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公开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公开课

一、我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我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变革的历史过程。

从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政体,我国政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带你深入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封建专制时期在我国大部分古代历史中,政治制度都以封建专制为主。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封建官僚体系严密,统治阶级对社会资源和权力的控制极其集中。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地位难以转变,人民缺乏政治权利和参与机会。

2. 君主立宪时期近代我国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开启了君主立宪的尝试。

君主立宪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试图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格局,推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国家的近代化。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尝试并未成功,政治制度的演变再次受挫。

3. 共和政体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的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共和政体。

我国政治制度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一时期也被誉为我国政治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共和政体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探索了新的组织和运行模式。

4. 当代政治制度我国进入当代以后,政治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我国政治制度不断进行着深层次的改革和探索,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精华,推进行政体制的现代化,提高政治体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结语我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极富挑战和变革的历史进程。

从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政体,我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曲折和沉浮。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政治制度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呈现出常青不朽的生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是一生的事业。

”在了解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理解政治与社会的关系是发展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共和国的历程。

希望经过本篇文章的阅读,你对我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作用: ①三省六部的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三省相互牵 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4.宋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原因: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2)措施:
①形成“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 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②分割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 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 体制逐步形成。
3.隋唐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
(1)内容: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 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 令;尚书省下设吏、户(民)、礼、兵、刑、工六部, 负责执行政令。
(2)运作程式: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 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4.元朝的行省制度: (1)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 为平章政事,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掌管地方大权。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进行管理。
(2)影响: 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 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③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 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1)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
①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 出现了“王国问题”。
③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 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刺史制度: ①实行: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州,州作为监察 区,置刺史一名。 ②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政治体制演进与变革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政治体制演进与变革

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演进与变革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政治体制演进与变革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

政治体制的演进与变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及现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与变革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革,从封建君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在封建时期,封建君主是权力的核心,通过皇帝、王朝等形式来统治国家。

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机制,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的政治体制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稳定。

元明清时期的官僚体制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官僚主义的蔓延和贪污的问题。

二、中国现代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近代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试验。

辛亥革命后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政治迅速向西方的民主制度看齐,实行共和制度,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平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转向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成为基本运行机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权力制衡机制。

三、现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在现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仍然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不高、反腐败斗争需要持续加强等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政治体制来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落实法治原则,推进政治民主和公民参与。

政府应该积极倾听民意,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丰富的政治制度演变史。

从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专政,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充满曲折和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

这一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千百年来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瓦解和民主政治实践的开始。

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集体所有制,推动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治制度逐渐确立为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度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人民政协、政府机构、军队等一系列政治机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推进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在1980年代实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我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一改革中,我国注重权力分立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实行了党政分开、集体领导和依法治国等原则,提高了政治体制的科学性和现代性。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依法表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裁判,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我国通过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完善立法机构和程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方式,推动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五、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注重世界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实际的结合。

未来,我国政治制度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权益和自由。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梳理,从人民民主专政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政治制度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中不断前进。

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变革(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变革(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变革1.(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属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书”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尚书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更不能说明造成了冗官现象,排除AB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排除D项。

故选C项。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一)夏朝: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约前2070年禹建立,开创了世袭制世袭制内容有二: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影响是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二)商朝:内外服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外服制度的内容:内服是王畿,由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四周是外服,由附属国管辖。

(三)西周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实行分制制度,1、贵族等级制,分封制——封建领主制:(1)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

(2)其他地方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

(3)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度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

4、等级分封政体——封建领主制的特征:(1)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整体的基本特征。

(2)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4)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封建君主制(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王朝。

在这一制度下,中国的政权由一个皇帝和一系列贵族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封建制度将土地分配给贵族,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其优势,比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稳定。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缺点,如皇帝权力过于集中,贵族享有特权,民众的权益受到压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生的不满。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政治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共和制。

它的特点是国家主权属于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然而,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国内就陷入了动荡和分裂,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政治不稳定。

第三部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由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各个地方的代表组成。

代表们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法律和大政方针。

此外,中国还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通过党的领导来保证政府的稳定和效率。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封建制度和民国时期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然而,人权和民主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结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政治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

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进行简要的探讨。

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制度变革可追溯至商朝末期和西周初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还是以封建制度为主,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而君主的权力则受到宗族和贵族的制约。

然而,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发生转变。

西周时期实行的封建制度中,君主将国家划分为伯、子、男、野等等诸多地方,并授予这些地方的贵族以封邑,这就导致了诸侯国的出现。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君主地位开始下降,而各个诸侯之间的势力争斗日益剧烈,这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春秋时期,随着各个诸侯国和君主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政治制度再次发生了变革。

春秋时期的变革主要是相对于西周时期来说的,它主要表现在政治体系的失衡与分裂。

随着各个诸侯国的崛起和斗争,原本的西周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齐、楚、燕、韩、魏等地相继崛起,诸侯间互相争斗,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原有制度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春秋时期这一政治制度的崩坏,为战国时期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战国时期,随着中国各个诸侯国间的势力矛盾愈演愈烈,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已经不再能够维系这个国家的统一了。

在这个时期,一些持续的战争和革命爆发,加速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时期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各个诸侯国的整合和分裂,从而形成了七个政治势力——齐、楚、燕、韩、魏、秦和赵,战争与统一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从这个时期开始,各类重大的变革开始展开,此后这个帝国也在河流的北部诞生。

隋朝和唐朝时期,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加强,封建农民的各种灾祸逐渐减少,新的城市和之前的城市通过大规模的运输和贸易的发展产生,在这个基础上,各种贸易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康复和繁荣。

这个时期看起来非常盛行,但是由于极端富裕和越来越严格的财务控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造成了痛苦的负面影响。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阐述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总和,是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随着历史的演进,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和演变。

本文将就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主线进行阐述。

一、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制度在封建时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要以君主专制为核心。

统治者通过世袭的王朝制度来巩固政权,国家实行世袭的君主制。

此外,君主通过设立官僚体系来管理国家事务,地方政权采取官僚统治的形式。

二、国民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采取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权力最高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权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保持其核心地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82年,中国通过了现行宪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该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可以概括为从封建时代的君主专制到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主线展示了我国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发展,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与时俱进的特点。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专题立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障。

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综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所占教材比例也比较大,过去在高考中占的位置尤为突出。

本专题的主要立意在于寻找与现实政治的链接,触摸古为今用的脉络。

【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一)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建立后,实行了分封诸候的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1.概念: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终身制和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治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2.演变:(1)萌芽:战国时期,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

秦统一后,在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在经济上,实行制,按亩纳税;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在文化方面,“”焚书坑儒;以法为教,。

这样,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西汉。

西汉推行郡县、并存制,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较好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3)完善:隋唐。

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和,唐朝继续实行并使其完备。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把秦朝以来的职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制权,两种制度的实行,使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国家治理

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国家治理

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国家治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从古代的封建王朝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一、封建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王朝为基础的。

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实行君主专制,官僚体系严密,地方行政由封建地主负责。

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和统治模式。

然而,封建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由于统治者的专制和腐败,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这也促使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改革。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国家危机的严重挑战。

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变革尝试。

辛亥革命后,中国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建立了较为开放和民主的政治制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政治制度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持续了几十年,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但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改革相对滞后。

权力集中、官僚主义和腐败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加强民主和法治,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制,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公信力。

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推动选举制度的改革和民主议事等机制的完善。

其次,加强了法治建设,推动了司法体制的改革和法律的完善。

此外,还加强了政府的监督和反腐败工作,推动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综合提升课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主题线索主题考情观察主题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首领的办法,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任能。

2.世袭制:禹在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诸侯义务: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服从周王调遣。

(4)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主题二 秦始皇、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方面措 施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政治 创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及“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造成个人 独裁文化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西抵御了匈奴南下加重了人民起临洮,东到辽东) 的徭役负担,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措施方面措施影响政治采纳“推恩”建议,限制豪强,建立刺史制度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思想文化尊崇儒术;兴办太学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经济盐铁和酒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解除了边疆危机,开拓了疆域,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民族关系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主题三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必然性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北魏崛起后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必然趋势;冯太后和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目的富国强兵,建立封建统治巩固统治主要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政治上,迁都洛阳风俗上,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性质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成功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原因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及富国强兵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得到秦孝公支持;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适应了历史的发展与前进和整个中华民族进步的趋势孝文帝本人改革意志坚定启示改革是国家、民族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国家、民族才会有光明前程;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光辉的改革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学结论对汉武帝“尊崇儒术”的评价(1)一方面,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历史教案:探索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变革

历史教案:探索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变革

历史教案:探索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变革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从封建时代的君主制到现代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注目的阶段。

1.1 封建时代的君主制封建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久和稳定的政权形式。

这一制度以皇帝为核心,实施高度集权统治。

国家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各级官员也由皇帝任命,并按等级层次严密组织起来。

这种政治制度下,虽然存在着世袭贵族和地方豪强的势力,但皇帝仍是最高决策者和国家机器运转的中心。

1.2 近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剧变与动荡。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以及抗日战争,推动了脱离传统封建社会的“新”与“民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城乡土地制度的改革。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制度重塑,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

1.3 现代社会主义制度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阶段。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对外开放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中国保持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并逐渐实践“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等管理模式。

现代中国政治体系中,中共中央是最高决策机构,各级党组织通过选举产生。

二、中国政治制度与变革所带来的影响2.1 社会稳定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制度变革对于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封建时代君主制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统一大国,在这种集权统治下形成了繁荣和独特的文化体系。

近代社会主义改革则为群众争取到更多自由和平等性,并推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

而现代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开放,则让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2 民主和法治意识提升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中国公民对民主和法治的追求。

从封建时代到近代社会主义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权力分立、人民参与政治事务以及宪政思想的重要性。

特别是现代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不断推动公民权利保障和法制建设,提高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梳理我国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经历了多次的演变。

从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制度,每一次制度转变都与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和历史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四个阶段梳理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封建时期、民主共和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一、封建时期封建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初阶段,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君主制为核心,皇帝为最高权力的代表。

在封建时期,政权集中于皇帝手中,政治权力世袭制为主要特点,这导致了社会的封建化、权力的集中化和民众的剥削。

二、民主共和时期民主共和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重要转变阶段。

辛亥革命后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共和制度尝试,初步确立了人民民主、科学立宪和国家主权的原则。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内外因素,这个共和制度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得到持久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第二个重要转变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社会主义时期的我国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政治权力由党和国家机关来行使,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层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制度逐渐趋于成熟,人民的民主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四、现代化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第三个重要转变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这一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公民权益保障,建立完善的党内民主制度,推行选举和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政治体制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组织性,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封建时期、民主共和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主线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革。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线索进行梳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在封建时代,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通过封建等级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

封建时代初期,周朝建立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封建政权。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

随后,汉朝建立了世袭的皇帝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和唐朝则通过设立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加强了集权。

二、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崩溃与民主化尝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觉醒意识的增强,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逐渐显现出不合理的一面。

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建议。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华民国成立,初步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通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此后,中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农村人民公社的废除、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官僚主义的反腐败斗争等。

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1982年,中国通过了宪法,并开始实行宪政体制。

此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治体系,强调依法治国原则。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公民参与,提升政府的责任与透明度。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崩溃与民主化尝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

初中政治我国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全面梳理我国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演变的,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变革。

下面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进行全面梳理。

一、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统治集团主要由皇帝、王公贵族组成。

在这个时期,较为典型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王朝,如商、周、秦、汉、唐等。

二、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追求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初步的民主政治制度。

此时的政治制度以多党制和议会制为特点,国民党、共产党、各类民主党派都有参与政治的机会。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政府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和决策,而党委的领导则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这一时期,政治制度逐渐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保持着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也成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五、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政治制度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治制度的优化和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的职能转变,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民众参与政治的广泛程度将成为未来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可以概括为封建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革命时期的多党制议会制度、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民主集中制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些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必修一)讲义教学目标:1.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归纳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把握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了解古代用人方式与选官制度的发展沿革。

4.认识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政治制度。

5.了解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学法指导:注意抓点、线、面。

抓住重要制度这个“点”,以“点”连“线”,即各类制度的沿革变化;拓展知识“点”和知识“线”,从而形成知识“面”,要分析理解这些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将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归纳、比较、串联;对一些较特殊的政治制度要理解其概念的内涵;要队不同的官职和及其权限进行归纳交接;要与当今的一些社会热点联系思考,拓展思维。

高考预测:1.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考查一些重要政治制度利弊得失的概括和总结。

2.重视对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考查,从中总结出制度更新的特点和规律,以借鉴对当今机构改革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注意适当扩大视野,与近代现代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变迁相联系,考查全局性的政治制度变迁观,要求关注时政热点,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认识相关历史问题。

考题回放:(2005年上海历史卷·29)明太祖与奏章据中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问题:(6分)(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1分)(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1分)参考答案:(1)中央;废承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2)殿阁大学士。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知识整合: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1、内涵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2014年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4年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1、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王位,从此代替禅让制。

2、西周( )制: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性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出兵随周王作战。

目的:;评价:3、商鞅变法在地方的措施是。

4、古代中央集权制度:①形成:战国家主张“法治”。

②秦始皇:在中央设、、,在地方设。

③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还接受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皇帝)重视对地方官吏的考核。

⑤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创设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行省制度的实行,巩固了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

⑥明朝在中央撤中书省,;在地方,废行省,设;设特务机构。

⑦清朝设,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5、科举制:正式设置,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完善的措施是。

开创殿试和武举,将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成为。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到年才被废除)。

6、近代化的探索中属于政治近代化探索事件的是、。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7、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是。

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10、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练一练】判断正误: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建立县制。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选择题:3、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里的“秦政制”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县制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了民族融合C、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第⼀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第⼀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P1 第五点)⼆、西周、西汉初-----分封制(P1第六点)1、⽬的:控制全国⼴⼤地区。

2、受封者:周王⼦弟、亲戚,功⾂和⼀些古帝王的后代。

3、诸侯权利:从周王那⾥得到⼟地和⼈民。

4、诸侯义务:(1)拥戴周王为天⼦(2)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3)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5、作⽤:(1)巩固西周的统治(2)扩⼤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三、秦朝-----皇帝、三公、郡县制(P6 第14点第1⼩点)1、皇帝制度特点是:皇帝世袭、皇权⾄上、皇位独尊。

2、三公及其权⼒:丞相——管理⾏政。

御史⼤夫——监察太尉——管军事3、郡县制:全国分36 郡,郡下设县。

四、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P11 第1点)1、三省六部名称和作⽤:三省:中书(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

六部:吏、户、礼、兵、刑、⼯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科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进⼠科和明经科基本程序: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由尚书省组织“省试吏部考核后任⽤。

意义:是⼀种新的选官制度,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以考试为主。

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批有真才实学的⼈进⼊各级政权。

为⼀批出⾝低微的⼈提供了进⼊仕途的机会,激励这部分⼈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课本(P19)五、明清-----废丞相、设⼚卫、内阁、军机处(P21 第1点)1、明朝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地⽅废除⾏中书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作⽤:皇帝直接控制了军政⼤权。

2、设⼚卫:东⼚西⼚和锦⾐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控制⼈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

3、清朝设内阁,成为权⼒中枢机构,作⽤:加强了君权。

4、清军机处的设置时间:雍正时期⽬的:(1)直接⽬的:军事需要(2)根本⽬的:加强君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一、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P1 第五点)二、西周、西汉初-----分封制(P1第六点)1、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受封者:周王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3、诸侯权利: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1)拥戴周王为天子(2)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3)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5、作用:(1)巩固西周的统治(2)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三、秦朝-----皇帝、三公、郡县制(P6 第14点第1小点)1、皇帝制度特点是:皇帝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三公及其权力:丞相——管理行政。

御史大夫——监察太尉——管军事3、郡县制:全国分36 郡,郡下设县。

四、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P11 第1点)1、三省六部名称和作用:三省:中书(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和明经科基本程序: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由尚书省组织“省试吏部考核后任用。

意义: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以考试为主。

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为一批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激励这部分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课本(P19)五、明清-----废丞相、设厂卫、内阁、军机处(P21 第1点)1、明朝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作用:皇帝直接控制了军政大权。

2、设厂卫: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

3、清朝设内阁,成为权力中枢机构,作用:加强了君权。

4、清军机处的设置时间:雍正时期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2)根本目的:加强君权。

意义: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六、民国-----民主共和1912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七、新中国-----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课本P2、P21)1、1949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3.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1)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意义:(1)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2)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3)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夏代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840年清前期为界限)【总体结构综述】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在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掀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的社会的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整合【总体结构综述】隋唐时期,南北朝分裂局面结束,祖国再次实现了统一,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上又一次大分裂和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到1840年前夕,中国的国力已由强盛转向衰弱。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练习一、单项选择题◆(08山西)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A.③②⑤①④⑦⑥B.③⑤①④②⑦⑥C.③⑤②④①⑦⑥D.③⑤②①④⑦⑥◆(08盐城)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A.隋-西晋-秦-元B.西晋-隋-元-秦C.秦-隋-西晋-元D.秦-西晋-隋-元◆(08台州)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08茂名)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

那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们丙姓什么吗?() A.姓唐 B.姓秦C.姓夏 D.姓宋◆(08湛江)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08泉州)“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08汕头)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08绍兴)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 .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 .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 .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08徐州)“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08泉州)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A .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 .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 .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D .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08株洲)下图中制度的创立者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08资阳)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 .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08玉林)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

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08福州)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秦朝B.汉朝C.隋朝D.宋朝◆(08湖州)唐朝在人才选拔制度上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B.完善科举制度C.建立内阁制度D.设立军机处◆(08福州)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康熙帝◆(08徐州)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08重庆)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08湛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武则天对科举考试的创新有()①使科举考试成为固定的制度②开创殿试③开创武举④实行诗赋取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8年宿迁)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的途径是()A.农业生产 B.文化交流C.科举制度 D.贸易往来◆(08临沂)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08·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局面是形成于()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08泉州)唐朝时期,士人取得雁塔题名资格的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从事商业活动C.建立战功D.修炼德行◆(08威海)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08孝感)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是()A.宣政院、伊犁将军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宣政院、驻藏大臣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08盐城)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08湛江)明太祖实行“廷杖”制度,在殿上杖责大臣。

他的侄儿大都督朱文正被杖死,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则被鞭死。

明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发泄自己心头的不满B.害怕司法部门徇私舞弊C.维护皇权,强化君主专制D.惟恐这些人畏罪潜逃◆(08重庆)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08黄冈)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08威海)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08成都)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08成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08湖州)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变革.下列各项符合改变革的是()A.君主制→立宪制B.立宪制→君主制C.立宪制→共和制D.君主制→共和制◆(08甘孜)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