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
湖南省茶溪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
LIU Shao-qiang
(Hunan Non-ferrous Metal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ology Investingation Bureau Rows214,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 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central Hunan of qinhang fault zone and the middle part of Hengdong Liuyang uplift belt. The regional strata are mainly the Mesoproterozoic LENGJIAXI group (ore source bed), and the NE trending structure is developed in the area. The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are mainly gold, silver, lead, zinc, etc. the breakthrough of prospecting in chaxi mining area fills in the blank of gold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 Keywords: chaxi; fracture zone; alterati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收稿日期 :2020-05 作者简介 :刘少强,男,生于 1985 年,汉族,湖南邵东人,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 :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
2 矿区地质 (1)地层。矿区地层比较简单,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地层
大面积出露,岩层走向为北西向,倾向北东。该地层区域内 的赋矿地层。
浅析湘东万古金矿成矿
浅析湘东万古金矿成矿湘东万古金矿受区域构造断裂控制,矿体分布于含矿破碎带中,在走向和倾向方面,矿体具有透镜体的特点。
北东向深大断裂带虽然为导矿构造,对矿脉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次一级北西西向断裂构造表现拉张特性,大部分属于控矿、容矿构造。
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构造角砾岩型这几种矿床类型。
金矿中的矿化主要有硅(Si)化、黄铁矿(FeS)化、毒砂(旧称白砒石)化等蚀变标志。
Lengjiaxi Gr是金的主要矿源层,金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湘东万古金矿是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标签:湘东;万古金矿;断裂;控矿前言湘东万古金矿的黄金产量很高,为主要生产矿物,伴生的金属矿床包括银、铜、铅、锌等多种。
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产金量可观,众多地质工作者对其构造成矿规律都颇有研究。
作者根据对湘东万古金矿地质构造及成矿特征的研究专题,结合在该区实习工作的经历整合了矿区构造控矿及成矿的特征,在这里做一个浅析。
1 区域地质背景万古金矿位于湖南省的东北部,北临扬子地台,江南断陷盆地中部(图1),处于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边界。
湖南省对这条金、铜、钴、银等金属丰富的综合矿带十分看重。
这条成矿带走向南西,大致起于湖南西南部,发育至江西北九岭、怀玉山区域。
扬子成矿域和华南成矿域分别位于万古金矿的北西和南东部,扬子成矿域多发育低温、中低温热液矿床,华南成矿域多发育高温多金属热液矿床。
图1 湘东万古金矿大地构造位置(董国军,2008)研究区内,断裂构造走向多为NE向(包括西江-江家咀断裂、金井压断裂、戴公岭断裂和万古-双口斋断裂等),其次为近EW、NW向及SN向的断裂构造。
黄金洞金矿,矿体万古金矿等已知的金矿体,都在这类构造破碎带内。
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我国湖南东北地区的岩浆活动剧烈,而有色金属矿产和稀有元素矿产、燕山期的多期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1]。
2 成矿浅析2.1 Lengjiaxi Gr与金矿化的关系万古矿区金矿体都处在Lengjiaxi Gr地层中。
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探讨--以冷家溪矿区为例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探讨——以冷家溪矿区为例谢逢军(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三队,湖南 常德 415000)摘 要:雪峰弧形构造带(以下简称雪峰弧)中段是指沅陵-安化一带近西向弧形构造带,该位置具有明显的特点,内部的组合构造较为独特,经历多次的地壳运动,形成复杂的矿田,形成多种矿化类型的金矿床。
本文深入分析雪峰弧中段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探索其金矿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雪峰弧中段;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3-0070-2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middle part of Xuefeng arc structural belt--Take LENGJIAXI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XIE Feng-jun(Huna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team 403, Changde 415000,China)Abstract: The middle section of xuefeng arc tectonic bel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xuefeng arc) refers to the near - west arc of yuanling - anhua area.Tectonic belt, the locat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structure is more unique, experienced many crustal transport.Dynamic,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ore fields, the formation of a variety of mineralizatio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 depth analysis of gold in the middle of xuefeng arc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explore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its gold deposit, for reference.Keywords: xuefeng arc middle section;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law; Prospecting direction雪峰弧自从1985年首次发现金矿床以后,相继发现几十处金矿床,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同时由于其北东、东西方向两组断裂构造发育影响形成以东西方向为主的含金破碎蚀变带,矿床金矿化类型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应深入分析其金矿床的特征,探索其赋存规律,明确找矿标志,对我省下一步的金矿探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金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3 找矿预测
根据上述成矿规律,提出 3 片找矿靶区(见图 1)。其中Ⅰ 号靶区位于青山排倒转向斜、高楼坑倒转向斜之间,不难看 出,金枚矿区北侧外围的“青山排倒转向斜”、“高楼坑倒转向 斜”所处地段,成矿地质背景与之十分相似,应是找矿的优选 靶区;Ⅱ号靶区位于在杨山庄矿区东侧外围的冷水坑至铜鼓 县棋坪镇一带,从矿化强度和规模来看,虽不及黄金洞各矿 区,但东西向构造带仍有延伸,可部署找矿力量;Ⅲ号靶区位 于武警黄金 11 支队工作的曲溪矿区东侧的南桥乡一带,通过 武警黄金 11 支队地化剖面测量,已圈出一北西走向的金异 常,峰值 894×10-9,该区与平—浏大断裂垂直距离为 8km,与 金塘矿区所处构造位置十分相似,赋矿地层同样为冷家溪群 第四岩组第二岩性段,且处在泥湾大断裂东侧,另外,从图 1 可以看出,从金枚、金塘、杨山庄至深坳里,各脉带有逐步北抬 之势,据此认为,在南桥乡一带,找矿前景十分看好。
4结语
从上述成矿规律可以看出,在黄金洞矿田及外围找矿应 注意“在易碎的深色泥、砂质板岩及它们的交界处找矿”和“在 北东向(或北北东)大断裂旁侧的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构 造中找矿”,坚持了这两条,找矿就不会迷失方向。
61
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事实上,从宏观上看,冷家溪群各岩性 段中,都有金矿床(点)分布(见表 1),看不出对某一岩性段具 有特别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在古老的冷家溪群浅变质岩中, 金矿成矿对各岩性段的选择与该岩性段在构造运动和成矿 作用过程中岩石破碎难易程度关系更大。如果兼具丰度值 高、火山物质多和易释放金比例高等条件,则更易形成大矿 或富矿。但在金矿成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有 构造空间的存在,没有构造空间,矿液就无法汇集成矿。易碎 的岩石在构造作用下易产生构造空间,因而有利成矿。这就 是为什么在同一矿区冷家溪群各岩性段中,丰度值相差无 几,但金矿却只主要产在某个岩性段中的原因。从区域上看, 由于冷家溪群各岩性段中总有易碎的岩性段存在,因而,在 宏观上表现为各岩性段中均有金矿床分布(见表 1)。 表 1 湘东地区冷家溪群中各金矿床赋矿地层与各岩性段关系
江南造山带(湖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Gold Deposits of Hunan Area in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South China
HUANG Jian-zhong1), SUN Ji2), ZHOU Chao2), LU Wen2), XIAO Rong2), GUO Ai-min2), HUANG Ge-fei2), TAN Shi-min2, 3), WEI Han-tao4)
1)湖南省地质院, 湖南长沙 410014; 2)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长沙 410116; 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
4)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摘 要: 扬子地块—华夏地块经历武陵期—雪峰期增生造山-碰撞造山形成江南造山带, 构成统一的华南板块, 进入板内演化阶段。本文从构造-岩浆作用-沉积建造角度, 结合地质年代学、古地磁、岩相古地理分析, 加里 东运动、印支运动属陆内作用, 造就了加里东期、印支期两次主要的金矿成矿事件。湖南雪峰山—幕阜山(俗 称“金腰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晚期金矿床分区成带产出, 构成一条复合型造山型金矿带。区域性构造导矿、 次级构造交汇或叠加控矿明显; 矿石普遍发育条带状构造, 属韧性剪切递进变形的产物。通过对区域成矿背 景、金矿成矿理论, 金矿床(体)地质特征, 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找矿成果及深部验证情况等多方面研究 表明该成矿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2000 m 以浅金远景资源量有望达到 3000 t。 关键词: 成图分类号: P6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75/cagsb.2020.020801
黄金洞金矿田构造与成矿规律探讨
黄金洞金矿田构造与成矿规律探讨摘要:黄金洞金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中并具多阶段成矿及主要成矿阶段叠加富集之特点根据该矿田金矿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本文指出在其北部地域具有良好的找金前景。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黄金洞矿田成矿规律并提出了区域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成矿特征;成矿一、区域地质背景该黄金洞矿区地处湘东北,位居扬子准地台南缘,江南地轴中部,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的会聚碰撞带上。
湘东北地区是湖南省十分重要的金、铜、钴等多金属富集成矿带,它沿扬子准地台南缘与滇东北、川南和赣东北成矿带相衔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重要的跨省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区带。
从成矿域的角度来看,湘东裂谷多金属成矿带是处于华南成矿域与扬子成矿域的交接部位,受北东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的巨型金、铜、钴多金属成矿带。
该成矿带大致南西起于湘西南,向北东往湘东北延入赣北九岭、怀玉山一带。
其西北侧是以低温、中低温热液矿床为主的扬子成矿域,东南侧则是以高温多金属热液矿床为特征的华南成矿域。
二、成矿地质特征该黄金洞矿区为一套具复理石建造特征的深海-半深海浅变质碎屑岩系,岩性为浅灰、浅灰绿、青灰色(含)粉砂质板岩等。
其次白垩系地层分布也较广,约占地层总面积的15%,为一套陆相磨拉石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紫红色巨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夹含砾砂岩等。
在矿区及附近外围地区没有发现岩浆岩出露,但是在黄金洞水库之东北的一个小区域内,通过在快鸟卫星图上解释发现,有一个清晰的环形构造存在,其间还有近东西向线形构造发育。
区内环形构造主要与岩体有关,此影像反映深部可能有岩浆岩存在。
在矿区西南方向约35千米处的一带,有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
连云山花岗岩岩体为一直径达20千米的半环形构造,其环的北西侧被长平断裂所切割,在其北东侧还可以圈出三个次级环形构造,即南坑环形构造、枫门岭环形构造和杨山庄环形构造。
呈北东向串珠状排列,可能为深部隐伏岩体所致。
湖南金矿大地构造类型及分布规律
湖南金矿大地构造类型及分布规律
李玉平
【期刊名称】《湖南地质》
【年(卷),期】1993(012)003
【摘要】运用地洼成矿理论,根据湖南金矿含矿建造。
控矿构造,成矿元素组合等。
讨论了其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地槽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
成因类型为变质一地下水热液型,主要分布在雪峰弧形带;地台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微细浸染型,成因类型为地下水再造型。
主要分布于白马山一龙山东西向构造带;地洼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伴生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一次火山热液型,主要分布于七宝山一水口山一铜山岭北东向断裂带及湘南地区的一些与同熔型岩体有关的有色金属矿床中。
【总页数】7页(P157-162,170)
【作者】李玉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2
【相关文献】
1.混合岩建造的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对比 [J], 尹意求
2.湖南康家湾铅锌金矿控矿构造类型及演化研究 [J], 林清茶;陈建军
3.湖南金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J], 钟东球
4.湖南金矿成矿大地构造控制 [J], 李玉平
5.大陆铀成矿区大地构造类型及其简要评价 [J], 姚振凯; 黄宏业; 刘翔; 徐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成矿规律
湖南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成矿规律麻志刚,粟勇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 株洲 412000)摘 要: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新华夏系浏阳 ̄衡东隆起带中段与北西向的长沙 ̄萍乡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是江南古陆成矿带中部重要的金矿成矿区。
区内构造运动强烈,矿体主要赋存于冷家溪群地层中。
该区金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破碎蚀变板岩为辅。
加强对该矿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可供进一步指导找矿。
关键词:醴陵官庄金矿;整装勘查区;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6-0246-2Metallogenic Law of Guanzhuang Gold Deposit in Liling, Hunan ProvinceMA Zhi-gang, SU Yong-hua(416 Team of Huna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Zhuzhou 412000,China)Abstract: Guanzhuang Gold Ore Complete Exploration Area in Liling is situ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Liuyang-Hengdong uplift belt of Xinhua Xiaxia system and the complex part of the Northwest Changsha-Pingxiang fault zone. It is an important gold ore-forming area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Jiangnan paleo-continental metallogenic belt. Structural movement is strong in the area, and ore bodies are mainly hosted in the strata of Lengjiaxi Group. The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 belong to medium-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s. The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type is the main type of deposits, supplemented by fractured altered slate.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e gold deposit in this mining area can provide further guidance for prospecting.Keywords: Liling Guanzhuang gold deposit; whole exploration area; metallogenic regularity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区位于钦杭成矿带之湖南段湘东北亚段,处于呈反“S”型弧形突起部位。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刘升友;鲍振襄;鲍珏敏【摘要】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分布于湘西NE-NE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湘东北NE向幕阜山-九岭隆起构造带和湘中E-W向构造-岩浆岩带按其控矿构造和载矿岩石类型,可划分为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两个主要类型文章在对不同类型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了研究区内金矿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出:区内地层、岩浆岩、矿产分布严格受到深断裂控制,矿床的成矿具有显著的层控效应,沿倾斜发育较深与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规律,以及垂直分带现象,这对于找矿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变质热液型,部分矿床受岩浆热(动)力作用或后期叠加成矿作用影响使其富化.此外,尚可能存在斑岩型或含金斑岩型矿床.文章提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找矿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同时还应对含金斑岩或斑岩型金矿作深层次的找矿研究.【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9页(P37-45)【关键词】前寒武系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湖南【作者】刘升友;鲍振襄;鲍珏敏【作者单位】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地质探矿中心,湖南沅陵419607;湘西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湖南乾州416007;湘西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湖南乾州41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纵观世界金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约70%的金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系,我国也有56.4%的金储量分布在前寒武系①,可见产于前寒武系中的金矿占有重要地位。
华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南隆起元古宙火山-陆源碎屑岩沉积含金建造组成的变质基底的金矿找矿获得了重大突破,相继在江西、广东、湖南、浙江等省找到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床,显示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基底找金的潜力和良好前景。
就湖南而言,全省已知金矿产地303处产于前寒武系地层中,其中产于中-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板溪群及震旦系长安组的金矿床、矿点分别为56处、148处和25处,分别占全省金矿床(点)的18.5%、48.8%和8.3%,合计75.6%;探明金储量分别占全省金储量的14.1%、40.7%和4.7%,合计59.5%;表明全省金矿的三分之二产地和一半以上的金储量产自前寒武系。
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金矿(深部)成矿规律与下步 找矿方向探讨
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金矿(深部)成矿规律与下步找矿方向探讨作者:黄小强柳清琦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5期摘要:文章以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理论与构造成矿知识,对区内矿脉特征、赋矿地层、构造控矿作用以及深部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了区内元古界冷家溪群第四岩组是金矿的主要矿源层与赋矿层位;区内的深大断裂为导岩导矿构造,次一级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则起容矿构造作用;深部矿体具有变富变厚趋势,3、202号脉具有一定的侧伏规律。
从而提出下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黄金洞金矿;侧伏规律;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一、区域地质背景黄金洞金矿田地处于湘东北地区,隶属于江南古陆造山带中段,是一个重要的金矿成矿区。
从区域成矿学上分析黄金洞金矿田位于扬子成矿区域著名的江南地块金一锑一钨一铅一锌一锡成矿带,为江南隆起金矿成矿带中部的湘东北一赣西金矿成矿区,即“钦杭成矿带”。
成矿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的九岭地区,亦称“九岭造山带”。
江南隆起金矿成矿带是中国南方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湘东北一赣西由于独特的区域地质背景,决定了本区找矿潜力巨大。
江南造山带最显著的特征是:低变质的,具有典型浊积层序的中一新元古代(1.80~0.80 Ga)火山碎屑沉积岩,是一套厚度较大、岩性单一的以泥质为主夹少量凝灰质的复理式建造岩系,在湘东北地区即为冷家溪群(Ptln)。
二、矿脉(体)地质特征2012-2013年我队在黄金洞矿区开展深边部地质找矿工作,共圈定了大小矿体52个。
矿区内含金矿脉带沿断裂破碎带成群成带分布,近似平行展布,分布密集。
断裂破碎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和规模,矿体形态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特点。
其中以3、1、202号矿脉(体)规模最大。
3号矿脉(体)地质特征:全长约3300米,矿脉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43~66°。
由含金蚀变破碎板岩及含金石英脉组成,具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
湖南省新邵县大新金矿构造控矿规律
湖南省新邵县大新金矿构造控矿规律
湖南省新邵县大新金矿构造控矿规律:
一、构造特征
1、新邵县大新金矿位于新邵县南侧,地质位置位于新邵市西部的嘉陵乡,是新邵市西岭金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绿松岩-中压阶狭窄对捕获沱江岩体的重大影响。
绿松岩-中压阶狭窄的发育不仅增强了沱江岩体的压实性,而且形成了“提水层”,促进其优先转换成液态状态,最终形成金矿。
3、活动断裂带影响了金矿的发育和成矿特征。
延长断裂对大新金矿的矿体形构、矿体尺度、矿体杂乱程度等矿体性状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成矿规律
1、脉石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为沱江结核型金矿物。
以沱江结核原位释放金、金-银、硫化物等多成分组合构成,风化弱破碎脆性岩石表面微量分布。
2、绿松岩-中压层对沱江岩体的限制以及活动断裂带包裹成矿物质的转移,形成脉石金矿。
3、施复节节钢结晶度低且小、稳定性差,受冲击和挤压易破碎,有利于金矿矿体破碎液化,随风化层脱离地层,发育“原位释放”的金矿类型。
三、开发利用
1、绿松岩-中压层对脉石金矿矿体形构、矿体杂乱等特征有着较明显的控制作用,使矿体包裹能力强、颗粒较小、矿体杂乱,是典型的定向金矿。
2、活动断裂带对脉石金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成矿构造也是脉石金矿的重要特征。
研究发现,施复节绿松岩-中压阶有利于沱江岩有序转化和金矿体发育,具有较强的聚集能力,有利于矿体的形成和发育。
3、新邵县大新金矿,应重点开发利用脉石金矿类,活动断裂带及绿松岩-中压阶上的潜在资源,以充分发掘其较强的潜力。
湖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金矿是湖南地区重要的矿种,该地区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
为了满足国内外对黄金的消费需求,现阶段研究湖南地区的金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对湖南金矿的类型以及控矿因素进行探讨,并结合湖南张家洞矿区对金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方向等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黄金对我国医疗事业、电子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改善,关于珠宝、黄金等奢侈品的消费欲望不断提升。
同时,黄金储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
所以,加强黄金矿产资源储量、产量的分析,对提升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1.概述1.1湖南地区金矿类型的分析金矿类型划分,是金矿床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程序和环节。
因为不同地区金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因此关于金矿床的划分,也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采用的划分理论和依据也是不同的。
在我国湖南地区,主要存在六种类型的金矿床:第一,是含金石英脉型的金矿床和蚀变破碎带型的金矿床;第二,是微细浸润型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第三,是风化淋滤型金矿床和冲击型金矿床。
如图1所示。
图1湖南金矿床分布图1.2金矿资源勘查利用现状研究随着金矿开采力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金矿企业都加强了基础地质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关于金矿资源的普查、勘探,相关的费用投入不断扩大。
同时,因为地质条件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金矿勘查、检测时间较长。
相较于我国其他省份、地区,湖南地区的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勘查理念、勘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从而导致湖南金矿勘查周期相对较长的情况。
随着技术、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湖南金矿勘查效率不断提升。
到2017年年底,湖南地区已经勘查到的矿物类型共有97种,其中有十个大型金矿和十个中型金矿。
同时,已经勘查到的全省黄金储量超过了五百吨,并以岩金矿为主,主要为含石英脉型的金矿床和蚀变破碎带型的金矿床。
湖南会同县王家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9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湖南会同县王家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李晓峰(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湖南 长沙 430000)摘 要: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等分析研究,总结王家矿区内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矿区中区域断裂及背斜为主要控矿构造,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中形成的层间破碎带为主要含矿构造,破碎带的延伸深度和蚀变强度对矿化富集有重要影响,深部矿化变化较大。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王家矿区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2-0092-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李晓峰,男,生于1986年,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工作方向:矿产资源开发。
1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的西南缘。
雪峰山华夏系构造隆起带,呈北东—南西方向斜贯全区,为区内主要构造形迹。
在区域东部展现一组北北、北东向华夏系构造带。
地层有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白垩系以及第四系,其中青白口系分布最广,为主要成矿地层。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仅见少量钠长辉绿岩脉。
2 矿区地质矿区主要为青白口系百合垄组、岩门寨组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少量粉砂岩。
岩石具变余砂状结构,纹条带状构造;矿区出露的褶皱主要为肖家田背斜,该背斜从矿区中部经过,轴向呈北东25~40°,东翼倾角35°~55°,西翼倾角26°~60°,轴面倾向南西。
图1 矿区构造简图区内可见多条北东向断裂,其中F1为区域性肖家田~淘金冲逆断层,出露于矿区东岳司~斜水湾~茅坡头一带,断层斜切肖家田背斜北东翼,走向40°~60°,倾向北东,倾角60°~70°,见断裂破碎带约20m ~45m ;F2为区域性堡子脚~碾子坳逆断层,出露于矿区红连冲~划皮~桃竹园一带,沿肖家田背斜西翼呈北东45°~50°延展,倾向北东,倾角55°~70°,破碎带宽度约20~50m。
浅谈湖南省雷打岭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6月上178浅谈湖南省雷打岭金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王 操,罗长江(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湖南 长沙 410007)摘 要:雷打岭金矿位于近东西向沃溪金锑钨成矿带中,是近些年新发现的金矿点。
在预查阶段共圈定12条金矿化带、21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文章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野外地质调查认识,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进行分析,对矿区的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矿区找矿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方向;金矿区;雷打岭;湖南省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1-0178-3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eidaling gold deposit in Hunan ProvinceWANG Cao, LUO Chang-jiang(Urba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onitoring Institute of HuNan,Changsha 410007, China)Abstract: The Leidali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ear east-west Woxi gold-antimony-tungsten metallogenic belt, which is a newly discovered gold deposit in recent years. A total of 12 gold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21 gold ore bodies have been delineated in the pre-exploration stage, and good prospect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geological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mining area, discusses the ore-forming law of the mining area,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mining area.Keyword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Prospecting direction; Gold deposit area; leidaling; Hunan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4作者简介:王操,男,生于1989年,汉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湖南包金山金矿成矿构造形成机制及控矿作用分析
湖南包金山金矿成矿构造形成机制及控矿作用分析摘要:包金山金矿位于湘中紫云山岩体的北侧。
印支期运动形成了本区的近东西向构造带,控制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
成矿构造的浅部以脆性变形为主,构造带内存在北西西向的张性断裂和北东东向的剪性断裂两组断裂,矿体主要赋存于前者;成矿构造的深部以塑性变形为主,北西西向的张性断裂和北东东向的剪性断裂两组断裂均赋矿。
通过分析认为,本区成矿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印支期的造山挤压和后碰撞伸展两个阶段。
成矿构造为后碰撞伸展运动背景下形成的张剪断裂组合,构造机制与剪切作用关系密切。
关键词:包金山金矿;成矿构造;应力分析;成矿预测;湖南1 引言包金山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紫云山成矿带的东段,紫云山岩体的北侧。
前人对白马山-龙山-紫云山成矿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马山-龙山地区,先后发现了古台山石英脉型金矿床(戴长华,2000),龙山破碎蚀变岩型金锑矿床(陈泽吕,2000),高家坳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陈贻旺,2002;李福顺等,2002),大新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金矿床(龚贵伦等,2007),并对该成矿带的控矿规律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康如华,2002,李己华等,2004)。
而在紫云山地区投入的地质工作相对不足,主要是对包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总结,认为该矿床受断裂和地层的联合控制,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成因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孙海清和贺业军,1993;戚学祥,1998;王滨清,2005;周兴良等,2008;张利军等,2015),但对该区成矿规律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在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总结成矿构造特征,从成矿构造的动力学背景及应力分析来研究成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控矿规律,希望能够为本区的勘探工作提供依据,进而推动紫云山地区的找矿工作。
2 区域地质背景包金山金矿所在的紫云山地区位于湘中盆地的东缘,属于湘中穹盆构造的次级隆起区(图1)。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区处在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对接带,长期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并伴有大规模的金属成矿活动。
湖南双峰包金山矿区矿体成矿规律研究
总第240期2021年6月 南 方 金 属SOUTHERNMETALSSum.240June 2021 收稿日期:2021-01-14;修订日期:2021-02-08 作者简介:付海滨(1986-),男,2011年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9-9700(2021)03-0008-07湖南双峰包金山矿区矿体成矿规律研究付海滨,裴 科,黎升斌,张祚竟(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湖南湘潭410002)摘 要:包金山金矿位于湘中成矿区的北东部,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和紫云山-沩山北西向复背斜带的重合位置。
矿区内的矿体分布受一条近东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构造上盘的蚀变破碎带中。
通过对于矿区的矿体地质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浅部以石英脉型矿体为主,呈管柱状往深部侧伏,深部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
包金山矿床是一个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的矿床,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
文章对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矿体成矿规律。
关键词:包金山;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多期次成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StudyonMetallogenicRegularityofBaojinshanOrebodyinShuangfeng,HunanProvinceFUHai bin,PEIKe,LISheng bin,ZHANGZuo jing(SecondTeamofHunanNonferrousMetalsGeologicalExplorationBureau,XiangtanHunan,410002,P.R.China)Abstract:TheBaojinshan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north eastofHunan'scentralmetallogenicbelt,theoverlapoftheeast westtectonicbeltofBaimashan Longshanandthenorth westsynclinalbeltofZiyunshan Weishan.Thedistributionoforebodiesintheminingareaiscontrolledbyanearlyeast westdirectionstructure,mostorebodiesoccurinthealteredfracturezoneoftheupperplateofthestructure.TheauthorhasbeenengagedinminegeologyworkformanyyearsinBaojinshanmin ingarea.Fortheminingareaofthegeologicallawoftheorebody,ithasamorein depthstudy,itisconsideredthatquartzveintypeorebodyisthemainorebodyinshallowpart,tubularandrecumbenttodeepside,andthedeeppartisagoldorebodyofbrokenalteredrocktype.TheBaojinshandepositisamulti stagedepositformedbythesuperimpositionofmagmatichydrothermalactivityandtectonicactivity,thecharacteristicsofstructuralore controlareveryobvious.Thegeologicalchar acteristicsoforebodyareanalyzed,themetallogenicregularityoforebodyisstudiedandsummarizedinthispaper.Keywords:Baojinshan;quartzvein;cataclasticalteredrocktype;multiplemineralization0 前言包金山金矿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浅部民采始于1930年。
湖南共生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
湖南共生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
鲍振襄;万榕江;鲍珏敏
【期刊名称】《黄金地质》
【年(卷),期】2003(009)001
【摘要】湖南的共生金矿床分布很广,而且是很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中,受剪切断裂带控制.由于地质演化的差异和共生规律的不同, 与金共生的成矿元素或矿物形成各种类型的共生金矿床.其成矿规律性强,特征成矿元素共存标志明显.
【总页数】10页(P38-47)
【作者】鲍振襄;万榕江;鲍珏敏
【作者单位】湖南矿产资源勘探公司,湘西地勘5队,湖南,乾州,416000;湖南矿产资源勘探公司,湘西地勘5队,湖南,乾州,416000;湖南矿产资源勘探公司,湘西地勘5队,湖南,乾州,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湖南岩金矿床区域构造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J], 彭渤;黄瑞华
2.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应用 [J], 何永淼;鲍振襄;包觉敏
3.湖南龙山锑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因探讨 [J], 鲍肖;陈放
4.鸡笼山式共生金矿床成矿规律 [J], 黄亚南
5.湖南共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J], 鲍正襄;万容江;包觉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付胜云(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摘要:金是湖南的重要矿种之一,找矿潜力巨大。
为满足国内外对金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湖南省金矿的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介绍了湖南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结合实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湖南省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湖南金矿成矿规律。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湖南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 in Hunan ProvinceFu Sheng YunHu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sha 410116, ChinaAbstract: go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in Hunan, the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old min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ules of Hunan gold m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ore typ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division of metallogenic series of ore deposits, summed up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Key words: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Hunan湖南金矿勘探开采历史悠久,长期为地质学者所重视[1-16]。
金矿程度较高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60至90年代,但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低。
1成矿地质背景湖南地跨扬子和华夏古陆块之间,大致在文家市-永兴-郴州一线形成一条俯冲碰撞型拼贴带,其北西侧属于扬子被动陆缘,南东侧为华夏陆块活动陆缘。
湖南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基底隆起带,侵入岩发育,以重熔型花岗岩为主体。
石英脉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砂岩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板溪群,侵入岩体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纪至二叠纪。
砂页岩建造与层控热液型金矿有关,砂岩建造与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关。
区域变质岩中Au丰度高,在温度、压力梯度变化带,多有相关金矿产形成。
动力变质岩往往成为有用矿物载体而构成矿石,或者其间的后期裂隙成为矿液的通道和沉淀场所,如剪切带型金矿。
2资源特征至2015年底,全省共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97处,其中大型10处,中型10处,小型77处(图1)。
全省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506.07吨,其中岩金矿占93.19%(石英脉型占63.49%,蚀变破碎带型占26.44%,矽卡岩型占3.94%),砂金矿占6.81%。
除永州、湘潭、张家界三市外,其他11个市(州)均有不等的金矿资源分布。
查明金矿资源储量居前三位的是怀化市、岳阳市、衡阳市,占64.51%。
3.控矿因素*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74901:DD20160346)作者简介:付胜云(1965-),男,高级工程师,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湖南省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等工作。
1、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构造对金矿的形成具有分级控制作用,裂谷、隆起带、深大断裂带、碰撞带(陆—陆、弧—陆)、古大陆边缘等控制了金矿区(带)的展布;接触带、断裂裂隙带、韧性剪切带、层间破碎带、基底与盖层之间的不整合面、褶皱枢纽转折端等控制金矿田、矿床的展布。
矿区背斜或背斜倾伏端,宏观控制了矿床的定位,而背斜中的次级褶皱、断裂、层间破碎带及倾伏端等控制了矿体,矿体主要产于北西组、北东组、近东西组、北北西组和北北东组次级断裂中。
成矿构造并不只是单纯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和沉积的空间,还可以使围岩中浸染的金等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富集。
动力剪切和变质作用,产生的变质流体可以淋滤痕量的“岩”金,以及包含在早形成的矿石和矿胚中的金,并使金在构造和岩性适合的部位重新沉积在扩容和可交代的岩石中。
2、地层岩性对金矿的控制含金层位由老到新有板溪群马底驿组,南华系长安组—富绿组、洪江组,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石炭系中上统,白垩系,第四系等。
含金岩石不但是金矿体赋存的直接围岩,也可能是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如在江南隆起金矿带上金(或金锑、金锑钨)矿床,金的来源最大可能是地层岩石,为深部热水与大气降水形成的混合热液萃取地层中的金形成成矿热液所致。
自湘西北往湘东南,金、银赋矿层位逐渐抬高,有利岩相由硅铝质绿片岩相逐渐转变为碳酸盐岩相。
3、花岗岩对金矿的控制我省大多数金矿床的空间分布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尤其与碱性花岗岩密切相关。
花岗岩体的侵位和底辟顶部的张开,形成部份开放系统,可以增加热流体从较早的岩石中和矿胚中淋滤迁移和再次沉淀金的能力。
既可以从围岩中捕获金,加热含金流体,使金迁移再沉淀,又可以将自身携带的金质在围岩中成矿。
与金—银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主要为燕山期(62~195百万年)的复式岩体,其中深源同熔型,且富钠、富氯的中酸—弱酸性花岗岩类岩体与Au—Ag—Pb—Zn—Cu系列矿关系密切;浅源重熔型,且富钾、富氟的超酸—偏碱性花岗岩类岩体与Ag—Pb—Zn—W—S—Mo系列矿床关系密切。
另外,少量金矿床与印支期的岩浆作用在时间上有明显藕合关系。
4、围岩蚀变对金矿的控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毒砂化和硅化,而当出现大量的绿泥石化或透明细网脉状方解石时,则矿化较差。
在相同的构造—岩性条件下,其蚀变带的宽度和蚀变强度与矿脉的厚度和矿化强度几乎是正比关系:一般情况下,退色蚀变带宽度大,蚀变强烈的地段,金矿化较好,而弱蚀变带,一般都不含矿或只显示弱的矿化。
在叠加蚀变带发育地段,或者说当出现有黄铁矿化、毒砂化、铁白云石化与绢云母化叠加时,即预示有金的富集。
而矽卡岩化则是矽卡岩型金多金属成矿必不可少的变质作用。
5、风化沉积作用对金矿的控制岩金矿床或含金岩石经过风化后,金可相对富集;经过水流搬运,在地形变缓、河床变宽、水流速变慢时沉积,再次富集成矿,形成砂金矿床。
4矿床类型通过对前人的主要地质勘探报告、论文、专著等[1-6]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全省金矿床类型见表1。
表1湖南金矿成因类型简表Table 1 genetic types of Hunan gold deposit5成矿时空分布特征5.1成矿作用与成矿时代金矿床主要有岩浆、热(卤)水、表生三个成矿作用,不同地质时期有不同的成矿作用[7](表2)。
岩金矿的成矿作用始于武陵—雪峰期,但未形成矿床,加里东期有沃溪金矿床的形成,印支期成矿强度加大,燕山期达到高峰[8-15](表3)。
外生金矿:砂金、铁锰帽型金矿成矿时代为喜山期。
表2 湖南省金矿床成矿时间与矿产组合一览表表3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形成时代Table 3 the formation age of Xuefeng mountain gold deposit全省金矿由湘西北往湘东南:成矿时代有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金、银矿化为贫银—金—金银—富银,有带状集中分布向点状集中分布演化;成矿由混合热液为主向岩浆热液为主变化。
全省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隆起成矿带:西段矿化组合有金、金锑、或金锑钨,东段以金为主,矿化较单一。
另外,在湘南地区如水口山、柿竹园等地,亦集中分布有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5.3成矿预测区划分全省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共划分4个大类,6个亚类,成矿预测区13个,见表4,图1。
表4 湖南金矿预测类型及预测工作区一览表Table 4 forecas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Hunan and forecast working area全省共有21个矿集区,其成矿特征见表5、图1表5 湖南金矿集区特征简表Table 5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 gold deposit全省金矿共有5个成矿系列,5个亚系列[16],详见表6。
表6湖南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一览表Table 6 metallogenic series of gold deposits in Hunan图1 湖南金矿集区及矿产预测类型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nan gold deposit8结论湖南金矿床具有类型多、成矿时代杂、线性分布的特点。
金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层间破碎带型)、岩浆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或卡林型)、变成型石英脉-交代石英岩型、变成型蚀变破碎带型、砂矿型。
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共同控制金矿带的分布及金矿床的定位。
金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集中分布于21个五级成矿带内,划分为5个成矿系列,13个成矿预测区。
研究金矿成矿规律,可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尹华锋,刘光昭,刘玉峰.雪峰山钨金锑矿带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J].西部探矿工程,2009,(3):115-118.[2]彭渤,陈广浩.湖南锑金矿成矿大爆发现象与机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24(4):357-364.[3]潘传楚,彭渤,梁新权.金的成矿序列和递进成矿规律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25(会议专辑):1-7.[4]罗贤昌,王增润,张振儒.湖南地洼型金、银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2):192-193.[5]毛红光.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低碳世界 LOW CARBON WORLD,2016,3,117-118.[6]毛景文,李延河,李红艳,等.湖南万古金矿床地慢流体成矿的氦同位素证据[J].地质论评, 1997,43(6):646-649.[7]唐分配,安江华.湖南省主要金属矿产的时空分布规律[J].地质论评,2016,62(增刊):223-224.[8]彭建堂.湖南雪峰山地区金成矿演化机理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9,23(2):144-151.[9]王秀璋.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0-177.[10]李华芹,王登红,梅玉萍,等.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J].地质学报,2008,82(7):900-905.[11]李华芹,谢才富,常海亮,等.新疆北部地区有色类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年代学[J].地质出版社,1998,10-24.[12]史明魁,傅必勤,靳西祥,等.湘中锑矿[J].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3,32-65.[13]陈富文,戴平云,梅玉萍,等.湖南雪峰山地区沈家垭金矿成矿学及年代学研究[J].地质学报,2008,82(7),906-911.[14]董国军,许德如,王力,等.湘东地区金矿床矿化年龄的测定及含矿流体来源的示踪[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32(4),482-491.[15]陈富文,潘仲芳,魏道芳,等.湘西鄂西成矿带岩金矿床区域成矿规律[J].矿床地质,2010,29(增刊),918-912.[16]唐分配,安江华,李大江,等.湖南省主要成矿作用与矿床成矿系列[J].矿床地质,2015,34(6):1255-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