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老师

合集下载

阅读分享 余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阅读分享 余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阅读分享《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先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这本书并不是纯理论的书书中结合案例讲了大致七个方面:1、做“甘草”2、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3、是师非师,是课非课4、童心不泯5、行无言之教6、激励7把课上得有意思。

从这些方面我深深被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接下来就我感受比较深刻的几个点进行我的阅读分享。

一、做教育要有甘草的特性:性温、包容、调和一个教师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性温,遇到问题能够后退一步,摆正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了处理方式就会为之改变由暴风骤雨变成狂风暴雨变为和风细雨,能像甘草一样温和,每当要大动肝火时,刹那间便有了一份冷静,别样的心境。

人是易怒的,在以前处理班级,很容易生气。

有时候甚至被气得头痛,但是看完余老师得书我记住了一句话: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要包容接纳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有了同理心,推己及人,就比较容易接纳孩子。

调和讲的是做事情要把握好“度”,作为老师一味的“温”是不行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严”。

严如何带温,就是比如说:打了一巴掌,要及时揉一揉,严厉的批评过后要及时的找个机会安慰表扬他。

及时疏解他心中的郁闷,二、童心未泯余老师说过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交成了孩子。

小学老师最好没有长大,没长大就是童心未泯。

(一)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的、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感觉不到美的价值所在,那样就很难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美。

童心未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孩子身上的美好。

(二)有孩子气,做一个孩子王。

不要总是太严肃,多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活动话题。

越和学生相似,学生就会越亲近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三)童心未泯更容易理解和体谅学孩子就是孩子。

儿童正是犯错的时期,儿童做错事是正常的,有了童心就会理解孩子,有了理解就会有体谅。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说到上课,我们真的要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局面,努力践行昭示着尊重、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在这方面,外国的同行做得确实好.下面的例子我牢记不忘,它不知胜过几多年夜事理!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师:抱愧,我没有尝过.生:我可以试试吗?师:固然可以!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师:固然加分!这位学生果真去“品尝”了蚯蚓,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讲蚯蚓的味道!而且,据说这位学生后来成了一名生物学家.(这位老师培养了好几位生物学家)如果我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会怎样回答?再者说,我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吗?一位日本老师这样教“千克”:他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到操场的沙坑里装一千克沙子——你觉得一千克多重,就装几多.然后他逐一过秤.可想而知,没有人能装得准的.这时,老师把一千克的沙袋拿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一一衡量,尔后重新到沙坑里装.这次学生们“估量”得八九不离十了,有的居然装得正好!老师一堂课,就是忙着“过秤”,一边称着,一边夸赞着,或者惋惜着.我女儿是教小学英语的.她从澳年夜利亚考察回来后,讲了这样一个课例.上课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着一身黑色的“海盗服”,一只眼睛戴着黑眼罩,手里拿着一把刀——纸做的,张牙舞爪地走进教室,年夜讲海盗的故事——那天,她执教的是《海盗的故事》这篇课文.这哪里是老师,简直是一名“江洋年夜盗”!但她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其实不时发出笑声.别说女老师,我们男同胞敢这样做吗?我在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小学听一位外籍教师上课,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来自美国的女教师.那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她一进门,便向小朋友打招呼,祝圣诞节快乐,边说边从提包里取出巧克力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听课的老师也有一份.师生边吃边对话,气氛十分融洽.有的小朋友说话声音小,她从不说“请年夜声讲”,而是走到学生跟前,蹲下身子,侧耳倾听.她时而年夜笑,高兴得像个孩子;时而双眉紧蹙,双手一摊,说声“是吗?”或者“不!”她真的不像老师,而像李吉林老师说的“是一位长年夜了的儿童”.这样的课例不胜枚举.且不说这些课折射出来的理性光辉是什么,单就这些老师的率真、纯粹,以及近乎孩子般的天真,就让我感动,让我深思,并从中窥见了自己的缺乏与问题.英国一位同行的故事,更发人深省.这位英国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鬼.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果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年夜的母猪.”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另外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肥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有了很年夜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固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到了一只特年夜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肥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异域故事,在一些老师听来可能觉得荒唐可笑,可能还不以为然——作为一名教师去亲吻一头猪,成何体统!我们一些老师之所以不能一下子接受它,除风俗民情中外有别之外,可能更多的还是由于我们执着固守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自有一套教师观.自古以来,教师的位置虽然不高,却特别讲究尊严;收入不丰,却特别崇尚斯文.教师的举手投足总带着“人师”的味儿,半点也苟且不得.庄重圣严,凛然可畏,仿佛就是教师永恒的标准形象.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就有了一个放不下的“架子”.年夜概也正因如此,教师就端居圣坛之上,学生就匍匐在讲台之下.于是乎,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民主、平等,失去了亲近、自由,缺少了和谐、欢愉.这些故事,如涓涓清泉流过我的心灵.我的心静了,净了.于是,我对自己说: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少些严肃,多些活泼吧!少些包揽,多些自主吧!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吧!放下架子,走下讲坛,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位置吧!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朗读的关键是一个“情”字——因情用气,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2.激励是教育的伟大法宝 于老师说:“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
的老师,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 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他在书中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三年级写的
作文被张老师全篇画上波浪线;四年级写的大字有 两个得了双圈;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张老师给他 画的奖励;初中写的作文得到李晓旭老师青睐,评 价: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师 范时,写了一篇《读<任瑞卿先生二三事>有感》, 赵维仁老师将此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还拿到另一班 读„„ 在教育里,这种激励实在是太重要了。
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 2.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于老师认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于老师以尊重为理念,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放下架子, 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相处。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年 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 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于老师从没忘记自己曾是一 个孩子,那份源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转化 信念和意志,让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情意。
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用童心润童心,用真情换 真情,用行动推行动,用激励促成长!
谢谢!
于老师提出激励学生的“五大原则”:第一,针 对性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励学生日渐长 进。朱飞飞写人物对话经常不点引号,于是,让他 每天抄写一句课文中人物对话。改掉毛病后,给他 戴了一顶“进步飞快”的“高帽子”。还风趣地说: “朱飞飞作文中的引号再也不飞了!”第二,实指 性原则。表扬要有事实,恰如其分。比如:你的字 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 像说话那样自然!你居然会正确地使用分号,说明 你头脑很清晰!第三,鼓动性原则。张斌学习进步 了,写话没出现一个错别字,全班同学为他唱一首 歌。还有引领性原则、及时及重复性原则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辅导员-《我的辅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辅导员-《我的辅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辅导员-《我的辅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一直致力于成为学生们喜欢和信赖的人。

我相信,作为辅导员,除了提供学术和职业指导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

在《我的辅导之道》一书中,我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思考和实践方法,下面是我对此进行的读书心得。

1. 学生第一:在我的辅导之道中,于永正教授强调了“学生第一”的原则。

我深深认同这一观点。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背景,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建立信任: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于永正教授提到了通过真诚、坦率和理解来与学生建立联系的重要性。

这包括敞开心扉,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以及保持机密性。

当学生觉得被信任和理解时,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指导并积极参与辅导过程。

3. 动态反馈:及时、具体和建设性的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我发现,在辅导学生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建议非常有效。

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我们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4. 多元化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研究风格和需求。

在我的辅导之道中,于永正教授提到了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借鉴了这一观点,并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巧,如问卷调查、角色扮演和个人访谈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认为关注学生需求,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有效的反馈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是成为学生喜欢的辅导员的关键。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的辅导之道》中的思考和方法,我相信我可以不断进步,并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力和目标。

以上是我对于《我的辅导之道》一书的读书心得,希望这些思考和方法能够对我的辅导工作有所启发。

2020年《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四篇

2020年《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四篇

暑假,我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育文集中的一册《我的为师之道》。

这本书,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他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

在没读这书之前,2020年《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四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篇一暑假,我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育文集中的一册《我的为师之道》。

这本书,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他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

在没读这书之前,我感觉像这种教育著作的书,理论性都很强,内容晦涩、费解,是很难读的,但是读了之后感觉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

这本书,语言平实,事例鲜活,读这本书就像读故事和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很多地方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不免啧啧称赞,佩服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赞叹于老师教育艺术的高超。

二十年前,初为人师,我的心底就有一个愿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是教育的第一步。

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

“喜欢”是相互的。

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地喜欢老师。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确实很难,可是,若像美国教育家拖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

于老师在书里道出了让学生喜欢你的五个秘诀:秘诀一: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

其实,每个学生,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

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

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物……总之,一定是“行为”。

秘诀二:老师要有点孩子气,童心不泯。

张光鉴曾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而不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导员-《我的教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导员-《我的教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导员-《我的教导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在《我的教导之道》这本书中,作者于永正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教导员的心得和经验。

以下是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导员的一些建议和总结:一、关注学生个体:作为一名教导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优势和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力,教导员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建立信任关系:学生只有在信任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

教导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观点,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建立信任关系的同时,也要保持专业性和合理的界限。

三、提供积极的反馈:研究过程中,积极的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教导员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有动力继续努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教导员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研究能力。

五、身心平衡: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取决于学术表现,身心健康同样重要。

教导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六、持续发展个人能力:作为一名教导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知识水平,并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

持续发展个人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以上是我对于《我的教导之道》这本书的读后感和总结。

作为一名教导员,关注学生个体、建立信任关系、提供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身心平衡,以及持续发展个人能力,都是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导员的重要要素。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于永正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于永正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引言在学生生涯中,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之一。

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能够教授知识,更能够给予学生鼓励、关心和支持。

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并在岗位上寻求一种更好的为人师者的道路。

理解学生需求作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个性、兴趣和学习方式。

作为一个教师,我致力于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我会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创造积极学习氛围为了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重视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我相信学生在一个温馨、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我会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我也会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积极的反馈做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我也会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我相信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

同时,我也会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自己。

尽管面对学生的挑战和错误,我也会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关重要。

我会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不论他们的能力、成绩或背景如何,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对待。

我也会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业给予关心和关爱。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我希望建立起信任和友谊,使学生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困惑和问题。

成为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相信自身作为榜样的力量。

我会尽力展示自己作为一个积极、热情和勤奋的学习者的形象。

我会努力追求知识,不断地自我提升,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通过我的行为和态度,我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一我的为师之道》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得到这本书是因为于永正老师因病去世,教育时报为纪念和缅怀先生为中国教育所作贡献而做的签证活动。

所以拿到书后我奉若珍宝,读得也格外认真,收获颇多。

一、热爱你的职业“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J这是先生在这本书的最后抄录下来的,是先生喜欢的也是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想好好地做自己,如果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好好地做老师,才是先生想通过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吧。

二、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意思在本书中节选了先生的很多课例,可以说课课经典。

书的第七章、第八章都在说教师要把课上的有意思。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课堂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个‘看家本领',让学生不喜欢老师一一难J这是本书中写在第七章前面的话,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把课上得有意思的重要性。

接着先生又分别从阅读教学、词语教学、写字教学、造句训练、作文教学几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不同的课堂实录。

那些实录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真的就像先生说的那样那才是有意思的课,学生想不喜欢都难,顿时觉得能做先生的学生很幸福。

透过先生的每一节有意思的课,我们不难看到先生在准备每节课时所下的功夫。

先生自己也说在备课时,会把课文钻研得很深,这是准确地把握教材;在备课时,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一年级的小朋友能回答出来吗?五年级的学生能回答出来吗?这是在研究学情。

比比先生看看我,我拿到一篇课文时,有时只是看看教参;有时时间匆忙时拿着教参也顾不得看,拿着课文就上;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稍微认真些,那也只是去网上看看别人的课例能不能模仿,从未像先生一样静下心来在备课上下足功夫。

这样的自己如何奢求把课上得有意思?三、教师要多读多写先生在前言中写到“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

关于《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关于《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关于《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最近读了于永正先生的《我的为师之道》,感慨颇深,让我不由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本书总共分十个章节,第四章的童心未眠、第五章的行无言之教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因我一直教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经常视课堂纪律若无物,这是低年级学生刚入校门的特性。

童心未眠的标志之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做一个有“孩子气”的教师。

其实于老师所讲的童心未眠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理解和体谅学生。

记得有一次,于老师班上一个孩子迟到。

于老师在班上放肆的表扬那迟到的学生。

当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问,为什么迟到还要在班上放肆表扬呢?于老师当场回答学生说:“你们哪个有勇气迟到了,还能像他那样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门口,还有如此胆大的喊声报告。

是你们肯定会躲在某个角落哭脸。

”就这样,那调皮学生再也没迟到了。

回想当初我教一年级时,我的一直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不准调头、不准做小动作。

若干个不准之后,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课堂上想做却不敢做,想说却不敢说,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死气沉沉,毫无积极性可言。

我想对待所有的学生,我就是教学能力并不是他们所吸引的地方,我想“微笑”才是低年级学生所需求的。

于老师说,“温”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

我非常喜欢于老师的那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这对于低年级教师是多么的重要。

他们刚刚离开父母亲温暖的怀抱,他们需要这“温”;于老师告诉我们做一个甘草。

甘草有三个特性。

作为老师除了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严”;那么在这“温”与“严”之间还要讲究一个“度”。

于老师在本书中还讲诉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1、不背手;2、主动和学生打招呼;3、课间和学生一起玩;4、到学生家里走走;5、经常讲故事和笑话;6、幽默;7、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8、做值日;9、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10、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我的地理老师于永正写的

我的地理老师于永正写的

我的地理老师于永正写的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文地理等等。

而我的地理老师于永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地理教师,他对地理的热爱和深入研究让我受益匪浅。

于老师对地理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地质灾害等等。

于老师总是能够清晰地向我们解释这些知识,并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深入讲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他还会通过一些实地考察,带领我们亲身体验地理的魅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奥秘。

于老师对地理的研究和发展态度积极。

他经常参加各种地理学术研讨会和教师培训,不断学习和更新地理知识。

他热衷于研究最新的地理理论和发展动态,将这些最新成果带到课堂上与我们分享。

他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各种地理竞赛和活动,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正是因为他的激励和指导,我们班在地理竞赛中屡获佳绩。

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他鼓励我们勇于提问,善于思考,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他常常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后作业,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他还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让我们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于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倍感温暖。

他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我们鼓励和指导。

他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加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他还会定期与我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他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动力。

我的地理老师于永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地理教师。

他对地理的热爱和深入研究,使他能够将地理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我们,激发我们对地理的兴趣。

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他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新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老师

最新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老师
做甘草就是做好人,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
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 美国托德 ·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 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 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 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 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 了。”
• “有人只会教一两篇课文,不算本事。” • “老师大笨蛋。” • 支撑包容的是修养。 • 我的自身修养来自四个方面:
(1)读书同时读自己。 (2)以人为镜。 (3)不断反思。 (4)不断地写。
3、调和 一副中药中有了甘草,会使各味药的药性得到充分
发挥,同时也会减少各味药的毒性,减少副作用,使药 力不至于过猛。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它告 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不及”不行,“过” 也不行,过犹不及。 • 养鱼的启示。 • 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 • 每次选举,我都要讲刘卓薇的例子。 • “听说彭晓明这个星期读了两本书!” • “老师怎么老读蔡苏的作文啊?” • “您看我有写得好的地方吗?” • “我又只得了一颗星。”
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 老师
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被学生瞧不起、甚至被奚落的老师太可怜。 这样,连自己都对不起。
从跨入徐州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我就 告诫自己: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 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弹指间,在教坛上我已度过了50个春秋。 欣慰的是,我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 甚至还有崇拜我的。
既然命运为我们选择了教师, 就让我们把教育作为事业吧! 成功就在脚下——只要带着思考教书。 大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从 上好一节课做起,从写反思做起。 自己培养自己。

修底蕴,为“人”师——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修底蕴,为“人”师——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学 记 》 有 言 : “亲 其 师 , 信 其 道 。” 为 人 师 者 , 如 何 给 予 学 生 亲 近 感 ? 于 永 正 老 师 在 书 中 给 了 我 明 明 白 白 的 指 示 :放 下 架 子 ,不 以 师 者 自居 ,这 样 才 能 够 蹲 下 身 子 与 学 生 “平 等 对 话 ”, 理 解 学 生 成 长 中 的 千 差 万 别 。
们 的 冥 顽 不 化 焦 躁 , 为 满 腔 4,'1-出 不 被 理 解 而 叹 息 。
其 实 , 不 做 学 生 已 太 久 的 我 忘 了 自 己 成 长 的 童 稚 时 光 中也 有 着 调 皮 顽 劣 的 一 面 。 也 忘 了 自 己 曾 那 么 狂 热 地 喜 欢 着 懂 我 们 、 能 和 我 们 打 成 一 片 的 老 师 们 。 于 永 正 老 师 的 文 字 , 唤 回 了 我 那 久 远 的 成 长 记 忆 , 指 向 的 是 努 力 的 方 向 — — 把 自 己 变 成 一 个 长 大 了 的 儿 童 ,做 一 个 不 像 老 师 的 老 师 , 体 恤 并 真 正 走 进 每 一 个 生 命 的 自 然 成 长 。
走 下讲 台 ,做一 个不 像老 师 的老 师
葆 有 童心 ,把 自己教成 纯真 的学 生
于 永 正 老 师 有 双 慧 眼 ,在 他 看 来 教 育 最 大 的 弊 端 是 “老 师 太 像 老 师 , 学 生 太 像 学 生 ”: 讲 台 上 面 开 口 “应 当 如 何 如 何 ”, 闭 口 “不 准 这 样 那 样 ”; 讲 台 下 面 “站 有 站 相 , 坐 有 坐 相 ”。 一 张 iCf-桌 , 隔 出 的 是 师 生 间 难 以 逾 越 的 鸿 沟 。
不 同 的 风 景 ; 习 于 对 着 流 光 感 叹 岁 月 的 易 逝 , 却 会 用 巧 妙 的 点 拔 引 导 、 游 戏 般 的 贯 穿 通 联 , -/& 学 生

读书心得《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读书心得《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爱学生方能成为学生爱的老师——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于永正老师的收官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有幸现场聆听过于老的课堂教学,钦佩白发苍苍的他能在课堂上像个孩子一样,铿锵有力的朗读,遒劲有力的板书都在告诉着我:一个语文老师当有此基本功!读完此书才深感于老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学生们喜欢,老师们钦佩的老师,正是因为他孜孜不倦,倾尽一生都在践行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为师之道!网上有句阿Q主义发挥到极致的话是这么说的:我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我。

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勇敢做自己,很多人用这句话来标榜和鼓励自己勇敢前行。

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我们不能让孩子们都喜欢自己,那是十分危险的,甚至会误人子弟。

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个不喜欢的老师陪伴,他对待学校生活必定是消极抵抗的,对待学习自然也兴趣平平。

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像于老那样,不遗余力地让自己去成为那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首先,你必须爱每一个孩子。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他们一定是千差万别的。

有些孩子家教良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型;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总是默默地为班集体做贡献,不违反纪律,不给老师添乱,学习上也能自觉完成任务,他们是我见犹怜型;也有些孩子生性好动,上房揭瓦,下河摸鱼,无所不能,唯独在学校生活里屡犯禁规,学习更是一塌糊涂,这是令人头疼的混世魔王型……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想说爱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这个时候就是展现老师的职业修为的时候了,任何一个孩子来到学校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喜欢的,如果我们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喜欢他们,那么教育之花将会更容易浇灌出来。

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别,即使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孩子很难,但装作爱每一个孩子的样子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啊!于老在学生面前,就像一个老顽童,童心不泯让他永远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孩子王。

于永正老师报告体会1019

于永正老师报告体会1019

感受xx老师的为师之道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的报告,参会的除了国培学员外,还有慕名而来的附近几所学校的老师,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大家都热切地盼望一睹大师的风范。

怎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喜欢?于老师给出了我们答案,就是以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为镜,按照自己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于老师被同事称为性温、味甘的“甘草”。

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位,做甘草就是做好老师、做好人。

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

我想,正因为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成就了今天的于永正!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借用托德的那句话:“不强求你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

”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喜欢他,无论你是否真的从内心喜欢,但是你的行为却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

老师的一个小小动作、一个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的礼品,都是喜欢的方式,这些细节,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一个老师人格魅力的外在显现。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也曾经年少,自己也曾经犯过错,我们渴望怎样的对待,现在的孩子也一样。

于老师说,课堂上我们应该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

这话是一种境界。

意思是说,我们不要总是端着老师的架子,高高在上,更不要总是把课堂搞得那么严肃。

课堂上老师应该是和孩子平等的,应该是亲切的,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蹲下来看孩子,消除恐惧感,让课堂多一些欢笑与快乐。

于老师的观点是: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

此消彼长,则理自然就在情中了。

于老师无论是课堂还是和学生的交流都注重情感的投入,他的一句名言这样说:岁月的刻刀能在我的脸上刻上深深地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这就让我看到了于老师不眠的童心,一颗真正贴近孩子的心。

越来越像一个孩子,用于老师的话说自己就是“老顽童”。

《我为师之道》读后感

《我为师之道》读后感

《我为师之道》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为师之道》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期间,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其实我其实不认识于老师,看完了这本书,我却很喜欢他!整本书通过回想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生动形象地向我展现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于老师!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5一0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

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于我的性情、为人和其他的各个方面。

”通过整本书的品读,我认识了一位好老师!书中有很多值得我沉思、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于老师是一个甘草一样的人,他温和宽容又慈祥,没有整天板着脸背着手反而笑眯眯风趣又幽默!在教书进程中免不了有孩子出错会让我们大发雷霆,于老师告知我们“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确切很重要,情绪上来了我们很容易做出毛病的决定或说出不该说的话。

先冷静自己再去处理事情,这是我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谨记的!由于我道行太浅修为不够,实在是太容易情绪化了!不过有一点我和于老师想得是一样的:“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孩子!”每每感叹孩子怎样怎样时我总会安慰自己,我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么?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贪玩任性又淘气么?看到学习费劲的我会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个胡涂蛋,老师怎样教都不会!只能说每一个孩子花期不同呀,教育不是千篇一律拔苗助长,而是启发引导,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做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感觉到你是喜欢他的!书中第2章,于老师举了很多例子告知我们怎样让学生感到你喜欢他,特别实用!作为老师,于老师却告知我们要是师非师,放下老师的“架子”,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蹲下来看学生,实现同等对话,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之前一个同事的座右铭: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这就是为何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那末好,那末多学生对他念念不忘的缘由了吧!由于于老师理解学生尊重差异!书中于老师还分享了他对自己的“约法3章”:一、不背手;2、主动和学生打招呼;3、课间和学生一起玩;4、到学生家里走走;5、常常讲故事和笑话;6、幽默;7、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8、做值日;9、一旦做错了事,公然承认自己的毛病;一0、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第一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读于永正《我的为师之道》有感《我的为师之道》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

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章章皆有意。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不仅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还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学语文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教小学语文不间断地进行思索与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形诸于文字。

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老师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学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一)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 1.做“性温”、“味甘”的甘草朱友明老师形象地把于老师比作“性温”、“味甘”的甘草。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

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

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于老师如甘草般宽容大度。

文革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于调和。

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

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他“深谙中庸之道”,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

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

说得深刻一点儿,就是“真诚恻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在于老师眼中,中庸不是“知识”,不是“道理”,而是素养。

2.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于老师认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他在书中给出了九条策略:不倒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和学生一起做值日;做错了,公开认错;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里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位深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通过作者于永正先生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本书不仅对教师们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同时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启示。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位好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扎实的学科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指导。

同时,好老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情操和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比如应该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这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学生在心理、社交和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例如,一位好老师应该能够帮助一个内向的学生克服社交恐惧,帮助一个缺乏自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

另外,好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

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故事和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老师应该具备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就更多的人才。

身为老师之前我也曾经作为一个学生,也遇到过一位特别好的老师。

他不仅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注重个性化教学,用他独特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他还经常引用名言警句,比如“行路难,行路人更难”,来激励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教育使我们受益终身,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楷模。

正如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好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受益,也让老师自身得到成长和提升。

因此,一位好老师不仅应该注重教育质量,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事业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成就更多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成就自己的是“明天的风景”
“明天的风景”就是指人要有追求、有理想,
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九、努力成为文化人
与书为友 与戏为友 与笔为友 与鸿儒为友
文化是知识、修养、人格、情感、气质等的总和。
决定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
人眼是秤。学生喜欢我不是我说的,因为—— 学生在家里经常津津乐道我 他们喜欢围着我
•讲课、和学生谈话不倒背手
•做值日——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
•为学生做点事 •课间和学生一起玩 •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 •经常讲故事、笑话……
•向国外同行学习 吃蚯蚓的故事 画太阳 千克的课例 作文:英国老师教学生写雪 澳大利亚:海盗的故事 •我的课例些引导;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以情教书,理在其中。
• •
字写几遍?“诉”字的故事。 一个星期的日记中,有一篇像小作文。 每天一篇,烦!只有一篇具体一点,高兴! “不过”,也“无不及”,需要哲学头脑。读 书和思考是关键。 完整的教育:“温而厉”、“威而不猛” 理想的教学:因材施教
“温而厉”,“威而不猛”,是一种修养,是中 庸! “因材施教”、“心理调和”,是缘于老师对 学生的深切了解。 做甘草就是做好人,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
“温”中有“善”,“温”是“善”的外现;“温”
2、包容
酸甜苦辣,它都能与之为伍,与之匹配。做人
也是如此,只有理解、宽容、冷静、善于后退,才
能具有包容性。
几十年来,我没有和任何同事红过脸,没和任 何领导产生隔阂,凡是我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 我的。 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
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
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 道是什么?
一、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我的一位同事说: “于永正,在学校里是甘草,
在家里也是甘草。”
几乎每付中药里都有甘草。它既有药用价值, 又能“调和百药”、“解百药毒”。
1、 “性温”
“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一。 是好人的首要标志。
看别人就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 沌,感到“洪洞县内无好人”。
• • • •
“有人只会教一两篇课文,不算本事。” “老师大笨蛋。” 支撑包容的是修养。 我的自身修养来自四个方面:
(1)读书同时读自己。 (2)以人为镜。 (3)不断反思。 (4)不断地写。
3、调和 一副中药中有了甘草,会使各味药的药性得到充分 发挥,同时也会减少各味药的毒性,减少副作用,使药 力不至于过猛。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它告 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不及”不行,“过” 也不行,过犹不及。 • 养鱼的启示。 • 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 • 每次选举,我都要讲刘卓薇的例子。 • “听说彭晓明这个星期读了两本书!” • “老师怎么老读蔡苏的作文啊?” • “您看我有写得好的地方吗?” • “我又只得了一颗星。”
一句话
一件小事
一件小礼品……
师爱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爱。 理解是爱的别名。泰戈尔是这样说的:“爱是理解的 别名。”
总之,一定是“行为”;“行为”的背后,是师爱;
三、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
齐白石作画:在似与非似之间。这也是我的为师之道。
太像老师,师生间必有距离; 太像上课,很可能“万马齐喑”; 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的为师之

于永正
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被学生瞧不起、甚至被奚落的老师太可怜。 这样,连自己都对不起。 从跨入徐州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我就 告诫自己: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 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 弹指间,在教坛上我已度过了50个春秋。 欣慰的是,我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 甚至还有崇拜我的。
因为有一颗童心——
对学生就多了一份理解,就会知道,学生喜欢什么, 渴望什么。 作业就少了
活动就多了……
岁月的刀能在我的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 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五、身正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汉 · 班固)
所以,我要努力写好自己这本无字书。
谢 谢 再 见
在我面前说真话
关键时刻“捍卫”我
毕业后经常看我
既然命运为我们选择了教师, 就让我们把教育作为事业吧! 成功就在脚下——只要带着思考教书。
大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从
上好一节课做起,从写反思做起。 自己培养自己。
最后我把雷夫老师喜欢的诗送给大家,与
各位老师共勉。
假如我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作诗, 一如贝多芬在做曲。
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 美国托德 ·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
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
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 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 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 了。”
“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 一个动作 一个微笑
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不是生活在理念中的,
生活在理念中是要窒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童心不泯
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张光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 而不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了, 所以他成功了。”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 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激励的方式很多—— 语言的 和家长通话
赠一本书
发一张奖状……
激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
七、把课上得有意思
1、教出恍然大悟来有意思 2、朗读好了,有意思 3、贴近儿童的生活方式有意思 4、轻松的课堂有意思
5、有了收获才有意思
把课上得有意思,我赢得学生喜欢的重要筹码。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把课上好,也会把课上好。 一个学期总要给学生留下几节难忘的课。
我——
穿戴不敢随便
字迹不敢潦草 说话不敢随意 态度不敢生硬 错误不敢不认
行动不敢落后
备课不敢马虎
书报不敢不读
六、“激励”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 · 第斯多惠
激励要动情 激励要及时 激励要当众 激励要重复 用放大镜找激励后进生的理由:没有差生,只有 差异。兴趣是在激励中产生的,是在不断取得进步中 巩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