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组网设计与配置实验

合集下载

校园网组网实训实验报告

校园网组网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校园网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校园网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为今后从事网络工程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环境及设备1. 硬件设备:- 2台路由器(华为AR2200)- 2台交换机(华为S5700)- 3台PC机(用于模拟终端)- 网线若干2. 软件设备:- Windows Server 2012操作系统- 华为eSight网络管理系统三、实验内容1. 校园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包含总校和分校的校园网。

总校共有20台计算机,分校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

校园网采用C类网段210.100.10.0,总校和分校各有一台路由器及一台交换机。

2. 子网划分根据IP地址分配原则,将校园网划分为总校局域网、分校局域网A和分校局域网B。

- 总校局域网:210.100.10.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0.1-210.100.10.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A:210.100.11.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1.1-210.100.11.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分校局域网B:210.100.12.0/24- IP地址范围:210.100.12.1-210.100.12.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3. 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验要求,绘制校园网网络拓扑图,包括总校和分校的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以及PC机的连接关系。

4. 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1)配置总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0.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1.1- 配置VLAN接口:VLAN10,IP地址210.100.10.1/242)配置分校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默认网关:210.100.10.1- 配置VLAN接口:VLAN20,IP地址210.100.11.1/24- 配置VLAN接口:VLAN30,IP地址210.100.12.1/24(2)交换机配置1)配置总校交换机:- 配置VLAN10,设置端口1-20为VLAN10成员-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21-40为VLAN20成员2)配置分校交换机:- 配置VLAN20,设置端口1-10为VLAN20成员- 配置VLAN30,设置端口11-20为VLAN30成员5. 网络调试(1)测试总校局域网内主机之间通信- 在总校局域网内任意两台主机之间ping通,验证局域网内通信正常。

实验六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六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查看当前配置
在命令行界面中输入特定命令(如 "show running-config"),查看当 前路由器的配置信息。
VS
分析配置信息,了解路由器的网络接 口、IP地址、默认网关等设置情况。
配置网络接口
在命令行界面中输入特定命令(如 "interface"),进入网络接口配置模 式。
根据需要配置网络接口的参数,如IP 地址、子网掩码、网络类型等。
路由器还可以根据路由表 中的信息,选择最佳的路 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ABCD
路由器可以根据IP地址和 子网掩码等参数,将数据 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 个网络。
路由器在网络中还具有防 火墙的作用,可以过滤和 阻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02
实验设备
路由器
路由器型号
Cisco 2911
路由器接口
提供多个以太网接口、串行接口等,用于连接不 同网络段。
检查路由器的电源是否已接通。
启动路由器
打开电脑,进入操作系统。
按下路由器的电源按钮,启动路由器。
进入命令行界面
在电脑的命令行终端(如Windows的 命令提示符或Linux的终端)中输入特 定命令(如"telnet"或"ssh"),连接 到路由器。
输入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 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交叉线缆
详细描述
计算机用于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模 拟网络环境。
路由器是实验的核心设备, 用于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过 滤。
交叉线缆是连接路由器和计 算机的必要设备,用于实现 网络通信。
03
实验步骤
连接设备
确保路由器与电脑正确连接,使用网线将路由器的LAN口与电脑的网口连接起来 。

组网的实验报告

组网的实验报告

组网的实验报告组网的实验报告一、引言网络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为了实现网络通信,组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探索和理解组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组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组网的常用拓扑结构和设备配置方法;3. 学习使用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和配置。

三、实验环境和工具1. 实验环境:一台个人电脑、多台路由器和交换机、若干台计算机;2. 实验工具: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两个分布式交换机和多台主机。

核心交换机用于连接不同的分布式交换机,而分布式交换机则连接各个主机。

2. 连接网络设备根据设计,我们将各个设备进行连接。

首先,将核心交换机与两个分布式交换机连接,使用网线将它们的端口相连。

然后,将各个分布式交换机与主机连接,确保每个主机都能与分布式交换机相连。

3. 配置网络设备在连接完成后,我们开始配置网络设备。

首先,对核心交换机进行配置,设置其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然后,对分布式交换机进行配置,同样设置其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最后,对每个主机进行配置,确保它们能够与交换机进行通信。

4. 测试网络连接在配置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测试。

通过在每台主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我们能够成功地进行通信。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结果表明网络连接良好且传输速度较快。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组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学会了设计和连接网络拓扑结构,并且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此外,我们还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组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网络通信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组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明白了组网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拓扑结构和设备配置,才能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

实验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

实验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

实验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在企业内部以及学校、政府机关等地方得到广泛的应用。

局域网连接着组织内的各种计算机和设备,为用户提供高效、快速的网络服务。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个局域网组网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局域网环境,满足组织内部的各种网络需求。

二、组网规划本实验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包括各种设备和服务的局域网,以满足组织内部的网络需求。

根据组织的规模和需求,我们将采用层次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交换机、分布式交换机和终端设备,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环境。

1. 核心交换机(Core Switch)核心交换机作为局域网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整个局域网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

我们将选择一台具备高性能、大容量的核心交换机,并使用冗余技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2. 分布式交换机(Distribution Switch)分布式交换机连接到核心交换机,并提供对终端设备的连接。

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网络需求。

3.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设备。

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配置适当的网络接口。

三、网络管理与安全为了确保局域网的稳定和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网络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局域网进行管理,包括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等功能。

通过管理软件,管理员可以快速发现网络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防火墙和访问控制列表(ACL)在核心交换机和分布式交换机上配置防火墙和ACL,以限制对局域网的非授权访问。

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才能访问局域网资源。

3.虚拟专用网络(VPN)针对远程访问需求,我们将配置VPN连接,以确保远程用户的安全访问。

通过VPN连接,远程用户可以在无需物理接入局域网的情况下,安全地访问局域网内的资源。

四、备份和灾难恢复为了确保局域网的数据安全和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以下备份和灾难恢复措施:1.定期备份数据对核心交换机和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和日志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实验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

实验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

理工大学Intranet组建与管理实验报告院〔系〕:计算机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姓名:班级:网络学号:实验名称: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实验时间: 2021.3.22 实验地点: 网络工程实验室实验1 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按照接入层、会聚层、核心层三层模型设计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方法。

〔2〕掌握网络设备选型的方法。

〔3〕掌握对局域网综合布线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4〕掌握对局域网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5〕学会正确选择布线材料。

〔6〕学会正确绘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图。

二实验内容:某建筑物10层,每层结构都一样,如以下图所示〔以5楼为例〕,即建筑平面示意图。

两边是房间,中间是走廊。

楼的总长度59m,其中每层弱点竖井间长为3m,02至17号房每个房间长各6m,18和19号房长8m;楼宽为17m,房间宽5m,走廊宽7m。

该楼房房间和走廊都有吊顶,楼高3.5m,吊顶后楼的净高2.8m。

现在准备为该建筑物组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放在一楼的弱点井房,其他楼层的弱点井房为楼层配线间,配线间都使用立式机柜,机柜放在弱电井下侧。

信息点分布在各个房间中。

请为该建筑物设计局域网组网方案。

三实验步骤1、为该建筑物局域网综合布线作简单的需求分析,给出工作区信息点数量的估算和在各个房间里的分布位置情况;符合的国际/国内标准;使用的年限、综合布线系统要到达的目标和性能要求等。

以下图为楼层信息点分布的一个例如,做信息点数量估算时可参考以下图格式。

楼层1F 2F 3F 4F 5F 6F01 房 6 6 6 6 6 602 房 6 6 6 6 6 6 合 计03 房 6 6 6 6 6 6 04 房 6 6 6 6 6 6 05 房 6 6 6 6 6 6 06 房 6 6 6 6 6 6 07 房 6 6 6 6 6 6 08 房 6 6 6 6 6 6 09 房 6 6 6 6 6 6 10 房 6 6 6 6 6 6 11 房 6 6 6 6 6 6 12 房 5 4 6 6 6 6 13 房 5 3 4 3 5 5 14 房 4 6 5 6 5 5 15 房 4 5 5 5 3 3 小计 78 78 90 84 90 90510楼层信息点分布图:2、用Visio软件绘制出网络拓扑结构图、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和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若干台计算机路由器若干台交换机若干台网线若干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管理软件三、实验原理1、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网络地址(如 IP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通过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路由器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2、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 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它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登录路由器使用终端软件(如 SecureCRT)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路由器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配置接口 IP 地址为路由器的各个接口配置合适的IP 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和网关。

配置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RIP、OSPF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 ACL,限制特定网络流量的访问,提高网络安全性。

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与路由器类似,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名称给交换机赋予一个易于识别的名称。

配置 VLAN划分不同的 VLAN,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并为每个 VLAN 配置IP 地址。

配置端口模式将交换机端口设置为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连接需求。

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步骤1、路由器配置步骤首先,通过 Console 线将计算机与路由器的 Console 口连接,并打开终端软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成功登录到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计算机网络路由配置组网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路由配置组网实验报告

路由配置组网实验路由器组网一、实验目的通过路由建立起网络之间的连接,熟悉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并掌握组网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设备路由器两台(华为),V.35电缆一对,集线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给定3个C类网络地址:192.168.1.0,192.168.2.0,192.168.3.0。

1.请按下面的网络图作出网络规划。

并写出路由器的端口地址和各节点网络地址。

2.配置静态路由,使R1和R2两边的机器能够互相连通。

3.配置动态路由RIP和OSPF,使R1和R2两边的机器能够互相连通。

四、实验步骤1.进行端口配置路由器R1:[Quidway]int e0[Quidway-Ethernet0]ip addr 192.168.1.6 255.255.255.0[Quidway-Ethernet0]undo shutdown[Quidway-Ethernet0]int s0[Quidway-Serial0]ip addr 192.168.2.3 255.255.255.0[Quidway-Serial0]clock rate 64000[Quidway-Serial0]undo shutdown路由器R2:[Quidway]int e0[Quidway-Ethernet0]ip addr 192.168.3.6 255.255.255.0[Quidway-Ethernet0]int s0[Quidway-Serial0]ip addr 192.168.2.4 255.255.255.0[Quidway-Serial0]clock rate 64000[Quidway-Serial0]undo shutdownR1连接的三台主机配置:A: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6B:ifconfig eth0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6C:ifconfig eth0 192.168.1.3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6R2连接的三台主机配置:A:ifconfig eth0 192.168.3.1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3.6B:ifconfig eth0 192.168.3.2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3.6C:ifconfig eth0 192.168.3.3 netmask 255.255.255.0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3.62.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R1:[Quidway]ip routing[Quidway]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4 路由器R2:[Quidway]ip routing[Quidway]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33.动态路由配置4.1 RIP配置:路由器R1:[Quidway]undo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4[Quidway]rip[Quidway-rip]network 192.168.1.0[Quidway]display ip routeRouting Table:Destination/Mask Proto perf Mertic Nexthop interface192.168.1.0/24 Direct 0 0 127.0.0.1 FastEthernet0/0 192.168.2.0/24 Direct 0 0 127.0.0.1 Serial0/0192.168.3.0/24 Static 60 x next hop error!192.168.3.0/24 RIP 100 1 192.168.2.4 Serial0/0路由器R2:[Quidway]rip[Quidway-rip]network 192.168.3.0[Quidway]undo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3[Quidway]display ip routeRouting Table:Destination/Mask Proto perf Mertic Nexthop interface192.168.3.0/24 Direct 0 0 127.0.0.1 FastEthernet0/0 192.168.2.0/24 Direct 0 0 127.0.0.1 Serial0/0192.168.1.0/24 Static 60 x next hop error!192.168.1.0/24 RIP 100 1 192.168.2.3 Serial0/04.2 OSPF配置:路由器R1:[Quidway]router id 127.0.0.6[Quidway]ospf enable[Quidway]import-route direct[Quidway]ospf enable area 0路由器R2:[Quidway]router id 127.0.0.6[Quidway]ospf enable[Quidway]import-route direct[Quidway]ospf enable area 0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内容比较简单,而且有比较完善的参考资料可以查阅,真正做起来本应该没有难度,但是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可能是在模拟器上做和真机上做有些差异吧。

组网实验报告

组网实验报告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no shutdown
R1(config-subif)#interface fa0/0。3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2, 3, 99
//S1#show running—config 部分输出显示
hostname S1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99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2—3,99
192。168、64。2
/24
—-
R3
S1/0
192.168。64。1
/24
——
S1/1(clock rate 128000)
192。168.65、1
/24
——
R4
F0/1
172。17、1。1
/24
——
F0/0
172.18、1、1
/24
—-
R5
F0/0
172、18.1。2
/24
-—
S1/1
192.168。65、2
在两主机间进行或任何两节点间进行c1上tracert19216821c2上tracert192168116显示各路由器得路由表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内容7保存工程文件实验二vlan实验目得加深理解vlan组网技术掌握vlan得创建vlan中继得配置方法学会在交换机上创建管理节点得方法设计任务在仿真器中实现如下拓扑网络设计并完成连通测试其中

组网技术—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实验

组网技术—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实验

《组网技术》实验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boson netsim的安装和使用方法;2.学习用boson netsim制作网络拓扑;3.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二、实验要求:掌握模拟器Boson NetSim的基本用法,能亲自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设计一个网络结构;能对路由器进行基本的配置;配置直连路由。

三、实验内容:1.安装boson netsim安装boson netsim之前,要保证该机中已经安装了Adobe Acrobat程序(查看PDF文件的程序)。

(1).下载NP并解压,双击ccnp_netsim7.exe程序开始安装。

安装过程都选择默认即可。

(2). 安装完成后,把crack文件夹下的mscon43demo.dll放到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Boson Software\Boson NetSim for CCNP 7.0下。

可以把“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Boson Software\Boson NetSim for CCNP 7.0”复制到地址栏中,然后把mscon43demo.dll替换原来的mscon43demo.dll文件。

安装完之后,桌面上出现了两个图标Boson Network Designer 7.0和Boson NetSim for CCNP 7.0。

(3)启动Boson NetSim for CCNP 7.0时,会弹出对话框选择“Use Demo Version”进入。

Boson Network Designer 7.0和Boson NetSim for CCNP 7.0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Boson NetSim入门进阶I.pdf”或者是“Netsim使用方法”2、Boson的应用使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7.0绘制下列拓扑图,路由器使用具有两个Ethernet接口的800系列的806路由器,再添加两个win 98的PC机。

组网实验报告

组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组网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会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网络设备连接与配置2. 网络互通与故障排查3. 网络安全配置三、实验设备1. 交换机:Cisco 2960-48FP2. 路由器:Cisco 2620XM3. PC:5台4. 网线:若干5. 交换机电源:2台6. 路由器电源:1台四、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连接与配置(1)将PC1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配置PC1的IP地址为192.168.1.1/24,网关为192.168.1.254。

(2)将PC2连接到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配置PC2的IP地址为192.168.1.2/24,网关为192.168.1.254。

(3)将路由器连接到交换机的两个端口,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分别为192.168.1.254/24和192.168.2.1/24。

(4)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将192.168.1.0/24网络的数据包转发到192.168.2.2/24网络。

2. 网络互通与故障排查(1)在PC1上ping PC2的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ping通。

(2)在PC2上ping PC1的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ping通。

(3)在PC1上ping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ping通。

(4)在PC2上ping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ping通。

(5)检查网络设备配置,排查故障。

3. 网络安全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限制每个端口只能连接一个设备。

(2)配置交换机的VLAN,将PC1和PC2划分到不同的VLAN。

(3)配置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互通经过配置,PC1和PC2能够相互ping通,且PC1和PC2能够ping通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说明网络设备配置正确,网络互通。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局域网组网实验-实验报告范文-6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局域网组网实验-实验报告范文-6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局域网组网实验-实验报告范文-6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简述本次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实验的具体要求。

)试验目的:通过组建局域网,了解双绞线的制作标准,掌握双绞线的制作过程和应用掌握网络的配置过程和应用,学会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掌握基本的网络命令,能够排除一般的网络故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功能能够简单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和设备把电脑连接起来,实现网络共享二、实验内容(请根据电子版实验指导书撰写如下内容:实验环境、实验子项目名称、实验步骤、实验运行结果)试验步骤:1.网线制作(1)直通线制作方法:按所需长度准备一根网线用压线钳剥去网线外皮约2-3CM。

露出里面4对芯线按照568B的顺序将线排列好并将线拉平直插入RJ-45水晶头(注意:水晶头的簧片边向上,并且不要让线散开和顺序乱)用力将线推向水晶头内,在水晶头顶端看到线内的铜线芯,说明已到位。

用压线钳将水晶头钳紧(注意:网线外层的保护皮应固定在水晶头的护套内,以保证网线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网线另一端步骤按以上1-5制作(2)交叉线的制作:1)--5)同直通线制作方法第6步将线序的排列改为568A(3)网线测试方法:将网线两端插入测试仪的两个RJ-45端口,打开测试仪开关(S档为慢速),如果是直通线,则测试仪上两边的指示灯1-8脚的灯一一对应亮起来,否则说明网线不通。

如果是交叉线,则左右两边的指示灯应该是1-3,2-6,3-1,4-4,5-5,6-2,7-7,8-8,否则说明网线不通。

通过测试仪判断那根线没做好,须剪掉水晶头重新做线。

(4)进行连网配置安装、配置IP协议(IP地址配置)(5)IP地址的配置1)鼠标右键点击桌面“网上邻居”,选择“属性”2)对“本地连接”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属性”3)选择TCP/IP协议并点击“属性”4)当局网中互联的每台机器上述配置完毕后,进入如下测试:1)在MS-DOS模式下执行如下命令:Ping192.168.1.1(注:IP地址根据实验中实际地址输入)执行命令后出现如图4回应信息,则表明通讯正常试验结果:三、实验分析与小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实验结果分析;有待优化思路)本次试验,我制作了一根网线,通过自行制作网线,我大致明白了网线传输信息的方式。

实验六实训报告配置和规划WALN

实验六实训报告配置和规划WALN

南昌理工学院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实训报告系部: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实训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项目名称:配置和规划WLAN指导教师:辛文分组成员:许世明何俊杰罗应刚陈昭璐舒亮冯佳真实训地点:实验楼311实训日期: 2014年12月27日~2014年12月31日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12月目录一、实训目的: (3)二、实训环境: (3)三、实训内容: (3)四、实训步骤及结果: (3)五、实训总结: (5)六、实训思考题: (5)七、实训心得: (5)配置和规划WALN一、实训目的1、掌握无线AP的配置方法,实现无线接点接入本地网络。

2、掌握无线宽带路由器上网基本设置,实现安全的Internet接入。

二、实训环境PC-PT主机(3台)、AP无线设备(3台)、60-24TT交换机(2台)、2621XM 路由器(1台)、LinksysWRT300N(1台)、交叉线、直通线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无线路由器连网配置2、计算机添加无线网卡3、配置Linksys WRT300N四、实训过程及结果(1)打开Packet Tracer 5.3窗口,按如下步骤拖动3个安排AP、1个2960交换机、1个2621XM路由器。

1个Linksys 宽带路由器等设备到主窗口中。

用交线连接2621XM和Linksys路由器,交换机和2621XM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

移除原主机的以太网模块,给每一个主机添加一个“PT-HOST-NM-1W”模块,注意AP与无线模块之间的信号兼容性,如拓扑图所示。

(2)打开无线AP ,配置服务区SSID ,其中AP1的SSID 值设为wsx ,AP2的SSID 值设为qaz ,AP3的SSID 值设为edc 。

每台主机在Wireless 接口的设置与对应的AP 相同。

(3)为每个主机设置动态IP ,使每个主机之间可以相互ping 通,完成通信。

网络搭建配置实验报告

网络搭建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3. 了解网络安全策略的设置。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两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四台PC机、网线、集线器。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包括两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和四台PC机。

具体拓扑如下:```PC1 ---- Switch1 ---- Router1 ---- Switch2 ---- PC2| |PC3 ---- Switch3 ---- Router2 ---- PC4```2. 网络设备配置(1)配置路由器1. 设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

2. 配置静态路由。

3. 配置OSPF协议。

(2)配置交换机1. 设置交换机端口VLAN,实现端口隔离。

2. 配置VLAN间路由。

(3)配置PC1. 设置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

2. 设置PC的DNS服务器地址。

3. 网络安全策略设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

(3)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网络测试(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2)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

(3)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

2. 配置路由器,设置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配置静态路由和OSPF 协议。

3. 配置交换机,设置端口VLAN,实现端口隔离,配置VLAN间路由。

4. 配置PC,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器地址。

5. 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访问控制。

6.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

组网的实验报告

组网的实验报告

组网的实验报告1. 引言组网是网络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到构建和管理一个或多个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过程。

组网的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环境,实现组网的操作和配置,以加深对网络拓扑和网络设备的理解。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组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拓扑布线;•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3. 实验环境实验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下:• 3 台交换机• 3 台路由器• 6 台主机•模拟器软件:Packet Tracer 7.04. 实验步骤4.1 设计网络拓扑首先,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连接 3 台交换机、3 台路由器和 6 台主机。

我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将交换机连接到路由器,再将路由器连接到主机。

4.2 铺设物理线缆在实际组网中,我们需要使用网线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局域网。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模拟器软件进行操作,直接拖动设备和线缆进行连接。

先将交换机和路由器依次连接起来,然后将主机与交换机相连。

确保每个设备都与对应的设备相连接。

4.3 配置网络设备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以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为每个设备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使用命令行界面或模拟器软件提供的配置界面,进入每个设备的配置界面,设置其IP地址和子网掩码。

4.4 测试网络连接在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之后,我们可以进行网络连接测试,以确保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正常。

通过在主机之间进行ping测试,可以检查网络是否畅通。

4.5 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最后,我们需要为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路由和交换表,以实现网络的路由和交换功能。

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和交换机端口的 VLAN 划分,我们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和广播。

5.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和配置,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组网的网络环境,并且测试网络连接正常。

通过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我们实现了路由和交换功能,能够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和广播。

IPV6试验网络组建实验指导书new

IPV6试验网络组建实验指导书new

《IPV6试验网络组建》V1.0实验指导书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系上海建桥学院信息图文中心编者王帅、阮鹏、蒋中云、江圣扬2008年4月15日目录1. 引言 (1)2. 实验主要内容: (1)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一Windows xp IPv6的环境配置 (2)3.2. 实验二双协议栈技术 (3)3.3. 实验三Ipv6协议分析 (4)3.4. 隧道技术实验 (11)3.4.1. 实验四IPv6-over-IPv4手动隧道 (11)3.4.2. 实验五IPv6 to IPv4自动隧道 (19)3.4.3. 有关于隧道技术的后续资料 (25)3.5. 实验六IPV6静态路由 (26)3.6. 实验七IPV6动态路由 (30)3.7. 实验八IPv6访问控制列表 (34)3.8. 实验九IPv6在WEB上的应用 (37)4. 主要参考书籍: (38)1.引言随着Internet 用户的迅速增加,网络地址不足的危机日益严重。

按目前入网主机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5 年左右IP 地址将被耗尽。

Internet 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路由表规模的急剧膨胀。

到21 世纪90 年代末将达到极限,如不采取措施可能在IP 地址枯竭之前就会导致网络瘫痪。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新一代的Internet 协议———IPv6[1] 。

2.实验主要内容:Windows xp IPv6的环境配置隧道技术IPv6静态路由IPv6动态路由OSPFV3IPV6基本协议分析IPv6访问控制列表IPv4/6S双协议栈3.实验过程3.1. 实验一Windows xp IPv6的环境配置【实验名称】Windows xp IPv6 环境配置。

【实验目的】通过IPv6环境配置实验,了解在windows xp 系统上如何配置IPv6 IP地址;查看端口信息;【实验设备】PC系统WINDWOS XP SP1以上版本。

【实验步骤】1)安装XP IPV6的补丁可在CMD控制台下使用c:\>ipv6 install命令来完成安装,步骤如图1所示。

网络组建实验报告

网络组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组建与配置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

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与设计。

3. 学习网络协议的配置与应用。

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能力。

实验器材:1. 交换机(2台)2. 路由器(1台)3. 网线(若干)4. 电脑(3台)5. 光纤跳线(1根)6. 直流电源(1个)7. 网络管理软件(如Wireshark)实验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如下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 \/ \/ \交换机1 交换机2```二、设备安装与连接1. 将交换机1和交换机2连接到路由器的两个端口。

2. 将电脑A连接到交换机1的一个端口,电脑B连接到交换机2的一个端口。

3. 将光纤跳线连接到路由器的一个端口,用于连接外部网络。

4. 将直流电源连接到路由器和交换机,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三、网络配置1. 路由器配置(1)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管理IP地址等。

(2)配置接口IP地址,使路由器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3)配置路由协议,实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2. 交换机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管理IP地址等。

(2)配置VLAN,实现不同部门或用户之间的隔离。

(3)配置端口属性,如端口类型、速率、双工模式等。

3. 电脑配置(1)配置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使电脑能够接入网络。

(2)配置电脑的DNS服务器地址,用于解析域名。

四、网络测试1. 使用Ping命令测试路由器、交换机和电脑之间的连通性。

2. 使用Tracert命令测试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3. 使用Wireshark软件抓取网络数据包,分析网络协议的配置与应用。

五、故障排查与解决1. 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

2. 检查网线是否连接正确。

3. 检查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是否正确。

4. 检查路由协议配置是否正确。

5. 检查VLAN配置是否正确。

组网课程设计

组网课程设计

局域网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地点:A实验楼五楼指导老师:王涛时间:2007-7-3课程名称:局域网班级学号:0506202--15 姓名:**三一.实验六:BOSON NETSIM模拟器使用二.实验二:CISCO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基础三.实验三:用CISCO交换机配置VLAN四.实验四:配置IP静态路由五.实验五:配置NAT六.实验六:配置RIP、IGRP、DSPF协议《CISCO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地点:A实验楼指导老师:王涛2007年7月3日院系:计算机系班级:0506202 学号:15 成绩:课程名称:局域网实验项目名称: CISCO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基础指导老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1.了解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端口及IOS软件2.掌握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途径3.掌握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三种访问方式4.掌握CISCO交换机/路由器初始设置二、实验环境及设备CISCO交换机一台、PC机一台、操作系统要为Windows 98/NT/2000/xp,装有超级终端软件、console电缆一条、或Boson Netsim虚拟网络实验室软件三、实验步骤1.交换机/路由器配置途径方式1: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方式2:A VX口接MODEN,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远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方式3:通过Ehternet上的TFTP服务器方式4:通过Ehternet上TELNET程序方式5:通过Ehternet上SNMP网管工作站但交换机/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方式1进行;这时终端的硬件设置为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无效验。

2.交换机/路由器的三种基本访问模式(1)用户模式:它是路由器启动时的缺省模式,提供有限的路由器访问权限,允许执行一些非破坏性的操作(2)特权模式:也叫使能模式,可对路由器进行更多的操作,使用的命令集比用户模式多,可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更高级测试(3)配置模式:它是交换机/路由器的最高操作模式,可以设置交换机/路由器上的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关参数,配置各接口,路由协议和广域网协议,设置用户和访问密码等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初步了解了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其配置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组网设计与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组网设计,掌握小型网络的组建,路由的设计,对小型网络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建网解决方案。

2. 综合运用路由、VLAN的相关技术。

3. 综合运用VLAN创建、Access和Trunk接口配置、VLAN间路由配置,以及动态路由配置,实现小型网络的互连互通。

二、实验环境
配置网卡的计算机。

华为eNSP模拟软件。

交换机与路由器。

三、实验内容
1. 根据要求建立网络拓扑。

2. 根据要求完成交换机VLAN设置,路由器的动态路由配置,实现网内各计算机的互联互通。

四、需求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建立小型局域网。

由于公司有不同部门组成,并分布在不同地点,因此需要划分不同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设计以下网络:两个部门各使用一台交换机连接,然后连接到总交换机,再通过路由器与外网以及其他部门网络相连。

为了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在交换机上需要设置VLAN,在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需要设置动态路由RIP协议。

五、实验网络拓扑图
实验拓扑中:
1、地点1包括部门1和部门2;地点2包括部门3。

2、部门1网络为子网4:10.0.4.0/24,对应VLAN4。

3、部门2网络为子网8:10.0.8.0/24,对应VLAN8。

4、部门1、部门2的计算机分别通过交换机S1、S2接入,然后通过总交换机S3互连。

5、S3连接路由器R1,R1一方面公司外网,一方面通过R2与地点2的部门3网络子网7:10.0.7.0/24
相连。

六.实验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图:
(2)配置过程:
说明:
S1:需要创建vlan、配置access和trunk接口、并将相应接口加入对应vlan中(参考实验四)
S2:需要创建vlan、配置access和trunk接口、并将相应接口加入对应vlan中(参考实验四)
S3:需要创建vlan、配置access和trunk接口、配置vlanif 4和vlanif 8接口及其ip地址(参考实验四)R1:配置各接口ip地址、配置RIP协议(参考实验三)
R2:配置各接口ip地址、配置RIP协议(参考实验三)
S3:配置RIP协议(参考实验三)
提示:
在S3上需要创建vlan 5,并配置vlanif 5接口及其ip地址10.0.5.2/24
(3)配置结果验证:
PC1、PC2、PC3互相ping通。

查看S3、R1、R2路由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