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
“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新思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的新思考是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十三五”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
一、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承载着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和方向。
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市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区,实现城市功能的有序分布,在确保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
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真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城市规划体系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规划的比重,提高城市绿化率,完善市区生态网络,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生态价值。
加强城市建设的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建筑能效,推广环保新型建材,实现城市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城市智能化和信息化。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城市交通、水利、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特别是要推进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提高城市供水供电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加强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城市的风貌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魅力所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城市风貌保护。
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城市传统文化,提高城市风貌的整体品质。
特别是要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历史建筑,并将其有效融入城市发展中,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韵味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方案
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的风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被高楼大厦和标准化建筑所取代。
城市风貌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也损害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因此,城市风貌的保护和维护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的方案,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加强规划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的第一步是加强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合理规划建筑的高度、密度和风格,确保新建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城市规划还应该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加强规划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建设的方向,保护和维护城市的风貌。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的第二步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城市风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规范建筑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风格符合城市的整体形象。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为城市风貌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的第三步是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
公众是城市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和意见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公众对城市风貌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风貌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城市风貌保护与维护的第四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城市的风貌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还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等。
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监管和保护。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文化遗产的利用,将其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浅谈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以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浅谈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以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方春;谢芙蓉【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带来文化价值观的扩张,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特征正在逐渐弱化,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物出现在各城市,"特色危机"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本文以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塑造城市特色,营造城市独特魅力.【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来宾市;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作者】方春;谢芙蓉【作者单位】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 城市风貌特色的相关概念和类型1.1 城市风貌与城市特色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质、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
它与城市风貌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特色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
城市风貌特色则是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历史积淀、自然条件、空间形态、文化活动和社区活动等共同构成的,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
其定义的实质与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是完全相同的。
1.2 常见的几种城市风貌特色类型传统城市风貌:城市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保留了历史上一定时期较为完整的建筑群体,反映该时代的风貌。
民族特色城市风貌:城市保留了众多的民族历史文化遗迹,体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山地城市风貌:城市依山而建,大多呈多中心的组团式结构,组团间的山体等绿色隔离带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
山水城市风貌:城市建立在自然山水体系中,群峰环抱,绿水穿城,是以山水风景为城市的风貌特色。
基于生态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新区空间规划——以泉州市东海新区为例
基于生态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新区空间规划——以泉州市
东海新区为例
李永春;梅雪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以泉州市东海新区为例,通过确定规划区主要的景观过程,划分生态功能区域与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建立保障地域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在宏现尺度上建立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规剐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形态.并整合这些安全格局以引导和框限城市新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通过研究提出了以山、海、江、城为地域特色的景观格局.以"三源四廊"为景现结构的生态与景现安全格局规划方案.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李永春;梅雪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泉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3
【相关文献】
1.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分析与探讨——以溧阳市燕山新区景观生态建设为例[J], 史银花
2.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曹妃甸新区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J], 张利;张乐;王观湧;王洪新;许皞;门明新
3.基于生态格局与景观风貌视角的城市新区道路绿地体系构建——以邯郸为例 [J], 张云路;关海莉;刘迪;高梦雪
4.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北京市通州新区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J], 成超男;胡凯富;关海莉;赵鸣
5.基于遥感和GIS的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健康评价——以海湾城市新区为例 [J], 陈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田园城市的规划实践——以玉林市兴业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1溯源 :田园城市经典 理论
田园城市理 论最初 由英 国城市规划 师霍华 德于 1 8 9 8年 提 出 ,试 图
解决 英 国快速城 市化所 出现的城 市人 口和 用地急剧 膨胀 ,市 政基础设 施 不堪 重负 ; 大量贫 民窟产 生 ,居 民住宅需求 问题 日益突 出 ; 城市空气 和 水域 受到 污染 ,城市环境恶化 ; 城市流行病肆虐等城市病 。
2. 2城 乡空 间组 团化
根据 城市 自身 的自然基底特 色 ,构建走廊 式 、组 团化 、网络状城 乡
空间格局 ,形成多组 团 、多核心 的组 团城 市结构 和 “ 青 山绿 水环绕 ,城
镇 田园相 间”的整 体城市风 貌 。根据地形 条件差异 ,可划分 为带状组 团 城市 、块状组 团城市和环状组 团城市等不同模式 。 2. 3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的关系 。
2. 1生态底线思维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 , 以环境容量为规划基准 ,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规模 ,
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 强调城 市可持续发展 。在总体规模确定的基础上 ,
优 先划定城 市空间增长 边界 ,明确需要严格 保护 的生 态 区域 ,以及适 合
进 行城市集 中开发 的区域 ,同时引导低 丘 、缓坡的合 理利用 ,避免城 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城 市规划 、建筑设计 与景观设 计之间 的一座桥梁 ,发挥其在 统筹城 市
建 筑布局 ,协 调城市景 观 ,体现地域 特征 、民族特色和 时代风 貌塑造 上 的重要作用 。 2. 5基础设旖绿色化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 将 “ 低碳 、 生态 、 绿色 ”融入基础设施建设 ;
2 演绎 :现代生态 田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规划新导 向
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摘要: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重要的一个风貌控制规划,其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基础,把城市内部分散的绿地景观与城市的人文、历史、经济、工业等文化特色相结合,增加城市绿地的连通性的同时,凸显城市绿地景观的特色,并对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绿地进行不同的风貌特色规划控制。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城市特色绿地系统所谓的城市特色,并不是一个特立存在的对象,它是基于城市多年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地理特质、人文历史、物质科技相结合的地域属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故事的展开,这种属性得到了丰富和延续。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则是将城市特色充分保留和传承的载体,将城市特色融入城市绿地景观中,丰富城市绿地景观的同时,凸显城市风貌的个性。
1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概念介绍城市景观,从城市规划与城市人文的角度审视,其包括了侠义的“景”和人的感知结果的“观”,以及人在“景”中实现“观”的过程,即“城市生活”。
很具之一观点,可将城市景观概念概括为“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和“城市意向”三个方面[1]。
城市风貌由形而上的“风”(指风格、格调、平哥、精神等)和形而下的“貌”(面貌、外观、景观、形态等)组成[2]。
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3]。
综合以上的几个概念,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是将城市形而上的“风”,融入人工打造的绿地景观中,呈现出来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自身特色,将城市潜在文质形态与城市绿地景观形态相结合统一形成的城市面貌。
2宜宾市城市特色2.1城市概况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处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宾市早在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已设城,至今已有2191年历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如何系统规划园林绿地以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
探索如何系统规划园林绿地以塑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摘要:城市特色犹如城市生命,失去地域性特色等于失去城市发展根基。
基于目前我国城市出现的“零识别城市”及“非地方性”现象,本文做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特色的思考,目的在于挖掘、保育、创造城市地域特色,塑造鲜明的城市地域形象,改善正在消失的城市地域性特色状况。
关键词:探索、系统规划、园林绿地、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地域性特色依托于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依靠自然条件建成的绿色空间系统。
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做成部分,融合了城市所在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凝聚而成的地域文化,对于强化城市总体形象、塑造鲜明的城市地域性特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绿地也成为衡量现代城市地域特色风貌的主要因素。
在空间布局上,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保护城市各组团特色:在分项规划上,作为具备自身特色的园林绿地,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进而演化成城市的地域性标志。
此外,园林绿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节约型园林,有利于改变当前资源浪费和地域景观丧失的建设模式。
合理利用当地河流、山川、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景观,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塑造地域性特色最为经济的手段。
利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在于首先对城市的地域特色进行梳理,挖掘、提炼地域特色构成要素,并有效利用这些地域元素,将地域特征融入到园林绿地中,进而转化为地域特色在物质空间的体现,运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手段保育与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
一、尊重自然环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常是在复杂和微妙的特定地域环境中进行,每个场所的特殊自然条刊也是最可贵的设计源泉。
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足塑造地域性特色的基本前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保护、利用自然然景观资源,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将各类绿地、农田、森林、湿地、山体等生态基质进行保护井加以有序规划,才能保障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并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人居环境。
基于生态弹性的北京市“二道绿隔”温榆河段郊野公园设计
第19卷第2期2021年4月Vol.19No.2Apr.2021中国城市林业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基于生态弹性的北京市“二道绿隔”温榆河段郊野公园设计孙越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330013摘要:生态弹性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为缓解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以北京市“二道绿隔”温榆河段的郊野公园组团为例探讨生态弹性导向下的郊野公园体系设计策略:一是从缓解河道行洪压力、形成区域海绵系统、公园水网循环建设3方面构建弹性水系统;二是通过推进适应性生态演替与设计旱雨两宜生境构建弹性生境系统;三是构建生态游览系统。
关键词:生态弹性,郊野公园,设计策略,北京DOI:10.12169/zgcsly.2020.09.09.0001Country Park Design of Wenyu River Section of Second Green Belt Areain Beijing Based on Ecological ResilienceSun Yue(Jiangxi V&T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Nanchang,330013,China)Abstract:Ecological resilienc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mitigating ecological crisis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This paper takes the country parks along the Wenyu River section of second green belt area in Beijing to explore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the country park system oriented by ecological resilience.Constructing the resilient water system can be realized from3aspects:relieving the flood discharge pressure over the river course,forming the regional sponge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park water network.The resilient habitat system can be built by promoting the adaptive ecological succession and designing the habitats suiting both rainy and dry seasons,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ecological touring system.Keywords:ecological resilience,country park,design strategy,Beijing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持续高速推进,城乡形态急剧变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摘要:当前,城市发展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国家的未来、民生的福祉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建筑形态、公共空间、街道界面、人文景观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的协调性、融合性与综合性特征。
为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应坚持科学布局,注重城市风貌的内涵式发展,为城市居民塑造美丽的生存家园,助力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引言随着我国各地区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城市规划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只有切实把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得到更为合理规划方案,以此确保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新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涵从整体来看,土地空间规划和空间表达所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非常细微的区别。
客观地说,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导向更加明确,这有助于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亦需要侧重于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国土”为重点面向对象。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遭受来自多个方面的限制。
为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效性,保障工作效益,需要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树立起全局发展观念,持续优化工作理念与方法,针对实际落实阶段所遭遇的各式困难与阻碍,加以细致分解,并进一步增强其灵活性,结合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发挥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指导作用,树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规划理念,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
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阶段遭遇的各式问题,加强管理与分析,制定出规范的工作体系,强化立体空间框架建设。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相关工作行为的约束力,保障工作规范性。
同时还需要强化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健全工作体系。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物质的消耗。
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生态能源遭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角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采取适当原则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力度提升的目的,确保城市向着经济、环保方向转变。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1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项干扰因素,对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态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对城市城镇开发项目、人文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保护压力。
一般来说,城市在实施绿色基础建设时,可以将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并按照市民日常生活要求进行室外景观设计,将城市绿色基础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出来。
2.2依靠生态保护基础开发生态绿地大多数城市绿化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城市现代特色,这表示在进行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建设主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景观布置要求,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
当然,在开展生态绿地建设时,还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城市绿化建设成本,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美观性。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9第1卷 第13期产业科技创新 2019,1(13):9~10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孙文财1,周 洪2(1.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沈阳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000;2.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长春管理站,吉林 长春 130000)摘要: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全面推进,使得城市的规划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以可持续建设、环境友好理念为指导的生态城市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作为新型的社会关系,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专业建设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功能,推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贯彻生态城市的科学建设目标,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人们工作、居住的环境质量。
基于此,本文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对构建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城市的具体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绿色交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13-0009-02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经济、文化、社会与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在高效利用城市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同时,对城市面貌进行改善,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以生态文明现代化发展为原则,开展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工作,平衡城市规划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原则1.1 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承载能力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进程中,对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建设与资源开发等方面建设的承载能力有着一定的限制。
在生态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的设计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产业结构与布局。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合理对各项产业的分布、规模、影响等进行控制,在保证资源整体利用质效的同时,控制生产污染影响;二是城市实际人口承载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使得城市人口的规模与密度不断提升,能源实际消耗量大幅度增加,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环境污染影响。
“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应用
“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摘要】: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生态服务的基础。
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系统。
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关注的生态安全问题,展开论述。
通过“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阐述,引入如何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论题,深入探索“景观安全格局”这一建立途径和构成框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ei规划做法,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安全引言:2011年7月,美国《赫芬顿邮报》评出了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地区,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媒将中国评为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图为在山西临汾市污染严重地区,农民在棉花地里干了两小时的活之后全身都是煤灰。
看到这则微博,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大家是否同样对我国、对山西、对临汾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担忧呢?一、当代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挑战之一:关于区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及城市扩张。
在中国快速和大面积的城市化进程中,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使大地生命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摧残。
具体表现为大地景观破碎化、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的大量丧失。
挑战之二,关于自然服务与城市生态安全。
大自然给了我们足够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来让众多的人口体面的生活。
地球是一个生命系统,是一个活的“女神”。
她为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提供生态服务和自然服务。
挑战之三,关于城市结构和功能。
我们不但毁坏大地上的自然系统,同时我们也没有能够设计一个高校和谐的人工的城市系统。
当今中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从根本上忘却了建设城市的居住和生活目的。
相反,我们却把实现这种生活的工具,即生产和交通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机器和汽车成为城市的主人,而不是生活其中的城市居民。
挑战之四,关于城市特色。
如何在全球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城市个性?关于城市风貌特色的消失问题,学者们已有众多的讨论。
谈遂宁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框架
1 城 市概况
都是立足于本土 的深入调查分析 , 实现适应 土地和土地 之上各 种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 , 涪江 中游 , 属川 中丘 陵地 区 , 四 自然 、 是 人文历史 过程的规划 。生 态基 础设施不 仅关注开放 空 间的 川省成渝城镇 区 的重要 交通 枢 纽 , 域 面积 53 5k 总人 口 市 2 m , 休闲 、 觉质 量 , 视 还关注水资源管理 、 乡土 动植 物 、 绿色交 通、 土 乡
园城 市定位下的生态基础设 施规 划 , 以期对未来遂宁城市规划建设产生积极作 用。
关 键 词 : 市 , 态基 础 设 施 , 划 城 生 规 中 图 分 类 号 :U 8 . T 94 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宁市深 入挖掘和传承观音民俗 文化 , 大力实施“ 五创联动 ” 和城 乡
先后成 功创 建 了中 国优 秀旅 游城 市 、 国家卫 生城 在全球化和快 速城 市 化背 景下 , 国城市 整 体 生存 状态 堪 环境整治工程 , 中 市、 中国观音 民俗文化 之乡 、 国家园林城 市 、 国绿化模 范城市 等 全 忧: 城市无序扩 张导致城 市生态 系统 服务功 能衰退 、 市 功能 和 城 1 2张国家级城市名片 , 城市 环境 和城 市形象得 到极 大提 升。 结构不相匹配 、 市社会及 基 础设施 服务不 完善 , 城 导致 城市 特色 风貌丧失 。针对上述 问题 和挑 战 , 国各地纷 纷进 行探 索 , 找 全 寻
亿 . 国绿 色低 碳 住 区技 术 评 估 手 册 中
可获优惠房贷利率 、 还贷本 息免个 人所 得税 等刺激 措施 , 活绿 激
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怎么写
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前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城市的整体风貌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要求的提高,整体风貌改造工程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以某市区为例,探讨其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方案,希望能够为城市整体风貌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项目背景某市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市区的整体风貌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规划失误,导致了城市整体风貌不够美观和完善。
另外,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该市区决定对整体风貌进行改造,以期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
三、项目目标1. 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整体风貌改造,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和知名度。
2. 改善人居环境。
优化城市道路规划、绿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3. 促进城市发展。
优化交通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整体风貌改造方案1. 城市规划设计基于该市区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规划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和建筑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提升道路景观和功能。
2. 环境整治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整治方案。
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修剪树木,美化景观,筑造清新的生态环境。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改善环境卫生,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3. 建筑改造对城市中心区域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
修缮历史建筑,改造老旧建筑,提升建筑外立面和内部装修,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4. 交通优化对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系统进行优化。
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地下管网建设,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便利性,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5. 市民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城市风貌规划实施方案
城市风貌规划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风貌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风貌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特点,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
本文将就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城市风貌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城市风貌规划的重要依托。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元素,将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展示。
其次,城市风貌规划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
城市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空间,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绿地、湿地、森林等自然景观,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另外,城市风貌规划还应该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规划实施中,应该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多样化、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促进城市居民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城市风貌规划还需要注重交通与道路的规划。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体验。
在规划实施中,应该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最后,城市风貌规划还需要注重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规划实施中,应该科学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合理布局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产业区等,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性和宜居性。
综上所述,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公共空间、交通道路和功能区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日益重要起来。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升级与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
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有密切关系。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要求与城市发展的需求,创新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提高其合理性,才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关键词:国土空间;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引言城市的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等,都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工作,涉及到的部分较多,因此存在职责不清问题、标准不同问题,致使实际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协调难度较大,使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方案难以落地。
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合理的规划为前提,需要新技术的使用与新体系的支持。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工作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设计问题分析(一)城市风貌规划整体性欠缺城市全面功能的发挥以及城市规模的合理化,是以往城市风貌规划工作中的重点。
很多城市都在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类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场馆。
现代化的建筑已经成为衡量城市风貌规划成功的标志。
城市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但只建设,不保护,使城市风貌规划整体性缺失。
只关注城市规划中的道路建设、场馆建设,会让城市的高层建筑难以融入原本的城市,影响城市轮廓美观度。
(二)城市建设规划不平衡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不均衡问题一直存在,无论是怎样的城市,都会存在或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存在新老城市并存的问题。
在同一个城市内,老城区的改造速度远远不足新城区的建设速度。
城市内不同区域规划不统一,直接导致传统建筑分散,新旧建筑混合存在的问题,像城中村就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表现。
不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平衡性问题,会让最终的建设成果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城市风貌展现力度不足任何城市建设工作,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
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风貌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风貌的深入解析,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城市风貌解析城市风貌是指城市在地理、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整体形象。
在城市风貌的解析中,我们需要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以深圳市为例,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深圳也面临着风貌特色丧失、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控制策略针对城市风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策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进行引导和控制。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明确保护区域和开发区域,防止盲目开发导致的风貌破坏。
其次,采取环保措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例如,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效率等。
最后,优化建设规划,打造宜居环境。
例如,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增加绿地面积,推动慢行交通等。
总结城市风貌的保持与传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城市风貌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为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提供有益的建议。
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城市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注重保持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使城市在发展中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总之,我们要在推动城市发展的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风貌,让城市在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引言山东省威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城市景观风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威海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基于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城市风貌规划,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规划生态基础设施是指城市中支持绿色生态、提高环境质量的自然和人工系统,包括自然保护区、公园、湿地、林地等。
城市风貌规划则是以城市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展现城市独特的形象和魅力。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寻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寻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不平等等。
在此背景下生态城市理念逐渐引起关注,生态城市强调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城市注重节能减排,提倡清洁能源和可持续交通,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旨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建设紧凑型城市,减少土地消耗和资源浪费,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技术,以降低碳排放,提倡开放空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就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规划设计;策略1生态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存在资源浪费和土地消耗严重等诸多问题。
生态城市规划倡导紧凑型城市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循环经济和智能科技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回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生态城市规划致力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可以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从而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规划还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提供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不仅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提升了社区的社交互动和社会凝聚力,增加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此外,生态城市规划强调社会平等和公共参与,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机会,鼓励居民参与决策过程,增加社区的自治和民主化程度[1]。
总之,生态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它能够在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方面发挥作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协调。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风貌规划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主体功能区域的规划与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针对于城市风貌规划来讲,其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且存在部门规划之间标准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进而造成协调难度较大、规划落地性较差。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其是对空间体系进行改革并构建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措施。
从体系建设与新技术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支撑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以城市风貌规划为核心,阐述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风貌;规划策略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量大幅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之间的差异、个性特征在逐渐缩小,城市风貌越来越趋同,这已引起城市管理者、市民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目前,全国已有很多城市编制了城市风貌等相关规划,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划大多从宏观角度考虑,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不强等,因此亟需对城市风貌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城市风貌的概述1.1城市风貌的概念城市风貌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应与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进行融合,因为城市景观主要为城市内部的建筑结构与城市山水及历史古迹等,重视景观设施的良好体验。
而针对于城市风貌来讲,其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文化特征与民族艺术及物质文化等,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后者十分关注城市的内在表现与综合感受。
另外,城市形象主要为社会群众对城市道路与国土风情等综合要素的判断,包含了物质与精神文明等多项内容,城市风貌可以借助城市形象来全面体现出城市格局与城市结构以及城市历史等发展方向。
1.2城市风貌的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即为借助完善且健全的设计方式来对城市空间与景观以及建筑进行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风貌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区别。
因为城市风貌规划十分重视对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继承,并且也非常注重对城市个性的展现,希望可以借助外在景观来促进城市吸引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评论]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
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景观;城市风貌;城市风貌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威海1 引言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
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
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
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
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城市特色被理解为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它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
有人给予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以不同的注解,认为其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城市特色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它的表现,城市风貌则倾向于城市的文化、传统习俗与内在精神;城市风貌包含了城市特色,而城市特色则是城市风貌的更加概括、更加提炼的精华部分(扈万泰、郭恩章,2002;蔡晓丰,2005)。
而美国学者加纳姆(Garnham)则认为城市特色(urban character)是由:(1)物理特征和面貌;(2)可观察的活动与功能;(3)含义或象征三个部分组成。
并认为鲜明的特色与强烈的地方感受取决于建筑风格、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记忆与隐喻、地方材料的使用、技艺、重要建筑和桥梁的选址、文化差异与历史、人的价值观、高质量的公共环境、日常性和季节性的全城活动等方面,涉及的对象十分广泛(Garnham,1985;张松,2001)。
城市风貌特色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杨华文、蔡晓丰,2005),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生态、环境等内涵所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金广君等,2003)。
可以看出,其定义的实质与城市风貌与城市特色是完全相同的。
2.2 城市风貌规划与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城市风貌规划或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并没有正式列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但从20世纪198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城市就纷纷开展了以之为主题的规划研究(蔡晓丰,2005;扈万泰、郭恩章,2002;魏挹澧,2000)。
目前,国内开展的此项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列入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2) 作为独立的规划项目;(3) 设立相应的科研课题(魏挹澧,2000)。
具体工作包括:朱旭辉(1993)、蔡晓丰(2005)、扈万泰、郭恩章(2002)和金广君(2003)等人的卓有成效的探讨。
国外的相关研究一直将城市风貌的保护与塑造看作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工作。
1960年代以来,西方的城市规划开始从注重物质规划为主的功能主义思想路线逐步转向注重社会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路线。
在林奇(Lynch),罗西(Rossi),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hulz)等学者的影响下,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人在城市空间与城市环境中的经历和意义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Lynch,1960;Norberg-Shulz,1979;张京祥,2005)。
城市设计的文脉性、社会性与公众性、城市设计的累积性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张庭伟,2001)。
奈杰尔·泰勒(Nigel Taylor)认为城市设计的艺术就是创造城市风貌的艺术。
指出城市风貌与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其组成包括:场地自身及其周边环境、场地上的地物、由地物构成的空间场所、使用者的感知、公众的社会行为五个部分(Nigel Taylor,1995)。
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塑造对城市居民情感寄托的加强与社区凝聚力的提升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ornelsen and Franz,1995)。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城市风貌及其相关规划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与范式。
从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看,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城市风貌的认识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有明显不足:(1)强调城市人工环境与视觉要素对城市风貌的影响,而对城市的自然生态背景与文化内涵关注较少;(2)侧重城市建筑本身的形式感与个性特征, 而对区域——城市整体景观格局研究不足(李伟,2005);(3)在实际工作中对社会性与公众性资源的整合不足。
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城市风貌主要是由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过程、历史文化过程和当地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并综合体现为城市景观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是景观作为视觉景象、作为栖居地、作为系统、和作为文化符号的综合体现。
城市风貌是视觉审美的对象,是城市居民定位和认同的根本,是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载体,并讲述城市历史文化故事。
一个良好的城市风貌,不应仅仅是视觉“美”的,同时也必须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因此,城市风貌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结合是优化城市风貌的必然途径。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维护土地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框限。
(俞孔坚、李迪华,2001,2002,2005)。
具体的结合途径分为三大步骤(图1)图1 研究框架Fig.1 Research framework3.1 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具体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 对城市自然、生物、人文资源的类型与特征进行表述,回答“现状城市风貌是是怎样的?”(2) 对城市自然、生物、人文及视觉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整体格局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对以上几个过程进行评价,回答“现状城市风貌存在什么样的问题?”3.2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生态基础设施的确定可以使城市免受洪涝灾害、保护物种和栖息地的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和提供游憩体验以及良好的视觉景观,是形成良好而独特景观风貌的前提和保障。
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简称SP)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Yu,1995,1996;俞孔坚,1999,1998)。
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规划的结合,具体分为以下两大步骤:第一步,在高、中、低三种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防洪安全格局、生物安全格局、乡土文化安全格局、游憩安全格局、视觉安全格局等五大格局,并由此建立城市整体的生态基础设施,明确哪些是城市风貌特色构建过程中的“非建设区”和“可建设区”,并回答“如何改变现状城市风貌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风貌的总体特色,回答“未来形成怎样的城市风貌特色?”。
(1)建立防洪与生物保护网络,形成生态景观特色;(2)建立乡土遗产网络,塑造历史文化景观特色;(3)建立游憩网络,凸显游憩景观特色;(4)建立视廊保护与建筑高度控制网络,构建视觉景观特色。
3.3 城市风貌控制性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往往造成规划成果难以落实的情况(王哲、洪再生等,2007)。
城市风貌规划必须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策略,使其成果成为城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时参考的直接依据。
因此,笔者提出城市风貌控制性规划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城市风貌控制性规划对于上一层次规划(生态基础设规划和城市风貌规划)确定的“非建设区”的边界和具体控制内容的落实,“非建设区”和“可建设区”的风貌管理和控制导则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风貌控制性规划的具体步骤如下:(1) 将城市按其景观类型与景观要素重点的不同,划分宏观与中观尺度下的景观特征区;(2) 针对宏观尺度景观特征区重要的跨区域EI廊道,提出相应的风貌管理和控制导则;(3) 针对中观尺度特征突出的各景观特征区,落实景观风貌规划的各项内容,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导则;(4) 通过预景的方法,对不同发展策略下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进行模拟和评价,指导未来的空间发展决策。
4案例实践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市区面积为769 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91.24 Km2,总人口82万(2004年底)。
威海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依山傍海、山海相融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包括甲午海战纪念地等在内的大量历史遗存。
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球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享誉国内外。
自1980年代以来,快速城市化与全球化已经对威海城市风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如果现阶段不抓紧时间对城市风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保护,那么威海独特的城市风貌将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成为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而,在威海新一轮城市建设之前进行的城市风貌研究,有助于独具魅力的滨海城市风貌的保持和塑造,确保其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4.1 研究目标通过城市风貌规划将威海市建设成为“山海相连、城乡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宜居城市”。
(1)维护自然过程包括水文(雨洪、海潮)、生物等在内的自然过程的安全,确保城市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2)保护和弘扬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维护乡土文化遗产安全;(3)显山露水,城乡融合,维护海陆、城市和乡村、自然和人文的空间联系安全;(4)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与控制,保护威海多样的自然、生物、人文资源,使其成为开展公众教育和观光休闲的基地;(5)优化城市的发展方式与空间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