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电极极化练习题
(整理)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与答案(2)
![(整理)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与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f9fdd548bd63186bcebbce9.png)
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二、单选题:1.298K,p下,试图电解HCl溶液(a = 1)制备H2和Cl2,若以Pt作电极,当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V(外) = φ(Cl-/Cl2) -φ(H+/H2) ;(B)V(外)>φ(Cl-/Cl2)-φ(H+/H2) ;(C) V(外)≥φ(Cl2,析) -φ(H2,析) ;(D)V(外)≥φ(Cl-/Cl2) -φ(H+/H2) 。
2.25℃时,用Pt作电极电解a(H+) = 1的H2SO4溶液,当i = 52 ×10-4A·cm-2时,2Hη= 0,2Oη= 0.487V. 已知φ(O2/H2O) = 1.229V,那么分解电压是:(A) 0.742 V ;(B) 1.315 V ;(C) 1.216 V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B) 1、3;(C) 2、3;(D) 2、4。
8.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 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 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 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 .10.分别用(1)铂黑电极,(2)光亮铂电极,(3)铁电极,(4)汞电极,电解硫酸溶液,若电极极片的大小和外加电压相同,则反应速度次序是:(A) (4) > (3) > (2) > (1) ;(B) (2) > (1) > (3) > (4) ;(C) (1) > (2) > (3) > (4) ;(D) (4) > (2) > (3) > (1) 。
12.当原电池放电,在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其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是:(A) 负极电势高于正极电势;(B) 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C) 正极可逆电势比不可逆电势更正;(D) 阴极不可逆电势比可逆电势更正。
章腐蚀金属电极的极化
![章腐蚀金属电极的极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885f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Ia1 =Icorr1
exp( Eg -Ecorr1 βa1
)
IL
exp(
Eg
Ecorr1 βa1
)
ΔE=Eg -Ecorr1
βa1
ln(1+
A2 A1
)
在A2/A1>>1时,ΔE=Eg
E corr1
βa1
ln
A2 A1
在A2/A11时,例如Ml是基体金属,M2是阴极性杂质,则
ΔE=Eg
-Ecorr1
(2) 不断测定一个电极反应产物的量或反应物的量,得 到产物的增加速度或反应物的消耗速度,由法拉第定 律计算这个电极反应的电流密度,得到这个电极反应 的E-I曲线。
不断分析溶液中金属离子量得到金属阳极溶解反应的 真实E-I线。
在环电极上捕捉腐蚀时一个电极反应的产物,以腐蚀 金属作盘电极,就可同时测定表观极化曲线和一个电 极反应的真实E-I曲线。
若电极上有n个电极反应,每个电极反应的电流 密度与电位的关系为
I1=1(E),I2=2(E),…,In=n(E) 则在电极电位为E时,整个电极的外测电流密度 I为I=I1+I2+…+In=1(E)+2(E)+…+n(E)=(E) 如果已知各个电极反应的E-I关系,就可以得到 整个电极的外测电流密度I与电极电位E的关系, 得到整个电极的极化曲线。
当f=0.5时,1/(1-f)f最小;f越偏离0.5,即Al
和A2相差越大,1/(1-f)f就越大,即
(
ln I A2
a1
)和 A
( ln g ) 越大。
A2 A
如果M2是M1表面上的阴极性杂质,Ml越纯,微 量杂质M2加速M1腐蚀的效应越大。例如:若 A1≈A,A2=A×10-3,则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 习题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1d4c22dd36a32d737581a3.png)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1已知下列电对的A ϕ值:电对 Fe 2+ / Fe H + / H 2 Cu 2+ / Cu I 2 / I - O 2 / H 2O 2 ϕ/ V -0.44 0 0.34 0.54 0.68电对 Fe 3+ / Fe 2+ NO -3/ NO Br 2 / Br - H 2O 2 / H 2Oϕ/ V 0.77 0.96 1.08 1.77回答下列问题,并写出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1)为什么FeCl 3溶液能腐蚀铜板?(2)Fe 2+ 离子应保存在酸性介质中,能否给亚铁盐溶液中加一些HNO 3?(3)在Br - 和I - 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只使I - 氧化,应选择氧化剂H 2O 2和Fe 2(SO 4)3中的哪一种?(4) 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和稀硝酸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何不同? 2从锰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MnO -4─── MnO -24 ─── MnO 2 ─── Mn 3+ ─── Mn 2+──── Mn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A) MnO -4 (B) MnO -24 (C) MnO 2 (D) Mn 2+3已知 [H +] = 1.0 mol ·dm -3 时,锰的元素电位图 ( ϕ/ V):MnO -4─── MnO -24─── MnO 2 ─── Mn 3+ ─── Mn 2+ ─── Mn (1) 指出哪些物质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2) 求 ϕ(MnO 4-/Mn 2+);(3) 写出用电对Mn 2+/Mn 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的电池符号及该电池的自发反应的方程式。
4根据下面电势图 (在酸性介质中) :BrO -4─── BrO -3─── HBrO ─── Br 2─── Br - (1) 写出能发生歧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2) 计算该反应的m r G ∆;(3) 计算该反应在298K 时的平衡常数K 。
第11章 s区元素和稀有元素 习题解答
![第11章 s区元素和稀有元素 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fd2fc3da8114431b80dd803.png)
第11章习题解答第11章(03525)重水是由H和18O组成的水。
.()解:错第11章(03526)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解:错第11章(03527)由于H2是双原子分子,所以H2比He的扩散速率小。
.()解:错第11章(03528)氢气是最轻的单质,所以它的熔点和沸点在所有单质中最低。
.()解:错第11章(03529)因为氢分子的极化率大于氦分子的极化率,所以氢的熔点比氦高。
.()解:对第11章(03530)常温下H2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其原因之一是H-H键键能较大。
()解:对第11章(03531)实验室所用氢气钢瓶应放在室外,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C第11章(0353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和N2;(B)CO和O2;(C)CO和H2;(D)CO2和H2O。
解:C第11章(03533)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
(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解:D第11章(03534)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适用于工业制氢的是()。
(A)H2O(电解)→H2+O2;(B)Zn+H2SO4→ZnSO4+H2;(C)C+H2O(g)∆−CO+H2;−→(D)CH4+H2O(g)∆,Ni,Co−−−−CO+H2。
−→解:B第11章(03539)在某些工厂用氢气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D第11章(03535)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
(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碱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
解:D第11章(03536)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存在的是.()。
(A)H2;(B)H2+;(C)H22+;(D)H-。
解:C第11章(03537)下列原子、离子和分子中属于反磁性的是.()。
10电解与极化练习题
![10电解与极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68e94e767f5acfa1c7cd7a.png)
一、选择题( 共25题44分)1. 2 分(4889)4889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C) 曲线3 (D) 曲线42. 2 分(4803)4803电解混合电解液时,有一种电解质可以首先析出,它的分解电压等于下列差值中的哪一个?式中φ平,φ阴和φ阳分别代表电极的可逆电极电势和阴、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
(A) φ平,阳-φ平,阴(B) φ阳+ φ阴(C) φ阳(最小)-φ阴(最大)(D) φ阳(最大)-φ阴(最小)3. 2 分(4861)4861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 浓差极化电极(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D) 理想可逆电极4. 2 分(4948)4948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A) φ∃ (Na+/ Na) < φ∃ (H+/ H2)(B) η(Na) < η(H2)(C) φ(Na+/ Na) < φ(H+/ H2)(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 Na) > φ(H+/ H2)5. 2 分(4940)4940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pH > 2.06(C) pH > 7.10(D) pH > 8.026. 2 分(4863)4863j代表电池的电流密度,j0代表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以下关系式中哪个反映了常用参比电极的工作特性?( )(A) │j│>> j0(B) │j│<< j0(C) │j│= j0≠0(D) │j│= j0= 07. 2 分(4857)4857298 K、0.1 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为:(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H2(A) 大于-0.06 V(B) 等于-0.06 V(C) 小于-0.06 V(D) 不能判定8. 2 分(4869)4869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A) 增加溶液电导(B) 固定离子强度(C) 消除迁移电流(D) 上述几种都是9. 2 分(5154)5154将铅蓄电池在10.0 A 电流下充电1.5 h,则PbSO4分解的量为:(M r(PbSO4)= 303 )( )(A) 0.1696 kg(B) 0.0848 kg(C) 0.3392 kg(D) 0.3564 kg*. 2 分(4910)4910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Cl2(C) Cl2与O2混合气体(D) 无气体析出已知:φ∃ (Cl2/Cl-)= 1.36 V , η(Cl2)= 0 V ,φ∃ (O2/OH-)= 0.401V , η(O2) = 0.8 V 。
电解与极化试题
![电解与极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8a4b15763231126edb1164.png)
电解与极化试题一、选择题1. 25℃时, H 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0.7 V ,θϕ(Zn 2+/Zn) = -0.763 V ,电解一含有Zn 2+(a =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 H 2析出,溶液的 pH 值至少应控制在(A) pH > 2.06 (B) pH > 2.72(C) pH > 7.10 (D) pH > 8.02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3. 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 能优先于H +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A) θϕ(Na +/ Na) < θϕ(H +/ H 2)(B) η (Na) < η (H 2)(C) ϕ(Na +/ Na) < ϕ(H +/ H 2)(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ϕ(Na +/ Na) >ϕ(H +/ H 2)4.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5. 298 K 、0.1 mol ·dm -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0.06 V ,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2H ϕ为:(A) 大于 -0.06 V (B) 等于 -0.06 V(C) 小于 -0.06 V (D) 不能判定6.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7.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8. 用铜电极电解 0.1mol ·kg -1的 CuCl 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A) 2Cl- ─→ Cl 2+ 2e - (B) Cu ─→ Cu 2++ 2e -(C) Cu ─→ Cu ++ e - (D) 2OH - ─→ H 2O + 21O 2+ 2e - 9.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A) 浓差极化电极 (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 (D) 理想可逆电极10.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θϕ(Fe 2+/ Fe) = -0.440 V , θϕ(Ca 2+/ Ca) = -2.866 Vθϕ(Zn2+/ Zn) = -0.7628 V ,θϕ(Cu2+/ Cu) = 0.337 V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A) Cu →Fe →Zn →Ca (B) Ca →Zn →Fe →Cu(C) Ca →Fe →Zn →Cu (D) Ca →Cu →Zn →Fe11.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A) Cl2(B) O2(C) Cl2与O2混合气体(D) 无气体析出ϕ(Cl2/Cl-)= 1.36 V , η(Cl2)= 0 V ,已知:θθϕ(O2/OH-)= 0.401V , η(O2) = 0.8 V 。
电极测试题及答案
![电极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2a5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e.png)
电极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极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A. 金属电极B. 碳电极C. 玻璃电极D. 所有选项2. 电极电位的测量需要使用什么仪器?A. 电压表B. pH计C. 电位计D. 电流表3. 以下哪个不是电极的主要特性?A. 电导性B. 电化学活性C. 电绝缘性D. 稳定性二、填空题4. 电极电位是指电极与______接触时产生的电位差。
5. 电极反应的类型主要有氧化反应和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电极电位的测量原理。
四、计算题7. 若某电极的电位为+0.3V,另一电极的电位为-0.7V,求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五、论述题8. 论述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C二、填空题4. 答案:电解质溶液5. 答案:还原反应三、简答题6. 答案:电极电位的测量原理是基于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可以通过电位计测量得到,从而可以了解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7. 答案: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 0.3V - (-0.7V) = 1.0V五、论述题8. 答案: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电化学反应的场所,能够促进电子的转移。
电极的类型和特性决定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在电化学传感器、燃料电池、电镀和腐蚀防护等领域,电极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优化电极材料和结构,可以提高电化学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检测和能源转换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离子极化练习题
![离子极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6923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6.png)
离子极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电解质?A. NaClB. H2OC. CH3COOHD. KOH2. 能够完全电离的强电解质是:A. CH3COOHB. CH3OHC. HClD. C6H12O63. 下列哪个离子对溶液的电导没有贡献?A. H+B. OH-C. Na+D. Cl-4.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哪个半径最小?A. K+B. Ca2+C. Cl-D. SO42-5. 在带电荷的离子中,哪种离子的极化效应最大?A. 单价阳离子B. 单价阴离子C. 双价阴离子D. 三价阳离子二、填空题1. 电解质在溶液中呈现________行为。
2. 阳离子在极化效应中呈现________极性。
3. 阴离子在极化效应中呈现________极性。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呈________关系。
5. 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________于低浓度溶液。
三、解答题1. 请简述离子极化的原理以及影响离子极化效应的因素。
离子极化是指溶剂中形成离子的电荷呈现周围环境的特异行为。
离子极化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离子周围的溶剂分子对离子的电荷进行了部分屏蔽,形成称为电气双层的结构。
离子极化效应的强弱取决于以下因素:- 离子的电荷量:电荷量越大,离子极化效应越强;- 离子的尺寸:离子的半径越小,由于电子云的屏蔽效应减小,离子极化效应越强;- 溶剂的极性:极性溶剂中离子极化效应明显,而非极性溶剂中离子极化效应较弱。
2. 实验中,有两个溶液,母液的电导率为K,将其中一半母液取出,加入等体积的水后形成子液A,将剩余的母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溶剂B后形成子液B。
请解释子液A和子液B的电导率与母液相比的变化。
子液A的电导率会降低。
由于子液A中添加了等体积的水,相当于稀释了溶液的浓度。
由于电导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稀释后的子液A电导率会降低。
子液B的电导率不变。
在溶液中添加等体积的溶剂B相当于稀释了溶质。
虽然溶液的体积增加,但浓度保持不变,因此电导率也不会改变。
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及答案
![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6dc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及答案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及答案电解和极化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电化学、电解池和电池等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电解和极化相关的习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帮助读者巩固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习题一:什么是电解?请简要解释电解的过程。
答案: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通过外加电压使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过程中,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习题二:什么是极化?请简要解释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
答案:极化是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电解池中,极板表面产生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会向电极移动,导致电极表面聚集正负离子;同时,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会导致电极上生成一层物质,阻碍离子在电极表面的移动,从而引起极化。
习题三:电解铜(II)硫酸溶液时,正极和负极上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Cu2+离子还原为Cu金属,反应方程式为:Cu2+ + 2e- -> Cu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水分子还原为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2O + 2e- -> H2 + 2OH-习题四:在电解银氨溶液时,正极和负极上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g+离子还原为Ag金属,反应方程式为:Ag+ + e- -> Ag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水分子还原为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2O + 2e- -> H2 + 2OH-习题五:电解池中,正极和负极上的电子流动方向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在电解池中,正极上的电子流动方向是从电解质溶液向电极流动,负极上的电子流动方向是从电极向电解质溶液流动。
这是因为正极是氧化反应发生的地方,需要电子供给;负极是还原反应发生的地方,需要电子接受。
习题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对电解过程有何影响?请简要解释。
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
![电解与极化作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beaac9aa00b52acfc7ca7a.png)
一.选择题:1.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A) 放电(B) 充电(C) 没有工作(D) 交替地充放电2.用铜电极电解1mol·dm-3氯化铜的水溶液,在阳极上发生的变化是:( )(A) 析出氧气(B) 析出氯气(C) 析出铜(D) 铜电极溶解3.电解硫酸铜溶液时,在阴极发生的反应属于: ( )(A) 分解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离子交换反应4. 电极极化曲线是指:( )(A) 通过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与电解槽两端电势差的关系曲线;(B) 在电解池(或原电池)工作时的电流密度与超电势的关系曲线;(C) 是电解池(或原电池)工作时的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D) 是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电解池的分解电压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
5. 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 )(A)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6. 一储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使用寿命,选用哪种金属为好?( )(A)铜片;(B)锌片;(C)镀锡铁片;(D)铁片7. 已知氢在铜上的析出超电势为0.23V,φCu2+︱Cu = 0.34V,电解0.1mol·dm-3的CuSO4溶液,电极电势只有控制在大于下列哪个电势下,氢就不会析出:( )(A) +0.13V ;(B) -0.23V ;(C) -0.27V ;(D) +0.23V二.填空题:1.由于极化,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负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阴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选填高或低)2.用导线把原电池的两极连接上,立刻产生电流,电子的流动是从⎽⎽⎽⎽⎽⎽⎽极(即⎽⎽⎽⎽极)经由导线而进入⎽⎽⎽⎽⎽⎽⎽⎽极(即⎽⎽⎽⎽⎽⎽⎽⎽极)。
10电解与极化习题
![10电解与极化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cd2f4f312b3169a451a42e.png)
Zn
Zn
z+
z+
|Zn
H |H
2
|Zn
RT 1 RT 1 Znz+ |Zn ln 0.763 ln 5 0.911 2F aZnz+ 2F 10
+
H
|H2
RT 1 RT 1 ln H 2 ln 0.75 F aH+ F aH+
a(H+)<0.0019
电极极化时,随着电流密度增加, C 说法(1):正极电位越来越大,负极的电位越来越小; 说法(2):阳极电位越来越正,阴极电位越来越负。
分析以上两种说法时,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无论对原电池或电解池,说法(2)都正确;
(B) 对电解池,说法(1)与(2)都正确;
(C) 对原电池,说法(1)与(2)都正确; (D) 对原电池,说法(2)正确。
(C) 可逆,阳< 阳 ; 可逆,阴< 阴
(D) 可逆,阳> 阳 ; 可逆,阴< 阴
增加 ; 电解过程中,极化作用使消耗的电能 ________ 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极 减慢 化作用使腐蚀速度 _____Fe)= -0.440 V, (Cu 2+ /Cu) = 0.337 V, 在 25℃, p时, 以 Pt 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电解含有 FeCl2(0.01 mol· kg-1)和 CuCl2 (0.02 mol· kg-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不断搅拌溶液, 且超电势可忽略不计,则最先析出的金属是 ______。 Cu RT 1 Fe2+ |Fe Fe2+ |Fe ln 0.499V 2F aFe2+
Cu
2+
电解与极化
![电解与极化](https://img.taocdn.com/s3/m/b9805d3e31126edb6f1a1091.png)
一、选择题1.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BA., B. ,C.,D.,2.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电极:AA.浓差极化电极 B.电化学极化电极 C.难极化电极 D.理想可逆电极3. 电解混合电解液时,有一种电解质可以首先析出,它的分解电压等于下列差值中的哪一个?(式中分别代表电解质电极反应的平衡电极电势和析出电势。
) CA. B.C. D.4. 298K、0.1mol·dm-3的HCl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CA.大于-0.06V B.等于-0.06V C.小于-0.06V D.不能判定5.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BA.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6.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DA.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7.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CA.增加溶液电导 B.固定离子强度C.消除迁移电流 D.上述几种都是8.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滴汞电极的 BA.电阻B.浓差极化的形成 C.汞齐的形成 D.活化超电势9.已知:=1.36V,=0V=0.401V,=0.8V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mol·kg-1NaCl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A.Cl2 B.Cl2与O2混合气体 C.O2 D.无气体析出10.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DA.析出氧气 B.析出氯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溶解11.用铜电极电解0.1mol·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A.2Cl-→Cl2+2e-B.Cu→Cu2++2e-C.Cu→Cu++e-D.2OH-→H2O+(1/2)O2+2e-12.25℃时,=0.763V,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V,电解一含有Zn2+(a=0.01)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A.pH>2.06 B.pH>2.72 C.pH>7.10 D.pH>8.0213.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Ca2+、Zn2+、Cu2+的电解质溶液,已知=-0.440V =-2.866V=-0.7628V =0.337V不考虑超电势,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AA.Cu→Fe→Zn→Ca B.Ca→Zn→Fe→Cu C.Ca→Fe→Zn→Cu D.Ca→Cu→Zn→Fe 14.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D A.(Na+|Na)<(H+|H2) B.h(Na)<h(H2) C.j(Na+|Na)<j(H+|H2)D.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以至于j(Na+|Na)大于j(H+|H2)15.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A.铜片 B.铁片 C.镀锡铁片 D.锌片16.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其原因是DA.j平(Zn2+|Zn)<j平(Fe2+|Fe) B.j析(Zn2+|Zn)<j析(Fe2+|Fe)C.j平(H+|H2|Zn)<j平(H+|H2|Fe) D.j析(H+|H2|Zn)<j析(H+|H2|Fe)17.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CA.表面喷漆 B.电镀C.Fe表面上镶嵌Zn块 D.加缓蚀剂18.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AA.放电B.充电C.没有工作D.交替的充放电19.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BA.1 4B.1 3C.2 3D.2 420. 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V (分) 与原电池的端电压V (端) 将:AA.V (分) 递增,V (端) 递减B. V (分) 递减,V (端) 递增C. V (分)递增,V (端) 递增D. V (分)递减,V (端) 递减21.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DA.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 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 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 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22. Tafel公式η = a + b lg i 中,i的物理意义是:DA. 交换电流密度B. 极限电流密度C. 电极表面在还原方向的电流密度D.电极与溶液界面上的净电流密度23.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DA. φ(Zn 2+ /Zn)(平)< φ(Fe 2+ /Fe)(平)B. φ (Zn 2+/Zn) < φ(Fe 2+ /Fe)C. φ (H + /H 2 )(平,Zn) < φ(H + /H 2 )(平, Fe)D. φ (H + /H 2 )(Zn)< φ (H + /H 2 )(Fe)24. Tafel公式η =a+blgj 的适用范围是:DA. 仅限于氢超电势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25. 分别用(1)铂黑电极,(2)光亮铂电极,(3)铁电极,(4)汞电极,电解硫酸溶液,若电极极片的大小和外加电压相同,则反应速度次序是:CA. (4) > (3) > (2) > (1)B. (2) > (1) > (3) > (4)C. (1) > (2) > (3) > (4)D. (4) > (2) > (3) > (1)26. 当原电池放电,在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其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是:CA. 负极电势高于正极电势B.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C. 正极可逆电势比不可逆电势更正D. 阴极不可逆电势比可逆电势更正27. 阴极电流密度与浓差超电势η 的关系是:D.28. 对于活化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 活化过电势的产生是当有电流通过时,由电化学反应进行的迟缓性所起的B. 活化过电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活化过电势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 电解时阴极析出金属时 (Fe 、CO 、Ni 除外)活化过电势很小,若电极上有气体析出时则活化过电势很大29. 298K ,p 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CA. V (外) = φ (Cl -/Cl 2) -φ (H +/H 2)B. V (外) > φ (Cl -/Cl 2) -φ (H +/H 2)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D. V (外)≥φ(Cl -/Cl 2) -φ(H +/H 2)30.用Pt 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溶液时,阴极和阳极均分别析出H 2和O 2,这主要决定于: D(A )电解液本性 (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 (D )理论分解电压和超电势二、填空题1.对原电池,在电流密度-电势图上,正极极化曲线向 倾斜。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07a4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9.png)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电化学部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极谱分析中,通氮气除氧后,需静置溶液半分钟,其目的是(B)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D.使汞滴周期恒定2.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D)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3.平行极谱催化波电流比其扩散电流要大,是由于(B) A.电活性物质形成配合物, 强烈吸附于电极表面B.电活性物质经化学反应而再生, 形成了催化循环C.改变了电极反应的速率D.电极表面状态改变, 降低了超电压4.确定电极为正负极的依据是(A)A.电极电位的高低B.电极反应的性质C.电极材料的性质D.电极极化的程度5.催化电流和扩散电流的区别可以通过电流随汞柱高度和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催化电流的特征是(A)A.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大B.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小C.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也不随温度而变化D.电流随汞柱高度变化, 随温度变化也较大6.在1mol/LKCl支持电解质中, Tl+和Pb2+的半波电位分别为-0.482V和-0.431 V, 若要同时测定两种离子应选下列哪种极谱法? (A)A.方波极谱法B.经典极谱法C.单扫描极谱法D.催化极谱法7.极谱定量测定的溶液浓度大于10-2mol/L时,一定要定量稀释后进行测定,是由于(B) A.滴汞电极面积较小B.溶液浓度低时, 才能使电极表面浓度易趋于零C.浓溶液残余电流大D.浓溶液杂质干扰大8.在单扫描极谱图上,某二价离子的还原波的峰电位为-0.89V,它的半波电位应是(B) A.-0.86V B.-0.88V C.-0.90V D.-0.92V 9.金属配离子的半波电位一般要比简单金属离子半波电位负,半波电位的负移程度主要决定于(B) A.配离子的浓度B.配离子的稳定常数C.配位数大小D.配离子的活度系数10.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R+nH++ne-RHn 请问其E 1/2(B)A.与R的浓度有关B.与H+的浓度有关C.与RHn的浓度有关D.与谁都无关11.若要测定1.0×10-7 mol/LZn2+,宜采用的极谱方法是(D)A.直流极谱法B.单扫描极谱法C.循环伏安法D.脉冲极谱法12.循环伏安法在电极上加电压的方式是(D)A.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B.锯齿形电压C.脉冲电压D.等腰三角形电压13.电解时,由于超电位存在,要使阳离子在阴极上析出,其阴极电位要比可逆电极电位(B)A.更正B.更负C.者相等D.无规律14.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15.平行催化波的灵敏度取决于(D) A.电活性物质的扩散速度B.电活性物质速度C.电活性物质的浓度D.电极周围反应层中与电极反应相偶合的化学反应速度16.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为(D) A.无关B.成正比C.与其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公式17.在库仑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选择性,一般都是采用(C) A.大的工作电极B.大的电流C.控制电位D.控制时间18.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A) A.KNO3B.KCl C.KBr D.KI19.电解分析的理论基础是(D)A.电解方程式B.法拉第电解定律C.Fick扩散定律D.(A)、(B)、(C)都是其基础20.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C)A.清洗电极B.检查电极的好坏C.活化电极D.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21. 在极谱分析中各种电极过程可以用电流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来判断, 当电极过程中伴随有表面吸附电流时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是(C)A.h1/2B.h0C.h D.h222.电池,Ca(液膜电极)│Ca2+(a = 1.35×10-2mol/L) || SCE 的电动势为0.430V, 则未知液的pCa 是(D) A.-3.55 B.0.84 C.4.58 D.7.2923.为了提高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在微电极上电积富集的时间(D) A.越长越好B.越短越好C.一定时间D.根据实验来确定24.在CuSO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00A 的电流通电10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多少毫克[A r(Cu) = 63.54] (D) A.60.0 B.46.7 C.39.8 D.19.825.使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B) A.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B.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C.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D.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26.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D)A.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B.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C.测量精度相近D.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27.用2.00A 的电流,电解CuSO4的酸性溶液,计算沉积400mg 铜,需要多少秒?A r(Cu) = 63.54 (D)A.2.4 B.9.0 C.304 D.60728.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A)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29.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B) A.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B.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30.在含有Ag+、Ag(NH3)+和Ag(NH3)2+的溶液中,用银离子选择电极,采用直接电位法测得的活度是(A)A.Ag+B.Ag(NH3)+C.Ag(NH3)2+D.Ag + Ag(NH3)+ +Ag(NH3)2+ 31.常规脉冲极谱法,在设定的直流电压上,在滴汞电极的汞滴生长末期施加一个(C) A.方波电压B.锯齿波电压C.矩形脉冲电压,其振幅随时间增加D.矩形脉冲电压32.微库仑分析与库仑滴定相比,前者主要特点是(C)A.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B.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而且在恒流情况下工作C.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不同之处是电流不是恒定的D.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具有一对工作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氟电极的电位(D) A.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34.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D) A.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二、填空题1.循环伏安图中,第二次循环扫描所得的图形与第一次相比有不同,出现了新的峰,这是由于电极反应的产物发生了氧化还原,所以该法较易获得有关电极反应的信息,对研究有机物和生物物质的氧化还原机理很有用。
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现象自测题
![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现象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124189763231126fdb1158.png)
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自测题I ,选择题1. 当发生极化作用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变化为(a )。
(a) ϕ阳变大,ϕ阴变小 (b) ϕ阳变小,ϕ阴变大(c) 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2,用铜电极电解2CuCl 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的反 应为(已知2+Cu |Cu0337V ϕ=.,22O |H O 123V ϕ=.,-Cl |Cl 21360V ϕ=.) (d )。
(a)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c)析出铜 (d)铜电极氧化 3.已知2+Fe |Fe0440V ϕ=-.,2+Cd |Cd0402V ϕ=-.,将Fe(s)和Cd(s)的粉末投入含Fe 2+(0.10mol ⋅kg -1)和含Cd 2+(0.10 mol·kg -1)的溶液中,Fe(s)和Cd(s)将 (b ) (a) 都溶解 (b) Fe(s)不溶,Cd(s)溶解 (c)都不溶解 (d)Fe(s)溶解,Cd(s)不溶4 . 298K 时,在0.1 0 mol ⋅kg -1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可逆电势约为-0.06 V ,当用Cu 电极点解此溶液,氢在Cu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应(c )。
(a) 大于 -0.06 V (b) 等于-0.06 V (b) 小于 -0.06 V (d) 无法判定 5.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为(b )。
(a)电化学极化电极 (b)浓差极化电极 (c)理想可逆电极 (d)难极化电极6,以石墨为阴极。
电解0.10 mol ⋅kg -1 NaCl 溶液,已知-Cl |Cl 2136V ϕ=.,2Cl 0η=,O |+2H +H O21229V ϕ=.,2O 08V η=.,则在阳极上首先析出的是 (a )。
(a) Cl 2(g) (b) O 2 (g)(c) Cl 2和O 2混合气 (d) 无气体析出7. 298 K 时,以1 A 电流电解CuSO 4溶液,析出0.1 mol Cu(s) 所需时间约 为(b )。
专题11 电化学基础(分层练)(解析版)
![专题11 电化学基础(分层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5485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a.png)
专题验收评价专题11 电化学基础内容概览A·常考题不丢分【考点一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考点二 电解池原理及其应用】【考点三 金属腐蚀与防护】【微专题 电化学离子交换膜的分析与应用】B·综合素养拿高分/拓展培优拿高分C·挑战真题争满分【考点一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一种可用于吸收2CO 的电池,其工作时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a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e 2H-+-=B .Ⅰ室出口处溶液的pH 大于入口处C .如果将Ⅰ室、Ⅱ室间改为阳离子交换膜,则电池工作时Ⅰ室可能有3CaCO 沉淀生成D .该装置可以制取2CaCl 和3NaHCO【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氢气在电极a 上失电子,结合I 室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电极反应为:-22H 2e 2OH 2H O --+=。
A 极为负极,b 极为正极,b 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据此解答。
【解析】A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极a 上反应为:-22H 2e 2OH 2H O --+=,故A 错误;B .I 室中氢氧根离子逐渐被消耗,溶液pH 值逐渐减小,则出口处pH 小于入口处,故B 错误;C .如果将Ⅰ室、Ⅱ室间改为阳离子交换膜,则I 室中的钙离子通过交换膜向Ⅱ室移动,在Ⅱ室中结合碳酸根可能生成3CaCO 沉淀,故C 错误;D .该装置I 室中有钙离子,从Ⅱ室迁移来的氯离子,故I 室可以制取氯化钙;Ⅱ室中含钠离子和反应生成的碳酸氢根离子,可得到碳酸氢钠,故D 正确;故选:D 。
2.(2023·四川内江·统考三模)电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净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合成己二腈[NC(CH 2)4CN]。
充电时生成己二腈,放电时生成O 2,其中a 、b 是互为反置的双极膜,双极膜中的H 2O 会解离出H +和OH -向两极移动。
电化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45305ce2f0066f53322f6.png)
第11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1. 下列电对中,ϕθ值最小的是:DA: Ag+/Ag;B: AgCl/Ag;C: AgBr/Ag;D: AgI/Ag2. ϕθ(Cu2+/Cu+)=0.158V,ϕθ(Cu+/Cu)=0.522V,则反应2 Cu+Cu2+ + Cu的Kθ为:C A: 6.93×10-7;B: 1.98×1012;C: 1.4×106; D: 4.8×10-133. 已知ϕθ(Cl2/ Cl-)= +1.36V,在下列电极反应中标准电极电势为+1.36V 的电极反应是:DA: Cl2+2e- = 2Cl- B: 2 Cl- - 2e- = Cl2C: 1/2 Cl2+e-=Cl- D: 都是4. 下列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中氧化能力与溶液pH 值的大小无关的是:D A: K2Cr2O7 B: PbO2C: O2 D: FeCl35. 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时,电极电势增大的是:BA: Sn4+ + 2e- = Sn2+B: Cl2+2e- = 2Cl-C: Fe - 2e- = Fe2+ D: 2H+ + 2e- = H26. 为防止配制的SnCl2溶液中Sn2+被完全氧化,最好的方法是:AA: 加入Sn 粒B:. 加Fe 屑C: 通入H2 D: 均可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快。
×(电极电势为热力学数据,不能由此判断反应速率)2.由于ϕθ(Cu+/Cu)= +0.52V , ϕθ(I2/ I-)= +0.536V , 故Cu+和I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标态下不反应,改变浓度可反应。
)3.氢的电极电势是零。
×(标准电极电势)4.FeCl3,KMnO4和H2O2是常见的氧化剂,当溶液中[H+]增大时,它们的氧化能力都增加。
电解与极化试题
![电解与极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0b664e0740be1e650e9a53.png)
电解与极化试题一、选择题1. 25℃时, H 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V ,θϕ(Zn 2+/Zn) = V ,电解一含有Zn 2+(a = 的溶液,为了不使 H 2析出,溶液的 pH 值至少应控制在(A) pH > (B) pH >(C) pH > (D) pH >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3. 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 能优先于H +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A) θϕ(Na +/ Na) < θϕ(H +/ H 2) (B) (Na) < (H 2)(C) ϕ(Na +/ Na) < ϕ(H +/ H 2)(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ϕ(Na +/ Na) >ϕ(H +/ H 2)4.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5. 298 K 、 mol ·dm -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V ,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2H ϕ为:(A) 大于 V (B) 等于 V(C) 小于 V (D) 不能判定6.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7.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8. 用铜电极电解 ·kg -1的 CuCl 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A) 2Cl- ─→ Cl 2+ 2e - (B) Cu ─→ Cu 2++ 2e -(C) Cu ─→ Cu ++ e - (D) 2OH - ─→ H 2O + 21O 2+ 2e - 9.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A) 浓差极化电极 (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 (D) 理想可逆电极10.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θϕ(Fe 2+/ Fe) = V , θϕ(Ca 2+/ Ca) = Vθϕ(Zn2+/ Zn) = V ,θϕ(Cu2+/ Cu) = V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A) Cu → Fe → Zn → Ca (B) Ca → Zn → Fe → Cu(C) Ca → Fe → Zn → Cu (D) Ca → Cu → Zn → Fe11.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ϕ(Cl2/Cl-)= V , (Cl2)= 0 V ,已知:θθϕ(O2/OH-)= , (O2) = V 。
电分析化学试题
![电分析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2805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9.png)
电分析化学试题1.电分析化学方法不测量的参量是电量。
2.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方法是电子能谱。
3.分离原电池正负极的根据是电极电位。
4.分离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电极电位。
5.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过电位。
6.浓差极化的大小与电流密度有关。
7.极化的结果是阴极电位变负,阳极电位变正。
8.不符合作为一个参比电极的条件的是固体电极。
9.汞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氯离子的活度。
10.用于离子选择的电极是离子选择电极。
11.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不包括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12.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离子透过玻璃膜。
13.玻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属于非晶体膜电极。
14.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共存离子与晶体膜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
15.定溶液PH值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
16.定溶液PH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饱和甘汞电极。
17.使用玻璃电极前需要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目的是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
18.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19.在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OH-。
21.当使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果使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该选用KNO3溶液。
22.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23.在M1|M1||M2|M2的电池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阳极。
24.在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是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25.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26.在使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果使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该选用KNO3盐桥。
27.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
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电极极化练习题
![电极极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92a0c7cf84b9d529ea7a13.png)
第十一章 电极极化练习题一、判断题:1.用Pt 电极电解CuCl 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 2 。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 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3.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4.凡是可以阻止局部电池放电,降低腐蚀电流的因素都能使腐蚀加剧。
5.测量阳极过电位用恒电流法。
6.恒电流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7.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的电极,可逆性越好。
8.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水溶液时,溶液的pH 值升高。
9.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10.双电层方程式不适用有特性吸附的体系。
11.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二、单选题:1.298K ,p 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 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 (B)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 ; (D) V (外)≥φ(Cl -/Cl 2) -φ(H +/H 2) 。
2.25℃时,用Pt 作电极电解a (H +) = 1的H 2SO 4溶液,当i = 52 × 10-4A·cm -2时,2H η=0,2O η= . 已知 φ(O 2/H 2O) = ,那么分解电压是:(A) V ; (B) V ;(C) V ; (D)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 (B) 1、3; (C) 2、3; (D) 2、4。
4.已知反应H 2(g) + ½O 2(g)H 2O(l) 的m r G ∆= kJ·mol -1,则在25℃时极稀硫酸的分解电压(V)为:(A) ; (B) ; (C) > ; (D)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电极极化练习题一、判断题:1.用Pt 电极电解CuCl 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 2 。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 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3.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4.凡是可以阻止局部电池放电,降低腐蚀电流的因素都能使腐蚀加剧。
5.测量阳极过电位用恒电流法。
6.恒电流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7.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的电极,可逆性越好。
8.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水溶液时,溶液的pH 值升高。
9.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10.双电层方程式不适用有特性吸附的体系。
11.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二、单选题:1.298K ,p 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 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 (B) V (外) > φ(Cl -/Cl 2) -φ(H +/H 2) ; 。
(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 ; (D) V (外)≥φ(Cl -/Cl 2) -φ(H +/H 2) 。
2.25℃时,用Pt 作电极电解a (H +) = 1的H 2SO 4溶液,当i = 52 × 10-4A·cm -2时,2H η= 0,2O η= . 已知 φ(O 2/H 2O) = ,那么分解电压是:(A) V ; (B) V ;(C) V ; (D)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 (B) 1、3; (C) 2、3; (D) 2、4。
)4.已知反应H 2(g) + ½O 2(g)H 2O(l) 的m r G ∆= kJ·mol -1,则在25℃时极稀 硫酸的分解电压(V)为:(A) ; (B) ; (C) > ; (D) > 。
5.电池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放电,电压分别为:(a)电流i →0,(V 0);(b)一定大小电流,(V i ); (c)短路i →∞,(V ∞)。
这三种电压的关系:(A) V 0 < V i < V ∞ ; (B) V 0 > V i > V ∞ ;(C) V 0 = V i < V ∞ ; (D) V 0 = V i > V ∞ 。
…6.电极极化时,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说法(1):正极电位越来越大,负极的 电位越来越小;说法(2):阳极电位越来越正,阴极电位越来越负。
分析以上两种 说法时,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无论对原电池或电解池,说法(2)都正确; (B) 对电解池,说法(1)与(2)都正确;(C) 对原电池,说法(1)与(2)都正确; (D) 对原电池,说法(2)正确。
7.随着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增加,电解池的实际分解电压V(分) 与原电池的端电压V(端) 将:(A) V(分) 递增,V(端) 递减;(B) V(分) 递减,V(端) 递增;(C) V(分)、V(端) 递增;(D) V(分)、V(端) 递减。
!8.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 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 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 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9.Tafel公式η = a + b lg i中,i的物理意义是:(A) 交换电流密度;(B) 极限电流密度;(C) 电极表面在还原方向的电流密度;(D) 电极与溶液界面上的净电流密度。
\10.分别用(1)铂黑电极,(2)光亮铂电极,(3)铁电极,(4)汞电极,电解硫酸溶液,若电极极片的大小和外加电压相同,则反应速度次序是:(A) (4) > (3) > (2) > (1) ;(B) (2) > (1) > (3) > (4) ;(C) (1) > (2) > (3) > (4) ;(D) (4) > (2) > (3) > (1) 。
11.在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解池中,随着通过的电流加大,那么:(A) 阴极的电势向负方向变化;(B) 阴极附近银离子浓度增加;(C) 电解池电阻减小;(D) 两极之间的电势差减少。
【12.当原电池放电,在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其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是:(A) 负极电势高于正极电势;(B) 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C) 正极可逆电势比不可逆电势更正;(D) 阴极不可逆电势比可逆电势更正。
13.电极电势φ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速度,其直接的原因是改变了:(A) 反应的活化能;(B) 电极过程的超电势;(C) 电极与溶液界面双电层的厚度;(D) 溶液的电阻。
14.氢超电势(η)与电流密度(j)之间的塔菲尔经验式η = a + b ln j只适用于:(A) 氢气析出的电极极化过程;(B) 有气体析出的电极过程;~(C) 电化学步骤是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的过程;(D) 浓差步骤是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的过程。
15.阴极电流密度与浓差超电势η的关系是:16.对于活化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活化过电势的产生是当有电流通过时,由电化学反应进行的迟缓性所引起的;(B) 活化过电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活化过电势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 电解时阴极析出金属时(Fe、CO、Ni除外)活化过电势很小,若电极上有气体析出时则活化过电势很大。
17.对于塔菲尔公式η = a + b lg 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适用于氢、氧等气体在金属电极(阴极和阳极)上的析出;(B) a为单位电流密度的过电势,与电极材料有很大关系;(C) 对大多数金属来说,b = ~V ;(D) 气体析出的过电势与温度无关。
18.氢在金属Pb上析出反应的机理是:`(A) 复合脱附机理;(B) 电化脱附机理;(C) 迟缓放电机理;(D) 以上三种机理都可能。
19.已知:氢在某金属M上的交换电流密度i0 = 10-2A·cm-2,其过电位为,那么该过电位主要是:(A) 电阻过电位;(B) 浓差过电位;(C) 电化学过电位;(D) 活化过电位。
20.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滴汞电极上:(A) 电阻小,电流密度大;(B) 形成浓差极化;>(C) 氢超电势大;(D) 易生成汞齐。
21.用Pt电极电解CdSO4溶液时,决定在阴极上是否发生浓差极化的是:(A) 在电极上的反应速率(如果不存在浓差极化现象) ;(B) Cd2+ 从溶液本体迁移到电极附近的速率;(C) 氧气从SO42- 溶液本体到电极附近的速率;(D) OH- 从电极附近扩散到本体溶液中的速率.22.分别测量两节用过一些时候的干电池的电压,其起始电压都在伏以上。
将此两节电池放入一支完好的手电筒内,灯泡却不发亮,究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 电池电压降低;(B) 电筒电阻太大;(C) 电池内阻太大;(D) 电池内发生了严重的电化学反应。
23.对于浓差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浓差过电势的产生在于电极反应速率大于离子迁移速率;(B) 可用升温或搅拌的方法减小或消除浓差过电势;(C)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与电流密度无关;(D)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是电极极化程度的量度。
24.为了防止金属的腐蚀,在溶液中加入阳极缓蚀剂,其作用是:<(A) 降低阳极极化程度;(B) 增加阳极极化程度;(C) 降低阴极极化程度;(D) 增加阴极极化程度。
25.碳钢(为阳极)在碳铵溶液中的腐蚀属于:[已知:φ(OH-,H2) = V,φ(OH,O2) = V](A) 析氢腐蚀;(B) 化学腐蚀;(C) 吸氧腐蚀;(D) 浓差腐蚀。
26.室温下,用铂作两极,电解1M NaOH溶液,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 Na+ + e Na ;(B) H2O + ½O2 + 2e ─→2OH-;(C) 2H+ + 2e H2;(D) 2OH-H2O + ½O2 + 2e 。
%27.已知:φ(O 2/OH -) = V ,φ(Cl 2/Cl -) = V ,φ(Pb 2+/Pb) = V , φ(PbCl 2/Pb,Cl -) = V 。
当用两个Pb 电极电解 mol·dm -3 NaCl 水溶液时,若不考虑超电势的影响,则阳极反应为:(A) Pb Pb 2+ + 2e ; (B) Pb + 2Cl -PbCl 2 + 2e ;(C) 2Cl -Cl 2(g) + 2e ; (D) 4OH -O 2 + 2H 2O(l) + 4e 。
28.Na + 、H + 的还原电势分别为 和 ,但用Hg 作阴极电解NaCl 溶液时, 阴极产物是Na -Hg 齐,这个现象的解释是:(A) Na 和Hg 形成液体合金 ; (B) 还原电势预示Na 更易析出 ; ((C) 氢在汞电极上的超电势可能超过 ; (D) 上述原因都不是 。
29.已知氢在铜上的析出超电势为,φ(Cu 2+,Cu) = ,电解·dm -3的CuSO 4溶液,电极电势只有控制在大于下列哪个电势下,氢就不会析出:(A) + ; (B) ; (C) + ; (D) 。
30.已知φ(Ag + ,Ag) = ,φ(Pb 2+,Pb) = ,在298K 、p 下,电解含Ag + 、Pb 2+ 活度各为1的溶液,当Pb 2+ 离子开始析出时,Ag + 的浓度是:(A) 10-7 mol·dm -3 ; (B) 1mol·dm -3 ;(C) 10-16 mol·dm -3 ; (D) 无法计算 。
…31.已知25℃ 时φ(Zn 2+/Zn) = ,H 2在Zn 和光亮Pt 上的超电压分别约为和,若分别以Zn 和光亮Pt 为阴极电解1mol·kg -1 ZnSO 4溶液(设为中性),在阴极 上首先析出的物质将分别为:(A) 均为H 2 ; (B) 均为Zn ; (C) Zn 和H 2 ; (D) H 2和Zn 。
32.燃烧电池的效率m r m r m r m r -1==H S T H G ∆∆∆∆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η小于1 ; (B) η可以大于1 ; (C) η等于1 ; (D) η不可能大于1 。
三、多选题:.1.电解时理论分解电压V (理)、实际分解电压V (实)和电解产物构成的原电池电动势E 的关系应是:(A) V (实) = E > V (理) ; (B) V (理) > E > V (实) ; (C) V (理) > V (实) > E ;(D) V (实) > E > V (理) ; (E) V (实) > V (理)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