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质构造的再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2月,第12卷,第4期,457-465页高 校 地 质 学 报
Dece mber 2006,Vol .12,No .4,p.457-465Geol 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06-09-01;修回日期:2006-09-30
作者简介:王鹤年,男,1935年生,教授,博导,地球化学专业;E 2mail:wanghn@nju .edu .cn
华南地质构造的再认识
王鹤年1
,周丽娅
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海洋科学系,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摘要:近年来地质构造理论及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华南地质构造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新资料和同位素年龄测试新数据,为检验以往对华南地质构造的认识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也为推动华南地质构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以往的工作成果,提供了闽北及云开大山的有关资料,对华南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再认识。认为华夏古陆应该肯定,但范围还需探讨,华南大地构造基本格局为两陆夹一盆。晋宁运动时,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对接;加里东运动使两陆块间洋盆褶皱迴返,形成统一陆块;海西-印支期,华南地质构造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关键词:华南;华夏地块;地质构造;云开地体;加里东褶皱带
中图分类号:P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6)04-0457-09
1 前言
20世纪80~90年代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为了阐明矿床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对华南地质构造作了一些工作。
发表了“粤西金矿矿床地球化学”
(王鹤年等,1991)及“华夏地块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地质”
(王鹤年等,1992)等专著。著作中涉及华夏地块及云开大山等区域地质构造。90年代以后,地质构造理论及测试技术飞速发展,为该区积累了不少新的资料(李献华等,1998;李献华,1999;甘晓春等,1993;袁忠信等,1991;叶伯丹,1989),这对于认识华夏地块及华南地质构造格架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回顾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供了闽北及云开大山的有关地质资料,结合近年来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对华南的地质构造格架进行了再认识。
2 华夏古陆应该肯定,但范围还需探
讨
华夏地块存在与否争论的焦点是:①基底岩石(原陈蔡群和建瓯群)的时代问题;②沿政和—大埔断裂带的变质火山岩是否为加里东期蛇绿混杂岩。
一些学者根据80年代初建瓯群、陈蔡群变质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未逾8亿年这一事实,认为建瓯群、陈蔡群构成的基底不再是“华夏古陆”,而是震旦纪—早古生代加里东早期优地槽褶皱带或称“华南震旦-加里东造山带”。他们又根据沿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分布、延伸长达60km ,厚达800m 的变质火山岩,加上一些附近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小岩体,确定为加里东期蛇绿混杂岩带。将它作为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与海西-印支造山带的分界线,据此否定华夏古陆的存在(胡受奚等,2006)。
作者在研究福建尤溪梅仙变质火山岩中块状硫化物矿床时,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对变质火山岩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2.1 关于福建政和—大埔断裂带变质火山岩的时代 作者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变质火山岩分布的三个标准剖面从北到南进行了系统观测及取样(图1),对北部的政和马面山剖面、中部的东岩龙北溪剖面和南部的尤溪梅仙剖面分别进行了S m 2Nd 全岩等时线年龄测定(王鹤年等,2003)。结果表明,各个剖面及剖面综合的年龄均在1730~1770Ma 范围内(图2)。
1.麻源群(角闪岩相)(Mayuan Gr oup,a mphibolite facies);
2.马面山群(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Mam ianshan Gr oup, greenschist facies-l ow a mphibolite facies);
3.震旦系变质火山岩(Sinian metavolcanics);
4.古生代地层(Palaeoz oic strata);
5.不同时期花岗岩(granites of different ages);
6.采样点(sa mp ling sites)
图1 福建省麻源群及马面山群变质岩分布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sho wing the distributi on of meta mor phic r ocks ofMayuan and Ma mianshan Gr oups in Fujian Pr ovince
2.2 变质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对变质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分析(周丽娅等,2001),并将这些分析数据绘制成MORB标准化蛛网图(图3)。从图3可以看出,变质火山岩具有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的特征。
中元古界马面山群的时代及形成环境的确定,对于了解政和—大埔断裂带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曾将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分布的马面山群绿片岩以及浙西南龙泉群和时代不明的少量超基性岩侵入体作为蛇绿混杂岩组成部分,并将政和—大埔断裂带视为浙闽加里东碰撞造山带的缝合线(汪新等,1988)。作者对马面山群的研究表明,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而非加里东期。变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判别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的原岩为大陆拉斑玄武岩,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大陆裂谷(王鹤年等,1998;周丽娅等,2001)。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与本区及邻区其它研究者的资料相吻合。如胡雄健(1992)对浙西南龙泉群的研究结果表明,龙泉群S m2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376Ma。原岩恢复为大陆拉斑玄武岩,是元古代浙闽克拉通拉张裂解环境(裂陷槽)下的火山-沉积产物;黄春鹏等(1991)对尤溪梅仙峰岩村—峰岩峒剖面的龙北溪组绿片岩研究,确定其S m2Nd同位素年龄为1599±88Ma,ε
Nd
(t)=+5.24,稀土及微量元素判别原岩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李献华等(1998)对闽西北—浙西南元古代有代表性的三个斜长角闪岩研究后,也认为其原岩具有板内玄武岩特征,他还对付树超(1991)确定为上太古界天井坪组的斜长角闪岩重新进行锆石SHR I M P U2Pb定年,结果为1766±19Ma。但“天井坪组”分布在崇安—石城另一构造带上,是否能够完全对比尚须进一步工作。
854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12卷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