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教案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授课章节: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学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了解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教学重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互动交流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课程导入】:(3分钟)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求保护和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6分钟)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10分钟)(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初中

教案主题: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做法。
3. 教师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权。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提前准备几个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情景剧剧本。
2. 学生分组选择剧本并进行排练。
3. 课堂上,各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法律知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让学生能够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
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 拒不退出的行为。
通信自由权
讨论:偷看他们手机内的信息算不算 干涉他人通信自由侵犯他人权利?
通信自由包括通信秘密,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
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
休息权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 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 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 定。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 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三十六小时。
涉的自由。 宪法第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
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财产权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 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
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
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 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 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
2. 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的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例子。
依法履行义务教案优秀教案

依法履行义务教案优秀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明确依法履行义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辨别合法与非法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履行义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依法履行义务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生活中与依法履行义务相关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因未依法履行义务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依法履行义务。
(二)新课讲授1. 依法履行义务的含义讲解依法履行义务的概念,强调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
2. 依法履行义务的重要性(1)结合案例,分析不依法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让学生明白依法履行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需要。
(2)从个人角度出发,阐述依法履行义务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如培养责任感、树立良好形象等。
3. 依法履行义务的具体内容(1)列举常见的法律义务,如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
(2)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不同义务的具体要求和表现形式。
(三)课本讲解课本原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分析:这段话明确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强调了二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让学生明白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
(四)互动交流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他人未依法履行义务的情况?(讨论时长:10 分钟)参考答案:比如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影响他人健康;有人乱闯红灯,破坏交通秩序等。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课件

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维护祖国统 一
维护民族团 结
遵守宪法
为荣誉而战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二)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 律责任
• 公民未能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 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 责任
行政 责任 法 律
刑事 责任
责 任
民事责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 利同时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的含义及其特征
1、法律权利 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
务主义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 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2、法律权利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 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 了,权利才会越来越多,实现程度也 会越来越高。
1、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义务的履行为
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
的形式为根据。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是去了履行 的价值和动力;
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二重性的关系
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如劳动、受教育。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平等
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利
义 务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要平等
平
等
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发表文章获稿 酬 少小可得父母 养
依法缴纳所得 税赡养扶助老父 母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体现权 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 条件。人们行使任何权力,都不能超 越法律界限。 (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第八章 教学大纲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大学生掌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定义、特征,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掌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分类和具体内容;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既珍惜自己权利又尊重他人权利,既善于行使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为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1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特征2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3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分类、具体内容4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难点:1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特征2 法律权利与人权3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4 宪法法律规定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分类和具体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见下页)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法律权利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法律义务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的分类法律权利与人权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选举权利与义务表达权利与义务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监督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继承权利与义务劳动权利与义务休息权利与义务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救济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一、引言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享有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力和责任。
行使法律权利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而履行法律义务是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得以维护。
本文将探讨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二、行使法律权利的意义行使法律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通过行使法律权利,个人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得到公正对待。
行使法律权利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促使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
同时,行使法律权利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
三、常见的法律权利1. 言论表达自由言论表达自由是每个公民的重要法律权利之一。
它允许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包括批评政府、发表政治观点以及参与公共讨论等。
言论表达自由的行使需要注意的是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并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2. 隐私权保护隐私权是每个人的法律权利之一。
它保障了个人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并限制了他人对个人生活的干预。
隐私权的行使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违反他人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
3. 财产权保护财产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法律权利之一。
它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财产权的行使需要遵守合法的方式和程序,并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同时,财产权的行使也应当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因素。
4. 平等权利平等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法律权利之一。
它保障了每个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和平等待遇。
平等权利的行使需要避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并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四、履行法律义务的意义履行法律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之一。
通过履行法律义务,个人可以积极配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贡献个人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履行法律义务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塑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常见的法律义务1. 遵守法律法规作为公民,首要的法律义务是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二、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的特点: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和文化背 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都影响法律 义务的设定。 如有些国家强制服兵役。
二、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的特点: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 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 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的特征: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 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这是法律权利 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的特征: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 地行使法律权利。 「国家机关行使权利不得任性,公民个人行 使权利也不得任性。」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 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代表,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 等方式实现)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四)监督权力与义务与义务
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是宪 法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一 种监督权)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 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 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 权利。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生命权是指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力,是其 他各项权利的前提。(包括生命健康安全维 护权、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改变生命危险 环境权等)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 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 的权利。
2015版-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学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了解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教学重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互动交流【课程导入】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求保护和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
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PPT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族出 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政治表达的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法律许可的方式行使,不得侵犯他人权利、不得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
) D 继承权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生命权 3.以下属于程序性权利的是(
)
A 股权 B 经营权 C 起诉权 D 代理权
一、法律权利
人权: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
法律 权利 与 人权的基本权。一、法律权利◎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
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法律 权利 与 人权
◎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人权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 ◎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的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
二、法律义务
义务: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当承担的责任 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 对他人的责任。
法律义务的履行方式:
作为: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不作为: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休息权利与义务
我国职工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我国休假制度:公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包括: 对全体公民的普遍保障;对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特殊保障 在公民权利中具有物质基础性,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条件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输入小标题 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义务的特点
历史 的
源于 现实 需要
依法 设定
可能 发生 变化
学生任务一
输入
输入小标题
形式:PPT汇报 具体要求:围绕《法律权利与法律 义务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汇报。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 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输入小标题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 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输入小标题
开发商履行交房义务,购房人才 能行使房主权利;
在超市购物的付款义务,要付款就要 先取得购物的权利。
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 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 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 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 输入小标题 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 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务九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主题一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案例化 任务九
主题二 主题三
3
主题一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认知案例
输入小标题
案例一:材料案例——赵平的权利
料案例——《赵平的权利》
输入小标题
以案说法
赵平的权利
输入小标题
期间成绩优秀,英语通过六级。A大学法律系毕业生生刘某看到招聘通知后
XXXX版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pptx

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p194
❖ 人权是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 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生命权、自由权、婚姻权、安乐死权······
广泛、平等、真实的权利与义务
❖ 主体涵盖全体公民,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 权利和义务为公民平等的享有、履行; ❖ 国家从制度、物质和法律上保障其实现。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选举权被选 举权、人身自由、受教育权、游行示威自由等。
普通权利,宪法及宪法性法律之外规定的权利,如 物权、债权、婚姻自由权等。
政治、人身、财产、文化等权利
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 人身权利:生命权、人格尊严权······ 财产权利:财产所有权、继承权······ 文化权利:从事教育、艺术活动的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
2、法律权利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 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的制约。不能脱离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 会发展阶段和水平谈权利 及其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 富增加了,权利才会越来越多, 实现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2、法律权利特征
(2)法律权利的内容、 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 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 而存在差异。同样一种 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制 度下和不同的国家法律 中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财产、婚姻权······
权利和义务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不得有法内、法外特权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第八章__行使法律权利___履行法律义务(2015版)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一、法律权利
(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1、法律权利含义: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
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结构以 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 ——马克思
• (1)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额来源,法律 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 (2)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 (3)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4)人权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 • (5)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则取决于 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的内涵
法律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 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它或者表现为要求人们必 须根据权利的内容做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表现为要 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
权利是历史的产物,是法律文化法律制度 演进的凝结。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1、基本权利与普通权利 2、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 权利、文化权利。
3、普遍权利与特定权利
4、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 1、人权:指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 享有的基本权利。
2、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
法律所禁止的。(如航空安检—禁止携带液体登机)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证权利和价值 目标的实现。 (2)权利提供不确定的指引,义务提供确定的指引。权利 的赋予意味着意志和行为选择的自由,义务的附加意味着
对意志和行为的强制和约束。(订立劳动合同)
(3)权利通过“利导”激励机制规范社会的行为,义务通 过“避害”约束机制规范社会行为。(劳动报酬、单位规
航海1501
初中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教案

初中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 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3. 行使权利的实践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吗?这些权利应该如何行使呢?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隐私权等。
同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3. 讲解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教师讲解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循的原则,如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等。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当事人在行使权利时的正确与错误之处。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
5. 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如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如何避免诽谤他人、在行使受教育权时如何努力学习等。
6.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具体场景展开讨论,提出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做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 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同时,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2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懂得权力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力与义务相统一。
3.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如何理解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呢?怎样依法履行义务呢?如果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将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板书题目:依法履行义务(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教师板书知识框架。
1.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如何正确看待法定义务?3.怎样依法履行义务?4.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读)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
并在书上做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时解决。
(四)讲解新知。
1.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如何正确看待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怎样依法履行义务?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4.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读)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公民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案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案第一篇: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案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求保护和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
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
社会经济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等。
文化权利包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3.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精品PPT课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一利、p191法律权利
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 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 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 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 律权利
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p195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 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 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 化的。
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纳税的金额所履 行的义务随之变化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
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 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 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案例】韩国兵役制度
遵循国家优生优育要求,婚 姻法规定婚前检查义务
在韩国,20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兵种不同,服兵役的时间也不同,但期限最短的兵种
也需要服役24个月(陆军及海军陆战队24个月,海军26个月,空军28个月),拒绝服兵役者会被
判刑监禁。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 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 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 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坚持义 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 权的.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有的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等;有的人权则
是具体国家或地区才承认的权利,如同性恋自由结婚的权利、绝症病人要 求安乐死的权利等。
6.人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 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人权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是不同的,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什么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照法律途径寻求保护和救济,以及滥用去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去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可以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1.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普通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权等。
2.政治权利、人生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
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
社会经济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等。
文化权利包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3.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享有的权利。
4.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商法中的股权等;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等。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人权:指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萌芽于古希腊哲学、罗马法及基督教改革运动,发展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二、法律义务(一)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免除了农民缴纳土地税的义务;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家足部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收入在起征点以下人群缴纳所得税的义务也随之被免除;随着信息社会和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维护信息安全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则相应增多。
(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如,有些国家出于安全的考虑,法律规定每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兵役若干年,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惩罚;在有些信仰宗教的国家,规定宗教义务也是法律义务,违反宗教义务的要受到法律惩罚。
(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坚持义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
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大体可分为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义务。
这些权利与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表现在: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为全体公民,权利范围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权利与义务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或履行;国家从制度上、法律上、物质上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现。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一)选举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我国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表达权利与义务。
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
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
(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代表,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选举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及参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活动等方式而获得实现。
(四)监督权利与义务。
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生命权是指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利。
拥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生命权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防止生命危害权、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等。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权利。
【案例】:武昌岳家嘴夜市旁,一男子偷盗电线败露后,被人戴白帽示众。
(二)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
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等行为侵犯的权利。
人身自由,首先是指人的身体不受拘束,其次是指人的行动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滥用人身自由权利,构成违法犯罪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
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
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四)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
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
住宅安全包括以下内容: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必要时可以对住宅安全权进行限制。
如国家机关为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国家机关可依法查封公民的住宅;在紧急状态下,特定国家机关和人员可在事先没有办理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公民住宅,但事后须办理必要手续。
(五)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通信自由通过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
通信自由的基本内容是公民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与何人通信不受非法干涉,其所保护的利益是私生活秘密和表达行为的自由。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对个人而言,财产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途径。
(一)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不管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物权、债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
其中包括:第一,公民自由战友、使用、收益、处分其财产,排除他人的干涉;第二,国家征收、征用公民财产须为公共利益,且依法给予合理补偿;第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应负赔偿责任;第四,公民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否则应负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公民在其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排除妨害、回复原状、赔偿损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继承权利与义务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法律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考试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利的,将丧失继承权。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一)劳动权利与义务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和适当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的权利。
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二)休息权利与义务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修养的权利,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息权是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劳动者的休息权主要通过国家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予以实现。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
子1995年5月1日起,国务院进一步将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暂离工作岗位,进行休息和度假,同时继续领取这一阶段的工资的制度。
休假支付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公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
(三)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社会保障权是指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我国高度重视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努力履行国家承担的义务。
我国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四)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