尼德的“存在”,最后到柏拉图形成了著名的“理念论”。
自此,发端于古希腊的哲学就变成了探讨关于“理念”的学问了。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当中,有一部分是专门探讨“实体”问题的学问,具体说就是关于“有”或“存在”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自己则把这一探讨“有之为有”的学问称为是“第一哲学”。
后来的学者大体上延续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路,就把哲学称为是“本体论”。
并且亚里士多德还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自身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就是他的《范畴篇》,形成了逻辑学。
这样,在古希腊哲学当中,就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等三个类别。
其中,逻辑学因为没有任何“质料”,它们抽掉一切质料而单纯研究思维的纯粹“形式”,因此,是形而上学中的形而上学,也就是说,它因为是最抽象的,因而高居形而上学的顶端。
与此相对应,出现了三种形而上学,即自然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和逻辑学。
这三个部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思考的对象全部为有形事物之上的“形而上”的对象。
因此,这些学问就被统称为“metephycicl”。
中国的学者根据中国哲学的开端——《易经》中的一句话“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把“metephisicl”一词翻译为“形而上学”。
可见,形而上学实际上涵盖了从“自然”到“人”,再到“本体”的全部形而上的对象,它们就是哲学这门学问的全部。
海德格尔曾经把这一两千年的西方哲学概括为“柏拉图主义”[3],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一概念使“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积极规定经过上述自古希腊以来哲学这门学问的体系和结构及其特征的分析,大体上寻找到了有关哲学这门学问的积极的规定了。
它们不再仅仅是“爱智慧”,而是具有了特定的内容的形而上学。
从概念上来说,哲学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学。
因此,后来的哲学家一直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全部西方哲学就被看作关于“本体”的学问,因此,贯穿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形而上学是何以可能”。
全部西方哲学就是要解决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
围绕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比如,怀疑论和独断论之争;近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内在论与超越论之争;实在论与观念论之争,等等,这些哲学争论全部都是为了解决唯一的哲学基本问题,即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
直到康德,仍然把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目标定位在“形而上学何以可能”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