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满分作文(4篇)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满分作文(4篇)敬畏大自然作文。
我们的生命源于自然,世界万物也都源于自然,爱护它吧!所以,我们就付出行动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人人都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那么哪些是敬畏自然题材的同学作文呢?我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满分作文”,欢迎您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助益!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满分作文【篇一】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而在人类诞生之前,自然便悄然消失。
人类企图制服自然的种种行为,最终只会被自然弄得不堪一击。
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去与自然相对抗。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敬畏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用一种虚心的态度,去向大自然学习,才能使人类连续繁衍、进展下去。
人类今日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来获得的经济增长,是在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挖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填满的陷阱!我们要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代价!我们获得的利益只是临时的,而失去的资源却是永久的。
假如人类再不停止无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终有一天,人类会受到自然的惩处!那么大自然的力气究竟有多大呢?或者说在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呢?人类所引以为豪的种种创造,如杂交水稻,航天飞船什么的,在自然面前只不过是一件极其简洁的玩具。
大自然能制造像“一线天”等险象环生的美景,亦能让花朵绽放自己的芳香;大自然能关心人类浇灌庄稼,大自然也能让人类瞬间消逝。
想请教人类能如此潇洒地掌握、转变这一切吗?人类的才智与大自然的才智相比,只能用“相形见绌”来形容。
人类必需要学会敬畏自然!事实胜于雄辩,一系列的大事都证明白一点:谁都不是宇宙的主宰者,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存在,当年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圈Ⅱ号”试验证明白:人类离不开自然。
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主宰者,跟其他生物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其他生物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公平和谐地共同生存在这漂亮的星球上。
它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敬畏,由于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才智制造了这一切。
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宇宙,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满分作文【篇二】人类,只是大自然的看护着,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____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____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敬畏自然,行有所止(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敬畏自然,行有所止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句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人类不断的屠杀动物,毁坏植物。
如果有一天动植物都灭亡了,人类还能活多久呢?每一次的自然灾害,真的是天灾吗?怎么会有频繁的泥石流?又怎么会有沙尘暴?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给予报复的。
”以上材料引起了我们怎样的思考?要求:(1)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2)不少于800字。
(2)不得抄袭、套作。
2.根据以下两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不透露个人信息)①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又一个纪念日,珠峰迎来了各种各样的登山者,包括富豪、王子、明星、记者……他们尽情享受着“征服”的快感。
而有报道称,珠峰目前已成为世界最高的垃圾场,在人类首次攀登时的营地附近,冰川比20年前退缩了3英里。
专家警告,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人类的肆意无畏将会导致可怕的生态灾难降临。
②有个朋友在大漠游览,傍晚看见天边大而圆,温润而壮丽的落日,情不自禁地跪下,泪流满面,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落日,他被深深震撼,而最自然的反应就是跪下。
其实,需要行礼跪下的又何止是对自然……3.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物理学家何作庥坚持认为:“人不必敬畏自然”;生化学家方舟子坚持认为:自然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近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西部缺乏开发条件的地区,“不发展”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之一;沙特前国王费萨尔曾说:“在过去一代人的时间内,我们的坐骑由骆驼换成凯迪拉克,我担心下一代人又不得不卖掉凯迪拉克重新骑上骆驼。
”根据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要求:1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2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或剧本。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道德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

《道德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
其中,“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被视作一种行为准则,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角度探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有敬畏”。
道德经认为,人们的内心应该怀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之道,敬畏自然万物。
这种敬畏之心使人明白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微小和渺小,从而更加谦虚谨慎,不敢妄为。
敬畏之心也使人尊重他人,不自私自利,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当人们具备敬畏之心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轻易伤害或侵害他人利益,而是以和平、友善、宽容的态度面对他人。
其次,我们来探讨“行有所止”。
《道德经》强调人们在行为上应当保持适度和克制。
行有所止就是指人们要明白自己的局限和界限,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或权力,不贪图私利而伤害他人,不盲目追逐名利而失去自我。
行有所止要求人们具备自律和节制的能力,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遵循道德规范,按照自己所处的角色和身份去行事。
只有行为有所节制,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再次,我们来思考“为人处世立身敦厚”。
道德经也强调了为人处世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以敦厚为立身之本。
敦厚是指人们应该真诚、善良、宽厚、有情有义。
为人处世立身敦厚要求人们待人以诚信,不欺骗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不与人争斗。
正直、宽容和谦虚是立身敦厚的重要品质,只有坚持这些品质,人们才能走得更远,得到更多他人的认可和善意。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的行为准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职场中,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对待领导和同事,以适度和克制的行为方式,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在家庭中,我们应当以敦厚的品质对待家人,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家庭矛盾,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优秀满分作文7篇

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优秀满分作文7篇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优秀满分作文篇1人,还是应该有几分敬畏之心的。
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常常会妄自尊大,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是愚不可及。
要说敬畏,我们最应该敬畏的是自然。
自然像父亲一样,我们敬畏它,它就亲近我们,我们忤逆它,它就惩罚我们;自然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敬畏它,它就给我们无限的启示,我们藐视它,它严历地教训我们。
“师法自然”,是最聪明的学习方法。
可是人类总是以自然主宰自居,肆意享乐,挥霍浪费自然的一切资源。
人类总能够化友为敌,几乎所有的生命形式,都能够变成我们人类餐桌上美味,人类高踞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点,在地球上似乎所向无敌。
如果仅仅是为生存或繁衍而取得食物,尚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而人类不是这样。
食野味穿裘皮赏骨雕,是某些人的癖好,还成了炫耀的资本和地位的象征。
为一只犀角,可以杀害一头犀牛。
为两根象牙,可以杀害一头大象。
为了得到黄羊的皮毛,可以把它们斩尽杀绝。
为了取暖或者削筷子,可以毁灭性地破坏森林。
人类可以移山填海,可以随意排放毒气,排放污水,排放废渣。
人类因一丁点小利,可以屠毒生灵;为满足无边的贪欲,可以糟蹋环境。
短短的几百年所谓现代文明,让天空失去明净,变得灰暗;水源不再清澈,变得肮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
在破坏自然的活动中,我们也不得不惊叹人类的力量,还有哪一种生物,能够这样糟贱地球,我们所有生物共同的母亲。
自然生态以十分脆弱的表象,给我们沉痛的教训。
制冷剂的任意排放,使臭氧层出现了漏洞,各种有害射线长驱直入穿透大气层,我们就失去了庇护。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使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地球两极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过度放牧和垦殖,植被大量破坏,使土地荒漠,扬砂暴虐,使水土流失,河湖淤塞,造成洪灾水患。
再看科技是如此发达的美国,今年也遭受了罕见的飓风,造成至少千人死亡。
一场“非典”从广东到香港,从中国到外国,从亚洲到全球。
今年的禽流感,从东南亚到中国,从台港到韩国。
高考高分作文:心怀敬畏,行有所止

高考高分作文:心怀敬畏,行有所止在物质日益丰腴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思想也日益得到解放。
人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然而,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更应知道不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即对自己的所欲、行为的一种规范。
若一个人事事皆按所欲而行,那么最终会失去对外界事物的敬畏之心,这样不仅仅是道德的沦丧,更会对整个人类世界带来不幸。
放眼当下的疫情,不正是因为不尊重敬畏自然,而导致病毒肆虐全球吗?所以人生在世,应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从SARS 病毒到埃博拉病毒,再到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这每一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就了无数个家庭的生离死别,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因:无视法规、食用野生动物、忽视自然发展规律,挑战法规,这些难道都还不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吗?殊不知,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需要大自然。
对大自然的不敬最终会反噬到我们自己。
看看疫情前,再对比疫情中的某些迹象,这说明大自然终于在此刻得到了片刻的休息。
小鹿撞进公园,野猪狂奔在高速,山羊啃着路边野草,那是怎样一种祥和而新颖的画面!这些都是在提醒着我们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最爱川端康成那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虔诚的心态啊!他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
由此观之,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尊重它们、敬畏它们,而我们也应行有所止,与自然和谐共处。
《李尔王》中有言,“我用本分来爱您”,那不是挂在嘴边的媚词,而是感性和理性的交织,爱国也同样需要理性和敬畏之心,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来顺应祖国未来的发展,更要知道不该做什么来守住底线,维护祖国的美丽繁荣。
放眼人类与自然,科技与人伦不都需要敬畏之心来守住底线吗?莫要让那源自蛮荒时代的陋习风蚀掉人类文明的土壤。
《围炉夜话》中曾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该做什么。
而常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才能时刻提高我们的觉悟。
优秀高考范文《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中文800字

优秀高考范文《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中文800字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我们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宏伟壮丽的世界背后的正是自然的力量。
惊叹之余,不妨从来看待自然的态度是敬畏——尊重它,保护它,遵守它。
敬畏自然,意味着要保护自然及其环境,不能在自然界大肆捕捞,乱砍乱伐森林,污染水体。
要尊重自然规律,增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同时坚持“以德服人”的原则,善待自然的一切,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同时,要行有所止,遵守自然的规律。
我们以前没有把它当回事,结果面临灭绝的危险。
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多,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对自然环境形成威胁,现在我们必须要学会遵守自然规律,行有所止,不让这种灾难再次发生。
体会了自然的伟大,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超越自然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与自然的连续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要发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自然的力量是宽大的,它的神奇令人敬畏,因而,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环境,保护自然,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议论文1100字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议论文1100字图片读罢,揽卷长思,仅2张图片,却真切道出人与自然之关系。
不禁引人唏嘘。
杠杆上,看似是对于猎手有利,其则不然,试想,猎手如若开枪,当熊坠落之时他自己也必因失衡而丧命。
因此,人与自然从不是”独善其身’的关系。
而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所以我们唯有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方可与之和谐共处,方使人类得以长存。
敬畏自然者自古便有之。
如明朝大家方孝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宋名家朱熹于《中庸注》亦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都在告诫我们,智者长存于人间,因当懂敬畏,因当常怀敬畏之心。
对天地敬畏,对自然敬畏,对生命敬畏对该敬畏之事敬畏。
诚然中国如此外国亦然。
俄罗斯谚语有言:”屋里养花,男人离家。
’因为女子一般爱花,予家养花,浇水上肥,悉心照料,花草自是喜悦,便散新鲜干净空气以贻之,女主人也定当心悦神怡。
反观男子,一般不喜花草,有时甚至还祸害它们,把花盆当烟灰缸用,引花草反感。
花草虽不言,却也在暗暗”报复’,仙人掌释放生物碱,大脑反应,产生嗜酒念头,使贪杯者变成不可救药的酒鬼;西红柿放入屋中,却不浇水,它便会释放”清醒剂’,使你虽瞌睡却仍辗转不寐;还有常春藤、虎尾兰、玫瑰花等等植物,若不善待,便会作怪。
因此,草木并非无情,予家养它们便要爱护爱惜它们,常常对它们亲切聊聊,让它们心绪良好,它们自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当然不敬畏自然者亦有之。
从澳大利亚的山火到雅典的鼠疫,从03的SARS到如今的新冠。
回想哪一次疫情不是人类自己所为,若不是环境遭破坏,全球变暖怎会有大火蔓延?若不是人类乱食野味,怎会有疫情猖狂?如泰戈尔言:”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他们的阴影投射在自己面前。
’蔑视自然者选择与自然博弈,那么在他们行路上,必然有自己造就的阴影,前途一片黯淡。
如果这样的人多起来,整个世界将陷入人类自己造就的地网。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在生态外。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人物素材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人物素材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清]曾国藩
晚清名臣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天命”即是规律,“人言”即是别人的评论,“君父”即是国君。
知道害怕和恐惧的人,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这个“害怕”是超越了自身本能的害怕,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选择,是敬畏的一种。
曾国藩一生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向,行有所止,内清外浊,内方外圆,谨言慎行,终成大业,成为一代名臣。
心存敬畏,敬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植物、动物,一切世间存在的事物。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行无所止,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势必就会失去一个人做人的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随意亵渎,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应该敬畏的东西。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以一颗敬畏之初心来面对我们所生活和栖身的世界,守住做人的底线,像花一样美丽,像蚂蚁一样勤劳,活出情怀,活出人格,活出真爱大美。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我们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正因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可以提醒我们尊重自然界。
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
由于破坏和污染,许多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到破坏。
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走私正在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如果我们不心存敬畏,继续蛮横地掠夺自然资源,最终我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界的伟大和力量,尊重自然,并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它。
行有所止可以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
人类的欲望似乎没有止境,我们对物质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
我们必须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节约和合理使用。
水资源是宝贵的,但由于不良的用水习惯和浪费,许多地区正面临水短缺。
大量的塑料垃圾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如果我们不行有所止,继续浪费和滥用资源,最终我们将消耗殆尽。
我们应该适度消费,避免浪费,并采取措施降低我们对资源的依赖。
心存敬畏和行有所止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我们必须以敬畏和尊重来对待彼此。
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争吵、仇恨和歧视。
如果我们不心存敬畏和行有所止,我们将陷入更多的冲突和争斗。
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学会包容和爱护他人。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应该明白和认识到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们应该心怀敬畏,尊重自然界,珍惜资源。
我们应该行有所止,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
我们应该心存敬畏,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11时事热点运用示例:近年来,旅游文明不断普及和推广,不文明旅游现象越来越少,但生态旅游的价值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加上社交媒介天然有猎奇的属性,一些人不惜做出采摘珍稀野生植物、捉拿或驱赶野生动物、踩踏丹霞地貌等行为。
这些人心中显然没有对大自然的基本敬畏。
生态旅游是为了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之美,了解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
不破坏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底线。
打卡拍照分享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任性采花、捉拿动物,甚至踩踏自然遗迹。
在“出圈”的冲动面前,我们应该多些对大自然的敬畏。
(选摘自中工网/编辑:于智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有科普博主发帖称,某社交平台上刷到游客晒出手持野生鼠兔的照片,并质疑:“在青海祁连山草原,抓鼠兔和喂旱獭(俗称土拨鼠)是否成为了旅游项目?”网友担心,游客这些举动有感染传播鼠疫的风险。
对此,有当地居民表示,远离高原鼠兔、禁止投喂旱獭在当地是基本常识。
当地疾控部门表示,在鼠疫防控指南里,明确规定了禁止接触和投喂鼠兔、旱獭。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鼠兔分布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游客的个人行为很难控制,只能去劝解。
角度二:敬畏之心。
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所约束,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拍照者正是因为缺乏敬畏之心,才我行我素,任性而为。
因此,提高认识水平,提升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让某些人的行为不失范。
角度一:科普宣传。
所谓“无知者无畏”,拍照者可能因为不懂得其行为的潜在风险,才做出如此鲁莽且危险的行为。
因此,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游客了解某些行为当中的风险或隐患,大有必要。
角度三:文明素养。
文明人要做文明事,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但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却并没有与之同步提升,这才有了某些游客做出了不文明行为。
由此看来,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对于某些人而言,依然是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作文600字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作文600字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走在街头巷尾,你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哎呀,真怕雷劈到我啊!”这不是真的害怕打雷,而是人们内心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就像小时候听老人说,别在河边玩,小心水鬼拖你下水,虽然我们都知道河里没有水鬼,但那种对未知和强大力量的敬畏,让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有次去庙里,看到香火鼎盛,人们虔诚地拜拜。
有个大妈特别有意思,一边拜一边念叨,“保佑我家平安,保佑我孩子考个好大学。
”看着她那虔诚的样子,我突然想到,其实人们敬畏神明,更多的是敬畏一种希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朋友聊天,他说最近在学习编程,说感觉自己好渺小,那么多代码,怎么可能学得完?我笑着说,“这就是知识的魅力啊,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
”其实,我们敬畏知识,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世界之大,宇宙之广。
这种敬畏让我们保持好奇,保持学习的热情。
每次回老家,看到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心里就特别感慨。
他
们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那几亩地。
有时候想想,他们其实是在敬
畏生活,敬畏每一粒粮食,敬畏每一滴汗水。
这种敬畏让我们更加
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懂得感恩。
所以啊,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我们敬畏自然,敬畏神明,敬
畏知识,敬畏生活,其实就是在敬畏我们自己。
这种敬畏让我们更
加谦卑,更加懂得尊重,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作文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作文闲暇时读书,最爱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
”一位老人静静端详着睡眠中的花朵,没有采撷,只是带着尊重来呵护自然的美,提醒我们,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怀着尊重和珍视,去欣赏,去“迁就”她们,才能领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动。
是以,面对自然,我们应该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围炉夜话》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亦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告诫人们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我们生活在繁华都市,城市的霓虹灯令我们忘却明月的宁静,城市发展的铁蹄一次次地踏破自然的防线,而自然也冥冥之中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待之。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如沧海一粟,面对地震、洪水、飓风等面前人们无力反抗。
而且人们需要自然,而自然不需要人类。
曾国藩在《戒子书》中有言:“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诚然,我们要敬畏自然。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罗。
我们的衣物、建筑、文化等都取之于自然。
依笔者之见,既然受恩于自然,就应该敬畏它。
然而,听闻人们因吃野味,而导致肺炎病毒的传播,令我尤为错愕。
去年的今天,我应该在操场上奔跑,在阳光下沐浴,在校园中漫步,在教室中读书;而今天我只能在封闭的.屋子中盼望疫情的消散,不能感受最纯正的大地气息,不能感受亲切而芬芳的花香,不能感受没有隔离时的自由......归跟到底,这是因为人们的侥幸心理和猎奇心理。
人们爱吃野味这是来自蛮荒时代人类的本能,人们不满足于足以饱腹的牲畜,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将矛头指向野味。
结果可想而知,引发了这场浩大的病毒侵袭。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方孝儒如是说。
平者内保之而不外荡。
作为自然的受惠者,我们应该珍视自然的馈赠,敬畏自然,行有所止;而不能变本加厉向自然登门槛式地对自然索取,不能任由欲望膨胀。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范文(2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评委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进行演讲。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是一种对事物或者力量的敬重和敬畏感,它涵盖了对人类伟大成就、自然界力量、道德规范等的敬畏。
敬畏让我们心生敬重和敬畏之情,从而使我们谦逊、谨慎和慎重行事。
首先,心有敬畏是对伟大成就的敬畏。
人类的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和创造。
如古时的孔子、牛顿等,近代的爱因斯坦、毛泽东等。
他们的伟大成就让我们感到敬佩,同时也感到自己的渺小。
我们要心怀敬畏之心,尊重他们的贡献和智慧,并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奋发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心有敬畏是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
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们有时候是温和如春风拂面,有时候是凶猛如雷电霹雳。
我们不能逾越它们的界限,否则将遭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
我们应当敬畏大自然的力量,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再次,心有敬畏是对道德规范的敬畏。
道德是社会和人类共同的底线,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我们要敬畏道德规范,遵守道德底线,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同时,我们要敬畏劳动,敬畏公共秩序,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法律法规,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行有所止是建立在心有敬畏的基础上的行动。
在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要谨慎、慎重,不贪心、不张扬,懂得知足常乐。
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我们就能够做到适度、有节制,不盲目追求欲望,不贪图虚荣,拒绝堕落和境遇。
正如杜牧所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有助于我们保持谦逊、谨慎和慎重的态度,保持对伟大成就、自然界力量和道德规范的敬畏之心。
我们需要心怀敬畏,以谦逊的姿态对待世界,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想通过一段小故事来阐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
故事中,有一位年轻人自信满满地登上了一座高山,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不足,他犯下了许多错误,导致最终遭受了严重的惩罚。
2020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作文范文5篇

2020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作文范文5篇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从病毒中觉醒。
不吃野味,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作文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
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作文篇一敬畏自然,行有所止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武汉全城被封、郑州交通受限,更多国人在这个春节被号召宅居家中;聚会畅谈、把酒问盏不再是过节风潮,反是一种丧失理性的行为,更是无法原谅的罪过;自由行走今成奢侈,明眸皓齿素颜朝天微笑待人已成谬误,全国众志成城只为一场浩劫--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
而追究原因,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继而灾难性蔓延居然是因为有些人对野味的趋之如骛、对野味的饕餮不厌。
痛定思痛,我认为:面对野味病毒,早该悬崖勒马,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早已是刻不容缓。
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血与命的教训。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导火索是可与多种烈性病毒共生存的蝙蝠;去年在内蒙古发生的鼠疫,病源是呆萌可爱、无可匹敌的土拨鼠;非洲大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据说是果蝠。
人类一次次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小到个体命丧黄泉,大到一个地域的人风声鹤唳、如惊弓之鸟般遁藏;旅游困顿、自由受限、经济受阻也自是不争事实。
而反观这次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海鲜市场,就不能不说触目惊心:名为“海鲜”,标有“野味”的商家标牌却赫然醒目;标有各种野味价格的价格牌详尽得也是”叹为观止”;售价60元的活鹿、4000元的鸵鸟、500元的孔雀、可传播鼠疫的土拨鼠、SARS病毒的宿主果子狸等等野味更是应有尽有。
人类终究为贪婪、无知又再次付出高昂代价,无畏的人类呀,利欲熏心的人们呀,不知敬畏自然,不愿远离野味,可悲可笑可怜可叹!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石。
一旦脱离了这一基准,缺少了必要节制,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便会退回茹毛饮血的原始粗鄙。
从动物园泼硫酸到女子“虐猫事件”,从猎杀野生黑熊到”活取熊胆”,从偷猎藏羚羊到“屠狗风波”……无不显示着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对自然的不敬。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敬畏自然,行有所止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疾病是我们的朋友之一。
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
如果你听它的,然后改正,那它自然就会走掉。
——钟南山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黑格尔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
——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79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命题。
写作任务要求较为简单,既没有文体限制,也没有交际语境的安排,所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
因此,扣题任务较为集中,无非理解清楚三则材料的含意及其之间的关联。
第一则材料说的是疾病与人类的关系。
钟南山院士认为,疾病对我们而言是友人而非敌人,疾病不是来害我们的,而是来提醒我们的。
这种说法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
意思明确了,可以适当做一些经验联想,譬如:“痛苦是自然的警讯。
”人感到痛苦时,其实是自然在向人发出警讯,警示人应该换一种方式了,以前的方式错了才会导致痛苦。
第二则材料说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征服自然之日即我们遭受惩罚之时。
黑格尔的话告诉我们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人类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
人类与自然搏斗,从没有赢过,至多输得不太惨罢了。
因此,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应该节制,应该收起自己的狂妄自大与勃勃野心。
第三则材料说的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也即人类与自然的關系。
人类利用自然应该要节制,要有可持续性,不能把地球踢成一个破球再交给后世子孙玩。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得为子孙的命运负责,不能占尽自然资源。
归结起来,不难发现,三则材料涉及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的关键词应该有“敬畏”“节制”“和谐”“平衡”“可持续性”等。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网络文章)一直相信,人的内心是住着魔鬼的,如果一个人毫无顾忌,为所欲为,这个魔鬼就会出来祸害别人,自己也难以善终。
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到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个性,强调释放自我,对道德的要求越来越淡化,人所活着的敬畏之心慢慢地消失,其结果往往是: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甚至毫无敬畏之心,毫无精神信仰,毫无道德底线。
这些人因为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因为害怕孤独渴望被爱,所以丢弃敬畏随心所欲!古语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是多么的可怕!人的心是要有所敬畏的,行为才能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人,要敬畏的有很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我们内心认为高尚的东西。
敬畏法律,因此不敢践踏公平正义;敬畏道德,因此才愿意播种爱心。
可人又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破坏者,一旦无所畏惧,以为老子才是天下第一,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就会成为破坏这个世界的根源,造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敬畏之心,是一种为人修养的道德自觉,是一种生命生活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做人行事的为人操守。
如果无限制地纵容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把别人的感受抛之脑后,行为就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甚至破坏基本的社会规则,最终会种下恶果。
官员腐败、考试泄题、救人遭讹诈、假药假奶粉、肇事逃逸、醉酒驾车等等,好像社会上经常上演这种人类丑恶羞耻的事件!敬畏应该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中最基础的素质,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品质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人类越是成熟,越有修养,敬畏意识就越浓厚强烈。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归根到底是要敬畏生命,敬畏人民。真正懂得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肆无忌惮。
1950年代,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罪魁祸首是日本一家氮肥公司,其排放废水中所含的汞,在大海中富集,再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1930年,上空的逆温层使诸多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大烟囱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累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在相当意义上讲,大自然对人类的教训,实质都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大自然只不过把它不能承受的人为破坏变相还给了人类而已。工业排污给大自然,大自然还污给生长于斯的人。对自然的馈赠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食无所依。对大自然进行破坏性改造,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不可再居。一言以蔽之,大自然是生长于斯者的家园,攫取者、破坏者可以一时逃离,但生长于斯的人无处可逃。敬畏自然,归根到底是要敬畏生命,敬畏人民。真正懂得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肆无忌惮。
明代学者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可谓一语道破人的特性。人不知敬畏,则天不怕、地不怕,结局往往就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有敬畏心,则必守道而多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对于自然来说,人们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否则,对自然为所欲为,行无所止,不知生态环境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更不知自然将给予人类怎样的惩罚。
一则废水,一则废气,是20世纪有记载的最早工业排放致害事件,其后类似事件层出不穷。
为什么人类总是不“长记性”?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自然不敬畏。不敬畏自然,便多以征服为荣,多以改造为勇,多以攫取为应当,多以破坏为必然。然而,从历史看,自然从未被征服,只是让人学会了顺从。有些时候,我们伤害过自然并未被报复,那也仅是因为自然在能够承受伤害时便宽容了我们。但不要忘了,伤害的次数和程度都将被累积,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它就将以我们不可承受的方式返还。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10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1000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个话题。
咱先说说啥叫敬畏哈。
敬畏呢,就是对一些东西又敬重又害怕。
比如说,咱对大自然得有敬畏之心吧。
大自然多厉害呀,一会儿刮个风,一会儿下点雨,要是发起脾气来,那可不得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爬山。
那山可高了,我们爬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
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哇,那景色可真美。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白云在山间飘荡,就像一幅画似的。
我们正欣赏着美景呢,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哎呀妈呀,这可把我们吓坏了。
我们赶紧找地方躲起来,生怕被这大风给刮跑了。
等风停了,我们才小心翼翼地走出来。
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从那以后,我对大自然就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再说说对生命的敬畏吧。
生命多宝贵呀,每个人只有一次。
我有个邻居,是个老爷爷。
他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
但是他特别乐观,每天都乐呵呵的。
有一天,我看到他在院子里晒太阳,就过去和他聊天。
他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他说,生命是很脆弱的,但是我们要珍惜它,好好地活着。
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很感动。
我想,我们都应该像这位老爷爷一样,对生命充满敬畏,珍惜每一天。
还有对法律的敬畏。
法律是我们社会的规则,要是没有法律,那这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人闯红灯。
结果,一辆车差点撞到他。
还好司机反应快,及时刹车了。
那个人吓得脸色苍白,站在那里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我想,要是他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就不会有这么危险的事情发生了。
所以说,我们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那为啥要心存敬畏呢?因为只有心存敬畏,我们才能行有所止。
如果我们对什么都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肯定会出问题的。
就像一个人开车,如果他对交通规则没有敬畏之心,随便超速、闯红灯,那很容易就会出车祸。
如果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敬畏之心,乱砍滥伐、破坏环境,那大自然肯定会惩罚我们。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作文800字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作文800字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生存着。
从古至今,万物皆有灵性。
而我却认为,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亦或者是其他东西都是平等的,因此它们也应该享受和我们同样美好的阳光雨露,呼吸与我们共同的空气。
当下,由于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地方出现了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随处可见的塑料袋、白色污染等,导致很多动物失去了家园甚至灭绝。
难道大自然真的已经没有存在价值了吗?那么为什么就要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呢?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曾经的澳洲大陆野牛无比强壮凶猛,但由于对牛角的误解使得它们走向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其实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只不过你看到的那些表面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刻的东西罢了。
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捕猎都会伤害到它们,反而由于长期的栖息习惯会造成它们产生依赖性,进而造成种群数量的减少。
“杀鸡取卵”的做法终究是错误的,既然杀掉了整个种族又怎能指望再次繁衍后代呢?因此,保护动物不仅仅是给予食物资源,更重要的是让它们拥有栖息场所,为整个种群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爱护动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真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呢?每天在街头巷尾仍能看到狗追逐猫的身影;流浪汉在垃圾堆中翻找着不属于自己的食物;商店门口躺着死去的小鸟……这样的画面虽说只是冰山一角,但仍足以令人汗颜!而作为学生的我们理应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队,倡导绿色文明。
就像那位拯救黑熊母子的王劲松老师一般:努力让世间没有动物,只剩下人类!有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何必要赶尽杀绝呢?敬畏自然,行有所止,才能将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有责任照顾它们。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其他生命相互联系,但很多动物并不具备思考意识,它们本能地将人类视为威胁。
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彼此的信任,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把它们换作人类试想一下结局又将是怎样呢?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用残酷的手段将他们逼上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人民论坛)
陈家兴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5日04 版)
1950年代,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罪魁祸首是日本一家氮肥公司,其排放废水中所含的汞,在大海中富集,再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出现毒烟雾,原因是当时河谷上空的逆温层使诸多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大烟囱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累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则废水,一则废气,是20世纪有记载的最早工业排放致害事件,其后类似事件层出不穷。
为什么人类总是不“长记性”?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自然不敬畏。
不敬畏自然,便多以征服为荣,多以改造为勇,多以攫取为应当,多以破坏为必然。
然而,从历史看,自然从未被征服,只是让人学会了顺从。
有些时候,我们伤害过自然并未被报复,那也仅是因为自然在能够承受伤害时便宽容了我们。
但不要忘了,伤害的次数和程度都将被累积,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它就将以我们不可承受的方式返还。
然而,就该不该敬畏自然的问题,每逢一些大的事件时,就会出现激烈的争论。
一端认为人类对自然必须无所作为,才能免受大自然的惩罚;一端认为无需敬畏大自然,要相信科学的作用和力量。
有人甚至将之上升为哲学问题,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该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环境为本?这样的争论乃至“形而上”到哲学,实质都是走了极端。
其实,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角度。
明代学者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可谓一语道破人的特性。
人不知敬畏,则天不怕、地不怕,结局往往就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
有敬畏心,则必守道而多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对于自然来说,人们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否则,对自然为所欲为,行无所止,不知生态环境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更不知自然将给予人类怎样的惩罚。
在相当意义上讲,大自然对人类的教训,实质都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大自然只不过把它不能承受的人为破坏变相还给了人类而已。
工业排污给大自然,大自然还污给生长于斯的人。
对自然的馈赠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食无所依。
对大自然进行破坏性改造,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不可再居。
一言以蔽之,大自然是生长于斯者的家园,攫取者、破坏者可以一时逃离,但生长于斯的人无处可逃。
敬畏自然,归根到底是要敬畏生命,敬畏人民。
真正懂得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肆无忌惮。
越是科技进步,越不要低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越不要高估了自然的自净力。
越是发展快速,越要懂得敬畏自然,越要自觉尊重和保护自然。
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公众环境敏感增强,环境风险压力加大。
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对自然心存敬畏,规约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能平安度过“环境风险陷阱”,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