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学习文档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
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①长袍②中山装③列宁服④旗袍⑤西装
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D.③④⑤
2、下面的情况,反映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服装特点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D.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
3、下列小说反映的是反对我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念内容的是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
4、民国成立后,以下哪种礼节已经是社交场所少见的
A.点头B.握手C.鞠躬D.跪拜作揖
5、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西餐并行于世
B.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下图是民国时期的香烟广告图中的时髦女郎身穿旗袍脚蹬皮鞋手持高尔夫球杆据此可知当时()A. 民族工业出现了新的营销手段B. 中西合璧是国人主要生活方式C.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D. 工业文明影响了国人思想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图中的时髦女郎身穿旗袍脚蹬皮鞋手持高尔夫球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即影响了国人的思想观念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主要生活方式”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排除C故选D2.19世纪9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可能看到的有()A. ①②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1908年3月从上海英租界静安寺外滩开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排除①“无线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国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则是在20世纪初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进行的排除②棉纱厂是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③符合《变法通议》是维新派代表梁启超1896年的代表作所以④符合3.下列电影先后顺序排列是()①《歌女红牡丹》②《定军山》③《甲午风云》④《流浪地球》A. ①③②④B. ①②③④C. ②①③④D. ④②①③【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05年的《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甲午风云》属于历史素材拍摄于建国后于1962年上映《流浪地球》属于科幻片于2019年上映所以题干中的电影先后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4.2018年6月9—10日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他们给本国人民传播新闻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互联网【答案】D【解析】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最方便最快捷的媒介故选D5.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 信息丰富B. 文字、图象、声音兼备C. 高度互动、双向传授D. 时代性最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报纸等媒介相比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以实现其它媒介在信息量、时代性以及文字、图象等方面都可以做到只有C项不如互联网综上所述故C准确排除ABD6.1935年《四川导游》报刊曾提及“过去的旧说法四川是四川人的四川如今渐渐让位于必须与周边省份乃至于全国各地打通交流的途径”此变化得益于近代()A. 川江航运的发展B. 电话的普及C. 报纸的大量刊印D. 电视广告的宣传【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如今渐渐让位于必须与周边省份乃至于全国各地打通交流的途径”可知材料主旨是强调与外界的交往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普及率仅为0.05%故排除B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1958年中国电视诞生故排除D故选A7.互联网最初开始于()A. 美国B. 法国C. 苏联D. 英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于1969年在美国出现故A项正确法国、苏联、英国与题干中“最初开始于”不符故BCD项错误8.在19世纪80年代重庆专门批发洋布的商店就有27家而地处中南部的湖南省在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里服饰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A. 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B. 重庆成为西方侵略的重灾区C. 湖南未受到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D. 我国中部比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答案】A【解析】”在19世纪80年代重庆专门批发洋布的商店就有27家而地处中南部的湖南省在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里服饰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表明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9.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786种其中小报就有1266种《福尔摩斯》报是当时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特别注重新闻报道常抛出惊人消息销路很广这表明近代报刊()A. 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B. 是列强文化侵略的产物C. 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D. 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多元【答案】A【解析】“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与材料中“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相符故A正确材料中“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反映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而非侵略故B错误材料中“销路很广”但未涉及推动习俗的变迁故C错误材料中“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786种”不等于文化多元故D错误故选A10.电话、电报等新式工具的广泛使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下列通信情景可能出现的有()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通过有线电报指挥抗英②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告武汉光复③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时南京政府以国际无线电报求助国联④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西北战场用电话指挥沙家店战役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①鸦片战争期间电报还没有产生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②武昌起义是1911年其实中国已经形成了全国的电报网络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是可能的③无线电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出现在中国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利用无线电报寻求国际援助是可能的④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地区面临国民党的扫荡毛泽东撤离延安在西北地区四处转移不可能有稳定的电话通讯故而很难用电话直接指挥沙家店战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宝鸡城市化发展的原因11.(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影响【答案】(1)原因陇海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达日本全面侵华使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至宝鸡河南黄泛区难民的大量涌入宝鸡位于关中平原农业较为发达【解析】(1)依据“抗战爆发后陇海铁路配合沦陷区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河南黄泛区难民大多沿着陇海铁路西逃”“关中作为抗战后方”“铁路通车后在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新市区”等方面归纳作答【答案】(2)影响促进了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城市的扩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解析】(2)根据“如今却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展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铁路途经的区域其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将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长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也将扩大”“集中反映了当代新型牵引动力、高质量线路、高性能轻型车辆、高速运行控制指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等方面并联系铁路发展的意义作答12.(1)材料一中“古今”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从注重门第、门当户对到以爱情为基础注重教育、知识和性情等综合素质原因古代择偶受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等因素影响 1905年前后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关键信息“门当户对”“门第不合不许轻婚”“今有受教育及有新思想之青年于此其求配偶也必求知识相当、情性契合之人”概括变化即可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有古代择偶受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等因素影响1905年前后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答案】(2)变化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原因改革开放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影响(或“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解析】(2)分析图表可知择偶标椎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13.(1)依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创办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13.(2)结合材料和所学围绕“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提出一个论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变化从办刊者看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从个人办刊到学会和大学办刊从办刊数量看由少到多、数量显著增加从办刊种类看由创办通俗杂志到创办专业杂志从办刊宗旨看由普及科技知识到促进学术研究、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等【解析】(1)根据材料“英国人傅兰雅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创办了30多种科技期刊”可得出从办刊者看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从个人办刊到学会和大学办刊根据“从1911到1919年创办科技期刊70多种”得出从办刊数量石由少到多、数量显著增加根据“大批进步中国科学家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中华医学会等科学团体创办了《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专业科学杂志大学也创办了《清华学报》、《北京大学月刊》等刊物”得出从办刊种类看由创办通俗杂志到创办专业杂志根据“这些学会、大学创办的期刊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等为宗旨”得出从办刊宗旨看由普及科技知识到促进学术研究、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等【答案】(2)论点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推动社会发展论述 19世纪中后期出现英国人在上海创《格致汇编》介绍科技知识的通俗杂志推动西方科技文明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洋务运动引用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洋务企业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化近代化社会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创《亚泉杂志》、《科学世界》等30多种期刊介绍科学知识宣传实业救国思想有助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减小改革阻力推动思想解放为促进社会经济工业化、文化思想解放而发展民国初期中国科学团体创《科学》专业科学杂志大学创学报、期刊等传播了科学的成果、方法、精神有利于如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如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进一步解放人的思想推动社会政治民主化、科学思想发展以进步综上期刊创办有利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设问的提示可得出本题要围绕主题提出观点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提示得出“科技期刊的创办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这一观点再结合第一问中的变化的内容突出阐述科技期刊的创办在思想解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论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清晰即可14.(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族观念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特征影响的认识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的核心内容并对其简要评价【答案】(1)本质特征民族中心主义(或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认识民族中心主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历经世变而不灭的原因之一但民族中心主义歧视和排斥不同的文化或族体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文化中心主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起重要作用拒绝承认不同族体间文化相互影响不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解析】(1)根据材料“我族中心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即未开化的蛮夷应该同化于中国文化之中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先进的况且人类文化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可知本质特征为民族中心主义(或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如民族中心主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历经世变而不灭的原因之一但民族中心主义歧视和排斥不同的文化或族体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文化中心主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起重要作用拒绝承认不同族体间文化相互影响不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答案】(2)核心内容组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评价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思想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色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潮流是一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的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合同种异异种以建一民族的国家是曰民族主义’ 并主张‘非民族的国家不得谓之国’”可得出核心内容为组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如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思想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色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潮流是一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的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单元测试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民国和建国初期以及当今又一次风靡的女性旗袍是源于下列哪个民族的A汉族 B维吾尔族 C满族 D蒙古族2、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A民国时代 B建国初期 C“文革"初期 D满清末代3、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是A服饰变化 B饮食改善 C住上楼房 D出外旅游4、史称中国移风易俗的一大改革是A反对封建迷信B土葬改为火葬C春节禁放鞭炮D文娱活动增多5、下列各项对移风易俗正确理解的表述是①土葬改为火葬②城镇禁放鞭炮③广泛开展文娱活动④物质文明发展为精神文明的精华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汉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九铁路7、辛亥革命前夕,由中国人设计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及其设计者是A詹天佑 B李善兰 C冯如 D严复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和第一个民用工业企业分别是A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机器织布局 B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C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9、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A詹天佑、沈葆桢、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C詹天佑、沈葆桢、李善兰 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10、通往“世界屋脊”的铁路、公路是①新藏公路②包兰铁路③康藏公路④青藏铁路⑤青藏公路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11、上世纪90年代我国修筑的贯通南北大动脉的又一条铁路是A京汉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九铁路 D成昆铁路12、中国近代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A福建 B台湾 C 广东 D北京13、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就普及人民的生活而言和大多数人习惯的交通利用率而言,应该首推A自行车 B客汽车 C火车 D飞机14、下列通讯技术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信件②电话③手机④传呼机⑤电子邮件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④⑤③15、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中央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广州电视台二、材料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含答案)
D.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A.北京是民国时期文化中心B.北京的教育水平要高于上海
C.上海的纸质传媒优于北京D.上海的市场经济比北京发达
二、简答题
27.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上海人愚昧、落后
B.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
A.皮影B.电影C.戏剧D.电视
9.在中国,大到商场酒店,小到接头摊贩,均可以接受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宝、微信等手机移动支付方式。这一现象说明
A.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B.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的流动
C.网络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D.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10.当筑造铁路的权力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持建成了淞沪铁路。这些资料说明了( )
2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2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宣传“时间就是金钱”,提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广州人特别崇尚温哥华“慢”式生活理念:高品质生活不在于工作有多忙、节奏有多快,而在于留出时间陪家人、慢下来欣赏自然,沉浸思考。下列对“慢”文化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专题四单元测试1、歌曲《文明结婚歌》唱道:“吾祖国,改良婚礼,社会进文明;莫再说,男尊女卑,同是新国民。
歌词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 鸦片战争时期B.中华民国初期C. “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2、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女子服饰变化的特点是()A.由满族旗袍变为西式短装B.由短袍窄袖转向合身适体C.由拘谨呆板转向美观适体D.由中西合璧转向全盘西化3、《申报》描述近代的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衣绿袜一概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下列对这一婚礼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B.当时婚姻礼俗仿效西方C.传统的婚姻礼俗受到了挑战D.当时这一婚姻礼俗得到普及4、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
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返璞归真的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 % ⑷ QB. 1 - -C. 1 -D.-5、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
这一年可能是()A. 1912 年B.1945 年C.1950 年D.1979 年6、 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社会进步为前提的B.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C. 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 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7、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在 1937年曾写道:“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 交通事业所可比拟。
” 1939年,某人欲出行,那么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轮船 -火车-飞机 丄汽车A •级街籍 B. 1--C. 1-D. --18、 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记载了一种交通工具 ,“车式前后两轮骑坐其中,以两足踏蹬两手握横木如挑沙袋走索之状,不致倾跌,快若飞车”。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 留声机B. 火车C. 电报D. 电影【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成果是电报故C正确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2.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标志着()A.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B. 中国电视开始走向世界C. 中国电视走向成熟D. 世界电视事业进入新阶段【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故A项正确故选A3.制定城市地铁规划时应当从地理信息系统中调取的图层有()①城市行政区划图②城市降水分布图③城市道路分布图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A. ②③B. ③④C. ①②D. ①③【答案】B【解析】注意限定信息“地理” 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地铁属于市内交通线路城市新建交通线路布局要考虑两方面已有的线路和交通压力大的区域一般商业网点分布较多的区域交通压力大故③④正确.故B项正确.故选B.4.2018年6月9~10日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他们给本国人民传播新闻最迅速、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A. 报纸C. 广播D. 互联网【答案】A【解析】A.报纸时效性差且不能传播声音故排除B. 电视互动性不够排除C.广播不能传播画面且互动性差故排除D.互联网能实时传播声音、图像、文字且能随时互动故正确故选D5.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执业西医不到2万人护士1.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原则其中“团结中西医”原则的确立()A. 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要求B. 推动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C. 符合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必然D. 为解决城乡医疗差别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6.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以下关于第四媒介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④能使人们及时沟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不仅能使人们及时沟通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所以①②③④均表述正确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7.小说《子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乡下来的五老太爷见到身着高衩旗袍、架着二郎腿的年轻女子竟差点昏厥材料说明()A. 新式青年抛弃了纲常礼教B. 传统习俗被近代习俗取代C. 西方文化冲击着传统礼俗D. 社会进步需挣脱观念束缚【答案】C【解析】材料中乡下来的五老太爷的差点昏厥说明新旧观念存在冲突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观念造成巨大冲击故C项正确年轻女子不等于新式青年故A项错误如果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就不会有“五老太爷的差点昏厥” 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8.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 后来简化为“春运” 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 1989年伴随著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徒不断轮回 1998年至2004年铁路连续五次提速绿皮火车也逐渐被豪华空调列车所代替材料主要反映()A. 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B. 民工潮体现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C. 民工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 民工潮出现是市场经济对配置资源的结果【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春运发展的表现从材料中“1989年伴随着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可以看出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故A正确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和材料的时间不符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工潮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C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民工潮是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9.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 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B. 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C.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 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答案】B【解析】据材料“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可知近代科技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日报》属于国民党的报纸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说明它站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立场不是客观公允的报道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新民日报》的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说明日本侵华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价值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从1874~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这反映了()A. 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B. 《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 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 《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答案】C【解析】材料中“开始”关注民生无法体现“开始” 故A排除材料表述中的报纸时政评论功能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排除报纸刊载“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并促成了该案的平反可见大众传媒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故C正确材料未提及司法改革故D排除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创办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11.(2)结合材料和所学围绕“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提出一个论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变化从办刊者看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从个人办刊到学会和大学办刊从办刊数量看由少到多、数量显著增加从办刊种类看由创办通俗杂志到创办专业杂志从办刊宗旨看由普及科技知识到促进学术研究、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等【解析】(1)根据材料“英国人傅兰雅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创办了30多种科技期刊”可得出从办刊者看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从个人办刊到学会和大学办刊根据“从1911到1919年创办科技期刊70多种”得出从办刊数量石由少到多、数量显著增加根据“大批进步中国科学家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中华医学会等科学团体创办了《科学》、《中华医学杂志》等专业科学杂志大学也创办了《清华学报》、《北京大学月刊》等刊物”得出从办刊种类看由创办通俗杂志到创办专业杂志根据“这些学会、大学创办的期刊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等为宗旨”得出从办刊宗旨看由普及科技知识到促进学术研究、宣传科学精神和方法等【答案】(2)论点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推动社会发展论述 19世纪中后期出现英国人在上海创《格致汇编》介绍科技知识的通俗杂志推动西方科技文明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洋务运动引用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洋务企业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化近代化社会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创《亚泉杂志》、《科学世界》等30多种期刊介绍科学知识宣传实业救国思想有助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减小改革阻力推动思想解放为促进社会经济工业化、文化思想解放而发展民国初期中国科学团体创《科学》专业科学杂志大学创学报、期刊等传播了科学的成果、方法、精神有利于如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如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进一步解放人的思想推动社会政治民主化、科学思想发展以进步综上期刊创办有利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设问的提示可得出本题要围绕主题提出观点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近代前期中国科技期刊的创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提示得出“科技期刊的创办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这一观点再结合第一问中的变化的内容突出阐述科技期刊的创办在思想解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论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清晰即可12.(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解析】(1)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1840~1919年)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可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由材料一中的“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可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结合所学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外交转型的相关史实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可具体来说从积极影响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从思想上来说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从具体实践来说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从外交了理论来说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从中国的发展来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从局限性看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虽然实现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答案】(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解析】(2)理念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回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并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由材料二中的“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可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由材料二中的“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由材料二中的“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得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宝鸡城市化发展的原因13.(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影响【答案】(1)原因陇海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达日本全面侵华使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至宝鸡河南黄泛区难民的大量涌入宝鸡位于关中平原农业较为发达【解析】(1)依据“抗战爆发后陇海铁路配合沦陷区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河南黄泛区难民大多沿着陇海铁路西逃”“关中作为抗战后方”“铁路通车后在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新市区”等方面归纳作答【答案】(2)影响促进了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城市的扩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word完整版)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单元检测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2.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
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上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革命样板戏”为主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3.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
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5.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解析版)一、单选题(共20题;共80分)1、“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歌曲中的一段歌词。
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北京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定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D、徐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2013·江苏单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4、(2010·福建文综·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5、(2009·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6、(2007·海南历史·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专题四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表1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时间国家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印尼8 51 251 泰国 1 4 85马来西亚1 7 216合计 10 62 552表1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2.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当时在中国传媒界被称为“北方巨擘”,1937 年7月29日因抗日战争而停刊。
它是近代天津出版期数最多,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画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下列各项可能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的是()A.中国官兵奋战在淞沪B.溥仪出走津门做傀儡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国人庆祝台湾得光复4.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A.广州B.西安C.合肥D.深圳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第 2 页第 3 页④汽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
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近代以来,马车、轿子逐步被汽车、轮船、火车替代,“乡人”、“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日益被“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打破。
由此可见()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逐渐消失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传统落后观念D.西方文明遭遇到国人的强烈抵制12.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 报纸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B. 民众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C. 清政府推动了近代报刊业发展D. 舆论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正是通过“报纸”宣传这个手段所以这一现象足以表明“报纸”宣传的确就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A选项正确其他几个选项均是对材料的误解、曲解2.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 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B.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 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D. 生活观念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错误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本质特征故B错误香港和内地联系日益密切是表面现象故C错误内地人接受香港的时髦打扮反映了生活观念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D3.《义勇军进行曲》原是拍摄于1935年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曲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广为传颂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材料说明()A. 电影创作强化了我党的宣传效果B. 影视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C. 电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D. 抗日救亡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拍摄于193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广为传颂”等信息可以看出电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故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是我党的宣传效果排除A材料只涉及电影没提到电视更没有传统观念的改变排除B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4.“(大清宜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以上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5.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申报》的部分纪事表格内容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该报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不能理解为支持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申报》的主张实质上是号召停止内战抵抗外来侵略故②错误故C项正确6.如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A. 服饰B. 发型C. 行为举止D. 交通工具【答案】D【解析】图片中描绘的是人力车即洋车又叫黄包车是近代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之一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7.《申报》对1873年冬发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给予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在案件延续的三年中发表新闻和评论60多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引起了慈禧太后的重视促成了冤案的平反这表明《申报》()A. 及时传播大量时事信息B. 深受统治阶层的重视C. 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D. 推动清末司法近代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引起了慈禧太后的重视”等信息来看《申报》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平反过程中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慈禧太后重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而不是重视《申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申报》在清末司法近代化中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8.有学者指出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的是“辫子割了” 在此之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 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正当还成为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被讥笑为“豚尾” 这反映了()A. 社会政治变革影响了习俗变革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近代社会中西合璧、土洋并存D. 国民从众心态日渐盛行【答案】A【解析】材料“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正当还成为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被讥笑为“豚尾””体现的是政治变革对社会习俗变革的影响 A选项符合题意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B选项排除CD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9.1905年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是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这一事件发生于如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是1905年任景丰在北京拍摄地图上①是广州②是上海③是北京④是武汉故C项正确10.“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A. 铁路运输B. 轮船海运C. 飞机航空D. 电报通讯【答案】D【解析】根据“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诗赞扬的应该是电报通讯故选D项(1)故选 D11.如图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1938年创作的一幅抗战漫画作品《能屈能伸》此作品旨在()A. 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痛斥日军在中国的滔天罪行C. 暗示日本帝国主义必败的下场D. 揭露日军侵占我国东北的野心【答案】C【解析】12.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网购市场每年的双十一都成为中国网民的购物狂欢节如图是历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破千亿的用时这说明了()A. 网络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B. 互联网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C. 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D. 技术进步带来实体经济的重新复苏【答案】B【解析】13.尽管教师在专业职业中的工资不是很高并且存在女性化但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大批男子进入教师领域的现象十年间男教师从总数的19%增长到24.3%在教师训练机构报名的男性比例从1931~1932年的31%增长到十年后的40%这反映出()A. 经济危机推动了教育发展B. 罗斯福新政推动了就业结构完善C. 经济危机加剧了就业竞争D. 罗斯福新政忽视了男女平等问题【答案】C【解析】14.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诗中所述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A.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B. 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 国人素质得到提高D.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诗中的“豚尾”指的是象征清政府的发辫“瞥见豚尾及锋试”是指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所以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故选D 剪发辫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非崇洋媚外之风排除A 剪发辫属于社会生活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冲击也不能提高国人素质排除BC.15.红色风兜本为一、二品官所戴但至光绪年间沪地用红兜者却比比皆是这反映出晚清时期()A. 思想观念出现根本变化B. 传统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 人们受西方文化影响深刻D. 中华民国推动服饰改革【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红色风兜从原为一、二品官所戴变为普遍为大众所用这说明传统的等级服制受到了冲击故选B项A项中的“根本变化”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人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如何 C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光绪年间”不符 D项错误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6.(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16.(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答案】(1)原因解决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缓解旧城区人口压力维护社会秩序顺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等【解析】(1)从材料“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结合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和维护社会秩序可知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答案】(2)特点拆除城墙打破城市的封闭格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街区影响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或者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解析】(2)从材料“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 ······早在清未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可知近代新市区形成的特点结合城市化、工商业的发展和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可知近代新市区发展的影响17.(1)根据材料指出刘大鹏读报前后关注角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报纸在近代中国发挥的作用【答案】(1)变化由关注家乡到关注国家原因近代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报纸等新闻媒介的出现【解析】(1)根据材料“其活动重心都在家乡周围”“瘟疫盛行各直省”“外洋各国视中国为一块肉均欲吞而食之”可知乡绅刘大鹏由之前的关注家乡转变为关心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传统乡绅国家意识的增强报纸等新闻媒介的出现等【答案】(2)作用报道国内外重要时事反映民情民意传播西学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引发社会变革【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报纸对重要时事及民情民意的报道、西学的传播、思想解放、民族觉醒、社会变革等方面概括其影响18.(1)“40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党的会议名称概括这次会议的伟大意义18.(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18.(3)请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中共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定18.(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8.(5)材料五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哪些重大变化?【答案】(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党的(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答案】(2)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解析】(2)结合材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可知答案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答案】(3)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答案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4)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答案】(5)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解析】(5)本题根据材料五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9.(1)剧本反映了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19.(2)从秦至宋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发展趋势?19.(3)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说一说你的看法如何?【答案】(1)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秦始皇”“三公”可知是三公九卿制由材料“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处理”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答案】(2)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解析】(2)根据材料中从秦朝三公“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说明相权较大唐朝时则有多个丞相共同参与各负一部分责任说明相权在分散中削弱宋朝时丞相只负责行政上的事务而财政等其它事务则不能参与说明相权进一步削弱因此从材料中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加强【答案】(3)第一种看法主要是积极的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全国的统一有利于水利的兴修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第二种看法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皇权至上容易造成暴政和腐败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集权容易使阶级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解析】(3)主要回答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根据所学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回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下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白话报刊的创办情况据此可知()A. 白话报刊主要由革命派所创办B. 文学革命的开展为白话报刊创办提供条件C. 救亡图存推动白话报刊的创办D. 科举制的废除推动白话报刊创办出现高潮【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白话报刊创办的时间可知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来晚清掀起了创办白话报刊的高潮这是因为这两次列强入侵大大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呼声高涨为开启民智共赴国难有识之士积极创办白话报刊 C正确从图表中无法得出白话报刊主要由革命派创立 A排除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B排除根据图表白话报刊高潮出现在1904年科举制废除是在1905年 D排除故选C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女权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风气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D项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B3.《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D.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全球消息灵”可知反映的是近代报纸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阅读方式故A项错误报纸虽然有娱乐功能但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新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报纸是政治类报纸故D项错误故选D4.“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D项说法不可能出现在1943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于1958年因此1943年不可能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均可以出现在1943年的场景中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5.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 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 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 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①扩大了商品市场②冲击了自然经济③便利了列强侵略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销路益远”、“运销外县者甚夥”说明近代交通扩大了商品市场“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说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沿途地区经济的发展故①②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列强的侵略故③错误故A项正确6.如图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原因是()A. 政治观念的影响B. 审美情趣的变化C. 生活水平的提高D. 国际潮流的影响【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苏式女装“布拉吉”的流行明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和“一五”计划时期“以苏为师”观念的影响而60年代女性流行绿军装主要受“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的影响可见上述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的变化均受到政治观念的影响故选AB、C、D均不符合图片信息的主旨及史实排除故选A7.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从历史的角度看下面影视剧中哪些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无袖旗袍是民国时期出现的②地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③“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表现当时中苏关系破裂④高考恢复是1977年当时深圳还没有成为经济特区不是人们打工的目的地故选A8.下图是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于20世纪初刊载的一则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这一现象反映了()A. 社会风气的变化B. 女性进入政治领域C. 自行车日渐普及D. 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9.《格致新报》于1898年3月创刊同年6月停办该报设有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至该报终刊时共有答问242条其分类如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民主和科学成为时代潮流B. 传统思想已无立锥之地C. 民众科学素养得到一定提升D. 近代科学取得巨大成果【答案】C【解析】10.1863年3月7日在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其主要内容为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这表明()A. 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B. 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C. 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变革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据材料可知 1863年上海出现照相馆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明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故A项正确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不能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故C项错误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不能体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D项错误故选A11.如表是20世纪初部分白话报办报宗旨对这些报刊评述最准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学革命B. 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 辛亥革命推动报刊的变化D. 开启民智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爱国尚武开通民智”、“唤起我同胞之爱国思想振发其独立之精神”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报刊旨在开启民智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故D正确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兴起排除A题干涉及的报刊并非都主张革命故排除B辛亥革命在1911年发生排除C故选D12.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 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报纸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浏览新闻、获取信息的窗口但它不直接进行文化教育与扫盲教育关系不大故③错误据此排除A、C、D①②④均符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故B正确13.下面是近代中国部分商办铁路公司及其修筑铁路统计表该材料可佐证()A. 中国铁路运营以商办为主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 民主化进程推动交通发展D. 东部地区交通现代化更快【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商办铁路较多说明民间投资环境和渠道放宽.故B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并不快.故排除.材料涉及的并不是东北地区而且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东部区交通现代化更快”的结论.故排除D.故选B.14.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 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A.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D.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代的小故事’” 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故选D15.洋务运动期间一批中国幼童到美国留学在遭遇异样眼光后有些人就剪掉了辫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提议剪掉辫子到了20世纪初“辫子问题”与反清斗争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出最恰当的认识是()A. 辫子问题受到西方文明和政治斗争的影响B. 有无辫子成为了表达政治立场的明显标志C. 近代中国习俗的发展呈现一个曲折的过程D. 剪辫体现近代中国习俗从落后向先进发展【答案】A【解析】A.从材料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开始渐变是由于受到外国人异样的目光后来就与政治运动密切相关说明辫子问题受到了西方文明和政治斗争的影响B.洋务运动时期的剪辫子不能代表政治立场C.材料看不出曲折的历程D.材料没有体现出进步发展只能看出剪辫子与西方人的观念和中国的政治运动有关系16.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活跃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中今年的动漫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一段别样的哪吒成长经历增加并突出了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人物性格材料主要体现了()A. 传统题材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B. 电影艺术必须源于生活C. 电影成为大众首选的娱乐方式D. 神话故事片发行量畅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今年的动漫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增加并突出了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人物性格”可知在今年的动漫电影中编剧在传统哪吒身上加上了他逆天而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现代人顽强的拼搏精神 A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A17.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A. 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B. 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C. 商业的环境日益严格D. 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答案】B【解析】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 这并不能说明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故A错误“声明作废”的告示说明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不仅提供新闻消息还有商业告示功能故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商业的环境日益严格故C错误报纸刊登“声明作废”的告示也不能说明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故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解析】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月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19.(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答案】(1)变化由商办转变为官办由借助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解析】(1)根据材料一“成立铁路总公司……募集商股700万两入官股300万两借官款1000万两借洋债2000万两……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体、资金、管理等方面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答案】(2)特点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铁路铁路建设要为革命和经济建设服务人民政府完全掌握铁路的主权注重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二“军委铁道部成立……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拨出59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设力量、建设目的、铁路主权等方面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建国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20.(1)结合材料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情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解析】(1)根据图表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答案】(2)消费观念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影响激发民族意识推动爱国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析】(2)根据材料“专用国货已多时”可知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这样做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推动爱国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15年天津市民出行有了多种代步工具可供选择但当时还不能选择的是A. 人力车B. 有轨电车C. 公共汽车D. 自行车【答案】C【解析】2.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下列影片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最终进入到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的是A. 《定军山》B. 《爵士歌手》C. 《浮华世界》D. 《玩具总动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美国导演马摩里安的《浮华世界》是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标志着电影技术最终进入到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C项正确ABD项不是其标志排除3.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 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 QQ是互联网+通信等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互联网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 互联网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C. 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D.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答案】C【解析】A.材料主要是反映了互联网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影响而不是侧重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而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C.从材料可以看出互联网改变了我国的传统企业零售业、制造业和通讯等与互联网结合说明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D.材料侧重的是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看不出对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影响且“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说法绝对故选C4.史载清朝驻俄公使曾纪泽呈递朝廷的公文由俄国打电报到上海只须一日然后由上海到京城则需要先通过海路送到天津再由驿马转递到北京还需要六七日这反映出清末中国()A. 国力衰弱通信条件落后B. 政府观念陈旧不愿意改变传统官方通讯方式C. 近代电讯事业受制于西方列强D. 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答案】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有电报架设电报并不需要过多的财力支持实际上后来清政府还架设了通往全国的电报线路B.材料反映的应该是观念陈旧所以他们不愿意改用先进的电报传讯方式C.材料看不出近代电讯事业受制于列强的特征D.多种通信方式并存不是材料突出的重点故选B5.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图片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保卫大武汉②武昌起义③武汉长江大桥通车④创办汉阳铁厂A. ②①④③B. ②④①③C. ④②①③D. ④③①②【答案】C【解析】保卫大武汉是在1938年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是在1957年汉阳铁厂创办是在1890年故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④②①③ C项正确排除ABD 故选C6.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允准比利时商人创立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委派天津知府与洋商订立合同规定以旧城鼓楼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为公司经营范围下图为该公司成立后的情景据此可知()A. 天津开放程度属全国领先B. 天津交通领域新旧杂陈C. 西方在华资本实现合法化D. 清朝经济主权进一步沦丧【答案】B【解析】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成立后天津街头出现电车、人力车、马车等新旧杂陈局面这反映出天津交通领域新旧杂陈故B项正确没有地区间对比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天津开放程度属全国领先故A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西方在华资本实现合法化故C项错误以合同为依据开展中外经济交往不能体现“清朝经济主权”沦丧故D项错误故选B7.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这表明()A. 天津民众多数主张保留君主B. 《大公报》具有进步政治倾向C. 民主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D. 预备立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A.材料最终选取的是获奖文章反映的观点不能代表整个天津人的主张B.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公报》是要探索国民政治问题在当时君主专制的时代探索立宪问题说明《大公报》大公报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C.材料没有反映出大众是否接受民主观念D.材料反映的只是16篇征文的政治态度不能体现出整个社会特色故选B8.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图示照片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现象开始于辛亥革命之后②其根源在于反帝斗争的需要③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④其过程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B【解析】①该现象开始于辛亥革命之后是错误的辛亥革命之前就出现有人剪辫子②其根源在于反帝斗争的需要是错误的剪辫子主要代表的是反封建③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是正确的是西方习俗变化的影响④其过程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也是正确的因为在近代出现过封建复辟的现象故选B9.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ll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期杂志的编辑们主要是想提醒人们关注互联网将要或正在()A. 改变我们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B. 颠覆我们的商业模式与生活方式C. 加速全球化的进程D. 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的信息说明互联网购物方便快捷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0.《点石斋画报》所载内容包含大量时事新闻市井生活等真实反映了晚清的社会生活状况开创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以下有可能在画报中描绘的是A. 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B. 电话已成为中国的新式通讯工具C. 男子流行穿中山装D. 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点石斋画报》”“真实反映了晚清的社会生活状况”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点石斋画报》于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而电话1882年传入中国属于晚清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画报中故B正确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是20世纪初的社会现象民国时期男子流行穿中山装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时间是1906年当时《点石斋画报》已经停刊故排除AC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1.(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11.(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11.(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1.(5)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解析】(1)依据“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及图表信息可概括得出特点【答案】(2)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解析】(2)依据“1901~191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为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答案】(3)状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解析】(3)依据“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可概括得出发展状况【答案】(4)因素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解析】(4)依据“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可概括得出原因【答案】(5)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解析】(5)依据“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可概括得出原因依据“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可概括得出过程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刊的特点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产生及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02年上海的一个黄包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该新式交通工具是()A. 轮船B. 火车C. 汽车D. 飞机【答案】C【解析】B.不属于城市内的交通工具故排除B(1)C.有可能使得黄包车夫失业的新市交通工具应该是在城市内使用的陆上交通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指汽车故选C (2)D.也不属于陆上交通工具而是空中交通工具故排除D故选 C2.如表所示为1912年出版的部分女子期刊据此可知当时()A. 解放妇女成为社会共识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扩大C. 大众传媒推动思想解放D. 期刊是传播新思想的主要载体【答案】C【解析】A项的“社会共识”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1)当时新文化运动还未开始故排除B项(2)单凭材料信息不能判断期刊是当时传播新思想的主要载体故排除D项故选 C3.下表是《申报》关于时论的统计表《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A.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B.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加的开放C. 崇洋媚外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D. 大众传播媒介助推中国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 1882年1月至6月间《申报》时论全国和国外数量的比重远远超过本埠的数量这说明《申报》正在摆脱乡土地域的束缚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报道的内容无法得出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上海民众的心态故B项错误崇洋媚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故选D4.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富强亦指日可待”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A.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B. 国人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道路C. 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D. 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1)材料提供了学者对城市现代化的探索和主张并非现实中“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2)1932年中国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排除D项故选 B5.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短的一首现代诗——《人生》这首诗通篇只有一个字“网” 而今一张叫作互联网的网充实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有人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表明互联网的发展()A. 使北岛的预测变为现实B. 已经取代传统的“网”C.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D. 使人类生活完全处于互联网中【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而今一张叫作互联网的网充实在每个人的生活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诗人的网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关系网故排除ABD句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故选A6.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 《定军山》B. 《歌女红牡丹》C. 《渔光曲》D. 《风云儿女》【答案】B【解析】《定军山》是默片标志中国电影事业开始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中国诞生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故B正确《渔光曲》1934年公映排除C《风云儿女》于1935年5月上映排除D7.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股票、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A. 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B. 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C. 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D. 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答案】A【解析】材料中“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的信息说明报纸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多功能有所拓展故A项正确B项和D项说法绝对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8.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这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④以为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无袖旗袍是改造后的旗袍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排除②1969年10月01日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和日本侵略军侵占的地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党组织通常称为地下党排除③列宁装和布拉吉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排除④恢复高考是1977年底到深圳打工是改革开放后排除故选A9.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A. 改变人们的价值观B. 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C. 改变历史研究方式D.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可知互联网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故B正确材料内容是从互联网传播让更多国家、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没有关于价值观、历史研究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描述故ACD都与材料主旨无关都排除10.“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上述观点反映出()A. 传统产业无需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B. 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C.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D. 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答案】B【解析】A.传统产业缺乏互联网思维需要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错误B.互联网思维影响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表述片面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故选B11.“上海租界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数则电车450次汽车900次马车1000次黄包车18000次独轮车1000次”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A. 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B.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 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D. 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电车、汽车、马车、黄包车、独轮车看出近代上海交通状况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故D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12.李鸿章重金聘请英国人督修的唐胥铁路时人戏称为“马车铁路” 缘由是朝廷认为“(蒸汽)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 运输工人遂只能用驴马拉着车厢在铁道上行走“马车铁路”的出现说明()A. 近代交通的发展遭到落后势力的羁绊B. 民营经济的运营遭到封建政府的阻碍C. 外国企业的侵略遭到民族主义的痛击D. 官僚资本的扩张遭到工人阶级的反对【答案】A【解析】先进的交通工具受到落后观念的阻碍体现封建势力的抵制故选A项唐胥铁路是清政府修建的排除B项唐胥铁路不是外国企业排除C项反对的是守旧势力不是工人阶级排除D项故选A13.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其成功核心在于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和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报刊讨论讨论围绕公众关心的话题展开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说明了()A. 报刊推动民众生活的近代化B. 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C. 报刊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政治D. 科学知识得以进一步普及【答案】A【解析】由材料“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其成功核心在于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和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报刊讨论讨论围绕公众关心的话题展开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可知报刊推动了民众生活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4.国歌往往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唱到“东亚开发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两首国歌都反映了近代以来()A. 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富强进行不懈斗争B. 先进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改造中国C. 近代中国国际地位在提高D. 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答案】A【解析】15.如图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A. 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B. 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C. 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D. 表明“双百”方针得到了贯彻执行【答案】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1957年政治题材的漫画有一定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弱化了政治宣传功能排除B.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大的改变所以社会生活类的漫画迅速增加明显可以看出社会现实环境对于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正确C.材料反映的主要是漫画的题材类型并没有体现出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7年以后“双百”方针实际上是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排除故选B16.在1904年印行的《上海工部局治安章程》中已有《马路章程》17条其中规定行车一律靠左边道路超车必须从右边向前车辆转弯须慢行驾驶员必须伸手示意车辆不得疾驶等这主要说明()A. 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B. 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C. 近代中国的交通业滞后于西方D. 临时政府注重交通文明培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行车一律靠左边道路超车必须从右边向前车辆转弯须慢行驾驶员必须伸手示意车辆不得疾驶等”等可知A准确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故排除B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此时临时政府还未成立故排除D17.据《中国教育》记载“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 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C. 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D.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 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出国的看法故B项正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故D项错误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18.(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18.(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答案】(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解析】(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答案】(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解析】(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 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 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答案】(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解析】(3)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1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中国推行粮食购销“双轨制”的背景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当时中国推行的粮食购销“双轨制”【答案】(1)改革开放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粮食产量获得了突破性增长粮食购销面临新问题【解析】(1)“双轨制”实际上是从统购统销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机制本小题要从材料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使得粮食产量获得了突破性的增长”进行总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粮食产量提高以及购销出现新的问题等角度思考【答案】(2)一方面是中国购销体制的重大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性适度引入了市场机制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冲突【解析】(2)本题的评价既要说明“双轨制”对当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说明其局限性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是中国购销体制的重大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性适度引入了市场机制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冲突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社会背景【答案】(1)特点时间观念随意、模糊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大多数人对时间价值认识不足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计时工具的局限生活习惯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在中国农业社会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比较随意和模糊”“和季节、天气有关亦和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反映了深深的农耕文明气息”“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可以概括出特点时间观念随意、模糊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大多数人对时间价值认识不足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原因有小农经济占主导计时工具的局限生活习惯的影响【答案】(2)变化时间观念精准化对时间价值认识增强观念变化的渐进性、不平衡性时间观念近代化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的解体政府推动计时工具的改进与普及【解析】(2)根据材料“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并结合第一小题可概括出变化时间观念精准化对时间价值认识增强观念变化的渐进性、不平衡性时间观念近代化根据材料“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的解体政府推动计时工具的改进与普及。
2021-2022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80分)1.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进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
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大路方案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进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创造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确定自我价值的手段。
20世纪二三十年月,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铺张与挥霍、提倡节俭、进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
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革命依据地的兴起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日本侵华不断扩大D.政府与媒体的提倡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确定自我价值的手段。
20世纪二三十年月,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铺张与挥霍、提倡节俭、进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
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革命依据地的兴起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日本侵华不断扩大D.政府与媒体的提倡4.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确定自我价值的手段。
20世纪二三十年月,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铺张与挥霍、提倡节俭、进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
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革命依据地的兴起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日本侵华不断扩大D.政府与媒体的提倡5.《女学报•做同学的欢快》(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同学,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像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6.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2022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4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控4(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 以下不是维新派主张的是()A 断发易服B 安居工程C取消缠足D改革传统婚姻制度分析: B 项是改革开放后政府为让城镇中低档收入的员工能以成本价买到适合的住宅而启动的。
答案: B2 元旦马上到临,这一节日可能出此刻()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前分析:依据课文所述,国庆、元旦等节日是在辛亥革命后增加。
答案: A3 以下行动不属于政府启动的是()A 菜篮子工程B 安居工程C拟订《婚姻法》D国庆出门旅行分析:国庆出门旅行是改革开放后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的人们的自主行为。
答案: D4 初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场面的是()A福州船政局的成立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分析:初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场面的是洋务派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答案: B5 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快发展()①增强了祖国同边境地域的联系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看法③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住宅构造和穿着方式④促使了对外开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分析:可用清除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的住宅构造和穿着方式并没有直接关系,故可清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B6 以下不属于中国近代修建的铁路的是()A北京——汉口B旅顺——哈尔滨C上海——南京D西安——安康分析: D 项是在第八、九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
答案: D7 公路修建技术传入我国是在()A 明末清初B 清末民初C南京公民政府成立后D建国初分析:依照课文所述,公路修建技术传入我国是在清末民初。
答案: B8 民国期间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遇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原由是()A政治腐败、民不聊生B公路修建技术落伍分析: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民国期间”。
答案: A9 以下对“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最正确理解是()A铁路与火车都以经济打劫为目的B铁路与火车都是能够牟利的工具分析:此题考察对历史谚语的理解。
铁路在刚才修建的时候面对很大的阻力,但以后人们渐渐认识到铁路和火车的优胜性,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2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2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解析:选B。
本题以诗入题,通过新材料,设计新情景,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材料信息提炼的能力,考查的是新增的知识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生如果对课本比较熟悉,就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B,也可以通过提炼材料信息“西洋风味”、“刀叉”、“香槟酒”,从而判断题目讲的是洋餐,然后推断出正确答案。
2.某班开展“百年服饰的变迁”图片展览活动,下列四幅图片展示的服饰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女性服装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喜欢穿旗袍,即图片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喜欢穿列宁装,即图片③。
3.(2011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B.①②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B。
同升和帽庄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仿制西式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同时说明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受西方文明的冲击,①②正确。
该图中并无宣传博士帽功能的内容,③错误;帽子的变化看不出男尊女卑,④错误。
4.(2011年高考江苏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选C。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世纪60年代起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它们“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 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其中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报刊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B. 近代中国开始走向主动开放C. 报刊成为当时反清革命的媒介D. 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仅反映了报刊对了解外部世界的作用没有和其他传媒工具进行比较所以“主要窗口”表达不妥 A项错误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被动性 B项错误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报刊成为当时反清革命的媒介 C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报刊业迅速兴起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报刊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报刊业的发展综上这说明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D项正确故选D2.下面是2001~2018年中国结婚率与离婚率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中国()A.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 传统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C. 儒家思想遭遇西方思想观念冲击D. 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据示意图信息可知 2001~2018年中国人的结婚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离婚率则缓慢增长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传统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所致故选择D项A项虽然符合史实但示意图信息没有反映B项的“根本性改变”不符合史实C项在示意图信息中没有涉及故选D3.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潘疑选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表明()A. 民国政府不重视交通建设B. 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C. 商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D. 近代化的道路阻力重重【答案】D【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的政策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新式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特点排除C.商会关注民众的利益只是借口排除D.从材料可以看出电车的发展受到了商会的制约反应了近代化道路阻力比较大正确故选D4.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其部分内容如下“第一条鄂(湖北)籍人第二条大家闺秀性情开放有从夫之美德第三条通文墨精诗赋第四条双方平等互相尊敬第五条犬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的婚俗()A. 新旧并存中西交汇B. 全盘西化删繁就简C.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 自由恋爱革故鼎新【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既有中国古代的标准又有西方的标准特点而且是用报纸的方式来征婚体现了当时中国婚姻习俗新就变成中西交汇的特点B.从材料中的要求可以看出没有全盘西化C.材料没有体现出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材料中强调是征婚而不是自由恋爱5.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A. 电影院里正在上映国产影片B. 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C. 苏小姐正在欣赏当地电视节目D. 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答案】C【解析】中国电视业诞生是在1958年所以“晚上可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是不可能出现在1943年的上海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A. 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B. 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C. 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 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可知上海租界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电话的相关信息故AB两项错误C项题干没有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D7.下图为1907年《开通画报》中的一幅漫画广告画中某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我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这反映出()A. 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 报纸具备娱乐消遣功能C. 报刊言论不受政府限制D. 关注时局已成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画中某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 认为看报纸会明白很多道理忘却自己的悲惨处境反映了报纸拥有一定的教化和娱乐消遣的功能选BA项某乞丐的案例只是个案不能代表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项题干未体现D项看报纸不一定即指关注时局某乞丐亦不能代表社会共识故选B8.2019电影票房排行榜之首《哪吒之魔童降世》虽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但却是一部价值观很“现代化”的作品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体现了“不被命运所禁锢勇于和命运抗争”的主题上映首日就取得了1.37亿元的高票房这说明电影艺术()A. 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商业运作B. 折射人生真相触动精神共鸣C. 提升综合国力使价值观融合D. 是对外进行文化渗透的主阵地【答案】B【解析】材料未涉及商业盈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体现了‘不被命运所禁锢勇于和命运抗争’的主题”可知电影艺术反映了当代人勇于突破命运枷锁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提升综合国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外文化渗透故D项错误故选B9.“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 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人们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串门拜年方式到之后的用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和微信等拜年方式这是由于网络通信手段的发达导致的所以D符合题意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时代是在1949年开始的故排除A电信缩短的不是人们的心理距离而是人们交流的空间距离故排除B题干说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所以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故排除C故选D10.《申报》的受众主要是上海市民 1912~1928年《申报》登载的有关西藏的广告寥寥无几 1928年以后《申报》刊登大量西藏故事、西藏风景写真等文化生活类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西藏民主改革卓有成效B. 国家统一认同感的增强C. 文化消费成为国民共识D. 各地广告水平趋于平衡【答案】B【解析】《申报》登载有关西藏的广告由原来的寥寥无几到大量文化生活类广告说明时人已认识到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国家认同感增强故选B项西藏民主改革是在建国后进行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共识”一词说法欠妥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上海地区“各地”说法欠妥排除D项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西方博览会的态度变化11.(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博览会为“中国朝野上下所关注”的原因并分析当时中国政府参加博览会的历史作用11.(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邮政改革的背景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邮政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推动社会进行改革当时邮政事业已具备一定基础邮政管理体系混乱邮资昂贵、计费复杂效率低下腐败与不公平现象丛生【解析】(1)根据材料“在19世纪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之前英国的邮政事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弊端丛现”“邮资通常由收件方负担且由于邮费昂贵”“邮递员收来的钱在层层递缴的过程中时有贪污行为” 结合时代背景回答【答案】(2)特点受西方近代邮政影响创办洋人把持要职总揽大权具有半殖民地色彩有识之士推动由缺乏统一规划到政府开办发展速度较快邮政业务由海关代管到逐步走向独立自主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近代邮政在英国兴起并很快传遍欧洲各国客邮从中国各通商口岸不断向中国内地扩张执行各国邮章使用各国邮票收寄华洋商民信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发表文章要求裁汰驿站兴办近代通信事业”“清代国家邮政开办后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任总邮政司邮政仍由海关管理”“至1916年邮政业务彻底脱离海关正式形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邮政机构” 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意识到新式邮政‘裕国便民’的功用” 结合所学回答13.(1)结合19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及世界形势的发展潮流猜想一下《泰晤士报》第二任发行人小沃尔特可能进行了哪些革新使得该报发行量剧增13.(2)结合《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说明《泰晤士报》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答案】顺应工业革命的趋势大力革新技术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一方面不断减少政府对报纸的干预另一方面监督政府行为顺应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逐渐兴起的社会现实重视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着力推动一些法令的改革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解析】革新结合18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答案】可以任意从经济或政治角度作答经济角度从《泰晤士报》技术革新的历程来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蒸汽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型见证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从经营者来看经历了从关注精英阶层(奢侈品广告)到普通民众来看从《泰晤士报》坚持言论自由可以看到英国近代以来言论自由等制度的执行与演变等【解析】说明可从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即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政治领域如英国公民的社会地位变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公里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答案】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意义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解析】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提髙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便人们生活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改革开放进程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表1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表1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2.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当时在中国传媒界被称为“北方巨擘”,1937 年7月29日因抗日战争而停刊。
它是近代天津出版期数最多,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画报,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下列各项可能刊登在《北洋画报》上的是()A.中国官兵奋战在淞沪B.溥仪出走津门做傀儡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国人庆祝台湾得光复4.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A.广州B.西安C.合肥D.深圳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
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
这表明当时()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视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最能体现()A.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B.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7.如图A城市在中国历史中有重要地位,为中国近代贡献多个第一。
以下项中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B.建成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C.成为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D.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的电视机8.“辫子车”是上海人一个多世纪的公交“习惯”,长长的辫子搭载在架空电线上,从容驶过一个多世纪。
材料中的“辫子车”在中国首先出现于()A.天津B.上海C.北京D.广州9.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
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近代以来,马车、轿子逐步被汽车、轮船、火车替代,“乡人”、“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日益被“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打破。
由此可见()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逐渐消失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传统落后观念D.西方文明遭遇到国人的强烈抵制12.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
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
这印证了()A.近代中国的交通业滞后于西方B.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C.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D.临时政府注重交通文明培养13.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在一首咏物诗中写道:“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诗中歌咏的新奇事物是()A.邮政B.电话C.电报D.电影14.《津门杂记》(1884年)中写到:“消息灵通异等闲,巧凭电线露机关,不须山海嫌修阻,千里音书一瞬还”。
此竹枝词反映了()A.近代无线电报事业得到推广B.近代有线通讯方便人们交流C.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迅速D.现代航空事业在中国的发展1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电影事业B.铁路运输C.航空事业D.电报电讯16.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影响包括()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③束缚了人们思想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反映了()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B.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C.有轨电车便捷了人们的生活D.近代以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18.有诗云: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B.火车C.电视D.互联网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哪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红色中华》②《新华日报》③《解放日报》④《文汇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下列报刊,哪个不是共产党创办的?()A.《中央日报》B.《人民日报》C.《新华日报》D.《解放日报》21.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省名命名,如《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欧集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
这一现象反映了()A.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独立B.晚清时期留学生救亡意识强烈C.维新变法后各种思潮并行D.民主革命思想在各省广泛地传播22.《产科男医生》作为一部以妇产科为背景的行业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工作在妇产科的男医生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不仅要面对病人的不信任和家属的质疑,还要承担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说明()A.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B.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C.虽已开放,保守思想仍存D.中国人普遍信赖中医23.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定军山》在①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B.国家在③设立了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窗口C.李鸿章在④成立轮船××局,创办洋务民用企业D.康有为在②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4.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教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
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A.报纸和广播B.电视和电影C.网络与漫画D.铁路与飞机25.自从有了“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
材料反映了()A.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B.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人们饮食习惯的革命性变化D.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26.21世纪是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时代,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在这样的时代家长们认为孩子最不能离开的是()A.电影、电视B.同学、朋友C.小食品D.手机和互联网27.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去看传统产业,就会发现太多的事情可以做。
把在互联网人精堆里磨炼出来的经验带到传统企业去,会有很大的投资回报。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
”这说明()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B.互联网意味着一场政治、经济、思想的革命C.没有互联网,就难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D.互联网思维正前所未有地冲击人类传统生活28.互联网最初开始于()A.美国B.法国C.苏联D.英国29.2009年7月中旬,在百度贴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空贴,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
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
祖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
由此可见,网络传媒()①具有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④决定社会的舆论导向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30.“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
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201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二.材料题(共2小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佳的人口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割据的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
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紀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糧眼。
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界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新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