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f5fb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6.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
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手术台就是阵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6c7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3.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明确“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理解手术台背后的医疗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学生们将能通过课堂互动,增强自身对“ 学以致用”的认知意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医学这一学科。
3.学生们将能通过与医患相关话题的讨论,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并更好地拓展其视野和思考角度。
教学重点1.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增强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
2.探究医护工作者及其身后的医疗体系的重要性,拓展学生对医疗领域的认知。
教学难点1.如何在学生中引发对医疗领域的思考,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医疗劳动者的付出。
2.如何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把与医患相关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并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达到提升跨学科思维的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和荣誉时刻,让学生借此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医疗工作者的使命与奋斗。
2.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曾经或现在在医院或社区的亲身经历。
同时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医学科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医疗劳动者在医疗领域所做的工作。
学习环节(35分钟)1.通过范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朗读,让学生们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带领学生们思考医患关系以及医疗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将学生们分为数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式。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体谅,学会发自内心地为别人着想,达到提升他们的跨学科思维的效果。
3.引领思考,加深理解,通过上述学习环节的互动讨论,以及学生之间的分享和思考,使得学生们能够对医学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增强对医患关系的理解。
归纳总结环节(10分钟)1.通过课程小测验的形式,测试学生们对文章以及相关的医疗词汇的理解程度。
在测验中,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多种形式,以此检验学生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真正理解了“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以及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9a896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5.png)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明白手术台对于医生和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医学工作者的尊敬之情,理解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重点词汇。
3. 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重点词汇。
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医学工作者的尊敬之情,理解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电子版或纸质版。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讨论引导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医生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习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3.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词卡片,学习并掌握本课重点词汇。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题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
5.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内容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医学工作者的尊敬之情,理解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6.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手术台就是阵地2. 重点词汇:手术台、阵地、医生、病人、奉献、尊敬3. 课文内容概括:课文描述了手术台对于医生和病人的重要性,强调了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责任和使命。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医生工作的理解和尊敬之情。
2. 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明白手术台对于医生和病人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培养出对医学工作者的尊敬之情,理解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762f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6.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通过学习,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4. 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2. 教学难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 利用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5. 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 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白求恩大夫的事迹。
板书设计1. 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2. 生字词:手术台、阵地、国际主义、无私奉献3. 课文主要内容:白求恩大夫在战地医院的事迹4.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ef20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b.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手术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责任和担当。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模拟手术台上的情景,体会医生的责任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手术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责任担当。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感激医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素养:通过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增强语感,掌握生字词,提升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2.思维素养:分析课文结构,运用逻辑思维,理解手术台对于医生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文化素养:感悟医疗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培养人文关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同时,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尽可能满足他们在学习上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手术台的概念和医生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体会到医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我们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6d72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新词。
读熟课文。
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一、解题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
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
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15fc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9.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新词、难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医生的职业,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教学内容1.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新词、难词的学习。
3. 对课文主题的讨论与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尊重和珍视生命。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医生工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医生职业的思考,导入课文主题。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新词、难词: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新词、难词,学生做好笔记。
4. 讨论与思考: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讨论,思考医生的职业精神和生命的价值。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医生的职业,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板书设计1. 《手术台就是阵地》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医生职业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医生职业的理解和尊重。
2. 收集一些关于医生工作的图片,做成PPT,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医生的职业,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展示图片:选择一些能够代表医生工作环境和状态的图片,如手术室、医生穿着手术服工作的场景等,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对医生的工作有直观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8336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明白做事要认真负责。
语言运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思维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审美创造: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
关注结构: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关注描写: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与对人物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重点)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4.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阅读资料1.(出示课件3、4)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一些图片,再播放歌曲《白求恩》,教师引入:歌曲里的白求恩医生你听说过吗?他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吧!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抗日战争。
(1)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件5)出示抗日战争相关资料,指名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694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5.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手术台就是阵地篇一[学习目标]思想目标: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读懂每句话。
能力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有感情朗读课文。
1.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学习生字老师: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想想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优优:我是用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生字的。
(1)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的字有:捧--棒扔--仍脸--险妙--秒(2)运用加偏旁方法记忆的字有:击--陆卖--续木--休束--速老师:你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好。
老师在这里还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笔顺:“断”左边要先写“米”再写“ ”。
“陆”右边第三笔是“丨”上下都要出头,不要分两部分错写成上边“土”下边“山”“仍”共四笔,第三笔是“ ”优优:老师提示得很对,我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仍然”的“仍”应读réng,不读rēng。
“腹腔”的“腹”应读fù ,不读fǔ。
老师:优优预习生字很全面。
下面我们来学习词语。
理解、积累词语激烈--急剧的,强烈的。
课文中修饰战斗进行的程度,说明战斗打得很厉害。
腹腔--体腔的一部分,同称肚子。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老师:优优,你知道白求恩这个人吗?优优: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白求恩是加拿大**D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D和美国**D的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9bcd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f.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气焰嚣张、当头一棒、震荡、摇摆、吆喝、淹没、庄严、神圣、汗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充分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白求恩的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白求恩的事迹。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抗日前线的战场上,曾经有一位医生,他冒着枪林弹雨,坚守手术台,挽救了无数抗日军人的生命。
这位医生就是白求恩。
今天,我们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回到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去感受他那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围绕课题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手术台”和“阵地”各指什么地方?为什么把手术台称为阵地?)让我们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1.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2.再读课文,思考: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课文讲了什么事?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清段落。
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简要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同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再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白求恩在战斗中的表现。
(三)讲读第一段(故事的起因)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反馈,教师引导注意故事的地点——阵地,加深理解课文开头用“1939年春”这个时间作交代的作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用陈述语气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的概述。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22df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f.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材背景和意义《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外科医生郭晓东在手术中充分发扬了他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完成了一次复杂手术的故事。
本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也能增加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中医生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掌握有关医学方面的基本词汇。
•理解文章结构和每个段落的主旨。
2.能力目标•能运用详略得当的原则,写出简单的描写句和说明句。
•能用感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道德和科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多向优秀人物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医生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引导。
•对文章结构和每个段落的主旨进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到文章中的寓意,深入理解医生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关医学方面的基本词汇。
四、教学过程设计1.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学习笔记中记录要点和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把课文的段落和重点关键词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知识集锦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要点、难点、词汇、情感体验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医生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分析文章中的道理。
3.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模拟医生手术场景,了解医生的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
•根据课文提供的医学知识,学生进行科普PPT制作,以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
4.巩固反思环节•在教学的最后,进行课堂准备回顾,确保学生掌握了课文基本知识点和重难点。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让学生体验和发现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cec7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b.png)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斗、棒”等13个生字,会写“术、斗”等10个字,正确读写“激烈、陆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的负责态度。
3.学习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环境中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4.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
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感悟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环境下坚守手术台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白求恩大夫的图片或介绍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战争时期,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故事。
3.精读课文,体会精神学习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的表现。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工作的段落,读一读,说说白求恩大夫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理解“镇定、敏捷、争分夺秒、连续工作”等词语,体会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和对伤员的关爱。
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激烈的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坚守手术台,就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表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体会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
思考:从白求恩大夫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态度。
4.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白求恩大夫的坚定和勇敢。
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fc2d566c85ec3a86c2c52c.png)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教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简介白求恩。
1.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简介画面内容。
简介白求恩: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医疔队来到中国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伤口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怎样坚守这块阵地?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①认读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词语:战斗大夫血丝白求恩撤走危险瓦片布帘迅速当头一棒争分夺秒②重点指导多音字“斗”“大”的读音,了解多音字“挨”和“血”在本课的读音。
③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④“棒、撤、险、秒”四个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血、瓦、帘”可联系生活识记;“迅、速”可结合语境识记。
3.再读课文:结合所提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感知人物: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伤员做手术感知情节:课文叙述了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的感人故事。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找出重点。
1.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课文第2、3、4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即事情的经过)那么,事情的起因、结果又是什么呢?请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cf7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斗、棒、恩”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战斗、大夫”等词语。
3.了解XXX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XXX 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4.研究XXX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XXX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XXX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导入新课1.出示抗日战争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火声。
2.出示抗日战役材料。
抗日战役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役。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入手下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3.出示课本插图。
这是抗日战役时期,我XXX紧张急救伤员的情形。
看,这位外国医生掉臂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4.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请求:(1)不熟悉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搜检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dòu bànɡēn dài xuèchèxiǎn斗棒恩大血撤险wǎlián xùn sùduómiǎo瓦帘迅速夺秒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人教部编版手术台就是阵地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手术台就是阵地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1124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e.png)
人教部编版《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阵地”造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3)学会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德;(2)培养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怀;(3)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培养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阵地”造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2.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相关历史资料;3.生字词卡片;4.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学习;(3)让学生结合资料,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
3.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2)小组汇报: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3)全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4.课堂练习:(1)让学生练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2)让学生运用“阵地”一词造句。
5.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
6.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大夫--> 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奉献-->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课文特点:这是一篇纪实性记叙文。
记叙了白求恩在战斗形式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成阵地,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一、导入明标。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13、手术台就是阵地)2、师口述并用投影打了本课学习目标。
1、读课文,抓词语,了解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学习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课文的题目: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求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师打了投影:
1、通过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4、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用“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___”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思考:从中计懂了什么?(板书?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品质。
板书:敏捷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以上词语理解:
情况:不断盘旋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低不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词语。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
理解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完全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什么?
板书: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