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ppt教学课件(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二力平衡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二力平衡课件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F
G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交流PPT
11
它们分各别处受于到怎哪样些的力状的态作? 用?



F拉


静止的轮船
F浮
G F浮
G
匀速上浮潜水艇
学习交流PPT
G




F阻 的



G
12
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想: 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学习交流PPT
20
二、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与是否运动﹑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4、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
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或
“惯性作用”。
学习交流PPT
3
【想一想】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 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呢?

排除
巧记:二力若平衡,合力定为零,物处两 状态,匀速或静止。
学习交流PPT
34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另一个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课件(送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课件(送教案)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dm=0.1m=10-1m
1c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方法归纳
km
m mm μm nm
m dm cm mm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 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 住.这说明了什么?
通电的线圈放在磁场中 会转起来,为什么?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压 坏了路面
为了更准 确地认识周围 的世界,把握 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 帮助我们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__刻__度__尺___.测量时,尺要_紧__靠___ 待测物体.
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导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观察一下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AB长还是CD长?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错觉
放 映 状 态 下 显 示
福岛核泄漏
温室效应带来的水灾
福岛无耳兔
干旱
咱们携手向物理的险峰进发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材解读—授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材解读—授课课件

虽然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的大小。
物 体形状改变其重心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答案:C
五、重力的由来
牛顿的观点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跟地球 吸引它附近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 万有引力的提出 牛顿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 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由来 水向低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等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地 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产生了重力,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
砌墙时,利用铅垂线 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 竖直
利用水平仪检查桌 面、窗台等是否水 平
利用铅垂线检查 相框是否挂正
【例4】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支撑法:在杆状物体上找一个点,将其支撑起来,如果杆状物体平 衡,那么这个点就是它的重心。
【例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解析: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球体的重心在 球心上,不在球体上,A错误;重心可以看成物体重力集中于一点而 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错误;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质地不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就
对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理解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所在地的水平面,近似指 向地心。 (2)重力的方向与运动状态无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 动,重力的方向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12021/7/212021/7/217/21/2021 6:47:35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12021/7/212021/7/21Jul-212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12021/7/2120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 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左边看过去,可画 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 画成下图:
F2
L1 = R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
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F
F
G
G
G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F
F2段绳子承G担 F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还F可=(以1/2用)G多几个滑轮F=来(1G组/2)成G滑轮组F吗=?(1/试G3)试G 看。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是等臂 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是动 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功》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下册PPT课件

《功》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下册PPT课件

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
△U=W
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内能的转移
同种能量形式的转移
△U=Q
典型例题
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C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
典型例题
例题2、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
月24日生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 厂的厂主。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 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 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和磁 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后来成为英 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 家。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 杰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 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
情景导入
了解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 功劳 立功— 贡献 • 大功告成 事半功倍—— 成效
什么是力学中的“功”呢?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力学中的功
功的定义: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 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力学中的功
小组讨论: 1.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的的两个必要是什么?
一、力学中的功
小组讨论: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分别是哪三种?
一、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03 随讲随练
2.改变力的下列哪个要素,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可以
【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所以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D。
03 随讲随练
3.如图,一辆重100N的小车,在B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40N的力斜向上拉,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所受的拉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目录
CONTENTS
01
新课导入
02
课堂讲解
03
课堂总结
04
归类练习
新课导入
观察与思考
牛顿猜想
起吊大型货物
提出问题
1.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下来呢? 2.起重机是怎样吊起大型货物的? 3.拔河比赛中如何把对方“拉”过来?
拔河比赛
新课导入
现象归纳 以上所有现象,都是因为有了“力”: 苹果掉下来是因为苹果受到地球“吸引力”; 货物被吊起,是因为起重机的钢绳向上用“力”拉起货物; 要想赢得拔河比赛,只有用“力”拉绳。
乙.力相同,方向不同足球运动轨迹不同
2.这说明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1.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甲.力相同,A比B容易开门
乙.力相同,推瓶盖瓶会倒下
3.这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2.力的三要素 4.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勇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对墙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 也会对小勇有一个力的作用,因此使小勇离墙而去的力是墙施加的,其大小等于 小勇推墙所用力的大小。 【答案】物体;作用;墙;等于。

动能和势能(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动能和势能(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质量m/kg 0.1 0.1 0.1
高度h/cm 10 15 20
推动木块的距离s/cm
3.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进行实验 ②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控制速度不变,即固定钢球 在滑槽上的释放位置的高度h。
改变钢球的质量m。 观察并测量木块被撞出的距离s。
一、动能
次数 1 2 3
质量m/kg 0.1 0.2 0.3
流水 能推动水车
流水做 功
子弹 能击碎苹果
子弹做 功
弓 能将箭射出
弓具备 做功的本领
水、子弹、弓这些物体都能够对外做功或具备做功的本 领。其原因是这些物体具有能量。
2. 动能
①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观察以下物体具有的能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动能
台风把物体刮跑
行驶的汽车
子弹击穿木桩
以上物体的能量都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
3.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假设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一、动能
子弹飞行的速度比较大,对物体的杀伤力也大(做功多); 用锤子击碎物体时,锤头的质量越大,破坏力越强(做功越多)。
子弹的速度越大,做功越多
目录
Contents
动能
势能
课堂总结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堂练习
1. 能量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生活中的现象并思考:
一、动能
湍急的流水 能推动水车
拉开的弓 能将箭射出
飞行的子弹 能击碎苹果
水、子弹、弓这些物体是否能够 对外做功?其原因是什么?
1. 能量
一、动能
①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③ 能量的单位:焦耳(J)。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④单摆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摆球向下摆动(A→B) 高度 的过程中,摆球的运动速
度和高度的变化情况。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运动速度 增大
动能 增大
A C
B h
摆球向下摆动(A→B)的过程 中,摆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 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地球上,海水潮汐涨落,江河日夜奔腾;有时微风拂面,有 时狂风劲吹。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具有大量 机械能的天然来源。
1. 水能的利用
二、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①古代对水能的利用
早在19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木质水轮,让流 水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碾谷。
水磨(摘自《天工开物》)
动手动脑学物理
3. 2011年蹦床世锦赛中我国运动员以优异成绩夺得金牌和奖 牌总数第一。设想有一个重物从蹦床上方某点下落,经蹦床反 弹后上升。请你说说这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如何转化的。
物体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重物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 转化为动能;重物与蹦床接触使蹦床发生形变时,动能转化为 弹性势能;蹦床恢复原状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重物离开 蹦床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⑤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例
人从滑梯下滑
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拉弓射箭
人从滑梯下滑时,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拉开的弓把箭射出去的过程中, 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撑杆跳高

一、机械能及其转化
② ③
动能 ① 弹性势能(跳杆) ② 重力势能 ③ 动能
3. 机械能守恒

功(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功(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Hale Waihona Puke 功和机械能满载游客的过山车,在机械的带
动下向着轨道的最高端攀行……忽然,
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从轨道的最高
端飞驶而下!它又如一条蛟龙,时而
上下翻腾,时而左摇右摆,时而驶上
高高耸立着的大回环的顶端……
你知道过山车的速度为什么有那
么多的变化吗?你知道过山车为什么
能够到达大回环的最高处吗?
提到高6米的屋檐上
二、功的计算
1. 探究影响功的大小的因素
如图所示,是起
重机把每一个重力
都相同的货物提高
的情景,请你仔细
观察,思考下面的
问题。


甲与乙两次,哪一次做功多?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甲与丙两次,哪一次做功多?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二、功的计算
1. 探究影响功的大小的因素



甲与乙两次,乙做功多。因为力相等,乙通过的距离大。
从地面登上三楼升高的高度 s=15×2×20cm=600cm=6m
则需做功 W=Fs=Gs=500N×6m=3000J
目录
Contents
力学中的功
功的计算
课堂总结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①
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 .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距离 .
①有力无 距离

不做功的
二、功的计算
2. 功的计算
焦耳
介绍
经历
主要成就
物理学家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1818年12月24日—
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课时1PPT课件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课时1PPT课件
b.羟基极性:水>乙醇 c.电离程度:水>乙醇
(3)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钠是离子化合物
乙醇钠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但它不是盐类
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2、与卤化氢(HX)发生取代反应

HH H—C—C—O—H ,②处C-O键断开
HH
用1∶1中等浓度的硫酸、NaBr、CH3CH2OH 共热, 生成溴乙烷: NaBr + H2SO4 △ NaHSO4 + HBr CH3CH2—OH +H—Br △ CH3CH2Br + H2O
例如:关闭的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
还有踢出去的球也会停下来
一、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 体上,才能使物体 保持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条件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 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 动不需要靠力 来维持
_水__平__面__的__光__滑__程__度______,因变量是小车运动的距离。
(3)想象如果图丁所示的水平板是绝对光滑的,且空气阻力
为零,则小车的运动情况为:

作匀速直线运动(始终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工业酒精 约含乙醇96%以上(质量分数)
无水酒精 医用酒精 饮用酒
【问题】
小结 :
(1). 2R—CH2—OH + O2
Cu △
2R—C—H + 2H2O
伯醇(-OH在伯碳-首位碳上),去氢氧化为醛
(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学校:年级:姓名:第七章力单元计划教学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5、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6、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7、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重要性。

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法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8、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记住g=9.8N/Kg,并知道其含义。

9、能用公式G = mg计算有关的问题。

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

●教学重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课时安排:第一节力:两课时第二节弹力:两课时第三节重力:两课时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学准备:演示: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一个蹄形磁铁、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

学生:30把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州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1)从静止变为运动; (2)从运动变为静止;
(3)运动快慢变化;
(4)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改变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 效果
使物体形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同时发生改变
形状改变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 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F = 50 N F = 50 N 10 N 甲 乙
讲授新课
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
铁块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
小车上,将两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车离开 一定距离放手,观察现象。
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受力,向前运动;磁铁也 向前运动,说明磁铁也受到了力。
讲授新课
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 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
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讲授新课
施力物体 A 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B 物体
反作用力
施力物体
讲授新课
力表示出来。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
点和方向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 N ; 分度值: 0.2 N ; 测量值: 1.4 N 。
讲授新课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 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谁用的拉力大?
本题考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 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 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力的表示:
(1)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末端标注力的大小(符号)。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 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 叫力的图示。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 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讲授新课
活动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 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1 2 3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1.主要构造 2.测量原理 3.正确的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F=80N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2024年)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x

(2024年)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x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物大 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 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的应用
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等 。
19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池水变浅、水中筷子变弯等。
2024/3/26
20
光的色散
2024/3/26
光的色散现象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1
05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 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例
列举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例,如照相机、投影仪等,并分析其工作 原理。
25
眼睛和眼镜
01
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详细介绍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包括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部分的
作用。
0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2024/3/26
17
光的反射
2024/3/26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 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发射。
18
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4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43张PPT)

3、应用与危害
应用:飞机升力的产生 灰雁巧妙脱险 汽车尾翼板 ……
危害:人被吸进火车 不能越过安全线 两船相撞 不能并列航行 ……
1、如图所示,在两根平行的木棒上平放着两
个乒乓球,两个乒乓球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当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时,乒乓
球将
(B)
A.向两边滚 B.向中间滚
C.静止不动 D.向同一侧滚动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为什么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全线? 2、为什么火车进站时人们要站在安全线以内 的区域?
流体
• 1.什么是流体?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
探究活动一:口吹硬币跳栏杆 探究活动二:吹纸实验 探究活动三:用吸管吹乒乓球实验 探究活动四:吹不下来的乒乓球
!?
身体已完全翻转过来,呈倒立飞行姿势
酷车欣赏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在雨中, 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会被向 上吸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 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呢?
这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
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则是隆起的 土堆。这是为什么呢?
屋顶,此诗句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有
漏 气体压强与气流速度有关,气
危害:人被吸进火车 不能越过安全线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乒 乓
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球 1、动手做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的实验,看能否成功?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并想想这个现象有什么实用价值?
非洲草原犬鼠的空调系统 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 一个是平的,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 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 口堆成土包状,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 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成土 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瞭望台了吗?实际上,两个洞口 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 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 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 了习习凉风。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释方法: 1、交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运动条件的改变 ;3、点出惯性并得出结论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例题 1、我们现在坐在教室中,当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时,我们将: (A ) A、保持静止;
B、飘起来;
C、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例题
2、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运动。如果到达桌
面N 端时,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时消失,则小球将: C


A、静止在N点;
B、沿a 轨迹匀速运动 ;C、沿b 轨迹匀速运动 ;D、沿b 轨迹减速运动 。
VS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思路:。逐步改变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观察比较小车运动
的距离的远近。
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相同条件:。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开动脑筋
你认为谁正确?
正方: 玩滑板车时
,人不蹬地,车 最终会停下来。 说明物体运动需 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
人没有蹬地,车还继 续前进。说明物体运 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
开动脑筋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 动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运动快慢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3)运动方向变化。
知识点二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呢?
想想做做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 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 度有什么不同。
A BC
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 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 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实 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 探究,体会力的实质、特点、作用效果及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 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 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
在A点推开门最容易,在C点推开门最难。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位置有关。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
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二、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 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 号(大小和
单位)
知识点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实验
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 体,松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点击 按钮 观看
让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 观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A 物体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B 物体
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力的符号F,单位 牛顿、牛,符号N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拓展延伸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
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 ×
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
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
周国年、邹垚娟作品,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购课件,
3
盗版必究!
送教案、试卷、专题复习资料等资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R·八年级下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 作用效果.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 示力.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重点 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_大__小_、方__向__、 _作__用__点条带箭 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画力的示意图时,在_受___
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终
点用箭头表示力的__方__向__,线段的__起__点__或 __终__点__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明 力的名称或大小. 4. 力是__物__体__对__物__体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相__互__的__.
3.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
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
的示意图。
F = 10N
30°
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 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 的某个位置,也可以画在中心处。
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板书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概念、符号及单位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
在鸡蛋上了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鸡蛋破了而石头没破是因为鸡蛋受力时易发
生形变,而石头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 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 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 成功感.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
人 双手
人 人 推土机 磁铁
推 拉 提 举 推 吸引
车 弹簧 水桶 杠铃
土 铁钉
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知识点一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学习难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学具准备 准备磁铁、小钢球、两个小车、大头针、 两根弹簧、篮球、多媒体设备等.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形__状__,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__动__状__态__.力的单位是_牛__顿_, 简称__牛__,符号是__N__.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 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什么是力
押加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讨论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二、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改变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它发生形变。
演示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后反馈总结 习题解答(见教材P5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 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解答:(1)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这说 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运__动__状__态__发__生__改__变____; 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形__状__发__生__改__变___。
2.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力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 与力的方向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