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考点专题复习
部编版语文人教部编版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
![部编版语文人教部编版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7605918af1ffc4ffe47acc9.png)
部编版语文人教部编版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七上1.朱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有“诗仙”之称。
他写的诗富有浪漫情感。
和杜甫并称“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4.史铁生,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5..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6.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7.《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出自言语,《陈太丘与友期》出自方正。
熟记课文31页的敬辞与谦辞。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一句话概括: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夹叙夹议)《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最厌恶的情节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86c263d5bbfd0a795673e5.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959b3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c.png)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公输》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bdf6e05087632311212b9.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 曹操B. 刘备C. 谢安D. 孔子【答案】 C【解析】【分析】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C【点评】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
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
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2.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C.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一般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
D.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误,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体知识、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观沧海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观沧海](https://img.taocdn.com/s3/m/b0f389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5.png)
水何澹澹②, 海面水波荡漾,山岛高 山岛竦峙③。 高地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 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 百草丰茂。 长着,百草丰茂繁密。 秋风萧瑟, 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 洪波涌起。 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理解赏析
“秋风”“洪波”是 动景,展现出大海波 澜壮阔的气势,显示 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 宏伟气象。
中原、建功立业的
像是从这浩瀚的海
远大抱负。
洋中产生出来的。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今日我观赏大海,
内容理解:
幸甚至哉⑤,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合乐时所加的套
歌以咏志。 且让我引吭高歌, 语,与诗的内容
倾吐宏伟的心愿。 没有直接关系。
重点注释
①临:到达,登上。②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③竦峙:耸立。④星汉:银河。⑤幸甚至哉:幸运得 很,好极了。
若出其里。
出来的,诗人借助奇特的
像是从这浩瀚的海
想象,写出了沧海包容星
洋中产生出来的。
汉,包蕴万千的壮阔景象。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
情感:在丰富
停运转,好像是从
日月之行,
的想象中表现出作
这浩瀚的海洋中吐
若出其中;
者博大的胸怀,抒
星汉④灿烂,纳的;
发了诗人想要统一
银河星光灿烂,好
若出其里。
作品主旨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虚实结合的手 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理解探究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
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442f5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5.png)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部编人教版级上册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意志等精神活动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
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文学常识部分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考试内容,为同学们复习提供帮助。
一、文学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文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都是基础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的是文学创作的技巧,例如描写、表现手法等等。
这类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若没有理解到位,学习后续文学知识将会很困难。
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书名、作者、作品简介、代表作品、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等方面。
1.古诗文《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鲁颂、商颂和周颂为三大颂,共计305篇;《楚辞》由屈原、宋玉等人创作,共计17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描写了他离开妻子与祖国的悲愤之情;《古文观止》是清代文学家梅尧臣选编的散文集,其中包括了较为经典的26篇散文。
2.小说、散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骆驼祥子》、《茶馆》等都是经典小说。
《毛泽东选集》、《战争和和战争》、《论语》、《史记》、《观察日报》等则是经典散文。
三、文学流派文学流派也是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文学流派是指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文学理论,代表了当时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1.唐宋诗派唐宋诗派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流派之一,唐宋诗人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唐宋时期各种政治、军事、社会和人生经验等方面。
2.现代派现代派是在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文学流派,其特点是反对传统文学、关注现代生活的变革和个人情感。
四、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文学理论包括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文学批评方法等内容,是文学常识难度较大的部分之一。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重点考察的有古典美学、以新阐旧,文学批评等。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_1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_1](https://img.taocdn.com/s3/m/a93d0c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c.png)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890644f5ef7ba0d4a733ba6.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A. 《短歌行》B. 《蒿里行》C. 《观沧海》D. 《龟虽寿》【答案】 D【解析】【分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答案】 D【解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系统的识记,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3.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B. 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恰当不过了。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 关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 关](https://img.taocdn.com/s3/m/62b015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0.png)
重点注释 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②戍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
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 里代指边关。
③夜阑:夜将尽。 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作品主旨
这首诗借写风雨之中的梦境,表现了作者感人至 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形成对比。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炼字:“僵”“卧”“孤”三
我在孤寂荒凉 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
的乡村里躺卧 僵卧①孤村不
不起,但没有 自哀,
为自己的处境 尚思为国戍
而感到悲哀, 轮台②。
心中还想着替
“僵”字写作者年迈、衰老;“卧” 字写作者多病;“孤”字写作者生 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 苦闷,没有知音。这三个字写出了 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运用拟人
黄河流过广袤
修辞,以“犹嫌束”衬托
河 流 大 野 犹 的原野还嫌拘
河流的奔腾和壮阔,以
嫌束③,
束,秦岭山脉
“不解平”衬托山的巍峨
山入潼关④不 进入潼关便突
险峻,表现了诗人渴望冲
解平。
兀而起,争奇
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
斗险。
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重点注释
①终古:久远。②簇:簇拥。③束:拘束。④山 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夜阑③卧听 风吹雨, 铁马④冰河 入梦来。
夜将尽了,我躺在 床上听着那风雨的 声音,迷迷糊糊地 梦见自己骑着披着 铁甲的战马,跨过 冰封的河流,驰骋 北方疆场。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阅读|豪情壮志诗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阅读|豪情壮志诗](https://img.taocdn.com/s3/m/3b9d07514431b90d6c85c7cd.png)
5. “风”在古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意象,可以借“风”显示豪迈风格;可以渲 染凄清的氛围,烘托愁苦之情;也可以表达离情别苦……下列各项中与“长风 破浪会有时”一样,借“风”显示豪迈风格的一项是(2分)( 乙 ) 【甲】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丙】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豪情壮志 三十五、观沧海 三十六、望 岳 三十七、登飞来峰
三十八、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三十九、行路难(其一) 四 十、江城子·密州出猎 四十一、满江红(小住京华)
三十五、观沧海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写景时,先写了动态的_海__水__荡__漾____,次写静态 的__山__岛____和树__木__百__草__,动静结合,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3分)
5.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2分) 示例: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 ;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共2分。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6. 有人评价此诗“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分) 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神奇的想象,虚 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苍凉中又有慷慨,以 海自比,表达了诗人博大怎样变化的?与情感变化相切合,朗读时应注 意在节奏上和声调上作怎样的变化?(4分)
示例: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由前面的抑郁(迷茫、痛苦)变为后面的 豁达(开朗、激昂)。朗读节奏应做到前面缓慢,后面稍微快速;声调 由开始的低沉抑郁到后面的爽朗高亢。(共4分。情感变化,2分;节奏 变化,1分;声调变化,1分)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专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1d6f93d1f34693dbef3e29.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专题《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 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 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 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
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识汇编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0644e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1.png)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识汇编《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兼葭》(兼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幅秋郊夕照图,令人哀愁的情调。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曲牌名。
此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感慨历代王朝兴亡,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赵翼,清代学者,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附录1:与文学常识相关封建朝代更替简要说明夏一商一西周一东周(春秋一战国)-秦一汉(西汉-东汉)一三国(魏、蜀、吴)一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宋(北宋—南宋)一元一明一清附录2 :相关的文化常识1.古人的名、字、号:古人幼年取名,成年取字。
名和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示礼貌或尊敬。
号又叫别号,由自己取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2.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3.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3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部编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3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da10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2.png)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高频考点之文学常识♥古今中外重要的作家作品作家/作品详细介绍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名篇有《关雎》《蒹葭》等。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3.《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4.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5.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等。
6.《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7.《资治通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
8.四大名著明朝施耐庵《水浒传》;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明朝吴承恩《西游记》;清朝曹雪芹《红楼梦》。
9.《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10.《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作,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11.鲁迅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12.郭沫若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13.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14.冰心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15.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等。
16.《伊索寓言》古希腊、古罗马时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其中的故事有《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
17.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18.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童话作品。
19.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题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2355cbaf1ffc4ffe47acb9.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C. 序,文体名。
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写作目的等,常置于作品的正文之前。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属于这类序文。
D.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送东阳马生序》为赠序,但序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不是用来陈述作品主旨的,选项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
序是一种文体,分两种:第一种送别赠言的文章,叫赠序,专用于赠别,内容多是表惜别、祝愿、劝勉、誉扬之意,另一种是写来评价著作的,叫书序。
多见于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
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整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含答案)
![【整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8b43d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a.png)
【整理】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含答案)复资料、知识分享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作者是XXX,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XXX,原名XXX,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XXX,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XXX,字XXX,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XXX,字XXX,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XXX”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XXX,字太白,号XXX居士,唐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XXX,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XXX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XXX(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XXX,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文体)小说,描述了三国期间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XXX,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述封建社会前期知识份子及官绅的活动和肉体面目。
作者XXX,清代(朝代)小说家。
10.XXX,名霑,XXX,清代(朝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XXX和XXX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XXX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复资料、知识分享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温姓名学号1.词最初称“”或“”,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或成为诗的别体,所以人们把词产物“诗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考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b5810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0.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考点汇总一、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 文学常识是指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包括文学流派、文学形式、文学题材、文学风格等。
- 了解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考点1. 计算机中的电子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库。
- 通过电子图书馆可以方便地检索和获取各类图书、文献资料。
2. 诗歌的基本特点-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数量单位、以音韵为基本特征的文学形式。
- 诗歌具有紧凑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形象和意象、感情的抒发等特点。
3. 戏剧的基本要素- 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和舞台表现手法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 戏剧的基本要素包括剧本、演员、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
4. 小说的特点和分类- 小说是一种以叙事为主要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
- 小说有多种分类,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5. 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 散文通常采用散文体、散文语言,自由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6. 唐诗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唐诗以豪放和明朗的风格为特点,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宋词以婉约和细腻的风格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7. 文学常识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 文学常识反映了我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 通过了解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文化传统。
三、总结本文主要汇总了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考点,包括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唐诗宋词特点和代表作品以及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
通过研究和掌握这些文学常识,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加深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以上就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考点汇总》的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4aca7a76eeaeaad0f33065.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习--知识点梳理①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
(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一、文体常识: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1.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2)议论文的一般结构:题--题--题(即引论---结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照应什论)。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
么?2、小说常识:(1)、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享受在后的品德。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14.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⑧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二、文学常识:指:处江湖之远。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大全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7e72aacb14e852458fb57a8.png)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大全(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考点专题复习
“雅”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
“比”“兴”的手法。
“颂”三个部分,多用“赋”
《关雎》(关关雎鸠) 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
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
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 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
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
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
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 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
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
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
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
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
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
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前四句描绘洞庭景色,气势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迹,含蓄得体,第二联
可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唐代边塞派代表诗人,奇异的塞外雪景,诗人将送别与咏雪巧妙
结合,通过特殊环境的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唐代诗人,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语言流丽自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韩愈,字退
之,唐代文学家,忠而获罪的愤慨,颈联既念家人,又伤怀
国事,联想到前路艰危,因而徘徊不前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写当代战事。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李白,描绘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抒发对故乡的依恋、惜别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诗人将月亮拟人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李白,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选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诗的最后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唐代诗人,颈联将景物拟人化而充满新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常建,唐代诗人,此诗以善写静景为人称道,尤其中间四句。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唐代诗人,一反前人悲秋俗套,赞美秋天特有的景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诗中抒写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
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
作精神面向未来,第三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
其诗显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后世尊其为“诗圣”,感时忧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选
自《杜工部集》。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青年时代,泰山雄伟神奇
的景象,诗人热情赞美泰山高大神秀的气象,表现出他蓬勃
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
的雄心壮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 杜甫,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
人民的苦难,选自《杜工部集》。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叙事诗,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辛苦和贫妇在
田中拾穗的辛酸,表达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选自《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揭露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恶。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写早春游西
湖风景,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怀古伤时,借古讽今,满怀忧国忧民之情,选自《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唐代诗人,思念远方的亲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第二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
多引用来赞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唐代诗人,描写少妇盼望丈夫归来时的心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上阕以凄清的环境烘托寂寞的心情,下阕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头无可解脱的离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北宋初期词人,伤春怀旧的思想感情,选自《珠玉词》。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的最后两句反映出诗人高瞻远
瞩的气魄,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王安石,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江南田园风光,为名句。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
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开豪放派词之
先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上阕
写景,下阕抒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选自《东坡乐府》,古代出猎的壮观场景,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咏月怀人,全词的基调是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
想的矛盾心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佳节怀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选自《漱玉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现实与梦境的巧妙结合,
渴望收复失地、看到祖国统一、渴望为国战斗,选自《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