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新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

有( )

①有一些习惯法②是成文法③是公民法④是万民法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中新网2009年8月4日电,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台湾民众不反对胡锦涛

与马英九会面,其中72%的民众希望在马英九本届任期内举行,30%的民众希望胡锦涛能来

台湾。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①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

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

③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

④“一国两制”在台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

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 )

A.中国晚清政府B.美国邦联政府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D.德国联邦政府

4.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指出“两极格局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这主要是因为( )

A.两极格局之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

B.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以强权政治为唯一

C.苏联解体后,其国际强国地位完全丧失

D.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7.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8.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D.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9.2013年12月31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通邮、通路B.通邮、通电

C.通邮、通商D.通信、通路

10.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1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

12.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

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1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14.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联合国的作用更加凸显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D.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

15.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

16.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农村改革初见成效B.国民经济的调整

C.户籍管理制度变化D.计划经济体制松动

17.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18.《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D.海外市场的扩大

19.我国制定“一五”计划时,确定经济建设速度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4.7%,农业为4.3%的发展指标,这同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是比较高的。“一五”计划完成时,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8.7%.农业为4.5%。材料说明“一五”计划()

A.得到全国人大的批准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原则D.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20.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这三次三中全会,说法错误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B.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