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2.电子政务的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3. 电了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电子政务的动因:1.建设高效政府2.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3.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电子政务的职能:1.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4.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公开和廉政建设的发展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电子政务的效益:1.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 2.密切政府和群众的关系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IT行业的发展5.提高行政监督的有效性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民主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府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表现之一。
民主理念要求我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尊重公众的民主权利,在政府的管理中切实维护和保障这些权利。
法治理念: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法制政务。
因此我们在电子政务的运营中,要比在传统条件下有更强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要更加注重法制建设,更加充分的立法,更加严格的依法办事,更加公正、公平的执法。
科学理念:电子政务运营需要树立的科学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是电子政务的运作符合信息时代的客观规律。
更要尊重科学,特备要注意在遵从科学管理的同时,认真遵从特定的技术规律。
公平理念:公平的处置各种事务,实现社会公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这一目标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在这一意义上,之所以要搞电子政务就是要通过电子化手段,减少因地理位置,地区发展水平、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形成的各种社会不公平现象。
责任理念: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对政府以宪法和法律为施政原则以及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方式

3 8
§2.2 EG理念—服务-1
六、
服务理念
电子政务环境下,社会管理职能居于 主要地位,而政治统治职能居于第二位。
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主要是对 公众的管理,转向全面服务,
“政府管理就是服务”
39
§2.2 EG理念—服务-1
按照“公众顾客”的观点,政府的顾 客是公众,依赖于公众,它的管理必须以 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为导向。
40
§2.2 EG理念—服务-1
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要顺应信息 社会对政府管理的需求,建立起以为公众 服务为导向的政府。
建立EG的主要意义在于克服传统政 务疏远群众,在中间环节发生腐败和梗阻 的弊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生 命,是电子政务运营的最高行为准则。
4 1
§2.2 EG理念—效能-1
2 6
§2.2 EG理念—民主-1
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将危害政府社会管理 职能的发展。 在信息化社会,政府管理职能二要求 (以服务代替管制,以调控代替直接经营) 要求政府成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因此不 进行信息公开将危害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 发展。
2 7
§2.2 EG理念—民主-1
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已失去必要条 件。 信息源的扩大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 使信息封锁成为不可能。
电子政务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 信息沟通条件。
在我国,电子政务对民主的最基本保障, 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最基本权利——知情权。
2 5
§2.2 EG理念—民主-1
在信息化社会,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 封锁将失去可能性,其原因有三:
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已为政府有效管理所 不容 在信息化社会,政务信息成为政治决 策的基础。 信息的不通畅或失真将降低政府效能。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所谓电子政务, 普遍认同的含义是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政务活动平台建立在网络环境下, 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 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成长是适应经济计谋转型, 增强自身扶植, 强化社会治理和大众办事本能机能的必经之路。
但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此导致电子政务领域尚未发展成熟。
一、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事实上, 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密切关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向。
“十二五”期间, 政府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规划, 作为鞭策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在此期间, 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光辉的发展历程, 地方各部门普遍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 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 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电子政务营业的覆盖率达到70%。
2016年,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提出为推进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新闻媒体为载体, 推行“互联网+政务”, 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督促政府有效施政做出了良好的政策引导。
进入“十三五”阶段, 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
从宏观层面看,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
如何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和如何构建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兼容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成为“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大数据环境下, 智慧政府, 服务型政府等政府发展理念成为推崇的热点。
智慧政府主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 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
而服务型政府主张政府以为民服务为宗旨, 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服务理念。
推行电子政务, 实际上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 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广阔的成长空间。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不同有四方面: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包括: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对行政环境又起反作用。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办公设施、工具等)和软件环境(思想观念、制度方法)(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硬件环境的挑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上在线互动式交流;政府网上采购与招标、网上征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福利支付、网上民意调查等。
(3)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软件环境的挑战:思想观念的变革;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政治行为方式的变化。
①政府角度--网络上不存在完全被动的受众,政府视公众为平等的主体;公众真正关注政府,“官”与“民”网络上平等。
②公民角度--公民原来政治生活中的狭隘被动者、顺从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1)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有很大的区别。
(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①行政职能效率的挑战: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政府和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互动的便利,政府通过网络及时传达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搜集大量来自社会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政府思考、判断、决策重大问题,加快政府内部信息增容、流转、协调、共享,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②政务公开的挑战:互联网为政府机构公开政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理念、创新及其发展河北省邯郸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李冠军在行政体制、经济水平、公众认可、法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千差万别,极不均衡。
但是,各国对电子政务核心价值的认识日趋一致,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公众关心的不是通过电子政务去减少或增加政府部门的数量,而是政府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本质与内涵电子政务实质上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管理领域中运行的传统政府,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转变为以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新型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
但是,归根到底,电子政务是政府实现最终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电子政务包含着大量的政府活动和参与者,分别是: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和政府对雇员(G2E)等。
其中,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主干,而G2C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
电子政务更多的是体现政府如何为企业和公民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的信息化。
倡导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理念的目的是促进公民、企业更加省时省力地获得政府的各种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Gartner研究公司提出的电子政务模式理论,把电子政务发展划分为存在(Presence)、交互(Interaction)、业务处理(Transaction)和转变(Transformation)等四个阶段。
存在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在于建设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和解决各机构的联网问题,但能够提供给公众的服务很少。
交互阶段,政府部门开始给公众提供诸如电子邮件、资料查询、部分数据的查询和修改等服务。
业务处理阶段,政府的业务流程得到了再造,很多业务进行了集中,可以提供集中式或者“一站式”的服务,公众的自我服务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当前不少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已经达到了这一阶段。
电子政务1-3(山大网络教育试题答案)知识讲解

电子政务1- 3(山大网络教育试题答案)电子政务模拟题汇总(1-3)一、填空1、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可以划分为G2G、G2B和G2C三种。
2、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增加组织整体知识的存量与价值,应用知识以提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绩效以及组织整体对外的竞争力,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流通,提升成员获取知识的效率知道组织知识创新的方向,协调组织发展核心技术能力,有效发挥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能力与开发潜能,提升组织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3、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是:以公众为中心。
4、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现知识化、信息化、虚拟化、数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特征。
5、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6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是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7、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
8、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是2000年9月开通的。
9、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资源库管理子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子系统三大模块。
10、三金工程指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
11、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合法、合理、适应、协调、简便、有效。
12、公众服务系统的内容可分为面向公民的服务、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面向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的一般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
13、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事务型办公系统、管理型办公系统和决策型办公系统三种。
14、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是:建设高效的政府、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二、名词解释1、三网一库机关内部办公网(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络(专网)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外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2、办公自动化系统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化办公用品等先进设备结合起来构成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3、数字鸿沟也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电子政务复习重点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6、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含义:也叫“政府电子化服务”,是指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7、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共享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8、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输、保存的那部分信息内容资源。
9、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0、什么是公钥基础设施:又称PKI。
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填空题:1、体现公平理念,就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行雪中送炭,优先锦上添花的基本发展策略2、树立公平理念,防止出现数字鸿沟扩大化,避免数字鸿沟造成新的不公平。
3、在电子政务环境下,随着政府职能从以政治统治为主转变到以社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类型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服务型管理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型式,管制型管理将居于次要地位。
4、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基本形成了由政务涉密网(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公众网构成的三网结构。
5、拓扑结构是表示系统中各个设施物理位置关系、物理面壁的一种图示方法。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1.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基础是计算机和网络。
2.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部门分离限制的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行模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部门分离限制的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行模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3.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电子政务最大的特点在于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精简,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了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协调,方便了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
随着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增强,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务的了解与日俱增。
效率这一传统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正面临挑战。
相反,它是公平、正义、行政效率并重、服务第一的民主行政价值观。
电子政务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其核心价值理念自然是通过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院士王玉凯教授举办国内首个电子政务--公共管理。
在之前的论坛峰会上,我说过:“我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是从根本上改善或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那么社会政府对社会承担着公共责任,所以过去提供的公共服务,老百姓、企业都处于非常被动和无助的状态,所以在推进电子政务之后,很可能会从根本上来改变这种模式。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的本质不是用新技术来改进管理手段,而是从源头上改变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代表、以服务为核心、以效率为重点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电子政务第5章

(2)电子服务不能贪大求全,不能搞花架子,更不能搞不切合 国情实际的“高、大、全”。
(3)为了公众利益最大化,降低电子服务成本,政府还可以考 虑把一些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更能有效地为公众服务的项目交给市场。
2.积极促进我国政府电子服务的发展
第二节 政府电子服务的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划分 2.按行政职能划分 3.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划分 4.按服务方式划分
1.按服务对象划分
➢ 对公民提供的电子服务 ➢ 对企业提供的电子服务 ➢ 对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电子服务
2.按行政职能划分
3.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划分
➢ 单向发布 ➢ 简单交互 ➢ 在线应用 ➢ 变革发展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电子政务的建设为公共服务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它顺应了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体现了这一转变,并且 促进了这一转变。
正是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整合政府 资源,形成跨部门的“一站式”服务,使公众在任何时间、地点 均可以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了所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的“全天候”政府。
2.6 要加强电子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在我国电子服务刚刚起步的阶段,用科学方法建立起电子服 务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国际标准化 组织制定的 ISO9000 标准,以这套标准所依据和弘扬的全面质量 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电子服务管 理体系。
2.积极促进我国政府电子服务的发展
1.政府电子服务的发展趋势
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服务将确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重点 解决以下基本问题:
顾客确认 需求确认 方法措施确认 主动提供 绩效评审 服务发展
以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s1认真狮读

以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s1认真狮读一、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实质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市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三、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尤其是集成(整合)模式基本模式(一)分组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相关性问题,解决不同性质和价值的政务活动的领域区分问题的模式。
(二)集成(整合)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信息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共享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以获得信息技术基础提供的更高社会效率的基本手段。
它是电子政务基本模式的最为基本的手段。
(三)知识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基本要求。
四、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
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为运用"公共信息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民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

三、公平理念
• 公平、平等的处理各种事务,实现社会公 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追求。
“数字鸿沟”
2012-9-5
4
四、科学理念
• 科学理念即是尊重和遵从客观发展规律的 思想意识。要求电子政务的运作符合信息 时代-5
5
五、责任理念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对政治以及宪法和法律为施政原则 以及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
2012-9-5
6
六、服务理念
• 政府职能可以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 理职能。 • 所谓服务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真正树立和 自觉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视作电子政务 的生命。
2012-9-5
7
七、效能理念
• 追求行政效率,更注重行政效能,即注重 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之量,就为一种必 然。 •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活动达成预期结果 或程度,具体而言,主要指政府向公众提 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012-9-5
8
八、系统功能
• 以系统的思想、系统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 • 电子政务是一个全面面的工程。
2012-9-5
9
九、创新功能
•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过程中,创 新理念主要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全面进 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 电子政务的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 和竞争机制的引进。
2012-9-5
10
十、安全理念
• 网络极易受到攻击。 • 网络信息的公开性。
2012-9-5
11
谢谢观赏!
2012-9-5
12
2012925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理念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项革命要顺应这场革命完成这场革命首先需要我们完成一次政府管理理念的革命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政府管理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中国的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到现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质增效,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各级电子政务系统在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巨大的系统安全风险也成为悬在其头顶的一把时刻都可能落下的利剑。
本文仅就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共性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各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既有个人信息也有政府政务信息,不仅包括身份、医疗、保险、就业等个人信息,也包括政府投资、国土资源、国防建设等事关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为高效服务公众,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大都有基于互联网的服务门户或是手机端的公众号、APP,由此而来的网络威胁风险也不断增大;同时为了内部办公还会有政务外网、内部网络等网络形态参与,这也使的网络结构更加繁杂,为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资源共享多部门的信息交换成为必然,如何保证交换信息的规范使用,信息权属等问题需要尽快明确;另外由于管理者素质差异导致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所以如何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是在建设初期就应该深入谋划的课题。
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物理层。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雷电、水灾等;环境问题,如有害气体、电磁污染、电磁干扰、静电、鼠虫害等;电源故障,如电力中断、电压波动、设备故障等;人员因素主要是人为盗窃与破坏;再就是设备的老化与故障以及重要数据的介质损坏或灭失。
(2)网络层。
主要包括IP地址欺骗和假冒攻击;序列号攻击;路由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非法入侵等。
(3)系统层。
系统本身的各类攻击、病毒、失窃密威胁;软件开发中可能留有的后门、逻辑炸弹、易被恶意代码、病毒利用的缺陷或漏洞。
(4)应用层。
主要包括合法用户越权,恶意代码侵害、操作失误以及不同信任域间信任关系传递或互联带来的风险。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行管1301周娟 周苏云
行管1302陈静 陈诗韵 戴熠希
目录
法治理念
责任理念
服务理念
安全理念
理念
法治理 念
背景
环境
价值
意义
互联网的发展 国内:进行立法实践,出台一系列 带来了广泛性, 法律法规 多样性和隐蔽性 的网络犯罪。为 了保护网络安全 必须加强立法 地方政府在建 设电子政务的过 程中存在怕负责 任和敷衍应付的 弊端 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政务蕴含了公
维护了网络环境的健康1维护了国家安全观念2确保了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运作3确保了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理念体系目标法治理念1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律2制定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3加强政府调控维护稳定的法律法规4颁布保障网上公民权益的法律1将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2确保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3促进网络信息业的发展4保障网民权益保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责任理念1加强整体规划建立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网络覆盖3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4加强对公务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1建立定制政务的标准化体系2消除数字鸿沟3推动电子政务法制化进程4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服务理念1办事窗口服务2办公模式服务3政务公开服务1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2提高民众的满意度3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安全理念1建设决策组织机构及监管安全保障体系2组织高素质人才安全体系3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4网络架构安全保障体系5立法执法安全保障体系1确保电子政务系统有效率的运作2确保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3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安全理念内在联系展望法治理念1
环境
国内:电子政务 远离群众
价值
真正做到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提供了优质的 公共服务,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了政府人员的 素质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线上
一、填空题
1、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是:
正确答案:全心全“E”为公众服务
2、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以()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正确答案:电子行政样电子社会
3、电子政务的社会背累是:建设高效的政府、()、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正确答案: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4、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现()、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特征。
正确答案:知识化#虚拟化
5、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之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是的目标。
正确答案:知识管理
6、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可以划分为G2G、G2B和三种。
正确答案:G2C
7、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合法、、适应、简便有效
正确答案:合理#协调
8、电子政务环境中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呈现知识化、、虚拟化、全球化等一系列特征。
正确答案:信息化数字化
9、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可以划分为G2G、和G2C三种。
正确答案:G2B
二、名词解释
10、政府门户网站
正确答案:
是由政府部门统一建立的门户网站,通过高速接入互联网实现盗源共享,是电子政务统一的对外窗口,是为公众、企业或下属单位等提供信息和服务,并使用户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信息的主要途径。
11、三网一库
正确答案:
三网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又内网”;与内网有条件互联、实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又称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政府公众信息网”,又称外网。
一库指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盗源数据库”。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不同有四方面: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包括: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1)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对行政环境又起反作用。
行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办公设施、工具等)和软件环境(思想观念、制度方法)(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硬件环境的挑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上在线互动式交流;政府网上采购与招标、网上征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福利支付、网上民意调查等。
(3)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软件环境的挑战:思想观念的变革;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政治行为方式的变化。
①政府角度--网络上不存在完全被动的受众,政府视公众为平等的主体;公众真正关注政府,“官”与“民”网络上平等。
②公民角度--公民原来政治生活中的狭隘被动者、顺从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1)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有很大的区别。
(2)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①行政职能效率的挑战: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政府和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互动的便利,政府通过网络及时传达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搜集大量来自社会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政府思考、判断、决策重大问题,加快政府内部信息增容、流转、协调、共享,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
②政务公开的挑战:互联网为政府机构公开政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服务理念
系统理念 安全理念 形象理念
民主理念
• 电子民主:
电子参与 电子选举
实现民主的关键因素:
可访问性 开放性 安全性 可响应性 可交流性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开发者留下的隐患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
管理上的漏洞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电子政务系统中有众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 政府政策、法规、条例等的严肃性; 电子政务系统一旦启用后,保证各种业务的 连续性和一致性。
政府 职能执行 公众 效率 职能监督
节约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金字塔向扁平式的权力结构转变
由繁到简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本章小结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 运营理念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 2、重电子、轻政务 3、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根基不稳
4、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导致
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民主理念
• 公平理念
法治理念
科学理念
• 责任理念
• 效能理念 • 创新理念 • 文化理念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 挑战
• 硬件部分 政府 软件部分 公众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 和功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网 络上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论文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论文引言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和网络实现政府及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信息传递、业务办理和资源共享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治理的转型升级,电子政务在各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探讨其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便民利民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政府机关可以将各类公共服务线上化,方便市民不出门即可办理各项业务,大大减少了人们排队等候和跑腿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2. 透明公开电子政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政府决策、各类政务信息、政府支出等重要数据的公开透明。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和决策背景,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3. 效能高效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手段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政府机关可以快速获取和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4. 创新驱动电子政务还强调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政府机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的创新和升级。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重要性和意义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对于现代政府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提升政府形象电子政务通过提供便民、透明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够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众的满意度。
市民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就能感受到政府工作的高效和对市民需求的关注,从而建立起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电子政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进行互动和参与政策决策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理念
系统理念 安全理念 形象理念
民主理念
• 电子民主:
电子参与 电子选举
实现民主的关键因素:
可访问性 开放性 安全性 可响应性 可交流性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开发者留下的隐患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
管理上的漏洞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电子政务系统中有众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 政府政策、法规、条例等的严肃性; 电子政务系统一旦启用后,保证各种业务的 连续性和一致性。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 挑战
• 硬件部分 政府 软件部分 公众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 和功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网 络上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 运营理念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 2、重电子、轻政务 3、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根基不稳
4、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导致
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民主理念
• 公平理念
法治理念
科学理念
• 责任理念
• 效能理念 • 创新理念 • 文化理念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身份认证与授权 数据安全 网络域边界访问控制 通信安全 防病毒 网页防篡改 审计与不可抵赖性 预防系统安全漏洞
法制建设
• 关于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律
• 制定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 加强政府调控,维护稳定的法律法规
• 颁布保障网上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
政府 职能执行 公众 效率 职能监督
节约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金字塔向扁平式的权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本章小结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