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说课课件9.16
《小猴子下山》PPT优秀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362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f.png)
“知足常乐”,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不要一味追求更多,与故事中 小猴子不知足、不断追求更多东西的行为形成对比。
类似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乌鸦喝水》
01
讲述乌鸦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方法,最终成功喝到水的故事,
强调智慧和坚持的重要性。
《龟兔赛跑》
02
通过乌龟和兔子的比赛,阐述勤能补拙、持之以恒的道理,与
《小猴子下山》中猴子的浮躁和缺乏耐心形成对比。
视频插入
可插入相关视频片段,展示小 猴子下山的真实场景或相关故
事,加深观众理解。
06 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相关成语、谚语或格言引入
成语
“猴子捞月”,比喻空想或徒劳无益的行为,与《小猴子下山》中 猴子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相呼应。
谚语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强调在没有强者的情况下,平庸者 可能会自命不凡,与故事中猴子自以为是的态度相呼应。
小猴子初次下山经历
描述小猴子初次下山的背景和原 因
展示小猴子下山前的准备和心情
呈现小猴子初次下山时遇到的困 难和挑战
遇见不同动物和场景
列举小猴子在山下遇见的不同动物,如松鼠、兔子等 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以及与小猴子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感受,如森林、草地等
故事情节转折点分析
教师点评及建议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和 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习建议提供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堂互动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 课堂交流和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6c64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e.png)
警惕恶行和伪装
我们应该像《农夫和蛇》中的农夫一样,警惕恶人的伪装和恩将仇报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 益和权益。同时,也要学会识别真假、善恶、美丑等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服这些挑战的。
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描述小猴子与其他动物的相遇 和交流,以及这些互动对故事
的影响。
小猴子的成长
分析小猴子在探险过程中的成 长和变化,包括它学到的技能
和知识。
故事发展脉络梳理及结局探讨
故事发展脉络
梳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从开篇到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结局探讨
讨论故事的结局,包括小猴子回到山上的意义和它所学到的东西对故事主题的 影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启示和意义。
VS
社会价值
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素材,帮 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 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主义, 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真正需求。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追求更加有意义 和幸福的人生。
2023
PART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体现了团结友爱的 精神。
小动物们之间的互动
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展现了自然生态中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2023
PART 04
情节梳理与故事发展脉络
REPORTING
故事情节概述及分段讲解
故事开篇
介绍小猴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它渴 望下山探险的原因。
小猴子下山
描述小猴子离开家园,开始下山 探险的过程,包括它遇到的挑战 和困难。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1031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寓意深刻
通过小猴子的经历,传达出勇 敢、合作、分享等积极向上的 价值观,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PART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 导
REPORTING
珍惜当下,知足常乐
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通过小猴子的经历,引导孩子们意识到身边的美好和幸福,学会 珍惜当下。
知足常乐的心态
教育孩子们懂得知足,不要一味追求更多,而是要懂得满足和感恩 。
讲述与讨论(2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 情节,引导学生讨论故事角色和情节发 展。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故事情节梳理
小猴子下山
描述小猴子下山过程中的所见 所闻,以及与山下动物的互动 。
故事高潮
小猴子在山下遇到的危机,如 遇到猛兽或险峻的地形。
故事开端
小猴子快乐地生活在山上,但 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满足,不要盲目追求更多而失去已经拥有的 东西。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而偏离了正确的 方向。
其他类似寓言故事推荐
《乌鸦喝水》
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不断尝试和 调整方法,最终成功喝到水的故 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和解决
问题。
《龟兔赛跑》
和意见,提高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02
分享学习收获和不足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帮
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更好的计划。
03
分享与故事相关的经历或见闻
鼓励学生分享与故事相关的经历或见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业要求及提交方式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9829b687c24028915fc3af.png)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猴子:哺乳动物,群居山林 中,杂食性动物。猴子的大脑发 达,行动灵活。在中国传统的十 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与十二支 配属“申”,一天十二时辰中的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又 称“猴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左右 结构
独体字
上下 结构
半包围结构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fēi
书写指导:先写左竖 与三横,两竖有长短, 横之间距离匀称,长 短有别。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摘桃子
结 扔
蹦 捧
识字游戏
掰扛
抱瓜 摘 猴
往回走
扔掉西瓜 追兔子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走到玉米地里 (掰玉米),来到桃树下( 丢掉玉米摘桃子), 走 到 瓜 地 里 ( 丢掉桃子摘西瓜 ) , 后 来 又 ( 扔掉西瓜追兔子 ),最后( 空着手回家 ) 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xiǎo hóu zi kánɡ zhe yù mǐ zǒu dào yì kē táo
小 猴 子扛 着玉米,走 到 一 棵桃
shù xià tā kàn 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语文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一年级
下册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a37ae5a45177232e60a211.png)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小猴子下山》PPT
18.小猴子下山
3/23/2022
《小猴子下山》PPT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杆上树是能手, 爱吃香蕉爱吃桃, 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
小 猴 子
我会认
猴结掰扛 摘捧瓜抱 块非常往
满扔 蹦追 进空
我会读
扛玉米 掰玉米 扔垃圾 抱孩子
捧着 摘桃子 追兔子 蹦蹦跳跳
• 1、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 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小朋友,我们真为小猴 子感到惋惜,它为什么只 有空着手回家 呢?
我们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 件事以后才能去做另外的事 情,否则一件事也做不好!
会填:
• 一( 块)玉米地 • 一( 棵)桃树 • 一( 片)瓜地 • 一( 只)小白兔
我会说
• 一( 只)鸟 一( 条)小船 • 一( 头)牛 一( 艘)轮船 • 一( 匹)马 一( 片)沙滩 • 一( 辆)汽车 一( 座)果园
我会说:ABAC
又(大)又( 多) 又(大)又(红) 又(大 )又(圆) 又(细)又(长) 又(脆)又(香) 又(松 )又(软)
我会积累:
《小猴子下山》完美版课件
![《小猴子下山》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47a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a.png)
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意实践能力。
07 总结回顾与课程 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故事情节梳理
01
学生能够清晰地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情节,包括小猴子
的行动路线、遇到的动物和发生的事情。
主题思想解读
02
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即“知足常乐”和“珍惜当
下”,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课程时间
30分钟
讲述故事
生动形象地讲述《小猴子下山 》的故事情节
总结与回顾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故 事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故事情节梳理
小猴子下山的背景与原因
小猴子下山后的所见所闻
描述小猴子在山上生活的单调和乏味,以 及它渴望探索外面世界的心理。
详细描绘小猴子下山后看到的美丽景色和 遇到的有趣动物,如清澈的小溪、五彩斑 斓的花朵、歌唱的小鸟等。
角色分配及准备工作
角色分配
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意愿 ,分配小猴子、猴妈妈、 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
道具准备
准备相应的角色头饰、服 饰以及模拟场景中的道具 ,如篮子、水果等。
台词准备
指导学生熟悉各自角色的 台词和表演要求,确保表 演流畅自然。
情景模拟表演过程展示
场景布置
利用教室空间布置模拟场景,包 括小猴子的家、山脚下的果园等
其他动物的形象塑造
分析故事中出现的其他动物形象,如善良的小鸟 、狡猾的狐狸等,以及它们对小猴子成长的影响 。
人物关系的刻画
探讨小猴子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如友谊、互 助和竞争等,以及这些关系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 用。
语言特色及风格
01
02
03
生动形象的描绘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522496ff00bed5b8f31d10.png)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吗?最 后又带了什么回去呢?
没有追到兔子。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语文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一年级
下册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 聪慧机智、本领高强的形象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 我们要学习另一只小猴子的故 事,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猴子:哺乳动物,群居山林 中,杂食性动物。猴子的大脑发 达,行动灵活。在中国传统的十 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与十二支 配属“申”,一天十二时辰中的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又 称“猴时”。
树 下。他看 见 满 树 的 桃 子又 大 又
hónɡ fēi chánɡ ɡāo xìnɡ jiù rēnɡ le yù mǐ qù zhāi
红,非 常 高 兴,就扔 了 玉米,去摘
táo zi
桃子。
地点 看见什么 干了什么
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因为不想要, 所以有意识的 从手中丢掉
采取,拿下
xiǎo hóu zi pěnɡ zhe jǐ ɡè táo zi zǒu dào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走到玉米地里 (掰玉米),来到桃树下( 丢掉玉米摘桃子), 走 到 瓜 地 里 ( 丢掉桃子摘西瓜 ) , 后 来 又 ( 扔掉西瓜追兔子 ),最后( 空着手回家 ) 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节课我们 一起来学习!
课堂演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xiǎo tù zi 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de zhēn kě ài
《小猴子下山》优秀课件
![《小猴子下山》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8eed7f915f804d2b16c1a1.png)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 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2020/7/27
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2020/7/27
2020/7/27
2020/7/27
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掰扛扔摘 抱捧追
2020/7/27
连一连:
掰扛扔摘 抱捧追
2020/7/27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
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
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
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2024年《小猴子下山》课件(增加特殊条款)
![2024年《小猴子下山》课件(增加特殊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c7ae43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1.png)
《小猴子下山》课件(增加特殊条款)《小猴子下山》课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块、非、常、瓜、进、空、非、很、往、瓜、摘、捧、接、满、抱、够、蹦、跳、追、累、井”等生字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见异思迁,否则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生字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2)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见异思迁,否则一事无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猴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猴子。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子的特点,如活泼可爱、聪明机灵等。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块”、“非”、“常”等。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4.朗读课文,感悟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悟小猴子的心情。
(2)教师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3)全班齐读课文,体会小猴子的心情。
5.总结全文,教育学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及结果。
(2)教师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见异思迁,否则一事无成。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小猴子下山》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c262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2.png)
tù zi bènɡ bènɡ tiàotiào de zhēn kě ài jiù rēnɡle xī ɡuā qù zhuī xiǎo tù zi
兔子蹦 蹦 跳跳 ຫໍສະໝຸດ ,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 小兔子。
地点 看见什么 干了什么
xiǎohóuzi pěnɡzhejǐɡètáozi zǒu dào yípiàn ɡuā dì lǐ tā kànjiànmǎn dì de xī
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 里,看见结得玉米又大 又多,就掰了一个,扛 着往前走。
小猴子走到一棵桃树下, 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 红,就扔了玉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走到一片西瓜地 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 大又圆,就扔了桃子, 去摘西瓜。
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 子蹦蹦跳跳的,真可 爱,就扔了西瓜,去 追小兔子。
最后,小猴子什么 也没得到,只能空 着手回家了。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再见!
小猴子 扛 着玉米,走 到 一 棵桃 树
xià tā kàn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hónɡ
下。他 看 见 满 树 的 桃 子 又大 又 红,
fēichánɡ ɡāo xìnɡ jiù rēnɡ le yù mǐ qù zhāitáozi
非 常 高 兴,就 扔 了 玉 米,去摘 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 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xiǎo hóu zi zhǐ hǎo kōnɡzheshǒu
小兔子 跑进 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 好 空着 手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8395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d.png)
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对于周围的一 切都充满了信任和善意。这种性格特 点使得它在故事中经常会受到其他动 物的帮助和关爱。
好奇心强
小猴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这也使得它 在故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奇有趣的 事物。
其他角色:动物朋友们简介
大象
大象是森林中的巨无霸,性格温 和,非常善良。在故事中,大象 经常帮助小猴子解决一些困难。
学会选择
面对诱惑和困难时,小猴子学会了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 选择。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决策能力。
坚持不懈
尽管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小猴子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 的目标。这种精神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毅力 和耐心。
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社交技能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相处、沟 通和合作。
小松鼠
小松鼠是森林中的小精灵,非常机 灵可爱。它和小猴子一样喜欢玩耍 和探险,在故事中是小猴子的好朋 友之一。
梅花鹿
梅花鹿是森林中的优雅代表,性格 文静内向。虽然它不像小猴子那么 活泼好动,但在故事中它也给予了 小猴子很多帮助和支持。
02
小猴子下山原因及过程
山上生活困境描述
01
02
03
食物短缺
山上的果实逐渐减少,难 以满足小猴子的日常需求 。
情绪管理
故事中的情节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面 对挫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
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猴子在故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
倡导保护自然,关爱动物
环保意识
通过故事中的自然景象 和动物角色,引导孩子 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 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 保意识。
《小猴子下山》(完整版)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cdcafa5e9856a561260be.png)
想一想: 小猴子下山到过哪些地方?(
A.玉米地里 B.桃树下 C.西瓜地里 D.树林里
ABC )
认识动词
概念: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优点:化静为动,写出鲜活的事物。 运用:本课多处运用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我们可以 根据偏旁分类:“掰、扛、扔、摘、捧、抱”是手部 动作,“追”是脚部动作。
18 小猴子下山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当堂检测
尾巴卷卷又翘翘, 爬杆上树是能手, 爱吃香蕉爱吃桃, 家里没有山里有。
(猜一动物)
谜底:猴子
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他回家的 时候,他两手空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 文一起看一看吧。
学习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 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主题延伸
你在生活、学习中有没有和小猴子相似的经历?说 一说你该怎么做?
开始选择了《白雪公主》,可是见有的小朋友选择了《阿 凡提的故事》很有趣,我想我不能示弱,重新选择了《故事大 王》中的一个趣味故事,看起来很有意思,可是因为前面耽误 了很多时间,这个故事我记得不熟练,练习也不够,最后比赛 时我卡壳了,成绩很不理想。
“圆”,非常惹人喜爱。
重读,读出西瓜的惹人喜爱。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
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
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画出这一自然段中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有:捧、走、扔、摘。表现了小猴 子做事有始无终的特点。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
![《小猴子下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2cb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5.png)
通过肯定小猴子的勇敢和独立,进而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增 强自信心。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关爱
引导孩子感受关爱
通过讲述小猴子受到其他动物帮助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体会到关 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明白,当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应该心怀感激,学会感恩 。同时,也要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表达感谢
教育孩子学会用言语或行动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和表达能力。
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递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传递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 活态度,引导孩子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教育元素,如勇敢、独立、感 恩等。通过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这些价值观,帮助他们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然界中其他动物下山现象探讨
食物短缺、寻找水源、迁徙等 。
02
下山现象
01
下山原因
在自然界中,除了猴子,还有许 多动物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下山,
如野猪、熊等。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
保护意义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小猴子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经常在山林中游 荡,寻找新奇的事物。
有一天,小猴子决定下山去探寻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 了一段充满奇遇的旅程。
主要角色及特点01小 Nhomakorabea子活泼、好奇、勇敢,喜欢探索 新事物,是故事的主人公。
02
老猴子
《小猴子下山》课件PPT(完美版)
![《小猴子下山》课件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9678df03d8ce2f006623f9.png)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学习使用动词 学一法:本课描写小猴子的动作时恰当地运用了动词“掰、扛、 扔、摘、捧、抱”等,形象地写出了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我们在使用动词时要注意:1. 学会观察,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 征,把动作描写得准确、具体;2.体会句子或文章的具体环境, 恰当地使用动词,使句子的感情色彩更强烈;3. 当几个动词能 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要比较用哪一个可以使句子更生动。
小猴子下山一路经过了玉米地、桃树下、 西瓜地、树林里等地方。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他看见了哪些好东西?他是怎么做的呢?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掰”和“扛” 是描写小猴子动作 朗读指导:“又大又多”重读,
的
词
,“扛”表现了
玉
米
的个头大。
突出玉米的特点。“的词有:捧、走、扔、摘。我从中体会
到了小猴子做事有始无终的特点。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 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抱” 写出了西瓜个头大的特点。“蹦蹦跳跳”写 出了小兔子可爱的样子。“扔”和“追”第三次表 现了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把画出的 ③ 生字读一读。
①
④
②
⑤
人教部编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hóu
jiē
bāi
káng mǎn
子果下着树
rēng
zhāi pěng bào bèng zhu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板块:说教学过程
动作演绎 激发兴趣
品读课文 巧用结构
整合信息 推断原因
拓展延伸 想象创编
(一)动作演绎,激发兴趣
读一读、演一演:掰、扛、扔、摘、捧、抱
(二)品读课文,巧用结构
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
引导 学习
第一自然段
合作 学习
自主 学习
第四自然段第二ຫໍສະໝຸດ 三自然段(三)整合信息,推断原因 追
1.思考:小猴子下山的结果怎样?
摘
掰、扛
扔
扔、摘、抱
只好
(三)整合信息,推断原因
2.推断原因:小猴子下山,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了呢?
(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玉米结的又大又多 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
做了什么
掰扛 扔摘 捧 扔摘 抱
扔追
结果怎样
空着手 回家去
(四)拓展延伸,想象创编
西瓜又大又圆
扔摘抱
只好空着 手回家去
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追
第三板块:说教学反思
亮点
1
2
3
新基础教育中
图文结合,利用表格搜
长程两段式教学策 集、整理信息,表演朗读、
略:教结构用结构。 复述故事,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
创编故事,情境 延伸,学练结合,语 言和思维相互促进和 提升。
不足
同桌合作学习时缺乏有 序性,学习效率不够高,需 要加强方法指导。
带着问题用 圈点勾画法提取信 息;借助表格整理 信息,读懂故事内 容并结合插图进行 复述。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能推断“小猴子 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 手回家去”的原因, 初步明白做事情要明 确目标,始终如一。
4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通过阅读提取信息、 整合信息,抓住故事的 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推断小猴子空手而归的 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 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学生朗读较少,在今后 的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 以读促讲。
谢谢您的观看和倾听!
生活
主题
如果你是小猴子 的好朋友,知道 了这件事,你会 对他说什么呢?
做事情明确 目标,始终 如一。
(四)拓展延伸,想象创编
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 他会怎么做呢?创编《小猴子第 二次下山》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非常高兴
玉米又大又多
掰扛
桃子又大又红
扔摘捧
18.小猴子下山
做事情要明确目 标,始终如一
运用“要 是……就……”的 句式进行推断,训 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根据已知内容 对后面的内容作出 推断,建立信息完 整性的意识。
整合信息, 推断“小猴子空 着手回家”的原 因。
《一分钟》
《动物王国开大会》 《小猴子下山》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理解课 文内容,正 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 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
《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说课
说研究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第一板块:说研究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4 说教学重难点
1 说教材
主题 习惯
语文要素 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目的
获得启示:做事情明确 目标,始终如一。
1 说教材
语文要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