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doc
8《六一居士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二、课文助读1.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
现在,既老且病,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
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
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
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
欧阳修力辟其非。
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
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
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
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2. 文章简介《六一居士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该文为唐宋经典散文之一,形式别具一格。
它没有像一般的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既喻为自然界的多种事物和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物,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而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6-六一居士传-教案
6 六一居士传一、教学目标:1. 读懂文意,了解汉赋的主客问答的写作形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体会作者情感,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领会古代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汉赋的主客问答的写作形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领会古代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四、教学课型:讲读课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回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从“五柳”引出“六一”,导入课题。
2. 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历史背景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
天圣进士。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其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他的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3. 学习第1段第一段,作者简要交代了谪滁时自号醉翁,现在来知蔡州,又更号六一居士。
这反映了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
由早年在政治舞台上的充满朝气、奋力拼搏到中年被贬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再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
4. 学习第2段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
全由主客对话组成。
(1)何谓“六一”?提示: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第六课《六一居士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重要的字、词、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步骤:二、课文内容梳理第一段:第二段:3 .(1(2(3(4(5(6(7(8(9(10(11(12(13(14(15特殊句式(1)六一,何谓也?(2)(3)老于此五物之间(4)是岂不为六一乎?(5)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6)方得意于五物也(7)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8)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9)此吾之所以志也提问4.:“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5. 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6.“六一”给了居士怎样的快乐?7、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8. 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第三段:9.(1(2(310. 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11 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三、小结:文章主旨艺术特色四、课后检测(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234567(二)解释下列的多义词:12(三)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1)六一,何谓也?(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3)方得意于五物也(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6)此吾之所以志也(四)请翻译下列句子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3.吾其何择哉?(五)谈论: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者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吾安往而不乐?《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附录:《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六一居士传学案 教师版
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2)第6课《六一居士传》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主客问答的写作特色。
3.理解欧阳修晚年的重要思想: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点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诮:讥笑(2)疾.雷破柱而不惊疾:快,迅速(3)聊以志.吾之乐尔志:记、记述(4)吾之乐可胜.道哉胜:尽、完(5)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喻:形容(6)一日天子恻然..哀之恻然:哀怜的样子(7)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或许,可能(8)而讫.无称焉讫:毕竟,终究(或通“迄”,至今) (9)吾负.三宜去负:具有,具备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1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表转折。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义:辞别官场今义:职工因年老或因公致残等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期领取生活费用。
(3)此吾之所以..志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古义:过多的,超越职位的今义: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聊以志吾之乐.尔乐:形容词作名词,乐趣(2)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4.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六一,讲的是什么呢?(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判断句)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在太阳底下奔跑的人。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语后置句)当我在这五种物品之间得意忘情的时候。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句)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起九韶仙乐(虞舜时的音乐)。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句)成为我负累的世事太多了。
(6)此吾之所以志也。
(判断句)这就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啊。
六一居士传教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理解文章中“六一”的具体内涵。
3、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人志趣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六一”的含义以及作者以此自号的原因。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许多文人雅士都给自己起了独特的别号。
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他自号“六一居士”。
那么,这个别号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六一居士传》来寻找答案。
2、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宋文”之典范。
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语言优美。
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重点字词的含义。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文中的“六一”具体指什么?明确:“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2)作者为什么以“六一居士”为号?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境界等方面进行思考。
明确:作者历经仕途坎坷,晚年希望摆脱官场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
“六一”所代表的这些物品和情趣,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状态的体现。
(3)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8《六一居士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二、课文助读1.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
现在,既老且病,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
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
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
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
欧阳修力辟其非。
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
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
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
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 ?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2.文章简介《六一居士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该文为唐宋经典散文之一,形式别具一格。
它没有像一般的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既喻为自然界的多种事物和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物,真是奇妙之喻 !作者能对之置之而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语文 《六一居士传》学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语文《六一居士传》学案六一居士传【学习目的】1、掌握常用〝是〞〝置〞〝疾〞〝走〞〝胜〞等常用虚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了解判别句、倒装句、主动句。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布置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了解现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肉体寄予,树立积极、失望的人生态度。
【课前预习】1、文学知识欧阳修〔1007-1072〕,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卒谥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首领、〝唐宋八大家〞之一。
终身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欧阳修的著作,今存«欧阴文忠公选集»、«欧阴文忠公集»。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初谪滁.〔chú〕山颍.〔yǐng〕水庄生所诮.〔qiào〕涿.〔zhuō〕鹿轩裳珪.〔guī〕组恻.〔cè)然赐其骸.〔hái〕骨夙.〔sù〕愿佚.〔yì〕讫.〔qì〕无称焉3、课文疏浚六一居士初谪〔被贬谪〕滁山〔白话句式:主动句〕,自号醉翁。
既〔又〕老而〔又〕衰且〔又〕病,将退休〔告别官场〕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改,换〕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翻译:讲的是什么?〕〔白话句式:宾语前置〕〞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放置〕酒一壶。
〞〔白话句式:定语后置〕客曰:〝是〔这〕为五一尔〔罢了〕,奈何?〞居士曰:〝以〔把〕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难道〕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你〕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改动〕其号。
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却〕走〔跑〕乎〔到〕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迅速〕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原本〕知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可逃,然〔但是〕亦知夫不用逃也;吾为此名,聊〔权且〕以志〔标明〕吾之乐尔。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学生版)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
课前预习案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请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 ) 阅大战涿鹿之原(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 赐其骸骨 ( )累于此者既佚矣( ) 而讫无称焉( )2.思考以下问题(请用原文回答问题):(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二.走进作者:1.了解欧阳修其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他还善于论诗《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2.文章的写作背景: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六一居士传学案
第8课六一居士传目标定位 1.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背景探寻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2.文学常识自传:作者为自己写的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滁.山()②颍.水()③嗜.金石()④涿.鹿() ⑤珪.() ⑥佚.()答案①Chú②Yǐnɡ③shì④Zhuō⑤ɡuī⑥yì2.通假字①聊以志吾之乐尔.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累于此者既佚.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耳”罢了②“逸”安逸3.一词多义①以⎩⎨⎧ 以.吾一翁 乃以.难强之筋骸 聊以.志吾之乐尔②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答案 ①把,介词/凭、用,介词/用,介词 ②的,结构助词/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代“我”,第一人称代词4.词类活用①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②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③累.于彼者已劳矣: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③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拖累。
5.文言句式①六一,何谓也: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③方其得意于五物也:④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⑤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⑥此吾之所以志也:答案 ①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②“……也”,判断句。
③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语文版选修《六一居士传》word导学案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请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 )????????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 )???? 阅大战涿鹿之原(??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 赐其骸骨 (?? )累于此者既佚矣(?? )?????????? 而讫无称焉(?? )2.请为下列文段断句,用"/"标出。
(1)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3.思考以下问题:(1)欧阳修自命名为"六一居士"之前,有别的名号吗?(2)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3)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二.走进文本:1.了解欧阳修其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第6课六一居士传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赏析这首词作者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愉快感觉。
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呈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
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
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
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桨轻划,水面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
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会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隽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
他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极具特色。
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他与宋祈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二、背景资料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其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六一居士.doc(教师版)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教师版)编制:刘芳审核:罗孝平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语句、文言句式);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落实优化方案中的文言基础部分)二、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本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落实下列的文言知识;给加框的字注释,明确划线句子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1.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2.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三、课堂学习:1.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著有《欧阳文忠集》。
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他状物写景及客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
《释秘演诗集序》、《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是这方面的佳作欧阳修的赋也极具特色。
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自“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他与宋祈(998—1 063)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欧阳修纠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纡徐流畅;叙事简括确法,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
这种平实的散文风格在当时走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6课六一居士传 学案
◆6 六一居士传微笑的力量大笑虽然荡气回肠,但心脏不好的人不宜行之;狂笑亦可放浪形骸,无拘无束,但其结果往往走向歇斯底里,使人分不清是笑还是哭;冷笑让人身上疙瘩顿起,那多是奸佞小人的嘴脸,使人避之唯恐不及;媚笑令人心生厌恶,那是吞噬人心的勾魂酒、惑乱心智的迷魂汤。
万笑皆下品,微笑品最高。
微笑的神情最入眼,微笑的感觉最美妙。
微笑像昆仑山上的一珠小草,给万籁俱寂的山峦带来生机,让广阔无边的旷野彰显春意;微笑如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朵雪莲花,给冰雕玉砌的大自然增添活力,让玉树琼花的冰雪世界充满灵气!古人对微笑的追求是笑不露齿,那是我们在杨柳青的仕女图上经常见到的韵致;外国人微笑的经典是蒙娜丽莎永远的微笑,她让命途多舛的达·芬奇得到了美的永恒。
微笑是大男人自信修养的内涵,微笑是小女子知书达礼的外现。
男人微笑时往往体现出一种风雅、一种气质,女人微笑时每每流露着一种妩媚、一种甜美。
女人们总爱花大把的钱去美容院,却不知微笑是不用花钱却有神奇功效的美容妙方,它会让你青春常驻,美若飞燕;男人们总爱屏神敛气,皱着眉头去赚钱,殊不知微笑会帮你打开情商的通道,赢得诸多的商机,君不见,各大酒店、豪华商场,微笑服务已成为他们的经商秘笈。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赏读: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赏读: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
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赏读:在朝中身居高位时,就忧念他们的百姓,身处僻远的江湖时,就忧念他们的国君。
赞扬古仁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以天下为己任,而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的博大胸襟和无私精神。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doc
《六一居士传》导学稿姓名学号【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 ,字永叔,自号醉翁,号,,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宋,,,,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
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三、温故知新——名篇默写《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高中语文 第6课六一居士传学案
六一居士传 导学案整体探究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主旨“三宜去”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结尾才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善于谋篇的作家,都重视文章的结尾。
全文的主旨,精辟的议论,乃至警策的语言,往往安排在结尾处,使人读完全文,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产生无穷的感慨,或引起联翩的浮想。
所谓掩卷沉思,低回击节,起坐彷徨,种种艺术效果的取得,虽不能说完全归于结尾,但那精辟的点睛之笔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像这篇文章,以“六一”命题,而文章的主旨则是表现作者“三宜去”的思想。
前面写的种种乐趣,只是作者向往的,这种乐趣也只有在辞官归隐之后才能实现。
这样把“三宜去”这一主旨安排在结尾处,才能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天子“恻然哀之”,以达到自已归去的目的。
4.欧阳修沉醉于五物之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作者先说明沉醉于这五物之中,可以做到“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2)接着说明“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3)再接下去,作者又申说,世事之中有两种累赘,使他不能“极吾乐于其间”,“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分别看来,欧阳修对五物的沉醉只是一种寄托而已,并不是本性。
但问题尚未最后解决,客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官场事务固然能劳累其形,琴棋书酒金石难道不会劳累其心吗?作者的回答是:“不然。
《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
《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一居士传》教案及阅读练习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欧阳修,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记文言知识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讲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自号为醉翁,是因为滁州琅琊山山僧智仙在酿泉上修建了一所亭子,欧阳修和客人经常来亭子里喝酒游玩,欧阳修酒量不好,喝一点点就醉了,同时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为醉翁,并把亭子取名为“醉翁亭”,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是欧阳修自号为醉翁的原因。
后来,他又自号为六一居士。
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呢?六一居士是怎样得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欧阳修取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写作背景】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
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更何况,四十年中,官场煎熬,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
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于至性真情。
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
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
【文言知识点】1、通假字:是为五一尔,聊以志吾之乐尔:“尔”通“耳”,罢了。
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高二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2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与学法、学
情
3、“世事之累”体现为什么呢?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 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 寄情五物。 4、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明确:“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 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 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思考: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 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你认为呢?(结合课后“资料信息”苏轼的话回答。) 明确:“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 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由此可见,欧阳修的乐,是“六一”, 把自身也容于这“五物”之中,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 5、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庄子·渔父》里面的典故? 明确: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 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仅仅是 “聊以志吾之乐尔”。 (二)学习第三段 1、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本文主旨:“三宜去”,与“六一”相对)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1)“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四十年的仕途生活,三度被贬。) (2)“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 想的必然结果。 2、结合第二段,作者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 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三)小结 总之,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 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其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明显的表现出了孟 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四、探究拓展 谈论: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 乐观。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者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吾 安往而不乐?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掌握“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请给下列划线词注音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 ) 阅大战涿鹿之原(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 赐其骸骨 ( )累于此者既佚矣( ) 而讫无称焉( )2.请为下列文段断句,用“/”标出。
(1)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3.思考以下问题:(1)欧阳修自命名为“六一居士”之前,有别的名号吗?(2)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3)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二.走进文本:1.了解欧阳修其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他还善于论诗《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2.文章的写作背景: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3.探究第一段:(1)问题: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2)本段的重点字词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