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诊断标准
儿科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生长发育: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
体重: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量。
身长(高):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体重过重:体重大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加2个标准差。
低体重:体重小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减2个标准差。
高身材:身高大于同龄儿平均身高加2个标准差。
矮身材:身高小于同龄儿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
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发于6—18个月婴幼儿,在剧烈哭闹后易发生,大多于5岁前会自然消失。
遗尿症: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现象。
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具体表现为坐位或平卧时两腿夹紧或交叉用力,面色潮红、出汗。
主动免疫: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抗体以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被动免疫:对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儿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注射,使小儿于短期内具有被动免疫力,避免发生疾病。
潜血膳食:为了避免出现大便隐血实验假阳性,于检查大便前3天内不吃肉、肝、血类及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及铁剂。
脱水程度: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
脱水性质:病人脱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累积体液损失量: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体液的总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时体重的差值。
可通过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指标进行估计。
体液继续损失量: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瘘或胆道瘘等原因造成的机体不断丢失液体的总量。
1:2含钠液:2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的混合液,1/3张。
2:1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和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的混合液,等张。
ORS液: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口服补液溶液,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1-80mmol/L,HC0-3 30mmol/L;可用NaCl 3.5g,NaHC0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
肥胖儿、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制度
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 经精神发育迟缓,中度以及上肥胖,常见畸形等。 2、一经发现体弱儿,立即进行登记,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3、对营养不良或中度以上肥胖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 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每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平时加强 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 直至该幼儿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4、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或空调直吹,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 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用药。发生 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恢复后,立即转入健 康儿童管理。 5、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 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食量。发生消化道感染 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6、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手先吃;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户外游戏 时注意为体弱儿增减衣服,适当调整活动量。
治疗
健康宣传,合理营养 多食含铁丰富的食 物:如动物类食品、猪血、 猪肝、黑木耳等 餐后食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果汁如橘汁, 药物治疗:中度以上的贫血必须用铁剂治疗3 个月,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乳酸亚铁、 琥珀酸亚铁等,采用小剂量用药,即:按铁元 素2毫克/公斤体重计算,每周日服1次,连续 12周。补铁的同时应口服维生素C,以便铁的 吸收。
发生传染病后的管理
1、隔离传染源:患者隔离,对疑有传染病的 儿童和工作人员实行检疫 2、彻底消毒切断传染源。 3、接触者的检疫:目的是观察传染病的早期 症状,以早期发现发病人,缩小传播范围。在 检疫期间,托幼机构不能接纳新生,减少班级 间接触,各班工作人员要固定,其他生活制度 照常进行; 4、保护易感儿。对接触传染病的易感儿采取 药物预防和被动免疫,如肌注丙种球蛋白等。
小儿肥胖论文
浅谈小儿肥胖【摘要】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即可称为肥胖。
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约为3%-5%,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重视。
【关键词】小儿肥胖;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80-021 小儿肥胖的病因小儿肥胖有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两类。
95%一97%为单纯性肥胖,患儿常难发现其特殊原因,极少数继发于其它病症。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1.1 摄人营养过多:肥胖病的主要原因为过食,摄入过高热量和脂肪食物,超过机体代谢需要,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导致肥胖。
小儿自幼年时期养成过食习惯,日久即出现肥胖现象。
1.2 遗传因素: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
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
正常双亲的后代发生肥胖者约为14%。
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发生和多基因遗传有关。
1.3 活动过少: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亦为肥胖病的重要因素,过胖的小孩不喜欢运动,绝大多数属于少动而多食的单纯性肥胖病,在肝炎或其他疾病的恢复期间往往休息过多、运动太少以致体重日增,越重越不好动形成恶性循环。
1.4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伴有肥胖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约占小儿的3%-5%,如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和cushing综合征等。
因病长期卧床、脑部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肥胖。
1.5 神经精神疾患:脑炎之后偶见发生肥胖病,下丘脑疾患或额叶切除后也可出现肥胖,有情绪创伤(如亲人病死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小儿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
小儿肥胖
编辑本段简介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
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
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
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
本节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Simple obesity )。
编辑本段病因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 营养过度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
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
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二)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三) 缺乏活动儿童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
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四) 遗传因素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
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
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五) 中枢调节因素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节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
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儿科课件 小儿单纯性肥胖讲稿
小儿单纯性肥胖一、定义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单纯性肥胖是指不伴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肥胖症。
近年来,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与成人相比,小儿肥胖症的特点为:(1)儿童肥胖并非为一种疾病,而是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症状;(2)儿童肥胖症与成人肥胖病并非密切相关,其中仅有10%-30%发展为成人肥胖症。
发展的几率随肥胖发生的年龄及严重程度而增加,而后者与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肝脏疾病、胆石症、糖尿病等众多疾病有关。
二、病因1、摄入过多:摄入的营养素超过机体能量消耗和代谢的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引起肥胖。
肥胖小儿大多食欲旺盛,食量大,且喜食高糖高脂食物,引起摄入能量超量。
2、活动过少:现代儿童学业压力大,活动时间少,且有限的时间亦被电视、电脑、游戏机等占据,加之传统观念重脑力,轻体力,使儿童活动量明显减少。
且肥胖儿童体重大,负荷重,易疲劳而不愿活动,引起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父母皆肥胖者子女肥胖发生率70% ~ 80%,父母皆正常者子女肥胖发生率仅为10% ~ 14%。
对大量领养儿童的研究表明,被领养者与养父母之间体脂无相关性,而与双亲有直接关系,提示肥胖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目前认为,肥胖基因(ob)和肥胖抑素受体基因(db)是部分人类肥胖发生的必需基因。
瘦素是ob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抑制食物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
Ob或db 基因突变可导致瘦素缺乏,或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异常引起内源性瘦素抵抗,导致肥胖的发生。
尽管肥胖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其中可能存在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所掺杂的作用。
4、精神心理因素:某些儿童压抑状态下可以多食作为转化情绪方式,引起肥胖;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下降)及心理异常等也可导致儿童摄入过量引起肥胖。
三、病理生理四、流行病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儿科护理学》本科复习题(2)
《儿科护理学》本科复习题(2)一、名词解释1.生理性体重下降2.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3.高危儿4.足月小样儿5.新生儿黄疸6.法洛四联征7.肾病综合症8.贫血9.生理性贫血10.髓外造血11.意识障碍12.注意力缺陷多动症13.癫痫14.脑性瘫痪15.地方性甲低16.“神经性”综合症17.尿崩症18.舞蹈病19.急性呼吸衰竭20.惊厥二、单选题1.儿科护理学服务对象的年龄界限是()A.从妊娠28周至青少年B.从受精卵结合到青春期C.从出生到14岁D.从新生儿到青春期E.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2.小儿年龄分期中,围生期是指()A.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B.从出生后7天至一周岁C.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脐带结扎D.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足E.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7天足3.儿童上部量等于下部量的年龄为()A.2岁B.6岁C.8岁D.12岁E.15岁4.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的指标是()A.体重B.身高C.胸围D.皮下脂肪厚度E.上臂围5.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A.0.5~1岁B.1~1.5岁C.1.5~2岁D.2~2.5岁E.2.5~3岁6.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为50cm,3个月时为A.62cmB.63cm)(C.64cmD.65cmE.66cm7.某小儿体重为9.6kg,身长为75cm,头围46cm,判断其年龄为()A.8个月B.10个月C.12个月D.14个月E.16个月8.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不包括()A.握持反射在生后3~4个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新生儿克氏征阳性属于生理现象D.2岁以内出现巴氏征属于病理现象E.婴儿期提睾反射不易引出9.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小儿能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的时期是在()A.口腔期B.肛门期C.性蕾期D.潜伏期E.生殖期10.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室内温度保持在20oC~22oCB.每日沐浴,一般用碱性肥皂冲洗皮肤C.保持脐带部位清洁干燥,用酒精擦拭D.为确保安全,可用约束带捆紧四肢E.生后一个月开始服用维生素D以防治佝偻病11.青春期少年容易产生的心理矛盾问题不包括()A.反抗性和依赖性B.闭锁性与开放性C.自满和自卑D.独立与抵触E.爱与被爱12.小儿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时间为()A.0、1、6月B.1、2、3月C.2、3、4月D.3、4、5月E.0、6、12月13.小儿时期特殊的能量需求是()A.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效应B.生长发育C.活动D.基础代谢E.排泄14.婴儿期上半年少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是()A.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B.IgA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小儿体内C.母乳中含有IgGD.母乳中含有IgAE.母乳中含有IgM15.成熟乳是指()A.产后4天至9个月的乳汁B.产后6天至9个月的乳汁C.产后10天至10个月的乳汁D.产后11天至9个月的乳汁E.产后11天至10个月的乳汁16.某8个月小儿,体重为7kg,用5%糖牛奶喂养时,该小儿每日应供应的能量最接近于(A.700Kcal)B.750KcalC.800KcalD.850KcalE.1000Kcal17.8个月小儿最适宜添加的辅食为()A.米糊,稀粥,蛋黄,菜泥B.烂面,粥,蛋,肉末C.面条,粥,油,饼干D.粥,蛋黄,肉末,面包E.碎肉,稀粥,肝泥,蛋18.关于护士与住院患儿沟通的沟通技巧,错误的说法是()A.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B.语速和语调得当C.语言沟通比非语言沟通更为有效D.选择患儿感兴趣的话题E.手势常用来作为与年幼儿沟通的桥梁19.关于小儿用药护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呼吸道感染咳嗽严重时可用镇咳药B.发热时一般用APC解热C.患水痘的小儿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腹泻时,止泻药量宜小E.患儿新陈代谢快,使用利尿剂后不易发生低血钾20.6个月患儿,呕吐伴腹泻,稀水便3天,1天来尿量极少,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极度凹陷,皮肤弹性差,脉细弱,测体重6.2kg,Na125mmol/l,判断()A.轻度等渗性脱水B.中度低渗性脱水C.重度等渗性脱水D.重度低渗性脱水E.中度高渗性脱水21.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A.呼吸深而慢PCO2↓,PH↓,H2CO3↑-B.呼吸深而快PCO2↑,PH↓,[HCO3]↓-C.呼吸浅而慢PCO2↑,PO2↓,[HCO3]↓D.呼吸浅而快PCO2↑,PH↓,H2CO3↑-E.呼吸深而快PCO2↑,PO2↓,[HCO3]↑22.小儿腹泻最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型酸中毒D.混合型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3.下列关于小儿体液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年龄越小,血浆所占比例越大B.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现低渗状态,口渴不明显C.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现高渗状态,易发生休克D.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时,尿液和血液ph均为碱性E.显性失水相对较多,病理情况下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脱水24.某脱水患儿表现为烦躁,烦渴,高热,尿少,肌张力高,应考虑为()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低钾血症E.低钠血症25.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首选的药物为()A.氯化钠B.碳酸氢钠C.乳酸钠D.林格E.葡萄糖氯化钠26.10个月小儿,呕吐伴腹泻,脱水来院就诊,经输液脱水症状好转,但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心率160次/分,肠鸣音减弱,可能的原因为()A.补液速度太快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27.500ml口服补盐溶液中电解质的配方比例为()A.氯化钠3.5g,枸橼酸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B.氯化钠2.5g,枸橼酸3.0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C.氯化钠2.0g,枸橼酸2.5g氯化钾2.0g葡萄糖15gD.氯化钠2.0g,枸橼酸2.0g氯化钾2.0g葡萄糖10gE.氯化钠1.75g,枸橼酸1.25g氯化钾0.75g葡萄糖10g28.2:3:1含钠液配置方法是()A.0.9%NaCl两份,5%葡萄糖三份,1.4%碳酸氢钠一份B.1.4%碳酸氢钠两份,5%葡萄糖三份,0.9%NaCl一份C.0.9%NaCl两份,5%葡萄糖三份,5%碳酸氢钠一份D.5%碳酸氢钠两份,5%葡萄糖三份,0.9%NaCl两份E.0.9%NaCl两份,5%葡萄糖三份,7.8%乳酸钠一份29.给婴幼儿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A.28oC~32oCB.30oC~34oCC.32oC~36oCD.37oC~39oCE.39oC~41oC30.新生儿使用暖箱时,出箱的条件为()A.患儿体重达到2000g 以上,一般情况好B.患儿体重达到2500g,一般情况好C.体重达到1800g,体温正常D.在温箱内生活达一个月以上者E.体温恒定即可31.下列不属于换血疗法适应症的是()A.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大于68mmol/LB.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大于12mmol/LC.生后总胆红素大于171.1mmol/LD.胆红素脑病E.早产儿伴有缺氧、酸中毒者32.不会出现黄疸症状的疾病是()A.新生儿溶血B新生儿颅内出血C先天性胆道闭锁D缺血缺氧性脑病E新生儿败血症33.一新生儿,胎龄满36周,体重2.4kg,身长47cm,皮肤红嫩,耳壳软,足底有1/3足纹,该新生儿为(A.足月小样儿B.低出生体重儿C.早产儿D.足月儿E.正常新生儿34.不属于高危儿的是()A.母亲为RH阴性血型B.母亲有先兆子痫C.巨大儿D.臀位娩出的小儿E.足月小样儿35.早产儿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A.体重<2000g者,应给予暖箱保暖B.室温为22oC~24oC,湿度为55%~65%C.尽早开奶,防止低血糖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E.及时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病36.不属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的是()A.室缺修补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B.胎龄<36周的患儿C.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儿D.极低出生体重儿E.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37.某小儿出生后1分钟,P110次/分,R30次/分,哭声弱,皮肤红嫩,手脚发绀,四肢略屈曲,该小儿Apgar评分为()A.4分B.5分C.6分D.7分E.8分38.关于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要开放气道B.心率<80次/分,可进行胸外按压C.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D.按压深度为2~3cmE.按压部位为胸骨体下1/3处39.早产儿,日龄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应考虑为(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新生儿颅内出血D.新生儿破伤风E.新生儿呼吸窘怕综合症40.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A.抬高头肩部15oC~20oCB.严密观察病情,低浓度给氧C.体温过高时采取物理降温D.绝对卧床休息E.经常翻身,预防压疮41.关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缺乏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B.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C.皮肤青紫,肌张力低下D.早产儿更为多见E.头罩吸氧,氧流量不小于3升/分42.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A.脐部B.皮肤接触C.消化道D.呼吸道E.虫媒途径43.关于新生儿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儿低血糖是指足月儿全血血糖<16.7mmol/LB.新生儿梅毒治疗首选红霉素C.颅内出血的患儿采用高流量高浓度给氧D.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用抗生素控制病情E.新生儿破伤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儿的安全44.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为()A.7~10天B.10~14天)C.2~3周D.3~4周E.大于4周45.正常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时间为()A.生后6小时内B.生后6小时内C.2~3天内D.4~5天内E.一周内46.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包括()A.感染B.血型不合C.母乳性原因D.早产E.药物引起47.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首要措施是()A.供给足够的热量B.预防各种感染C.逐渐复温D.加强皮肤护理E.预防DIC4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禁食B.补给液体C.控制感染D.纠正电解质紊乱E.密切观察病情49.Ⅱ度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的()A.5~10%B.10~15%C.15~25%D.25~40%E.40%以上50.凌晨护士查房时发现某3度营养不良患儿,大汗淋漓、苍白、脉慢、意识不清、呼吸暂停、肢凉,此种症状应首先考虑发生(A.心力衰竭B.低血糖症C.休克D.低血钙症E.呼吸窘迫综合症51.营养不良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佝偻病B.自发性低血糖C.营养性贫血D.感染E.心功能低下52.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累及的顺序为()A.腹部,面颊,躯干,臀部,四肢B.面颊,躯干,腹部,臀部,四肢C.面颊,四肢,躯干,腹部,臀部D.面颊,四肢,躯干,腹部,臀部E.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53.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体重超过正常的()A.5%B.10%C.15%D.20%E.25%)5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中不包括()A.日光照射不足B.生长速度过快C.免疫力低下D.母体慢性腹泻E.药物和疾病影响55.佝偻病患儿出现鞍状颅的年龄是()A.2个月B.3个月C.5个月D.8个月E.10个月56.不属于骨样组织增生的表现的是()A.十字状头颅B.鞍状颅C.佝偻病手镯D.佝偻病串珠E.乒乓球样颅57.重症佝偻病伴消化功能紊乱的患儿,用维生素D治疗后可以改为预防量口服的时间为()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58.下列疾病与所缺乏的维生素相对应的一组为()A.维生素A---夜盲症B.维生素B12----脚气病C.维生素B1---坏血病D.维生素C----脚气病E.维生素B2---角膜软化症59.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为()A.大肠杆菌B.柯萨奇病毒C.痢疾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轮状病毒60.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疾病为()A.疱疹性口炎B.疱疹性咽峡炎C.溃疡性口炎D.鹅口疮E.急性肾小球肾炎61.小儿肺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A.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保持呼吸道通畅C.控制感染D.密切观察病情E.卧床休息62.男,2岁,发热,咳嗽2天,体温37.9℃。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13)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可以提高嗅觉敏感度、增加食欲的制剂为A、钙剂B、铁剂C、锌剂D、硒剂E、维生素2、儿童锌缺乏的表现有A、伤口愈合快B、生长发育落后C、易感冒D、皮炎E、肝脾大3、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A、脑水肿B、心力衰竭C、喉痉挛D、呼吸衰竭E、手足搐搦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隐性体征是A、巴彬斯基征B、布鲁辛基征C、面神经征D、克尼格征E、踝阵挛5、小儿肥胖症多见于常见于A、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B、婴儿期、幼儿期C、幼儿期、学龄期D、学龄期、青春期E、5~6岁、学龄期6、小儿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为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长)小儿正常标准的A、10%B、15%C、20%D、25%E、50%7、重度肥胖症是指体重超过均值的A、40%B、50%C、60%D、30%E、70%8、关于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加强运动B、选用体积大的食物,以产生饱感C、食物能量的来源应为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D、心理治疗E、使用减肥药物9、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A、缺铁性贫血B、营养不良性水肿C、多种维生素缺乏D、大脑发育不全E、自发性低血糖10、营养不良患儿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神志不清、呼吸暂停,首先考虑的是A、低钙血症B、低糖血症C、败血症D、低钠血症E、心力衰竭11、重度营养不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以上B、身高常低于P3C、腹部皮褶厚度<0.4cmD、肌肉萎缩E、反应低下12、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关键措施是A、定期测体重B、定期测血钙C、严格按医嘱用药D、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中毒症状E、间断应用维生素D13、8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A、方颅B、肋膈沟C、手镯征D、颅骨软化E、肋骨串珠1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出现最早的骨骼改变是A、郝氏沟B、方颅C、颅骨软化D、“O”型腿E、手镯或脚镯15、营养不良患儿最早的症状是A、体重不增B、皮下脂肪减少C、身材矮小D、肌肉松弛E、水肿16、手足搐搦症患儿最危险的症状是A、惊厥B、手足搐搦C、喉痉挛D、夜惊E、烦躁17、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A、躯干皮下脂肪厚度B、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臀部皮下脂肪厚度D、面部皮下脂肪厚度E、四肢皮下脂肪厚度1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睡眠不安,易惊B、肌肉松弛C、多汗、低热D、骨骼系统改变E、枕秃19、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A、腹部、面部、躯干、臀部、四肢B、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C、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D、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E、躯干、四肢、面部、臀部、腹部20、营养不良患儿的早期表现为A、皮下脂肪减少B、消瘦C、体重不增D、精神不振E、血浆蛋白下降21、4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A、方颅B、手镯征C、肋膈沟D、颅骨软化E、肋骨串珠2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口服氯化钙多久改为葡萄糖酸钙A、1天B、2天C、3天D、5天E、10天23、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改为预防量前应持续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E、到骨骼体征消失二、A21、某小儿4岁,辅食一直以粗粮为主,患儿因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爱吃铁钉来院治疗,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佝偻病B、锌缺乏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硒缺乏2、1岁小儿,多汗,枕秃,方颅,常发生惊厥,不伴发热。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两大类,其中单纯性肥胖症在儿童期最多见,大约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仅占儿童肥胖的5%。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与能量代谢等有关。
儿童肥胖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单纯性肥胖有家族发病倾向,很多肥胖儿有家族肥胖史。
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父母均为瘦体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9%~14%。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活动量、饮食习惯可能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另外,静息和活动的能量消耗基础水平由遗传决定。
某些肥胖家族的基础代谢值降低。
父母双方或单方肥胖的子女,其基础代谢值低于体重正常父母的子女约10%,体育活动能量消耗低于正常体重父母所生子女的2倍。
近年来,学者们对肥胖病因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对肥胖的遗传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94年学者们在肥胖鼠克隆出肥胖表型的瘦素基因,并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之后的研究证实,人的瘦素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1998年在神经肽家族中,新发现一类具有调节食欲作用的神经肽类激素—食欲素,其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
此类激。
小儿肥胖诊断标准
小儿肥胖诊断标准小儿肥胖诊断标准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儿童肥胖发生的现状和流行趋势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由于选择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人群肥胖发生率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诊断指标。
1 身高标准体重法为WHO推荐的方法之一。
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又称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
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
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
亚洲其他国家除日本外也普遍采用该法判定儿童肥胖。
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直观性强,使用方便。
同时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
在10岁以下儿童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代表体内的脂肪含量,即当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时相当于全身脂肪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 。
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
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
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
因此对于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2 体重指数法(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与儿科常用的Kaup指数(g/cm2)为同一含义。
该指标是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简便易行、普遍采用的指标,国际上使用较广。
有研究表明人群BMI值能够预测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
而成人BMI值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不对称的U型关系。
如在西方白种人群中成人BMI在18.5以下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负相关,BMI在25以上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开始上升,BMI在30以上疾病和死亡危险性呈明显的陡升趋势,而BMI值在18.5~24.9之间属适宜范围。
小儿肥胖症
儿童肥胖率
目前,中国城市儿童、 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 行期,而北京等大城市则 更是儿童肥胖的“重灾区”。 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 发生率仍在迅速增长, 5年增幅达到12%到15%。
临床分类
单纯性肥胖:占肥胖的95%~97%,不伴 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继发性肥胖:约占3%~5%,继发于各种内 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他 们不仅体脂分布特殊,且常伴 有肢体或智能异常
黄灯区食物
谷类及其制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粉、 馒头、面包、通心粉、咸饼干、面条等 豆类及其制品:毛豆、黄豆、千张、素鸡、 素火腿等 动物性食物:牛肉、兔肉、瘦猪肉、鸡蛋、 猪肝、各种鱼类等 水果类:香蕉、柿子等
红灯区食物
高糖类食物:各种,糖果、巧克力、糖水、麦 乳精、炼乳、甜饮料、甜点心、各种冷饮、蜜 饯等 高脂肪类食物 : 油炸食品(包括炸鸡、炸土豆 条、油条等)、动物油(如猪、牛、羊、鸡 油)、各种动物肥肉、黄油、级油、曲奇饼干 坚果类食物:花生米、核桃肉、松子、瓜子、 芝麻、腰果等
2-7岁
超重:保持体重 肥胖无并发症:保持体重 肥胖有任何并发症:减重
7岁以上
超重无并发症:保持体重 超重有并发症:减重 肥胖儿童:减重
2-7岁儿童 保持体重措施
平衡膳食 适宜的体力活动 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年监测身高、体重和BMI 若身高增长迅速,允许BMI缓慢下降
2-7岁儿童 减重措施
行为治疗 家庭支持 心理支持 最终目标为BMI<85百分位数
小儿肥胖症
(0besity)
定 义 :
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能量摄入 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 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 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 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
儿科护理模拟习题及答案
儿科护理模拟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儿前卤门闭合时间为()A. 1岁B. 1.5岁C. 2岁D.2.5岁答案:A2. 新生儿生后()小时开始接种卡介苗A. 12B. 24C. 48D. 72答案:B3.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好发年龄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 D. 学龄期答案:A4.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 食物中含铁量不足B. 生长发育过快 C. 铁吸收不良 D. 感染性疾病答案:A5. 小儿肺炎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呼吸困难、咳嗽B. 呼吸困难、乏力 C. 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D. 咳嗽、发热、烦躁答案:C6. 小儿腹泻合并脱水的首要处理措施是()A.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B. 控制感染 C. 调整饮食 D. 保暖答案:A7. 小儿水痘的皮疹特点是()A. 分布均匀B. 向心性分布C. 融合成片D. 颜色鲜艳答案:B8. 小儿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 D. 真菌答案:A9. 小儿体温过高的处理,错误的是()A. 头部冷敷B. 温水擦浴C. 酒精擦浴D. 药物降温答案:C10. 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均值()A. 10%B. 20%C. 30%D. 40%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小儿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中,出生后2个月内需要接种的疫苗有()A. 卡介苗B. 脊髓灰质炎疫苗C.乙肝疫苗 D. 麻疹疫苗答案:ABC2.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包括()A. 提倡母乳喂养B. 及时添加辅食 C.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 D. 避免过度清洁答案:ABC3.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包括()A.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B. 控制感染 C. 调整饮食 D. 保暖答案:ABCD4. 小儿水痘的护理措施包括()A. 保持皮肤清洁B. 避免用手抓破皮疹 C. 给予抗病毒治疗 D. 隔离治疗答案:ABCD5. 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给予氧气吸入 C. 控制感染 D. 鼓励多饮水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
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
答:儿童肥胖症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即BMI来确定的。
BMI 的计算公式为BMI=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通常在18.8~22.9为正常。
但儿童的指标与成年人略有不同,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因素。
一般认为儿童的BMI值≥85%为超重,超过95%诊断为肥胖。
但BMI只是一种评估方法,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如果家长或医生发现儿童有体重过高的情况,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多个指标,并结合家族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PPT演示课件
教训一
忽视心理因素对肥胖的影 响
教训三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 参与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一
深入探讨小儿肥胖症的病因与发 病机制
研究方向二
创新治疗方法与技术手段
研究方向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展望三
为肥胖症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保 障与服务
展望二
建立健全肥胖症防治体系
展望一
提高公众对小儿肥胖症的认知与 重视程度
病理生理
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异常 和疾病,如高血脂、高血 压、糖尿病等,对身体健 康产生长期影响。
并发症
小儿肥胖症可导致多种并 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呼 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3 小儿肥胖症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体重指数(BMI)或体脂率来判 断小儿是否肥胖,同时考虑年龄和性 别因素。
小儿肥胖症ppt演示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肥胖症概述 • 小儿肥胖症的诊断与评估 •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与管理 • 小儿肥胖症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小儿肥胖症是指0-18 岁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多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能量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 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发病率
近年来,小儿肥胖症的发 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 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 题。
地域差异
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在不 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性别差异
儿童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4、肥胖儿童颈部及腋下常可见天鹅绒样黑棘
皮现象,往往提示有胰岛素抵抗存在。 5、肥胖儿童相较于同龄儿,一般发育较早, 智力一般正常,但性格孤僻,有自卑感。
五、鉴别诊断
肥胖儿童需要排除继发性肥胖可能。通常需
要检查:1)血常规,2)血糖。3)血或尿游 离皮质醇。4)血电解质。5)腹部B超及肾 上腺CT。6)脑垂体MRI。7)必要时可查血 T3、T4、TSH以及其他激素。
3、遗传因素。 肥胖小儿常常有家族发病史,如果双亲均肥胖,其 子女肥胖发生率可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 可达40%~50%。这可能和肥胖相关基因的突变和 遗传有关,如ob\ob基因、神经肽Y(NPY)、ENPP1 、 FTO等20余种单基因的突变和肥胖有关。 4、心理因素。 家庭环境不良,焦虑、孤独、自卑的小儿特别容易 发生肥胖。
儿童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背 景
肥胖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儿童肥胖作为
21世纪的重要健康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重 视。比如,英国、美国以及泰国、日本等国 都极为重视。我国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儿 童肥胖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家 长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着营养医师以 及公共营养师队伍的壮大,肥胖症的诊治有 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5、出生体重:过高过低都可能导致肥胖,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低者以轻度肥胖为主。过高者以中重度为 主。 6、孕期吸烟:孕妇孕期吸烟可以导致儿童对 食物和能量需求增高。 7、人工喂养:人工喂养较母乳喂养者更易肥 胖。
四、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生肥胖,但多见于婴
儿期,5~6岁和青春前期。 2、食欲亢进。 3、外表较同龄儿高大肥胖。男孩因会阴部脂 肪堆积将外生殖器遮埋,显得阴茎短小,常 被误认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腹部可见紫色 条纹,严重者可在臀部外侧、大腿内侧以及 上臂内侧见到同样紫纹。
小儿肥胖健康宣教
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等,可作 为肥胖程度的参考指标
危险行为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过量 进食,导致能量 摄入过多
偏食挑食:偏爱 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导致 营养不均衡
进食速度过快: 导致食物咀嚼不 充分,影响消化 吸收
进食时间不规律: 导致胃肠功能紊 乱,影响消化吸 收
改进措施和建议
增加健康教育课程,提高 A
家长和孩子的健康意识
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热 C
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E
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B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
子的运动能力
D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纠正健康问题
谢谢
02
危害:小儿肥胖 可能导致多种健 康问题,如高血 压、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等。
04
家庭负担:小儿 肥胖可能增加家 庭经济负担,如 医疗费用、特殊 饮食等。
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提高健康意识:帮助家长 和孩子了解肥胖的危害, 提高健康意识。
改善生活习惯:通过健康 宣教,帮助家长和孩子建 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 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5
肥胖相关的基因突
变,了解遗传因素
的影响
排除其他疾病:如
6
甲状腺功能减退、
库欣综合征等,这
些疾病也可能导致
肥胖
评估肥胖程度
体重指数(BMI):衡量 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正常 范围为18
腰围:衡量腹部脂肪堆积 程度,正常范围为男性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m,女性<80cm
体脂率:衡量体内脂肪含 量,正常范围为男性1525%,女性20-30%
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儿童肥胖分析论文
儿童肥胖分析论文1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1.1定义肥胖(obesity)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成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3]。
肥胖与超重不是一回事,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的增加,而超重是指体重相对于身高的增加或超过了某些标准和参照值。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并影响个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良社会后果。
在儿童95%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儿童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4]。
1.2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诊断指标。
1.2.1身高标准体重法(weight-for-hight)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又称身高比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5]。
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掌握,直观性强,同时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该法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
但对于10岁以上儿童,由于进入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的关系波动大,对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很不同。
因此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论肥胖与否。
1.2.2体重指数法(bodymassindex,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过去该指标仅用于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指标,近年来基于Bmi与儿童体脂含量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能够反映体脂水平,并将第85百分位数和95百分位数分别定为超重和肥胖的界值点[6]。
由于青少年的生长突增,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因此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肥胖儿童标准
肥胖儿童标准
对于肥胖儿童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种方法:
1. 身高标准体重法:这是WHO推荐的评价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该方法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
的标准体重;大于10%为超重切点,大于20%为肥胖切点;当超过该标准
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 体重指数(BMI)法:是指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目前被国际上推荐为诊断肥胖的最有用指标。
当BMI>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可诊断肥胖;第85-95百分位数为超重,并具有肥胖的风险。
此外,如果超过理想体重的比率,等于个体的体重减去理想的体重,数值再除以理想体重,乘100%,如果数值大于20%,就需要考虑有肥胖的情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看孩子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决定。
如果对孩子的体重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小儿肥胖的标准
小儿肥胖的标准小儿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儿童平均体重的20%以上,或者体质指数(BMI)大于95%。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许多隐患。
因此,了解小儿肥胖的标准对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肥胖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儿肥胖的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小儿肥胖的评判标准主要是体质指数(BMI)。
BMI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通常用来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偏轻、正常、超重或肥胖。
根据WHO的标准,2-5岁儿童BMI大于等于标准体重的+1个标准差为超重,大于等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
6-19岁儿童BMI大于等于标准体重的+1个标准差为超重,大于等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小儿肥胖的危害。
小儿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小儿肥胖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
其次,小儿肥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脂肪肝、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小儿肥胖还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增加心理和社交问题的发生率,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针对小儿肥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家长要从日常饮食入手,合理搭配食物,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其次,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因肥胖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
最后,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小儿肥胖问题。
综上所述,小儿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小儿肥胖的标准,认识小儿肥胖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小儿肥胖至关重要。
希望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小儿肥胖问题,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肥胖诊断标准
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儿童肥胖发生的现状和流行趋势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由于选择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人群肥胖发生率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诊断指标。
1 身高标准体重法(weightforheight)
为WHO推荐的方法之一。
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又称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
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
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
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
亚洲其他国家除日本外也普遍采用该法判定儿童肥胖。
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直观性强,使用方便。
同时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
在10岁以下儿童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代表体内的脂肪含量,即当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时相当于全身脂肪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1]。
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
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
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
因此对于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2 体重指数法(bodymassindex,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与儿科常用的Kaup指数(g/cm2)为同一含义。
该指标是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简便易行、普遍采用的指标,国际上使用较广。
有研究表明人群BMI值能够预测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2]。
而成人BMI值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不对称的U型关系。
如在西方白种人群中成人BMI在185以下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呈负相关,BMI在25以上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开始上升,BMI在30以上疾病和死亡危险性呈明显的陡升趋势,而BMI值在185~249之间属适宜范围。
因此WHO建议将BMI&ge 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ge 30为成人肥胖。
由于种族的差异,亚洲人群BMI值适宜范围相对于西方人要向左偏移。
有人建议BMI值在17~23为亚洲成人的适宜范围。
一般认为BMI&ge 23为成人超重,BMI&ge 25为肥胖。
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BMI&ge 24,BMI&ge 28分别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3]。
成人的BMI标准同样不适合于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因为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成熟程度,青少年的生长突增、性发育水平等均是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
因此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并根据Must等建立的年龄性别BMI百分位曲线和年龄皮褶厚度百分位曲线,将BMI&ge 第85百分位定义为具有超重的危险,如果BMI&ge 第85百分位同时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肩胛下皮褶厚度&ge 第90百分位则定义为肥胖。
可见使用BMI判断儿童青少年肥胖时最好同时与其他指标结合评价。
国际肥胖工作组(internationalobesitytaskforce,IOTF)积极主张制定国际统一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诊断标准。
2000年IOTF以巴西、英国、新加坡、美国、荷兰和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0~18岁儿童横断面调查数据作为建立国际儿童BMI界点的参照人群。
提出了2~
1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性别BMI国际诊断标准。
同时指出该标准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该标准的建立是以成人BMI&ge 25为超重,BMI&ge 30为肥胖为基准,根据6组调查结果绘制出2~18岁儿童BMI曲线,相加后取其平均值,确定具体年龄性别组儿童超重和肥胖BMI界值点。
由于缺乏青少年肥胖与未来疾病关系的信息,该指标只能提供统计学数据,实际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是所选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该参考人群大多数来自西部,而亚洲和非洲的样本相对较少。
种族差异、发育规律、生活水平等均对BMI值造成影响。
如中国和印度的儿童身材相对矮小,大陆儿童青春期发育较香港儿童延迟,应用该诊断标准则可能造成错误分类。
不同人群应使用适合本人群的参照值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对于建立中国儿童肥胖的BMI标准做了大量的工作。
李慧等[4]以深圳市4574名儿童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深圳市7~12岁儿童肥胖标准参考值。
认为该地区男女儿童肥胖的BMI界值点分别以第85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为宜,学龄儿童的BMI值随年龄而增大。
尚磊等[5]根据陕西省1995年调查数据,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数曲线得出陕西省0~18岁男女儿童超重年龄别BMI分别为第952百分位和第945百分位,肥胖的年龄别BMI分别为第995百分位和第998百分位,提示陕西省儿童体格偏消瘦。
季成叶等[6]以2000年全国6~18岁青少年健康体质调研资料为基础,建议将第8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作为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诊断界值点。
综合众多研究结果BMI是筛查10岁以上儿童肥胖的较好指标。
中国幅原辽阔,经济发展迅速,在制定中国儿童肥胖的BMI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之间儿童青少年体质发育的不均衡性和长期增长趋势中的快速增长性。
BMI与体脂的关系直接影响该指标筛查儿童肥胖的准确程度,体脂含量增加才是肥胖的直接证据。
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探讨能反映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的实用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