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7月第24卷第4期
唐都学刊
Tangdu Journal
J ul.2008Vol.24No.4
收稿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西安文理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 200420
作者简介:杨爱花(1965-,女,山东单县人,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
浅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
杨爱花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出现了多种心理困惑,由此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形成原因和消解对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提高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惑;消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 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0300(200804-0126-03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同时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因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下面的一组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自2001年到2006年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共470人,其中因人际关系紧张来咨询的有252人,占53.6%,排在第一位;在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咨询总人数为75人,咨询人际关系问题的
30人次,占总咨询人数的40%,其比例仍高居第一。此外,
对2006级1840名新生进行的一项心理测试显示,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自卑,对他人求全责备等人际关系明显感到不适的同学达到21.74%。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理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
在对陕西师大200名大二学生、西北大学100名大一学生进行的“SCL —90”问卷调查中,统计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不适的达35%。通过试卷分析、调查、咨询等途径了解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
存在着以下心理困惑
(一认知困惑
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对于大学生来说,认知困惑有如下表现:
1.渴求交往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大学生我意识迅速增
强,既有对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又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但受社会阅历、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同时加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常带有理想色彩。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
2.交往意识的理想化与现实多面性的矛盾。通过调查
了解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重思想、重感情、重心有灵犀,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师长,都希望不掺任何杂质,以理想标准要求对方,并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就深感失望,不愿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冷酷、背信弃义等等。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较强,易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
(二情感困惑
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外露,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满足
・
621・
爱与被爱的需求。但是大学生情感不稳定,在与人交往中时而表现为欢欣鼓舞,时而焦虑悲观,甚至还常常出现嫉妒、自卑、自负、害羞、孤僻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等情绪特征。如有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感到不安,因而社交圈子很狭小。有的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傲气轻狂、自夸自大,只关心个人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也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有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等表现。
(三能力困惑
根据社会各类招聘的条件要求,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交往意识,但在交往能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根据笔者对大学
生的问卷调查,97%左右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个别人认为一般;36%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21%的学生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28%的学生在异性面前面红耳赤、语无伦次。31%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讲话的经历;23%的学生不知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由此可见,大学生尽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却出现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融合能力的欠缺。
(四人格困惑
通过调查和与前来咨询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部分大学生由于在人际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发生了异化。表现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悲观,甚至有作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却没有自责之心。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产生疑惑,无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认清自己,不能在交往中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不能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庭教养方式。我校的大部分学生、陕西师大的部分
学生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初中毕业的父母占62%,65%的学生为多子女家庭,父母的精力多在务农和照顾子女生活上;而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尽管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独生子女很娇惯,但是并未真正与孩子平等相处,去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是以长辈自居进行说教,这使孩子处于一种思想压抑的状态,致使学生只顾读书考学,轻视了交往能力的培养。
2.家庭贫困。据调查,西安几所高校家境富裕的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