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

10
3/16/2020
11
3/16/2020
第三步 筛选检索结果
12
3/16/2020
第三步 筛选检索结果
13
3/16/2020
第三步 筛选检索结果
14
3/16/2020
第四步 获取文献全文
15
3/16/2020
三、期刊文献导航 流程介绍
16
3/16/2020
第一步 打开期刊导航页面
2
3/16/2020
二、维普中文期刊期刊 文献检索流程介绍
3
3/16/2020
第一步 打开平台
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电子资源
重庆维普期刊
4
3/16/2020
第二步 设定检索条件
基本检索
5
3/16/2020
高级索
向导式检 检索式检
索
索
7
3/16/2020
向导式检索
3/16/2020
第三步 获取目标期刊资源
19
3/16/2020
三、其他检索方式简介
20
3/16/2020
学科导航
21
3/16/2020
地区导航
22
3/16/2020
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
23
3/16/2020
24
3/16/2020
例: 查看我校梅 国强教授关 于应用柴胡 方面发表的 论文。
8
3/16/2020
9
3/16/2020
检索式检索
在检索框中直接输入字段标识和逻辑运算符来发起检索。 如若系统显示未找到结果,则表示输入的检索式有错或者 在该条件检索下无结果,请返回检索界面重新输入正确检 索表达式或切换到其他方式获得检索内容。 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 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湖北医药学院简介(打印)

湖北医药学院论坛提供湖北医药学院校名学校类型:医药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医药学院,英文:HUBEI MEDICAL UNIVERSITY;学院始建于1965年秋天,坐落于新兴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
党委书记:黄铁柱;院长:涂汉军校训:厚德勤学、求实创新。
武当北麓,汉水之南,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
这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处武汉、重庆、西安、郑州四大中心城市的交汇处。
湖北医药学院就座落于该市的中心,是我国中西结合部鄂渝陕豫毗邻地区8地市2600多万人口中唯一的国家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校。
1965年秋天,原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由原武汉医学院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原郧阳地区行署所在地十堰创办医学院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学校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
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
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
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鄂、豫、陕、渝等省(市)结合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目前,学校占地41.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元(不含附属医院21.7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9400多万元。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为国家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拥有鄂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78.24万册,配有光盘检索系统,校园网覆盖全校,是鄂西北唯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
学校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52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者103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202人,中级职称者197人;具有博、硕士学位者504人。
湖北中医药学院护理药学医学成教招生简章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湖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为湖北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博士点、硕士点和留学生教育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3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二、湖北中医药大学成教简介湖北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多年来本着“坚持特色、发挥优势、规范办学、保证质量”的办学原则,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为了让更多的医药人员能接受高等医药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医药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满足社会对医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经省教育厅批准,湖北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5年面向社会招生。
四、报名条件1.报考中专高中升本、专科的考生应具有中专高中(含应届)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2.报考专科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学历(含应届)。
3.报考医学门类各专业的考生按国家和当地省级招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五、全国成人高考统一考试时间及科目1.考试时间:每年十月第二个星期周六周日(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2.考试科目:中专高中升专科:理工类-------数学(理)、语文、外语文史类-------数学(文)、语文、外语中专高中升本科:理工类-------数学(理)、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综合、文史类-------数学(文)、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专科升本科:文史中医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经管类-------政治、英语、高数(二)六、报名时间及手续1.报名时间:常年招生,成人高考报名至8月30日止。
2.报名手续:考生持下列证件及资料报名(1)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近期蓝底两寸照片两张(4)填写报名登记表、缴纳报名费。
七、学习方式及时间采取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一般安排在双休日。
八、毕业文凭及待遇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颁发给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科)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电子注册,网上查询。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公
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先进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历任校长:
高勇: 2004 - 2008 , 吕文亮:2009 - 现任校长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原版毕业证样本 , 原版学位证样本,原版学籍档案
样本 ,原版历任校长(历任院长)签名章样本 。
本文链接地址:
学考试(如自学考试编号:6开头)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
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
编号。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编号(电子注册号) 示例 : 11965 1 2006 06 000965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代码: 11965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编号(电子注册号) 编号规则 : 98年前编号编写
没有规则 ,2000-2002年为17位2003年以后为18位。
前5位(学校代码).6位为办学类型代码 普通高等教育为1; 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自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分类、打印规则、相片要求、签名章:
统招毕业证书:97年以前全是手写的,97年以后,陆续打印。像片从98以后,全部是彩色。成人教育毕业证书:2001以前,
全部手写,照片黑白,2001年后,全部打印,照片彩色 。 自考毕业证书:2003以前自考,发证机关,都是省教委发放的样本。
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和学制
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口腔医学等硕士、博士专业。
学制一般为3至4年。
二、招生条件
1.申请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2.申请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
3.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符合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招生规定的各项要求。
三、招生时间和程序
1.公布招生简章及网上报名:每年3月底至4月初;
2.报名及确认: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
3.硕博联考笔试:6月底至7月初;
4.硕士研究生面试及复试,博士研究生复试:7月底至8月初;
5.公布录取结果:8月中旬至8月底。
四、申请材料
1.申请表(网上填写并打印);
2.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论文摘要》和其他代表个人学术水平的材料;
5.两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信(博士研究生需提供)。
五、培养方案
根据不同专业和学制,湖北中医药大学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联合培养等方式。
同时,学校还为考生提供多种奖助办学政策,例如校内奖学金、科研工作兼职等。
六、就业与升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优越的校友资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同时,学校也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多种升学机会,例如中外联合博士研究生项目、博士后流动站等,帮助优秀学生拓展深造和研究领域。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共有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 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5人,教授19人,副教授及讲师61人。学院既有老一辈的中医名家,也有全国知名 的中青年学者。其中,有“湖北中医大师”3人,“湖北中医名师”9人,“武汉市中医大师”1人,“武汉市中 医名师”3人,“武汉市中青年名医”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1人,全国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人、继承人7人,学校“135人才培养工程”7人。
教学理念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1人,学生由本科大三至毕业年级的学生和三年制硕士生组成,本科学生分布在中 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习为中 心,以临床实践为平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为手段,以成才为目标”的学生工作指导思 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培养目标,依托附属医院和各教学基地雄厚的的师资人才队伍、 教学资源、学术氛围、医疗设施和创新融合的医疗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举办 “名医名师讲坛”、“临床技能大赛”、“学习经验交流会”、“学风建设月”、“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业 计划大赛”等多种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全校大学生各类竞 赛活动中,屡获各种奖项和荣誉。近三年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在40%以上。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生足迹遍布国内外, 在各级卫生医疗单位、医药院校、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主要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 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 结合方法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40余门。同时还开设多门医学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通过临床实习,掌 握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的中西医两套诊疗技术。
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图书馆建筑分析

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图书馆建筑分析
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图书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是该校的主要图书馆。
以下是对该图书馆建筑的一些分析:
1. 建筑外观:昙华林校区图书馆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特色。
2. 建筑结构:该图书馆建筑主体为多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整体结构稳固。
建筑面积较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容纳图书和提供阅读学习的场所。
3. 功能布局:图书馆内部功能布局合理,设有多层阅览室、自习室、电子资源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4. 设施设备:图书馆配备了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方便学生借阅和归还图书。
同时,还提供了电子资源、电脑终端等现代化设备和服务。
总体来说,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图书馆建筑体现了现代化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奖学金加分规则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奖学金加分规则
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奖学金加分规则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成绩,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策略。
本科生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学金加分。
一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加分,主要根据学期总分、重修率、重点课程百分比、课外有意义实践成败等情况进行评定;
二是研究成果出色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加分,例如取得科研竞赛、学术优秀奖项、学术成果;
三是学习质量突出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加分,例如在社会工作、实习中取得良好表现、参与志愿服务等;
四是社会贡献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加分,例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杰出表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是学生积极发展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加分,例如担任学生干部、学生组织负责人,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等。
总之,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奖学金加分充分体现了学习成绩、学术能力、社会贡献的三个方面的要求,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实践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实现更好的就业前景。
武汉最好的十所大学

武汉最好的十所大学武汉最好的十所大学,是不少学子梦想之所在,下面将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被公认为我国最好的地质类大学,它的地质科学专业也是中国本科教育中最受尊敬的专业之一,其校园环境宽敞明亮、怡人宜人。
其次,武汉大学,它是一所国内最有声誉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校园内路景优美、图书馆非常丰富。
再次,华中科技大学,它是一所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计算机科学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具有相当的优势,创造性的教学与科研也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紧接着,华中师范大学,它是一所以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专业为主体的大学,其人文科学专业强度和特色都十分突出,有着优秀的教育环境和完善的师资力量。
接下来,湖北大学,它是一所以培养军事人才为主的师范类大学,通过不断培训,使其学生能够获得先进的军事思想,同时还有全面的武装训练和较高水平的教学设施。
随后,湖北工业大学,它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体的大学,其特色专业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安静美丽,学习氛围浓厚。
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它是一所以财经和法律专业为主体的大学,其实验室拥有国内领先的现代化仪器,同时还有优秀的学术师资。
接着,湖北医药学院,它是一所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体的大学,在中医药、基础医学、药物科学等专业领域运用现代先进的实验设备,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此外,中南民族大学,它是一所以文学和历史类专业为主体的大学,其学术水平受到了国内外一致的认可,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也非常优美。
最后,武汉理工大学,它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的大学,其研究领域广泛,有高水平的教学设施,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且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等。
综上所述,上述十所大学是武汉最好的十所大学,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满足学子的不同需求。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设有公共基础部、医学基础部、中医药系、医疗系、护理系、继续教育部和中专部等7个系部,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和一所省级标准化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同时在全国140余家二甲以上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实习基地。
学校以三年制普通专科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方向)、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护理、助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等十三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同时联办有社区护理和中药学自考本科班,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
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着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学校先进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高质量的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自建校以来,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8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
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还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还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育部关于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0]53号
![教育部关于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0]53号](https://img.taocdn.com/s3/m/050e1c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5.png)
教育部关于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通知
正文:
---------------------------------------------------------------------------------------------------------------------------------------------------- 教育部关于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
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通知
(教发函[2010]53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函》(鄂政函〔2009〕218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代码为10507;同时撤销湖北中医学院建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任务。
二、湖北中医药大学由你省领导和管理,其发展所需经费由你省安排解决。
三、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到2015年控制在12000人以内。
四、该校现有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增设,应按我部有关规定办理。
望你省加强对该校的领导,科学进行总体规划,落实有关投入,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湖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三月十八日——结束——。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211还是985_学校怎么样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211还是985_学校怎么样湖北中医药大学是211大学还是985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既不是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湖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介绍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
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求实发掘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211和985大学的区别①时间区别:985工程是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提出的,而211工程是1995年提出的。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985是先于211提出来的,但事实却是211先于985提出来的。
②入选大学数量上的区别:985大学共有39所,211大学共有116所。
并且所有985大学都是211大学,而211大学并不都是985大学,所以从区别上985大学还包含211大学,而211大学并不涵盖985大学。
③社会认可度的区别:985大学因为是在211大学的基础上选的,属于优中择优,故而在社会认可度上,985大学也是要高于211大学的。
不夸张的说,同一个单位面试,211大学被选上的可能性的确是低于985大学的。
④建设目的不同:211工程是面向国内,建设一批国内知名学校和重点学科,而985工程是面向国际,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在格局方面也是区别很大,也因此985大学多多少少在知名度上也是要高于211大学的。
2023全国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学排名

2023全国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学排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简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可受到中药资源与开发训练,尤其是掌握常规及珍稀中草药栽培、常规与基因工程育种以及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现代中药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提取中药成分、中药药效及保健作用等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并获得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中药资源方面研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中药学与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类中药和中药资源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药企业、流通领域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药资源调查、开发、科学研究、综合利用、生产加工、质量监控、营销与管理的高级中药资源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具备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中药资源的调查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更新和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3、掌握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饲养的知识与技能;4、掌握寻找与开发中药新资源的初步能力和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5、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就业前景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经过研究的已知成分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是未知成分,而有价值的部分往往在这些未知成分中,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探索,需要大量的优质人才。
中药学发展方兴未艾,正是同学们大展宏图的好时代!随着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中医药人才需求也很迫切,尤其是高端的中医药人才非常有竞争力。
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

家局级重点学科、1 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 个省级 重点二级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 关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根据学 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部、 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针灸骨伤学院、药学院、医 学检验与技术学院、文法系、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 院、外语系、体育部、研究生部、海外教育学院、继 续教育学院、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中医药实验中心等 16 个教学系(院)部(中心),拥有包括 8 所附属 医院在内的 103 个实践教学基地。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 成立于 1972 年,其所属的相关教研室在建立之初即
湖北中医药大学 者计划”特聘教授 3 人, 11 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围 有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有 20 人入选“湖北省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 人被列为湖北省“百千万” 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 41 人、硕 士生导师(含临床兼职导师)392 人。先后有 5 人次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9 人次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教师”和“湖 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现任教师队伍中, 有我校创办之初的名医名师, 如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十大国医楷模”李今庸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一本。
该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湖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一、学校发展历史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
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二、办学水平
学校开设17个院系,开办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拥有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校有教职工11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882人。
三、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湖北省品牌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
四、合作交流
学校是中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中医药大学简介基本情况概述50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医、理、工、管、文5个主要学科门类,办学层次齐全,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院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正、副教授425人,硕士生导师349人,博士生导师48人。
学院现设有2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
学院现有临床教学基地60余所,其中附属医院8所(其中1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50多所。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图书馆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藏书94万册,生均82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50万册。
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覆盖了学校新老校区,现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授权的“二级节点”单位。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授予《中国中医药网站》建设单位,为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打造中国中医药资源数据中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校被省信息产业厅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开放实验室”。
学院是卫生部批准的全国中医药师资培训基地,承担着内经、伤寒、中医内科学、针灸学、金匮要略等学科的师资培训任务。
学科建设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拥有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肝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信息学7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
设有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学2个省级优势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学2个省级特色学科。
学院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有着26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1993年获的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院校之一。
现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2个博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硕士点,2007年卫生部批准设立1个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之一;取得了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
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先进单位”。
办学规模学校重点办好普通本科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努力发展港澳台生及留学生教育,积极发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典礼(20张)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本科教育以服务湖北为主,同时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并接收外国留学生就读。
截至2006年12月,各类在校生11158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220人,专科生1794人,研究生1006人,外国留学生118人,成教生2020人。
环境设施学校占地面积107.33公顷(1610亩),共有建筑面积42.29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黄家湖校区)占地面湖北中医学院积94公顷(1410亩),建筑面积29.4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7.7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56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64.56万元,各类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113.45多万册。
学校的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体育运动场馆、学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图书阅览室,均能较好地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师资力量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058人,其中专任教师585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81人、副高职称的教师180人。
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项津贴)9人,湖北省“楚天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有11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有20人入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被列为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含临床兼职导师)392人。
先后有5人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9人次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教师”和“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现任教师队伍中,有我校创办之初的名医名师,如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十大国医楷模”李今庸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田玉美教授。
有我校首届中医本科毕业生,现为全国中医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涂晋文、陈如泉等教授;有我国首届中医硕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优秀教师邱幸凡教授;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国首届中医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周安方教授;有国内知名的中药学专家詹亚华、刘炎文教授和从美国引进的、发表SCI源刊论文68篇的国际知名天然药物专家方念伯教授;还有一大批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在全国中医药界颇具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
编辑本段院系介绍家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针灸骨伤学院、药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文法系、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体育部、研究生部、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中医药实验中心等16个教学系(院)部(中心),拥有包括8所附属医院在内的103个实践教学基地。
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成立于1972年,其所属的相关教研室在建立之初即拥有李培生、杨百茀等国内知名中医专家。
目前中医系下属5个教研室,两个教学实验室,一个学科实验室以及一个经方运用研究所,拥有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各一个。
设有中医学本科五年制(含中医教改实验班)、中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本硕连读七年制、中医学(美容与康复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教改试验班等专业和专业方向。
截止2006年12月,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24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9人,硕士研究生508人,本科生1927人。
临床医学院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当中既有老一辈的中医名家,也有全国知名的中青年学者。
目前这些名家如全国名老中医李培生、田玉美、梅国强仍活跃在教学、临床第一线。
由于他们的卓越工作,1991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伤寒论)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在教材建设、临床经典理论研究、实践教学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伤寒论血虚寒凝证实验研究”,“心下痞辨证及其客观化研究”,“伤寒论系列实验研究”,分别荣获省政府、省卫生厅、湖北中医学院外观图(4张)省教育厅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在“湿热证本质及清热化湿法作用机理研究”、“经方药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伤寒论》课程1994年、1997年两次被省教委评为优质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以李培生、梅国强、邱明义、成肇仁、李家庚、陈国权、戴天木、赵映前、吕文亮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临床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编、参编了多版本中医药院校教材,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资助地多项课题,多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中医系自创建以来,就注重科学管理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均作出了贡献。
中医学专业作为品牌专业立项建设,中医系党总支被省高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基层党总支。
三十多年来,临床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六千余名中医学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有的已成为单位骨干。
今后临床医学院将继续按照教、医、研一体化同步发展的办学思路,锐意教学改革,以特色立系,学科强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主线,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专门人才。
护理学院护理学院筹建于1986年,1987年正式招生,近二十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湖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于2004年正式成立。
护理学院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国际,注重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应用型、研究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在稳定四年制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扩大专业招生规模;始终坚持以综合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段式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师德师风严谨,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效果直观。
护理学院注重学科,师质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现拥有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综合护理三个教研室和一个综合实验室,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质队伍。
护理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近700人。
开设有四年制本科护理(涉外方向)专业和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
主要课程设置有中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中医药在国外,外国文化与礼仪,计算机应用等必修课,同时还开设有人文社科类,护理医学与边缘交叉科学等选修课程。
机构目前下设4个教研室(不包括附院部分),针灸、骨伤研究所,一个科研实验室,3个办公室(总支办、行政办、学工办)。
人员现有职工35人(不包括附院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
其中正高职级7人,副高职11人,博导4人,硕导1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42%,硕士学位者占65%。
目前在校本、专科生1168人,硕士生156人,博士生31人。
共计学生1355人(不包括留学生)。
药学院药学院成立于1971年,原名中药系;1997年更名为药学系;2004年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合并,更名为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人才培养:已形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多层次办学体系。
设有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5个本科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药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现有教学实习基地30余家,能够满足本专科教学需要,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几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本、专科生5800余人,硕士、博士生300余人。
师资队伍:药学院已形成了以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缘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讲师30人,助教19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
现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6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及湖北省师德标兵10余人。
主编教材8部,副主编教材16部,参编教材28部,出版学术专著14部;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