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电子电路的测量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4、交流毫伏表: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有效值。

三、实验原理(一)示波器原理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电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通过将输入的电信号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转,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扫描,从而在荧光屏上形成信号的波形图像。

示波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周期性电信号的仪器。

它通常采用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如频率、幅度、占空比等,来产生所需的信号波形。

(三)数字万用表原理数字万用表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数转换技术,将测量的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测量结果。

它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多种电学参数。

(四)交流毫伏表原理交流毫伏表用于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有效值。

它采用放大和检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和整流,然后通过表头显示出电压的有效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示波器的使用1、开启示波器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2、调节“辉度”、“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扫描线。

3、选择合适的输入通道,并将探头连接到被测信号源。

4、调节“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旋钮,使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合适的大小和周期。

5、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以使波形稳定显示。

6、测量信号的幅度、周期、频率等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源,选择所需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

【精品】电路实验报告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电阻箱等。

三、实验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可以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电子仪器,它由信号源、调制放大器、波形出口、控制电路等几个部件组成。

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的各个参数来控制信号波形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

四、实验内容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信号,并记录下所产生的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

2.利用万用表对所产生的波形进行测量,并记录下相关参数。

3.使用示波器观察所产生的波形,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波形形态,判断所产生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4.使用电阻箱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调整后再次进行相应的测量、观察和记录。

五、实验步骤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插入电源插座,并开启电源开关。

5.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如需调整信号幅度,可以使用电阻箱对信号幅度进行调整。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下表列出了实验中所产生的部分波形及其相关参数。

| 波形形态 | 频率 | 幅度 ||----------------|---------|-----------|| 正弦波 | 1KHz | 1Vpp || 正弦波 | 5KHz | 500mVpp|| 方波 | 2KHz | 2Vpp || 三角波 | 1KHz | 1Vpp |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在产生不同波形的信号时,需调节控制电路中的各个参数,如频率、幅度、相位等,才能产生相应的波形。

3.在调试波形时应注意信号幅度,如波形幅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3.在实验中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电信号的方法。

3. 学习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如幅度、周期、频率和相位差。

实验仪器:1. 示波器(型号:DSO-XXXXX)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4. 电烙铁及焊接工具5. 电源实验步骤:1. 首先,将示波器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2.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所需的频率和幅度,产生标准电信号。

3. 使用探头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4.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钮,使屏幕上显示清晰的波形。

5. 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幅度和周期,使用示波器的内置测量工具计算信号的频率。

6. 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重复步骤4和5,观察不同参数下的波形变化。

7. 通过串联和并联电阻、电容等元件,生成复杂的电路,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变化。

8. 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并断开连接。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不同频率和幅度下的波形图像,并列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

2. 分析波形的变化趋势,如频率增加时波形的变化,幅度变化对波形的影响。

3. 讨论可能出现的误差源,例如探头的接地问题、示波器的校准误差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示波器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电信号的特性。

我们了解了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观察波形的变化,这将对我们未来在电子实验和研究中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目的】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及正确设置参数的方法。

3.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测量信号波形的电压参数和时间参数。

4. 通过李萨如图形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1. 示波器DS5042型,1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DG1022型,1台。

3. 电缆线(BNC型插头),2条。

【实验内容与步骤】1. 利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电压和频率(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1所示的正余弦波形,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正、余弦信号的波形(2)用示波器对图1-1中所示的正余弦波形进行测量并填写下表表1-1 正余弦信号的电压和时间参数的测量电压参数(V)时间参数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频率(Hz)周期(ms)正弦信号3sin(200πt)余弦信号3cos(200πt)2. 用示波器观测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余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2所示的正余弦波形的李萨如图形,调节并正确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2 正弦信号3sin(200πt)和余弦信号3cos(200πt)的李萨如图形(3)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3. 观测相同幅值、相同频率、不同相位差条件下的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1)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45º),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2)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135º),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实验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五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1. 实验目的(1)学习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利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观测电器元件的特性。

2. 实验说明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是在电工测量技术、电路理论研究和电子工程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仪器。

1)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主要作为研究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其他特性时所需要的激励源,最常见的是正弦信号发生器和多用信号源,它的输出频率、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都是厂家根据它的用途提前设定或者是在客户要求的范围内可调的。

本实验室采用的是TFG5001V 1MHz型谐波信号发生器——暨厂家按本实验室的要求所订制的一种多用信号发生器,它既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还可以产生合成后的多次谐波,并且使用菜单键代替了传统的可调旋钮和按键,使用更加方便。

2) 示波器示波器的最大特点是能将抽象的电信号和电信号的产生过程转变成具体的可见的图像,以便于人们对信号和电路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

示波器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从使用功能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电子示波器,另一类是专用示波器,其中前者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

本实验室采用的是DF4313D 10MHz通用型双踪电子示波器,它具有两个独立的输入通道—Y1、Y2,可以同时观测两个被测信号的波形,两个通道输入波形的振幅、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都是分别可调的,但是被测信号的频率调节旋钮是共用的。

3) 示波器在观测电路元件的波形时,是利用测试夹子并联在待侧元件两端使用的(如同电压表一样)。

若需观测电路中电流的波形时,则取采样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即可,因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其中的电流是同相位的关系。

3.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方波,要求频率:100~1000Hz,电压:1~2V,正弦波和方波各记录一个完整的波形。

2)用两只不同阻值的电阻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如图4-1(a)所示,输入端加以正弦信号,频率100~1000Hz,电压1~2V,用示波器同时观测并记录两个电阻上的电压波形。

《示波器的的原理和使用》物理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的原理和使用》物理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的原理和使用》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习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

2) 示波管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3) 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两个方向的位移合成就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Y 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

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准确,所以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

在人工调节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

4) 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如果同时从示波器的x轴和y轴输入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屏幕上将呈现出特殊形状的、稳定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3. 学会利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并利用其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

二、实验仪器EE1642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GDS-2062型双踪示波器、导线。

三、实验原理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

1. 示波管如下图所示,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

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X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

在Y偏转板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2. 双踪示波器的原理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电子开关将两个待测的电压信号YCH1和Y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上。

由于视觉滞留效应,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两个波形。

由示波器的原理功能方框图可见,被测信号电压加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经垂直放大电路加于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

示波管的水平偏转电压,虽然多数情况都采用锯齿电压(用于观察波形时),但有时也采用其它的外加电压(用于测量频率、相位差等时),因此在水平放大电路输入端有一个水平信号选择开关,以便按照需要选用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电压,或选用外加在X轴输入端上的其它电压来作为水平偏转电压。

此外,为了使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保持稳定,要求锯齿波电压信号的频率和被测信号的频率保持同步。

这样,不仅要求锯齿波电压的频率能连续调节,而且在产生锯齿波的电路上还要输入一个同步信号。

这样,对于只能产生连续扫描(即产生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锯齿波)一种状态的简易示波器(如国产SB10型等示波器)而言,需要在其扫描电路上输入一个与被观察信号频率相关的同步信号,以牵制锯齿波的振荡频率。

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引言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用于产生各种形式的电信号。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实验验证,进一步了解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2. 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形式信号的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形式信号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内部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形式的交流信号。

常见的信号形式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三、实验步骤1.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并将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偏置等参数,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 逐步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产生不同形式的信号,并记录下相应的参数设置和观察结果。

4.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其他电路中,观察信号在不同电路中的响应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偏置等参数,成功产生了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不同形式的信号。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信号在频率和振幅上的差异。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我们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其他电路中,例如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

观察到信号在不同电路中的响应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信号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参数来产生不同形式的信号,并通过连接到其他电路中观察信号的响应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在调节参数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大的幅度和频率,以免对电路和仪器造成损坏。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信号发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子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 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 1台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 2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由此可见: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fynn=1,2,3, fx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示波器的原理,熟悉示波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旋钮的作用。

2、,练习使用示波器,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正弦电压的频率和峰值。

3、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1、示波器是一种综合性的电信号特性测试仪。

用它可以直接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测量幅值、频率以及同频率两信号的相位差等。

2、信号发生器是产生各种波形的信号电源。

常用的有正弦信号发生器、方波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等。

信号电源的频率(周期)和输出辐值一般可以通过开关和旋钮加以调节。

3、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连接三、仪器设备(1) 示波器,1台;(2) 信号发生器,1台;(3) 电阻箱,电容箱,各1只;四、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使用,体会各主要开关和旋钮的作用。

(1) 示波器置于扫描(连续)工作方式,接通电源并经预热以后,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调出一条水平扫描亮线来。

分别旋动[聚焦]、[辅助聚焦]、[亮度]、[标尺]、[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等旋钮,体会这些旋钮的作用和对水平扫描线的影响。

【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2) 双踪示波器的自检将示波器面板部分的“标准信号”接口,通过信号电缆接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接口CH1或CH2,调节各旋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线条细而清晰,亮度适中的方波波形,将时间扫描旋钮及幅值扫描旋钮调到“校准”位置,从荧光屏上读出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与标称值作比较。

【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

加到Y 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把信号发生器输出调到零值位置并接至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合上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开关,预热后再给定一输出电压,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调出被测信号的波形来。

分别旋动(或转换)示波器的水平扫描系统(X通道)和垂直系统(Y通道)的各旋钮(或开关),体会这些旋钮(或开关)的作用以及对输入信号波形的形状和稳定性的影响。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示波器的辉度不要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调节仪器旋钮时,动作不要过快、过猛。
3.调节示波器时,要注意触发开关和电平调节旋钮的配合使用,以使显示的波形稳定。
4.作定量测量时,“t/div”和“V/div”的微调旋钮均应旋置“校准”位置。
5.为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相连(称共地)。
1Vp-p
示波器“V/div”位置
20mV/div
0.2 V/div
峰-峰值波形格数
5.1
4.9
峰-峰值(计算值)
102 mVp-p
9.8 Vp-p
3.方波脉冲信号的观察和测定
(1)将信号发生器波形选择开关置“方波输出”。
(2)调节方波的输出幅度为3.0VP-P(用示波器测定),分别观测100Hz,3KHz和30KHz方波信号的波形参数。
图3-1
3.2控制件作用
序号
控制件名称
功能
1
辉度
调节光迹的亮度
2
辅助聚焦
与聚焦配合,调节光迹的清晰度
3
聚焦
调节光迹的清晰度
4
光迹旋转
调节光迹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5
校正信号
提供幅度为0.5V,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用于校正10:1探极的补偿电容器和检测示波器垂直与水平的偏转因数
6
电源指示
电源接通时,灯亮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数控技术专业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三、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地点
电子技术实验室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1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1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1⽰波器函数信号发⽣器的原理及使⽤(实验指导书)实验1 ⽰波器、函数信号发⽣器的原理及使⽤⽰波器是⽤于显⽰信号波形的仪器,除了可以直接观测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外,还可测量频率和相位差等参数,也可定性观察信号的动态过程。

它能够测量电学量,也可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将各种⾮电量,如速度、压⼒、应⼒、振动、浓度等物理量,变换成电学量来间接地进⾏观察和测量。

函数信号发⽣器能够⽤来产⽣正弦波、三⾓波、⽅波等各种电信号,并且能够设置和调整信号的频率、周期、幅值等重要参数。

【实验⽬的】1. 了解⽰波器、函数信号发⽣器的⼯作原理。

2. 学习调节函数信号发⽣器产⽣波形及正确设置参数的⽅法。

3. 学习⽤⽰波器观察测量信号波形的电压参数和时间参数。

4. 通过李萨如图形学习⽤⽰波器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1. ⽰波器DS5042型,1台。

2. 函数信号发⽣器DG1022型,1台。

3. 电缆线(BNC型插头),2条。

【实验原理】1. 函数信号发⽣器产⽣的波形参数(1)正弦电压波形参数正弦波的数学描述为u(t)=U0+U m sin(2πft+?),其中:U0:正弦电压的直流分量,单位V。

U m:正弦电压的幅值,⼜称正弦波交流分量的最⼤峰值,相应的-U m为交流分量的最⼩峰值,⽤V pp=2 U m来表⽰正弦电压信号的峰峰值,U m/2为交流分量的有效值或均⽅根值,单位V。

f:为正弦电压的频率,单位Hz,相应的记ω=2πf为正弦信号的⾓频率,单位rad/s,正弦电压信号的周期T=1/f。

:正弦电压信号的相位⾓。

(2)余弦电压波形参数利⽤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的关系可知,当相位⾓?=90o时,sin(2πft+90o)=cos(2πft)。

(3)操作函数信号发⽣器产⽣正余弦信号从“确定信号所在通道的CH1/CH2按键”⼊⼿确定正/余弦波形应在函数信号发⽣器的哪⼀个通道设置并输出,通过“产⽣正弦波(Sine)的按键”进⼊正余弦信号设置的菜单,可对正余弦信号的相应参数进⾏设置,在设置的菜单内,还可以在菜单内按下相应的“同相位”的功能键,建⽴函数信号发⽣器CH1、CH2两通道产⽣的正弦波形之间的相位同步关系。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的调节。

3、学会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常见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其频率、幅值等参数。

二、实验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探头三、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触发电路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经过偏转系统的作用,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偏转,从而形成波形。

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垂直分量,以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波形。

水平放大器则用于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的扫描速度。

触发电路用于选择触发信号的来源和触发方式,以保证示波器能够稳定地显示波形。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示波器的校准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到校准信号输出端。

调节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使校准信号的方波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波形。

观察校准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与标称值进行比较,如有偏差,进行相应的调整。

2、观察正弦波信号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正弦波,频率为 1kHz,幅值为 5V。

将示波器的探头接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

调节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使正弦波的波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合适的大小。

观察正弦波的波形,测量其幅值和周期,并计算出频率。

3、观察方波信号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方波,频率为 2kHz,幅值为 3V。

重复步骤 2 中的操作,观察方波的波形,测量其幅值和周期,并计算出频率。

4、观察三角波信号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三角波,频率为 500Hz,幅值为4V。

重复步骤 2 中的操作,观察三角波的波形,测量其幅值和周期,并计算出频率。

5、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观察示波器的显示变化分别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

实验二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二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二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1、模拟示波器一台;2、模拟电路实验箱一台。

三、实验要求1、小心操作、爱护仪器;2、仔细体会各项操作,理解各项操作的作用。

四、实验内容图5-1 示波器面板图1、示波器使用练习(测量校准信号的波形、周期、峰峰值电压。

1按下电源开关(POWER键,示波器上电。

等待几秒钟,使示波器完成初始化。

2按自动手动切换键,使“ATO”灯亮。

3按通道1选择键(CH1键,使“CH1”灯亮。

4按通道2选择键(CH2键,使“CH2”灯灭。

5调节亮度旋钮(INTEN旋钮,使扫描线的亮度适当。

6调节聚焦旋钮(FOCUS旋钮,使扫描线成清晰的细实线。

7调节水平位置旋钮(HORIZONTAL区的POSITION旋钮,使扫描线左右居中。

8按通道1的输入接地键(VERTICAL区CH1的GND键,使屏幕左下角显示接地符号“”。

9调节通道1垂直位置旋钮(VERTICAL区CH1的POSITION旋钮,使扫描线上下居中。

10再按通道1的输入接地键(VERTICAL区CH1的GND键,使屏幕左下角的接地符号“”消失。

11按通道1的交/直流耦合选择键(VERTICAL区CH1的AC/DC键,使屏幕左下角显示直流耦合符号“”。

12按触发源选择键(TRIGGER区的SOURCE键,使屏幕右下角显示通道1符号“CH1”。

13按触发耦合选择键(TRIGGER区的COUPLING键, 使屏幕右下角显示交流耦合符号“AC”。

14将输入信号线插如通道1插座。

15将探头勾在CAL(校准信号端子上。

16调节通道1的垂直灵敏度旋钮(VOLTS/DIV旋钮,使显示信号的峰与峰之间为一格(1cm。

17调节触发电平旋钮(TRIGGER区的LEVEL旋钮,使波形显示稳定(TRG灯亮。

18调节时基旋钮(HORIZONTAL区的TIME/DIV旋钮,使屏幕显示波形的2~3个周期。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中常用的设备,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进行实验和观测信号波形非常重要。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一、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可以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视觉图形,便于人们观测和分析信号的形状、幅度、频率等信息。

使用示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示波器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示波器。

常见的示波器类型有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以光点形式显示信号波形,而数字示波器则以数字方式显示信号波形。

数字示波器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采样率,适合用于高精度测量和分析。

2.示波器的连接:将需要测试的信号源与示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

一般情况下,示波器的输入端口为BNC(同轴电缆连接器),信号源可以通过同轴电缆与示波器连接。

3.示波器的操作:在示波器的控制面板上,可以选择输入信号的幅度、偏置、触发方式等参数。

根据需要调整这些参数,以便于观测和分析信号波形。

4.示波器的测量:在观测信号波形时,可以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对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

常见的测量功能包括光标测量和自动测量。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的电子设备。

它主要用于为各种电子实验提供所需的信号源,方便人们进行实验和测试。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选择时需要考虑输出的波形类型、频率范围、幅度范围等因素。

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置:在控制面板上,可以选择输出的波形类型、频率、幅度等参数。

根据需要调整这些参数,以便于进行实验和测试。

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连接: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需要测试的设备连接。

常见的输出端口包括BNC(同轴电缆连接器)和香蕉插头等。

4.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连续输出或单次输出模式。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七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若干电阻、电容三、预习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原理,预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预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原理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综合的电信号特性测量仪器,它可以直接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测量出信号的幅度、频率、脉宽、相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差等参数。

2.信号发生器是用来产生不同形状、不同频率波形的仪器,实验中常用作信号源。

信号的波形、周期(或频率)和幅值可以通过开关和旋钮加以调节。

五、实验内容1.寻找扫描光迹。

接通示波器电源(220V),预热1-2分钟。

如果仍找不到光点,可调节亮度旋钮,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光点移至屏幕的中心位置。

调节扫描灵敏度旋钮可使扫描光迹成为一条扫描线。

调节辉度(亮度)、聚焦、标尺亮度旋钮,使扫描线成为一条亮度适中、清晰纤细的直线。

2.熟悉双踪示波器面板主要旋钮(或开关)作用。

为了显示稳定的波形,需要注意几个主要旋钮或开关的位置。

①“触发源方式”开关(SOURCE MODE):通常为内触发。

②“内触发源方式”开关(INT TRIG):通常置于所用通道位置。

当用于双路显示时,为比较两个波形的相对位置,可将其置于交替(VERT MODE)位置。

③(扫描)触发方式:通常置于自动位置。

④显示方式:根据需要可置于CH1、CH2、ALT(交替显示两路高频信号)、 CHOP(断续显示两路低频信号)、 ADD(显示两路信号之和)。

⑤扫描灵敏度开关:表示横轴方向一个大格的时间。

根据被测信号周期确定。

⑥幅度灵敏度开关:表示纵轴方向一个大格的电压。

根据被测信号幅度确定。

⑦在测量波形的周期和幅值时,应注意将扫描微调旋钮和垂直(Y轴)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

⑧当输入波形左右移动、不稳定时,可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

3.示波器内校准信号的自检(1)调出校准信号:将示波器内的方波校准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接入通道1(或通道2),调节示波器各有关旋钮和开关,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方波。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实验报告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实验报告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实验报告实验: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测量电压波形、幅度、频率的基本方法。

3、学会正确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幅度的方法,熟悉dB键。

实验内容:一、双踪示波器的使用熟悉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的名称及功能,掌握正确使用各旋钮应处的位置。

1、示波器的检查及校准1) 扫描基线调节首先,接通电源,检查示波器各旋钮是否正常,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CH1或CH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准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准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CH1通道,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CH1”。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SEC/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OLTS/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准信号”的幅度及频率的计算: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与“扫速”1开关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表1,1标准值实测值误差幅度 Up-p(V)频率 f(KHz)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学会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常用功能的设置、使用;
2、会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胡频率计上读出信号频率;
3、在了解数字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观察
并测量以下信号:(见下表)学会数字示波器的基本操作与
读书;
实验仪器
F40函数信号发生器、UTD2102CE数字示波器、探头。

实验原理
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该仪器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可以输出函数信号、调频、调幅、FSK、PSK、猝发、频率扫描等信号,还具有测频、计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功能。

2、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CH1或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
正弦波电压相等时,则显示完整的周期的正弦波形,若在示波
器CH1和YCH2同时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上加上
示波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的到两个正弦波。

实验内容
1、做好准备工作,连接实验仪器电路,设置好函数信号发生
器、示波器;
(1)、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函数输出”输出端与示波器的
X CH1信号输入端连接,两台仪器的接通220V交流电源。

(2)、启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机后仪器不需要设置,短暂
时间后,即输出10K Hz的正弦波形。

(3)、需要信号源的其他信号,到时在进行相关的数据设定
(如正弦波2的波形、频率、点频输出、信号幅度)等。

2、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1的信号波形(10KHz);过程如下:
(1)、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将数字存储示波器探头连接到CH1输入端,按下“AUTO”按键,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按下CH1按键。

(2)、按F1通道设置为“交流合”;按F2将带宽限制设置为“关”。

(3)、设置探头衰减系数:按F4使菜单显示10将探头上
的衰减倍率开关设定为10。

(4)、把探头的探针和接地夹连接到探针补偿信号的相应
连接端上,检查Y CHI探头补偿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对
探头进行调整,到基本正常为止。

(5)、观察示波器显示的10KHz信号波形如下:
3、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2的信号波形(20KHz);过程如下:(1)、对信号源按上表输入需要的信号数据(正弦波2的波形、频率、点频输出、信号幅度);
(2)、观察示波器的20KHz信号波形如下:
4、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3的信号波形(20KHz)如下:
5、用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4的信号波形(10KHz)如下:
6、用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4的信号波形(50Hz)如下:
7、用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5的信号波形(50Hz)如下:
实验分析:
1、正弦波的图像是正弦图像,其疏密程度有频率的大小有
关,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其的设置的峰峰电压有关;
2、三角波图像是以恒流源对电容充电,即可产生正斜率
的斜波而形成;同理,右以恒流源将储存在电容上的
电荷放电即产生负斜率的斜波。

3、全波整流图像通过在半个周期内,电流流过一个整流器
件,而在另一个半周内,电流流经第二个整流器件,并
且两个整流器件的连接能使流经它们的电流以同一方向
流过负载使其纵坐标的负半轴的图像全部变成连续的在
正半轴的图像。

4、半波整流的图像是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在输入
为标准正弦波的情况下,输出获得正弦波的正半部
分,负半部分则损失掉而形成。

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对电工测量的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我学会了用函数发生器发出不同的函数波形,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调整可以调出不同波形的信号,还有对示波器屏幕的不同波形的参数进行查看,对波形不理想的图像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